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6675B - 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6675B
CN113196675B CN201980083833.XA CN201980083833A CN113196675B CN 113196675 B CN113196675 B CN 113196675B CN 201980083833 A CN201980083833 A CN 201980083833A CN 113196675 B CN113196675 B CN 113196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nd
reception
transmission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38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6675A (zh
Inventor
津田基嗣
山口幸哉
松本翔
可儿广幸
堀田笃
竹内壮央
浪花优佑
横山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96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6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6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6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6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18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noise filters connected between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04B1/48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in circuits for connect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o a common transmission path, e.g. by energy of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频模块(1),具备:开关(11),其对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和11c)的连接进行切换;接收滤波器(21R),其将带A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发送滤波器(22T),其将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通带,输出端子与选择端子(11c)连接;滤波器(23),其将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输入端子与选择端子(11c)连接;接收路径(62),其将选择端子(11c)和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连结,且配置有滤波器(23);旁通路径(61),其将选择端子(11b)和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连结,且未配置滤波器;以及发送路径(63),其将选择端子(11c)和发送端子(130)连结,且配置有发送滤波器(22T)。

Description

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高频模块要求应用同时发送接收不同的频带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方式。
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1个以上的发送滤波器和1个以上的接收滤波器经由双工器、开关而共用连接的高频模块的电路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同时发送接收一个发送信号和一个接收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37522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高频模块中,根据同时发送接收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组合而存在使接收信号的灵敏度恶化的情况。例如,在接收滤波器中衰减特性不充分的频段与发送信号的频带重复的情况下,信号强度较高的发送信号泄漏到位于接收滤波器的后级的RF信号处理电路而使接收灵敏度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在能够同时发送接收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系统中,抑制接收灵敏度的恶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高频模块具备:发送接收端子、第一接收端子和第一发送端子;第一开关,其具有与上述发送接收端子连接的第一共用端子、第一选择端子和第二选择端子,所述第一开关切换上述第一共用端子与上述第一选择端子的连接以及上述第一共用端子与上述第二选择端子的连接;第一接收滤波器,其将属于第一频带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一接收端子连接;第二发送滤波器,其将属于第二频带的发送频段作为通带,输入端子与上述第一发送端子连接,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第三滤波器,其将上述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连接在上述第二选择端子与上述第一接收滤波器之间;第一接收路径,其是将上述第二选择端子和上述第一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连结的路径,且配置有上述第三滤波器;第一旁通路径,其是将上述第一选择端子和上述第一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连结的路径,且未配置滤波器;以及第二发送路径,其是将上述第二选择端子和上述第一发送端子连结的路径,且配置有上述第二发送滤波器。
根据本发明,能够一种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在能够同时发送接收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系统中,抑制接收灵敏度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对将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共用连接的多路复用器的接收灵敏度恶化的主要原因进行说明的图。
图3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中,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的电路状态的图。
图3B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中,同时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的电路状态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实施方式2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6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中,传送带C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的电路状态的图。
图6B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中,同时传送带C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的电路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表示概括性或者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和连接方式等是一例,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主旨。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结构要素而被说明。另外,附图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大小或者大小之比未必严格。
(实施方式1)
[1.1高频模块1和通信装置6的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1和通信装置6的电路结构图。如该图所示,通信装置6具备高频模块1、发送放大器3T、接收放大器31R、RF信号处理电路(RFIC)4、基带信号处理电路(BBIC)5。
RFIC4是对由天线2发送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RF信号处理电路。具体而言,RFIC4通过下变频等对经由高频模块1的接收信号路径而输入的高频接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将进行该信号处理而生成的接收信号向BBIC5输出。另外,RFIC4通过上变频等对从BBIC5输入的发送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将进行该信号处理而生成的高频发送信号向高频模块1的发送信号路径输出。
BBIC5是使用与在高频模块1中传输的高频信号相比低频的中间频带来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由BBIC5处理的信号例如作为用于图像显示的图像信号而使用、或者为了经由扬声器的通话而作为声音信号使用。
另外,RFIC4还具有作为控制部的功能,基于所使用的通信带(频带)来控制高频模块1所具有的开关11和12的连接切换、以及发送放大器3T和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具体而言,RFIC4根据控制信号(未图示)来切换高频模块1所具有的开关11和12的连接,并且调整发送放大器3T和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此外,控制部也可以设置于RFIC4的外部,例如也可以设置于高频模块1或者BBIC5。
接收放大器31R优先地放大从高频模块1输出的接收信号中的、属于第一频带的带A(第二通信带)的接收信号,并将该放大后的接收信号向RFIC4输出。
发送放大器3T优先地放大属于第二频带的带B的高频信号,并将该放大后的发送信号向高频模块1输出。
接收放大器31R和发送放大器3T例如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者以GaAs为材料的场效应型晶体管(FET)、异质结多孔晶体管(HBT)等构成。
天线2与高频模块1的发送接收端子110连接,放射从高频模块1输出的发送信号,并且接收来自外部的高频信号而向高频模块1输出。此外,天线2也可以包含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6中,BBIC5并不是必须的结构要素。
另外,发送放大器3T和接收放大器31R也可以由高频模块1具备。
接下来,对高频模块1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高频模块1具备发送接收端子110、接收端子120(第一接收端子)、发送端子130(第一发送端子)、开关11和12、接收滤波器21R、发送滤波器22T、滤波器23、旁通路径61、接收路径62、以及发送路径63。
开关11是具有与发送接收端子110连接的共用端子11a(第一共用端子)、选择端子11b(第一选择端子)以及选择端子11c(第二选择端子),并对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的连接以及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的连接进行切换的第一开关。
接收滤波器21R是将属于第一频带的带A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输出端子与接收端子120连接的第一接收滤波器。
发送滤波器22T是将属于与第一频带不同的第二频带的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通带,输入端子与发送端子130连接,输出端子与选择端子11c连接的第二发送滤波器。
滤波器23是将属于第二频带的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连接在选择端子11c与接收滤波器21R之间的第三滤波器。
接收路径62是将选择端子11c和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连结的路径,并且是配置有滤波器23的第一接收路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路径62为将选择端子11c和与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连接的开关12连结的路径。
作为接收滤波器21R、发送滤波器22T和滤波器23,例示了弹性表面波滤波器、使用了BAW(Bulk Acoustic Wave:体声波)的弹性波滤波器、LC谐振滤波器以及电介质滤波器等,但不限定这些滤波器的材料和构造。
旁通路径61是将选择端子11b和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连结的路径,并且是未配置滤波器的第一旁通路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路径61为将选择端子11b和与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连接的开关12连结的路径。即,选择端子11b与选择端子12b经由布线而直接连接。
发送路径63是将选择端子11c和发送端子130连结的路径,且是配置有发送滤波器22T的第二发送路径。
开关12是具有与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连接的共用端子12a(第二共用端子)、与旁通路径61连接的选择端子12b(第三选择端子)、以及与滤波器23的输出端子连接的选择端子12c(第四选择端子),并对共用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b的连接以及共用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c的连接进行切换的第二开关。
此外,开关12并不是高频模块1中必须的结构要素。即,也可以是旁通路径61的一端和接收路径62的一端与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直接连接的结构。
图2是对发送滤波器22T和接收滤波器21R与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连接的多路复用器的接收灵敏度恶化的主要原因进行说明的图。在该图的上段,表示由发送滤波器22T和接收滤波器21R构成的比较例的多路复用器的电路结构。另外,在该图的下段,表示发送滤波器22T和接收滤波器21R的概略通过特性的一例。
如该图的下段所示,在将带A的接收频段(带A-Rx)作为通带的接收滤波器的通过特性中,在与通带相比高频侧的频段中,看到衰减量变小的频段(衰减特性恶化的频段)。假定该衰减特性恶化的区域与发送滤波器22T的通带(带B-Tx)重复的情况。在该频率关系中,在同时发送接收带A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从发送端子130通过了发送滤波器22T的带B的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迂回到接收滤波器21R,泄漏到接收端子120。其结果为,在与接收端子120连接的RFIC中,所泄漏的带B的发送信号成为噪声,带A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灵敏度恶化。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接收滤波器21R具有图2所示的衰减特性,即使是衰减量恶化的频段与发送滤波器22T的通带重复的情况,从发送端子130输入的带B的发送信号也通过发送滤波器22T,但通过滤波器23而衰减向接收路径62的传送。这是由于,滤波器23将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输入端子与发送滤波器22T的输出端子一同与选择端子11c共用连接。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在能够同时发送接收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系统中,能够抑制接收灵敏度的恶化。另外,在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该接收信号能够不通过接收路径62而通过旁通路径61。因此,带A的接收信号不会由于滤波器23的插入损失而恶化,能够以低损失传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带A也可以位于比带B靠近高频侧的位置,另外,带A也可以位于比带B靠近低频侧的位置。
此外,在接收滤波器21R例如为弹性波滤波器的情况下,假定与通带相比在高频侧产生衰减量变小的频段(衰减特性恶化的区域)的情况。假定该频段与发送滤波器22T的通带重复的情况。即,采用如下的情况,带A与带B处于图2所示的频率关系,与属于第一频带的接收频段相比,属于第二频带的发送频段位于高频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滤波器23的配置,能够抑制带A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并且通过旁通路径61,能够以低损失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此外,在带B的发送频段与带A的接收频段相比位于高频侧的情况下,滤波器23也可以是将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将带A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的低通型滤波器。另外,滤波器23也可以是将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将其他的频段作为通带的陷波型滤波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和通信装置6中,作为属于第一频带的带A,也可以应用属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Band1(接收频段:2110-2170MHz)、Band3(接收频段:1805-1880MHz)、Band5(接收频段:869-894MHz)、Band8(接收频段:925-960MHz)、Band11(接收频段:1475.9-1495.9MHz)、Band25(接收频段:1930-1995MHz)、Band26(接收频段:859-894MHz)、Band28(接收频段:758-803MHz)、Band34(频段:2010-2025MHz)、Band39(频段:1880-1920MHz)、Band40(频段:2300-2400MHz)以及5GNR(5thGenerationNewRadio:3300-5000Hz)的带中的任意带。此时,作为属于第二频带的带B,也可以应用LTE的Band41(频段:2496-2690MHz)。此外,作为属于5GNR的带,例如例示Bandn78(频段:3300-3800Hz)和Bandn79(频段:4400-5000Hz)等。
另外,作为属于第一频带的带A,也可以应用属于LTE的Band1、Band5、Band7(接收频段:2620-2690MHz)、Band8、Band20(接收频段:791-821MHz)、Band28、Band38(频段:2570-2620MHz)、Band39和5GNR的带中的任意带。此时,作为属于第二频带的带B,也可以应用LTE的Band40。
[1.2伴随着开关的切换动作的高频模块1的电路状态]
图3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1和通信装置6中,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的电路状态的图。如该图所示,在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在开关11中,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成为非连接状态。另外,在开关12中,共用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b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c成为非连接状态。
由此,带A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b、旁通路径61、选择端子12b、共用端子12a和接收滤波器21R而从接收端子120向接收放大器31R输出。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在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带B的发送信号与带A的接收信号不干涉,因此带A的接收信号不需要通过滤波器23。因此,带A的接收信号只要通过旁通路径61即可,因此不会由于滤波器23的插入损失而恶化,能够以低损失传送。
图3B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1和通信装置6中,同时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的电路状态的图。如该图所示,在同时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在开关11中,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成为非连接状态。另外,在开关12中,共用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b成为非连接状态。
由此,带A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c、滤波器23(接收路径62)、选择端子12c、共用端子12a和接收滤波器21R而从接收端子120向接收放大器31R输出。另外,带B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放大器3T、发送端子130、发送滤波器22T(发送路径63)、选择端子11c和共用端子11a而从发送接收端子110向天线2输出。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从发送端子130输入的带B的发送信号通过发送滤波器22T,但通过滤波器23而尽量排除向接收路径62的传送,经由开关11以低损失向发送接收端子110传送。另外,在通过接收滤波器21R的接收信号中,带B的发送信号被尽量排除,因此能够抑制带A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在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能够以低损失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在同时发送接收带B的发送信号和带A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带A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中,接收滤波器21R将属于第一频带的带A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发送滤波器22T将属于与第一频带不同的第二频带的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通带,但不限于此。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也可以是同一频带。此外,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分别被定义为例如包含频率接近的多个通信带的频带组。
而且,带A与带B也可以是同一通信带。此时,接收滤波器21R与发送滤波器22T作为发送接收一个通信带的高频信号的双工器发挥功能。但是,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不具有像现有的双工器那样将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和发送滤波器22T的输出端子共用连接的结构,具有与接收滤波器21R的前级连接的滤波器23和发送滤波器22T由(选择端子11c)共用连接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通信装置6中,对在接收路径62中传送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情况下的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也可以比对在旁通路径61中传送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情况下的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高。
在带A的接收信号在接收路径62中传送的情况下,该接收信号通过滤波器23,因此与带A的接收信号在旁通路径61中传送的情况进行比较,与滤波器23的插入损失量对应地,向接收放大器31R输入的带A的接收信号的强度变低。与此相对,如上述那样,通过调整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能够在接收放大器31R的输出级使在接收路径62中传送的(同时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的)带A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与在旁通路径61中传送的(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不向带B传送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的)带A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一致。
此外,RFIC4、BBIC5或者高频模块1所具备的控制部接受带A与带B的同时传送或者单独传送的信息,而控制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
[1.3变形例的高频模块1A和通信装置6A的结构]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高频模块1A和通信装置6A的电路结构图。如该图所示,通信装置6A具备高频模块1A和RFIC4。在本变形例中,接收放大器31R和发送放大器3T包含于高频模块1A。
如图4所示,高频模块1A具备:发送接收端子110、接收端子120(第一接收端子)、发送端子130(第一发送端子)、开关11、12、13和14、接收滤波器21R、发送滤波器22T、滤波器23、接收放大器31R和发送放大器3T、移相器41、旁通路径61和71、接收路径62和72、以及发送路径63。
本变形例的高频模块1A与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1进行比较,不同点在于,附加接收放大器31R和发送放大器3T、开关13和14、移相器41、旁通路径71、以及接收路径72。以下,关于本变形例的高频模块1A,省略与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1相同点的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接收放大器31R和发送放大器3T与实施方式1的通信装置6所具有的接收放大器31R和发送放大器3T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开关13是具有经由接收放大器31R而与接收端子120间接地连接的共用端子13a(第四共用端子)、选择端子13b(第五选择端子)和选择端子13c(第六选择端子),并对共用端子13a与选择端子13b的连接以及共用端子13a与选择端子13c的连接进行切换的第三开关。
移相器41使高频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
开关14具有与RFIC4连接的共用端子14a、选择端子14b和选择端子14c,并对共用端子14a与选择端子14b的连接以及共用端子14a与选择端子14c的连接进行切换。这里,共用端子14a作为配置在接收端子120的输出侧的第三接收端子发挥功能。
接收路径72是将选择端子13c和(经由选择端子14c的)共用端子14a连结的路径,且是配置有移相器41的第二接收路径。
旁通路径71是将选择端子13b和(经由选择端子14b的)共用端子14a连结的路径,且是未配置移相器41的第二旁通路径。即,选择端子13b与选择端子14b经由布线直接连接。
此外,开关14并不是高频模块1A中必须的结构要素。即,也可以是旁通路径71的一端和接收路径72的一端与RFIC4直接连接的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例如在带A的接收信号在旁通路径61中传送的情况下,通过使共用端子13a与选择端子13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使共用端子14a与选择端子14c成为连接状态,而使带A的接收信号通过配置有移相器41的接收路径72。另一方面,在带A的接收信号在接收路径62中传送的情况下,通过使共用端子13a与选择端子13b成为连接状态,并且使共用端子14a与选择端子14b成为连接状态,而使带A的接收信号通过未配置移相器41的旁通路径71。
或者,在带A的接收信号在旁通路径61中传送的情况下,通过使共用端子13a与选择端子13b成为连接状态,并且使共用端子14a与选择端子14b成为连接状态,而使带A的接收信号通过未配置移相器41的旁通路径71。另一方面,在带A的接收信号在接收路径62中传送的情况下,通过使共用端子13a与选择端子13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使共用端子14a与选择端子14c成为连接状态,而使带A的接收信号通过配置有移相器41的接收路径72。
由此,即使在接收端子120中的带A的接收信号通过旁通路径61的情况下和通过接收路径62的情况下处于具有不同的相位的状态,也通过使通过了旁通路径61的接收信号通过(或者不通过)移相器41,能够使通过了旁通路径61的接收信号与通过了接收路径62的信号的相位一致。
此外,在本变形例的高频模块1A中,对在接收路径62中传送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情况下的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也可以比对在旁通路径61中传送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的情况下的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高。即,也可以联动地执行上述的接收放大器31R的增益控制和移相器41的相位控制。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能够切换地传送多个通信带的接收信号的系统并且是能够抑制各接收信号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进行说明。
[2.1高频模块1B和通信装置6B的结构]
图5是实施方式2的高频模块1B和通信装置6B的电路结构图。如该图所示,通信装置6B具备高频模块1B、发送放大器3T、接收放大电路3R、RFIC4、以及BBIC5。
接收放大电路3R由接收放大器31R和32R构成。接收放大器31R优先地放大从高频模块1的接收端子120输出的接收信号中的、带A(第二通信带)的接收信号,并将该放大后的接收信号向RFIC4输出。接收放大器32R优先地放大从高频模块1的接收端子140输出的接收信号中的、带C(第一通信带)的接收信号,并将该放大后的接收信号向RFIC4输出。
发送放大器3T优先地放大属于第二频带的带B的高频信号,并将该放大后的发送信号向高频模块1输出。
此外,RFIC4和BBIC5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通信装置6所具备的RFIC4和BBIC5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5所示,高频模块1B具备发送接收端子110、接收端子120(第一接收端子)和接收端子140(第二接收端子)、发送端子130(第一发送端子)、开关11和15、接收滤波器21R和24R、发送滤波器22T、滤波器25、旁通路径61、接收路径62以及发送路径63。
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B与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1进行比较,附加了接收端子140和接收滤波器24R的方面以及开关15的结构不同。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B,省略与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1相同点的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开关15是具有与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入端子连接的共用端子15a(第二共用端子)、与旁通路径61连接的选择端子15c(第三选择端子)以及与滤波器25的输出端子连接的选择端子15d(第四选择端子),并对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c的连接以及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d的连接进行切换的第二开关。开关15还具有共用端子15b(第三共用端子),并对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c的连接以及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d的连接进行切换。
接收滤波器24R是将带C(第一通信带)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将输入端子与共用端子15b连接,将输出端子与接收端子140连接的第四接收滤波器。
接收滤波器21R是将属于第一频带的带A(第二通信带)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此外,带A与带C也可以属于相同的第一频带,也可以属于不同的频带。
滤波器25是将属于第二频带的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将包含带A的接收频段和带B的接收频段的频段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根据上述结构,在接收滤波器21R和24R的通过特性中,即使是衰减量恶化的频段与发送滤波器22T的通带重复的情况,虽然从发送端子130输入的带B的发送信号也通过发送滤波器22T,但通过滤波器25而衰减向接收路径62的传送。这是由于,滤波器25将带B的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输入端子与发送滤波器22T的输出端子由选择端子11c共用连接。另外,滤波器25将包含带A和带B的频段作为通带,因此带A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接收信号都能够以低损失通过。另外,带A的接收信号的传送和带B的接收信号的传送的切换由开关15进行。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B,在能够同时发送接收发送信号和不同的通信带的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中,能够抑制带A的接收信号以及带C的接收信号双方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另外,在传送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该接收信号能够不通过接收路径62而通过旁通路径61。因此,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不会由于滤波器25的插入损失而恶化,能够以低损失传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B和通信装置6B中,作为带A,也可以应用属于LTE的Band1、Band3、Band5、Band8、Band11、Band25、Band26、Band28、Band34、Band39、Band40以及5GNR的带中的任意带。另外,作为带C,也可以应用属于LTE的Band1、Band3、Band5、Band8、Band11、Band25、Band26、Band28、Band34、Band39、Band40以及5GNR的带中的任意带。此时,作为带B,也可以应用LTE的Band41。
另外,作为带A,也可以应用属于LTE的Band1、Band5、Band7、Band8、Band20、Band28、Band38、Band39以及5GNR的带中的任意带。另外,作为带C,也可以应用属于LTE的Band1、Band5、Band7、Band8、Band20、Band28、Band38、Band39以及5GNR的带中的任意带。此时,作为带B,也可以应用LTE的Band40。
[2.2伴随着开关的切换动作的高频模块1B的电路状态]
图6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高频模块1B和通信装置6B中传送带C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的电路状态的图。如该图所示,在传送带C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1下行链路),在开关11中,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成为非连接状态。另外,在开关15中,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d成为非连接状态。
由此,带C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b、旁通路径61、选择端子15c、共用端子15b和接收滤波器24R而从接收端子140向接收放大器32R输出。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在传送带C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带B的发送信号与带C的接收信号不干涉,因此带C的接收信号不需要通过滤波器25。因此,带C的接收信号只要通过旁通路径61即可,因此不会由于滤波器25的插入损失而恶化,能够以低损失传送。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1下行链路),在开关11中,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成为非连接状态。另外,在开关15中,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d成为非连接状态。
由此,带A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b、旁通路径61、选择端子15c、共用端子15a和接收滤波器21R而从接收端子120向接收放大器31R输出。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在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带B的发送信号与带A的接收信号不干涉,因此带A的接收信号不需要通过滤波器25。因此,带A的接收信号只要通过旁通路径61即可,因此不会由于滤波器25的插入损失而恶化,能够以低损失传送。
并且,虽然未图示,但在同时传送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在开关11中,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成为非连接状态。另外,在开关15中,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d成为非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d成为非连接状态。这里,开关15构成能够同时进行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c的连接以及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c的连接的多连接型的开关电路。
由此,带A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b、旁通路径61、选择端子15c、共用端子15a和接收滤波器21R而从接收端子120向接收放大器31R输出。另外,同时,带C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b、旁通路径61、选择端子15c、共用端子15b和接收滤波器24R而从接收端子140向接收放大器32R输出。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在传送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不传送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2下行链路),带B的发送信号与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不干涉,因此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不需要通过滤波器25。因此,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只要通过旁通路径61即可,因此不会由于滤波器25的插入损失而恶化,能够以低损失传送。
图6B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高频模块1B和通信装置6B中,同时传送带C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的电路状态的图。如该图所示,在同时传送带C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1上行链路1下行链路),在开关11中,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成为非连接状态。另外,在开关15中,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d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c成为非连接状态。
由此,带C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c、滤波器25(接收路径62)、选择端子15d、共用端子15b和接收滤波器24R而从接收端子140向接收放大器32R输出。另外,带B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放大器3T、发送端子130、发送滤波器22T(发送路径63)、选择端子11c和共用端子11a而从发送接收端子110向天线2输出。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从发送端子130输入的带B的发送信号通过发送滤波器22T,但通过滤波器25而衰减向接收路径62的传送,经由开关11以低损失向发送接收端子110传送。另外,在通过接收滤波器24R的接收信号中,带B的发送信号被尽量排除。即,在同时发送接收带B的发送信号和带C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接收灵敏度的恶化。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同时传送带A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1上行链路1下行链路),在开关11中,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成为非连接状态。另外,在开关15中,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d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c成为非连接状态。
由此,带A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c、滤波器25(接收路径62)、选择端子15d、共用端子15a和接收滤波器21R而从接收端子120向接收放大器31R输出。另外,带B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放大器3T、发送端子130、发送滤波器22T(发送路径63)、选择端子11c和共用端子11a而从发送接收端子110向天线2输出。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从发送端子130输入的带B的发送信号通过发送滤波器22T,但通过滤波器25而衰减向接收路径62的传送,经由开关11以低损失向发送接收端子110传送。另外,在通过接收滤波器21R的接收信号中,带B的发送信号被尽量排除。即,在同时发送接收带B的发送信号和带A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接收灵敏度的恶化。
并且,虽然未图示,但在同时传送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和带B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1上行链路2下行链路),在开关11中,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c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1a与选择端子11b成为非连接状态。另外,在开关15中,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d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d成为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a与选择端子15c成为非连接状态,并且共用端子15b与选择端子15c成为非连接状态。
由此,带A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c、滤波器25(接收路径62)、选择端子15d、共用端子15a和接收滤波器21R而从接收端子120向接收放大器31R输出。另外,带C的接收信号经由发送接收端子110、共用端子11a、选择端子11c、滤波器25(接收路径62)、选择端子15d、共用端子15b和接收滤波器24R而从接收端子140向接收放大器32R输出。另外,带B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放大器3T、发送端子130、发送滤波器22T(发送路径63)、选择端子11c和共用端子11a而从发送接收端子110向天线2输出。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从发送端子130输入的带B的发送信号通过发送滤波器22T,但通过滤波器25而衰减向接收路径62的传送,经由开关11以低损失向发送接收端子110传送。另外,在通过接收滤波器21R的带A的接收信号和通过接收滤波器24R的带C的接收信号中,带B的发送信号被尽量排除。即,在同时发送接收带B的发送信号以及带A和带C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带A和带C双方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B和通信装置6B中,也可以具有执行实施方式1所示的接收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和移相器的相位控制的结构。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列举实施方式1和2,对本发明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将上述实施方式的任意的结构要素组合而实现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的变形例、内置有本发明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的各种设备也包含于本发明。
此外,实施方式1和2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例如应用于3GPP(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等的通信系统。实施方式1和2所示的带A、带B和带C例如应用于LTE或者NR的各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能够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的通信带的结构,但本发明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能够同时使用3个以上的不同的通信带的结构。即,能够同时使用3个以上的不同的通信带的结构、并且是包含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高频模块或者通信装置的结构的高频模块或者通信装置也包含于本发明。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中,也可以在将附图中公开的各电路元件和信号路径连接的路径之间插入其他的高频电路元件和布线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中,“A与B连接”不仅包含A与B不经由其他的高频电路元件而直接连接的方式,还包含A与B经由由电感器和电容器等构成的无源电路、或者开关电路等而间接地连接的方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有时发送接收端子110、接收端子120和发送端子130未配置于将两个元件连接的布线上。此时,例如,在高频模块1中,发送接收端子110相当于开关11的共用端子11a,接收端子120相当于接收滤波器21R的输出端子或者接收放大器31R的输入端子,发送端子130相当于发送滤波器22T的输入端子或者发送放大器3T的输出端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A和B连结的路径”被定义为经过A和B的路径中的、配置于A与B之间的路径。另外,该路径例如为布线,包含配置于该布线的中途的电路元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作为能够同时传送不同的通信带的高频信号的多带/多模式对应的前端模块,能够广泛用于移动电话等通信设备。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A、1B…高频模块;2…天线;3R…接收放大电路;3T…发送放大器;4RF…信号处理电路(RFIC);5…基带信号处理电路(BBIC);6、6A、6B…通信装置;11、12、13、14、15…开关;11a、12a、13a、14a、15a、15b…共用端子;11b、11c、12b、12c、13b、13c、14b、14c、15c、15d…选择端子;21R、24R…接收滤波器;22T…发送滤波器;23、25…滤波器;31R、32R…接收放大器;41…移相器;61、71…旁通路径;62、72…接收路径;63…发送路径;110…发送接收端子;120、140…接收端子;130…发送端子。

Claims (11)

1.一种高频模块,具备:
发送接收端子、第一接收端子和第一发送端子;
第一开关,其具有第一选择端子、第二选择端子、和与所述发送接收端子连接的第一共用端子,所述第一开关切换所述第一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的连接;
第一接收滤波器,其将属于第一频带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子连接;
第二发送滤波器,其将属于第二频带的发送频段作为通带,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发送端子连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
第三滤波器,其将所述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连接在所述第二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滤波器之间;
第一接收路径,其是将所述第二选择端子和所述第一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连结的路径,且配置有所述第三滤波器;
第一旁通路径,其是将所述第一选择端子和所述第一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连结的路径,且未配置滤波器;以及
第二发送路径,其是将所述第二选择端子和所述第一发送端子连结的路径,且配置有所述第二发送滤波器,
该高频模块还具备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具有与所述第一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连接的第二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一旁通路径连接的第三选择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三滤波器的输出端子连接的第四选择端子,所述第二开关切换所述第二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三选择端子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共用端子与所述第四选择端子的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还具有第三共用端子,切换所述第三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三选择端子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三共用端子与所述第四选择端子的连接,
所述高频模块还具备:
第二接收端子;以及
第四接收滤波器,其将第一通信带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三共用端子连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端子连接,
所述第一接收滤波器将属于所述第一频带的第二通信带的接收频段作为通带,
所述第三滤波器将所述发送频段作为衰减频段,将包含所述第一通信带的接收频段和所述第二通信带的接收频段的频段作为通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在同时传送所述第一频带的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频带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不连接,
在传送所述第一频带的接收信号、且不传送所述第二频带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的频率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的频率范围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的频率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的频率范围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与属于所述第一频带的所述接收频段相比,属于所述第二频带的所述发送频段位于高频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与属于所述第一频带的所述接收频段相比,属于所述第二频带的所述发送频段位于高频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属于所述第一频带的所述接收频段为属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Band1、Band3、Band5、Band7、Band8、Band11、Band20、Band25、Band26、Band28、Band34、Band38、Band39、Band40和5GNR(5thGenerationNewRadio)的带中的任意的接收频段,
属于所述第二频带的所述发送频段为LTE的Band40和Band41中的任意的发送频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带为属于LTE的Band1、Band3、Band5、Band7、Band8、Band11、Band20、Band25、Band26、Band28、Band34、Band38、Band39、Band40和5GNR(5th Generation NewRadio)的带中的任意带,
所述第二通信带为属于LTE的Band1、Band3、Band5、Band7、Band8、Band11、Band20、Band25、Band26、Band28、Band34、Band38、Band39、Band40和5GNR(5th Generation NewRadio)的带中的任意带,
所述发送频段为LTE的Band40和Band41中的任意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该高频模块还具备接收放大器,该接收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接收端子连接,对在所述第一接收路径和所述第一旁通路径中的任意路径中传送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对在所述第一接收路径中传送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的情况下的所述接收放大器的增益比对在所述第一旁通路径中传送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的情况下的所述接收放大器的增益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该高频模块还具备:
第三接收端子,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接收端子的输出侧;
移相器,其使高频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
第三开关,其具有第五选择端子、第六选择端子、和与所述第一接收端子连接的第四共用端子,所示第三开关切换第四共用端子与所述第五选择端子的连接以及所述第四共用端子与所述第六选择端子的连接;
第二接收路径,其是将所述第六选择端子和所述第三接收端子连结的路径,且配置有所述移相器;以及
第二旁通路径,其是将所述第五选择端子和所述第三接收端子连结的路径,且未配置移相器。
11.一种通信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模块;以及
RF信号处理电路,其对由所述高频模块发送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处理。
CN201980083833.XA 2018-12-21 2019-11-06 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131966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0086 2018-12-21
JP2018240086 2018-12-21
PCT/JP2019/043539 WO2020129445A1 (ja) 2018-12-21 2019-11-06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6675A CN113196675A (zh) 2021-07-30
CN113196675B true CN113196675B (zh) 2023-01-24

Family

ID=7110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3833.XA Active CN113196675B (zh) 2018-12-21 2019-11-06 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3019B2 (zh)
CN (1) CN113196675B (zh)
WO (1) WO20201294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5817B (zh) * 2020-12-31 2022-06-07 广东湾区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148A (zh) * 1996-08-29 1999-11-03 艾利森公司 利用扩展的频带获得扩展的无线电覆盖范围和附加容量的系统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6914A (en) * 1990-10-18 1994-01-04 Sony Corporation Dual-mode transceiver that switches out a large insertion loss filter during transmission
JP3544942B2 (ja) * 2000-12-28 2004-07-2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機
EP1755230B1 (en) * 2005-08-17 2017-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mode/multi-band wireless transceiver
US20070155344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Motorola, Inc. Wireless multimode co-band receiver device and method employing receiver bypass control
JP4618461B2 (ja) * 2006-05-08 2011-01-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周波回路、高周波部品及び通信装置
WO2013021626A1 (ja) * 2011-08-08 2013-0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モジュール
US9768941B2 (en) * 2013-04-29 2017-09-19 Skyworks Solutions, Inc. Duplexer architecture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dditional signal path
US9621327B2 (en) * 2013-09-17 2017-04-1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carrier aggregation front-end module applications
US9654169B2 (en) * 2014-04-22 2017-05-16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band radio frequency signal routing
US9391570B2 (en) * 2014-07-17 2016-07-1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ow noise amplifier module
US10447458B2 (en) * 2014-08-13 2019-10-1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adio-frequency front-end architecture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of cellular bands
WO2016129401A1 (ja) * 2015-02-13 2016-08-18 株式会社 村田製作所 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WO2017013910A1 (ja) 2015-07-17 2017-01-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ロントエンドモジュール
TWI729112B (zh) * 2016-04-09 2021-06-01 美商天工方案公司 具有可切換雙工器的前端架構
WO2017199649A1 (ja) 2016-05-20 2017-11-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0075199B2 (en) * 2016-07-17 2018-09-1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front-end architecture that supports simultaneous MIMO
US10477550B2 (en) * 2016-11-30 2019-11-12 Skyworks Solutions, Inc. Front-end module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JP2018137522A (ja) 2017-02-20 2018-08-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0230418B2 (en) * 2017-05-19 2019-03-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plexer, high-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506502B1 (en) * 2017-12-07 2021-06-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Bandpass filter using coupled acoustic resonators
US11362692B2 (en) * 2019-08-30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witchable filter for coexistence between wireless protocols
US11109377B2 (en) * 2019-09-16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filter bypass mode scann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148A (zh) * 1996-08-29 1999-11-03 艾利森公司 利用扩展的频带获得扩展的无线电覆盖范围和附加容量的系统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6675A (zh) 2021-07-30
WO2020129445A1 (ja) 2020-06-25
US11483019B2 (en) 2022-10-25
US20210314010A1 (en)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188B (zh) 前端模块
US10608677B2 (en) High-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264971B2 (en) Multiplexer,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10006274A1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336323B2 (en) Front-end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349510B2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557671B (zh) 多工器、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US11201632B2 (en) High-frequency front-end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381261B2 (en) Radio-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336309B2 (en) Front-end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430265B1 (ko) 고주파 회로 및 통신 장치
US10811786B2 (en) High-frequency module
CN111756403B (zh) 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CN113196675B (zh) 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CN112368944B (zh) 高频放大电路和通信装置
US20220311455A1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088494A (zh) 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US20210297096A1 (en) Radio-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5250095A (zh) 功率放大模块
US20240097719A1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30063118A1 (en) Radio 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258636B (zh) 高频电路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