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9851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9851A
CN113169851A CN201980081351.0A CN201980081351A CN113169851A CN 113169851 A CN113169851 A CN 113169851A CN 201980081351 A CN201980081351 A CN 201980081351A CN 113169851 A CN113169851 A CN 113169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lot
dci
pdcch
ind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13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泰亨
康进圭
金泳范
李周镐
崔承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69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9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融合支持超过第四代(4G)系统的更高数据速率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与物联网(IoT)技术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本公开可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全和安保服务。根据本公开,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的方法包括:基于为终端配置的时域资源分配表来识别与时隙偏移值对应的k';从基站接收用于在第k时隙中调度数据传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号;以及在第(k+k')时隙中对所接收的PDCCH信号进行盲解码,其中,k'与按照时域资源分配表配置的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小值对应。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解码 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在4G通信系统商用之后日益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需求,已经努力开发了改进的5G通信系统或前5G通信系统。基于此,5G通信系统或前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为了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已经考虑了5G通信系统在毫米波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的实现。为了降低毫米波频带中的路径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正在讨论5G通信系统中的诸如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度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规模天线的技术。另外,对于为了改进5G通信系统的系统网络,正在开发诸如演进小小区、高级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作多点(CoMP)和接收干扰消除的技术。另外,对于5G通信系统,正在开发诸如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的高级编码调制(ACM)方案,以及诸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的高级接入技术。
因特网正在从人类创建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发展到其中诸如对象的分布式元件交换和处理信息的物联网(IoT)网络。已经出现通过与云服务器等的连接将IoT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而实现的万物网(IoE)。为了实现IoT,需要诸如感测技术、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的技术要素,因此,最近已经研究了用于对象之间连接的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通信和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技术。在IoT环境中,可提供通过收集和分析从连接对象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的智能因特网技术(IT)服务。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与各种行业之间的融合和结合,IoT可应用于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物、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高级医疗服务的各种领域。
因此,已经进行了将5G通信系统应用到IoT网络的各种尝试。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通信和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技术通过诸如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的5G通信技术的技术来实现。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云无线接入网络(云RAN)的应用也可以是5G技术与IOT技术之间融合的示例。
5G无线通信系统通过使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分配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在这种配置中,DCI不仅支持自时隙调度,而且支持跨时隙调度;以及基站可通过使用更高层信令来配置时间资源分配表以分配时间资源。基于所配置的表,终端可通过使用当前接收到的DCI来间接地识别调度PDSCH的调度时间点。
上述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内容。关于以上任何内容是否可以用作关于本公开内容的现有技术,未作出确定,也未作出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终端执行盲解码以接收由PDCCH发送的DCI。为了执行盲解码并根据所执行的盲解码进行符号缓存,终端会不可避免地消耗功率。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降低终端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为终端配置的时域资源分配表来识别与时隙偏移值对应的k';从基站接收用于在第k时隙中调度数据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号;以及在第(k+k')时隙中对所接收的PDCCH信号进行盲解码,其中k'与按照时域资源分配表配置的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小值对应。
另外,该方法还可包括在第(k+k')时隙中接收另一PDCCH信号,同时进行盲解码。另外,该方法还可包括:识别作为盲解码结果是否已经获取了用于终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当尚未获取终端的DCI时,确定在第k+k'时隙的剩余时间段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另外,该方法还可包括,当已经获取终端的DCI时,识别由DCI指示的时隙偏移值。
另外,该方法还可包括:当由DCI指示的时隙偏移值与k'相同时,执行由DCI指示的数据信道发送/接收;以及当由DCI指示的时隙偏移值大于k'时,确定在第k+k'时隙的剩余时间段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另外,该方法还可包括:当确定要执行休眠模式操作时,识别在第(k+k')时隙中是否存在终端要执行的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以及当存在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时,在第(k+k')时隙中执行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而不执行休眠模式操作,或者当不存在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时,在第(k+k')时隙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
另外,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可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在除第k时隙以外的时隙中调度数据发送/接收;根据基于更高层信令配置的配置授权CG进行数据发送/接收;或发送对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或者,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可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测量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或报告测量。
另外,该方法还可包括接收包括时域资源分配表中的配置信息的更高层信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机;以及控制器,配置为联接收发机并被控制以:基于为终端配置的时域资源分配表来识别与时隙偏移值对应的k';从基站接收用于在第k时隙中调度数据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号;以及在第(k+k')时隙中对所接收的PDCCH信号进行盲解码,其中k'与按照时域资源分配表配置的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小值对应。
在进行以下详细描述之前,阐述在本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某些词和短语的定义可能是有利的:术语“包括”和“包含”及其派生词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意味着和/或;短语“与…相关联”和“与其相关联”及其派生词可意味着包括、被包括在内、与…互连、包含、被包含在内、连接到或与…连接、联接到或与…联接、与…可通信、与…协作、交错、并列、接近、被结合到或与…结合、具有、具有…的性质等;以及术语“控制器”意味着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装置、系统或其部件,这种装置可以以硬件、固件或软件、或者其中至少两个的组合来实现。应当注意,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是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无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
另外,下面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或支持,每个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形成,并以计算机可读介质体现。术语“应用程序”和“程序”是指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软件组件、指令集、过程、函数、对象、类、实例、相关数据、或适于在适当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中实现的部件。短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代码,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短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类型的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光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存储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排除了传输暂时性电或其它信号的有线、无线、光或其它通信链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永久存储数据的介质,以及可存储数据并随后重写数据的介质,诸如可重写光盘或可擦除存储装置。
在整个本专利文件中提供了某些词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定义适用于这种定义的词和短语的现有以及将来的使用。
[有益效果]
通过本公开提出的对PDCCH进行盲解码的方法,可以使终端的休眠周期最大化,从而根据由终端对PDCCH的盲解码以及对PDSCH的缓存使得终端的功耗最小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示出了5G系统中的时间-频率域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2示出了5G系统中的帧、子帧和时隙的结构的图;
图3示出了5G系统中的带宽部分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4示出了5G系统中的PDCCH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5示出了5G系统中的PDCCH结构的图;
图6示出了5G系统中的用于为数据信道分配时域资源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7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示例的图;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操作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示例的图;
图10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操作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内部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讨论的图1至图12以及用于描述本专利文件中的本公开原理的各种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原理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或装置中实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方式。
在描述本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中,将省略在本公开所属的技术领域中众所周知的且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内容的描述。这种不必要的描述的省略旨在防止模糊本公开的主题,而且更清楚地传达其主题。
出于相同的原因,在附图中,一些元件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另外,每个元件的尺寸并不完全反映其实际尺寸。在每个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提供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本公开的完整性,并将本公开的范围完全告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且本公开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这里,可理解,流程图图示的每个框和流程图图示中的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由于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加载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中,因此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生成执行流程图框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由于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存储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以便以特定方式实现这些功能,因此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产生包括执行流程图框中描述的功能的指令装置的制品。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被加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中,以使得在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的一系列操作步骤,从而产生可以由计算机执行的处理,并且使得能够对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操作,并且也可提供用于实现流程图块中描述的功能的步骤。
另外,每个框可表示模块、段或代码中的一些,其包括用于执行特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另外应注意,在一些替代实施方式中,框中提及的功能可能会不按顺序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可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相应功能。
这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意指软件元件或硬件元件,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并且“单元”可执行任何角色。然而,“单元”的含义不限于软件或硬件。“单元”可配置为驻留在可被寻址存储介质中,并且也可配置为再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因此,“单元”包括例如元件,诸如软件元件、面向对象软件元件、类元件和任务元件;以及处理、功能、属性、过程、子例程、程序代码段、驱动器、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阵列和变量。在元件和“单元”中提供的功能可组合成更少的元件和“单元”,或者可进一步分成附加的元件和“单元”。另外,元件和“单元”也可被实现以再现设备或安全多媒体卡内的一个或多个CPU。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单元”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另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本文所并入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会使得本公开的主题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对这些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下面将描述的术语是考虑本公开中的功能来定义的,并且可根据用户和操作员的意图或实践而不同。因此,术语应当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来定义。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从在早期阶段提供以语音为中心的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发展到提供符合通信标准的高速和高质量分组数据服务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高级LTE(LTE-A)和3GPP的LTE-Pro;3GPP2的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和超移动宽带(UMB);以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802.16e。
作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代表性示例,LTE系统针对下行链路(DL)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以及针对上行链路采用单载波(SC)-频分多址(FDMA)方案。上行链路(UL)是指用于从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E)或移动台(MS))向基站(BS)(或演进节点B(eNB))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以及下行链路(DL)指用于从BS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上述多址方案一般通过分配和操作要发送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在该时频资源上),来区分不同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以免彼此重叠,即,在不同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之间建立正交性。
作为后LTE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应当能够自由地反映用户、服务提供商等的各种需求,为此应当共同支持满足各种需求的服务。5G通信系统所考虑的服务示例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服务。
eMBB服务的目标是提供比由现有LTE、LTE-A或LTE-Pro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从单个基站的角度来看,5G通信系统中的eMBB业务应当能够为下行提供20Gbps吉比特(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以及为上行提供10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服务应当能够为DL提供每秒20吉比特(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另外,5G通信系统不仅应当提供峰值数据速率,还应当提供更高的用户感知数据速率。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需要改进包括更增强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发送技术的各种发送/接收技术。另外,在当前LTE中,信号是通过使用2千兆赫(GHz)频带中的最大20兆赫(MHz)的发送带宽来发送;而在5G通信系统中,5G通信系统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可通过使用3GHz到6GHz或超过6GHz的频带中的宽于20MHz的频率带宽来满足。
另外,5G通信系统中的mMTC服务被认为支持诸如物联网(IoT)的应用服务。为了高效地提供IoT服务,mMTC服务需要例如支持小区内的大量终端接入、增强终端覆盖、增加电池使用时间,以及降低终端费用。IoT服务通过使用附接到各种设备的各种传感器来提供通信功能,因此应当能够支持小区内的大量终端(例如,1000000个终端/km2)。另外,由于支持mMTC的终端很可能位于由于服务特性而无法被小区覆盖的阴影区(诸如建筑物的地下室)中,因此与5G通信系统提供的其它服务相比,mMTC服务需要更宽的覆盖范围。支持mMTC的终端需要价格低廉,并且由于不能经常更换终端电池,因此需要很长的电池寿命,诸如10年至15年。
最后,URLLC服务是基于蜂窝的任务关键型无线通信服务。例如,用于遥控机器人或机器、工业自动化、无人机、远程医疗保健和紧急警报的服务可通过URLLC来提供。因此,由URLLC提供的通信应当提供超低的延迟和超高的可靠性。例如,URLLC服务应当满足小于0.5毫秒(ms)的空中接口延迟,同时应当满足小于等于10-5的分组误差率。因此,对于支持URLLC的服务,5G通信系统应当提供比其它服务更小的发送时间间隔(TTI),同时应当在频带中分配更宽的资源,以确保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5G系统的上述三种服务(即eMBB、URLLC和mMTC)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复用并发送。这里,为了满足各个服务的不同需求,可以针对各个服务使用不同的发送/接收技术和发送/接收参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5G系统的帧结构。
图1示出了时间-频率域的基本结构的图,该时间-频率域是在5G系统中发送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区域。
参考图1,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在时间-频率域中,资源的基本单元是资源要素(RE)101,并且可以由时间轴上的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102和频率轴上的一个子载波103来限定。在频域中,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091
(例如,12)个连续RE可构成一个资源块(RB)104。
图2示出了在5G系统中所考虑的时隙结构的图。
图2示出了帧200、子帧201和时隙202的结构示例。一个帧200可被定义为10ms。一个子帧201可被定义为1ms。因此,一个帧200可包括总共10个子帧201。一个时隙202或203可以由14个OFDM符号(即,每时隙的符号数量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092
)来定义。一个子帧2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202或203,并且每子帧201的时隙202或203数量可取决于设置为子载波间隔的值μ204或205。在图2的示例中,对于μ=0 204的情况和μ=1 205的情况,示出了子载波间隔设置值。对于μ=0 204,子帧201可包括一个时隙202。对于μ=1 205,子帧201可包括两个时隙203。即,每子帧的时隙数量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093
可根据子载波间隔设置值μ而改变,因此每帧的时隙数量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094
可改变。取决于子载波间隔设置值μ'的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095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096
可以由下表1来定义。
[表1]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01
图3示出了5G通信系统中的带宽部分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3示出了UE带宽300配置为两个带宽部分(BWP)(即,BWP#1 301和BWP#2 302)的示例。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一个或多个BWP,并且可以为每个BWP配置以下信息。
[表2]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02
除了上述配置信息以外,可以为终端配置与BWP相关的各种参数。基站可通过更高层信令(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将上述信息传递到终端。可激活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BWP中的至少一个BWP。是否激活所配置的BWP可通过RRC信令从基站半静态地传递到终端,或者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从基站动态地传递到终端。
终端在被RRC连接之前可接收用于初始接入的初始BWP,该初始BWP由基站通过主信息块(MIB)配置。更具体地,在初始接入阶段,终端可通过MIB接收关于搜索空间和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配置信息,其中可发送用于接收初始接入所需的系统信息(其可以与剩余的系统信息(RMSI)或系统信息块1(SIB1)对应)的PDCCH。通过MIB配置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中的每个可对应于身份(ID)0。通过MIB,基站可向终端通知关于CORESET#0的配置信息(诸如频率分配信息、时间分配信息和数理体系)。另外,通过MIB,基站可向终端通知用于CORESET#0的监视周期及其监视时机的配置信息(即,关于搜索空间#0的配置信息)。终端可将已经从MIB获取并配置为CORESET#0的频域视为用于初始接入的初始BWP。在本示例中,初始BWP的ID可被视为0。
由5G系统支持的BWP配置可用于各种目的。作为示例,当终端支持的带宽小于系统带宽时,可通过BWP配置对这种情况提供支持。例如,可以为终端配置表2中的BWP的频率位置(位置和宽度),从而终端可以在系统带宽中的特定频率位置发送或接收数据。
作为另一示例,为了支持不同的数理体系,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多个BWP。例如,为了将任何终端配置为支持使用15kHz的子载波间隔和30kHz的子载波间隔两者的数据发送/接收,基站可以为两个BWP分别配置15kHz的子载波间隔和30kHz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BWP可以是频分复用(FDMed)的,并且当期望以特定子载波间隔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可激活配置有相关子载波间隔的BWP。
作为又一示例,为了降低终端的功耗,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具有不同大小带宽的BWP。例如,当终端支持很宽的带宽(例如,100MHz带宽)且始终在相关带宽中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可能导致很高的功耗。特别地,在没有业务的状态下在100MHz的宽带宽中对PDCCH进行不必要地监视,就功耗方面而言是非常低效的。为了降低终端的功耗,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带宽相对较窄的BWP,例如20MHz的BWP。终端可以在没有业务的状态下在20MHz的BWP中执行监视操作,并且在产生数据时,可根据来自基站的命令在100MHz的BWP中发送或接收数据。
在上述用于配置BWP的方法中,终端在被RRC连接之前可以在初始接入阶段通过MIB接收关于初始BWP的配置信息。更具体地,终端可以从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上发送的MIB接收用于PDCCH的CORESET的配置,通过该PDCCH可发送用于调度系统信息块(SIB)的DCI。通过MIB配置的CORESET的带宽可被视为初始BWP,并且终端可以在配置的初始BWP中接收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的SIB。初始BWP可用于接收SIB,并且还可用于其它系统信息(OSI)、寻呼和随机接入。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5G系统中的DCI。
在5G系统中,上行链路数据(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下行链路数据(或PDSCH)的调度信息通过DCI从基站传递到终端。终端可监视PUSCH或PDSCH的回退DCI格式和非回退DCI格式。回退DCI格式可包括在基站与终端之间预定义的固定字段,以及非回退DCI格式可包括可配置字段。
DCI可经过信道编码和调制处理,然后可通过PDCCH被发送。循环冗余校验(CRC)被附加到DCI消息的有效载荷,并且CRC由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加扰。取决于DCI消息的目的(例如,UE特定的数据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或随机接入响应)而使用不同的RNTI。也就是说,RNTI不是显式发送的,而是以被包括在CRC计算处理中的状态下发送的。在接收到通过PDCCH发送的DCI消息时,终端通过使用所分配的RNTI来检查CRC。如果CRC的检查结果是正确的,则终端可识别出相关消息被发送到终端。在下文中,PDCCH发送/接收可被理解为DCI的通过PDCCH的发送/接收。
例如,用于调度系统信息(SI)的PDSCH的DCI可以由系统信息RNTI(SI-RNTI)加扰。用于调度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的PDSCH的DCI可以由随机接入RNTI(RA-RNTI)加扰。用于调度寻呼消息的PDSCH的DCI可以由寻呼RNTI(P-RNTI)加扰。另外,用于通知时隙格式指示符(SFI)的DCI可以由时隙格式指示符RNTI(SFI-RNTI)加扰。用于通知发送功率控制(TPC)的DCI可以由发送功率控制RNTI(TPC-RNTI)加扰。用于调度UE特定的PDSCH或PUSCH的DCI可以由小区RNTI(C-RNTI)加扰。
DCI格式0_0可用作调度PUSCH的回退DCI,并且在本示例中,CRC可以由C-RNTI加扰。DCI格式0_0可包括例如下面的信息,DCI格式0_0中的CRC由C-RNTI加扰的。
[表3]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31
DCI格式0_1可用作调度PUSCH的非回退DCI,并且在本示例中,CRC可以由C-RNTI加扰。DCI格式0_1可包括例如下面的信息,DCI格式0_1中的CRC由C-RNTI加扰。
[表4]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41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51
DCI格式1_0可用作用于调度PDSCH的回退DCI,并且在本示例中,CRC可以由C-RNTI加扰。DCI格式1_0可包括例如下面的信息,DCI格式1_0中的CRC由C-RNTI加扰。
[表5]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61
DCI格式1_1可用作调度PDSCH的非回退DCI,并且在本示例中,CRC可以由C-RNTI加扰。DCI格式1_1可包括例如下面的信息,DCI格式1_1中的CRC由C-RNTI加扰。
[表6]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71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81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5G通信系统中的PDCCH。
图4示出了用于在5G通信系统中发送PDCCH的CORESET示例的图。更具体地,图4示出了如下示例:其中终端BWP 410配置在频率轴上,并且两个CORESET(CORESET#1 401和CORESET#2 402)配置在时间轴上的一个时隙420中。CORESET 401和402可以配置为用于频率轴上的整个终端带宽部分410中的特定频率资源403。CORESET 401和402可配置为时间轴上的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可被定义为CORESET持续时间404。在图4的示例中,CORESET#1401配置为两个符号的CORESET持续时间,并且CORESET#2 402配置为一个符号的CORESET持续时间。
在5G系统中,可以由基站通过更高层信令(例如,SI、MIB或RRC信令)为终端配置上述CORESET。用于终端的CORESET的配置表明向终端提供信息,其中该信息包括CORESET标识、CORESET的频率位置、CORESET的符号长度持续时间等。例如,提供给终端的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
[表7]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191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201
在表7中,tci-StatesPDCCH(简称为“TCI状态”)配置信息可包括与在相应CORESET上发送的DMRS处于准同位(QCL)关系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SS)/PBCH块索引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索引的信息。
图5示出了构成5G系统中使用的PDC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的基本单元示例的图。参考图5,构成控制信道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的基本单元被称为“资源要素组(REG)”503,其中REG 503可被定义为时间轴上的一个OFDM符号501,并且可被定义为频率轴上的一个物理资源块(PRB)502(例如,12个子载波)。PDCCH分配单元可通过级联REG 503来配置。
如图5所示,当分配有PDCCH的基本单元是5G系统中的控制信道要素(CCE)504时,一个CCE 504可包括多个REG 503。以图5所示的REG 503作为示例进行描述。REG 503可包括12个RE,如果一个CCE 504包括6个REG 503,则一个CCE 504可包括72个RE。当DL CORESET被配置时,相关的DL CORESET可包括多个CCE 504,可根据CORESET中的聚合级别(AL)将特定的PDCCH映射到一个或多个CCE504,并且可发送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CCE 504的PDCCH。CORESET中的CCE 504通过编号来区分,并且在本示例中,可根据逻辑映射方案来分配编号。
图5所示的PDCCH的基本单元(例如,REG 503)可包括:DCI映射到的RE;以及DMRS505映射到的所有区域,该DMRS 505是用于对REG进行解码的参考信号。如图5所示,三个DMRS 505可以在一个REG 503中发送。
根据AL,发送PDCCH所需的CCE数量可以是1、2、4、8和16,并且不同数量的CCE可用于实现PDCCH的链路适配。例如,当AL=L时,一个PDCCH可通过L个CCE发送。终端应当在终端不知晓关于PDCCH的信息的状态下检测信号,并且这种配置被称为“盲解码”。表示一组CCE的搜索空间定义为用于盲解码。搜索空间是一组候选PDCCH,包括终端应当在给定AL处尝试解码的CCE,并且存在多个AL使得1个、2个、4个、8个和16个CCE形成各自的组。因此,终端具有多个搜索空间。搜索空间集可被定义为在配置的所有AL的一组搜索空间。
搜索空间可被分类为公共搜索空间和UE特定搜索空间。特定终端组或所有终端可搜索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以接收对SI或诸如寻呼消息的小区公共控制信息的动态调度。例如,终端可搜索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因此可接收用于发送包括小区的运营商信息等的SIB的PDSCH调度分配信息。由于特定终端组或所有终端应当接收PDCCH,因此公共搜索空间可被定义为一组预先约定的CCE。另外,终端可搜索PDCCH的UE特定搜索空间,因此可接收关于UE特定的PDSCH或PUSCH的调度分配信息。UE特定搜索空间是终端的标识和各种系统参数的函数,并且可被定义为是特定于UE的。
在5G系统中,可以由基站通过更高层信令(例如,SIB、MIB或RRC信令)为终端配置PDCCH的搜索空间参数。例如,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每个聚合级别L的候选PDCCH数量、监视搜索空间的周期、在时隙中以符号为单位监视搜索空间的时机、搜索空间类型(公共搜索空间或UE特定搜索空间),在相应搜索空间中期望被监视的RNTI和DCI格式的组合、其中的搜索空间要被监视的CORESET的索引等。例如,由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搜索空间的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
[表8]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231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241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251
基站可根据配置信息为终端配置一个或多个搜索空间集。作为示例,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搜索空间集1和搜索空间集2,可将终端配置为在公共搜索空间中监视由搜索空间集1中的X-RNTI加扰的DCI格式A,并且可以将终端配置为在UE特定搜索空间中监视由搜索空间集合2中的Y-RNTI加扰的DCI格式B。根据上述配置信息,一个或多个搜索空间集可存在于公共搜索空间或UE特定搜索空间中。例如,搜索空间集#1和搜索空间集#2可配置为公共搜索空间,以及搜索空间集#3和搜索空间集#4可配置为UE特定搜索空间。
DCI格式和RNTI的以下组合可以在公共搜索空间中被监视:
-DCI格式0_0/1_0,具有由小区RNTI(C-RNTI)、配置的调度RNTI(CS-RNTI)、半持久性(SP)-CSI-RNTI、随机接入RNTI(RA-RNTI)、临时小区RNTI(TC-RNTI)、寻呼RNTI(P-RNTI)、系统信息RNTI(SI-RNTI)加扰的CRC的;
-DCI格式2_0,具有由时隙格式指示符(SFI)-RNTI加扰的CRC;
-DCI格式2_1,具有由中断RNTI(INT-RNTI)加扰的CRC;
-DCI格式2_2,具有由PUSCH RNTI的发送功率控制(TPC-PUSCH-RNTI)、PUCCH RNTI的发送功率控制(TPC-PUCCH-RNTI)加扰的CRC;以及
-DCI格式2_3,具有由SRS RNTI的发送功率控制(TPC-SRS-RNTI)加扰的CRC。
DCI格式和RNTI的以下组合可以在UE特定搜索空间中被监视:
-DCI格式0_0/1_0,具有由C-RNTI、CS-RNTI、TC-RNTI加扰的CRC;以及
-DCI格式1_0/1_1,具有由C-RNTI、CS-RNTI、TC-RNTI加扰的CRC。
以上特定RNTI可遵守以下定义和用途。
-C-RNTI:用于调度UE特定的PDSCH;
-TC-RNTI:用于调度UE特定的PDSCH;
-CS-RNTI:用于半静态配置的UE特定的PDSCH调度;
-RA-RNTI:用于在随机接入阶段调度PDSCH;
-P-RNTI:用于调度进行寻呼发送的PDSCH;
-SI-RNTI:用于调度进行SI发送的PDSCH;
-INT-RNTI:用于通知PDSCH是否被穿孔;
-TPC-PUSCH-RNTI:用于指示PUSCH的功率控制命令;
-TPC-PUCCH-RNTI:用于指示PUCCH的功率控制命令;以及
-TPC-SRS-RNTI:用于指示SRS的功率控制命令。
以上特定DCI格式可遵守以下定义。
[表9]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261
在下文中,将通过示例来描述5G系统,但是实施方式也可应用于具有类似技术背景或信道形式的其它通信系统。例如,LTE或LTE-A移动通信以及将在5G系统之后开发的移动通信技术可包括在其它通信系统中。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确定,在不大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部分修改应用于其它通信系统。
另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并入本文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使得本公开的主题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下面将描述的术语是考虑本公开中的功能而定义的,并且可根据用户和操作员的意图或实践而不同。因此,术语应当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来定义。
在以下描述中,将详细描述在5G通信系统中用于为PDSCH或PUSCH分配时域的方法。
在5G系统中,可使用DCI指示PDSCH和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
例如,可以为PDSCH指示与资源分配相关的以下信息。
K0:时隙偏移(调度PDSCH的时隙相对于接收指示时隙位置的DCI的时隙的偏移值);
mappingType(映射类型):PDSCH映射类型A或B(可根据映射类型确定DMRS的位置和可支持的候选PDSCH符号长度);以及
startSymbolAndlength(起始符号和长度):PDSCH的时隙中的起始符号位置和符号长度。
例如,可以为PUSCH指示与资源分配相关的以下信息。
K2:时隙偏移(调度PUSCH的时隙相对于接收指示时隙位置的DCI的时隙的偏移值);
mappingType:PUSCH映射类型A或B(可根据映射类型确定DMRS的位置和可支持的候选PUSCH符号长度);以及
startSymbolAndlength:PUSCH的时隙中的起始符号位置和符号长度。
图6示出了5G系统中的用于PDSCH的时域资源分配的示例的图。终端可以从PDCCH600获取DCI,并且可以从DCI获取PDSCH 601的调度信息及其时域资源分配信息。DCI可用于向终端指示与调度PDSCH 601的时隙的索引对应的时隙偏移k0 602的值,即,已经接收PDCCH 600的时隙与调度PDSCH 601的时隙之间的间隔。在图6的示例中,当接收PDCCH 600的时间点与第k时隙605对应并且随通知接收到的时隙偏移值是k0 602时,PDSCH 601可以在(k+k0)时隙中被调度。终端还可以从DCI获取关于PDSCH 601的起始符号位置603和符号长度604的信息(称为“起始和长度指示符值(SLIV)”),因此可识别PDSCH 601的时隙中的时域分配信息。
基站可将一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预先配置为表,该时域资源分配信息可通过使用DCI由更高层信令指示给终端。即,基站可通过更高层信令将用于终端的总共N(≥1)个时域资源分配信息(k0MappingType或k2 startSymbolAndLength)配置为表,并且可通过使用DCI动态地向终端指示总共N个条目中的一个。
例如,对于终端,如下表10中的参数,基站可配置包括用于PDSCH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的表。最多可配置maxNrofDL-Allocation(=16)个条目,并且可通过使用包括在DCI中的最多log2(maxNrofDL-Allocation)(=4)位来从基站向终端指示条目中的一个。
[表10]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281
类似地,对于终端,如下表11中的参数,基站可配置包括用于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的表。最多可配置maxNrofUL-Allocation(=16)个条目,并且可通过使用包括在DCI中的最多log2(maxNrofUL-Allocation)(=4)位来从基站向终端指示条目中的一个。
[表11]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291
在描述本公开时,将定义以下两个调度方案的术语。
-自时隙调度:当接收PDCCH的时隙与调度PDSCH(或PUSCH)的时隙相同,即,k0(或k2)=0。
-跨时隙调度:当接收PDCCH的时隙与调度PDSCH(或PUSCH)的时隙不同时,即,k0(或k2)>0。
在以下描述中,将描述终端的休眠模式。
在终端不必执行任何发送/接收的时间段T内,终端以休眠模式操作,从而可最小化功耗。根据终端可以以休眠模式操作的时间段T的长度,终端可以以下面三种休眠模式中的一种操作。
-深度休眠是当T>Tds时终端可操作的休眠模式。在深度休眠模式下,终端可以以最低功耗操作并仅执行最小基带操作,并且射频(RF)电路还可变为停用状态。为了使以深度休眠模式操作的终端以活动模式(例如,用于执行发送/接收的活动模式)进行操作,终端可能需要相对校长的瞬态时间。Tds可被定义为终端以深度休眠模式操作所需的最小时间段。
-浅度休眠可对应于当Tls<T≤Tds时终端可操作的休眠模式。浅度休眠模式允许终端以低功耗操作,并且可需要比深度休眠模式更短的瞬态时间。Tls可被定义为终端以浅度休眠模式操作所需的最小时间段。
-微休眠可对应于当Tms<T≤Tls时终端可操作的休眠模式。微休眠模式允许终端以相对较低的功耗操作,并且从微休眠模式切换到活动模式所需的瞬态时间可以非常短或为零。Tms可被定义为终端以微休眠模式操作所需的最小时间段。
基于上述定义,根据终端可以以休眠模式操作的时间段T的长度,终端可以以深度休眠模式、浅度休眠模式和微休眠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休眠模式操作。在下文中,在描述本公开时,深度休眠模式、浅度休眠模式和微休眠模式彼此不作区分,并且被统称为“休眠模式”。
为了降低终端功耗,当终端未获取PDSCH或PUSCH的调度DCI时,在特定时间点对PDCCH进行盲解码的终端在相应时隙中以微休眠模式操作,从而可以使不必要的功耗最小化。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考虑跨时隙调度来控制终端的微休眠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从DCI获取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来控制终端的休眠模式的方法。
终端可以在特定时间点对PDCCH执行监视(即盲解码),因此可获取数据信道(即PDSCH或PUSCH)的调度信息。在本示例中,可基于PDSCH或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例如根据相应的调度是自时隙调度还是跨时隙调度来控制终端的休眠模式操作。
图7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示例的图。
参考图7,终端可以在时隙700中监视PDCCH 701。现更详细地描述终端对PDCCH进行盲解码的操作。终端可首先接收PDCCH的符号(如附图标记702所示)。也就是说,这种配置可被理解为意指对PDCCH可被映射到的时间段和频带信号进行接收。如上所述,PDCCH可被映射到的时间段和频带可以由基站发送的更高层信令来配置。终端可接收PDCCH的符号,然后可对所接收的PDCCH进行盲解码(如附图标记703所示)。在本示例中,盲解码操作可包括一系列处理,诸如信道估计、信道均衡和信道解码。
在本示例中,在终端对PDCCH进行盲解码的同时,终端可缓存在相应时间段中发送的符号(如附图标记704所示)。术语“缓存”是指终端在执行盲解码的同时将接收到的信号存储在终端的缓存器中的操作。原因在于,当终端完成PDCCH的盲解码(如附图标记703所示)然后获取PDSCH的调度DCI时,PDSCH可能在缓存的符号中被调度(如附图标记704所示)。当终端完成PDCCH的盲解码(如附图标记703所示)然后未能获得DCI时,即当基站并未在相应时隙中向终端发送DCI时,终端可以从终端完成PDCCH的盲解码(如附图标记703所示)之后的时间点开始在休眠模式(如附图标记705所示)下操作。另外,终端可丢弃所缓存的符号(如附图标记704所示)。
当终端完成PDCCH的盲解码(如附图标记703所示)然后获取DCI时,终端可根据获取的DCI的信息调整休眠模式。如果DCI指示PDSCH或PUSCH的自时隙调度,则终端可根据DCI中的指示在相应的时隙(即,在其中接收DCI的时隙)中发送或接收PDSCH或PUSCH。在本示例中,如果DCI指示PDSCH的自时隙调度,则终端可以从所缓存的符号(如附图标记704所示)获取DL数据。如果DCI指示PDSCH或PUSCH的跨时隙调度,则在相应时隙的剩余时间段内终端可以在休眠模式(如附图标记705所示)下操作。
在图7的示例中,终端在活动模式状态下的功耗量由P0 709表示,终端以活动模式操作的时间段由T0 711表示,终端在休眠模式状态下的功耗量由P1 710表示,以及终端以休眠模式操作的时间段由T1 712表示。在本示例中,通常P0 709>P1 710,并且终端在时隙中的总功耗量可计算为P0T0+P1T1。因此,根据终端以休眠模式操作的时间段T1 712的增加,终端功耗的减少量可增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控制终端的休眠模式,以最小化不必要的终端活动模式并允许终端以休眠模式操作,从而能够降低终端的功耗。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操作的流程图。
在操作800中,终端可接收PDCCH。PDCCH的接收可被理解为如下过程:终端在PDCCH信号被映射到的且通过更高层信令确定的资源上接收由基站发送的信号。或者,PDCCH的接收可被理解为接收由基站发送的PDCCH信号的过程。在操作801中,终端可对所接收的PDCCH进行盲解码。在操作802中,终端可确定作为盲解码结果是否已经获取DCI。如果在操作802中确定尚未获取DCI,则在操作805中,终端可以以休眠模式操作。如果在操作802中确定已经获取DCI,则在操作803中,终端可基于所获取的DCI内的PDSCH或PUSCH的时间资源分配信息来确定是否配置自时隙调度。如果在操作803中确定为终端配置了自时隙调度,则终端可基于所获取的调度信息在已经接收到PDCCH的时隙中发送或接收PDSCH或PUSCH。如果在操作803中确定DCI未为终端配置自时隙调度(即,如果确定配置了跨时隙调度),则在相应时隙的剩余时间段内终端可以以休眠模式操作。
<实施方式1-1>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特定时隙(例如,时隙n)中要以休眠模式操作的终端可另外确定在时隙n中终端是否应当执行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例如,另一信道或信号的发送/接收)。如果在时隙n中终端应当执行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则终端不以休眠模式操作,而是可执行相关操作。如果在时隙n中没有终端应当执行的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则终端可以以休眠模式操作。上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可对应于例如终端的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操作。
-接收在时隙n中调度的PDSCH的操作(根据在除时隙n以外的时隙中发送的PDCCH);
-发送在时隙n中调度的PUSCH的操作(根据在除时隙n以外的时隙中发送的PDCCH);
-接收配置为半持久性调度(SPS)以在时隙n中执行的PDSCH;
-发送配置为配置授权(CG)以在时隙n中执行的PUSCH;
-发送对PDSCH的接收确认信息(HARQ-ACK);
-接收和测量SS/PBCH块或CSI-RS;
-报告信道状态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
-发送终端的调度请求;以及
-发送终端的周期性、半持久性或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SRS)。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接收PDCCH(如附图标记702所示),然后在接收PDCCH的操作之后立即在相同时隙中对相关PDCCH进行盲解码(如附图标记703所示)时,终端基本上缓存了在终端对PDCCH进行盲解码的时间段内发送的符号(如附图标记704所示)。如果在相应时隙中调度的PDSCH不存在,则终端可丢弃所缓存的符号。在本示例中,终端执行不必要的缓存操作708导致了功率的浪费。也就是说,在终端不知晓PDSCH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的状态下,最小化终端不必要的符号缓存而导致的功耗可有助于减少终端的功耗。另外,终端可同时执行符号接收缓存的操作以及PDCCH盲解码的操作。因此,如果允许终端在接收到PDCCH的时间段内同时对PDCCH进行盲解码,则可最小化终端以活动模式操作的时间段,从而可最小化终端的功耗。
基站可通过更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用于时域资源分配的表。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包括总共N(≥1)个条目的用于时域资源分配的表,并且可通过使用DCI向终端指示所配置的表中的特定值。
第二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改变对PDCCH进行盲解码的时间点的方法,以便基于所配置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来最大化休眠模式周期。
图9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示例的图。
参考图9,终端可以在第k时隙908中接收与图9的示例中的PDCCH#1 901对应的PDCCH(如附图标记902所示)。在终端接收到PDCCH#1的符号(如附图标记902所示)之后,终端不立即对PDCCH#1进行盲解码,而是可以在休眠模式(如附图标记903所示)下操作。然后,终端可以在随后时间点(例如,在第(k+k')时隙909中)对PDCCH#1进行盲解码。
例如,当PDCCH#1与PDCCH(通过该PDCCH可发送用于PDSCH的调度DCI)对应时,k'可以由以下等式1来确定。
[等式1]
k'=k0,min
在等式1中,k0,min可以与通过更高层信令配置的PDSCH的时域资源分配表的值k0中的最小值对应。例如,当假设基站为PDSCH配置如下表12所示的时域资源分配表时,k0,min可以是2。
[表12]
Figure BDA0003106394950000341
也就是说,k0,min可指PDSCH可被调度且终端可预期的最早时间点的时隙,在该时隙中。已经接收到如表12所示的配置信息的终端可确定可以从由k0,min=2指示的时隙之后的时隙(从PDCCH已经被接收的时隙)调度PDSCH。该确定与终端确定在由k0,min=2指示的时隙之前没有PDSCH被调度是相同的。因此,终端可认识到,用于调度PDSCH并且可通过PDCCH#1发送的DCI至少不指示自时隙调度,因此,不必对PDCCH#1进行盲解码,并且在已经接收PDCCH#1的时隙中缓存PDCCH#1的符号。因此,在终端接收到PDCCH#1之后,终端可推迟对相关PDCCH#1的盲解码直至可实际调度PDSCH的时间点(即,第(k+k0,min)时隙),然后可以在该时间点执行盲解码。通过这种配置,可最小化在PDCCH被盲解码的时间段内同时执行的不必要的符号缓存。
因此,另外,终端可同时执行接收PDCCH#2 904(存在于第(k+k0,min)时隙909中的PDCCH的)的操作905以及对PDCCH#1进行盲解码的操作906。如上所述,由于终端可同时执行接收和缓存符号的操作以及执行盲解码的操作,因此终端可以在第(k+k0,min)时隙909中同时执行PDCCH#2的接收905和PDCCH#1的盲解码906,并且因此可最小化终端以活动模式操作的时间。也就是说,可最大化终端以休眠模式操作的时间。
当终端完成PDCCH#1的盲解码906然后在第(k+k0,min)时隙909中未能获取DCI时,即,当基站没有在相应时隙中向终端发送DCI时,终端可以从终端完成PDCCH#1 901的盲解码906之后的时间点开始在休眠模式907下操作。
当终端完成PDCCH#1 901的盲解码906然后在第(k+k0,min)时隙909中获取到DCI时,终端可根据所获取的DCI的信息来调整休眠模式。如果使用DCI指示的k0值等于k0,min,则终端可根据DCI中的指示在第(k+k0,min)时隙909中接收并解码PDSCH。如果使用通过PDCCH#1901发送的DCI指示的k0值大于k0,min,则终端可对PDCCH#1 901进行盲解码(如附图标记906所示),然后可以在第(k+k0,min)时隙909中的剩余时间段内在休眠模式907下操作。
上述操作可同样地应用于PUSCH。
例如,当PDCCH#1与PDCCH(通过该PDCCH可发送PUSCH的调度DCI)对应时,可如下确定k'。
[等式2]
k'=k2,min-ceil(N2/N)
在等式2中,k2,min可以与通过更高层信令配置的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表的值k2中的最小值对应。N2可以与在接收PDCCH之后发送PUSCH所需的处理时间对应并可以与符号单位对应,以及N可被定义为每时隙的符号数量。Ceil(x)可被定义为输出大于x的整数中的最小整数的函数。根据等式2,终端可确定盲解码PDCCH#1的时间点为通过同时考虑可调度PUSCH的最近时隙k2,min以及发送PUSCH所需的处理时间N2而获得的时间点。
在类似的方法中,当PDCCH#1与PDCCH(通过该PDCCH可发送PDSCH或PUSCH的调度DCI)对应时,可如下确定k'。
[等式3]
k'=min(k0,min,k2,min-ceil(N2/N))
在等式3中,min(A,B)可以与用于输出A和B中的较小值的函数对应。
图10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操作的流程图。
在操作1001中,终端可通过使用通过更高层信令配置的时域资源分配表来确定可调度的最小时隙偏移值(即,用于PDSCH的k0,min,以及用于PUSCH的k2,min)。在操作1002中,终端可通过使用等式1、2或3来确定k'值。在操作1003中,终端可以在特定时隙(例如,第k时隙)中接收PDCCH。PDCCH的接收可被理解如下过程:为终端在通过更高层信令确定的、PDCCH信号可被映射到的资源上接收由基站发送的信号。或者,PDCCH的接收可被理解为接收由基站发送的PDCCH信号的过程。在操作1004中,终端可确定对在第k时隙中接收的PDCCH进行盲解码的时间点,因此可以在第(k+k')时隙中对在第k时隙中接收的PDCCH进行盲解码。如果k'>0,则在第k时隙中,终端可接收PDCCH然后可以以休眠模式操作;以及在第(k+k')时隙中,终端可以从休眠模式切换到活动模式,以对在第k时隙中接收的PDCCH进行盲解码。(如果k'=0,则在第k时隙中,终端可接收PDCCH,然后可对PDCCH进行盲解码,并且可执行符号缓存。)在终端完成第(k+k')时隙中的PDCCH盲解码之后,在操作1005中,终端可确定是否已经获取DCI。如果在操作1005中未检测到DCI,则在操作1006中,终端可以以休眠模式操作。如果在操作1005中检测到DCI,则在操作1007中,终端可基于所获取的DCI的调度信息来发送或接收数据信道。
<实施方式2-1>
实施方式2-1提出了用于确定终端对PDCCH进行盲解码的时间点的其它方法。终端可以在另一时隙(例如,第n时隙)中对在特定时隙(例如,第k时隙)中接收的PDCCH进行盲解码。在本示例中,作为确定对接收的PDCCH进行盲解码的时间点的方法,可同时考虑时域资源分配信息和PDCCH监视时机。
当在第k时隙中接收的PDCCH与PDCCH(通过该PDCCH可发送PDSCH的调度DCI)对应时,终端可以在第n(n=k)时隙中对相应PDCCH进行盲解码,并且值n可使用以下方法来确定。如果在第k时隙与第(k+k')时隙(这里,k'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等式1、2或3对应)之间总共由M个PDCCH监视时机存在于第(k+n1)时隙、第(k+n2)时隙、…、以及第(k+nM)时隙中,则n可等于k+nM。换句话说,n可以与离第(k+k')时隙最近且其中存在PDCCH监视时机的时隙(即,第(k+nM)时隙)对应。
如果在第k时隙与第(k+k')时隙(这里,k'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等式1、2或3对应)之间不存在PDCCH监视时机,则n可等于k+k'。
<实施方式2-2>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特定时隙(例如,时隙n)中要以休眠模式操作的终端可另外确定在时隙n中终端是否应当执行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例如,另一信道或信号的发送/接收)。如果在时隙n中终端应当执行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则终端不以休眠模式操作,而是可执行相关操作。如果在时隙n中没有终端应当执行的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则终端可以以休眠模式操作。上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可以与例如终端的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对应。
-接收在时隙n中调度的PDSCH的操作(根据在除时隙n以外的时隙中发送的PDCCH);
-发送在时隙n中调度的PUSCH的操作(根据在除时隙n以外的时隙中发送的PDCCH);
-接收配置为半持久性调度(SPS)以在时隙n中执行的PDSCH;
-发送配置为配置授权(CG)以在时隙n中执行的PUSCH;
-发送对PDSCH的接收确认信息(HARQ-ACK);
-接收和测量SS/PBCH块或CSI-RS;
-报告信道状态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
-发送终端的调度请求;以及
-发送终端的周期性、半持久性或非周期性SRS。
图11示出了包括配置为执行上述实施方式的发送机、接收机和控制器的终端。图12示出了包括配置为执行上述实施方式的发送机、接收机和控制器的基站。实现由基站和终端中的每个执行的发送/接收方法,以将对PDCCH进行盲解码的方法和用于控制休眠模式的方法应用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5G通信系统。根据实施方式,终端的发送机、接收机和处理器中的每个以及基站的发送机、接收机和处理器中的每个执行发送/接收方法。
具体地,图11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内部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1,根据本公开的终端可包括终端处理器1101、终端接收机1102和终端发送机1103。
终端处理器1101可配置为控制一系列处理,使得终端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操作。例如,根据实施方式,终端处理器1101可配置为不同地控制终端的PDCCH盲解码操作、休眠模式操作等。在实施方式中,终端接收机1102和终端发送机1103可统称为“收发机”。收发机可配置为向基站发送信号或从基站接收信号。该信号可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机可包括配置为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和频率放大的RF发送机,配置为对接收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和下变频的RF接收机等。另外,收发机可配置为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到终端处理器1101,并且可配置为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从终端处理器1101输出的信号。
图12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内部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2,根据本公开的基站可包括基站处理器1201、基站接收机1202和基站发送机1203。
基站处理器1201可配置为控制一系列处理,使得基站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操作。例如,根据实施方式,基站处理器1201可配置为不同地控制时域资源分配表的配置、PDCCH发送方法等。在实施方式中,基站接收机1202和基站发送机1203可统称为“收发机”。收发机可配置为向终端发送信号或从终端接收信号。该信号可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机可包括配置为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和频率放大的的RF发送机,配置为对接收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和下变频的RF接收机等。另外,收发机可配置为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到基站处理器1201,并且可配置为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从基站处理器1201输出的信号。
为了容易地描述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已经提供了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示出和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也就是说,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来实施不同修改。另外,可根据实施的需要对实施方式进行组合。
尽管已经时用各种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提出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这些改变和修改。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时域资源分配表来识别与时隙偏移值对应的k';
从基站接收用于在第k时隙中调度数据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号;以及
在第(k+k')时隙中对所接收的PDCCH信号进行盲解码,
其中,k'与按照所述时域资源分配表配置的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小值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盲解码同时,在所述第k+k'时隙中接收另一PDCCH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识别作为所述盲解码的结果是否已经获取了用于所述终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
在尚未获取所述终端的所述DCI的情况下,
确定在所述第(k+k')时隙的剩余时间段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已经获取所述终端的所述DCI的情况下,识别由所述DCI指示的时隙偏移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由所述DCI指示的所述时隙偏移值与k'相同的情况下,执行由所述DCI指示的数据信道发送和接收;以及
在由所述DCI指示的所述时隙偏移值大于k'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第(k+k')时隙的剩余时间段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要执行所述休眠模式操作的情况下,
识别在所述第k+k'时隙中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要执行的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以及
在存在所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k+k')时隙中执行所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而不执行所述休眠模式操作,或者
在不存在所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k+k')时隙中执行所述休眠模式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在除所述第k时隙以外的时隙中调度数据发送和接收;
根据基于更高层信令配置的配置授权CG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发送对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
测量下行信号;或
报告所述测量。
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机,以及
控制器,与所述收发机联接,并配置为:
基于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时域资源分配表来标识与时隙偏移值对应的k';
从基站接收用于在第k时隙中调度数据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号;以及
在第(k+k')时隙中对所接收的PDCCH信号进行盲解码,
其中,k'与按照所述时域资源分配表配置的时隙偏移值中的最小值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
与所述盲解码同时,在所述第k+k'时隙中接收另一PDCCH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
识别作为所述盲解码的结果是否已经获取了用于所述终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
在尚未获取所述终端的所述DCI的情况下,
确定在所述第(k+k')时隙的剩余时间段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
在已经获取所述终端的所述DCI的情况下,识别由所述DCI指示的时隙偏移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
在由所述DCI指示的所述时隙偏移值与k'相同的情况下,执行由所述DCI指示的数据信道发送/接收;以及
在由所述DCI指示的所述时隙偏移值大于k'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第(k+k')时隙的剩余时间段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
在确定要执行所述休眠模式操作的情况下,
识别在所述第k+k'时隙中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要执行的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以及
在存在所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k+k')时隙中执行所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而不执行所述休眠模式操作,或者
在不存在所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k+k')时隙中执行所述休眠模式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预先配置或指示的操作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在除所述第k时隙以外的时隙中调度数据发送和接收;
根据基于更高层信令配置的配置授权CG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发送对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
测量下行信号;或者
报告所述测量。
CN201980081351.0A 2018-12-21 2019-12-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31698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67250 2018-12-21
KR1020180167250A KR20200077895A (ko) 2018-12-21 2018-12-21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 블라인드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9/018292 WO2020130744A1 (en) 2018-12-21 2019-12-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ind-decod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9851A true CN113169851A (zh) 2021-07-23

Family

ID=7109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1351.0A Pending CN113169851A (zh) 2018-12-21 2019-12-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盲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5489B2 (zh)
EP (1) EP3884606A4 (zh)
KR (1) KR20200077895A (zh)
CN (1) CN113169851A (zh)
WO (1) WO20201307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4748B (zh) * 2018-05-11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抬升值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096029B (zh) * 2018-08-03 2023-08-08 Lg电子株式会社 与公共资源块网格无关地配置参考点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WO2020204464A1 (ko) * 2019-03-29 2020-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워 세이빙을 위한 크로스 슬롯 스케줄링의 설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1792810B2 (en) * 2020-01-31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ation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ceive time based on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reference symbol
US20210297197A1 (en) * 2020-03-20 2021-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dropping rule for mini-slot based repetition
CN113950006B (zh) * 2020-07-17 2024-0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027316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Apple Inc. Scheduling a group of user equipment by a network cell
CN116114316A (zh) * 2020-08-14 2023-05-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以及监视方法
CN112449760B (zh) * 2020-10-14 2023-10-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dcch发送、pdcch接收方法和装置
EP4315717A1 (en) * 2021-04-02 2024-0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codebook based multi-trp pusc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627A (zh) * 2014-05-23 2015-1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低成本终端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US20180109353A1 (en) * 2015-06-26 2018-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redu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8536A1 (en) 2009-01-30 2010-08-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3113145A1 (en) 2012-01-30 2013-08-08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mobile transceiver and for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US9167574B2 (en) 2012-09-28 2015-10-20 Intel Corporation Blind decoding for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
KR102338507B1 (ko) 2017-08-04 2021-12-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660020B2 (en) * 2017-12-20 2020-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set combining and dropping
US10477567B2 (en) * 2018-01-12 2019-1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066280B (zh) * 2018-04-05 2022-06-2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JP6914366B2 (ja) * 2018-04-23 2021-08-0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物理ダウン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CN115208541B (zh) * 2018-05-10 2024-04-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30151B (zh) * 2018-08-07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RU2770462C1 (ru) * 2018-09-26 2022-04-18 Панасоник Интеллекчуал Проперти Корпорейшн Оф Америка Сигнал энергосбережения и разработка процедуры
US11350398B2 (en) * 2018-10-26 2022-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627A (zh) * 2014-05-23 2015-1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低成本终端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US20180109353A1 (en) * 2015-06-26 2018-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redu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Triggers of NR UE power saving,R1-1813183",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95《》, pages 3 - 4 *
SAMSUNG: "UE adaptation schemes, R1-1813011",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5》, pages 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4606A1 (en) 2021-09-29
KR20200077895A (ko) 2020-07-01
US11245489B2 (en) 2022-02-08
US20200204293A1 (en) 2020-06-25
WO2020130744A1 (en) 2020-06-25
EP3884606A4 (en) 2022-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3780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layer channel in consideration of prior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388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454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ind-decod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325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data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KR2020012753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전력 절약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2976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22875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降低终端的功耗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方法及装置
KR2020003665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ch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2099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rocessing time of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8209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PD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401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42447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311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power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1526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降低终端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09983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전력 소모 감소를 위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8611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절약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8865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erminal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962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239091A1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and indicating beam information for m-trp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3442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9826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승인 기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6806415A (zh) 网络协同通信中通过重复上行数据传输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2021004264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