CN113207115A - 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7115A
CN113207115A CN202110508720.9A CN202110508720A CN113207115A CN 113207115 A CN113207115 A CN 113207115A CN 202110508720 A CN202110508720 A CN 202110508720A CN 113207115 A CN113207115 A CN 113207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network
sim card
sim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87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7115B (zh
Inventor
周佳
胡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87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7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7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7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7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7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若监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根据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该搜网控制方法实现自适应搜网策略,根据实际的SIM卡配置,动态地调整搜网顺序,从而降低搜网时间,提升当前5G覆盖模式下多卡单通移动终端的搜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5G赋能,一些厂矿等已经在生产区域搭建了自己的SA(StandAlone,独立组网)网络,实现生产区域内的5G网络覆盖,形成专网区域;另一方面,厂矿等大多位于位置较偏远区域,当前公网部署下,公网区域一般只有5G NSA等公网覆盖,而没有SA网络覆盖。同时,专网区域一般没有公网覆盖,公网区域一般也没有专网覆盖,两者的重叠区域较少。
多卡单通移动终端,例如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能够同时支持至少两张SIM卡,该至少两张SIM卡中只有一张主卡能连接5G网络,进行数据通信;其余的SIM卡为副卡不能连接5G网络。多卡单通移动终端可以使用两种SIM卡:公网卡和专网卡;公网卡只能注册公网;专网卡只能注册专网。
相关技术中,主副卡的搜网策略是固定的,典型的搜网顺序为:数据卡依次搜索SA、NSA、4G、3G、2G,非数据卡依次搜索4G、3G、2G。多卡单通移动终端在公网区域与专网区域之间移动时,为了使主卡尽量保持在5G网络,往往需要进行主副卡切换,例如在到达公网区域时将公网卡设置为数据卡,在到达专网区域时将专网卡设置为数据卡,主副卡切换后需要重新进行搜网,基于固定的搜网策略一般搜网耗时较长,导致搜网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用以解决多卡单通移动终端进行主副卡切换时的搜网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至少两张SIM卡;所述至少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所述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指定网络;各个所述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所述指定网络;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移动终端运行时所使用的数据或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若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根据进行主副卡切换的两张SIM卡的类型,调整切换后的两张SIM卡的搜网顺序,实现自适应搜网策略。该移动终端因为根据实际的SIM卡配置,动态地调整搜网顺序,实现自适应的搜网顺序,降低搜网时间,从而提升进行主副卡切换时的搜网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一PLMN信息,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二PLMN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PLMN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PLMN信息确定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
该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PLMN信息确定进行主副卡切换的SIM卡的类型,从而快速准确地确定主副卡切换涉及的SIM卡的类型,以实现根据实际的SIM卡配置,动态地调整搜网顺序,降低搜网时间,提升进行主副卡切换时的搜网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或
若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该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指定网络为5G网络;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是公网卡还是专网卡,将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调整为不同的顺序,从而动态调整主卡的搜网顺序,规避主卡对当前区域内不存在的网络信号的搜索,实现主卡的搜网顺序的优化,降低主卡的搜网时间,提升当前5G覆盖模式下多卡单通移动终端的搜网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或
若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关闭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
该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根据第一SIM卡的类型是公网卡还是专网卡,将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调整为不同的顺序,从而动态调整副卡的搜网顺序,规避副卡对当前区域内不存在的网络信号的搜索,实现副卡的搜网顺序的优化,降低副卡的搜网时间;同时,第一SIM卡的类型是专网卡时关闭第一SIM卡的搜网,防止类型为专网卡的副卡在5G专网覆盖区域持续搜网,降低搜网的功耗,提升多卡单通移动终端的搜网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搜网结束后,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该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搜网结束后,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从而确保在主副卡切换后,准确地通过切换后的主卡进行联网数据通信,保证多卡单通移动终端在主副卡切换时的数据通信的整体效率,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搜网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至少两张SIM卡;所述至少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所述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指定网络;各个所述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所述指定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包括:
获取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一PLMN信息,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二PLMN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PLMN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PLMN信息确定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
在某些实施例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包括:
若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或
若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在某些实施例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包括:
若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或
若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关闭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搜网结束后,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搜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进行主副卡切换的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搜网控制方法的确定SIM卡的类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搜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移动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移动终端”指可以安装各类应用程序,包括移动终端自带的应用和第三方应用,并且能够将已安装的应用程序中提供的对象进行显示的设备,该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各类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或其它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终端设备等。
(2)多卡单通移动终端:多卡单通移动终端以多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为代表。多卡单通移动终端能够同时安装至少两张SIM卡。多卡单通移动终端安装的至少两张SIM卡中只有一张SIM卡可设置为主卡,主卡对应的SIM卡能连接指定网络(例如5G),进行数据业务;多卡单通移动终端安装的至少两张SIM卡中除了设为主卡的SIM卡之外的其余SIM卡均为副卡,副卡不能连接指定网络,只能连接指定网络之外的网络(例如4G/3G/2G),副卡能进行除了上网等数据业务之外的非数据业务,例如语音通话。多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目前常见的是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在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中能够同时支持两张SIM卡,两张SIM卡中只有主卡能连接5G网络,进行数据业务;另一张SIM卡为副卡不能连接5G网络,不能进行数据业务。本申请的实施例均以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
(3)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用户识别卡):全球移动通信GSM系统通过SIM卡来识别系统内的用户。同一张SIM卡可在不同的手机上使用。GSM手机只有插入SIM卡后,才能入网使用。SIM卡是GSM手机连接到GSM网络的钥匙,一旦SIM卡从手机拔出,除了紧急呼叫外,手机将无法享受网络运营者提供的各种服务。SIM卡除了能作为钥匙外,还为用户提供很多方便。用户只需将SIM卡插入或嵌入任何一台GSM终端,即能实现通信。SIM卡还管理许多提供给用户业务的信息,可用来存储短信息。
(4)公网卡:公网卡是SIM的一个类别,是相对于专网卡而言的。公网卡是指公网运营商发行的SIM卡,可以连接公网。例如,移动或联通等公网运营商发行的SIM卡为公网卡。与公网卡相对地,专网卡指公网运营商之外的运营商发行的SIM卡。专网卡一般不能连接公网,专网卡只能连接专网。
(5)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是由政府或经政府批准的公网运营商,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该网路通常与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互连,形成整个地区或国家规模的通信网。PLMN与PSTN同为通信网络,它与PSTN网络的最大差别在于有线与无线的区别,PSTN用户由一根用户线与网络中的交换机相连,电话终端位置固定不便移动;PLMN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通过无线信号相连,最终通过网络中的交换机实现移动过程中的便捷通信。PLMN号用来标识一个运营商,即不同的运营商有不同的PLMN号。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可以获取SIM卡对应的PLMN信息,根据PLMN信息,即可以判断该SIM卡是公网卡还是专网卡。
(6)SA(StandAlone,独立组网):SA指的是新建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SA指一些厂矿等搭建的内部使用的SA网络。
(7)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NSA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基于NSA架构的5G载波仅承载用户数据,其控制信令仍通过4G网络传输。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NSA指由政府或经政府批准的公网运营商,为公众提供的NSA网络。
(8)NAS层(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NAS层中消息的传输要基于底层的接入层AS协议。AS是无线接入网采用的协议。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S协议包括:无线接口协议和其它一些接口信令协议。其中的无线接口协议是UE与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间的协议。非接入层NAS的流程是从协议栈的角度出发的。在协议栈中,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层和无线接入网络应用协议RANAP层及其以下的协议层称为接入层,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层和无线接入网络应用协议RANAP层之上的协议层称为非接入层。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NAS层获取SIM卡的PLMN信息。
多卡单通移动终端,例如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能够同时支持至少两张SIM卡,该至少两张SIM卡中只有一张主卡能连接5G网络,进行数据业务;其余的SIM卡为副卡不能连接5G网络。多卡单通移动终端可以使用两种SIM卡:公网卡和专网卡;公网卡只能注册公网;专网卡只能注册专网。
相关技术中,主副卡的搜网策略是固定的,典型的搜网顺序为:数据卡依次搜索SA、NSA、4G、3G、2G,非数据卡依次搜索4G、3G、2G。多卡单通移动终端在公网区域与专网区域之间移动时,为了使主卡尽量保持在5G网络,往往需要进行主副卡切换,例如在到达公网区域时将公网卡设置为数据卡,在到达专网区域时将专网卡设置为数据卡,主副卡切换后需要重新进行搜网,基于固定的搜网策略一般搜网耗时较长,导致搜网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搜网控制方法,解决多卡单通移动终端进行主副卡切换时的搜网效率低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其中,移动终端若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根据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该移动终端因为根据实际的SIM卡配置,动态地调整搜网顺序,降低搜网时间,从而提升进行主副卡切换时的搜网效率。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参见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中包括移动终端100、公网基站200、多个专网基站300。移动终端100为多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在公网基站200所在的A区域形成公网区域,公网区域中具有公网,例如NSA/4G/3G/2G网络,且通常无SA专网覆盖。在各个专网基站300所在的B区域分别形成专网区域,专网区域通常具有专网,例如SA网络,且通常没有公网,例如没有NSA/4G/3G/2G网络。如图1所示,在一个专网基站300附近可以形成专网区域1,在另一个专网基站300附近可以形成专网区域2。图1中的两个专网基站300为属于同一个专网的基站,因此专网区域1和专网区域2所在的区域范围内具有专网网络。为了使用5G网络,移动终端100可以安装至少两张SIM卡,其中每张SIM卡均为5G卡,但在移动终端100联网使用时,只有设置为主卡的那一张SIM卡才能连接5G网络。
以图1为例,假设指定网络为5G网络,移动终端100可以使用的SIM卡分为两种类型:公网卡和专网卡;公网卡只能注册公网,例如注册连接公网区域中具有的公网NSA、4G、3G或2G;专网SIM卡只能注册专网,例如注册连接专网区域的5G专网的SA网络。移动终端100可以是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移动终端100为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时,其典型配置为安装一张公网卡和一张专网卡,但不排除可用使用两种相同的卡。
相关技术中主副卡的搜网策略是固定的,典型的搜网顺序为:数据卡依次搜索SA、NSA、4G、3G、2G,非数据卡依次搜索4G、3G、2G。移动终端100在移动时,往往需要进行主副卡切换,以注册5G网络,例如:一般需要在图1中的区域A将公网卡设置为数据卡,在图1中的区域B将专网卡设置为数据卡。此时,如果一直使用固定的搜网顺序,常会出现搜网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时也会增大搜网功耗,影响用户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搜网控制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安装至少两张SIM卡;至少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指定网络;各个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指定网络;方法包括:若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根据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该方法实现自适应搜网策略,根据实际的SIM卡配置,动态地调整搜网顺序,规避对当前区域内不存在的网络信号的搜索,从而可以降低搜网时间,提升进行主副卡切换时的搜网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100可以为便携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为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根据实现需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移动终端、公网基站和专网基站。例如,公网基站200可以是由多个公网基站设备组成的公网基站群组。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配置框图。应该理解的是,图2所示移动终端10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100可以具有比图2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图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210、存储器220、显示单元230、摄像头240、传感器250、音频电路2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270、处理器280、蓝牙模块281、以及电源290等部件。
RF电路2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28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存储器220用于存储移动终端100运行时所使用的数据或程序代码。处理器2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220存储有使得移动终端1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2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代码。
显示单元2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单元230可以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0正面的触摸屏2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
显示单元2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1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230可以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0正面的显示屏232。其中,显示屏23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
其中,触摸屏23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23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231与显示屏232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发明中显示单元2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摄像头240可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280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250,比如加速度传感器251、距离传感器252、指纹传感器253、温度传感器254。移动终端10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260、扬声器261、麦克风26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2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261,由扬声器2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移动终端1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2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2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2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2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Wi-Fi模块2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280是移动终端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2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28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280中。本申请中处理器28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搜网控制方法。另外,处理器280与显示单元230耦接。
蓝牙模块281,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281与其他移动终端100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2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移动终端10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安装至少两张SIM卡;至少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指定网络;各个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指定网络;
处理器280,用于:
若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
根据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280,具体用于:
获取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一PLMN信息,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二PLMN信息;
根据获取的第一PLMN信息确定第一SIM卡的类型,并根据获取的第二PLMN信息确定第二SIM卡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指定网络为5G网络;
处理器280,具体用于:若第二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或
若第二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指定网络为5G网络;处理器280,具体用于:若第一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或
若第一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关闭第一SIM卡的搜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280,还用于:
通过第二SIM卡进行搜网结束后,通过第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其中,视频应用程序可以用于播放普通视频,也可以用于播放自由视点视频。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如自由视点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通信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安卓运行时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安卓运行时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搜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适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适用于图2所示出的硬件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是多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指定网络为5G网络,移动终端100安装至少两张SIM卡;至少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5G网络;各个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5G网络。多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可以是支持安装三张或三张以上的SIM卡,也可以是支持安装两张SIM卡。可以理解地,移动终端100是5G终端,指定网络为5G网络,以及移动终端100支持安装两张SIM卡还是支持安装至少三张SIM卡,都仅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定。本申请的以下实施例,均以移动终端100是支持安装两张SIM卡的双卡单通单5G移动终端,指定网络为5G网络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该种搜网控制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100执行,移动终端安装至少两张SIM卡;至少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指定网络;各个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指定网络;请参见图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若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副卡切换可以是用户根据联网的具体需要,通过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界面输入主副卡切换的操作指令。示例性地,假设用户的移动终端100安装了两张SIM卡,通常一张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另一张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当用户在由图1所示的区域A进入到区域B时,通常需要将专网卡设置为主卡,以连接5G专网;而当用户由区域B进入到区域A时,通常需要将公网卡设置为主卡,以连接5G公网。
具体地,主副卡切换,可以是通过移动终端的操作菜单中数据卡设置选项来进行操作。
示例性地,用户可以通过图5所示的主副卡切换的界面对移动终端的主副卡进行切换操作,移动终端会收到主副卡切换的指令,从而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
举例而言,移动终端100安装两张SIM卡;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5G网络;各个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5G网络;移动终端检测主副卡是否发生切换,若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假设第一SIM卡是SIM卡001,第二SIM卡是SIM卡002,则移动终端100在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后,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SIM卡001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SIM卡002的类型。
在某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的SIM卡的PLMN信息,确定SIM卡的类型。
其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
步骤S402,根据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
示例性地,移动终端100根据SIM卡001的类型调整SIM卡001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SIM卡002的类型调整SIM卡002的搜网顺序。
该方法因为根据实际的SIM卡配置,动态地调整搜网顺序,规避对当前区域内不存在的网络信号的搜索,从而可以降低搜网时间,提升进行主副卡切换时的搜网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如图6所示,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601,获取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一PLMN信息,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二PLMN信息。
具体实施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NAS层获取SIM卡的PLMN信息。
具体地,移动终端主副卡切换完成后,可以获得进行切换的每张SIM卡的PLMN信息。
示例性地,移动终端100获取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SIM卡001对应的第一PLMN信息,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SIM卡002对应的第二PLMN信息。
步骤S602,根据获取的第一PLMN信息确定第一SIM卡的类型,并根据获取的第二PLMN信息确定第二SIM卡的类型。
PLMN号用来标识一个运营商,即不同的运营商有不同的PLMN号。移动终端预存有不同类型的SIM卡与PLMN信息的对应关系,在获取SIM卡的PLMN信息后,通过与预存的对应关系进行比对,确定出SIM卡的类型。
示例性地,移动终端100根据获取的第一PLMN信息确定SIM卡001的类型,并根据获取的第二PLMN信息确定SIM卡002的类型。
该实施例提供的搜网控制方法,通过PLMN信息确定进行主副卡切换的SIM卡的类型,从而快速准确地确定主副卡切换涉及的SIM卡的类型,以实现根据实际的SIM卡配置,动态地调整搜网顺序,降低搜网时间,提升进行主副卡切换时的搜网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指定网络为5G网络;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A01,确定第二SIM卡的类型是否为公网卡。若是,执行步骤A02;若否,执行步骤A03。
步骤A02,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
具体地,若第二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
第二SIM卡是主副卡切换时,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SIM卡。因此,第二SIM卡在主副卡切换完成后,第二SIM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5G网络,此时若第二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那么移动终端将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调整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从而在环境中只存在公网的NSA网络或4G网络的情况下,第二SIM卡搜网时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该方式可以防止主副卡切换时搜网耗时较长。
示例性地,若SIM卡002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SIM卡002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
步骤A03,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具体地,若第二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第二SIM卡是主副卡切换时,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SIM卡。因此,第二SIM卡在主副卡切换完成后,第二SIM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5G网络,此时若第二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那么移动终端将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调整为:搜索SA网络。从而在环境中只存在5G专网的SA网络覆盖的情况下,第二SIM卡搜网时针对性地搜索SA网络。
示例性地,若SIM卡002的类型为专网卡,调整SIM卡002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该方法,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是公网卡还是专网卡,将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调整为不同的顺序,从而动态调整主卡的搜网顺序,实现主卡的搜网顺序的优化,降低主卡的搜网时间,提升当前5G覆盖模式下多卡单通移动终端的搜网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指定网络为5G网络;根据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B01,确定第一SIM卡的类型是否为公网卡。若是,执行步骤B02;若否,执行步骤B03。
步骤B02,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
若第一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
具体地,第一SIM卡是主副卡切换时,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SIM卡。因此,第一SIM卡在主副卡切换完成后,第一SIM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5G网络,此时若第一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那么移动终端将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调整为:依次搜索4G、3G、2G。
示例性地,若SIM卡001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SIM卡001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
步骤B03,关闭第一SIM卡的搜网。
若第一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关闭第一SIM卡的搜网。
具体地,第一SIM卡是主副卡切换时,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SIM卡。因此,第一SIM卡在主副卡切换完成后,第一SIM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5G网络,此时若第一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那么移动终端将关闭第一SIM卡的搜网,从而防止第一SIM卡作为副卡在只有专网网络覆盖的区域仍然持续对4G、3G或2G进行搜网,降低搜网功耗。
示例性地,若SIM卡001的类型为专网卡,关闭SIM卡001的搜网。
该方法,根据第一SIM卡的类型是公网卡还是专网卡,将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调整为不同的顺序,从而动态调整副卡的搜网顺序,实现副卡的搜网顺序的优化,降低副卡的搜网时间;同时,第一SIM卡的类型是专网卡时关闭第一SIM卡的搜网,防止类型为专网卡的副卡在5G专网覆盖区域持续搜网,降低搜网的功耗,提升当前5G覆盖模式下多卡单通移动终端的搜网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之后,还执行以下步骤:通过第二SIM卡进行搜网结束后,通过第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示例性地,通过SIM卡002按照调整后的搜网顺序搜网结束后,移动终端100通过SIM卡002进行数据通信。
该移动终端在第二SIM卡进行搜网结束后,通过第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从而确保在主副卡切换后,准确地通过切换后的主卡进行联网数据通信,在提升当前5G覆盖模式下多卡单通移动终端的搜网效率的同时,提升数据通信的整体效率,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搜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适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适用于图2所示出的硬件结构。
该种搜网控制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100执行,请参见图7,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701,实时检测是否进行主副卡切换。
具体地,移动终端实时检测是否进行主副卡切换。主副卡切换,可以是通过移动终端的操作菜单中数据卡设置选项来进行操作。移动终端的主副卡设置变化之后,移动终端会收到信令,从而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
步骤S702,若检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获取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一PLMN信息,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二PLMN信息。
步骤S703,根据第二PLMN信息,确定第二SIM卡是否为公网卡。若是,先执行步骤S704,再执行步骤S706;若否,先执行步骤S705,再执行步骤S706。
其中,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
步骤S704,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
步骤S705,调整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步骤S706,根据第一PLMN信息,确定第一SIM卡是否为公网卡。若是,执行步骤S707;若否,执行步骤S708。
步骤S707,调整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
步骤S708,关闭第一SIM卡的搜网。
步骤S701~S708中的移动终端搜网控制的过程,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具体过程执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方法,实现自适应搜网策略,根据实际的SIM卡配置,动态地调整搜网顺序,从而降低搜网时间,提升当前5G覆盖模式下多卡单通移动终端的搜网效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安装至少两张用户识别SIM卡;所述至少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所述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指定网络;各个所述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所述指定网络;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移动终端运行时所使用的数据或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若监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信息,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二PLMN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PLMN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PLMN信息确定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或
若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或
若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关闭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搜网结束后,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6.一种搜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至少两张SIM卡;所述至少两张SIM卡包括一张主卡和至少一张副卡;所述主卡的注册状态为允许连接指定网络;各个所述副卡的注册状态为不允许连接所述指定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若监测到进行主副卡切换,则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以及根据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的类型,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的类型,包括:
获取从主卡切换到副卡的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一PLMN信息,以及从副卡切换到主卡的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二PLMN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PLMN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PLMN信息确定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包括:
若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NSA网络、4G、3G、2G;或
若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为:搜索SA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IM卡的类型包括公网卡和专网卡;所述指定网络为5G网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包括:
若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为公网卡,调整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顺序为:依次搜索4G、3G、2G;或
若所述第一SIM卡的类型为专网卡,关闭所述第一SIM卡的搜网。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SIM卡的类型调整所述第二SIM卡的搜网顺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搜网结束后,通过所述第二SIM卡进行数据通信。
CN202110508720.9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207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8720.9A CN113207115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8720.9A CN113207115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7115A true CN113207115A (zh) 2021-08-03
CN113207115B CN113207115B (zh) 2022-07-22

Family

ID=77030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8720.9A Active CN113207115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71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603A (zh) * 2021-09-03 2021-12-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45382A (zh) * 2022-03-31 2022-08-02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专网与公网组网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319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模双卡终端的接入模式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7084498A1 (zh) * 2015-11-19 2017-05-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网络处理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7734496A (zh) * 2017-10-27 2018-02-2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搜网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996315A (zh) * 2018-01-02 2019-07-09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多卡多待终端的搜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19223440A1 (zh) * 2018-05-24 2019-11-2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顺序调整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677885A (zh) * 2019-09-23 2020-01-10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WO2020192537A1 (zh) * 2019-03-26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上网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319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模双卡终端的接入模式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7084498A1 (zh) * 2015-11-19 2017-05-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网络处理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7734496A (zh) * 2017-10-27 2018-02-2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搜网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996315A (zh) * 2018-01-02 2019-07-09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多卡多待终端的搜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19223440A1 (zh) * 2018-05-24 2019-11-2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顺序调整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WO2020192537A1 (zh) * 2019-03-26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上网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677885A (zh) * 2019-09-23 2020-01-10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603A (zh) * 2021-09-03 2021-12-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45382A (zh) * 2022-03-31 2022-08-02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专网与公网组网方法
CN114845382B (zh) * 2022-03-31 2023-09-05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专网与公网组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7115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014693A (ko) Nsa 및 sa 네트워킹 모드 선택 방법 및 단말 기기
EP3958533B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terminal
CN113840346B (zh) 一种运营商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20711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搜网控制方法
US11109281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temperature for user equipment
JP2013009404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クセスクラス制限リストを用いるサービス状態提供装置及び方法
CN110933704B (zh)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94884A (zh) 支持双卡双待单通的通信终端及数据服务切换方法
US20230054451A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72890B (zh) 音量管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7234379B2 (ja) スマートホームデバイスによってネットワーク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デバイス
CN115766851A (zh) 设备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125816B (zh) 一种用户设备及其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412878A (zh) 一种用户识别卡的激活装置和方法
CN113727289A (zh) 电子设备及通话方法
US202202795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N115314427B (zh) 一种协议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芯片系统
CN114679752B (zh) 双系统共享无线通信能力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495345B (zh) 接入小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5479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817370B (zh) 传输网络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6709226A (zh) 通信接力方法、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954622A (zh) 移动终端及其短信发送方法
CN114007202A (zh) 一种绑定关系的建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KR20220089713A (ko) 다운 링크 제어 정보 구성 방법, 장치, 통신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