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9558B - 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89558B CN113189558B CN202110469718.5A CN202110469718A CN113189558B CN 113189558 B CN113189558 B CN 113189558B CN 202110469718 A CN202110469718 A CN 202110469718A CN 113189558 B CN113189558 B CN 1131895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uantum
- phi
- dimension
- calculating
- upd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062 neural network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160 Celluloi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9 cogn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7—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neural network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4—Discriminating targets with respect to background clutte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8—Theoretica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属于雷达信号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会发生在各种环境和天气下,复杂的噪声会影响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与识别的正确率,考虑恶劣情况下,海杂波噪声、大气噪声等冲击性较强的噪声并不能用高斯分布模型来描述,所以一些基于高斯噪声环境设计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的正确率会明显下降。P.Lévy首次提出了Alpha稳定分布的概念,以Nikias为首的研究团队将此概念应用到了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结果表明Alpha稳定分布模型能够更加有效地描述噪声。探索和研究不同噪声环境下各种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的识别方法有着切实的意义和迫切的需求。
近年来,已有学者对Alpha稳定分布噪声下的调制信号识别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李咏晋(李咏晋.基于模糊函数的雷达脉内特征提取与分类器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7.)设计了分数低阶模糊函数原定径向切片的特征提取算法,在完成组合策略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使用CCA与KCCA算法完成降维与特征优化,刘明骞等(刘明骞,李兵兵,曹超凤,李钊.认知无线电中非高斯噪声下数字调制信号识别方法[J].通信学报,2014,35(01):82-88.)提取了分数低阶循环谱截面和频率谱截面以及其投影面的5个相关系数作为识别特征参数,但是以上这两种特征提取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实时性较差。赵自璐等(赵自璐,王世练,张炜,谢阳.水下冲激噪声环境下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6(03):416-422.)对接收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预处理后,提取频谱分形盒维数、信号包络样本熵和S变换时频谱能量熵,利用SVM对调制信号的多特征进行融合识别,但是该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时识别性能较差。李兵兵等(李兵兵,刘明骞,杨吉,贾明利.一种Alpha稳定分布噪声下数字调制信号识别方法:中国,10302963.2[P].2016-05-18)采用分类器设置判决门限来进行调制信号识别,该分类器的缺点是判决门限的值极大影响了识别方法的速度和正确性,如何设置合理的判决门限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该调制信号识别方法缺乏学习和拓展能力。已有文献的检索结果表明,现有的识别方法计算复杂度较高,适用范围较窄,低信噪比情况时识别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主要解决现有识别方法计算复杂度较高,适用范围较窄的技术难题。该方法计算被截获信号的分数低阶矩协方差谱后,提取近似熵、范数熵、调和平均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四种特征参数,这四种特征参数计算简单,无需其它复杂处理,组成特征向量后作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最后利用设计的量子水蒸发优化(QWEO)算法寻找概率神经网络的最优平滑因子,提高网络的识别正确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冲击噪声环境计算训练集中第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序列的分数低阶协方差谱;
步骤三:判断是否所有雷达辐射源信号序列分数低阶协方差谱的四种特征参数都被提取完毕,如果是,将所有特征向量组成特征矩阵作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进入步骤四;否则,返回步骤一;
步骤四:利用训练集的特征矩阵和设计双链编码的量子水蒸发优化算法寻找概率神经网络的最优平滑因子σ,量子水蒸发优化算法记做QWEO;
步骤五:将寻找到的全局最优位置赋值给平滑因子σ,利用优化后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测试集或实测数据集进行识别,给出识别结果。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步骤一具体为:假设训练集中有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定义为x=[x1(n),x2(n),...,xM(n)],其中xm(n)代表第m个信号序列的第n个采样点,m=1,2,...,M,n=1,2,...,N,N为采样点数;对xm(n)进行分数低阶处理,即计算xm(n)<p-1>=|xm(n)|p-1(xm(n))*,然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中p为分数低阶参数且0≤p<α/2,α为服从Alpha稳定分布的冲击噪声的特征指数;计算分数低阶协方差谱第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序列的分数低阶协方差谱记为φm(n),其中n=1,2,...,Nφ,Nφ为分数低阶协方差谱的长度。
(1)对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然后进行二倍下采样,假设经过处理后的信号序列为X1(n),其中n=1,2,...,N1,N1为信号序列X1(n)的长度;
(2)确定维数k和阈值r;
(3)以k个数据点作为一个子序列对信号序列X1(n)进行划分,总共可以得到N1-k+1个子序列,用Y(i)表示第i个子序列,那么Y(i)=[X1(i),X1(i+1),...,X1(i+k-1)],其中i=1,2,...,N1-k+1;
(4)计算第i个子序列与第j个子序列之间的距离其中i=1,2,...,N1-k+1,j=1,2,...,N1-k+1且i≠j,即计算第i个子序列与第j个子序列对应数据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总共需计算N1-k次;
(7)令维数k加1,重复步骤(3)到步骤(6)计算出Dk+1;
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的范数熵特征对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以下处理:其中μφ为φm(n)的均值,然后再对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序列X2(n),其中n=1,2,...,N2,N2为信号序列X2(n)的长度;计算范数熵其中1<p<2;
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的调和平均盒维数特征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序列X3(n),其中n=1,2,...,N3,N3为信号序列X3(n)的长度;令q=1/N3,计算盒维数其中计算φm(n)的量纲一化瞬时幅度为其中,为φm(n)的瞬时幅度,Re(φm(n))代表φm(n)的实部,Im(φm(n))代表φm(n)的虚部;计算峰度调和参数计算调和平均盒维数
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的信息维数特征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序列X3(n),其中n=1,2,...,N3,N3为信号序列X3(n)的长度;按照Z(i)=X(i+1)-X(i)的方法重构X3(n)得到序列Z(i),其中i=1,2,...,N3-1;计算信息维数其中P(i)=Z(i)/L,
4.3.步骤四具体包括:
(1)初始化量子水蒸发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数tmax、水分子数量W、搜索空间的上下限、底层能量和接触角的最大值、最小值;
(2)初始化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计算每个水分子位置的适应度值,确定全局最优量子位置;
令迭代次数t=1;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在量子域[0,1]内随机初始化,第t次迭代时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定义为其中且 为主量子位且为辅助量子位,w=1,2,...,W,d=1,2,...,D;通过主量子位进行映射,可以获得水分子位置;定义第w个水分子的位置为映射关系方程为其中ad为第d维搜索空间的下限,bd为第d维搜索空间的上限,w=1,2,...,W,d=1,2,...,D;
在QWEO中,利用量子旋转门来更新量子位置,量子旋转门定义为其中代表第t次迭代时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旋转角的第d维,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的更新过程为其中abs(·)代表绝对值函数,w=1,2,…,W,d=1,2,…,D;
(3)判断迭代次数t是否小于等于tmax/2,若是,执行(4);否则,执行(5);
(4)进入单层蒸发阶段,更新基板能量矢量,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更新步长矩阵,更新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
第w个水分子的基板能量为其中Emax代表基板能量最大值,Emin代表基板能量最小值,Min代表最小值函数,Max代表最大值函数,w=1,2,…,W,d=1,2,…,D;按照方程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其中代表(0,1)之间的随机数,exp为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旋转角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其中代表(-1,1)之间的随机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位置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同时按照映射方程获得量子位置的相应映射态,即水分子的位置,w=1,2,…,W,d=1,2,…,D;执行(6);
(5)进入液滴蒸发阶段,更新接触角矢量,构造液滴蒸发概率矩阵,更新步长矩阵,更新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
第w个水分子的接触角为其中Qmax代表接触角最大值,Qmin代表接触角最小值,Min为最小值函数,Max为最大值函数,w=1,2,…,W,d=1,2,…,D;按照方程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其中代表(0,1)之间的随机数,式中J0和P0为常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旋转角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其中代表(-1,1)之间的随机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位置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同时按照映射方程获得量子位置的相应映射态,即水分子的位置,w=1,2,…,W,d=1,2,…,D;执行(6);
(6)计算每个水分子位置的适应度,更新全局最优量子位置;
(7)判断迭代次数t是否大于最大迭代次数tmax,若是,输出全局最优位置,执行步骤五;否则,令t=t+1,返回(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可以解决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传统二阶及二阶以上统计量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正确率急剧下降的问题;2.本发明降低了识别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解决了特征指数0<α≤2时冲击噪声环境下的雷达调制信号识别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识别性能较好,而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设计的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示意图。
图2为量子水蒸发优化算法的流程图。
图3为仿真实验1不同α值下识别正确率与GSNR关系曲线。
图4为仿真实验2不同α值下识别正确率与GSNR关系曲线。
图5为仿真实验3不同α值下QWEO-PNN和未优化的PNN的识别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冲击噪声环境计算训练集中第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序列的分数低阶协方差谱。
假设训练集中有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定义为x=[x1(n),x2(n),…,xM(n)],其中xm(n)代表第m个信号序列的第n个采样点,m=1,2,...,M,n=1,2,...,N,N为采样点数。对xm(n)进行分数低阶处理,即计算xm(n)<p-1>=|xm(n)|p-1(xm(n))*,然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中p为分数低阶参数且0≤p<α/2,α为服从Alpha稳定分布的冲击噪声的特征指数。计算分数低阶协方差谱为方便表示,第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序列的分数低阶协方差谱记为φm(n),其中n=1,2,...,Nφ,Nφ为分数低阶协方差谱的长度。
(1)对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然后进行二倍下采样,假设经过处理后的信号序列为X1(n),其中n=1,2,...,N1,N1为信号序列X1(n)的长度;
(2)确定维数k和阈值r;
(3)以k个数据点作为一个子序列对信号序列X1(n)进行划分,总共可以得到N1-k+1个子序列,用Y(i)表示第i个子序列,那么Y(i)=[X1(i),X1(i+1),...,X1(i+k-1)],其中i=1,2,...,N1-k+1;
(4)计算第i个子序列与第j个子序列之间的距离其中i=1,2,...,N1-k+1,j=1,2,...,N1-k+1且i≠j,即计算第i个子序列与第j个子序列对应数据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总共需计算N1-k次;
(7)令维数k加1,重复步骤(3)到步骤(6)计算出Dk+1;
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的范数熵特征对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以下处理:其中μφ为φm(n)的均值,然后再对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序列X2(n),其中n=1,2,...,N2,N2为信号序列X2(n)的长度;计算范数熵其中1<p<2。
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的调和平均盒维数特征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序列X3(n),其中n=1,2,...,N3,N3为信号序列X3(n)的长度;令q=1/N3,计算盒维数其中计算φm(n)的量纲一化瞬时幅度为其中,为φm(n)的瞬时幅度,Re(φm(n))代表φm(n)的实部,Im(φm(n))代表φm(n)的虚部;计算峰度调和参数计算调和平均盒维数
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的信息维数特征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序列X3(n),其中n=1,2,...,N3,N3为信号序列X3(n)的长度;按照Z(i)=X(i+1)-X(i)的方法重构X3(n)得到序列Z(i),其中i=1,2,...,N3-1;计算信息维数其中P(i)=Z(i)/L,
将该特征矩阵作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进入步骤四;否则,返回步骤一;
步骤四:利用训练集的特征矩阵和设计双链编码的量子水蒸发优化算法寻找概率神经网络的最优平滑因子σ,概率神经网络识别性能的优劣主要受平滑因子σ的影响,所以平滑因子σ是QWEO算法要寻优的参数,即每个水分子的位置代表不同的σ值。拥有不同σ值的概率神经网络识别性能不同,根据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问题,将概率神经网络的识别错误率作为QWEO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使识别错误率最小的σ值为最优解,所以适应度最小的水分子位置为全局最优位置。
如图2所示,为了表述方便,量子水蒸发优化算法记做QWEO,寻找最优平滑因子的具体过程如下:
(1)初始化量子水蒸发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数tmax、水分子数量W、搜索空间的上下限、底层能量和接触角的最大值、最小值等参数。
(2)初始化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计算每个水分子位置的适应度值,确定全局最优量子位置。
令迭代次数t=1。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在量子域[0,1]内随机初始化,第t次迭代时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定义为其中且 为主量子位且为辅助量子位,w=1,2,...,W,d=1,2,...,D。通过主量子位进行映射,可以获得水分子位置。定义第w个水分子的位置为映射关系方程为其中ad为第d维搜索空间的下限,bd为第d维搜索空间的上限,w=1,2,...,W,d=1,2,...,D。
在QWEO中,利用量子旋转门来更新量子位置,量子旋转门定义为其中代表第t次迭代时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旋转角的第d维,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的更新过程为其中abs(·)代表绝对值函数,w=1,2,…,W,d=1,2,…,D。
初始化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后,根据映射关系方程可计算出水分子的位置。概率神经网络识别性能的优劣主要受平滑因子σ的影响,所以平滑因子σ是QWEO算法要寻优的参数,即每个水分子的位置代表不同的σ值。拥有不同σ值的概率神经网络识别性能不同,根据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问题,将概率神经网络的识别错误率作为QWEO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使识别错误率最小的σ值为最优解,所以适应度最小的水分子位置为全局最优位置,到第t次迭代为止的全局最优位置记为d=1,2,…,D。
(3)判断迭代次数t是否小于等于tmax/2,若是,执行(4);否则,执行(5)。
(4)进入单层蒸发阶段,更新基板能量矢量,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更新步长矩阵,更新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
第w个水分子的基板能量为其中Emax代表基板能量最大值,Emin代表基板能量最小值,Min代表最小值函数,Max代表最大值函数,w=1,2,…,W,d=1,2,…,D。按照方程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其中代表(0,1)之间的随机数,exp为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旋转角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其中代表(-1,1)之间的随机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位置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同时按照映射方程获得量子位置的相应映射态,即水分子的位置,w=1,2,…,W,d=1,2,…,D。执行(6)。
(5)进入液滴蒸发阶段,更新接触角矢量,构造液滴蒸发概率矩阵,更新步长矩阵,更新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
第w个水分子的接触角为其中Qmax代表接触角最大值,Qmin代表接触角最小值,Min为最小值函数,Max为最大值函数,w=1,2,…,W,d=1,2,…,D。按照方程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其中代表(0,1)之间的随机数,式中J0和P0为常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旋转角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其中代表(-1,1)之间的随机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位置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同时按照映射方程获得量子位置的相应映射态,即水分子的位置,w=1,2,…,W,d=1,2,…,D。执行(6)。
(6)计算每个水分子位置的适应度,更新全局最优量子位置。
(7)判断迭代次数t是否大于最大迭代次数tmax,若是,输出全局最优位置,执行步骤五;否则,令t=t+1,返回(3)。
步骤五:将寻找到的全局最优位置赋值给平滑因子σ,利用优化后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测试集或实测数据集进行识别,给出识别结果。
将QWEO寻找到水分子全局最优位置赋值给平滑因子σ,此时概率神经网络使训练集识别错误率最低,此时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定义为量子水蒸发演化概率神经网络模型,记做QWEO-PNN。
仿照步骤一和步骤二,提取测试集或实测数据集中所有信号序列分数低阶协方差谱的近似熵特征、范数熵特征、调和平均维数特征和信息维数特征,将这四种特征组成特征矩阵作为量子水蒸发演化概率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并给出网络的识别结果。
仿真内容与结果如下:
在以下实验中,选取七种典型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常规雷达辐射源信号,记做CW;线性调频信号,记做LFM;非线性调频信号,记做NLFM;二相编码信号,记做BPSK;四相编码信号,记做QPSK;频率编码信号,记做BFSK和COSTAS跳频信号。脉冲宽度T为10μs,采样频率为1000MHz,长度为10000个采样点,其中,LFM信号、NLFM信号、CW信号的载频范围为1~2GHz,BPSK信号与BFSK信号的载频范围为1~1.5GHz,QPSK信号的载频范围在0.6~1GHz,LFM的调频斜率在8000~9000GHz/s范围内随机取值,NLFM信号采用正弦波调制,BPSK信号采用11位巴克码,QPSK信号采用16位Frank码,BFSK信号采用10位随机编码,COSTAS跳频信号的跳频频率为[2,1.5,2.25,1.75,2.5]GHz,各信号幅度均为1。噪声均为加性标准SαS分布噪声。分数低阶矩参数p=0。提取近似熵时,维数k=2,阈值 为信号序列X1的标准差。
QWEO算法的参数设置如下:水分子的数量K=20,最大迭代次数tmax=20,底层能量最大值Emax=-0.5,底层能量最小值Emin=-3.5,接触角最大值θmax=-20,接触角最小值θmin=-50,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迭代次数均设为10,速度范围为[-0.1,0.1],搜索空间的维度D=1,上界ad=2,下界bd=0,d=1,2,…,D,即利用QWEO算法在(0,2)范围内寻找概率神经网络最优的平滑因子。
仿真实验1
对以上七种雷达辐射源调制信号进行识别,每种信号分别产生300个样本用于训练,200个样本用于测试,广义信噪比记做GSNR,所以训练集和测试集内分别有2100个和1400个同一GSNR值下不同雷达调制信号的样本数据。在广义信噪比GSNR为-5到20dB范围内,每隔5dB做一次实验,不同α值下本发明识别方法的识别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识别方法的识别正确率随着GSNR的增大而提高,同一GSNR值情况下随着α值的减小,识别正确率会随之降低。但是从总体来看,在GSNR和α的取值范围内,该仿真实验设计的冲击噪声环境下,本发明识别方法的识别正确率仍然可达到80%以上。当α=2时,α-稳定分布转变为高斯分布,所以本发明识别方法在服从高斯分布的噪声环境下仍然能够达到识别信号的目的。
仿真实验2
对以上七种雷达辐射源调制信号进行识别,在广义信噪比(GSNR)为-5至20dB范围内,每种信号每隔5dB分别产生300个训练样本,将这些训练样本放在同一个训练集内,最终训练集有12600个样本数据。此外,在相同的GSNR范围内,每隔5dB每种信号生成200个测试样本形成测试集,即测试集由同一GSNR情况下不同信号的共1400个测试样本组成。本发明识别方法的识别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识别方法的识别正确率均可达到85%以上,无论在冲击噪声环境下,还是在高斯噪声环境下,都拥有较好的识别性能。该实验设置利用混合GSNR情况下雷达调制信号数据集作训练集,利用单一GSNR情况下雷达调制信号数据集作测试集,本发明识别性能稳定,这说明了QWEO-PNN模型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
仿真实验3
本实验采用仿真实验2的训练集,与仿真实验1不同的是该仿真实验将测试样本混在一起,即在GSNR为-5至20dB范围内,每种信号每隔5dB分别产生200个测试样本,测试集内共8400个测试样本。当特征指数α为不同值时,QWEO-PNN和未优化的PNN的识别结果如图5中表所示,未优化PNN的平滑因子取固定值0.5。从图5中表中可以看出,在特征指数α取值范围内,本发明所提方法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可达到95%以上。未经过QWEO优化的PNN拥有固定的平滑因子,并不能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优,若想要得到更优的网络性能需要不断改变平滑因子的值,而QWEO-PNN能在QWEO算法的迭代过程中自动搜索到使网络性能最优的平滑因子,最终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QWEO-PNN比原PNN的识别正确率高,同时还证明了无论在冲击噪声环境下,还是在高斯噪声环境下,当不同SNR值下产生的七种雷达辐射源调制信号混合在一起时,本发明识别方法能够拥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Claims (3)
1.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冲击噪声环境计算训练集中第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序列的分数低阶协方差谱;
步骤三:判断是否所有雷达辐射源信号序列分数低阶协方差谱的四种特征参数都被提取完毕,如果是,将所有特征向量组成特征矩阵作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进入步骤四;否则,返回步骤一;
步骤四:利用训练集的特征矩阵和设计双链编码的量子水蒸发优化算法寻找概率神经网络的最优平滑因子σ,量子水蒸发优化算法记做QWEO;
(1)初始化量子水蒸发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数tmax、水分子数量W、搜索空间的上下限、底层能量和接触角的最大值、最小值;
(2)初始化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计算每个水分子位置的适应度值,确定全局最优量子位置;
令迭代次数t=1;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在量子域[0,1]内随机初始化,第t次迭代时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定义为其中且 为主量子位且为辅助量子位,w=1,2,...,W,d=1,2,...,D;通过主量子位进行映射,可以获得水分子位置;定义第w个水分子的位置为映射关系方程为其中ad为第d维搜索空间的下限,bd为第d维搜索空间的上限,w=1,2,...,W,d=1,2,...,D;
在QWEO中,利用量子旋转门来更新量子位置,量子旋转门定义为其中代表第t次迭代时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旋转角的第d维,第w个水分子的量子位置的更新过程为其中abs()代表绝对值函数,w=1,2,…,W,d=1,2,…,D;
(3)判断迭代次数t是否小于等于tmax/2,若是,执行(4);否则,执行(5);
(4)进入单层蒸发阶段,更新基板能量矢量,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更新步长矩阵,更新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
第w个水分子的基板能量为其中Emax代表基板能量最大值,Emin代表基板能量最小值,Min代表最小值函数,Max代表最大值函数,w=1,2,…,W,d=1,2,…,D;按照方程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其中代表(0,1)之间的随机数,exp为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旋转角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其中代表(-1,1)之间的随机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位置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同时按照映射方程获得量子位置的相应映射态,即水分子的位置,w=1,2,…,W,d=1,2,…,D;执行(6);
(5)进入液滴蒸发阶段,更新接触角矢量,构造液滴蒸发概率矩阵,更新步长矩阵,更新水分子的量子位置及其相应映射态;
第w个水分子的接触角为其中Qmax代表接触角最大值,Qmin代表接触角最小值,Min为最小值函数,Max为最大值函数,w=1,2,…,W,d=1,2,…,D;按照方程构造单层蒸发概率矩阵,其中代表(0,1)之间的随机数,式中J0和P0为常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旋转角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其中代表(-1,1)之间的随机数,w=1,2,…,W,d=1,2,…,D;第w个水分子量子位置第d维的更新方程为同时按照映射方程获得量子位置的相应映射态,即水分子的位置,w=1,2,…,W,d=1,2,…,D;执行(6);
(6)计算每个水分子位置的适应度,更新全局最优量子位置;
(7)判断迭代次数t是否大于最大迭代次数tmax,若是,输出全局最优位置,执行步骤五;否则,令t=t+1,返回(3);
步骤五:将寻找到的全局最优位置赋值给平滑因子σ,利用优化后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测试集或实测数据集进行识别,给出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为:假设训练集中有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定义为x=[x1(n),x2(n),...,xM(n)],其中xm(n)代表第m个信号序列的第n个采样点,m=1,2,...,M,n=1,2,...,N,N为采样点数;对xm(n)进行分数低阶处理,即计算xm(n)<p-1>=|xm(n)|p-1(xm(n))*,然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中p为分数低阶参数且0≤p<α/2,α为服从Alpha稳定分布的冲击噪声的特征指数;计算分数低阶协方差谱第m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序列的分数低阶协方差谱记为φm(n),其中n=1,2,...,Nφ,Nφ为分数低阶协方差谱的长度。
(1)对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然后进行二倍下采样,假设经过处理后的信号序列为X1(n),其中n=1,2,…,N1,N1为信号序列X1(n)的长度;
(2)确定维数k和阈值r;
(3)以k个数据点作为一个子序列对信号序列X1(n)进行划分,总共可以得到N1-k+1个子序列,用Y(i)表示第i个子序列,那么Y(i)=[X1(i),X1(i+1),…,X1(i+k-1)],其中i=1,2,...,N1-k+1;
(4)计算第i个子序列与第j个子序列之间的距离其中i=1,2,...,N1-k+1,j=1,2,...,N1-k+1且i≠j,即计算第i个子序列与第j个子序列对应数据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总共需计算N1-k次;
(7)令维数k加1,重复步骤(3)到步骤(6)计算出Dk+1;
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的范数熵特征对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以下处理:其中μφ为φm(n)的均值,然后再对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序列X2(n),其中n=1,2,...,N2,N2为信号序列X2(n)的长度;计算范数熵其中1<p<2;
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的调和平均盒维数特征分数低阶协方差谱φm(n)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序列X3(n),其中n=1,2,...,N3,N3为信号序列X3(n)的长度;令q=1/N3,计算盒维数其中计算φm(n)的量纲一化瞬时幅度为其中,为φm(n)的瞬时幅度,Re(φm(n))代表φm(n)的实部,Im(φm(n))代表φm(n)的虚部;计算峰度调和参数计算调和平均盒维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9718.5A CN113189558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9718.5A CN113189558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89558A CN113189558A (zh) | 2021-07-30 |
CN113189558B true CN113189558B (zh) | 2022-07-15 |
Family
ID=7698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69718.5A Active CN113189558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895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70647B (zh) * | 2022-07-29 | 2022-11-11 | 中南大学 |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电磁数据识别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39646B (zh) * | 2018-09-01 | 2023-03-3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冲击噪声环境下连续量子水蒸发的二维动态测向方法 |
CN109254274B (zh) * | 2018-11-23 | 2022-12-1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雷达辐射源辨识方法 |
-
2021
- 2021-04-28 CN CN202110469718.5A patent/CN11318955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89558A (zh) | 2021-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66835B (zh) | 基于多参数优化生成对抗网络的sar目标识别方法 | |
CN102645649B (zh) | 基于雷达目标距离像时频特征提取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 |
CN103824088B (zh) | 基于多信息联合动态稀疏表示的sar目标变体识别方法 | |
CN101763514B (zh) | 基于特征重要度排序谱聚类的图像分割方法 | |
CN109379311A (zh)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短波特定信号识别方法 | |
Liu | Multi-feature fusion for 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 via deep ensemble learning | |
CN113189558B (zh) | 冲击噪声环境下基于演化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 | |
CN106951921B (zh) | 基于贝叶斯多核学习支持向量机的sar目标识别方法 | |
CN114926708B (zh) | 一种结合低频信息和特征的目标检测对抗攻方法和装置 | |
CN113376569A (zh) | 基于最大似然的嵌套阵稀疏表示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 |
CN116797846A (zh) | 一种基于RoAtten-PN网络的小样本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及装置 | |
Wang et al. | A robust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 detector based on the Bayesian estimator for the non-homogeneous Weibull clutter in HFSWR | |
Du et al. | Hrrp clutter rejection via one-class classifier with hausdorff distance | |
CN116942125A (zh) | 基于ngo-vmd算法的uwb生命体征信号检测方法 | |
Pan et al. | Specific radar emitter identification using 1D-CBAM-ResNet | |
Li et al. | Work mode identification of airborne phased array radar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level modeling and deep learning | |
CN117148285A (zh) | 一种基于多域特征与决策树的雷达有源干扰识别方法 | |
CN115932770A (zh) | 雷达辐射源个体精准智能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 | |
CN116430317A (zh) | 一种辐射源调制样式与个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16804735A (zh) |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 |
CN116243248A (zh) | 基于多标签分类网络的多分量干扰信号识别方法 | |
Zhang et al. | A combination network of CNN and transformer for interference identification | |
CN115905919A (zh) | 基于afgan的雷达信号样本数据处理方法、目标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14358050A (zh) | 一种基于双三次插值和wvd特征方阵的雷达辐射源智能识别方法 | |
CN116112932B (zh) | 一种数据知识双驱动的射频指纹识别方法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