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2326A - 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2326A
CN113202326A CN202110513392.1A CN202110513392A CN113202326A CN 113202326 A CN113202326 A CN 113202326A CN 202110513392 A CN202110513392 A CN 202110513392A CN 113202326 A CN113202326 A CN 113202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uilding structure
room
original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33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清树
张跃峰
祝晨光
刘培祥
王如生
孙长勇
尹学智
付义
刘凯
张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33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2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2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2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hoist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1/00Stairways, ramps, or like structures; Balustrades; Handrails
    • E04F11/02Stairways; Layout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66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04H1/04Apartment houses arranged in two or more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中,第一建筑结构包括与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匹配的第一房间,每层的第一房间与电梯井道连通;第二建筑结构的层数与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相等,第二建筑结构的每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房间,且一个第二房间与原有建筑中一层中的至少一个原有房间连通,使得原有建筑中各住户能够通过电梯进出原有房间。而且,第一房间与同一层的至少一个第二房间以可选的方式连通,住户直接通过电梯即可直接到达目标楼层,从而便于住户的出行。

Description

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现有建筑改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城市的老旧住宅小区由于建筑年代早、楼层数量少、建筑高度不足等条件的限制,都没有安装电梯。而随着老旧住宅小区内居民的老龄化日益严重,没有电梯导致居住在高层的老人、孕妇等行动不便人群的出行不易的问题。
现有对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的方式主要是,在原有建筑的外部设置电梯井结构,电梯井结构与原有建筑的楼梯转角平台之间通过连廊连接。但是,这种方式仅能将乘梯用户运送至楼梯转角平台,用户还需要继续使用楼梯才能到达用户房间入口,还会导致行动不便人群存在出行不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老旧住宅小区原有建筑的加装电梯方式导致行动不便人群存在出行不易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设置于原有建筑的一侧,包括:设置有电梯井道的第一建筑结构和设置于第一建筑结构两侧的第二建筑结构;
第一建筑结构包括与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匹配的第一房间,每层的第一房间与电梯井道连通;第二建筑结构的层数与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相等,
第二建筑结构的每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房间,一个第二房间与原有建筑中一层中的至少一个原有房间连通;第一房间与同一层的至少一个第二房间以可选的方式连通。
可选地,一个第二房间与原有建筑中一层中的一个原有房间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入口,第一出入口的设置位置为原有建筑中该原有房间中原有窗户的位置;
每层第一房间的楼板和每层第二房间的楼板均与原有建筑中每层的楼板平齐。
可选地,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均包括钢结构和/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可选地,钢结构包括钢柱和钢梁,相邻钢柱之间连接有钢梁;
钢柱位于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远离原有建筑的一侧,部分钢梁与原有建筑的钢结构通过预埋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钢结构包括至少两排钢柱和连接钢柱的钢梁;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与原有建筑之间设置有柔性填充层。
可选地,在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出入口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原有窗户的尺寸。
可选地,一层的一个第一房间与该层的至少一个第二房间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入口,第一房间与电梯井道设置有第三出入口;第二出入口的朝向与第三出入口的朝向相同。
可选地,第二建筑结构远离第一建筑结构的一侧与原有建筑的一外侧平齐,第二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房间,且第二房间设置有窗户。
可选地,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设置于原有建筑靠近楼梯井的一侧;
位于底层的第一房间开设有第四出入口,剩余第一房间开设有窗户。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包括原有建筑和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中,第一建筑结构包括与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匹配的第一房间,每层的第一房间与电梯井道连通;第二建筑结构的层数与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相等,第二建筑结构的每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房间,且一个第二房间与原有建筑中一层中的至少一个原有房间连通,使得原有建筑中各住户能够通过电梯进出原有房间。而且,第一房间与同一层的至少一个第二房间以可选的方式连通,住户直接通过电梯即可直接到达目标楼层,从而便于住户的出行。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的一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构建时的主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的一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建筑物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的建筑物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所示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所示建筑物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括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的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包括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的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11-第一房间;112-电梯井道;121-第二房间;1211-窗户;130-电梯;140-门;150-钢柱;160-钢梁;170-预埋件;181-第一出入口;182-第二出入口;183-第三出入口;184-第四出入口;
200-原有建筑;210-楼梯井;220-原有房间;221-第一墙壁;
300-柔性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现有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程中,往往是在原有建筑的一侧单独设置用于安装电梯的电梯井、连廊等结构,电梯井与原有建筑的楼梯转角平台之间通过连廊连接。即用户只能乘梯至楼梯转角平台,用户还需要继续使用楼梯才能到达用户房间入口,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动不便人群存在的出行不易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设置于原有建筑200的一侧,包括:设置有电梯井道112的第一建筑结构和设置于第一建筑结构两侧的第二建筑结构;
第一建筑结构包括与原有建筑200的楼层数量匹配的第一房间111,每层的第一房间111与电梯井道112连通;第二建筑结构的层数与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相等,第二建筑结构的每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房间121,一个第二房间121与原有建筑200中一层中的至少一个原有房间220连通;第一房间111与同一层的至少一个第二房间121以可选的方式连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中,第一建筑结构包括与原有建筑200的楼层数量匹配的第一房间111,每层的第一房间111与电梯井道112连通;第二建筑结构的层数与原有建筑200的楼层数量相等,第二建筑结构的每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房间121,且一个第二房间121与原有建筑200中一层中的至少一个原有房间220连通,使得原有建筑200中各住户能够通过电梯进出原有房间220。而且,第一房间111与同一层的至少一个第二房间121以可选的方式连通,住户直接通过设置于电梯井道112内的电梯130即可直接到达目标楼层,从而便于住户的出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层第一建筑结构的第一房间111与每层第二建筑结构的第二房间121连通,一个第二房间121与原有建筑200中一层中的至少一个原有房间220连通,第一房间111与设置于电梯井道112的电梯130连通,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原有建筑200中的原有房间220进出电梯130,能够避免用户需要通过楼梯才能到达目标楼层,能够彻底解决行动不便人群存在的出行不易的问题,从而便于用户的出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有电梯井道112的第一建筑结构位于第二建筑结构之间,第二建筑结构能够起到支护第一建筑结构的作用,相较于现有在原有建筑200的一侧单独设置电梯的方案而言,能够加强第一建筑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障第一建筑结构的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第二房间121与原有建筑200中一层中的一个原有房间220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入口,第一出入口的设置位置为原有建筑200中该原有房间220中原有窗户的位置;且每层第一房间111的楼板和每层第二房间121的楼板均与原有建筑200中每层的楼板平齐。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原有建筑200的一个原有房间220中的原有窗户,设置于第一墙壁221中,由于完成后的建筑物不存在第一墙壁221,因此,图1中用虚线表示第一墙壁221。第一出入口的设置位置为原有建筑200中原有房间220中原有窗户的位置,一个第二房间121与原有建筑200中一层中的该原有房间220之间通过第一出入口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第一出入口可以为门140。
如图1-图2所示,第二建筑结构的每层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房间121,以便于用户合理利用第二建筑结构中的第二房间121。结合图1和图2可知,当开设第一出入口后,原有建筑200的该原有房间220与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一个第二房间121连通形成一个房间,从而有效扩大了该原有房间220的使用面积,即增加了住户的使用面积。
应该说明的是,对于建筑物而言,通常开设有窗户1211的墙壁为非承重强,因此将第一出入口设置于原有房间220中原有窗户的位置,能够有效保障原有建筑200的主要承重结构不会受到损坏,从而减小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对原有建筑200结构的影响,进而能够保障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第一出入口的设置位置还可以选择原有建筑200的其它非承重墙,以保障原有建筑200的主要承重结构不会受到损坏,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布局的原有建筑200的确定第一出入口的设置位置。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原有建筑200的每层包括两户居室,相应的,位于第一建筑结构两侧的第二建筑结构均需要有一个第二房间121,与原有建筑200中一层中的两户居室的原有房间220连通,以保障两户居室的用户均可单独乘坐电梯130出行,从而保障了住户居住环境的私密性。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在原有建筑200的每层只包括一户居室的情况下,只需要保障两个第二建筑结构中的一个第二建筑结构的一个第二房间121,与原有建筑200中一层中的一个原有房间220连通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层第一房间111的楼板和每层第二房间121的楼板均与原有建筑200中每层的楼板平齐,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原有建筑200中的原有房间220进出电梯130,能够避免用户需要通过楼梯才能到达目标楼层,同时能够使得每层的第一房间111、第二房间121和原有房间220之间没有高度差,能够彻底解决行动不便人群存在的出行不易的问题,从而便于用户的出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均包括钢结构和/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均为钢结构,钢结构各个构件之间可以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抗震效果好等特点。
应该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来筑造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可选地,还可以同时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例如,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下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半部分采用钢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钢结构包括钢柱150和钢梁160,相邻钢柱150之间连接有钢梁160;钢柱150位于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远离原有建筑200的一侧,部分钢梁160与原有建筑200的钢结构通过预埋件170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均采用钢结构建造,钢结构包括钢柱150和钢梁160,钢柱150位于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远离原有建筑200的一侧,且多个钢柱150排成一排,相邻钢柱150之间连接有钢梁160,通过多个钢梁160和多个钢柱150的连接形成钢结构的骨架。
可选地,当原有建筑200中包括钢结构时,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钢结构可以与原有建筑200的钢结构连接,从而能够提高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和原有建筑200结构整体性,从而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钢结构和原有建筑200的钢结构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地,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钢结构和原有建筑200的钢结构可以通过预埋件170连接,如图3所示,为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钢结构和原有建筑200的钢结构的连接示意图,预埋件170的部分与原有建筑200的钢结构锚定连接,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钢结构与剩余部分的预埋件170连接,从而实现两个钢结构的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钢结构只设置有一排钢柱150,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数量的多排钢柱15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钢结构包括至少两排钢柱150和连接钢柱150的钢梁160;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与原有建筑200之间设置有柔性填充层300。
在原有建筑200为钢筋混凝土或砖砌结构时,为了避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与原有建筑200连接时,对原有建筑200的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原有建筑200寿命。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钢结构包括至少两排钢柱150,相邻钢柱150之间连接有钢梁160,通过多个钢梁160和多个钢柱150的连接形成钢结构的完整骨架,即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靠近原有建筑200的一侧也存在钢柱150支撑结构,从而使得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无需与原有建筑200固定连接,也能够保障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与原有建筑200之间设置有柔性填充层300,柔性填充层300可以填充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与原有建筑200之间的缝隙,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密封性,保障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可选地,柔性填充层300的制作材料包括泡沫塑料、泡沫橡胶和泡沫树脂中的一种或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柔性填充层30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出入口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原有窗户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出入口的尺寸小于等于原有窗户的尺寸。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原有建筑200中原有房间的原有窗户的尺寸等于设置有该原有窗户的原有墙壁的尺寸时,可以将原有窗户和原有墙壁中位于原有窗户下部分的墙壁拆除,使得原有建筑200的该原有房间220与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一个第二房间121连通形成一个房间,从而有效扩大了该原有房间220的使用面积,即增加了住户的使用面积。而且,拆除也能够有效保障原有建筑200的主要承重结构不会受到损坏,减小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对原有建筑200结构的影响,能够保障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在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上,原有建筑200中原有房间的原有窗户的尺寸小于设置有该原有窗户的原有墙壁的尺寸,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拆除设置有该原有窗户的原有墙壁,第一出入口181的尺寸小于设置有该原有窗户的原有墙壁的尺寸,从而原有建筑200的该原有房间220与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一个第二房间121之间会存在部分隔断墙。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层的一个第一房间111与该层的至少一个第二房间112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入口182,第一房间111与电梯井道112设置有第三出入口183;第二出入口182的朝向与第三出入口183的朝向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出入口182的朝向与第三出入口183的朝向相同,从而能够避免第二出入口182影响第三出入口183,即避免第二出入口182的门140的开关影响第三出入口183的电梯门的开关,特别是当原有建筑200的每层包括两户居室,能够有效避免两户居室的住户同时开关门140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建筑结构远离第一建筑结构的一侧与原有建筑200的一外侧平齐,第二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房间121,且第二房间121设置有窗户1211。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建筑结构远离第一建筑结构的一侧与原有建筑200的一外侧平齐,即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的整体长度与原有建筑的长度一致,从而能够有效增加第二房间121的面积,增加了住户的使用面积,从而能够提高住户通过改造方案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程的进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房间121,以便于用户合理利用第二建筑结构中的第二房间121。相邻第二房间1211之间设有出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有电梯井道112的第一建筑结构位于第二建筑结构之间,第二建筑结构能够起到支护第一建筑结构的作用,相较于现有在原有建筑200的一侧单独设置电梯的方案而言,能够加强第一建筑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障第一建筑结构的寿命;而且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的整体长度与原有建筑的长度一致,能够避免突兀的电梯给住户带来的突兀感,能够保障整体建筑物的一致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设置于原有建筑200靠近楼梯井210的一侧;位于底层的第一房间111开设有第四出入口184,剩余第一房间111开设有窗户1211。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为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的建筑物的底层结构示意图。第一建筑结构种位于底层的第一房间111开设有第四出入口184,以便于住户的出入;剩余第一房间111开设有窗户1211,从而能够保障第一房间111的采光,也能有减小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对原有建筑200中楼梯井210采光的影响。同时,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房间111开设有窗户1211与楼梯井210开设的窗户1211正对,保障的户外光线的射入路径,从而使得户外的光线可以直接射入楼梯井210内,进一步减小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对原有建筑200中楼梯井210采光的影响。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包括原有建筑200和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100。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中,第一建筑结构包括与原有建筑200的楼层数量匹配的第一房间111,每层的第一房间111与电梯井道112连通;第二建筑结构的层数与原有建筑200的楼层数量相等,第二建筑结构的每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房间121,且一个第二房间121与原有建筑200中一层中的至少一个原有房间220连通,使得原有建筑200中各住户能够通过电梯进出原有房间220。而且,第一房间111与同一层的至少一个第二房间121以可选的方式连通,住户直接通过设置于电梯井道112内的电梯130即可直接到达目标楼层,从而便于住户的出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层第一房间111的楼板和每层第二房间121的楼板均与原有建筑200中每层的楼板平齐,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原有建筑200中的原有房间220进出电梯130,能够避免用户需要通过楼梯才能到达目标楼层,同时能够使得每层的第一房间111、第二房间121和原有房间220之间没有高度差,能够彻底解决行动不便人群存在的出行不易的问题,从而便于用户的出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建筑结构远离第一建筑结构的一侧与原有建筑200的一外侧平齐,即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的整体长度与原有建筑的长度一致,从而能够有效增加第二房间121的面积,增加了住户的使用面积,从而能够提高住户通过改造方案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程的进度。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原有建筑的一侧,包括:设置有电梯井道的第一建筑结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建筑结构两侧的第二建筑结构;
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包括与所述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匹配的第一房间,每层的所述第一房间与所述电梯井道连通;所述第二建筑结构的层数与所述原有建筑的楼层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建筑结构的每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房间,一个所述第二房间与所述原有建筑中一层中的至少一个原有房间连通;所述第一房间与同一层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房间以可选的方式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房间与所述原有建筑中一层中的一个原有房间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一出入口的设置位置为所述原有建筑中该原有房间中原有窗户的位置;
每层所述第一房间的楼板和每层所述第二房间的楼板均与所述原有建筑中每层的楼板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和所述第二建筑结构均包括钢结构和/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包括钢柱和钢梁,相邻所述钢柱之间连接有所述钢梁;
所述钢柱位于所述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远离所述原有建筑的一侧,部分所述钢梁与所述原有建筑的钢结构通过预埋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包括至少两排钢柱和连接所述钢柱的钢梁;所述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与所述原有建筑之间设置有柔性填充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出入口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原有窗户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层的一个所述第一房间与该层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房间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一房间与所述电梯井道设置有第三出入口;所述第二出入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三出入口的朝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建筑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建筑结构的一侧与所述原有建筑的一外侧平齐,所述第二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房间,且所述第二房间设置有窗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设置于原有建筑靠近楼梯井的一侧;
位于底层的所述第一房间开设有第四出入口,剩余所述第一房间开设有窗户。
10.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有建筑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
CN202110513392.1A 2021-05-11 2021-05-11 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Pending CN113202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3392.1A CN113202326A (zh) 2021-05-11 2021-05-11 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3392.1A CN113202326A (zh) 2021-05-11 2021-05-11 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2326A true CN113202326A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1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3392.1A Pending CN113202326A (zh) 2021-05-11 2021-05-11 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232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20653A1 (de) * 2016-06-21 2017-12-28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m modernisieren eines gebäudes und anordnung mit einer in einem gebäude errichteten aufzugsanlage
CN108412224A (zh) * 2018-04-08 2018-08-17 盛岚 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
CN109505386A (zh) * 2017-09-15 2019-03-22 赵会荣 一种新式楼梯及其实现方法
CN110424760A (zh) * 2018-05-03 2019-11-08 浙江越宫钢结构有限公司 有车库的现有建筑上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
CN110685462A (zh) * 2018-05-03 2020-01-14 浙江越宫钢结构有限公司 无架空层的现有建筑上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
CN111997402A (zh) * 2020-05-25 2020-11-27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电梯井道与房屋建筑的连接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20653A1 (de) * 2016-06-21 2017-12-28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m modernisieren eines gebäudes und anordnung mit einer in einem gebäude errichteten aufzugsanlage
CN109505386A (zh) * 2017-09-15 2019-03-22 赵会荣 一种新式楼梯及其实现方法
CN108412224A (zh) * 2018-04-08 2018-08-17 盛岚 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
CN110424760A (zh) * 2018-05-03 2019-11-08 浙江越宫钢结构有限公司 有车库的现有建筑上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
CN110685462A (zh) * 2018-05-03 2020-01-14 浙江越宫钢结构有限公司 无架空层的现有建筑上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
CN111997402A (zh) * 2020-05-25 2020-11-27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电梯井道与房屋建筑的连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2709B2 (en) Premanufactured structures for constructing buildings
US20200299982A1 (en)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a building using a lift system and component kit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0464047C (zh) 一种有庭院的住宅
CN109505386A (zh) 一种新式楼梯及其实现方法
CN207004086U (zh) 一种现有建筑外侧电梯加装装置及室外电梯
JP2004285691A (ja) 建築物の耐震補強増築方法および耐震補強増築建築物
CN111946084A (zh) 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202326A (zh) 带有电梯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CN112177374A (zh) 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楼道改造方法
CN111852061A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5637357B2 (ja) 既存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集合住宅の耐震補強構造
CN109019256A (zh) 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216553157U (zh) 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结构
JP5324019B2 (ja) 建物
CN211229631U (zh) 一种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平层入户的电梯井道
JP3760133B2 (ja) 住戸アクセス用昇降設備の増設方法
CN208981815U (zh) 一种加建电梯的建筑结构
CN210393329U (zh) 既有房屋增设电梯的装配式井道
CN112681792A (zh) 一种交叉式楼梯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楼道改造方法
CN217949855U (zh) 一种老旧小区的电梯安装结构
CN212336792U (zh) 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
RU2336399C1 (ru) Способ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крупнопанельного жилого дома
RU57319U1 (ru) Жилой дом вторичной застройки
RU60959U1 (ru) Жилой дом вторичной застройки
CN219298865U (zh) 一种地铁车站预留通道空间转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