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8875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8875A
CN114338875A CN202111645303.5A CN202111645303A CN114338875A CN 114338875 A CN114338875 A CN 114338875A CN 202111645303 A CN202111645303 A CN 202111645303A CN 114338875 A CN114338875 A CN 114338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main body
shaft assembly
display screen
transmiss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53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53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8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8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88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2592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59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柔性显示屏、轴组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与轴组件转动相连,第一设备主体与第一安装支架滑动配合,第二设备主体与轴组件连接。柔性显示屏包括设置于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一显示屏、设置于第二设备主体的第二显示屏和连接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屏。第一传动件与第一安装支架转动配合,且第一传动件分别与轴组件和第一设备主体相连。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轴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相对第一安装支架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设备主体靠近或远离轴组件。该方案能解决折叠电子设备容易损坏柔性屏幕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同时,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柔性屏幕也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进而形成折叠式的电子设备。
折叠式的电子设备在折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折叠式的电子设备在内折时因为铰链处的折弯半径较小,较容易导致柔性屏幕被过度挤压而出现折痕或折损。折叠式的电子设备在外折时因为铰链处的折弯半径过大,较容易导致柔性屏幕被过度拉扯变形,甚至会导致柔性屏幕发生破裂。可见,目前的折叠式的电子设备在折叠的过程中存在较容易损坏柔性屏幕的问题,最终导致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电子设备在折叠的过程中较容易损坏柔性屏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柔性显示屏、轴组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一安装支架;
第一安装支架与轴组件转动相连,第一设备主体与第一安装支架滑动配合,第二设备主体与轴组件连接;
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第一显示屏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第二显示屏设置于第二设备主体,第一显示屏通过第三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相连;
第一传动件与第一安装支架转动配合,且第一传动件分别与轴组件和第一设备主体相连;
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轴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相对第一安装支架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设备主体靠近轴组件;
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轴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相对第一安装支架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设备主体远离轴组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一安装支架与轴组件转动相连,第一设备主体与第一安装支架滑动配合,第二设备主体与轴组件相连,以使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可以相对转动,实现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展开和折叠。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主体带动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一传动件相对轴组件转动。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与第一安装支架转动配合,且第一传动件与轴组件相连,进而在第一传动件相对轴组件转动的过程中,轴组件可以作用第一传动件相对第一安装支架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设备主体沿第一安装支架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的方向移动。第一显示屏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第二显示屏设置于第二设备主体。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相互靠近,使得第三显示屏可以形成冗余,以适应电子设备折叠过程中轴组件处的变化。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相互远离,使得第三显示屏形成的冗余被拉伸,以使柔性显示屏能够形成平整的显示面。该方案可以避免屏幕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被拉扯或挤压而损坏,进而达到保护屏幕的目的,解决电子设备折叠过程中屏幕容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第一视角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传动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传动件处各部件的装配体在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传动件处各部件的装配体在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传动件与第一滑块的传动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设备主体;110-第一滑块;120-第三滑槽;200-第二设备主体;300-柔性显示屏;310-第一显示屏;320-第二显示屏;330-第三显示屏;400-轴组件;410-支架;420-第一转轴;430-第二转轴;500-第一传动件;510-第一滑槽;600-第一安装支架;610-第二滑槽;620-齿轮;700-第二安装支架;1000-第四设备主体;800-第二传动件;900-第三设备主体;1000-第四设备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图1至图8,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100、第二设备主体200、柔性显示屏300、轴组件400、第一传动件500和第一安装支架600。其中,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为基础结构件,可以为柔性显示屏300、轴组件400或电子设备内的其他元件提供安装基础。示例性地,电子设备的其他元件可以为电池、电路板等。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与电子设备的种类或用途有关。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电子设备内具体元件的种类和数量。
参照图1至图4,第一安装支架600与轴组件400转动相连。第一设备主体100与第一安装支架600滑动配合,第二设备主体200与轴组件400连接。进一步地,柔性显示屏300包括第一显示屏310、第二显示屏320和第三显示屏330。其中,第一显示屏310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100,第二显示屏320设置于第二设备主体200,第一显示屏310通过第三显示屏330与第二显示屏320相连。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主体100可以随第一安装支架600相对轴组件400转动。第二设备主体200与轴组件400相连,即第一设备主体100可以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以实现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主体100与第二设备主体200之间的夹角范围为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在第一设备主体100与第二设备主体200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的情况下,柔性显示屏300的显示面位于同一平面,即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在第一设备主体100与第二设备主体200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相互折叠,即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示例性地,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可以在0°至180°之间转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300为外折式,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的情况下,柔性显示屏300的显示面位于外部。示例性地,在第一设备主体100与第二设备主体200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主体100远离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叠置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远离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即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310位于第一设备主体100背离第二设备主体200的一侧,第二显示屏320位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背离第一设备主体100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屏300的显示面是指:柔性显示屏300中可显示图像或文字的表面。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主体100与第一安装支架600滑动配合,第一显示屏310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100,进而使得第一显示屏310可随第一设备主体1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2至图8,第一传动件500与第一安装支架600转动配合,且第一传动件500分别与轴组件400和第一设备主体100相连。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轴组件400带动第一传动件50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件500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靠近轴组件400。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轴组件400带动第一传动件50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件500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远离轴组件4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主体100向靠近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是指:第一设备主体100沿自身朝向轴组件400的延伸方向靠近轴组件400。第一设备主体100向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是指:第一设备主体100沿自身背离轴组件400的方向远离轴组件400。
上述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300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显示屏310、第二显示屏320和第三显示屏330。其中,第一显示屏310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100,第二显示屏320设置于第二设备主体200。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与第一显示屏310相连,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与第二显示屏320相连,且第三显示屏330的至少部分与轴组件400相对。
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屏310向靠近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推动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向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靠近,进而使得第三显示屏330可以形成冗余,以适应电子设备折叠过程中轴组件400处形变,消除或减小柔性显示屏300与轴组件400相对的部分受到的挤压力,达到保护柔性显示屏300的目的。
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屏310向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拉动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相对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远离,进而使得第三显示屏330形成的冗余被拉伸,以适应电子设备展开过程中轴组件400处形变,消除或减小柔性显示屏300与轴组件400相对的部分受到的拉力,以达到保护柔性显示屏300的目的。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作用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和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以使第三显示屏330形成冗余。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作用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向靠近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与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相互靠近形成冗余。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作用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向靠近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与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相互靠近形成冗余。当然,还可以作用第三显示屏330的两端,以使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和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相互靠近形成冗余。
同理,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可以作用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移动,使得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一端和第三显示屏330的第二端相互远离,以消除第三显示屏330形成的冗余。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均可相对轴组件400远离或靠近。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5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第一设备主体100和轴组件400的第一传动件500和至少一个连接第二设备主体200和轴组件400的第一传动件500。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轴组件400通过第一传动件500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和/或第二设备主体200靠近轴组件400。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轴组件400通过第一传动件500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和/或第二设备主体200远离轴组件400。
轴组件400驱动第一传动件50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例如:螺纹配合、齿轮齿条传动相连、凸轮机构连接等。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轴组件400与第一传动件500之间连接的具体方式。
参照图2至图4,轴组件400包括转轴,第一传动件500设置有弧形齿段,转轴设置有螺纹段,螺纹段与弧形齿段啮合。第一传动件500与第一设备主体100相连。示例性地,第一传动件500的第一端通过弧形齿段与转轴的螺纹段啮合。第一传动件500的第二端与柔性显示屏300相连。示例性地,弧形齿段对应的圆心角可以根据第一设备主体100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相对轴组件400移动的位移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示例性地,第一传动件500的第一端可以设置圆形齿段或半圆形齿段。
参照图3、图6和图8,第一设备主体100相对轴组件4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件500相对转轴转动,使得转轴的螺纹段可以推动第一传动件50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显示屏310沿第一设备主体1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600可以为第一传动件500提供安装基础。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支架600与轴组件400相对转动的轴线和与第一传动件500相对应的转轴的轴线重合,以使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传动件50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的转动中心距离与第一传动件500对应的转轴的距离不变。示例性地,第一安装支架600和与第一传动件500相对应的转轴转动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与第一传动件500相对应的转轴是指:与第一传动件500中弧形齿段啮合的转轴。
上述方案可以在电子设备在折叠的过程中避免柔性显示屏300受拉或受压,进而达到保护柔性显示屏300的目的。另外,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柔性显示屏300可能受到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例如:手指在柔性显示屏300表面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上述实施例中,转轴与第一传动件500之间通过弧形齿段和螺纹段啮合传动,还可以实现第一设备主体100限位。进而避免柔性显示屏300在使用过程中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滑动。因此,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无需增设避免第一设备主体100相对轴组件400滑动的阻尼结构。
参照图3、图5和图8,第一传动件500设置有第一滑槽510,第一滑槽510的导向方向与第一设备主体100的移动方向相交。第一设备主体100设置有第一滑块110,第一滑块110与第一滑槽510滑动配合。示例性地,第一滑槽510的导向方向是指:第一滑块110在第一滑槽510内滑动的方向。
参照图8,在第一传动件50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槽510的侧壁推动第一滑块110沿第一滑槽510滑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主体100与第一安装支架600滑动配合,且第一设备主体10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一传动件500可以通过第一滑块110推动第一设备主体100沿第一安装支架6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一显示屏310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100,故第一传动件500可以通过第一设备主体100带动第一显示屏31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滑槽510的导向方向与第一设备主体100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至90°,以便第一传动件500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6至图8,第一安装支架600设置有第二滑槽610,第二滑槽610的导向方向沿第一设备主体10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移动的方向设置。第一滑块110与第二滑槽610滑动配合。该实施例中,第二滑槽610可以为第一设备主体10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参照图8,第一传动件500在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槽510的内侧壁分别作用于第一滑块110。由于第一滑槽510的导向方向与第一设备主体100的移动方向相交,故第一传动件500作用在第一滑块110的作用力具有沿第一设备主体100的移动方向的分力,进而推动第一滑块110沿第一滑槽510滑动。因此,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传动件500可以在轴组件400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和设置于第一设备主体100的第一显示屏31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3至图6,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700和第二传动件800,第二安装支架700与轴组件400转动相连,第二设备主体200与第二安装支架700滑动配合。第二传动件800与第二安装支架700转动配合,且第二传动件800分别与轴组件4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相连。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轴组件400带动第二传动件800相对第二安装支架700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件800带动第二设备主体200靠近轴组件400。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轴组件400带动第二传动件800相对第二安装支架700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件800带动第二设备主体200远离轴组件400。
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二设备主体200可以带动第二显示屏320沿第二安装支架7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保护柔性显示屏300。进一步,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均相对轴组件400转动,使得第一传动件500可以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第二传动件800可带动第二设备主体2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传动件800与第二安装支架7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与第一传动件500与第一安装支架600的连接方式相同,为此,本说明书不在阐述第二传动件800与轴组件400的连接方式。第二传动件800与第二设备主体2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与第一传动件500与第一设备主体100的连接方式相同,为此,本说明书不在阐述第二传动件800与第二设备主体200的连接方式。
参照图3至图6,轴组件400包括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平行设置,且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均设置有螺纹段。第一传动件500和第二传动件800均设置有弧形齿段。其中,第一传动件500的弧形齿段与第一转轴420的螺纹段啮合。第二传动件800的弧形齿段与第二转轴430的螺纹段啮合。
示例性地,第一安装支架600与第一转轴420转动相连,且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设备主体100带动第一安装支架600和第一传动件500绕第一转轴420转动。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支架700与第二转轴430转动相连,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二设备主体200带动第二安装支架700和第二传动件800绕第二转轴430转动。
参照图2和图3,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转轴420通过螺纹段和第一传动件500的弧形齿段相互作用,使得第一传动件500可相对第一安装支架60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设备主体1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同理,第二转轴430可以通过螺纹段与第二传动件800弧形齿段相互作用,使得第二传动件800可相对第二安装支架70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设备主体200向靠近或远离轴组件400的方向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平行设置,即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分别围绕两个相互平行的轴线转动,使得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相互避让的空间增加,以避免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在电子设备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相互干扰。进一步地,可以根据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的厚度调节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之间的间距。具体的,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之间的间距越大,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在轴组件400处形成的相互避让的空间越大。进而需要根据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的厚度选择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之间的间距。为此,实施例不限定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2和图3,轴组件400还包括支架410,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通过支架410相连。该实施例中支架410可以为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提供安装基础,且支架410用于限定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之间的间距。示例性地,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分别与支架410转动限位相连,以避免第一转轴420和第二转轴430相对支架410转动。
第一转轴420与支架410转动限位的方式有很多。示例性地,第一转轴420和支架410中一者设置有限位凸起,另一者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凸起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内,以实现第一转轴420和支架410转动限位。或者,第一转轴420和支架410中均设置有键槽,以使第一转轴420和支架410可以通过键限位。当然,第一转轴420还可以设置为限位段,限位段可以设置为六棱柱、四棱柱等,支架410上设置有与之限位配合的棱柱孔。第一转轴420与支架410还可以通过固定连接限位,例如焊接。为此,本实施例不限定第一转轴420与支架410转动限位的具体方式。
第二转轴430与支架410的连接方式和第一转轴420与支架410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为此本实施例不再进一步阐述第二转轴430与支架410的连接方式。
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支架410靠近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以使支架410可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300。示例性地,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三显示屏330可支撑于支架410。另外,支架410靠近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可以有效引导第三显示屏330形变,进而避免第三显示屏330局部过渡弯曲。进一步地,支架410靠近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设置为圆弧形支撑面。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显示屏300中支撑于圆弧形支撑面的部分对应的曲率一致。
参照图5和图7,轴组件400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支架410靠近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支撑板靠近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示例性地,支撑板可为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衔接处的柔性显示屏300提供支撑力,避免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衔接处的柔性显示屏300受力凹陷。示例性地,支撑板靠近柔性显示屏300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柔性显示屏300至少部分支撑于弧形支撑面,以使柔性显示屏300能够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的情况下更好地与支撑板贴合。支撑板可以固定设置于支架410上。具体地,支撑板可以与支架410通过螺钉固定。当然,支撑板还可以与支架410为一体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支撑板为第三显示屏330提供支撑,以避免第三显示屏330受力凹陷。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支撑板的至少部分可以为第三显示屏330提供支撑。
参照图2至图4,第一安装支架600和第二安装支架700均设置有齿轮620。示例性地,第一安装支架600通过齿轮620与第一转轴420转动相连,第二安装支架600通过齿轮620与第二转轴430转动相连。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支架600上的齿轮620与第二安装支架700上的齿轮620啮合。该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600和第二安装支架700通过齿轮620啮合,使得第一安装支架600和第二安装支架700相对轴组件400同步转动,进而可以有效避免第三显示屏330与轴组件400相互摩擦,达到保护第三显示屏330的目的。
参照图3和图4,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设备主体900和第四设备主体1000,第三设备主体900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600,第四设备主体1000设置于第二安装支架700,且第三显示屏330的至少部分支撑于第三设备主体900和第四设备主体1000。示例性地,第三设备主体900和第四设备主体1000均具有容纳空间。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支架60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设备主体900的容纳空间内,且第一安装支架600与第三设备主体900固定相连。第二安装支架700的至少部分设置位于第四设备主体1000内,且第二安装支架700与第四设备主体1000固定相连。
上述实施例中,第三设备主体900通过第一安装支架600与轴组件400相连,使得第三设备主体900可随第一安装支架600相对轴组件400转动。同理,第四设备主体1000通过第二安装支架700与轴组件400相连,使得第四设备主体1000可随第二安装支架700相对轴组件400转动。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使得第三设备主体900和第四设备主体1000可以为第三显示屏330提供支撑。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主体100可以直接或间接与第一安装支架600滑动配合。示例性地,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三设备主体900中一者设置有第三滑槽120,另一者至少部分位于第三滑槽120内且与第三滑槽120滑动配合。或者,第一设备主体100设置有滑槽,第一安装支架60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设备主体100的滑槽内,以使第一安装支架600可沿第一设备主体100的滑槽滑动。
同理,第二设备主体200可以直接或间接与第二安装支架700滑动配合。示例性地,第二设备主体200和第四设备主体1000中一者设置有第四滑槽,另一者至少部分位于第四滑槽内且与第四滑槽滑动配合。或者,第二设备主体200设置有滑槽,第二安装支架700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设备主体200的滑槽内,以使第二安装支架700可沿第二设备主体200的滑槽滑动。
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600和第二安装支架7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示例性地,第一安装支架600和第二安装支架700均沿轴组件400的轴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轴组件400的轴向机轴组件400中转轴对应的轴线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手表、车载显示器、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医疗器械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柔性显示屏、轴组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一安装支架;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轴组件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设备主体与所述轴组件连接;
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所述第一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三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相连;
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传动件分别与所述轴组件和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相连;
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所述轴组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靠近所述轴组件;
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所述轴组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远离所述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组件包括转轴,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有弧形齿段,所述转轴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弧形齿段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移动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设备主体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导向方向沿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与所述轴组件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与所述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相连;
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所述轴组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设备主体靠近所述轴组件;
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所述轴组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设备主体远离所述轴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设置有螺纹段;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设置有弧形齿段,
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所述弧形齿段与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螺纹段啮合;
所述第二传动件的所述弧形齿段与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螺纹段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支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均设置有齿轮,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的所述齿轮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设备主体和第四设备主体,所述第三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四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且所述第三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第三设备主体和所述第四设备主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和所述第三设备主体中一者设置有第三滑槽,另一者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和所述第四设备主体中一者设置有第四滑槽,另一者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四滑槽内且与所述第四滑槽滑动配合。
CN202111645303.5A 2021-12-29 2021-12-29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338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5303.5A CN114338875A (zh) 2021-12-29 2021-12-29 电子设备
PCT/CN2022/142592 WO2023125596A1 (zh) 2021-12-29 2022-12-2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5303.5A CN114338875A (zh) 2021-12-29 2021-12-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8875A true CN114338875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5303.5A Pending CN114338875A (zh) 2021-12-29 2021-12-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8875A (zh)
WO (1) WO202312559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596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207831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6836A (zh) * 2019-05-28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折叠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10784567B (zh) * 2019-10-22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112735261A (zh) * 2019-10-28 2021-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显示终端
CN113012569A (zh) * 2019-12-19 202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及折叠显示终端
CN112901645B (zh) * 2021-03-01 2022-03-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4338875A (zh) * 2021-12-29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596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207831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5596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38875A (zh) 电子设备
CN110138916B (zh) 一种旋转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US115503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P3739560A1 (en) Foldable support device and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4244935B (zh) 电子设备
EP232571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7466770B2 (ja) 電子機器
TW202111473A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11901457B (zh) 电子设备
CN113259511B (zh) 电子设备
CN114244937A (zh) 电子设备
CN113099007A (zh) 电子设备
CN113163033B (zh) 电子设备
WO2023125645A1 (zh) 电子设备
CN113099015A (zh) 电子设备
CN113194174B (zh) 电子设备
CN113645328B (zh) 电子设备
CN114909388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3990189B (zh) 电子设备
CN114245625A (zh) 电子设备
US930454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44936A (zh) 电子设备
CN113990192A (zh) 电子设备
CN113883158B (zh) 电子设备
CN218670174U (zh)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