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0016B -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0016B
CN113180016B CN202110562314.0A CN202110562314A CN113180016B CN 113180016 B CN113180016 B CN 113180016B CN 202110562314 A CN202110562314 A CN 202110562314A CN 113180016 B CN113180016 B CN 1131800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paration
escape
side wall
separ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23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0016A (zh
Inventor
马家志
石桂华
宋伟华
赵健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21105623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0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0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0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0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0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3/00Drawn nets
    • A01K73/02Trawling nets
    • A01K73/06Hauling devices for the head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3/00Drawn nets
    • A01K73/02Trawling 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5/00Accessories for fishing nets; Details of fishing nets, e.g. structure
    • A01K75/04Floa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拖网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浮块、主网囊、鱼网囊、格栅板、半圆管、导向机构、逃生机构和分离机构,浮块上设有分离管,主网囊固连在分离管的一端,鱼网囊固连在分离管的另一端,格栅板竖直固设在分离管内,格栅板与分离管的上侧壁和左右侧壁相连,格栅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滤孔,半圆管的两端分别固设在分离管的左右侧壁上,半圆管的上侧边通过平直板与格栅板的下侧边固连,半圆管的下侧边与分离管的下侧壁固连,导向机构能够将进入到分离管内的海龟导向至半圆管内,逃生机构能够使进入半圆管内的海龟逃出分离管,分离机构能够将分离管内的鱼虾分离开。本发明能够使捕捞的海龟逃出拖网。

Description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拖网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和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均将所有海龟确定为濒危物种,严禁国际贸易并加以保护。
威胁海龟生存的主要5种因素是渔业捕捞、直接捕食、沿海沙滩开发、环境污染与疾病和全球变暖等,其中拖网捕捞时,会将鱼虾和海龟连一起捕捞进拖网内,而海龟是肺呼吸的生物,当海龟长时间被困在拖网中,会因为无法回到海面呼吸最终被淹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使捕捞的海龟逃出拖网,简单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包括:浮块,所述浮块的下侧面通过第二拉绳吊设有分离管;
主网囊,所述主网囊呈前大后小的锥形,所述主网囊的后端固连在分离管的前端;
鱼网囊,所述鱼网囊的开口固连在分离管的后端;
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竖直固设在分离管内,所述格栅板与分离管的上侧壁和左右侧壁相连,所述格栅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滤孔;
半圆管,所述半圆管的两端分别水平固设在分离管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半圆管的上侧边水平固设有平直板,所述平直板与格栅板的下侧边固连,所述半圆管的下侧边与分离管的下侧壁固连,所述半圆管的弧形开口朝向主网囊一侧;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分离管内,所述导向机构能够将进入到分离管内的海龟导向至半圆管内;
逃生机构,所述逃生机构设置在分离管的左右两侧,所述逃生机构能够使进入半圆管内的海龟逃出分离管;
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位于格栅板后侧的分离管内,所述分离机构能够将分离管内的鱼虾分离开。
在上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水平转动设置在分离管的左右侧壁上;
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固设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板的前侧边固设有配重块,初始状态,所述配重块接触分离管的下侧壁,所述转动板的后侧边接触格栅板的下侧边。
在上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中,所述转动板的下侧面和分离管的下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转动轴的前侧。
在上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中,所述逃生机构包括两个逃生结构,两个所述逃生结构分别设置在分离管的左右侧壁上,所述逃生结构包括: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分离管侧壁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孔与半圆管同轴;
逃生管,所述逃生管的一端固连在第一通孔上,另一端向鱼网囊一侧弯曲延伸且端部设有逃生口,所述逃生管和浮块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
在上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中,所述逃生管的中部向上弯曲形成拱起段,所述浮块的上侧面设有透气管,所述拱起段通过连通结构与浮块上的透气管相连通,所述连通结构能够使拱起段与外界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中,所述连通结构包括:
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开设在拱起段的顶部;
软管,所述浮块上贯穿上下侧面开设有穿孔,所述软管的一端与穿孔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透气孔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中,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分离管的上侧壁上;
虾网囊,所述虾网囊的开口固连在第二通孔上;
分离结构,所述分离结构设置在格栅板后方的分离管内,所述分离结构能够将分离管内的鱼虾分离开,进入到相对应的鱼网囊和虾网囊内。
在上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中,所述分离结构包括:
若干个固定轴,若干个所述固定轴水平固连在分离管的左右侧壁上,若干个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处于同一倾斜平面内,所述固定轴上沿周向设有毛刷,靠近分离管上侧壁的固定轴位于第二通孔的后侧;
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水平固设在第二通孔内,所述过滤网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
在上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中,所述虾网囊的尾端通过第三拉绳与浮块固连。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渔船拖动主网囊和浮块向前移动,鱼虾和海龟通过主网囊进入到分离管内;
S2、鱼虾通过格栅板上的第一过滤孔进入到分离管的后端,然后通过分离机构将分离管内的鱼虾分开,使鱼进入到鱼网囊内;
S3、通过导向机构将进入分离管内的海龟导向至半圆管内,然后海龟通过逃生机构逃出分离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渔船拖动主网囊和浮块向前移动,鱼虾通过主网囊进入到分离管内,同时还有一些海龟也会进入,鱼虾可以直接穿过格栅板上的第一过滤孔进入到分离管的后端,通过分离机构可以将鱼虾分离开来,使鱼进入到鱼网囊内,实现鱼虾分离,操作简单;同时,进入分离管内的海龟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进入半圆管内,然后通过逃生机构快速逃出分离管,避免海龟被困在分离管内,无法呼吸导致死亡,起到保护海龟的作用;
2、初始状态,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转动板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由于海龟的重力较大,会沿着分离管的下侧壁爬行,当海龟爬行至转动板的后侧边时,转动板的后侧边重量大于配重块一侧的重量,使转动板顺时针转动,海龟滑落至半圆管内,转动板失去海龟的重力作用后,在配重块的作用下重新逆时针转动至初始位置,避免鱼虾进入到半圆管内,结构简单;
3、由于分离管向前移动,水流冲击转动板,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使转动板保持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避免水流使转动板不断发生转动,影响海龟进入半圆管;此外,由于海龟的重量较大,不影响转动板顺时针转动,此时复位弹簧被拉伸,当海龟滑落至半圆管内,复位弹簧使转动板快速逆时针转动,恢复至初始状态,将海龟限制在转动板和半圆管之间的空间内,避免海龟回到分离管内;
4、当海龟进入到半圆管内,转动板在配重块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至初始状态,将海龟限制在半圆管内,海龟会穿过第一通孔进入到逃生管内,然后沿着逃生管从逃生口逃出,避免海龟被困在分离管内窒息而死;此外,由于逃生管的逃生口朝向鱼网囊的一侧,当主网囊前进时,水流不会冲击逃生口,影响海龟逃生;
5、由于逃生管中部的拱起段与外界相连通,保证空气流通,当海龟爬行至拱起段后可以呼吸,提高逃生效率;此外,当部分鱼虾也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逃生管内,由于拱起段的存在,使鱼虾不能穿过,只能回到分离管内,提高捕捞产量;
6、外界的空气进入到透气管内,然后依次通过穿孔、软管和透气孔进入到逃生管内的拱起段上,使拱起段和外界保持空气连通,保证海龟爬行至拱起段后能够正常呼吸,提高逃生效率;
7、当鱼虾进入到格栅板后方后,在分离结构的作用下,将鱼和虾分离开,鱼进入到鱼网囊内,虾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虾网囊内,实现鱼虾分离,免去了后续筛选的麻烦,省时省力;
8、当虾触碰到固定轴上的毛刷时,受惊会向上弹跳,然后通过过滤网板上的第二过滤孔进入到虾网囊内,由于鱼的体型较大,不能穿过第二过滤孔,鱼受到惊吓会下潜四处钻洞,快速穿过毛刷进入到鱼网囊内,实现鱼虾分离,操作简单;
9、由于虾网囊的尾端通过第三拉绳固连在浮块上,使虾网囊始终倾斜向上,与鱼网囊分离,不会缠绕在一起,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D处的剖视图。
图中,1、分离管;11、格栅板;111、第一过滤孔;12、半圆管;121、平直板;13、转动轴;131、转动板;132、配重块;133、复位弹簧;134、橡胶条;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51、过滤网板;152、第二过滤孔;16、固定轴;161、毛刷;2、主网囊;3、鱼网囊;4、虾网囊;5、浮块;51、穿孔;52、第一拉绳;53、软管;54、透气管;55、第二拉绳;56、第三拉绳;6、逃生管;61、逃生口;62、拱起段;6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包括浮块5、主网囊2、鱼网囊3、格栅板11、半圆管12、导向机构、逃生机构和分离机构。
所述浮块5的下侧面通过第二拉绳55吊设有分离管1,所述分离管1从前向后水平设置。
所述主网囊2为前后开口的进鱼通道,前端开口大于后端开口,所述主网囊2的后端固连在分离管1的前端。
所述鱼网囊3的开口固连在分离管1的后端。
所述格栅板11竖直固设在分离管1内,所述格栅板11与分离管1的上侧壁和左右侧壁相连,所述格栅板1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滤孔111,若干个所述第一过滤孔111均呈长条状且平行设置。
所述半圆管12的两端分别水平固设在分离管1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半圆管12的上侧边水平固设有平直板121,所述平直板121与格栅板11的下侧边固连,所述半圆管12的下侧边与分离管1的下侧壁固连,所述半圆管12的弧形开口朝向主网囊2一侧。
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分离管1内,所述导向机构能够将进入到分离管1内的海龟导向至半圆管12内。
所述逃生机构设置在分离管1的左右两侧,所述逃生机构能够使进入半圆管12内的海龟逃出分离管1。
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位于格栅板11后侧的分离管1内,所述分离机构能够将分离管1内的鱼虾分离开。
利用渔船拖动主网囊2和浮块5向前移动,鱼虾通过主网囊2进入到分离管1内,同时还有一些海龟也会进入,鱼虾可以直接穿过格栅板11上的第一过滤孔111进入到分离管1的后端,通过分离机构可以将鱼虾分离开来,使鱼进入到鱼网囊3内,实现鱼虾分离,操作简单;同时,进入分离管1内的海龟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进入半圆管12内,然后通过逃生机构快速逃出分离管1,避免海龟被困在分离管1内,无法呼吸导致死亡,起到保护海龟的作用。
具体来说,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转动轴13和转动板131。
所述转动轴13水平转动设置在分离管1的左右侧壁上。
所述转动板131固设在转动轴13上,所述转动板131的前侧边固设有配重块132,初始状态,所述配重块132接触分离管1的下侧壁,所述转动板131的后侧边接触格栅板11的下侧边。
初始状态,在配重块132的重力作用下,转动板131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由于海龟的重力较大,会沿着分离管1的下侧壁爬行,当海龟爬行至转动板131的后侧边时,转动板131的后侧边重量大于配重块132一侧的重量,使转动板131顺时针转动,海龟滑落至半圆管12内,转动板131失去海龟的重力作用后,在配重块132的作用下重新逆时针转动至初始位置,避免鱼虾进入到半圆管12内,结构简单。
具体来说,所述转动板131的下侧面和分离管1的下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33,所述复位弹簧133位于转动轴13的前侧。
由于分离管1向前移动,水流冲击转动板131,在复位弹簧133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使转动板131保持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避免水流使转动板131不断发生转动,影响海龟进入半圆管12;此外,由于海龟的重量较大,不影响转动板131顺时针转动,此时复位弹簧133被拉伸,当海龟滑落至半圆管12内,复位弹簧133使转动板131快速逆时针转动,恢复至初始状态,将海龟限制在转动板131和半圆管12之间的空间内,避免海龟回到分离管1内。
具体来说,所述逃生机构包括两个逃生结构,两个所述逃生结构分别设置在分离管1的左右侧壁上,所述逃生结构包括第一通孔14和逃生管6。
所述第一通孔14开设在分离管1侧壁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孔14与半圆管12同轴。
所述逃生管6的一端固连在第一通孔14上,另一端向鱼网囊3一侧弯曲延伸且端部设有逃生口61,所述逃生管6和浮块5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52。
当海龟进入到半圆管12内,转动板131在配重块132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至初始状态,将海龟限制在半圆管12和转动板131之间,海龟会穿过第一通孔14进入到逃生管6内,然后沿着逃生管6从逃生口61逃出,避免海龟被困在分离管1内窒息而死;此外,由于逃生管6的逃生口61朝向鱼网囊3的一侧,当主网囊2前进时,水流不会冲击逃生口61,影响海龟逃生。
具体来说,所述逃生管6的中部向上弯曲形成拱起段62,所述浮块5的上侧面设有透气管54,所述拱起段62通过连通结构与浮块5上的透气管54相连通,所述连通结构能够使拱起段62与外界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透气管54为鹅颈透气管。
由于逃生管6中部的拱起段62与外界相连通,保证空气流通,当海龟爬行至拱起段62后可以呼吸,提高逃生效率;此外,当部分鱼虾也通过第一通孔14进入到逃生管6内,由于拱起段62的存在,使鱼虾不能穿过,只能回到分离管1内,提高捕捞产量。
具体来说,所述连通结构包括透气孔63和软管53。
所述透气孔63开设在拱起段62的顶部。
软管53,所述浮块5上贯穿上下侧面开设有穿孔51,所述软管53的一端与穿孔51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透气孔63相连。
外界的空气进入到透气管54内,然后依次通过穿孔51、软管53和透气孔63进入到逃生管6内的拱起段62上,使拱起段62和外界保持空气连通,保证海龟爬行至拱起段62后能够正常呼吸,提高逃生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二通孔15、虾网囊4和分离结构。
所述第二通孔15开设在分离管1的上侧壁上。
所述虾网囊4的开口固连在第二通孔15上。
所述分离结构设置在格栅板11后方的分离管1内,所述分离结构能够将分离管1内的鱼虾分离开,进入到相对应的鱼网囊3和虾网囊4内。
当鱼虾进入到格栅板11后方后,在分离结构的作用下,将鱼和虾分离开,鱼进入到鱼网囊3内,虾通过第二通孔15进入到虾网囊4内,实现鱼虾分离,免去了后续筛选的麻烦,省时省力。
具体来说,所述分离结构包括若干个固定轴16和过滤网板151。
若干个所述固定轴16水平固连在分离管1的左右侧壁上,若干个所述固定轴16的轴线处于同一倾斜平面内,所述固定轴16上沿周向设有毛刷161,靠近分离管1上侧壁的固定轴16位于第二通孔15的后侧。
所述过滤网板151水平固设在第二通孔15内,所述过滤网板151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152。
当虾触碰到固定轴16上的毛刷161时,受惊会向上弹跳,然后通过过滤网板151上的第二过滤孔152进入到虾网囊4内,由于鱼的体型较大,不能穿过第二过滤孔152,鱼受到惊吓会下潜四处钻洞,快速穿过毛刷161进入到鱼网囊3内,实现鱼虾分离,操作简单。
具体来说,所述虾网囊4的尾端通过第三拉绳56与浮块5固连。
由于虾网囊4的尾端通过第三拉绳56固连在浮块5上,使虾网囊4始终倾斜向上,与鱼网囊3分离,不会缠绕在一起,结构简单。
一种上述拖网捕捞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渔船拖动主网囊2和浮块5向前移动,鱼虾和海龟通过主网囊2进入到分离管1内;
S2、鱼虾通过格栅板11上的第一过滤孔111进入到分离管1的后端,然后通过分离机构将分离管1内的鱼虾分开,使鱼进入到鱼网囊3内;
S3、通过导向机构将进入分离管1内的海龟导向至半圆管12内,然后海龟通过逃生机构逃出分离管1。
进入分离管内的海龟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进入到半圆管12内,然后通过逃生机构逃出分离管1,避免海龟被困在分离管1内窒息而死,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实现选择性捕捞,安全可靠。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块(5),所述浮块(5)的下侧面通过第二拉绳(55)吊设有分离管(1);
主网囊(2),所述主网囊(2)呈前大后小的锥形,所述主网囊(2)的后端固连在分离管(1)的前端;
鱼网囊(3),所述鱼网囊(3)的开口固连在分离管(1)的后端;
格栅板(11),所述格栅板(11)竖直固设在分离管(1)内,所述格栅板(11)与分离管(1)的上侧壁和左右侧壁相连,所述格栅板(1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滤孔(111);
半圆管(12),所述半圆管(12)的两端分别水平固设在分离管(1)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半圆管(12)的上侧边水平固设有平直板(121),所述平直板(121)与格栅板(11)的下侧边固连,所述半圆管(12)的下侧边与分离管(1)的下侧壁固连,所述半圆管(12)的弧形开口朝向主网囊(2)一侧;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分离管(1)内,所述导向机构能够将进入到分离管(1)内的海龟导向至半圆管(12)内;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水平转动设置在分离管(1)的左右侧壁上;
转动板(131),所述转动板(131)固设在转动轴(13)上,所述转动板(131)的前侧边固设有配重块(132),初始状态,所述配重块(132)接触分离管(1)的下侧壁,所述转动板(131)的后侧边接触格栅板(11)的下侧边,所述转动板(131)的下侧面和分离管(1)的下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33),所述复位弹簧(133)位于转动轴(13)的前侧;
逃生机构,所述逃生机构设置在分离管(1)的左右两侧,所述逃生机构能够使进入半圆管(12)内的海龟逃出分离管(1);
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位于格栅板(11)后侧的分离管(1)内,所述分离机构能够将分离管(1)内的鱼虾分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机构包括两个逃生结构,两个所述逃生结构分别设置在分离管(1)的左右侧壁上,所述逃生结构包括:
第一通孔(14),所述第一通孔(14)开设在分离管(1)侧壁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孔(14)与半圆管(12)同轴;
逃生管(6),所述逃生管(6)的一端固连在第一通孔(14)上,另一端向鱼网囊(3)一侧弯曲延伸且端部设有逃生口(61),所述逃生管(6)和浮块(5)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管(6)的中部向上弯曲形成拱起段(62),所述浮块(5)的上侧面设有透气管(54),所述拱起段(62)通过连通结构与浮块(5)上的透气管(54)相连通,所述连通结构能够使拱起段(62)与外界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包括:
透气孔(63),所述透气孔(63)开设在拱起段(62)的顶部;
软管(53),所述浮块(5)上贯穿上下侧面开设有穿孔(51),所述软管(53)的一端与穿孔(51)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透气孔(6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第二通孔(15),所述第二通孔(15)开设在分离管(1)的上侧壁上;
虾网囊(4),所述虾网囊(4)的开口固连在第二通孔(15)上;
分离结构,所述分离结构设置在格栅板(11)后方的分离管(1)内,所述分离结构能够将分离管(1)内的鱼虾分离开,进入到相对应的鱼网囊(3)和虾网囊(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结构包括:
若干个固定轴(16),若干个所述固定轴(16)水平固连在分离管(1)的左右侧壁上,若干个所述固定轴(16)的轴线处于同一倾斜平面内,所述固定轴(16)上沿周向设有毛刷(161),靠近分离管(1)上侧壁的固定轴(16)位于第二通孔(15)的后侧;
过滤网板(151),所述过滤网板(151)水平固设在第二通孔(15)内,所述过滤网板(151)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1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虾网囊(4)的尾端通过第三拉绳(56)与浮块(5)固连。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网捕捞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渔船拖动主网囊(2)和浮块(5)向前移动,鱼虾和海龟通过主网囊(2)进入到分离管(1)内;
S2、鱼虾通过格栅板(11)上的第一过滤孔(111)进入到分离管(1)的后端,然后通过分离机构将分离管(1)内的鱼虾分开,使鱼进入到鱼网囊(3)内;
S3、通过导向机构将进入分离管(1)内的海龟导向至半圆管(12)内,然后海龟通过逃生机构逃出分离管(1)。
CN202110562314.0A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180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2314.0A CN113180016B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2314.0A CN113180016B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0016A CN113180016A (zh) 2021-07-30
CN113180016B true CN113180016B (zh) 2022-06-28

Family

ID=7698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2314.0A Active CN113180016B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001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2318A (en) * 1991-04-01 1993-06-29 Stokes Jr Wilton C Turtle exclusion device
RU2007913C1 (ru) * 1991-11-18 1994-02-28 Поляр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орского рыб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и океанографии им.Н.М.Книповича Креветколовный трал с сортирующей системой
WO1998036638A1 (en) * 1997-02-21 1998-08-27 Pade Thomsen Size-sorting trawl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RU87605U1 (ru) * 2009-04-22 2009-10-20 ФГУП Поляр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орского рыб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и океанографии им. Н.М. Книповича (ФГУП ПИНР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нижения прилова камчатского краба тралами для промысла донных рыб
CN111034689A (zh) * 2019-10-08 2020-04-2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拖网自动分类结构
CN111053068A (zh) * 2019-10-08 2020-04-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拖虾网鱼虾分离装置
CN112005972A (zh) * 2020-08-18 2020-12-0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带有摄像装置的海龟排除拖网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5336A1 (en) * 2005-04-12 2006-10-12 Andrew Redfear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ycatch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2318A (en) * 1991-04-01 1993-06-29 Stokes Jr Wilton C Turtle exclusion device
RU2007913C1 (ru) * 1991-11-18 1994-02-28 Поляр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орского рыб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и океанографии им.Н.М.Книповича Креветколовный трал с сортирующей системой
WO1998036638A1 (en) * 1997-02-21 1998-08-27 Pade Thomsen Size-sorting trawl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RU87605U1 (ru) * 2009-04-22 2009-10-20 ФГУП Поляр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орского рыб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и океанографии им. Н.М. Книповича (ФГУП ПИНР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нижения прилова камчатского краба тралами для промысла донных рыб
CN111034689A (zh) * 2019-10-08 2020-04-2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拖网自动分类结构
CN111053068A (zh) * 2019-10-08 2020-04-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拖虾网鱼虾分离装置
CN112005972A (zh) * 2020-08-18 2020-12-0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带有摄像装置的海龟排除拖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0016A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4872B (zh) 一种提高饵料利用率的养殖网箱
CN107801699B (zh) 一种拖网专用大型水母释放-采集方法
CN111034689B (zh) 一种拖网自动分类结构
CN206658885U (zh) 一种新型大型池塘快速捕捞渔网
US4739574A (en) Turtle excluder device
CN112005972B (zh) 一种带有摄像装置的海龟排除拖网结构
CN105379687A (zh) 潜艇式鱼网渔具
CN110558289A (zh) 一种珊瑚礁区中小型海洋生物研究保护用诱捕采集装置
CN202151077U (zh) 鱼苗快速放流船
CN113180016B (zh) 一种拖网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4445440B2 (ja) 海藻類及び魚介類の定量的計数を目的とした採集方法とこの採集方法に用いる採集網
CN114304085A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连续捕捞式南极磷虾拖网
JP5122241B2 (ja) バケ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ブロック回収方法
CN111053068A (zh) 一种拖虾网鱼虾分离装置
US4869010A (en) Apparatus for exclusion of debris from bottom trawls
CN109924171B (zh) 一种诱捕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
CN208863388U (zh) 一种漂流性鱼卵、仔稚鱼调查网具
CN114424760B (zh) 繁殖期刀鲚诱捕装置及方法
CN207100225U (zh) 一种捕鱼钓具
CN108464282A (zh) 一种用于保护渔业资源的水母拖网
CN105393994A (zh) 屋式诱捕鱼渔具
CN113180019B (zh) 一种青虾的冬季捕捞设备
CN110973083B (zh) 一种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
JP6532624B1 (ja) 魚捕獲器、および、魚捕獲器を用いた漁獲方法
CN204409299U (zh) 一种甲鱼诱捕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