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4201A - 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4201A
CN113194201A CN202110453451.0A CN202110453451A CN113194201A CN 113194201 A CN113194201 A CN 113194201A CN 202110453451 A CN202110453451 A CN 202110453451A CN 113194201 A CN113194201 A CN 113194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quantity
preset
standby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34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4201B (zh
Inventor
赵友军
王蓓蓓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34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4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4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4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4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4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2Monitoring battery levels, e.g. power saving mode being initiated when battery voltage goes below a certain lev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46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oftware initiated power-of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响应于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本公开提供的电量提醒方法提高了移动终端电量提醒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增强了电量提醒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了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移动终端在电量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时会进行电量提醒。移动终端电量的提醒方式可以是震动、图标或文字信息等等,如电池图标变红、文字提醒信息诸如“电量低,请充电或开启省电模式”等。终端用户查觉电量提醒后,可选择是否为终端电池充电。
分析现有终端电量的提醒方法,可以看出在判断是否进行电量提醒时仅考虑了电池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没有考虑终端用户电量提醒的个性化需求,更没有考虑用户正常使用终端的需求,造成现有电量提醒方法的针对性、可行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作为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包括:
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响应于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所述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包括:
计算所述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预设的第一时长的第一乘积;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当前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乘积,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
优选地,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计算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在关机后,在所述关机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优选地,所述使用记录还包括使用时间参数,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关机状态;
根据所述使用时间参数确定本终端在预设的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并确定所述使用时间区间的第三时长;
计算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三时长的第一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本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二乘积;
计算所述第三时长与本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三乘积;
计算所述第二乘积与所述第三乘积的和;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当前电量大于所述和,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
优选地,所述计算关机时长,包括:
计算所述当前电量与所述第三乘积的第二差值;
计算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确定为所述关机时长。
优选地,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不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差值设置为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关机后,在所述第一差值的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优选地,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不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待机工作模式包括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所述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分别确定终端在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计算所述当前电量与所述第二乘积的第三差值;
分别计算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性能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平衡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以分别得到性能模式或平衡模式或省电模式下的待机时长;
确定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将本终端设置为所述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确定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包括:
响应于存在多个待机工作模式的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从所述多个待机工作模式中选出性能最优的待机工作模式作为所述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作为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量提醒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提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量提醒方法,考虑终端用户电量提醒的个性化需求,考虑了终端的使用记录,根据终端的使用记录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进一步根据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当前电量确定是否发出充电提示信息。提高了移动终端电量提醒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增强了电量提醒信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了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量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关机时长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量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终端电量的提醒方法,没有考虑终端用户电量提醒的个性化需求,更没有考虑用户正常使用终端的需求,造成现有电量提醒方法的针对性、可行性不高的问题,以及如何减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成本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以下分别结合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的附图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量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量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
步骤S102,根据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步骤S103,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步骤S104,响应于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位于终端中的电量提醒装置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电量提醒装置根据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即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并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在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第一条件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本终端根据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用户对终端的使用记录保存至数据库中。使用记录是实时更新的。
其中,本终端平时收集的用户的电量使用参数,包括充电结束时间及充电结束时的电量、充电开始时间及充电开始时的电量、充电时长、未充电时长等。
终端应按照预先设置周期对数据库中电量使用参数进行分析,分析判断用户使用终端的规律,即分析判断终端在不同预设状态(关机状态或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分析判断用户使用终端的规律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本公开实施例并不限制分析用户使用终端的规律时所采用的具体方式方法。终端可以根据数据库中上次充电结束时的电量和本次充电开始时的电量及两者间的未充电时长,分别计算每次充电结束后到下一次充电开始前电量的消耗速度,再对计算出的每次充电结束后到下一次充电开始前电量的消耗速度进行平均或取中位数估算出电量在待机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
需说明的是,若终端在上次充电结束后在本次充电开始前有关机动作时,在计算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时,应将终端在关机期间的时间和电量消耗予以排除。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对用户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分析判断的周期,应在终端出厂由厂商预置,或提供操作界面让用户自行定义,如每7天、15天、30天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终端按规则判断应发出充电提示信息时,按终端用户设置的方式进行电池电量提醒,如弹出窗口提醒诸如“电池电量不足以满足明天所需,请及时充电!”等,此处不作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量提醒方法,考虑终端用户电量提醒的个性化需求,考虑了终端的使用记录,根据终端的使用记录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进一步根据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当前电量确定是否发出充电提示信息。提高了移动终端电量提醒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增强了电量提醒信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了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所述步骤S104中,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包括:计算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预设的第一时长的第一乘积;响应于确定出当前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乘积,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时长是指24小时,即一个自然日。本终端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的时间优选的为根据使用记录统计出的前一个自然日用户结束使用终端的时间。即第一时长是指前一个自然日用户结束使用终端的时间到下一个自然日用户结束使用终端的时间。
终端计算估算出的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与第一时长的第一乘积,即计算出下一个自然日用户使用终端所需的电量。再将该乘积与终端的当前电量比较,当确定出当前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乘积时,确定当前电量不能满足下一个自然日用户使用终端所需的电量,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如果当前电量大于第一乘积时,即确定当前电量能够满足下一个自然日用户使用终端所需的电量,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不符合第一条件,不必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以上步骤实现了当终端当前电量不足以满足用户下一个自然日用户使用终端所需的电量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但是用户接收到充电提示信息之后,可以选择充电,也可以选择不充电。当用户选择充电时,本公开实施例的步骤结束。当用户选择不充电时,还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或者待机工作模式,以保证终端在下一个自然日可以正常运行。
在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计算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在关机后,在关机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在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不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并将第一差值设置为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在关机后,在第一差值的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在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不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开启一个倒计时(第二时长),如5分钟,并监测用户的后续操作。若在第二时长结束前,用户连接充电线缆开始为终端充电,本公开实施例的步骤结束。若在第二时长结束时,用户仍未为终端充电,终端开始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或者待机工作模式的选择。
终端在开始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及待机工作模式选择前,还可首先判断是否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若终端当前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第二条件,则不必选择终端的待机工作模式,只需重新计算关机时长(关机时长不是固定值),终端按照关机时长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以便终端在关机后,在关机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若终端当前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不符合第二条件,则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不用重新计算关机时长,将预设的第一差值(终端在24小时不经常使用终端的时间范围)设置为关机时长,根据第一差值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以便本终端在关机后,在第一差值的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若终端当前不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则跳过确定关机时长的步骤,直接进行待机工作模式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根据关机时长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时,可以以任意时间作为关机时间,只要保证关机时长之后开机即可。优选地,将根据使用记录中统计出的前一个自然日用户结束使用终端的时间作为关机时间,例如23:00。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记录还包括使用时间参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包括:
步骤S201,根据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关机状态。本终端收集的用户的电量使用参数还包括开机时间及开机时的电量和关机时间及关机时的电量、关机时长、待机时长等。
在该步骤中,本终端应按照预先设置周期对数据库中电量使用参数进行分析,分析判断用户使用终端的规律,即分析判断终端在不同预设状态(关机状态或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本终端可以根据每次关机时的电量、下次开机时的电量及关机时长,分别计算终端在每次关机时的电量的消耗速度,再对计算出的终端在每次关机时电量的消耗速度进行平均或取中位数估算出终端在关机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关机后在终端开机前有充电行为发生时,应将终端在充电期间的时间和电量消耗予以排除,要对充电开始前、后终端在关机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分别计算,再取平均或中位数。
步骤S202,根据使用时间参数确定本终端在预设的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并确定使用时间区间的第三时长。
其中,所述使用时间参数包括用户点亮屏幕时间、解锁/锁定屏幕的时间、浏览网页开始/结束时间、使用某个APP开始/结束时间等。
在该步骤中,终端应按照预先设置周期对数据库中终端用户的使用记录进行分析,分析判断用户使用终端的规律,即分析判断出本终端在预设的第一时长(24小时)的常用的使用时间区间(例如,用户经常在7:00-23:00使用终端,使用时间区间为7:00-23:00,第三时长为16个小时)。
终端可以以自然日为单位统计每个自然日用户首次使用终端的时间和最后使用终端的时间出现的次数,将出现次数最多的用户首次使用终端时间和最后使用终端时间两者间的时间,作为用户经常使用终端的时间范围,即本终端在预设的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
步骤S203,计算第一时长与第三时长的第一差值。
步骤S204,计算第一差值与本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二乘积。
步骤S205,计算第三时长与本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三乘积。
步骤S206,计算第二乘积与第三乘积的和。
在步骤S203-步骤S206中,第一时长为24小时,第三时长为本终端在预设的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例如为16个小时,则第一差值为8个小时,即终端在24小时不经常使用终端的时间范围为8小时。分别计算16个小时终端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量(第三乘积)与8小时内终端在关机状态下消耗的电量(第二乘积),将两者相加预估出终端在24小时内消耗的电量,即第二乘积与第三乘积的和。
步骤S207,响应于确定出当前电量大于和,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
在该步骤中,若确定出当前电量大于终端在24小时内消耗的电量,则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则不必选择终端的待机工作模式,只需重新计算关机时长(关机时长不是固定值),以备终端在关机后,在关机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就可以保证下一个自然日终端的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若确定出当前电量小于或等于终端在24小时内消耗的电量,则说明本终端的当前电量不符合预设第二条件,终端在关机第一差值(8小时)之后,仍然需要设置待机工作模式,才能满足下一个工作日终端的正常运行。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关机时长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关机时长,包括:
步骤S301,计算当前电量与第三乘积的第二差值。
步骤S302,计算第二差值与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确定为关机时长。
在步骤S301-步骤S302中,若确定出当前电量大于终端在24小时内消耗的电量,则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则不必选择终端的待机工作模式,只需重新计算关机时长。若第三时长为16个小时,计算当前电量与16个小时终端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量的第二差值,再计算第二差值与终端在关机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确定为关机时长。一般情况下,重新计算出的关机时长大于第一差值,即若第三时长为16小时,则重新计算出的关机时长大于8小时。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和上述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机工作模式包括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所述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包括:
步骤S401,根据电量使用参数分别确定终端在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其中,本终端收集的用户的电量使用参数还包括开启待机工作模式时间及开启待机工作模式时的电量、关闭待机工作模式时间及关闭待机工作模式时的电量、开启待机工作模式的时长等。
在该步骤中,本终端应按照预先设置周期对数据库中电量使用参数进行分析,分析判断用户使用终端的规律,即分析判断终端在不同待机工作模式(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本终端可以根据待机工作模式开启时的电量、待机工作模式关闭时的电量及间隔时长,分别计算待机工作模式每次开启时的电量的消耗速度,再取平均或取中位数估算出终端在不同待机工作模式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一般对应的是性能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步骤S402,计算当前电量与第二乘积的第三差值。
步骤S403,分别计算第三差值与终端在性能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第三差值与终端在平衡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第三差值与终端在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以分别得到性能模式或平衡模式或省电模式下的待机时长。
在步骤S402-步骤S403中,若第一差值为8个小时,计算当前电量与8个小时终端在关机状态下消耗的电量的第三差值,即用户在第三时长可用的电量,再计算第三差值与终端在不同待机工作模式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确定为待机时长。
步骤S404,确定待机时长大于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在该步骤中,若第三时长为16个小时,将计算出待机时长大于16小时的待机工作模式确定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在上述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和上述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待机时长大于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即步骤S404),包括:响应于存在多个待机工作模式的待机时长大于第三时长,从多个待机工作模式中选出性能最优的待机工作模式作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在该步骤中,若存在两个或以上待机时长大于第三时长的待机工作模式时,应选择性能最强的待机工作模式作为调整后的待机工作模式。例如,若计算出性能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终端的待机时长均大于第三时长,则将性能更优的性能模式确定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若没有任何一个待机工作模式的待机时长大于第三时长时,直接将待机时长最长的待机工作模式作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为了更加直观具体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详细描述。设用户A的终端三星S10安装有本公开提供的电量提醒装置。本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1、分析判断终端的使用规律。
用户A在三星S10上开启电量提醒装置后,三星S10应定期地(如15天)对数据库保存的终端的使用记录进行分析,判断三星S10的使用规律,即分析判断三星S10在不同预设状态(关机状态或待机状态)下或不同待机工作模式(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以及三星S10在预设的第一时长(24小时)的常用的使用时间区间。
设筛选出的出现次数最多的首次使用时间和最后使用时间分别为7:00和23:00,每个自然日的时间段7:00-23:00即为用户经常操作使用三星S10的时间范围,即三星S10在24小时的常用的使用时间区间,其他时间是用户不经常操作使用三星S10的时间范围。
同时,对待不同预设状态(关机状态或待机状态)下或不同待机工作模式(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进行平均或求中位数,分别获得三星S10在不同预设状态下和不同待机工作模式的电量的消耗速度。设三星S10在待机状态下的电量消耗速度v_standby=2.7%/小时,关机状态下的电量消耗速度v_poweroff=0.1%/小时。
2、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三星S10在分析判断用户的使用规律的基础上,在当天用户结束使用三星S10的时间23:00,通过电量提醒装置直接获取电池的当前电量,本实施例中设获取的当前电量为quantity_now=30%。
3、计算满足下一个自然日工作所需的电量。
三星S10首先根据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的消耗速度v_standby=2.7%/小时和第一时长Interval_time=24小时,计算出下一个自然日用户使用终端所需的电量quantity_need=v_standby╳Interval_time=2.7%/小时╳24小时=64.8%。
4、判断是否进行电池电量提醒。
三星S10比较获取的终端的当前电量quantity_now和步骤3中计算出的下一个自然日用户使用终端所需的电量quantity_need,显然有quantity_now=30%<quantity_need=64.8%,按规则三星S10判断终端的当前电量不能满足用户下一个自然日所需,应进行电量提醒。
5、进行电池电量信息提醒。
三星S10根据步骤4中判断应进行电量提醒后,按用户设置的模式弹出提醒窗口,提醒用户“电池电量不能满足明天工作所需,请充电”。
同时,三星S10开启一个5分钟的倒计时,监测用户的后续操作。若三星S10监测到5分钟的倒计时没有结束时,S10开始充电时则可结束工作过程;否则,三星S10应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或者开机后的待机工作模式。
6、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或者开机后的待机工作模式。
三星S10在步骤5中已按规则判断应设置自动开关机功能或者开机后的待机工作模式,且三星S10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接下来三星S10根据在24小时的常用的使用时间区间7:00-23:00,计算用户一天内经常使用终端的第三时长Interval_time_laws为16个小时,用户一天内部经常使用终端的第一差值为Interval_time_1=8小时。三星S10根据关机状态下的电池电量消耗速度v_poweroff=0.1%/小时和待机状态下的电池电量消耗速度v_standby=2.7%/小时,通过Interval_time_1╳v_poweroff+Interval_time_laws╳v_standby预估出终端在24小时内消耗的电量quantity_P_S,显然有quantity_P_S=45.36%>quantity_now=30%。所以按规则,三星S10不仅需在从获取当前电量的时间23:00到下一个自然日经常使用终端的开始时间7:00的时间范围内关机,还需调整开机后的待机工作模式。
确定三星S10开机后的待机工作模式时,可通过quantity_now-Interval_time_1╳v_poweroff求得用户在经常使用终端的时间范围7:00-23:00可用的电量quantity_laws=22.8%,然后将quantity_laws除以不同待机工作模式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得出不同待机工作模式下的待机时长,将待机时长大于第三时长(16个小时)的待机工作模式就是三星S10开机后应调整的工作模式。
这里假设三星S10支持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3种模式,假设三星S10在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分别v1=1.5%/小时和v2=1%/小时,计算出的待机工作模式下的待机时长分别为19.5小时和29.2小时。显然在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待机时长均大于第三时长16小时。但平衡模式下三星S10的性能好于省电模式下的性能,故应选择重新开机后的工作模式为平衡模式。
故确认三星S10自动关机时间为23:00,自动开机时间为下一个自然日的7:00,开机后的工作模式为平衡模式。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量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基于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构思,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量提醒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
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第二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提示模块14,用于响应于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所述提示模块14中,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预设的第一时长的第一乘积;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当前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乘积,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计算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在关机后,在所述关机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记录还包括使用时间参数,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所述计算模块中,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关机状态;
根据所述使用时间参数确定本终端在预设的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并确定所述使用时间区间的第三时长;
计算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三时长的第一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本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二乘积;
计算所述第三时长与本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三乘积;
计算所述第二乘积与所述第三乘积的和;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当前电量大于所述和,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中,计算关机时长,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当前电量与所述第三乘积的第二差值;
计算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确定为所述关机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不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并将第一差值设置为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关机后,在所述第一差值的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不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机工作模式包括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所述第一设置模块和所述第二设置模块中,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分别确定终端在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计算所述当前电量与所述第二乘积的第三差值;
分别计算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性能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平衡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以分别得到性能模式或平衡模式或省电模式下的待机时长;
确定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将本终端设置为所述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置模块和所述第二设置模块中,所述确定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具体用于:
响应于存在多个待机工作模式的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从所述多个待机工作模式中选出性能最优的待机工作模式作为所述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响应于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所述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包括:
计算所述终端在待机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预设的第一时长的第一乘积;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当前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乘积,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计算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在关机后,在所述关机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4.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记录还包括使用时间参数,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待机状态,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关机状态;
根据所述使用时间参数确定本终端在预设的第一时长的使用时间区间,并确定所述使用时间区间的第三时长;
计算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三时长的第一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本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二乘积;
计算所述第三时长与本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第三乘积;
计算所述第二乘积与所述第三乘积的和;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当前电量大于所述和,确定本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二条件。
5.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关机时长,包括:
计算所述当前电量与所述第三乘积的第二差值;
计算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状态下的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确定为所述关机时长。
6.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且本终端的当前电量不符合预设第二条件,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差值设置为关机时长,以便本终端关机后,在所述第一差值的时长到达时自动开机。
7.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充电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出在当前时间后的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本终端未进行充电,且本终端不具备自动开关机功能,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8.基于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工作模式包括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所述将本终端设置为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分别确定终端在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计算所述当前电量与所述第二乘积的第三差值;
分别计算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性能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平衡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或所述第三差值与终端在省电模式下电量的消耗速度的商,以分别得到性能模式或平衡模式或省电模式下的待机时长;
确定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将本终端设置为所述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9.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量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的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包括:
响应于存在多个待机工作模式的待机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从所述多个待机工作模式中选出性能最优的待机工作模式作为所述预设的待机工作模式。
10.一种电量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终端的使用记录,所述使用记录至少包括电量使用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量使用参数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提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出终端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电量的消耗速度和终端的当前电量符合预设第一条件,发出充电提示信息。
CN202110453451.0A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194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3451.0A CN113194201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3451.0A CN113194201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4201A true CN113194201A (zh) 2021-07-30
CN113194201B CN113194201B (zh) 2022-08-26

Family

ID=7697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3451.0A Active CN113194201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42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6566A1 (en) * 2002-09-05 2004-03-11 Klang James K. Electronic battery tester configured to predict a load test result
CN104219383A (zh) * 2014-08-20 2014-1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电量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791547A (zh) * 2016-02-25 2016-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979103A (zh) * 2013-02-05 2016-09-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电量保障方法、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6375604A (zh) * 2016-11-11 2017-0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电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04294A (zh) * 2018-05-25 2018-11-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量提醒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61818A (zh) * 2018-10-26 2019-02-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6566A1 (en) * 2002-09-05 2004-03-11 Klang James K. Electronic battery tester configured to predict a load test result
CN105979103A (zh) * 2013-02-05 2016-09-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电量保障方法、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4219383A (zh) * 2014-08-20 2014-1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电量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791547A (zh) * 2016-02-25 2016-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375604A (zh) * 2016-11-11 2017-0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电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04294A (zh) * 2018-05-25 2018-11-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量提醒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61818A (zh) * 2018-10-26 2019-02-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4201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9103B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电量保障方法、设备及移动终端
KR101393767B1 (ko) 지능적 전력 모니터링
US90032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power management
US7233127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7057372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17604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erminal having a multiple battery configuration
EP3444625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electricity storage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2946479A (zh) 一种移动终端更新电池电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562507A (zh) 一种电池电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841249B (zh) 手持装置及其电池电量监测方法
US1117767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charging reminder, and method
CN10641305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省电方法
KR100672429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알람기능 제어 방법
CN113194201B (zh) 一种电量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303096B (zh) 电子设备及其调整电源管理策略的方法
Pröbstl et al. Smart2: Smart charging for smart phones
WO2013168323A1 (ja) 蓄電池管理装置、蓄電池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178141B2 (ja)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方法
JP4254622B2 (ja) 車載無線通信機
CN112636399A (zh) 充电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11140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电量平衡方法及装置
CN107546785B (zh) 一种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0138038B (zh) 一种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897080B2 (ja)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システム、並びにバッテリ残量警告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138037B (zh) 一种提醒用户充电的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