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4176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4176A
CN113194176A CN202110477587.5A CN202110477587A CN113194176A CN 113194176 A CN113194176 A CN 113194176A CN 202110477587 A CN202110477587 A CN 202110477587A CN 113194176 A CN113194176 A CN 113194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lexible screen
supporting piece
suppor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75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4176B (zh
Inventor
王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75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4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4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4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4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4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支撑件、柔性屏、动力组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壳体与第一支撑件滑动配合。柔性屏的第一段与第一壳体相连,柔性屏的第二段与第一支撑件滑动配合。动力组件驱动柔性屏的第二段在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向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之间切换。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柔性屏的第二段靠近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且第二支撑件可随柔性屏的第二段沿第一支撑件移动。在第二支撑件移动至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的情况下,第二支撑件可支撑于第一支撑件。该方案能解决电子设备在显示屏显示面积拓宽的情况下,显示屏部分区域受力后凹陷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目前,可以通过增大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以使电子设备具有更佳的视觉效果,从而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现有的电子设备主要通过伸缩、折叠或拼接的方式实现显示屏显示面的拓展。
通过伸缩方式实现显示屏显示面拓展,虽然可以实现无极调节显示面的大小,但是目前通过卷绕方式拓宽显示屏显示面积不能够对整个显示区域进行有效地平面支撑,进而导致部分区域受力后容易出现凹陷,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目前电子设备在显示屏显示面积拓宽的情况下,显示屏部分区域受力容易凹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支撑件、柔性屏、动力组件和第二支撑件,
第一壳体与第一支撑件滑动配合,动力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壳体相对第一支撑件滑动;
柔性屏的第一段与第一壳体相连,柔性屏的第二段与第一支撑件滑动配合;
在第一壳体沿远离第一支撑件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柔性屏的第二段由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向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移动;
在第一壳体沿靠近第一支撑件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柔性屏的第二段由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向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移动;
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柔性屏的第二段靠近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且第二支撑件可随柔性屏的第二段沿第一支撑件移动;
在第二支撑件移动至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的情况下,柔性屏的第二段与柔性屏的第一段位于第一支撑件的同侧,第二支撑件背离柔性屏的一侧支撑于第一支撑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一壳体和第一支撑件滑动配合,利用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壳体滑动带动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的柔性屏移动至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进而使电子设备中第一支撑件第二侧的显示面积增加,实现显示面积拓展。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壳体滑动的位移量调节实现电子设备显示面积的大小,进而适应于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另外,本申请通过在柔性屏的第二段靠近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撑件,进而可以利用第二支撑件弥补第一壳体和第一支撑件之间的高度差,进而在柔性屏的第二段移动至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的情况下,位于第一支撑件第二侧的第二段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件支撑于第一支撑件上,以避免柔性屏的第二段受力后凹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传送齿链与传送齿轮啮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传送齿轮与第一支撑件的装配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一壳体的装配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滑动配合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柔性屏和传送齿链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柔性屏和传送齿链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三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第一状态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第二状态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第二状态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壳体;110-第一导槽;120-第二导槽;200-第一支撑件;300-柔性屏;400-动力组件;410-驱动电机;420-螺杆;430-螺套;431-第一导轨;500-第二支撑件;510-柔性连接件;520-支撑主体;530-第一支撑部;540-第二支撑部;600-第二壳体;610-第二导轨;611-第一滑轮;612-第二滑轮;700-弹性件;800-屏幕张紧件;900-传送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图1至图17,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一支撑件200、柔性屏300、动力组件400和第二支撑件500,其中第一壳体100为机构件,第一支撑件200、柔性屏300、动力组件400和/或第二支撑件500提供安装基础。
第一壳体100可以与第一支撑件200滑动配合,动力组件400用于驱动第一壳体100相对第一支撑件200滑动。参照图6,第一壳体100可以设置容纳腔,第一支撑件200设置于容纳腔内。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滑动配合,使第一支撑件200可以从容纳腔内滑出,进而使用于支撑柔性屏300的支撑面的面积增加,以在电子设备显示面积增加的情况下为柔性屏300提供支撑基础。
柔性屏300的第一段可以与第一壳体100相连,柔性屏300的第二段可以与第一支撑件200滑动配合。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00可以带动柔性屏300沿着第一支撑件200滑动。具体的,在第一壳体100沿远离第一支撑件200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柔性屏300的第二段由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一侧向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移动,进而使柔性屏300在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的显示面积增加。在第一壳体100沿靠近第一支撑件200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柔性屏300的第二段由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向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一侧移动,进而使柔性屏300在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的显示面积减小。
参照图2和图6,第一壳体100可以设置有屏幕支撑板,柔性屏300的第一段可以支撑于屏幕支撑板上,以避免柔性屏300的第一段受力后凹陷。可选的,柔性屏300的第一段可以固定贴合于第一壳体100上,不仅可以提高柔性屏300与第一壳体100装配的稳固性,还可以避免柔性屏300的第一段发生弯折,保护柔性屏300的第一段。
第二支撑件500可以设置于柔性屏300的第二段靠近第一支撑件200的一侧,且第二支撑件500可随柔性屏300的第二段沿第一支撑件200移动。在第二支撑件500移动至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的情况下,即柔性屏300的第二段与所述柔性屏300的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00的同侧,第二支撑件500背离柔性屏300的一侧可以支撑于第一支撑件200。第二支撑件500随柔性屏300沿第一支撑件200移动,进而可以在通过第二支撑件500弥补第一支撑件200与第一壳体100之间的高度差,使得柔性屏300的第一段在移动至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第二支撑件500支撑于第一支撑件200上,避免柔性屏300的第二段受力后凹陷。可选的,第一支撑件200的厚度不小于第一壳体100上支撑柔性屏300的第一段的屏幕支撑板的厚度。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500随柔性屏300沿第一支撑件200移动,可以对柔性屏300的第二段实现动态支撑,即第二支撑件500位于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的面积与柔性屏300的第二段位于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的面积始终相等,进而保证第二支撑件500能为柔性屏300的第二段提供有效支撑,以防止柔性屏300的第二段受力后凹陷。由于第二支撑件500与柔性屏300是同步运动,进而在电子设备显示面积可调节范围内,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的大小可以实现无级调节,并且在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可调节的范围内,柔性屏300均能够得到有效支撑,避免柔性屏300受力凹陷。另外,第二支撑件500位于柔性屏300的第二段靠近第一支撑件200的一侧,可以避免柔性屏300与第一支撑件200相互摩擦,避免柔性屏300磨损,提高柔性屏300的使用寿命。
第二支撑件500靠近第一壳体100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壳体100相连,以使第一壳体100可以直接牵引第二支撑件500沿第一支撑件200表面移动,进而减小柔性屏300受力,达到保护柔性屏300的目的。当然,第二支撑件500还可以粘贴于柔性屏300的第二段靠近第一支撑件200的一侧。
参照图10,第二支撑件500的宽度和/或长度可以不小于柔性屏300的第二段的宽度和/或长度,以使第二支撑件500能够有效支撑柔性屏300的第二段。参照图5和图6,可选的,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设置有支撑面,第二支撑件500可支撑于该支撑面上,以为柔性屏300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并且,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设置有支撑面,可以降低第二支撑件500硬度上的要求,进而为第二支撑件500提供更广的选材空间,在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的支撑面的支撑下,可以降低第二支撑件500的硬度。可选的,第二支撑件500可为柔性材料制成的支撑层,以使第二支撑件500受力后可以弯折,进而使得第二支撑件500可以在第一壳体100的带动下沿第二支撑件500的表面移动。进一步,第二支撑件500背离柔性屏300的一侧设置有“V”形凹槽,以减小第二支撑件500弯曲后产生的内应力。
柔性材料的种类有很多,例如:聚酯弹性体材料、丙烯基弹性体材料、乙烯基弹性体材料、氟/硅弹性体材料等。因此本申请不限定第二支撑件500的具体材质。
参照图4、图10至图12,第二支撑件500还可以包括多个支撑主体520,支撑主体520为长条状,多个支撑主体520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柔性屏300靠近第一支撑件200的一侧,且支撑主体520与柔性屏300的移动方向垂直。多个支撑主体520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柔性屏300,即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可以通过柔性屏300相连,使得第二支撑件500可以在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之间的间隙处弯曲,进而使得第二支撑件500可以沿第一支撑件200表面弯曲。支撑主体520的长度方向与柔性屏300的移动方向垂直,使得支撑主体520可以沿第一支撑件200的边缘弯曲,使第二支撑件500能够更好地支撑于第一支撑件200上。支撑主体520靠近柔性屏300的一侧的宽度可以大于支撑主体520远离柔性屏300的一侧的宽度,以使相连两个支撑主体520之间形成“V”形或楔形间隙,进而可以在避免两个支撑主体520相互挤压的情况下,增加支撑主体520支撑柔性屏300的面积。支撑主体520可以为硬质材料制成,以减小支撑主体520受力后的形变,进而为柔性屏300提供更好的支撑,避免柔性屏300受力后凹陷。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主体520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支撑柔性屏300,以避免用户在柔性屏300上操作时,柔性屏300凹陷。即支撑主体520通过支撑柔性屏300使得用户在柔性屏300上操作时不能够感知柔性屏300的形变即可。因此,在用户作用在柔性屏300上的作用力下,能够使支撑主体520的形变量不能被用户感知的材料均可以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主体520。适用于制作支撑主体520的材料有很多,例如: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因此本申请不限定支撑主体520的具体材质。
第二支撑件500还可以包括柔性连接件510,柔性连接件510设置于支撑主体520靠近柔性屏300的一侧,即多个支撑主体520可以通过柔性连接件510连接,进而可以减小柔性屏300受力。柔性连接件510与柔性屏300和/或第一壳体100相连,以使支撑主体520可以随柔性屏300沿第一支撑件200表面移动。柔性连接件510与第一壳体100相连,在第一壳体100相对第一支撑件200远离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0可以直接带动柔性连接件510,进而带动多个支撑主体520移动,进而减小柔性屏300受力,达到保护柔性屏300的目的。当然,柔性连接件510还可以与柔性屏300的第二段相连,利用柔性屏300的第二段带动柔性连接件510相对第一支撑件200移动。具体的,柔性连接件510可以固定贴合在柔性屏300的第二段靠近第一支撑件200的一侧。当然,柔性连接件510还可以同时与第一壳体100和柔性屏300的第二段相连。
柔性连接件510可以为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的种类有很多,例如:聚酯弹性体材料、丙烯基弹性体材料、乙烯基弹性体材料、氟/硅弹性体材料等。因此本申请不限定柔性连接件510的具体材质。
参照图3至图6,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传送齿轮900,传送齿轮90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件200。传送齿轮900的齿与支撑主体520啮合,在第一壳体100相对第一支撑件200滑动的情况下,第二支撑件500带动传送齿轮900转动,柔性屏300的第二段可沿传送齿轮900与第二支撑件500的啮合面在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一侧和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切换。
上述实施例中,传送齿轮900可以将柔性屏300的弯折处于与第一支撑件200之间的滑动配合转化为传送齿轮900与第一支撑件200之间的转动副,进而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支撑件200沿第一支撑件200表面移动的阻力,可以减小第二支撑件500和/或柔性屏300受到拉力,减小第二支撑件500与第一支撑件200的接触面的磨损量。另外,传送齿轮900的齿与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之间的间隙啮合,使得传送齿轮900可以在第二支撑件500弯曲的过程中起到导向和定位作用,以避免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之间过渡挤压。
参照图4和图12,随着支撑主体520与传送齿轮900的啮合,支撑主体520沿着传送齿轮900的齿的边缘滑入传送齿轮900中齿与齿之间的间隙,并且,随着支撑主体520嵌入传送齿轮900中齿与齿之间的间隙,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远离柔性连接件510的一侧之间的间距缩小,同时第二支撑件500的弯曲程度逐渐增加,即传送齿轮900具有引导第二支撑件500弯曲变形的作用。由于传送齿轮900的齿嵌入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之间的间隙,进而使得传送齿轮900的齿可支撑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避免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之间的间距过小,进而防止第二支撑件500和柔性屏300过渡弯曲,达到保护第二支撑件500和柔性屏300的目的。
参照图4和12,第二支撑件500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位于支撑主体520的根部。在柔性屏300弯曲的曲率小于传送齿轮900对应圆弧段的曲率的情况下,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之间的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之间可以形成楔形间隙或“V”形间隙。在柔性屏300弯曲的曲率大于或等于传送齿轮900对应圆弧段的曲率的情况下,相邻两个支撑主体520之间的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相互支撑。第二支撑件500在沿第一支撑件200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支撑件500带动传送齿轮900转动,进而可以利用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相互支撑,以提高支撑主体520靠近柔性屏300一侧的稳定性,减小柔性连接件510和/或柔性屏300受到的拉力。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之间的楔形间隙或“V”形间隙,可以避免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之间的支撑力过大,便于第二支撑件500和/或柔性屏300弯曲。
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可以为弹性材料制成,以使通过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的形变消除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制作时的尺寸误差,还可以通过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之间的弹力提高支撑主体520靠近柔性屏300一侧的稳定性。
弹性材料的种类有很多,例如:聚酯弹性体材料、丙烯基弹性体材料、乙烯基弹性体材料、氟/硅弹性体材料等。因此本申请不限定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的具体材质。
参照图1和图2,动力组件40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410、螺杆420和螺套430,驱动电机410和螺套430中,一者与第一壳体100相连,另一者与第一支撑件200相连,螺套430与螺杆420螺纹配合,驱动电机410与螺杆420相连,且驱动电机410可驱动螺杆420相对螺套43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相对移动。在驱动电机410转速恒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螺套430和螺杆420中螺纹螺距长度调节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相对移动的速度。
动力组件400可以沿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滑动方向设置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以驱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并带动柔性屏300相对第一支撑件200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两组动力组件400。两组动力组件400对称分布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以保证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受力均衡,防止第一壳体100相对第一支撑件200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卡顿。两组动力组件400可以沿电子设备两个对的边缘设置,进而有利于电子设备蓄电池体积最大化,提升电子设备的蓄电能力。
第一壳体100和螺套430中,一者可以设置有第一导槽110,另一者设置可以有第一导轨431,第一导轨431与第一导槽110滑动配合。第一导槽110和第一导轨431配合,不仅可以限位螺套430,防止螺套430随螺杆420转动,进而可以通过驱动电机410驱动螺杆420转动的角度,控制第一壳体100相对第一支撑件200移动的距离,进而实现显示屏显示面积大小的精准调节。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壳体600,第二壳体600与第一支撑件200连接,且第二壳体600与第一支撑件200之间形成屏幕收纳空间,柔性屏300的第二段至少部分可收纳于屏幕收纳空间内。柔性屏300的第二段通过收纳于屏幕收纳空间内,可以有效防止柔性屏300的第二段与外部摩擦,达到保护柔性屏300的目的。柔性屏300的第二段中的弯曲部分和/或所述柔性屏300的第二段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一侧的部分可收纳于屏幕收纳空间内,以使用户可以握持电子设备的侧壁,进而便于用户紧握电子设备。第一支撑件200可以与第二壳体600固定连接,以保证屏幕收纳空间大小的稳定性,避免柔性屏300与第二壳体600刮蹭。
第一支撑件200和第二壳体600固定相连,且第一支撑件200和第二壳体600中至少一者与第一壳体100滑动配合,以使第一支撑件200和第一壳体100可以相对运动。为了保证第一支撑件200、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600装配的稳定性,降低第一壳体100在相对第一支撑件200移动过程中的晃动,第一支撑件200和第二壳体600均可以与第一壳体100滑动配合。可选的,在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600中,一者可以设置有第二导槽120,另一者可以设置有第二导轨610,第二导槽120与第二导轨610滑动配合。
参照图8和图9,第二导轨610可以设置有第一滑轮611和第二滑轮612,第一滑轮611和第二滑轮612均与第二导轨610转动配合,第一滑轮611凸出于第二导轨610的第一侧面并支撑于第二导槽120的第一槽壁,第二滑轮612凸出于第二导轨610的第二侧面并支撑于第二导槽120的第二槽壁,第二导轨610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导轨610的第二侧面相背。第一滑轮611和第二滑轮612可以减小第二导轨610与第二导槽120相对滑动的阻力,以便于第一壳体100相对第二壳体600平稳滑出。进一步,第一滑轮611和第二滑轮612与第二导槽120接触的圆周面可以设置软胶层,以减小第一壳体100相对第二壳体600滑动时发出的声响。
参照图9,第二导槽120具有开口端,第二导轨610可从开口端嵌入第二导槽120。开口端可以设置有弹性件700。在弹性件700未受力的情况下,弹性件700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二导槽120的第一槽壁和/或第二槽壁。在弹性件700受力的情况下,弹性件700内陷于第二导槽120的第一槽壁和/或第二槽壁。第二导槽120上设置弹性件700,可以通过弹性件700止档第二导轨610,以防止第二导轨610从第二导槽120内滑出。第一滑轮611和第二滑轮612沿第二导轨610的导向方向分布,即在拆卸电子设备时,第一滑轮611和第二滑轮612中的一者先与弹性件700作用,进而利用弹性件700的阻挡使得拆卸人员感知第二导轨610即将从第二导槽120内滑出,进而防止拆卸人员误拆。
参照图9,弹性件700可以为弹片。弹性件700可以通弯折形成凸出于第二导槽120的第一槽壁和/或第二槽壁的凸出部。进一步,凸出部可以包括导向侧和止动侧,导向侧和止动侧相背设置,其中导向侧与第一槽壁和/或第二槽壁之间的夹角小于止动侧与第一槽壁和/或第二槽壁之间的夹角,且导向侧位于靠近第二导槽120的开口端的一侧,止动侧位于远离第二导槽120的开口端的一侧,以使第二导轨610嵌入第二导槽120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小于第二导轨610从第二导槽120内滑出受到的阻力,不仅便于第二导轨610装入第二导槽120内,还可以增强拆卸人员拆卸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600时的手感,防止拆卸人员误拆。
参照图1和图2,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屏幕张紧件800,屏幕张紧件80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0相连,屏幕张紧件800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件500和/或柔性屏300相连,屏幕张紧件800可驱动柔性屏300的第二段由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二侧向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一侧移动。屏幕张紧件800能够为柔性屏300提供拉力,进而使得柔性屏30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具体的,屏幕张紧件800可以为弹性体,利用弹性体恢复形变产生的弹力拉动柔性屏300远离第一壳体100的一端向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一侧移动,进而使得柔性屏300处于张紧状态。具体的,屏幕张紧件800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弹簧、弹性绳、卷簧或伸缩机构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屏幕张紧件800的具体种类。
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壳体100,且电路板与柔性屏300的第一段相连。该实施例中,可以使柔性屏300与电路板相连的部分相对静止,即用于连接电路板和柔性屏300的电连接件或信号连接件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一支撑件200相对滑动的过程中能相对柔性屏300和电路板固定,进而提高柔性屏300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可选的,电子设备中的其他需要电连接的部件均设置于第一壳体100内,以保证电子设备中各电子元件电连接的稳定性。为了便于组装,第一壳体100可以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上壳体用户安装柔性屏300的第一段,下壳体用户安装电子设备中其他部件,例如电池、电路板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支撑件、柔性屏、动力组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配合,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
所述柔性屏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配合;
在所述第一壳体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由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移动;
在所述第一壳体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由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移动;
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件可随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移动;
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移动至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与所述柔性屏的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同侧,所述第二支撑件背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主体,
所述支撑主体为长条状,多个所述支撑主体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柔性屏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且所述支撑主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屏的移动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靠近所述柔性屏的一侧,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柔性屏和/或所述第一壳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齿轮,所述传送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所述传送齿轮的齿与所述支撑主体啮合,
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支撑件带动所述传送齿轮转动,
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可沿所述传送齿轮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啮合面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根部;
在所述柔性屏弯曲的曲率小于所述传送齿轮对应圆弧段的曲率的情况下,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主体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楔形间隙;
在所述柔性屏弯曲的曲率大于或等于所述传送齿轮对应圆弧段的曲率的情况下,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主体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相互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螺杆和螺套,
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螺套中,一者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另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
所述螺套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杆相连,且所述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螺杆相对所述螺套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螺套中,一者设置有第一导槽,另一者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导槽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屏幕收纳空间,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至少部分可收纳于所述屏幕收纳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中,一者设置有第二导槽,另一者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槽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均与所述第二导轨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滑轮凸出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一侧面并支撑于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一槽壁,所述第二滑轮凸出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侧面并支撑于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侧面相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槽具有开口端,所述第二导轨可从所述开口端嵌入所述第二导槽;
所述开口端设置有弹性件,
在所述弹性件未受力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一槽壁和/或第二槽壁,
在所述弹性件受力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内陷于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一槽壁和/或第二槽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幕张紧件,所述屏幕张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屏幕张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或所述柔性屏相连,所述屏幕张紧件可驱动所述柔性屏的第二段由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侧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柔性屏的第一段相连。
CN202110477587.5A 2021-04-29 2021-04-29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194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7587.5A CN113194176B (zh) 2021-04-29 2021-04-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7587.5A CN113194176B (zh) 2021-04-29 2021-04-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4176A true CN113194176A (zh) 2021-07-30
CN113194176B CN113194176B (zh) 2023-08-25

Family

ID=7698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7587.5A Active CN113194176B (zh) 2021-04-29 2021-04-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417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8492A (zh) * 2021-09-30 2021-1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873067A (zh) * 2021-10-26 2021-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220350A (zh) * 2021-12-28 2022-03-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114244935A (zh) * 2021-12-29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035804A (zh) * 2022-07-05 2022-09-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132095A (zh) * 2022-07-28 2022-09-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撑层、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3177121A1 (ko) * 2022-03-17 2023-09-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지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3221908A1 (zh) * 2022-05-19 2023-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308A (zh) * 2011-09-02 2013-01-30 微软公司 可展开的移动设备
US20170285688A1 (en) * 2015-04-13 2017-10-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8259649A (zh) * 2018-02-09 2018-07-06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KR20190062855A (ko) * 2017-11-29 2019-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장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영역을 갖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WO2019161573A1 (zh) * 2018-02-26 2019-08-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具有支撑组件的电子设备
CN110658890A (zh) * 2019-09-26 2020-0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706594A (zh) * 2019-09-12 2020-01-17 深圳世竟液态金属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10640917U (zh) * 2019-11-18 2020-05-29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展开式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结构
CN111508374A (zh) * 2020-05-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510536A (zh) * 2020-05-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200315036A1 (en) * 2019-03-29 2020-10-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1899647A (zh) * 2020-08-19 2020-11-06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屏应用的自动抽拉式展缩机构
CN111968515A (zh) * 2020-08-28 2020-11-20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212463729U (zh) * 2020-07-07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027123A1 (zh) * 2019-08-12 2021-02-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2992368U (zh) * 2020-06-19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308A (zh) * 2011-09-02 2013-01-30 微软公司 可展开的移动设备
US20170285688A1 (en) * 2015-04-13 2017-10-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20190062855A (ko) * 2017-11-29 2019-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장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영역을 갖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8259649A (zh) * 2018-02-09 2018-07-06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WO2019161573A1 (zh) * 2018-02-26 2019-08-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具有支撑组件的电子设备
US20200315036A1 (en) * 2019-03-29 2020-10-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O2021027123A1 (zh) * 2019-08-12 2021-02-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706594A (zh) * 2019-09-12 2020-01-17 深圳世竟液态金属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658890A (zh) * 2019-09-26 2020-0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640917U (zh) * 2019-11-18 2020-05-29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展开式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结构
CN111508374A (zh) * 2020-05-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510536A (zh) * 2020-05-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12992368U (zh) * 2020-06-19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12463729U (zh) * 2020-07-07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899647A (zh) * 2020-08-19 2020-11-06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屏应用的自动抽拉式展缩机构
CN111968515A (zh) * 2020-08-28 2020-11-20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8492A (zh) * 2021-09-30 2021-1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873067A (zh) * 2021-10-26 2021-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873067B (zh) * 2021-10-26 2023-09-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220350A (zh) * 2021-12-28 2022-03-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114220350B (zh) * 2021-12-28 2024-04-2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114244935A (zh) * 2021-12-29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244935B (zh) * 2021-12-29 2024-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177121A1 (ko) * 2022-03-17 2023-09-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지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3221908A1 (zh) * 2022-05-19 2023-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035804A (zh) * 2022-07-05 2022-09-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132095A (zh) * 2022-07-28 2022-09-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撑层、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132095B (zh) * 2022-07-28 2023-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撑层、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4176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4176A (zh) 电子设备
CN113099015A (zh) 电子设备
CN113114821B (zh) 电子设备
EP4199484A1 (en) Support structur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EP2416049B1 (en) Holding apparatus
CN113194174A (zh) 电子设备
US20080304215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tickup structure
CN110580858A (zh) 滑板式支撑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1727138A (zh) 电子设备
CN101720549A (zh) 适于沿两个方向滑动的电子装置滑动机构
CN103687361B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
CN113259511B (zh) 电子设备
CN101562956A (zh)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6610697A (zh) 可自动升高且可选择性转动的支架及电子装置
WO2023109840A1 (zh) 电子设备
CN111669455A (zh) 电子设备
WO2023125645A1 (zh) 电子设备
CN101715280B (zh) 滑盖机构及具有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3163033A (zh) 电子设备
CN210488375U (zh) 竖屏型及滑板型笔记本电脑
CN114338875A (zh) 电子设备
WO2024067565A1 (zh) 电子设备
CN112540651A (zh) 电子设备
CN101730424A (zh) 滑盖机构及具有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380849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