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4701B - 喉罩气道装置和通过喉罩气道装置给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喉罩气道装置和通过喉罩气道装置给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4701B
CN113164701B CN201980080330.7A CN201980080330A CN113164701B CN 113164701 B CN113164701 B CN 113164701B CN 201980080330 A CN201980080330 A CN 201980080330A CN 113164701 B CN113164701 B CN 113164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catheter
airway tube
contro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0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4701A (zh
Inventor
J·K·海恩斯沃思
G·R·布彻
P·R·史密斯
T·H·肖
A·鲁滨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esi Farmaceutici SpA
Original Assignee
Chiesi Farmaceutic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esi Farmaceutici SpA filed Critical Chiesi Farmaceutici SpA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19/08302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11489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164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4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4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4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喉罩气道装置,其包括:气道管(5),其具有近端和远端;喉罩(6),其被放置在气道管(5)的远端处,其中气道管(5)的远端在喉罩(6)内开口,其中喉罩(6)被配置为密封在患者(P)的喉入口周围;连接器(11),其被放置在气道管(5)的近端处或接近该近端,其中连接器(11)通过气道管(5)与喉罩(6)流体连通,并且配置为连接到通气设备;可移动元件(14),其被放置在喉罩(6)中,并且被配置为当导管(3)伸入喉罩(6)时操纵导管(3)的尖端(15)穿过气道管(5)。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气道管(5)的近端上的控制元件(16)和可操作地连接到可移动元件(14)和控制元件(16)上的运动传递装置(17),以通过作用在控制元件(16)上移动该可移动元件(14)并操纵导管(3)的尖端(15)。

Description

喉罩气道装置和通过喉罩气道装置给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喉罩气道装置和通过喉罩气道装置给药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插入并引导通过喉罩气道装置的导管来给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喉罩气道装置向早产儿施用表面活性物。
背景技术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有时有必要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肺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此类疾病的一个例子,此病患者的肺表面活性物不足。肺表面活性物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肺部的物质,可通过降低肺泡中的表面拉力来减少肺泡塌陷。这种疾病尤其影响新生儿,并且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经观察到,新生儿越早,肺表面活性物产量就会由于肺不成熟而越少,并且患RDS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标准的表面活性物替代疗法需要将一定量的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的液体制剂分配到早产儿的肺部,并借助于气管内导管保持机械通气。
当前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需要高度的临床技能,并且给患者带来了相当大的局部和全身性创伤的风险。
使用喉镜用所述气管内导管向患者插管,然后通过该导管注入大剂量的表面活性物。众所周知,这种方法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实际上,喉镜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压力,并伴有全身反应。气管内导管与气管粘膜的接触也是高度有创的,可能伴有全身反应以及对气管和声带的局部创伤风险。由于喉镜视野有限,因而可能会发生未被发现的食管插管或气管内导管移位,这可能导致将表面活性物注入食道,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和潜在的食管吹入。由于正压通气,也可能发生肺外伤。
因此,新的早产新生儿治疗指南建议尽可能避免使用有创通气,而更倾向于采用无创方法,这意味着如果不是十分必要的话,则新生儿不再进行插管,因此他们插管仅为了施用表面活性物。所有这些方式都依赖早产新生儿自发呼吸的前提。
在这些情况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呼吸支持,引入了使用诸如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高流量鼻插管(HFNC)之类的无创通气方式,这些无创通气方式可通过专门设计的鼻部装置(例如面罩、鼻叉或插管)将空气输送到肺部。
遵循这种定向,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人们非常重视寻找可能与无创通气支持相结合地施用肺表面活性物的替代性小创方法。
例如,在WO 2008/148469中已经提出了使用放置在由nCPAP支撑的气管中的胃管。在本领域中还公开了类似的装置,例如血管导管或鼻胃管(Dargaville PA等人,Arch DisFetal Neonatal Ed 2013,98(2),122-126)。
然而,即使采用这些方法,也会使用喉镜提供喉入口的可视通道,然后使用镊子将导管送入喉入口。
申请人认为,有几种风险也与这些已知方法有关。实际上,在口咽中使用镊子需要很高的技能水平,并且存在局部创伤的风险。手术期间缺乏通气支持(CPAP)可能会增加缺氧的风险。由于在需要救援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手段来提供机械通气,因此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插管而带来相关风险。
文献WO 2008/071977也是熟知的,其公开了一种喉罩气道装置,其包括气道管,该气道管从近端延伸至远端并且在远端处通向一中空罩部分的内部,该中空罩部分成形为配合于喉后的实际和潜在空间并在不刺入喉部内部的情况下密封喉入口的周围。该装置包括适于引导液体物质通过声门开口的管道。
文献WO 2012/032290公开了一种喉罩气道装置,其中该装置的罩部分包括引导部件,其适于使得当喉罩气道装置与药物输送导管一起使用时,该引导部件将药物输送导管朝着喉。
申请人认为,最后两个提到的专利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得到改进,特别是在引导导管的准确性和装置的易用性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与药物输送导管一起使用的已知喉罩气道装置的精度和易用性。
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增加导管位置控制,以便避免或显着降低组织损伤的风险并赋予较低水平的侵入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使临床医生更容易控制导管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改善需要用喉罩气道装置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整体呼吸。
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基本上是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和/或以下方面中的一项或多项的喉罩气道装置和通过所述喉罩气道装置施用药物的方法来实现的。
以下公开了本发明的方面。
根据第一独立方面,一种喉罩气道装置包括:
■气道管,其具有近端和远端;
■喉罩,其被放置在气道管的远端处,其中气道管的远端在喉罩内部开口,其中喉罩的形状像碗并被配置为密封在患者的喉入口周围;
■连接器,其被放置在气道管的近端处或接近气道管的近端,其中该连接器通过气道管与喉罩流体连通并且被配置为连接至通气设备;
■可移动元件,其被放置在喉罩中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导管伸入喉罩中时操纵导管的尖端穿过呼吸道管;
■控制元件;
■运动传递装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可移动元件和控制元件,以通过作用在控制元件上来移动可移动元件并操纵导管的尖端;
其中控制元件安装在气道管的近端上。
根据第二独立方面,一种喉罩气道装置包括:
■气道管,其具有近端和远端;
■喉罩,其被放置在气道管的远端,其中气道管的远端在喉罩内部开口,其中喉罩的形状像碗并且被配置为密封患者的喉入口;
■连接器,其被放置在气道管的近端或接近气道管的近端,其中该连接器通过气道管与喉罩流体连通并且被配置为连接至通气设备;
其中该喉罩气道装置还包括呼气通路,该呼气通路的一端与气道管的远端流体连通,而另一端为通向空气的出口。
根据第三独立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喉罩气道装置施用药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喉罩气道装置是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或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第四独立方面,一种用于通过喉罩气道装置施用药物的方法包括:
■将喉罩气道装置的气道管插入患者的口咽,并密封围绕患者喉入口放置在气道管的远端处的喉罩;
■或者,将放置在气道管近端处或接近气道管近端的连接器连接到通气设备上;
■使导管穿过气道管,直到导管的尖端伸入喉罩内;
■操控安装在气道管近端的控制元件,使其通过运动传递装置移动可移动元件,该可移动元件放置在喉罩中并与导管的尖端接触,以操纵所述尖端并使其对准喉入口;
■将尖端推进到声带下方的位置;
■通过导管注入药物。
根据第五独立方面,一种总成或套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或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喉罩气道装置,以及至少导管,并且优选地,该装置和导管的包装。
在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自发性呼吸患者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本文公开的装置与导管结合使用以输送药物。
终止于碗状部中的气道管提供了从患者口腔外部到声门的通道。该连接器允许将气道管连接到通气设备。可移动元件、控制元件和运动传递装置允许精确地调节导管远端的定向,以使其与喉入口成一直线,从而可以使导管准确地穿过声带。放置在近端上的控制元件允许用户/临床医生轻松且准确地定向导管的尖端。呼气通路允许患者呼出的空气被呼出,否则可能会被困在喉罩气道装置的死区中并被患者重新呼吸。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是机械装置。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被插入或结合在气道管内。
在一方面,控制元件包括从近端突出并被配置为由用户操控的外部部分。
在一方面,控制元件包括内部部分,该内部部分放置在近端内部并连接至运动传递装置。
在一方面,控制元件包括手柄、控制杆、按钮或操纵杆。
在一方面,外部部分是手柄、控制杆、按钮或操纵杆。
在一方面,可移动元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中它抵靠在喉罩的内表面上,而在该第二位置中该可动元件伸入到喉罩中以操纵导管的尖端。
在一方面,控制元件可至少在与可移动元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方面,控制元件包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轴向移动的轴。
在一方面,在第一位置中,轴主要从近端抽出,而在第二位置中,轴主要在近端缩回。
在一方面,盒状壳体限定近端并支撑连接器和控制元件。
在一方面,盒状壳体在内部界定与连接器流体连通的腔室。
在一方面,盒状壳体在内部界定用于控制元件的内部的外壳。
在一方面,气道管在内部界定与连接器并且可选地与腔室流体连通的通气管路。
在一方面,通气管路在喉罩中开口。
在一方面,气道管界定或包括用于导管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这样,导管可以被引导朝向喉入口。
在一方面,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是沿着气道管延伸的引导通路。
在一方面,引导通路不同于通气管路。
在一方面,引导通路在通气管路内部。
在一方面,引导通路基本平行于通气管路。
在一方面,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包括沿着气道管布置的多个引导元件。
在一方面,多个引导元件被放置在通气管路内部,可选地放置在通气管路的内壁上。
在一方面,用于插入导管的导管端口被界定在近端。
在一方面,导管端口与引导通路连通。
在一方面,导管端口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导管端口的自密封开口。当未插入导管时,自密封开口可防止空气泄漏。自密封开口允许插入导管,同时防止空气泄漏。这使得能够在整个药物施用过程中持续提供有效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支持。如果需要抢救性通气的情况出现,它还可以在该过程中的任何时候提供正压通气(PPV)。
在一方面,自密封开口包括弹性体组件,该弹性体组件形成密封件,同时当用户插入/缩回导管时允许导管以低阻力滑动。当取出导管时,弹性体组件完全封闭并阻止泄漏。弹性体组件可以是“常闭”弹性体阀,例如硅树脂“鸭嘴形”阀,即使在取出导管后也可以自动密封。
在一方面,导管端口包括密封盖。该端口可以是诸如“O形圈”之类的较简单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当导管位于喉罩气道装置中时可提供主滑动密封,但具有用户手动关闭的密封盖,以便在导管不在位时密封导管端口。
在一方面,导管端口被形成在盒状壳体中。
在一方面,导管端口被放置在盒状壳体的与气道管相对的顶面上。
在一方面,导管端口被放置在盒状壳体的一侧上。
在一方面,气道管包括或界定用于运动传递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支座。
在一方面,气道管是柔性的。
在一方面,气道管由PVC、硅树脂、弹性体或多种材料的组合制成。
在一方面,导管是柔性的,优选地是弹性柔性的。
在一方面,例如根据WO 2008/148469或Dargaville PA等人的Arch Dis FetalNeonatal Ed 2013,98(2),122-126中公开的程序,使用用于肺表面活性物的微创气管内给药的导管。
在一方面,导管的直径等于或小于5French(Fr),其相当于约1.66mm(1French相当于1/3mm)。优选地,直径介于2.0和5.0Fr之间。优选的直径是3.5、4.0和5.0Fr。优选地,导管是根据文件USD775330或USD752215的。
在一方面,可以利用医院中常用的任何胃管或鼻胃管、动脉或抽吸导管。优选地,导管由聚氨酯或硅树脂制成。优选地,导管的长度为10cm至35cm,优选地为15cm或30cm。
在一方面,气道管按解剖结构成形,以便减小作用在解剖结构上的力。
在一方面,所述至少一个支座不是通气管路。
在一方面,所述至少一个支座包括用于运动传递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通道或多个通道部分。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包括绳索或杆。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包括弹簧。
在一方面,弹簧是片簧。
在一方面,绳索或杆具有链接到控制元件,可选地链接到控制元件的内部部分的近端,以及链接到可移动元件的远端。
在一方面,可移动元件优选地与弹簧施加的弹力相反地被控制元件通过绳索或杆拉动或推动。优选地,当释放控制时,弹簧还原至其起始位置/构型。
在一方面,可移动元件安装到弹簧的一端部,并且绳索的一末端链接到可移动元件或弹簧的所述端部,使得弹簧通过拉动绳索而弹性偏转。
在一方面,弹簧和可移动元件一体地制成为单个部件。
在一方面,弹簧包括结合到气道管或相对于气道管不动的部分,并且弹簧的所述端部像悬臂一样伸出。
在一方面,弹簧位于气道管的与绳索相对的一侧,其中导管在绳索与弹簧之间穿过。
在一方面,绳索当轴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被拉动。
在一方面,不存在弹簧,并且可移动元件保持在第二位置和/或必须通过控制元件和运动传递装置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和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和可移动元件被附接在一起,从而它们被一体制造为单个部件。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包括主干,而可移动元件包括钩状尖端。主干在其远端处与钩状尖端附接在一起,从而至少主干和钩状尖端被一体地制作成单个部件。
在一方面,主干可移动地布置在喉罩气道装置中,以使得其可以当操作控制元件时至少沿着轴线移动,可选地,该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气道管的纵向轴线。
在一方面,钩状尖端可移动地布置在喉罩气道装置中,使得其可在至少主干运动时绕一轴线旋转。
可选地,钩状尖端绕其旋转的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气道管的纵向轴线。因此,操作控制元件提供了包括主干的运动传递装置的运动以及包括钩状尖端的可移动元件的旋转。钩状尖端的旋转允许使导管偏转,从而使其可以相对于喉罩气道装置进而相对于患者解剖结构定向。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包括与主干的近端附接在一起的链接接口,从而将至少主干、钩状尖端和链接接口制成单个部件。
在一方面,链接接口链接到控制元件,可选地链接到控制元件的内部部分(例如轴),从而操作控制元件导致链接接口中的运动。因为链接接口、主干和钩状尖端被一体制造为单个部件,所以链接接口的运动使主干运动并且使钩状尖端旋转。
在一方面,链接接口具有与控制元件的轴的相应楔形件接触的楔形件。这样的楔形件布置成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运动,由此轴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轴向运动导致链接接口的相应运动,可选地,相对于轴的轴向运动基本上垂直的运动。
在一方面,主干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至少从其近端向其远端轴向地传递力(例如拉力)。因此,主干的至少一部分由诸如塑料之类的柔性材料制成,使得力/拉力可以从链接接口轴向地传递到钩状尖端。可选地,链接接口、主干和钩状尖端由诸如塑料之类的柔性材料制成。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链接接口处或附近的弹簧。
在一方面,弹簧在其端部之一上抵靠固定元件(例如抵靠盒状壳体的内壁表面),而在另一端处抵靠链接接口的推动表面,从而当通过操作控制元件使链接接口移动时弹簧被张紧,而当释放控制元件时弹簧被放松。弹簧的放松导致链接接口、主干、钩状尖端以及控制元件还原至其初始位置/构型。
在一方面,可移动元件还包括锚固点,该锚固点被配置为在气道管的远端处接触相应锚固点,从而可移动元件的锚固点和气道管的相应锚固点形成铰链,钩状尖端绕该铰链旋转。
在一方面,可移动元件还包括柔性部分,该柔性部分与主干的远端附接在一起。在一方面,主干的远端会聚到柔性部分中,从而钩状尖端的柔性部分相对于主干更薄。柔性部分提供了钩状尖端的高弯曲度以及导管的相符合的高偏转度。
在一方面,运动传递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可移动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抵靠固定表面(例如抵靠在气道管内界定的支座的内壁),从而主干和链接接口的运动被固定表面和/或由两个锚固点形成的铰链阻挡。当主干和链接接口移动时,这样的阻力导致至少柔性部分的弯曲,从而钩状尖端旋转并且导管可以偏转。
在一方面,可视化系统被放置在远端和喉罩内部。
在一方面,将摄像头放置在远端和喉罩内部。
在一方面,照明源放置在远端和喉罩内部。
在一方面,摄像头以及可选的照明源是内窥镜的一部分。
在一方面,内窥镜穿过形成在气道管中或放置在气道管内部的专用通路。
在一方面,内窥镜可拆卸地插入到专用通路中。
在一方面,照明源包括独立的光纤或光导。
在一方面,所述专用通路的面向通气管路的端部由透明盖封闭,以保护内窥镜和/或独立的光纤或光导。
在一方面,摄像头以及可选的照明源面向通气管路,以成像可移动元件和导管尖端。
位于气道装置远端的摄像头和照明源可以被定位成当其前进到喉入口时能看到声带和导管。可视化系统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视觉反馈,以安全有效地执行手术,而无需强迫患者的气道解剖结构对准。因为直接的视觉反馈允许用户准确判断将导管与患者的喉入口对准所需的导管位置的正确调整,所以可视化系统的使用还可以有效利用活动导管的定向。
在一方面,摄像头连接到电子显示屏。
电子显示屏可向临床医生呈现来自摄像头的实时视图。
在一方面,喉罩包括套囊。
在一方面,套囊是可充气的。
在一方面,套囊是不可充气的,并且可选地可以由选自聚氯乙烯(PVC)、热塑性弹性体(诸如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热塑性烯烃共混物(TPO)、热塑性聚氨酯(TPU)、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共聚酯(COPE)、聚醚嵌段酰胺(PEBAX)、可熔融加工橡胶、柔性共聚物(如EVA)以及其泡沫版本(如果适用)的材料制成。根据本方面的合适套囊可以是由这些材料制成并根据WO 2004/016308制造的套囊。
在一方面,充气管线连接到套囊。
在一方面,充气管线包括充气管,该充气管可选地结合到气道管或形成在气道管中。
在一方面,喉罩气道装置总成是部分或全部可重复使用的或一次性的。
在一方面,气道管可拆卸地连接到盒状壳体。
在一方面,气道管和喉罩以及可选的可视化系统是一次性的。
在一方面,用于导管的引导元件、可移动元件和运动传递装置以及可选的可视化系统可从气道管中取出。
在一方面,控制元件、用于导管的引导元件、可移动元件和运动传递装置以及可选的可视化系统是可重复使用的。
在一方面,用于导管的引导通路由结合至盒状壳体的管道界定。
在一方面,用于绳索的通道由结合至盒状壳体的管道界定。
在一方面,弹簧与界定引导通路的管道是一体的。
在一方面,可视化系统与气道管或与界定引导通路的管道是一体的。
在一方面,喉罩气道装置的连接器被配置为在第一端处连接到通气设备,而在第二端处连接到气道管,可选地连接到气道管的通气管路。第一端和第二端彼此流体连通。第二端的截面积小于第一端的截面积。连接器还包括被配置为与通气设备接合的外壁和界定控制器的内部空间的内壁。控制器的特征在于,内壁从第一端向第二端会聚。因此,内壁可具有例如截锥形几何形状、截锥形金字塔几何形状或任何其他几何形状,以使内壁从第一端向第二端会聚而不会突然变窄(例如无跳变)。
申请人证实,当需要通过喉罩气道装置进行通气时,特别是对于潮气量较小的患者,例如早产儿,连接器内壁的这种几何形状特别有利。实际上,因为已知的连接器的内壁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突然变窄,从而提供了气流的突然收缩,所以这种几何形状允许相对于已知连接器的内壁的常规几何形状减小流动阻力。相反,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提供从第一端到较小的第二端的流线型过渡,从而减小气流阻力并减少患者的呼吸工作。
连接器的外壁最好被配置为与常规通气设备的标准凹形连接件联接,特别是在其第一端处或附近。
在一方面,连接器的外壁包括一个或多个翅片,这样的一个或多个翅片从内壁向外突出(相对于连接器的内部空间向外)。这对于增强连接器的可模制性是有用的。
在一方面,这样的一个或多个翅片是至少两个,并且从内壁突出一定长度,使得它们彼此齐平。
在一方面,内壁和一个或多个翅片中的每个翅片的厚度(基本上)相同。
翅片允许保持合适的外径,使得可以将常规通气设备的标准凹形连接件联接到连接器,并且同时它们可以改善连接器的整体工业可制造性。实际上,用于诸如连接器之类的制品的几种常规制造工艺(例如注模法)要求组件具有相似的厚度。因此,每个翅片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内壁最好可以具有相似的厚度,从而改善连接器的可模制性。
在一方面,该药物是施用于早产新生儿的表面活性物。
在一方面,在药物施用之后,取出导管并且封闭导管端口。喉罩气道装置可用于提供正压通气以使心动过缓或缺氧康复。
碗状部端的可充气套囊的形状可在声门周围形成密封。充气管线允许使用例如注射器使套囊充气和放气。
在一方面,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向患者施用无创通气术,例如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优选地,使用鼻罩或鼻叉。
在一方面,鼻CPAP被施加介于1和12cm H2O之间,优选地在2和8cm H2O之间的压力。
其他无创通气术,例如鼻间歇性正压通气(NIPPV)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或高流量鼻导管(HFNC),也可以施用于患者。
在一方面,喉罩气道装置可以制造成不同尺寸,其尺寸被设计成适合于一定范围内的新生儿患者,可以包括足月新生儿乃至非常早产的新生儿,优选为早产新生儿,更优选为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
申请人证实,根据本发明的喉罩气道装置允许临床医生准确且容易的方式来操纵导管的尖端的定向。
实际上,临床医生可以例如用手指握住气道管的近端并操纵控制元件,以调节可移动元件的位置。
当将导管插入喉罩气道装置中时,导管被引导元件引导,这导致导管尖端与可移动元件接近。当可移动元件通过控制元件和运动传递装置移动时,可移动元件(导管偏转器)推动导管的尖端,从而相对于喉罩气道装置进而相对于患者解剖结构调整其定向。
本发明的装置与导管结合使用,有利于向任何自发呼吸的患者,更有利于向自发呼吸的人类新生儿,优选早产新生儿施用肺表面活性物。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装置与导管结合使用,用于向26-35周胎龄(约1-2kg体重)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它们会自发呼吸并表现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迹象,如临床体征和/或补充氧气需求(吸入氧气的占比((FiO2)>30%))所示)施用肺表面活性物。
在一方面,喉罩气道装置包括呼气通路,该呼气通路的一端与气道管的远端流体连通,而另一端是通向空气的出口。
在一方面,喉罩气道装置被配置为使得能够从呼气通路的出口排出空气,特别是当施加正压通气(PPV)和/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时。例如可以通过连接到连接器的通气设备(诸如机械通气设备或自充气袋)来施加正压通气(PPV)。呼气通路,特别是当使用PPV和/或CPAP时,促进了装置内特定空气流的形成,从而排出的空气(例如患者的呼出空气)被冲出装置外,即被冲洗到空气中,并且没有滞留在装置内(例如在气道管内)。
在一方面,呼气通路的出口靠近气道管的近端。
在一方面,呼气通路和气道管通过呼气孔口流体连通。呼气通路的流动阻力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呼气孔口直径来控制。因此,在一方面,呼气孔口被配置为控制呼气通路的流动阻力。
在一方面,呼气孔口的直径在介于0.4至4mm的范围内,可选地在介于0.8至2mm的范围内。已经发现这种直径特别适合于确保维持例如由通气设备施加的正压,同时又能够在整个呼吸循环过程中具有足以冲洗喉罩气道装置的死区的泄漏流速。
在一方面,气道管可选地借助于分隔壁或气道管的多腔几何形状,或通过将呼气通路设置为在气道管内的较小的管(相对于气道管的直径而较小),来在内部界定呼气通路。
在一方面,如本文任何方面所公开的呼气通路可以结合在喉罩气道装置中,该喉罩气道装置包括如上文所公开的其任何方面中的可移动元件、控制元件和运动传递装置。
申请人证实,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呼气通路的喉罩气道装置能够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及其整体呼吸。实际上,对于不包括呼气通路的常规装置,由于呼出的空气(可能被困在常规装置的气道管线内)被呼气通路冲洗到空气中,因此减少了呼出空气(富含二氧化碳)的再呼吸。
定义
术语“肺表面活性物”是指施用于肺的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可能属于以下类别之一:
i)“改性天然”肺表面活性物,其是切碎的哺乳动物肺或肺灌洗液的脂质提取物;
ii)“人工”肺表面活性物,其是合成化合物(主要是磷脂和其他脂质)的混合物,其被配方成模拟天然肺表面活性物的脂质组成和行为,它们不含肺表面活性物蛋白;
iii)“重构”肺表面活性物,其是人工肺表面活性物,其中已添加了从动物身上分离出的肺表面活性物蛋白质/肽或通过重组技术制造的蛋白质/肽。
术语“无创通气”(NIV)术定义了一种无需呼吸道即可支持呼吸的通气方式。
正压通气(PPV)由机械通气设备在压力下提供的空气,该设备被设计成改善肺与大气之间的空气交换。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无创气道正压通气的一种形式,它持续不断地施加适度的气压,以保持无法自发呼吸的人的气道持续打开。
术语“预防”是指用于减少疾病发生的用途,而术语“治疗”是指用于姑息、治愈、缓解症状、减轻症状、诱导疾病消退的疗法。
术语“新出生儿”和“新生儿”是同义的。
术语“早产儿”是指其出生早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
术语“近侧(端)”(来自拉丁语“proximus”,意思是“最近”)和“远侧(端)”(来自拉丁语“distare”,意思是“远离”)分别用于描述特征中接近或远离主体的主要质量的部分。
如本文所用,术语“近侧(端)”和“远侧(端)”是指接近或远离使用喉罩气道装置的用户/临床医生的部分。
如本文所用,术语“柔性气道管”是指气道管由于解剖结构而在插入患者的口咽中时变形。
如本文所用,术语“弹性可弯曲导管”是指导管可以被可移动元件偏转并且当由可移动元件施加的力被移除时还原到其先前的构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喉罩气道装置总成;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喉罩气道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喉罩气道装置的透视图和截面图;
图4是图2的喉罩气道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处于第一构型的图1和2的喉罩气道装置的另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处于第二构型的图5的一部分;
图7示出了图4的所述部分的一些元件;
图8示出了处于第一构型的喉罩气道装置的另一元件;
图9示出处于第二构型的图8的元件;
图10示出了根据替代实施例的图2的喉罩气道装置的另一放大部分;
图11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通过喉罩气道装置施用药物的方法的步骤;
图12是图11的放大部分;
图13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通过喉罩气道装置施用药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根据该装置的实施例的可移动元件和运动传递装置的透视图;
图15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传统连接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5B示出了根据装置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6示出了根据装置实施例的另一连接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7示出了与通气设备的标准凹形连接件接合的喉罩气道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喉罩气道装置总成1。
总成1包括喉罩气道装置2、导管3和设置有电子显示屏4的电子控制单元。
喉罩气道装置2和导管3可以是处于包装中的套件的一部分。
可以使用用于肺表面活性物的微创气管内给药的导管3。导管3可以是由聚氨酯或硅酮制成,例如具有3.5、4.0或5.0French(Fr)的直径和20cm的长度。
喉罩气道装置2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气道管5。
气道管5是弯曲的,以解剖结构成形的并且是柔性的,以减小对患者P的解剖结构的作用力。例如,气道管5可以由PVC、硅树脂、弹性体或多种材料的组合制成。
喉罩6放置在气道管5的远端,并且其形状像杯或碗。充气套囊7布置在杯状部或碗状部的边缘上,并且其形状像环形,以在患者P的声门周围形成密封。充气套囊7连接至充气管线9的充气管8。在图2、3和4中仅示出了充气管8的一部分。在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充气管8可以结合至气道管5或可以形成在气道管5中。充气管线9允许使用例如未示出的注射器使套囊7充气和放气。
气道管5、喉罩6和可充气套囊7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患者(例如新生儿、儿童或成人)来制造。优选地,喉罩气道装置2被制造成具有不同尺寸,其尺寸被设计成适合于一定范围内的新生儿患者,其可以包括足月新生儿乃至非常早产的新生儿。
盒状壳体10限定气道管5的近端。盒状壳体10可以由聚丙烯、聚碳酸酯、ABS、聚苯乙烯、HDPE、LDPE、尼龙制成,并且优选地比气道管5的其余部分更硬。盒状壳体10支撑形状为管状部分的连接器11,该连接器11从盒状壳体10的侧面突出。
气道管5在内部界定通气管路12,该通气管路在喉罩6的碗状部中开口并且与连接器11流体连通。通气管路12的一端通向碗状部,另一端通入盒状壳体10中。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盒状壳体10在内部界定与连接器11和通气管路12流体连通的腔室13。
连接器11通过腔室13并且通过气道管5的通气管路12与喉罩6流体连通,并且连接器11被配置为连接至未示出的通气设备,以提供例如正压通气(PPV)。
可移动元件14放置在喉罩6中,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导管3在喉罩6中突出时操纵导管3的尖端15穿过气道管5。控制元件16和运动传递装置17结合在气道管5内,以控制可移动元件14的位置。运动传递装置17可操作地连接到可移动元件14和控制元件16,以通过手动作用在控制元件16上来移动可移动元件14并操纵导管3的尖端15。
在所示的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控制元件16包括轴,该轴可滑动地插入形成在盒状壳体10中的孔中。该轴包括(图3、5和6)从盒状壳体10突出并且被配置为由用户/临床医生操控的外部部分18,以及放置在由盒状壳体10界定的外壳内部并连接到运动传递装置17的内部部分19。因此,控制元件16安装在气道管5的近端。外壳和腔室13可以至少部分地重合。
外部部分18包括形状像按钮的头部,该头部允许用户/临床医生拉动或推动轴并使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轴向移动。在第一位置中,轴主要从盒状壳体10中抽出(图5),而在第二位置中,该轴主要缩回到盒状壳体10中(图6)。
内部部分19(图5和图6)包括具有凹槽的握持部分,以钩住属于运动传递装置17的绳索或线索20的近端。
运动传递装置17是包括上述绳索20的机械装置,该绳索20位于从盒状壳体10到喉罩6的在气道管5的内部延展的通道21中。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代替单个通道21,绳索20被引导通过多个通道部分。
运动传递装置17还包括片簧22,该片簧22位于通气管路12内部并靠近气道管5的远端。片簧22包括结合至气道管5的部分,同时片簧22的一端像悬臂一样伸出通气管路12的一端并伸入碗状部中(图4和7)。
片簧22位于气道管5的通气管路12的与绳索20的通道21相对的一侧,并且导管3在绳索20与片簧22之间穿过。特别地,气道管5界定用于导管3的引导通路23,以将导管3朝着喉罩6的碗状部引导。片簧22也可以结合到界定引导通路23的管道上。
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代替导引通道23,例如在通气管路12的内壁上沿气道管5布置多个引导元件。
如图3、4、5和6所示,在内部成形气道管5以界定通气管路12、用于绳索20的通道21和用于导管3的引导通路23。通气管路12、通道21和引导通路23是区分开的并且彼此平行。引导通路23放置在片簧22和通道21之间。
可移动元件14是一种放置在碗状部中并安装在片簧22的端部上的垫子。绳索20的远端链接至可移动元件14。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片簧22和可移动元件14一体地制成为单个部件。
形如棒的偏转元件24安装在盒状壳体10内部,并且在钩挂到内部部分19之前,来自通道21的绳索20部分地缠绕在所述偏转元件24上。
当轴处于第一位置时(图5),可移动元件14被放置在相应的第一位置中,在该第一位置中,可移动元件抵靠在喉罩6的碗状部的内表面上。片簧22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片簧22的悬臂端也抵靠在喉罩6的碗状部的内表面上。如果存在导管3的尖端15,则尖端15抵靠在可移动元件14上。
当用户/临床医生推动轴以使其朝向第二位置轴向移动时,拉动绳索20。绳索20拉动可动元件14,并且片簧22弹性地偏转。因此,与片簧22施加的弹力相反,可动元件14被控制元件16通过绳索20拉动。轴的第二位置对应于可移动元件14的第二位置,在该位设置上可移动元件14伸入喉罩6的碗状部中,并且导管3的尖端15被可移动元件14偏转(图4)。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手动调节轴的位置允许操纵和引导导管3的尖端15。
当释放对控制元件16的作用并且可移动元件14还原至第一位置时,片簧22还原至其起始位置/构造。
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运动传递装置17可以包括将可移动元件14连接到控制元件16的其他机械元件,例如杆或类似物。
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存在片簧22,并且可移动元件14保持在第二位置和/或必须通过控制元件16和运动传递装置17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盒状壳体10设置有导管端口25,用于将导管3插入穿过引导通路2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导管端口25被放置在盒状壳体10的与气道管5相对的顶面上。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导管端口25被放置在盒状壳体10的面向用户/临床医生的一侧,并且连接器11被放置在盒状壳体10的与气道管5相对的顶面上。
导管端口25通过管状部分26连接到引导通路23,该管状部分26穿过由盒状壳体10界定的外壳和/或腔室13。
在图5、6、8和9的实施例中,导管端口25包括自密封开口27,该自密封开口27允许在防止空气泄漏的同时插入导管3(图8)。自密封开口27可以是“常闭”弹性阀,例如硅树脂“鸭嘴形”阀。在图10的替代实施例中,导管端口25包括“O形圈”28和密封盖29。
喉罩气道装置2还包括摄像头30和照明源31,它们被放置在喉罩6的远端和碗状部内。摄像头30和照明源31被定位成当其前进到喉入口中时给出声带和导管尖端15的视图。所示实施例的摄像头30和照明源31放置在通向碗状部中的通气管路12的端部处并面向通气管路12,以成像可移动元件14和导管尖端15。
摄像头30可以是基于CMOS传感器的摄像头模块。照明源可以是LED。
摄像头30和照明源31可以是集成可视化系统的一部分,该集成可视化系统通过部分集成在气道管5中的布线连接到电子控制单元的电子显示屏4。
用于摄像头30和照明源31的电力和数据信号通过在气道管5的近端出现的导体传输。然后将这些导体(可以布置在电缆总成中)连接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将来自摄像头模块的信号转换为显示在电子显示屏4上的图像。
在未示出的不同实施例中,摄像头30和照明源31可以是内窥镜(例如光纤内窥镜)的一部分,其穿过气道管5中形成的另一个专用通路。所述专用通路的端部面向通气管路12的外部,并且可以由透明盖封闭以保护内窥镜同时允许光的透射。可以将内窥镜从专用通路取出并重新使用。
在未示出的不同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用于照明的独立光纤或光导。
电子显示屏4将来自摄像头30的实时视图呈现给用户/临床医生。
喉罩气道装置总成1可以部分或全部重新使用或一次性使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具有套囊7的气道管5是一次性的,并且可拆卸地连接至盒状壳体10。用于绳索20的通道21、用于导管3的引导通路23、可移动元件14、弹簧22和绳索20链接到盒状壳体10,并且当所述气道管5与盒状壳体10断开连接时可以从气道管5中抽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见图3至图6),用于绳索20的通道21和用于导管3的引导通路23由结合至盒状壳体10的管道界定。弹簧22结合至用于绳索20的通道21的管道。气道管5安装在这些管道的近端并且可以被拆卸。
上述喉罩气道装置总成1允许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施用药物。特别地,可以采用喉罩气道装置总成1向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早产儿施用表面活性物。然而,该治疗方法还可以旨在预防和/或治疗与表面活性物缺乏或功能障碍有关的任何疾病,以及可能存在呼吸窘迫的病症,包括但不限于胎粪吸入和肺部感染。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参见图13的流程图),将喉罩气道装置2的气道管5插入患者P的口咽中,并且喉罩6围绕喉入口放置。然后将套囊7充气以在声门周围形成平缓的密封。
连接器11连接到通气设备,从而可以在整个表面活性物施用术中提供CPAP通气。
临床医生使导管3穿过气道管5,直到导管3的尖端15伸入喉罩6中并邻接可移动元件14。
激活远端处的摄像头30和照明源31,以经由电子显示屏4为临床医生提供导管尖端15和声带的清晰视图。
通过抓住气道管5的近端并操控安装在气道管5的近端上的控制元件16,临床医生通过运动传递装置17移动可移动元件14并操纵尖端15以使其与喉入口对准,而无需在原位操控患者的解剖结构或操纵喉罩气道装置。
临床医生使用实时图像来控制和验证正确的插入,从而将导管尖端15推进到声带下方的位置。
一旦尖端15处于正确位置,临床医生就通过导管3注入表面活性物。
在施用表面活性物之后,将导管3取出并且封闭导管端口25。喉罩气道装置2可用于提供无创通气以使心动过缓或缺氧康复。
最后,将喉罩气道装置2从患者P身上中取出,并且可以使患者P恢复正常的无创通气,例如,经由通过鼻叉的CPAP。
可以在介于2至8cm H2O之间的压力下施用鼻CPAP,尽管该压力可以根据新生儿年龄和肺部状况而变化。也可以给患者施用其他无创通气术(例如鼻间歇性正压通气(NIPPV)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FNC)。
医生应根据其经验和新生儿的病症(如胎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药物的类型、无创通气支持的类型以及接口的类型。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动传递装置17和可移动元件14。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运动传递装置17和可动元件14附接在一起以形成单个部件,从而运动传递装置17的运动提供了可动元件14的运动(旋转)。运动传递装置17和可移动元件14最好由诸如塑料之类的柔性材料制成,使得可以通过运动传递装置17和/或可移动元件14的至少一部分传递力/拉力。运动传递装置17包括主干171和链接接口172。可移动元件14包括钩状尖端140、锚固点141和柔性部分142。链接接口172具有楔形物173,该楔形物173布置成与控制元件的相应楔形物接合(图14中未示出)。通过操作控制元件,例如按下控制元件,相应的楔形物在楔形物173上滑动,从而链接接口172(以及主干171)向后滑动,将拉力传递到包括钩状尖端140的可移动元件14。钩状尖端140布置在装置1中以在运动传递装置17运动因而在向其传递拉力时绕一轴线旋转。钩状尖端140的旋转操纵导管的尖端。钩状尖端140的旋转尤其得到形成在锚固点141和相应锚固点(例如在气道管(未显示)中)之间的铰链的支持。钩状尖端140的旋转进一步得到至少相对于主干171更薄的柔性部分142的支持。柔性部分142布置在装置1内,以在将拉力传递到可移动元件14时弯曲。运动传递装置17的运动使柔性部分142弯曲,并且获得了钩状尖端140围绕由锚固点141形成的铰链的旋转。根据本实施例,运动传递装置17可以进一步包括弹簧(未示出),该弹簧围绕链接接口172的轴174安装。弹簧的一端抵靠盒状壳体的内壁表面,另一端抵靠推动表面175。当链接接口172通过操作控制元件而向后滑动时,弹簧被拉紧。当释放控制元件时弹簧被放松。弹簧的放松导致运动传递装置17、可移动元件14和控制元件还原到它们的起始位置/构型。因此,钩状尖端140可移动地布置在喉罩气道装置中,使得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即移动),在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钩状尖端140操纵导管的尖端,其中控制元件可至少与钩状尖端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根据该实施例,作为单个部件提供的运动传递装置17和可移动元件14在机械上是坚固的并且易于制造。此外,由于运动传递装置17和可移动元件14的机构不依赖于刚性构件来传递力,因此这种单个部件适合用于诸如装置1之类的柔性装置中。此外,根据该方面的运动传递装置17具有特别薄且紧凑的轮廓,因此包括这种运动传递装置17的喉罩气道装置1可以小于常规的喉罩气道装置,从而对于与早产儿一起使用是特别有利的。最后,弹簧放松通过控制元件的“按下/释放”输入实现致动,这种输入自身适合用一根手指进行的单手操作,从而空出用户的另一只手,并极大地提高了该装置的易用性。
图15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传统连接器的示意性截面图,而图1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性截面图。特别地,图15A示出了传统连接器的内壁从较大的端部(即与通气设备接合的端部)到较小的端部(即与气道管连接的端部)突然变窄。相对于图15B中所示的连接器,这种突然变窄为空气流动提供了收缩,因而提供更高的流动阻力。此外,现有技术连接器的死区(例如图15A的那些死区)相对于根据装置1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死区(例如图15B中的死区)更高。
图15B的连接器11包括外壁115和内壁114,该内壁114从第一端111无缝地会聚到第二端112。外壁115被配置为与通气设备的相应标准凹形连接器接合。相对于诸如图15A的连接器那样的传统连接器,内壁114的几何形状提供减小了的流动阻力。连接器11的几何形状还允许减小喉罩气道装置1的死区/空间。
图16示出了如本文所述的另一连接器11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6的连接器11包括从内壁114向外突出的翅片116。这样的翅片彼此齐平,因此形成被配置为与通气设备的相应凹形标准连接器接合的外壁116(例如如图17所示)。而且,每个翅片的厚度最好类似于内壁的厚度,由此连接器1可以容易地例如通过注塑来制造。
图17示出了喉罩气道装置1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喉罩装置包括连接器11(表示为图16的连接器)、气道管5、喉罩6和呼气通路51。装置1与通气设备V的标准凹形连接件接合。呼气通路51借助于分隔壁52界定在气道管5内。呼气通路51通过呼气孔口54与气道管5的远端流体连接。呼气通路51的出口53允许呼出装置1内的空气,例如患者的呼出空气,从而基本上避免呼出空气的再次呼吸。本实施例可以最好提供与图17中的虚线箭头A示意性地表示的空气流类似的单向空气流,在例如借助于通气设备V施用PPV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这种空气流有利于患者从出口53呼出呼出空气。
图17还示意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1的外壁(表示为图16的连接器)与常规通气设备V的凹形标准连接器之间的接合。

Claims (24)

1.一种喉罩气道装置,包括:
气道管(5),其具有近端和远端;
喉罩(6),其被放置在所述气道管(5)的远端处,其中所述气道管(5)的远端在所述喉罩(6)内部开口,其中所述喉罩(6)被配置为密封在患者(P)的喉入口周围;
连接器(11),其被放置在所述气道管(5)的近端处或接近所述近端,其中所述连接器(11)通过所述气道管(5)与所述喉罩(6)流体连通,并且配置为连接到通气设备;
可移动元件(14),其被放置在所述喉罩(6)中,并且被配置为当导管(3)伸入所述喉罩(6)时操纵所述导管(3)的尖端(15)穿过所述气道管(5);
控制元件(16);
运动传递装置(17),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可移动元件(14)和所述控制元件(16),以通过作用在所述控制元件(16)上来移动所述可移动元件(14)并操纵导管(3)的尖端(15),
其中所述控制元件(16)安装在所述气道管(5)的近端上;
其中所述运动传递装置(17)包括主干(171)并且所述可移动元件(14)包括钩状尖端(140),所述主干(171)在其远端与所述钩状尖端(140)附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主干(171)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喉罩气道装置中,使得其当操作所述控制元件(16)时沿着一轴线移动,并且其中所述钩状尖端(140)可移动地布置在喉罩气道装置(1)中,使得当主干(171)运动时,所述钩状尖端(140)绕一轴线旋转;
其中,所述钩状尖端(140)包括第一锚固点(141),该第一锚固点被配置为接触位于所述气道管(5)中的相应的第二锚固点,其中所述钩状尖端(140)的所述第一锚固点(141)和相应的第二锚固点形成所述钩状尖端(140)能围绕其旋转的铰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元件(16)包括手柄、控制杆、按钮或操纵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元件(16)包括从所述近端突出并被构造为由用户操作的外部部分(18)以及放置在所述近端内部并连接至所述运动传递装置(17)的内部部分(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元件(14)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可移动元件抵靠所述喉罩(6)的内表面,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可移动元件(14)伸入所述喉罩(6)中以操纵导管(3)的尖端(15);其中所述控制元件(16)能至少在与所述可移动元件(14)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包括限定近端并支撑所述连接器(11)和所述控制元件(16)的盒状壳体(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运动传递装置(17)是插入或结合在所述气道管(5)内的机械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主干(171)和所述钩状尖端(140)被一体地制成单个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主干(171)平行于所述气道管(5)的纵向轴线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运动传递装置(17)包括与所述主干(171)的近端附接在一起的链接接口(172),其中所述主干(171)、所述钩状尖端(140)和所述链接接口(172)被一体地制成单个部件,所述链接接口(172)链接到所述控制元件(16),由此操作所述控制元件(16)导致所述链接接口(172)、所述主干(171)的运动和所述钩状尖端(140)的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链接接口(172)具有第一楔形件(173),所述第一楔形件与所述控制元件(16)的相应第二楔形件接触,所述第一楔形件和所述第二楔形件布置成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运动,由此所述控制元件(16)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导致链接接口(172)的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运动传递装置(17)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链接接口(172)处或附近的弹簧,其中所述弹簧在其一端处抵靠固定元件且在另一端处抵靠链接接口(172)的推动表面(175),从而当链接接口(172)通过操作所述控制元件(16)而移动时弹簧被张紧,并且当释放所述控制元件(16)时弹簧放松,进而导致链接接口(172)、主干(171)、钩状尖端(140)和所述控制元件(16)还原至其初始位置/构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相应的第二锚固点位于所述气道管(5)的远端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钩状尖端(140)包括柔性部分(142),所述柔性部分(142)与所述主干(171)的远端附接在一起,所述柔性部分(142)相对于所述主干(171)更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包括用于导管(3)的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沿着所述气道管(5)从近端和远端延伸,其中所述引导元件是引导通路(23)。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近端具有用于插入所述导管(3)的导管端口(25);其中,导管端口(25)包括自密封开口(27)或盖(29),用以封闭所述导管端口(25)。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包括放置在所述远端处和所述喉罩(6)内部的摄像头(30)和照明源(3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摄像头(30)的电子显示屏(4)。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喉罩气道装置(1)还包括呼气通路(51),所述呼气通路的一端与所述气道管(5)的远端流体连通,而另一端是通向空气的出口(53)。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所述呼气通路(51)的出口(53)靠近所述气道管(5)的近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呼气通路(51)和所述气道管(5)通过呼气孔口(54)流体连通,所述呼气孔口(54)的直径在介于0.4至4mm的范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气道管(5)在内部界定所述呼气通路(51)。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11):
被配置为在第一端(111)处连接到所述通气设备且在第二端(112)处连接到所述气道管(5),
所述第二端(112)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111)的截面积,并且
所述第一端(111)与所述第二端(112)流体连通,
所述连接器(11)还包括被配置为与所述通气设备接合的外壁(115)、以及界定所述连接器(11)的内部空间的内壁(114),所述内壁(114)从所述第一端(111)无缝地会聚到所述第二端(112)。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外壁(115)包括一个或多个翅片(116),所述一个或多个翅片(116)从所述内壁(114)向外突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喉罩气道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翅片(116)是至少两个翅片,并且从所述内壁(114)突出一定长度,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翅片彼此齐平。
CN201980080330.7A 2018-12-06 2019-11-29 喉罩气道装置和通过喉罩气道装置给药的方法 Active CN113164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210791.2 2018-12-06
EP18210791 2018-12-06
PCT/EP2019/083026 WO2020114895A1 (en) 2018-12-06 2019-11-29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ministering a medicament through a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4701A CN113164701A (zh) 2021-07-23
CN113164701B true CN113164701B (zh) 2024-07-12

Family

I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731A (zh) * 2010-09-06 2013-05-22 喉罩有限公司 喉罩气道装置
CN204582218U (zh) * 2015-03-31 2015-08-26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一种柄部操纵式引光气管插管器
CN107823767A (zh) * 2017-11-29 2018-03-23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零死腔经典型喉罩呼吸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731A (zh) * 2010-09-06 2013-05-22 喉罩有限公司 喉罩气道装置
CN204582218U (zh) * 2015-03-31 2015-08-26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一种柄部操纵式引光气管插管器
CN107823767A (zh) * 2017-11-29 2018-03-23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零死腔经典型喉罩呼吸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4899B (zh) 可逆性气道装置以及用于使患者通气的相关方法
US6792943B2 (en) Intubating ventilatory face mask
US20220193356A1 (en) Device for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and ventilation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US200501392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ntilation / oxygenation during guided insertion of an endotracheal tube
US6895966B2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EP3225272B1 (en) Medical tubes for sel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f the lungs
US20130239959A1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US200201086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using a light wand and curved guide
AU2007331262A1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with drug delivery means
CN104955381A (zh) 在内窥镜检查手术中的通风牙垫
WO2002056936A2 (en) Ventilation system during guided insertion of an endotracheal tube
CN107583159A (zh) 一种气管插管、声门上自主呼吸并可正压通气的装置
EP3890814B1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ministering a medicament through a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CN113164701B (zh) 喉罩气道装置和通过喉罩气道装置给药的方法
EP2915554B1 (en) Intubation device
US20200030557A1 (en) Medical tubes for sel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f the lungs
CN101455873B (zh) 三腔咽喉通气导管
CN111867442A (zh) 具有出色通气能力的带有动态套囊的声门上气道装置
CN201320340Y (zh) 双腔咽喉通气导管
EP1409055A2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US10173023B1 (en) Oropharyngeal device
CN109125870A (zh) 一种无创性气管插管并可正压通气的声门上呼吸道装置
EP4114488B1 (en) An airway management device
Murphy et al. Laryngeal mask airways
WO2023044170A2 (en) Soft robot intub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 K. Hainsworth

Inventor after: G. R. Bucher

Inventor after: P.R. Smith

Inventor after: T. H. Shaw

Inventor after: A. Robinson Crusoe

Inventor before: J. K. Hainsworth

Inventor before: G. R. Bucher

Inventor before: P.R. Smith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