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3147A - 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3147A
CN113163147A CN202011609626.4A CN202011609626A CN113163147A CN 113163147 A CN113163147 A CN 113163147A CN 202011609626 A CN202011609626 A CN 202011609626A CN 113163147 A CN113163147 A CN 113163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lot
slav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96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3147B (zh
Inventor
张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0116096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63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63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3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3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3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0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by electrical c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同轴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HB模块是否在位;并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完成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后,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通过绑定多个HINOC2.0HB,实现了同轴接入带宽的线性增加,目前局端设备最多支持4信道绑定,并提供万兆的以太网口上联。极大的满足了用户高带宽需求,解决了同轴接入网在楼道汇聚的网络瓶颈问题,降低了改造难度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主要指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尤其指一种多信道绑定的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Broadcasting Network,NGB)建设的开展,同轴网络链路作为有线网络最后一段入户的传输媒介,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NGB的同轴网络不仅承载单向广播电视业务,还通过采用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Ethernet over COAX,EOC)或中国有线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China Data-over-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C-DOCSIS)技术来承载双向宽带业务。同轴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未来超高清传输与智慧家庭网络的重要一环。随着互联网接入的快速普及,获得高带宽、稳定且低成本的宽带接入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如何在保障数据传输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信号上行下行的速度,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而HINOC技术,即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技术,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有线电视网同轴电缆,实现高性能双向信息传输的带宽接入解决方案。成熟的HINOC2.0系统由HINOC网桥(HB)和HINOC调制解调器(HM)构成,逻辑拓扑采用点到多点结构。HINOC2.0单信道频段带宽为128MHz,MAC层传输速率可以达到700Mbps。
作为同轴接入的局端设备,当多个用户同时向头端网络发送需求时,将会共享700Mbps的总带宽。而分享的带宽,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呈线性下降,从而无法满足客户对于高速带宽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目前运营商常规的做法时增加局端设备节点数量,改造同轴分配网络,来实现扩容用户和提升用户带宽的目标,这一方案,也大大增加了改造难度与施工成本,并且会出现同轴接入网在楼道汇聚的网络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绑定多个HINOC2.0 HB,实现了同轴接入带宽的线性增加,极大的满足了用户高带宽需求,解决了同轴接入网在楼道汇聚的网络瓶颈问题,降低了改造难度与施工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
并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
完成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后,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HB模块是否在位的方法,包括:在设备主板上设置了该插槽在位信号,若该插槽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在位,反之,该插槽在位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不在位;或者,若该插槽在位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HB模块在位,反之,该插槽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不在位。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的方式,包括:按照主模块的工作频点为基准,从模块的频点为:主模块频点+信道编号*128。
进一步的,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的方式,包括:通过读取预先配置的参数进行切换为主模块或从模块两种角色;
或者,通过自动协商的方式进行切换,即某模块特有的属性,该属性如MAC地址、序列号或所在插槽编号,设为本模块的协商权重,权重最大的为主模块,其余模块为从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同轴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HB模块是否在位;
编号模块,用于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
分配模块,用于完成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后,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所述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的方式,包括:按照主模块的工作频点为基准,从模块的频点为:主模块频点+信道编号*128。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同轴通信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同轴通信控制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同轴通信控制设备,还包括将若干HINOC2.0 HB级联绑定的万兆上联交换芯片;
所述万兆上联交换芯片还与管理模块连接;
所述管理模块通过所述将若干HINOC2.0 HB级联绑定的万兆上联交换芯片把同轴通信控制设备的射频输出频宽增加到512MHz以上,同轴接入带宽增加到2.8Gbps以上,实现了万兆上联和近3千兆的同轴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同轴通信控制设备采用模块化构造,分为HINOC2.0 HB模块、作为交换模块的万兆上联交换芯片、上联模块和管理模块;
通过交换模块,实现了对于多信道HINOC2.0 HB模块的级联,并通过管理模块,对各信道进行统一管理与调配;设备主板集成交换模块和管理模块,并做插槽式构造,支持若干HB模块插槽和一个以上的上联模块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同轴通信控制设备采用HINOC 2.0的信道绑定方式,将其中一个HINOC 2.0HB模块设置为主模块,其它的HINOC 2.0HB模块设置为从模块,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启动之后完成自动协商和发现过程;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通过信令交互协同工作,由主模块负责完成分配和调度绑定信道的资源,同时在和HB对接的交换端口上采用端口链路聚合绑定,绑定后的以太网端口可提供4Gbps全双工的数据传输,并根据数据包的MAC、IP、端口这样的元素在下行链路聚合端口做负载均衡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所述同轴通信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其方法包括: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并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完成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后,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由此提出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使得其射频输出频宽增加到512MHz,同轴接入带宽增加到2.8Gbps,实现了万兆上联和近3千兆的同轴接入,解决了现有技术路径下,为满足用户对于更高网速的需求,运营商扩容所需成本高、施工不便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拓宽了射频输出频宽,增加了局端节点的网络带宽,可为用户提供更高的网速。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方便设备维护和更换,同时降低了运营商的网络改造成本。本专利提供了信道绑定和信道自动分配的机制,每个HINOC2.0 HB模块上线前无需做配置修改,为HINOC2.0HB模块从生产到供货提供了统一化的便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采取单信道方案的HINOC系统的逻辑拓扑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设备主板集成交换模块和管理模块并做插槽式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同轴通信控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同轴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轴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主从信道自动切换机制,其具体包括:
步骤101,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
其中,首先管理模块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的方法,包括:在设备主板上设置了该插槽在位信号,若该插槽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在位,反之,该插槽在位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不在位;或者,若该插槽在位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HB模块在位,反之,该插槽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不在位。具体而言,可以是,在HINOC2.0 HB模块在位时,HINOC2.0 HB模块能接通预设的输入高电平的电源和设备主板的控制器的信号输入引脚之间的断点,在HINOC2.0 HB模块不在位时,HINOC2.0 HB模块无法接通预设的输入高电平的电源和设备主板的控制器的信号输入引脚之间的断点。
步骤102,并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
其中,所述管理模块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例如,主模块和从模块的数量总共为四个的条件下,主模块和从模块的编号为:主模块为信道0,从模块依次为信道1、信道2、信道3。当主模块即信道0异常时,那么信道1的模块将成为主模块,依次类推。
步骤103,完成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后,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的方式,包括:按照主模块的工作频点为基准,从模块的频点为:主模块频点+信道编号*128;
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的方式,包括:通过读取预先配置的参数进行切换为主模块或从模块两种角色;
或者,通过自动协商的方式进行切换,即某模块特有的属性,该属性如MAC地址、序列号或所在插槽编号,设为本模块的协商权重,权重最大的为主模块,其余模块为从模块。
这样,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的自动切换机制,是一种应急备份保护机制,即使某一信道发生异常,也不会导致整个设备无法工作,同时主从模块频道分配的机制,也使得新增或者删除的信道,无需手动调节其频点,从而真正实现了各信道即插即用的功能。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同轴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71,用于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还用于在设备主板上设置了该插槽在位信号,若该插槽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HB模块在位,反之,该插槽在位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HB模块不在位;或者,若该插槽在位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在位,反之,该插槽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不在位。
编号模块72,用于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
分配模块73,用于完成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后,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所述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的方式,包括:按照主模块的工作频点为基准,从模块的频点为:主模块频点+信道编号*128;还用于通过读取预先配置的参数进行切换为主模块或从模块两种角色;或者,通过自动协商的方式进行切换,即某模块特有的属性,该属性如MAC地址、序列号或所在插槽编号,设为本模块的协商权重,权重最大的为主模块,其余模块为从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采用了在一个HINOC2.0局端设备中绑定多个HINOC2.0 HB模块,同时使用所述的多个HINOC2.0 HB模块为网络用户提供传输带宽,所以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绑定多个HINOC2.0HB,实现了同轴接入带宽的线性增加,极大的满足了用户高带宽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同轴通信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同轴通信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轴通信控制设备,还包括:
将若干HINOC2.0 HB级联绑定的万兆上联交换芯片;
所述万兆上联交换芯片还与管理模块连接;
所述管理模块负责对四个HINOC2.0 HB模块进行统一管理与调配,例如管理模块为监测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切换主从角色、分配信道频段、管理模块上在线的终端设备等。所述万兆上联交换芯片为用于上联作用的最大吞吐量为10Gbps的交换芯片。
其中,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采取单信道方案,即使用单个HINOC2.0 HB模块即可实现对于后续HINOC2.0 HM模块的拓扑连接。为了实现多信道的共同管理及连接,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轴通信控制设备采用模块化构造,分为HINOC2.0HB模块、作为交换模块的万兆上联交换芯片和管理模块;
通过交换模块,实现了对于多信道HINOC2.0 HB模块的级联,并通过管理模块,对各信道进行统一管理与调配;如图2所示,设备主板集成交换模块和管理模块,并做插槽式构造,可支持4个HB模块插槽和1个上联模块插槽。模块化设计使得设备维护更换和扩展兼容等更加灵活方便,同时也便于对设备进行维修与升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轴通信控制设备采用HINOC2.0的信道绑定方式,将其中一个HINOC 2.0HB模块设置为主模块,其它三个HINOC 2.0HB模块设置为从模块,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启动之后完成自动协商和发现过程;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通过信令交互协同工作,由主模块负责完成分配和调度绑定信道的资源,同时在和四个HINOC2.0HB模块对接的交换端口上采用端口链路聚合绑定,绑定后的以太网端口可提供4Gbps全双工的数据传输,并根据数据包的MAC、IP或端口这样的元素在下行链路聚合端口做负载均衡转发。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拓宽了HINOC2.0局端设备的带宽,所以在实际部署中,仅需将局端设备更换升级为本发明中的设备即可,避免了增加局端设备节点数量的不便,降低了改造难度与施工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所述同轴通信控制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

Claims (10)

1.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
并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
完成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后,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 HB模块是否在位的方法,包括:在设备主板上设置了该插槽在位信号,若该插槽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在位,反之,该插槽在位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不在位;或者,若该插槽在位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在位,反之,该插槽在位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该插槽对应的HINOC2.0 HB模块不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的方式,包括:按照主模块的工作频点为基准,从模块的频点为:主模块频点+信道编号*1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的方式,包括:通过读取预先配置的参数进行切换为主模块或从模块两种角色;
或者,通过自动协商的方式进行切换,即某模块特有的属性,该属性如MAC地址、序列号或所在插槽编号,设为本模块的协商权重,权重最大的为主模块,其余模块为从模块。
5.一种同轴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判断HINOC2.0HB模块是否在位;
编号模块,用于根据设备主板上的插槽在位信号分别为主模块和从模块编号;
分配模块,用于完成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自动切换后,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所述自动为主模块和从模块分配信道频段的方式,包括:按照主模块的工作频点为基准,从模块的频点为:主模块频点+信道编号*128。
6.一种同轴通信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同轴通信控制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通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若干HINOC2.0 HB级联绑定的万兆上联交换芯片;
所述万兆上联交换芯片还与管理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通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通信控制设备采用模块化构造,分为HINOC2.0 HB模块、作为交换模块的万兆上联交换芯片、上联模块和管理模块;
通过交换模块,实现了对于多信道HINOC2.0 HB模块的级联,并通过管理模块,对各信道进行统一管理与调配;设备主板集成交换模块和管理模块,并做插槽式构造,支持若干HB模块插槽和一个以上的上联模块插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通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HB模块插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上联模块插槽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同轴通信控制设备采用HINOC 2.0的信道绑定方式,将其中一个HINOC 2.0HB模块设置为主模块,其它的HINOC 2.0HB模块设置为从模块,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启动之后完成自动协商和发现过程;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通过信令交互协同工作,由主模块负责完成分配和调度绑定信道的资源,同时在和HB对接的交换端口上采用端口链路聚合绑定,绑定后的以太网端口可提供4Gbps全双工的数据传输,并根据数据包的MAC、IP、端口这样的元素在下行链路聚合端口做负载均衡转发。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同轴通信控制方法。
CN202011609626.4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63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9626.4A CN113163147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9626.4A CN113163147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3147A true CN113163147A (zh) 2021-07-23
CN113163147B CN113163147B (zh) 2022-10-04

Family

ID=76878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9626.4A Active CN113163147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631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015A (zh) * 2014-12-24 2015-04-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基于hinoc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7466056A (zh) * 2017-07-14 2017-12-12 武汉集客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桥及其配对方法
CN107645434A (zh) * 2017-09-27 2018-01-30 武汉集客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扩展型无线网桥及其配对方法
CN111614527A (zh) * 2020-04-26 2020-09-01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noc终端上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614526A (zh) * 2020-04-20 2020-09-01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noc链路快速维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615151A (zh) * 2020-04-26 2020-09-01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线信道筛选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015A (zh) * 2014-12-24 2015-04-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基于hinoc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7466056A (zh) * 2017-07-14 2017-12-12 武汉集客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桥及其配对方法
CN107645434A (zh) * 2017-09-27 2018-01-30 武汉集客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扩展型无线网桥及其配对方法
CN111614526A (zh) * 2020-04-20 2020-09-01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noc链路快速维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614527A (zh) * 2020-04-26 2020-09-01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noc终端上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615151A (zh) * 2020-04-26 2020-09-01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线信道筛选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3147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9649B2 (en) Efficiently managing network traffic
US8397267B2 (en) Hi-split upstream design for DOCSIS
US92413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87507B (zh) 一种多模共传输时传输资源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US20200014589A1 (en) Network sli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277858B (zh) 一种基于sdn的多信道传输的5g网络及传输数据的方法
US113813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defragmentation, device, and system
WO202204274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60087896A1 (en) Interfac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US990080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o share network resources, an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haring network resources
CN109151620B (zh) 聚合组端口切换方法、装置及光线路终端olt设备
CN113163147B (zh) 一种同轴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87636A1 (zh) 远端单元保护系统
WO2023124815A1 (zh) 无线设备、资源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10623098B2 (en)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CN10293874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890827B (zh) 电力通信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2152847B (zh) 一种rrh和bbu建立联线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2820991A (zh) 环形网管拓扑网络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6357553B (zh) 用于TRUNK口的QoS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848052A (zh) 多域网络业务映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2714071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666651B (zh)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CN112260947B (zh) 一种网络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83487B (zh) 一种应用于跨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