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7777B -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7777B
CN113177777B CN202110487304.5A CN202110487304A CN113177777B CN 113177777 B CN113177777 B CN 113177777B CN 202110487304 A CN202110487304 A CN 202110487304A CN 113177777 B CN113177777 B CN 113177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model
module
elevat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73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7777A (zh
Inventor
许勇军
杨有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zhi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zhi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zhi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zhi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73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7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7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7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7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7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21Item configuration or customiz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属于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服务平台,用于对产品设计信息及产品参数进行存储;数据库,用于接收并存储产品参数,并将所述产品参数上传至所述服务平台;用户客户端,用于用户提交产品参数;数据获取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库,用于从所述用户客户端处获取所述产品参数。本发明无需在对整个模型进行调整,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另外用户可根据组合模块从模型存储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单元模型,并直接在原始产品模型上直接替换,然后再根据自身需求在重新组合后的产品上进行修订,大幅度的降低修改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应用程序是一种使用网页浏览器在互联网或企业内部网上操作的应用软件。是一种以网页语言(例如HTML、JavaScript、Java等编程语言)撰写的应用程序,需要通过浏览器来运行。网络应用程序风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可以直接在各种电脑平台上运行,不需要事先安装或定期升级等程序。
在工业产品设计上,企业大多直接通过线下方式选择设计公司,但是该种方式需要双方不断的交涉,浪费人力物力,因此市场上逐渐出现了线上方式,其中,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 108665247 A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改变了传统的需要面谈的方式,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产品设计方面,多次返稿修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传统的修改方式往往是设计师根据用户意见去自行修改图纸,该方式仍然存在用户表达不准确、设计师理解不透彻等问题,因此很容易造成多次返稿,仍然达不到客户预期,且每次返稿都需要对整个模型进行修改,工作量较大,影响产品设计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其优点在于减少返稿次数,降低修改工作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包括:
服务平台,用于对产品设计信息及产品参数进行存储;
数据库,用于接收并存储产品参数,并将所述产品参数上传至所述服务平台;
用户客户端,用于用户提交产品参数;
数据获取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库,用于从所述用户客户端处获取所述产品参数,并将所述产品参数传输至所述数据库;
服务商终端,连接所述服务平台,用于向所述服务平台上传产品设计信息或从所述服务平台下载产品参数;
其中,所述服务商终端包括:
单元划分模块,用于对产品参数进行检索,确立产品设计主体,并将主体划分为多个单元;
建模模块,用于对主体的每个单元进行逐一建模,每个单元建立三套模型,选择最优的单元模型,并将多个最优单元模型进行整合,以此建立产品模型;
分析模块,同于对所述产品模型进行优化分析;
反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反馈的意见与设计修改点;
修改模块,根据反馈的意见与设计修改点,通过所述建模模块对产品需要修改的单元模型进行修改;
模型存储库,用与将多个单元模型以及修改的单元模型进行逐一存储;
模拟单元,用于对最终确认的产品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模拟完毕后出图。
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参数包括产品尺寸、颜色、图纸、参考图案以及设计建议。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客户端包括:
数据上传模块,用于输入并上传所述产品参数;
产品预览模块,用于对设计的产品模型进行预览;
组合模块,用户根据自身选择从所述模型存储库中选择合适的单元模块,并将所选的单元模块替换掉原始产品模型中的对应单元模块,形成新的产品模型;
修订模块,用于对产品模型需要修改的单元进行标记,并输入修改意见,或对组合模块组合后的产品模型进行标记并输入修改意见;
修订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修订模块的修订的模型反馈至所述服务商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建模模块包括模型选择模块,用于挑选最优的单元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模块包括对各单元模块的模型适配进行研究、优化,并结合客户方、设计方使用及设计要求进行模块优化进行模拟实施,碰撞检查,能效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产品预览模块包括使用VR设备对产品进行预览,且VR设备内置存储芯片,用于通过VR设备预览并通过虚拟键盘选择需要修改的部位,并由存储芯片对选择的部位的预览图进行保存,用于后续进行修订。
进一步的,所述供应商推荐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客户端推荐产品加工厂商。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商终端还包括意见整理模块和意见提取单元,所述意见整理模块用于对所有客户提出反馈意见以及修改点进行整合汇总,所述意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意见整理模块中的有价值意见及修改点,用于提高后续服务质量。
采用以上的产品设计系统进行电梯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处理建筑设计图纸文件和/或图像扫描装置扫描形成三维模型数据,确定电梯井道及门厅的三维数据模型;
S2:通过所述用户客户端获取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轿厢额定载荷、轿厢额定速度、电机曳引比、层站门数量、乘客平均等待时间、轿厢开/关门时间;
S3:根据所述用户客户端获取的设计参数以及电梯井道及门厅的三维数据模型,确定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以及电梯井道底部空间;
S4:根据所述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以及设计参数,从所述模型存储库中调取井道顶部设备模型,所述井道顶部设备模型包括但不限于曳引机模型、曳引机支架模型、电梯控制箱模型、返绳轮模型、限速器模型、配重模型、曳引绳固定夹板模型;
S5:根据所述电梯井道底部空间以及涉及参数,从所述模型存储库中调取井道底部设备模型,所述井道底部设备模型包括但不限于轿厢缓冲器模型、配重缓冲器模型、返绳轮模型、轿厢导轨支架模型、配重导轨支架模型;
S6:所述反馈模块获取客户确认的电梯系统需要包括的设备模型;
S7:所述模拟单元根据所述步骤S6中确定的设备模型,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和电梯井道底部空间进行仿真模拟,最终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
所述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还包括确定曳引绳的布局,根据电机曳引比、轿厢额定载荷、配重重量确定电梯井道顶部的返绳轮数量以及井道底部的返绳轮数量,通过所述模拟单元模拟各个返绳轮的出绳点和入绳点,避免曳引绳发生空间干涉;进一步的通过模拟单元模拟曳引绳的走向布局,减少曳引绳的扭转,进而减少曳引绳的磨损。
所述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还包括确定井道底部缓冲器的布局,根据用户客户端获取的电梯成本预算、轿厢额定载荷、轿厢额定速度以及楼层高度确定轿厢缓冲器数量,根据确定的曳引绳的布局确定配重位置、配重导轨位置以及配重缓冲器位置,在所述模拟单元中根据缓冲器位置模拟确定井道底部维修支架位置,避免发生位置干涉的同时提高维修支架覆盖面积。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上传产品参数,服务商终端从服务平台上接收产品参数,然后通过产品参数来进行产品设计,在设计时,首先通过单元划分模块对产品参数进行检索,确立产品设计主体,并将主体划分为多个单元,然后通过建模模块对对主体的每个单元进行逐一建模,每个单元建立三套模型,选择最优的单元模型,并将多个最优单元模型进行整合,以此建立产品模型,采用多个单元模块组合式方式建模,在后续需要修改模型时,一旦某个部位出现问题,可单独对该单元模型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直接组合到产品模型上即可,无需在对整个模型进行调整,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2)产品预览模块使用户能够对产品模型进行预览,而增设组合模块和修订模块,使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更好的提出对模型的意见,且用户可根据组合模块从模型存储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单元模型,并直接在原始产品模型上直接替换,然后再根据自身需求在重新组合后的产品上进行修订,大幅度的降低修改范围;
(3)采用VR技术进行预览,能够使用户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产品,而在发现修改点时,存储芯片可及时将用户预览方向的图片进行保存,便于后续更好的标记修改点,且设计方根据用户的预览方向去认识产品,能够更加贴合用户的角度去修改模型;
(4)通过从汇总的意见及修改点中提取一些对自身服务以及设计方面有价值的参考,能够对自身服务与设计水平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以便后续提供更好的服务。
(5)电梯系统具有复杂的驱动设备、制动设备、缓冲设备、安全设备等,上述设备决定了电梯系统的安全性和价格成本,客户在选择电梯系统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在电梯上加装相应的设备,进而能够充分的实现个性化定制客户需要的电梯系统,减少电梯设计过程中的反复修改。
(6)通过模拟单元模拟电梯曳引绳的走向布局,进而能够有效避免曳引绳发生空间干涉,通过合理的模拟各个返绳轮的位置,尽可能的减少曳引绳的扭转和转向,进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曳引绳的磨损,提高电梯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包括:
服务平台,用于对产品设计信息及产品参数进行存储;
数据库,用于接收并存储产品参数,并将产品参数上传至服务平台;
用户客户端,用于用户提交产品参数;
数据获取模块,连接数据库,用于从用户客户端处获取产品参数,并将产品参数传输至数据库;
服务商终端,连接服务平台,用于向服务平台上传产品设计信息或从服务平台下载产品参数;
其中,服务商终端包括:
单元划分模块,用于对产品参数进行检索,确立产品设计主体,并将主体划分为多个单元;
建模模块,用于对主体的每个单元进行逐一建模,每个单元建立三套模型,选择最优的单元模型,并将多个最优单元模型进行整合,以此建立产品模型;
分析模块,同于对产品模型进行优化分析;
反馈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客户端反馈的意见与设计修改点;
修改模块,根据反馈的意见与设计修改点,通过建模模块对产品需要修改的单元模型进行修改;
模型存储库,用与将多个单元模型以及修改的单元模型进行逐一存储;
模拟单元,用于对最终确认的产品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模拟完毕后出图。
产品参数包括产品尺寸、颜色、图纸、参考图案以及设计建议。
用户客户端包括:
数据上传模块,用于输入并上传产品参数;
产品预览模块,用于对设计的产品模型进行预览;
组合模块,用户根据自身选择从模型存储库中选择合适的单元模块,并将所选的单元模块替换掉原始产品模型中的对应单元模块,形成新的产品模型;
修订模块,用于对产品模型需要修改的单元进行标记,并输入修改意见,或对组合模块组合后的产品模型进行标记并输入修改意见;
修订反馈模块,用于将修订模块的修订的模型反馈至服务商终端。
通过上述设计,产品预览模块使用户能够对产品模型进行预览,而增设组合模块和修订模块,使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更好的提出对模型的意见,且用户可根据组合模块从模型存储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单元模型,并直接在原始产品模型上直接替换,然后再根据自身需求在重新组合后的产品上进行修订,大幅度的降低修改范围。
建模模块包括模型选择模块,用于挑选最优的单元模型。
分析模块包括对各单元模块的模型适配进行研究、优化,并结合客户方、设计方使用及设计要求进行模块优化进行模拟实施,碰撞检查,能效分析,通过模拟实施以及碰撞检查,能够更好的发现产品设计缺陷,提高产品模型的质量。
产品预览模块包括使用VR设备对产品进行预览,且VR设备内置存储芯片,用于通过VR设备预览并通过虚拟键盘选择需要修改的部位,并由存储芯片对选择的部位的预览图进行保存,用于后续进行修订,采用VR技术进行预览,能够使用户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产品,而在发现修改点时,存储芯片可及时将用户预览方向的图片进行保存,便于后续更好的标记修改点,且设计方根据用户的预览方向去认识产品,能够更加贴合用户的角度去修改模型。
供应商推荐模块,用于向用户客户端推荐产品加工厂商,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加工厂商,给用户提供了便利。
服务商终端还包括意见整理模块和意见提取单元,意见整理模块用于对所有客户提出反馈意见以及修改点进行整合汇总,意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意见整理模块中的有价值意见及修改点,用于提高后续服务质量,其中通过从汇总的意见及修改点中提取一些对自身服务以及设计方面有价值的参考,能够对自身服务与设计水平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以便后续提供更好的服务。
采用以上的产品设计系统进行电梯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处理建筑设计图纸文件和/或图像扫描装置扫描形成三维模型数据,确定电梯井道及门厅的三维数据模型;
S2:通过所述用户客户端获取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轿厢额定载荷、轿厢额定速度、电机曳引比、层站门数量、乘客平均等待时间、轿厢开/关门时间;
S3:根据所述用户客户端获取的设计参数以及电梯井道及门厅的三维数据模型,确定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以及电梯井道底部空间;
S4:根据所述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以及设计参数,从所述模型存储库中调取井道顶部设备模型,所述井道顶部设备模型包括但不限于曳引机模型、曳引机支架模型、电梯控制箱模型、返绳轮模型、限速器模型、配重模型、曳引绳固定夹板模型;
S5:根据所述电梯井道底部空间以及涉及参数,从所述模型存储库中调取井道底部设备模型,所述井道底部设备模型包括但不限于轿厢缓冲器模型、配重缓冲器模型、返绳轮模型、轿厢导轨支架模型、配重导轨支架模型;
S6:所述反馈模块获取客户确认的电梯系统需要包括的设备模型;
S7:所述模拟单元根据所述步骤S6中确定的设备模型,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和电梯井道底部空间进行仿真模拟,最终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
所述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还包括确定曳引绳的布局,根据电机曳引比、轿厢额定载荷、配重重量确定电梯井道顶部的返绳轮数量以及井道底部的返绳轮数量,通过所述模拟单元模拟各个返绳轮的出绳点和入绳点,避免曳引绳发生空间干涉;进一步的通过模拟单元模拟曳引绳的走向布局,减少曳引绳的扭转,进而减少曳引绳的磨损。
所述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还包括确定井道底部缓冲器的布局,根据用户客户端获取的电梯成本预算、轿厢额定载荷、轿厢额定速度以及楼层高度确定轿厢缓冲器数量,根据确定的曳引绳的布局确定配重位置、配重导轨位置以及配重缓冲器位置,在所述模拟单元中根据缓冲器位置模拟确定井道底部维修支架位置,避免发生位置干涉的同时提高维修支架覆盖面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上传产品参数,服务商终端从服务平台上接收产品参数,然后通过产品参数来进行产品设计,在设计时,首先通过单元划分模块对产品参数进行检索,确立产品设计主体,并将主体划分为多个单元,然后通过建模模块对对主体的每个单元进行逐一建模,每个单元建立三套模型,选择最优的单元模型,并将多个最优单元模型进行整合,以此建立产品模型,采用多个单元模块组合式方式建模,在后续需要修改模型时,一旦某个部位出现问题,可单独对该单元模型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直接组合到产品模型上即可,无需在对整个模型进行调整,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另外用于还可根据组合模块从模型存储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单元模型,并直接在原始产品模型上直接替换,然后再根据自身需求在重新组合后的产品上进行修订,大幅度的降低修改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平台,用于对产品设计信息及产品参数进行存储;
数据库,用于接收并存储产品参数,并将所述产品参数上传至所述服务平台;
用户客户端,用于用户提交产品参数;
数据获取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库,用于从所述用户客户端处获取所述产品参数,并将所述产品参数传输至所述数据库;
服务商终端,连接所述服务平台,用于向所述服务平台上传产品设计信息或从所述服务平台下载产品参数;
其中,所述服务商终端包括:
单元划分模块,用于对产品参数进行检索,确立产品设计主体,并将主体划分为多个单元;
建模模块,用于对主体的每个单元进行逐一建模,每个单元建立三套模型,选择最优的单元模型,并将多个最优单元模型进行整合,以此建立产品模型;
分析模块,同于对所述产品模型进行优化分析;
反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反馈的意见与设计修改点;
修改模块,根据反馈的意见与设计修改点,通过所述建模模块对产品需要修改的单元模型进行修改;
模型存储库,用与将多个单元模型以及修改的单元模型进行逐一存储;
模拟单元,用于对最终确认的产品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模拟完毕后出图;
所述产品参数包括产品尺寸、颜色、图纸、参考图案以及设计建议;
所述用户客户端包括:
数据上传模块,用于输入并上传所述产品参数;
产品预览模块,用于对设计的产品模型进行预览;
组合模块,用户根据自身选择从所述模型存储库中选择合适的单元模块,并将所选的单元模块替换掉原始产品模型中的对应单元模块,形成新的产品模型;
修订模块,用于对产品模型需要修改的单元进行标记,并输入修改意见,或对组合模块组合后的产品模型进行标记并输入修改意见;
修订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修订模块的修订的模型反馈至所述服务商终端;
所述建模模块包括模型选择模块,用于挑选最优的单元模型;所述分析模块包括对各单元模块的模型适配进行研究、优化,并结合客户方、设计方使用及设计要求进行模块优化进行模拟实施,碰撞检查,能效分析;
所述产品预览模块包括使用VR设备对产品进行预览,且VR设备内置存储芯片,用于通过VR设备预览并通过虚拟键盘选择需要修改的部位,并由存储芯片对选择的部位的预览图进行保存,用于后续进行修订;
还包括供应商推荐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客户端推荐产品加工厂商;所述服务商终端还包括意见整理模块和意见提取单元,所述意见整理模块用于对所有客户提出反馈意见以及修改点进行整合汇总,所述意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意见整理模块中的有价值意见及修改点,用于提高后续服务质量;
所述产品设计系统的电梯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处理建筑设计图纸文件和/或图像扫描装置扫描形成三维模型数据,确定电梯井道及门厅的三维数据模型;
S2:通过所述用户客户端获取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轿厢额定载荷、轿厢额定速度、电机曳引比、层站门数量、乘客平均等待时间、轿厢开/关门时间;
S3:根据所述用户客户端获取的设计参数以及电梯井道及门厅的三维数据模型,确定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以及电梯井道底部空间;
S4:根据所述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以及设计参数,从所述模型存储库中调取井道顶部设备模型,所述井道顶部设备模型包括但不限于曳引机模型、曳引机支架模型、电梯控制箱模型、返绳轮模型、限速器模型、配重模型、曳引绳固定夹板模型;
S5:根据所述电梯井道底部空间以及涉及参数,从所述模型存储库中调取井道底部设备模型,所述井道底部设备模型包括但不限于轿厢缓冲器模型、配重缓冲器模型、返绳轮模型、轿厢导轨支架模型、配重导轨支架模型;
S6:所述反馈模块获取客户确认的电梯系统需要包括的设备模型;
S7:所述模拟单元根据所述步骤S6中确定的设备模型,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和电梯井道底部空间进行仿真模拟,最终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
所述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还包括确定曳引绳的布局,根据电机曳引比、轿厢额定载荷、配重重量确定电梯井道顶部的返绳轮数量以及井道底部的返绳轮数量,通过所述模拟单元模拟各个返绳轮的出绳点和入绳点,避免曳引绳发生空间干涉;通过模拟单元模拟曳引绳的走向布局,减少曳引绳的扭转,进而减少曳引绳的磨损;
所述确定电梯设备的布局方案还包括确定井道底部缓冲器的布局,根据用户客户端获取的电梯成本预算、轿厢额定载荷、轿厢额定速度以及楼层高度确定轿厢缓冲器数量,根据确定的曳引绳的布局确定配重位置、配重导轨位置以及配重缓冲器位置,在所述模拟单元中根据缓冲器位置模拟确定井道底部维修支架位置,避免发生位置干涉的同时提高维修支架覆盖面积。
CN202110487304.5A 2021-05-05 2021-05-05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Active CN113177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7304.5A CN113177777B (zh) 2021-05-05 2021-05-05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7304.5A CN113177777B (zh) 2021-05-05 2021-05-05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7777A CN113177777A (zh) 2021-07-27
CN113177777B true CN113177777B (zh) 2024-04-30

Family

ID=76928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7304.5A Active CN113177777B (zh) 2021-05-05 2021-05-05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77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6520B (zh) * 2023-12-29 2024-03-15 南京瑞永城市更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vr协同处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8859A (zh) * 2015-11-27 2016-04-0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工业设计服务平台
CN106951633A (zh) * 2017-03-02 2017-07-14 郑州轻工业学院 工业设计服务平台
CN108665247A (zh) * 2018-07-23 2018-10-16 江门市弈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
CN109558675A (zh) * 2018-11-28 2019-04-02 广东铃木电梯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井道设计方法与系统
CN110347056A (zh) * 2019-06-19 2019-10-18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产线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8859A (zh) * 2015-11-27 2016-04-0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工业设计服务平台
CN106951633A (zh) * 2017-03-02 2017-07-14 郑州轻工业学院 工业设计服务平台
CN108665247A (zh) * 2018-07-23 2018-10-16 江门市弈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
CN109558675A (zh) * 2018-11-28 2019-04-02 广东铃木电梯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井道设计方法与系统
CN110347056A (zh) * 2019-06-19 2019-10-18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产线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7777A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6711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插件式工单辅助决策方法及其系统
CN113177777B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设计系统
RU276937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мплектования изготавливаем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людей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создания цифрового двойника
CN100341017C (zh) 用于使用印板的标签印刷系统的比例算法
KR100488128B1 (ko) 원격 수주 설계 시스템 및 엘리베이터 원격 수주 방법
US200901288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eling print jobs
CN109375601A (zh) 基于数据驱动建模与仿真优化的流水线规划方法及设备
US844328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for generating an adaptive layout template which may have a transposition link
CN107330715A (zh) 选择图片广告素材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15409B (zh) 面向“互联网+”环境机械产品个性化设计模式匹配方法
CN110516186A (zh) 页面骨架自动化生成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0472152A (zh) 在线离线混合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5146477B (zh) 全自动裁断机协同控制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
CN106548387A (zh) 一种分布式3d打印制造平台的订单抢单方法和系统
JP3824155B2 (ja) 電子パーツリストシステム及び電子パーツリストの作成方法
AU2020268633A1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elevator data and for generating a digital twin of an existing elevator installation
CN104715123A (zh) 基于vb的起重机卷筒参数化设计方法
JP2005284830A (ja) 建築検討システム
CN114434806A (zh) 3d打印方法和支持3d打印的云平台系统、电子设备
Bruzzone et al. Genetic algorithms and simulation for supporting layout reengineering of automotive component production facilities
Mikkola Modularity and interface management: the case of Schindler Elevators
JP6668446B1 (ja) 昇降機のモデ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モデリング方法
JP6950762B2 (ja) 昇降機の電子商取引システム、昇降機の電子商取引方法、および昇降機の電子商取引プログラム
CN1564163A (zh) 基于大批量定制电梯产品的配置方法
WO2024090284A1 (ja) 学習システム、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調整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Yongjun

Inventor after: Yang Yougen

Inventor before: Xu Yongjun

Inventor before: Yang Youge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