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0479A - 一种配菜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菜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0479A
CN113180479A CN202110356705.7A CN202110356705A CN113180479A CN 113180479 A CN113180479 A CN 113180479A CN 202110356705 A CN202110356705 A CN 202110356705A CN 113180479 A CN113180479 A CN 113180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limiting
box
dis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67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合林
陈美荣
张天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htar Co ltd
Zhejiang Aishida Electric Co Ltd
Zhejiang ASD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htar Co ltd
Zhejiang ASD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htar Co ltd, Zhejiang ASD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ht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67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0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0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04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3006 priority patent/WO202220595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配菜盒无法实现辅料下锅先后顺序的精准把控,前一辅料的下锅动作与后一辅料的下锅动作无法实现精准分割,炒制过程中处于后一下料顺序的辅料可能超前下入锅中,易对菜品口感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配菜盒,包括盒体,盒体开口朝下,盒体内设有若干个储料腔,相邻两个储料腔之间设有隔板,盒体与驱动机构连接。本申请中所述配菜盒可实现辅料下锅先后顺序的精准把控,处于后一下料顺序的辅料不会超前下入锅中,保证菜品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下料操作中无需对配菜盒进行翻转动作,配菜盒只需进行平动,所配备的上料机械手的复杂度大幅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配菜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炒菜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菜盒。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日三餐都进行人工烹饪费时费力,人们希望能从繁琐费时的厨房烹饪中解放出来,由此自动化烹饪装置应运而生。在烹调加工过程中,不同菜品所需的材料不同,不同材料的入锅顺序不同,不同菜品所需的炒制时间、炒制火候亦不尽相同,倘若所有的材料的取放、入锅动作均由机械手完成,显然不满足运筹学中的最优解,基于此,目前常见的自动炒菜机常使用配菜盒辅助实现材料的组合、调配以及入锅顺序控制。
申请号为CN20201102372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配菜盒,其顶端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密封层;所述配菜盒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独立容纳空间;所述配菜盒设有切割部;切割部的两端点之间设有操作窗口;顶端的截面中心处设有孔;切割部的一端连通所述顶端的孔,另一端连通所述配菜盒最外边缘;独立容纳空间的分割边从所述顶端的孔的周边向所述配菜盒的外边缘延伸。
上述专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供菜无法精确控制投料量的缺陷。问题在于,上述配菜盒在进行上料操作时需要进行一个翻转动作,将朝上的密封层向下调转后才能实现供菜操作;此外,不同菜品炒制过程中不同食材的下锅先后顺序不同,上述配菜盒结构需配备复杂的旋转辅助机构才能实现食材的下锅顺序把控;最后,上述配菜盒进行下料操作时首先需将密封层破开,破裂的密封层可能会阻挡食材的下料动作,导致部分材料滞留在配菜盒中,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配菜盒无法实现食材下锅先后顺序的精准把控,前一食材的下锅动作与后一食材的下锅动作无法实现精准分割,炒制过程中处于后一下料顺序的食材可能超前下入锅中,易对菜品口感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配菜盒,所述配菜盒可实现食材下锅先后顺序的精准把控,处于后一下料顺序的食材不会超前下入锅中,保证菜品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下料操作中无需对配菜盒进行翻转动作,配菜盒只需进行平动,所配备的上料机械手的复杂度大幅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菜盒,包括盒体,盒体开口朝下,盒体内设有若干个储料腔,相邻两个储料腔之间设有隔板,盒体与驱动机构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菜盒结构,盒体中设有多个由隔板分离的储料腔,菜品所需的各种材料放置在不同的储料腔中,基于不同材料的入锅顺序不同,各食材依照入锅的先后顺序在盒体中依序存放,当需要下锅炒制时,盒体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滑动下行,储料腔与下料板上的下料口重合时,储料腔中的食材在自重作用下落入锅体中,完成下料动作,通过控制盒体的滑动量,可对不同食材落入锅体中的时间点进行精准把控,不同食材在国内的炒制时间与食材自身特性相匹配,从而可将菜品的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进一步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配菜盒,在存放时盒体开口朝上,在配菜盒的取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上料机械手的翻转动作将配菜盒的开关端翻转朝下,上述设计中上料机械手的动作复杂度较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成本较高、耗时较久且可靠性较差;本申请中盒体的开口端朝下,通过托板对储料腔中的食材进行止位,避免食材在盒体迁移过程中脱离盒体,当进行下料操作时,通过盒体与托板的分离解除对食材的止位,本申请中炒菜机的上料机械手仅需进行配菜盒的迁移动作而无需对配菜盒进行翻转,上料机械手的动作复杂度大幅降低,可降低上料机械手成本,缩短上料动作的耗时,同时提升上料机械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炒菜机的炒制效率同步提升。
作为优选,还包括托板,盒体的开口端设有导向件,托板包括与导向件滑动配合的滑槽,导向件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托板上设有与限位孔插接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位于所述滑槽内部。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对储料腔中的食材进行止位的技术方案。具体的,盒体与托板配合构成配菜盒,配菜操作完成后,通过导向件与滑槽的插接配合实现托板对盒体开口端的止封,然后将盒体翻转放置,即保持盒体开口端朝下的状态。在进行炒制工序时,盒体在驱动机构带动下滑动并与托板分离,当储料腔滑动至托板外时,储料腔中的材料即自动落入锅中完成下料动作;进一步的,为避免盒体滑动过量,导致处于后一下料顺序的食材超前下入锅中,本申请中导向件上设有限位孔,托板上设有与限位孔插接配合的限位件,当需下料的储料腔移动到位时,限位件与限位孔插接配合实现对盒体的止位,当需进行下一食材的入锅动作时,驱动机构动作,限位件与限位孔分离,盒体继续下滑至对应的储料腔移动至托板外侧;最后,本申请中盒体位于托板上方,盒体与托板分离时即可通过食材的自重实现下料动作,配菜盒在迁移过程中无需进行翻转动作。本申请所述配菜盒可实现食材下锅先后顺序的精准把控,处于后一下料顺序的食材不会超前下入锅中,保证菜品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下料操作中无需对配菜盒进行翻转动作,配菜盒只需进行平动,所配备的上料机械手的复杂度大幅降低。
作为优选,盒体外表面设有标识码,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作的数控系统包括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识别模块读取标识码信息,控制模块接收该标识码信息后调配驱动机构工作。
盒体上的标识码记录菜品种类、配菜组成以及不同配菜在锅体内的炒制时间等信息,客人下单后,上料机械手在将配菜盒移载至下料板之前可对标识码进行识别,校验配菜盒中的配菜组成与客人的点单要求是否一致,避免配菜盒调用错误导致菜品不满足客户需求,以此形成一次纠偏作用,在提升自动炒菜效率的同时避免造成食材的浪费。进一步的,当上料机械手将配菜盒迁移至下料板上后,数控系统的识别模块对标识码进行识别,识别模块读取标识码信息后首先与客人的点单要求进行对比,以实现二次校验的功能;此外,识别模块读取的标识码信息中还包括食材的下锅顺序、食材的下锅时间节点以及不同配菜在锅体内的炒制时间等信息,控制模块接收上述标识码信息后调配驱动机构按照上述信息要求工作,从而实现定制化的炒菜服务,保证每道菜品均满足非标的客户需求。
作为优选,盒体的开口端设有位置识别码,下料板上设有与位置识别码相配合的读码器。
上文中关于导向件的技术方案提供了盒体打开量的机械控制结构,即通过限位孔和限位件的插接配合实现间断式的盒体开启量控制。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盒体开启量的连续控制方式,盒体的开口端上设有位置识别码,盒体未打开时,托板对位置识别码完全遮挡,此时下料板上的读码器无法读取位置识别码,即盒体的打开量为零;当盒体相对托板滑动开启时,盒体下端凸出托板,托板不会对该部分盒体形成阻挡,读码器对凸出托板的位置识别码进行读取,由于位置识别码沿盒体长度方向布置且与盒体的长度信息一一对应,读码器对位置识别码读取后获得的盒体长度信息通过简单换算即可与盒体的打开量对应起来。具体的,当读码器读取到的长度信息递增时,读码器读取到的长度信息即为盒体的开启量;当读码器读取到的长度信息递减时,盒体长度减去该读取值即为盒体的开启量。通过读码器对盒体开启量的实时读取反馈,驱动机构依照炒制需求控制盒体的开启量,可对不同食材落入锅体中的时间点进行精准把控,不同食材在国内的炒制时间与食材自身特性相匹配,从而可将菜品的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
作为优选,隔板与盒体一体成型,托板包括本体和折边,折边包括连接板和限位板,滑槽由本体、连接板和限位板包围构成,限位件的一端与限位板靠近本体的端面相连,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本体之间存在滑动间隙,本体上设有安装孔和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和安装孔均靠近所述固定端。
盒体中的隔板数目以及相邻两隔板之间的间距(储料腔的空间)可任意设计,进行配菜操作时选用合适的配菜盒即可。本申请中隔板与盒体一体成型,即盒体中各个储料腔的空间大小是固定的,隔板与盒体亦可插接配合,此时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间距可按需调整,即不同储料腔的空间大小可按需调节。限位孔与隔板的位置对应,意味着上一储料腔完全开启时才进行限位孔与限位件的插接配合止位,避免储料腔中残余的食材混入下一食材的炒制操作中,避免部分菜品熟制不到位。
作为优选,盒体在驱动机构带动下沿外设的下料板滑动,下料板倾斜布置,下料板远离盒体一侧设有锅体,下料板上设有下料口,盒体行经下料口时储料腔中的物料经下料口落入锅体中。
下料板倾斜布置而非水平布置,其目的是在配菜盒运动过程中利用配菜盒自身重量提供下行驱动,降低驱动机构的下行驱动门槛,从而降低驱动机构的配置成本;下料口对储料腔中食材的下料位置进行限定,盒体行经下料口时食材在自重作用下落入锅体中,锅体无需移动以承接食材,下料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优选,驱动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驱动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和限位套杆,限位套杆与导向杆套接且两者可相对滑动,盒体与限位套杆插装配合,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条、驱动齿轮和旋转电机,驱动齿轮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相连,驱动齿条在驱动齿轮带动下沿下料板长度方向往复运动,限位套杆与驱动齿条相连。
本申请中的配菜盒在驱动机构的调配下实现有序运动,配菜盒的行停时机以及下行量均是受控的。限位套杆与驱动齿条固定在一起,驱动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沿下料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导向杆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对限位套杆的运动过程进行导向,其二是在盒体经上料机械手移载至下料板上时对限位套杆转动90°,以实现对盒体的避让,限位套杆与盒体的周面插装配合,限位套杆运动时带动盒体同步运动。具体的,旋转电机工作时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条将驱动齿轮的转动转化为沿下料板长度方向的往复运动,驱动齿条往复运动过程中带动其上固连的限位套杆同步运动,从而实现盒体的可控运动。
作为优选,驱动齿条位于限位套杆靠近下料板一侧,驱动齿条和下料板之间存在安装间隙。
作为优选,限位板远离限位凸台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限位板的厚度方向贯通,限位件位于第一凹槽远离连接板的一侧,限位件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与本体之间存在配合间隙。
限位件与限位孔可快速插接实现盒体的止位,在外力作用下限位件可与限位孔快速分离,实现下料动作的快速衔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所述配菜盒可实现食材下锅先后顺序的精准把控,处于后一下料顺序的食材不会超前下入锅中,保证菜品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2)下料操作中无需对配菜盒进行翻转动作,配菜盒只需进行平动,所配备的上料机械手的复杂度大幅降低;(3)下料过程中不会发生储料腔中材料的残余现象,一方面保证菜品熟化均匀,另一方面避免材料的浪费;(4)限位件与限位孔可快速插接实现盒体的止位,在外力作用下限位件可与限位孔快速分离,实现下料动作的快速衔接;(5)本申请中的配菜盒在驱动机构的调配下实现有序运动,配菜盒的行停时机以及下行量均是受控的;(6)上料机械手在将配菜盒移载至下料板之前可对标识码进行识别,校验配菜盒中的配菜组成与客人的点单要求是否一致,避免配菜盒调用错误导致菜品不满足客户需求,以此形成一次纠偏作用,在提升自动炒菜效率的同时避免造成食材的浪费;(7)识别模块读取的标识码信息中还包括食材的下锅顺序、食材的下锅时间节点以及不同配菜在锅体内的炒制时间等信息,控制模块接收上述标识码信息后调配驱动机构按照上述信息要求工作,从而实现定制化的炒菜服务,保证每道菜品均满足非标的客户需求;(8)通过读码器对盒体开启量的实时读取反馈,驱动机构依照炒制需求控制盒体的开启量,可对不同食材落入锅体中的时间点进行精准把控,不同食材在国内的炒制时间与食材自身特性相匹配,从而可将菜品的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托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盒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整体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配菜盒上料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配菜盒下行开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盒体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盒体的示意图。
图中:
下料板1,下料口2,安装杆3,安装板4,第一电机5,导向杆6,旋转电机7,驱动齿轮8,驱动齿条9,限位套杆10,盒体11,托板12,导向件13,本体14,折边15,连接板16,限位板17,滑槽18,限位凸台19,安装孔20,第一凹槽21,隔板22,储料腔23,限位孔24,限位件25,标识码26,位置识别码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下料板1倾斜布置,下料板1上开设有下料口2,下料口2呈矩形状且沿下料板1的长度方向布置,下料板1为倒U型结构,下料口2沿下料板1的宽度方向布置在下料板1中部。下料板1上端面上近上端处设有安装杆3,安装杆3的数目为两个且间隔布置,安装杆3的右侧设有垂直于下料板1的安装板4,安装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与导向杆6的上端相连,导向杆6平行于下料板1且沿下料板1的长度方向布置,导向杆6位于安装板4的下侧。
下料口2的右侧设有旋转电机7,旋转电机7通过支杆与下料板1连接,支杆与下料口2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套装有驱动齿轮8,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8相连,驱动齿轮8左侧设有驱动齿条9,驱动齿条9与驱动齿轮8相啮合。导向杆6的截面呈六边形,导向杆6上滑动套接有限位套杆10,限位套杆10位于驱动齿条9上侧,驱动齿条9运动时带动限位套杆10同步运动。
第一电机5工作时带动限位套杆10同步转动,限位套杆10呈为U型环杆结构,限位套杆10与盒体11的周面配合后可带动盒体11同步运动。第一电机5经导向杆6带动限位套杆10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当限位套杆10处于第一工位时,限位套杆10的开口端朝向下料口2,此时限位套杆10与盒体11插装配合,当限位套杆10处于第二工位时,限位套杆10的开口端朝上,此时可进行盒体11的上下料动作。
如图2和图4所示,配菜盒包括盒体11和托板12,盒体11的开口朝下,托板12与盒体11的开口端滑动插接配合。具体的,盒体11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向件13,托板12包括本体14和位于本体14上方的折边15,折边15包括连接板16和限位板17,限位板17与本体14平行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限位板17、连接板16和本体14配合构成滑槽18,导向件13与滑槽18滑动配合,托板12自上而下包括固定端和下料端,所述配菜盒在使用时,配菜盒倾斜放置,固定端需位于下料端上方,本体14的上端面上设有限位凸台19和安装孔20,限位凸台19的长度方向与本体14的宽度方向一致,安装孔20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限位凸台19两侧,安装孔20和限位凸台19均靠近所述固定端,限位板17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的长度方向与本体14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凹槽21沿限位板17的厚度方向贯通。配菜盒经上料机械手移载至下料板1上时,托板12上的安装孔20与安装杆3插接配合,以实现对托板12的限位,同时安装孔位于盒体11外部,故而在插装后不会对盒体11的后续运动造成阻碍。
如图3所示,盒体11呈立方体状,本实施例中盒体1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盒体11自上而下包括小端和大端。盒体11内设有若干个隔板22,本实施例的盒体11中设有两个隔板22,将盒体11分隔为三个储料腔23,将储料腔23自上而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储料腔、第二储料腔和第三储料腔,其中第二储料腔的体积大于第一储料腔、第三储料腔的体积,使用时,第二储料腔用以装纳主料,第一储料腔用以容纳葱姜蒜等调料,第三储料腔用以装纳配料,进行自动化炒菜时,第一储料腔中的调料首先进入锅中爆香,然后主料和配料按序下入锅中,保证各材料按序炒制加工。导向件13上设有限位孔24,限位孔24位于隔板22上方,当限位件25与限位孔24插接配合实现对盒体11的止位时,后一储料腔不会与托板12分离,处于后一下料顺序的食材不会超前下入锅中,保证菜品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本申请中锅体位于下料2正下方。
如图5所示,下料板1倾斜布置,倾角为45°。托板12与下料板1贴合,安装孔20与安装杆3插接配合,限位套杆10的开口端朝上实现对配菜盒的避让,驱动齿条9的大部分位于驱动齿轮8上侧,此时托板12对盒体11的开口端完全止封,托板12的对称面与下料口2的对称面重合。
如图6所示,第一电机5驱动导向杆6转动,导向杆6转动时带动限位套杆10同步转动,限位套杆10逆时针转动90°后平行于下料板1,此时限位套杆10形成对盒体11的限位。当需要将盒体11中的食材下入锅中时,旋转电机7工作,驱动齿轮8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驱动齿条9同步向下移动,限位套杆10在驱动齿条带动下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盒体11同步下移,此时由于托板12被安装杆3定位,盒体11与托板12滑动分离,当储料腔23位于托板外部且对准下料口2时,储料腔23中的食材在自重驱动下自动落入锅中,当盒体11完全与托板12分离时,盒体11内的食材全部落入锅中,空的盒体11沿下料板1下滑并落在锅体外部,将托板12自下料板1上移除后即可进行下一配菜盒的移载动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如图7所示,盒体11的外表面上设有标识码26。标识码26记录了菜品种类、配菜组成以及不同配菜在锅体内的炒制时间等信息,客人下单后,上料机械手在将配菜盒移载至下料板1之前可对标识码26进行识别,校验配菜盒中的配菜组成与客人的点单要求是否一致,避免配菜盒调用错误导致菜品不满足客户需求,以此形成一次纠偏作用,在提升自动炒菜效率的同时避免造成食材的浪费。进一步的,当上料机械手将配菜盒迁移至下料板1上后,数控系统的识别模块对标识码26进行识别,识别模块读取标识码信息后首先与客人的点单要求进行对比,以实现二次校验的功能;此外,识别模块读取的标识码信息中还包括食材的下锅顺序、食材的下锅时间节点以及不同配菜在锅体内的炒制时间等信息,控制模块接收上述标识码信息后调配驱动机构按照上述信息要求工作,从而实现定制化的炒菜服务,保证每道菜品均满足非标的客户需求。
此外,本实施例中,盒体11的开口端设有位置识别码27,下料板1上设有与位置识别码27相配合的读码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盒体开启量的连续控制方式,盒体11的开口端上设有位置识别码27,盒体11未打开时,托板12对位置识别码27完全遮挡,此时下料板1上的读码器无法读取位置识别码27,即盒体11的打开量为零;当盒体11相对托板12滑动开启时,盒体11下端凸出托板12,托板12不会对该部分盒体11形成阻挡,读码器对凸出托板12的位置识别码27进行读取,由于位置识别码27沿盒体11长度方向布置且与盒体11的长度信息一一对应,读码器对位置识别码27读取后获得的盒体11长度信息通过简单换算即可与盒体11的打开量对应起来。具体的,当读码器读取到的长度信息递增时,读码器读取到的长度信息即为盒体11的开启量;当读码器读取到的长度信息递减时,盒体11长度减去该读取值即为盒体11的开启量。通过读码器对盒体11开启量的实时读取反馈,驱动机构依照炒制需求控制盒体11的开启量,且开启量的控制可连续进行,可对不同食材落入锅体中的时间点进行精准把控,不同食材在国内的炒制时间与食材自身特性相匹配,从而可将菜品的口感维持在较高水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如图8所示,盒体11内设有三个隔板22,三个隔板将盒体11分成4格,前格放先期辅料,比如姜、蒜、辣椒段、豆瓣酱等,第2格、第3格为大小不同的两格,根据不同菜谱放两种分量不同或相同的主食材,第4格放后期辅料,比如香菜、葱、芝麻等后放辅料,盒体11的外表面上设有标识码26,盒体11的开口端设有位置识别码27。如果是两种主食材,根据读取的标识码26信息,再结合菜谱来确定两种主食材的下放顺序,是先后放,还是同时放,先后放的间隔时间可精准把控。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Claims (10)

1.一种配菜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盒体开口朝下,盒体内设有若干个储料腔,相邻两个储料腔之间设有隔板,盒体与驱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板,盒体的开口端设有导向件,托板包括与导向件滑动配合的滑槽,导向件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托板上设有与限位孔插接配合的限位件,限位件位于所述滑槽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隔板与盒体一体成型,盒体外表面设有标识码,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作的数控系统包括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识别模块读取标识码信息,控制模块接收该标识码信息后调配驱动机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盒体在驱动机构带动下沿外设的下料板滑动,下料板倾斜布置,下料板远离盒体一侧设有锅体,下料板上设有下料口,盒体行经下料口时储料腔中的物料经下料口落入锅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盒体的开口端设有位置识别码,下料板上设有与位置识别码相配合的读码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托板包括本体和折边,折边包括连接板和限位板,滑槽由本体、连接板和限位板包围构成,限位件的一端与限位板靠近本体的端面相连,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本体之间存在滑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限位板远离限位凸台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限位板的厚度方向贯通,限位件位于第一凹槽远离连接板的一侧,限位件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与本体之间存在配合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驱动组件,导向组件包括限位套杆,盒体与限位套杆插装配合,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条、驱动齿轮和旋转电机,驱动齿轮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相连,驱动齿条在驱动齿轮带动下往复运动,限位套杆与驱动齿条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杆,限位套杆与导向杆滑动套接,导向杆远离下料口的一端设有驱动件,驱动件带动导向杆靠近或远离盒体开口端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配菜盒,其特征在于,本体上设有安装孔和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和安装孔均靠近所述固定端。
CN202110356705.7A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配菜盒 Pending CN113180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6705.7A CN113180479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配菜盒
PCT/CN2021/133006 WO2022205955A1 (zh) 2021-04-01 2021-11-25 一种智能炒菜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6705.7A CN113180479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配菜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0479A true CN113180479A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7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6705.7A Pending CN113180479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配菜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04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2810A (zh) * 2021-09-29 2022-01-07 武汉智慧大厨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投放机构及自动炒菜机
WO2022205955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炒菜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850A (zh) * 2002-05-31 2004-05-12 刘小勇 自动烹调机及其所使用的物料包装
CN101467842A (zh) * 2007-12-29 2009-07-01 深圳市爱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物料包装及其投料方法
CN109875383A (zh) * 2019-03-31 2019-06-14 佛山市方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
CN209733461U (zh) * 2019-03-08 2019-12-06 上海中果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加料装置及应用该加料装置的自动炒菜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850A (zh) * 2002-05-31 2004-05-12 刘小勇 自动烹调机及其所使用的物料包装
CN101467842A (zh) * 2007-12-29 2009-07-01 深圳市爱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物料包装及其投料方法
CN209733461U (zh) * 2019-03-08 2019-12-06 上海中果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加料装置及应用该加料装置的自动炒菜机
CN109875383A (zh) * 2019-03-31 2019-06-14 佛山市方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955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炒菜装置及方法
CN113892810A (zh) * 2021-09-29 2022-01-07 武汉智慧大厨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投放机构及自动炒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80479A (zh) 一种配菜盒
CN103284583B (zh) 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07481426B (zh) 煲仔饭自动贩卖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0638311A (zh) 制餐系统
CN101467842A (zh) 一种组合式物料包装及其投料方法
WO2022205955A1 (zh) 一种智能炒菜装置及方法
CN111671333A (zh) 自动化餐饮系统
CN201290602Y (zh) 用于自动化烹饪系统的投料装置
CN215272067U (zh) 一种新型配菜盒
CN112336162A (zh) 烹调设备
CN109645816A (zh) 一种无人化餐饮系统
CN104643942A (zh) 一种组合式物料包装及其投料方法
US3384497A (en) Automatic cooking machine
CN211673712U (zh) 自动上菜出饭炒菜机器
CN210582229U (zh) 流水线式烹饪平台
CN209853077U (zh) 便利柜式烹饪系统及其物料存取机构
CN111839185B (zh) 汤食系统及加汤装置
CN112021946A (zh) 过滤组件、送料装置及食材加工设备
US11167868B2 (en) Automatic food-boxing device for cooked food of food frying machines
CN212724160U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溯源网络共享自助货柜系统
CN211022143U (zh) 烹调设备
CN211582471U (zh) 餐饮工作站
CN211130642U (zh) 制餐系统
CN114391764A (zh) 一种自动化智能炒菜设备
CN211355006U (zh) 智能餐饮制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