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6651B -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6651B
CN114666651B CN202210288272.0A CN202210288272A CN114666651B CN 114666651 B CN114666651 B CN 114666651B CN 202210288272 A CN202210288272 A CN 202210288272A CN 114666651 B CN114666651 B CN 114666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odule
network
uni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82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6651A (zh
Inventor
张超冰
陈蓓
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Vola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Vola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Vola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Vola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882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6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6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6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 H04L69/162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involving adaptations of sockets based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包括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投影装置包括屏幕、系统单元和网络接口;无线系统模块包括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接口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的内部包括数据转发单元、配置单元、管理单元、数据优化单元和识别单元;数据转发单元分别与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和接口模块连接。本发明中的方案主要针对会议和教育场景下,配合客户大屏系统进行融合,提供热点覆盖,优先数据保障,智能识别有线或无线接入,流畅的投屏应用,相对传统的网卡方案而言,性能更强,同时扩大使用用户群,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结点设备,Internet的数据通过运营商提供的ADSL线路传递到路由器的WAN口,经过路由器数据转发处理,再通过路由器LAN口输出到本地电脑上,这样就使本地电脑实现了上网的功能。
无线网卡是互联网中终端设备的主要上网设备,它通过接入上层路由或热点,并协议转换成USB/SDIO/PCIE等,从而实现终端CPU接入上层网络。
随着会议、教学等需求,越来越多的用到大屏幕来展示内容,同时会议或教学的主讲人和听众的智能终端也需要接入大屏,实现投屏分享。
在传统方案中,大屏配置无线网卡做热点的方式,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投屏数据吞吐量和稳定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大屏配置无线网卡做热点的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投屏数据吞吐量和稳定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包括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其中,投影装置包括屏幕、系统单元和网络接口;无线系统模块包括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接口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无线系统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投影装置连接;
其中,中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转发单元、配置单元、管理单元、数据优化单元和识别单元;数据转发单元分别与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和接口模块连接;数据转发单元用于将来自外部的各接口数据分析处理和转发网络数据包,实现路由或交换功能;
管理单元用于提供API接口,接收指定接口的管理信息和查询信息,并将管理信息和查询信息下发给配置单元;配置单元接收到信息后,将其转换为指令,向CPU下发;CPU完成配置管理,并且将配置完成信息保存;
数据优化单元用于对无线热点模块下的各个接入终端进行数据优化;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的接入状况,如果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同时接入网络,则先选择有线接入模块作为主网络,如果有线接入模块断开,则自动切换为无线接入模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系统单元包括安卓系统和Windows系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接口模块包括安卓接口和Windows接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的连接具体为:
步骤A1:系统单元的配置页面下发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无线热点的工作频段、热点的SSID名称、带宽、密码和加密模式;
步骤A2:系统单元将配置信息封装到套接字协议内,由网络接口发出;
步骤A3:网络接口传输给无线系统模块的接口模块;
步骤A4: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后,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模块;
步骤A5:中央处理器模块的数据转发单元接收数据并提供给管理单元;
步骤A6:管理单元基于套接字协议取出接口模块下发的配置信息;
步骤A7:管理单元下API接口将取出的配置信息转化为配置设备功能所需的信息;
步骤A8:管理单元将要配置的内容传递给配置单元,配置单元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为命令指令,并驱动CPU执行;
步骤A9:CPU执行完毕后,将配置信息保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CPU配置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B1:配置单元执行成功后回传确认给管理单元;
步骤B2:管理单元收到确认后,将确认信息封装到套接字协议,并传输给数据转发单元;
步骤B3:数据转发单元收到管理单元信息,通过接口模块传输;
步骤B4:系统单元收到无线系统模块的回应后,更新显示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自动切换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C1:识别单元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C2:判断是否监测到有线连接;如果是,则进入有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如果不是,则进入无线网络的网络模式;
有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具体为:
步骤D1:检测有线网络的网络状态;
步骤D2:判断有线网络是否形成网络环路,如果是,则启动网络风暴抑制;如果不是,则判断是否已执行有线接入;
有线接入判断具体为:当已执行有线接入,则完成有线接入,并通过识别单元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当没有执行有线接入,则通过配置单元执行有线接入,并通过识别单元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D3:断开无线连接;
步骤D4:判断网络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是,则判断是否已执行有线接入;如果不是,则断开设备面板上其他有线连接,仅保留有线接入并恢复检测状态,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D2中,抑制网风暴具体为:CPU监测到网络风暴形成的报文,不转发处理该类报文,并且将网络风暴来源的端口关掉,抑制网络风暴;
无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具体为:
步骤E1:监测无线网络的网络状态;
步骤E2:判断是否有无线网络接入,如果是,则继续等待有线网络连接;如果没有,则启用无线网络接入;
步骤E3:主动扫描外部热点;
步骤E4:判断是否有与预置SSID相符的热点;如果是,则调用用户预制的上级SSID和密码,接入上级热点,执行无线接入;如果不是,则继续等待有线网络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D4中,当监测到人工干预解除掉网络环路故障后,恢复面板上其他有线连接接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数据优化具体为:
步骤F1:找到系统内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
步骤F2:配置单元整合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并传递给识别单元进行监测;
步骤F3:对需要优化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分为轻应用类和重应用类;
步骤F4:设定优化策略;
步骤F5:识别单元监测无线用户接入状态;
步骤F6:判断是否有监测到需要优化的数据;如果有,判断待优化数据的类别,如果没有,则正常转发数据,并继续等待;
步骤F7:判断需要优化的数据是轻应用类还是重应用类,如果是轻应用类,则启动WMM高级优先级和基于802.11协议混合模式下的资源分配方法;
步骤F8:如果是重应用类,则首先根据识别到的重应用类数据量大小执行优先策略比重;启用airtime和OFDMA划分更多时间和频谱资源优先转发;
步骤F9:执行完毕,继续监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F1中,系统内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包括:配置单元监测来自安卓或Windows系统中的针对无线数据或者终端优化的需求信息以及系统本身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的需求信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轻应用类包括心跳帧、语音和轻应用类的重要应用,重应用类包括重要视频流、客户指定重要终端和重应用类的重要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投影装置包括屏幕、系统单元和网络接口;无线系统模块包括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接口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本发明中的方案主要针对会议和教育场景下,配合客户大屏系统进行融合,提供热点覆盖,优先数据保障,智能识别有线或无线接入,流畅的投屏应用,相对传统的网卡方案而言,性能更强,同时扩大使用用户群,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配置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无线与有线网络自动切换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无线数据优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包括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其中,投影装置包括屏幕、系统单元和网络接口;无线系统模块包括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接口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无线系统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投影装置连接;
其中,中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转发单元、配置单元、管理单元、数据优化单元和识别单元;数据转发单元分别与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和接口模块连接;数据转发单元用于将来自外部的各接口数据分析处理和转发网络数据包,实现路由或交换功能;
管理单元用于提供API接口,接收指定接口的管理信息和查询信息,并将管理信息和查询信息下发给配置单元;配置单元接收到信息后,将其转换为指令,向CPU下发;CPU完成配置管理,并且将配置完成信息保存;
数据优化单元用于对无线热点模块下的各个接入终端进行数据优化;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的接入状况,如果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同时接入网络,则先选择有线接入模块作为主网络,如果有线接入模块断开,则自动切换为无线接入模块。
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投影装置包括屏幕、系统单元和网络接口;无线系统模块包括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接口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本发明中的方案主要针对会议和教育场景下,配合客户大屏系统进行融合,提供热点覆盖,优先数据保障,智能识别有线或无线接入,流畅的投屏应用,相对传统的网卡方案而言,性能更强,同时扩大使用用户群,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细化。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系统单元包括安卓系统和Windows系统。
接口模块包括安卓接口和Windows接口;
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的连接具体为:
步骤A1:系统单元的配置页面下发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无线热点的工作频段、热点的SSID名称、带宽、密码和加密模式;
步骤A2:系统单元将配置信息封装到套接字协议内,由网络接口发出;
步骤A3:网络接口传输给无线系统模块的接口模块;
步骤A4: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后,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模块;
步骤A5:中央处理器模块的数据转发单元接收数据并提供给管理单元;
步骤A6:管理单元基于套接字协议取出接口模块下发的配置信息;
步骤A7:管理单元下API接口将取出的配置信息转化为配置设备功能所需的信息;配置信息是面对用户端的,而配置设备功能所需的信息是面向机器的,从功能上实现信息传递和转换为可执行信息。
步骤A8:管理单元将要配置的内容传递给配置单元,配置单元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为命令指令,并驱动CPU执行;
步骤A9:CPU执行完毕后,将配置信息保存。
CPU配置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B1:配置单元执行成功后回传确认给管理单元;
步骤B2:管理单元收到确认后,将确认信息封装到套接字协议,并传输给数据转发单元;
步骤B3:数据转发单元收到管理单元信息,通过接口模块传输;
步骤B4:系统单元收到无线系统模块的回应后,更新显示状态。
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自动切换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C1:识别单元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C2:判断是否监测到有线连接;如果是,则进入有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如果不是,则进入无线网络的网络模式;
有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具体为:
步骤D1:检测有线网络的网络状态;
步骤D2:判断有线网络是否形成网络环路,如果是,则启动网络风暴抑制;如果不是,则判断是否已执行有线接入;
有线接入判断具体为:当已执行有线接入,则完成有线接入,并通过识别单元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当没有执行有线接入,则通过配置单元执行有线接入,并通过识别单元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D3:断开无线连接;
步骤D4:判断网络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是,则判断是否已执行有线接入;如果不是,则断开设备面板上其他有线连接,仅保留有线接入并恢复检测状态,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D2中,抑制网风暴具体为:CPU监测到网络风暴形成的报文,不转发处理该类报文,并且将网络风暴来源的端口关掉,抑制网络风暴;
无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具体为:
步骤E1:监测无线网络的网络状态;
步骤E2:判断是否有无线网络接入,如果是,则继续等待有线网络连接;如果没有,则启用无线网络接入;
步骤E3:主动扫描外部热点;
步骤E4:判断是否有与预置SSID相符的热点;如果是,则调用用户预制的上级SSID和密码,接入上级热点,执行无线接入;如果不是,则继续等待有线网络连接。
步骤D4中,当监测到人工干预解除掉网络环路故障后,恢复面板上其他有线连接接口。
数据优化具体为:
步骤F1:找到系统内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
步骤F2:配置单元整合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并传递给识别单元进行监测;
步骤F3:对需要优化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分为轻应用类和重应用类;
步骤F4:设定优化策略;
步骤F5:识别单元监测无线用户接入状态;
步骤F6:判断是否有监测到需要优化的数据;如果有,判断待优化数据的类别,如果没有,则正常转发数据,并继续等待;
步骤F7:判断需要优化的数据是轻应用类还是重应用类,如果是轻应用类,则启动WMM高级优先级和基于802.11协议混合模式下的资源分配方法;
基于802.11协议混合模式下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访问接入点识别接入终端的速率类别,所述速率类别包括高速率终端和低速率终端;根据接入终端的速率类别,访问接入点对接入终端的数据传输时间或传输机会进行分配,将低速率终端的部分传输时长或传输机会分配给高速率终端或访问接入点的下行数据传输,所述访问接入点对接入终端的数据传输时间或传输机会进行分配,包括:访问接入点接收到接入终端发送的请求时间资源的请求传送报文控制帧后,根据识别的接入终端的速率类别判断将允许发送控制帧发送给接入终端或是访问接入点本身,具体方法包括:判断接入终端是高速率终端或低速率终端,若是高速率终端,则访问接入点直接发送允许发送控制帧,将时间资源分配给此接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若是低速率终端,则访问接入点产生一个随机数,与预设的概率数进行比较,若随机数小于概率数,则访问接入点将允许发送控制帧中的接收站地址修改为访问接入点自身的地址,将数据传输的机会给访问接入点自身;若随机数大于概率数,则访问接入点直接将时间资源分配给接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F8:如果是重应用类,则首先根据识别到的重应用类数据量大小执行优先策略比重;启用airtime和OFDMA划分更多时间和频谱资源优先转发;
优先策略比重为: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报文的重要性,针对性调整优先策略,例如视频流、投屏数据流或指定的终端等重业务数据,设置高占比的时间片资源、更多的频谱资源,保证重应用数据享受更多资源重点保障。
步骤F9:执行完毕,继续监测。
步骤F1中,系统内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包括:配置单元监测来自安卓或Windows系统中的针对无线数据或者终端优化的需求信息以及系统本身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的需求信息。
轻应用类包括心跳帧、语音和轻应用类的重要应用,重应用类包括重要视频流、客户指定重要终端和重应用类的重要应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二的进一步细化。中央处理模块:由SOC芯片构成,内部功能划分为五大单元:数据转发单元、配置单元、管理单元、数据优化单元、识别单元;实现设备配置、状态查询、数据处理和转发等:SOC芯片为RTL8197F。
(1)配置单元:配置无线系统的各项参数和查询各个接口状态;由管理单元提供API接口,接收来自指定接口(安卓接口、Windows接口等)的管理信息和查询信息,下发给配置单元,配置单元收到信息后,转换为指令,向CPU下发,CPU执行配置各个芯片资源,完成配置管理,并且将配置完成信息保存在flash存储器中。
(2)数据转发单元:将来自外部的各接口数据实施分析处理和转发网络数据包,实现路由或交换功能。
(3)管理单元:将内部的各项参数/状态等配置信息封装为API接口,并与安卓或Windows系统进行协议交互后实现安卓或Windows系统对本系统的管理;本系统管理单元和安卓或Windows系统之间采用套接字协议进行交互;安卓或Windows系统管理页面转换为驱动后,将管理信息通过套接字协议下发给本系统管理单元,本系统管理单元收到后通过API接口解析出管理内容。
(4)数据优化单元:对无线热点下的各个接入终端,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进行优化处理,优先保障重要数据通行。客户的应用数据为重要数据:例如视频流等需要优先保障视频流传输,同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指定终端数据进行优先传输;基于airQos技术结合airtime、WMM等无线技术实现重要数据的优先通行。
(5)识别单元:智能识别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当同时接入时,优先选择稳定的有线网络作为接入主网络,无线接入为后备网络;当有线接入断开后,会启用无线接入后备网络保持网络通畅;当有线接入恢复后,会断开无线接入,重新走有线主网络。在整个接入过程中会存在与上级设备双通道同时接入导致成环,引发网络风暴,本系统会抑制网络风暴,保持设备和网络的正常运行。
无线热点模块:本系统提供无线热点,供无线终端接入;无线热点的ssid名称、密码、带宽、信道、状态等由中央处理模块中配置单元进行管理和配置;
无线接入模块:本系统提供无线接入,支持桥接交换模式或路由接入模式,由中央处理模块中配置单元进行管理和配置所需接入的ssid名称、密码、频段等;
有线接入模块:本系统提供有线接入,支持交换模式或路由接入模式,由中央处理模块中配置单元进行管理和配置;
接口模块:包括安卓接口和Windows接口,内部局域网接口,连通本系统与安卓系统或Windows系统,并且中央处理模块中管理单元通过本接口与安卓或Windows中的管理单元进行协议沟通,实现基于数据之上的配置交互;安卓系统或Windows系统的上层应用页面配置后,可通过管理协议和指定的安卓接口/Windows接口,对本系统进行管理和配置,实现客户基于用户场景的各种应用。同时本系统也会阻断管理协议流出本机(非指定安卓/Windows接口),避免在同一局域网中多个设备之间管理混乱。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其中,投影装置包括屏幕、系统单元和网络接口;无线系统模块包括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接口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无线系统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投影装置连接;接口模块包括安卓接口和Windows接口;系统单元包括安卓系统和Windows系统;其中,无线系统模块通过安卓接口与投影装置的安卓系统连接,无线系统模块通过Windows接口与投影装置的Windows系统连接;
其中,中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转发单元、配置单元、管理单元、数据优化单元和识别单元;数据转发单元分别与无线接入模块、无线热点模块、有线接入模块和接口模块连接;数据转发单元用于将来自外部的各接口数据分析处理和转发网络数据包,实现路由或交换功能;
管理单元用于提供API接口,接收安卓接口或Windows接口的管理信息和查询信息,并将管理信息和查询信息下发给配置单元;配置单元接收到安卓接口或Windows接口的管理信息和查询信息后,将其转换为指令,通过安卓接口与网络接口向安卓系统的CPU下发或者通过Windows接口与网络接口向Windows的CPU下发;安卓系统或者Windows系统的CPU完成配置管理,并且将配置完成信息保存;
数据优化单元用于对无线热点模块下的各个接入终端进行数据优化;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的接入状况,如果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同时接入网络,则先选择有线接入模块作为主网络,如果有线接入模块断开,则自动切换为无线接入模块;
数据优化具体为:
步骤F1:找到系统内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
步骤F2:配置单元整合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并传递给识别单元进行监测;
步骤F3:对需要优化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分为轻应用类和重应用类;
步骤F4:设定优化策略;
步骤F5:识别单元监测无线用户接入状态;
步骤F6:判断是否有监测到需要优化的数据;如果有,判断待优化数据的类别,如果没有,则正常转发数据,并继续等待;
步骤F7:判断需要优化的数据是轻应用类还是重应用类,如果是轻应用类,则启动WMM高级优先级和基于 802.11 协议混合模式下的资源分配方法;
步骤F8:如果是重应用类,则首先根据识别到的重应用类数据量大小执行优先策略比重;启用airtime和OFDMA划分更多时间和频谱资源优先转发;
步骤F9:执行完毕,继续监测;
步骤F1中,系统内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数据包括:配置单元监测来自安卓或Windows系统中的针对无线数据或者终端优化的需求信息以及系统本身需要优化的无线数据或终端的需求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投影装置和无线系统模块的连接具体为:
步骤A1:系统单元的配置页面下发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无线热点的工作频段、热点的SSID名称、带宽、密码和加密模式;
步骤A2:系统单元将配置信息封装到套接字协议内,由网络接口发出;
步骤A3:网络接口传输给无线系统模块的接口模块;
步骤A4: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后,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模块;
步骤A5:中央处理器模块的数据转发单元接收数据并提供给管理单元;
步骤A6:管理单元基于套接字协议取出接口模块下发的配置信息;
步骤A7:管理单元下API接口将取出的配置信息转化为配置设备功能所需的信息;
步骤A8:管理单元将要配置的内容传递给配置单元,配置单元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为命令指令,并驱动CPU执行;
步骤A9:CPU执行完毕后,将配置信息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CPU配置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B1:配置单元执行成功后回传确认给管理单元;
步骤B2:管理单元收到确认后,将确认信息封装到套接字协议,并传输给数据转发单元;
步骤B3:数据转发单元收到管理单元信息,通过接口模块传输;
步骤B4:系统单元收到无线系统模块的回应后,更新显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有线接入模块和无线接入模块自动切换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C1:识别单元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C2:判断是否监测到有线连接;如果是,则进入有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如果不是,则进入无线网络的网络模式;
有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具体为:
步骤D1:检测有线网络的网络状态;
步骤D2:判断有线网络是否形成网络环路,如果是,则启动网络风暴抑制;如果不是,则判断是否已执行有线接入;
有线接入判断具体为:当已执行有线接入,则完成有线接入,并通过识别单元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当没有执行有线接入,则通过配置单元执行有线接入,并通过识别单元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D3:断开无线连接;
步骤D4:判断网络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是,则判断是否已执行有线接入;如果不是,则断开设备面板上其他有线连接,仅保留有线接入并恢复检测状态,继续监测有线接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D2中,抑制网络风暴具体为:CPU监测到网络风暴形成的报文,不转发处理该类报文,并且将网络风暴来源的端口关掉,抑制网络风暴;
无线网络的网络模式具体为:
步骤E1:监测无线网络的网络状态;
步骤E2:判断是否有无线网络接入,如果是,则继续等待有线网络连接;如果没有,则启用无线网络接入;
步骤E3:主动扫描外部热点;
步骤E4:判断是否有与预置SSID相符的热点;如果是,则调用用户预制的上级SSID和密码,接入上级热点,执行无线接入;如果不是,则继续等待有线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D4中,当监测到人工干预解除掉网络环路故障后,恢复面板上其他有线连接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轻应用类包括心跳帧、语音和轻应用类的重要应用,重应用类包括重要视频流、客户指定重要终端和重应用类的重要应用。
CN202210288272.0A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Active CN114666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8272.0A CN114666651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8272.0A CN114666651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651A CN114666651A (zh) 2022-06-24
CN114666651B true CN114666651B (zh) 2024-03-12

Family

ID=82032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8272.0A Active CN114666651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665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867A (zh) * 2008-01-17 2009-07-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系统、存储介质以及网络设定方法
JP2013062618A (ja) * 2011-09-12 2013-04-04 Ricoh Co Ltd 画像投映装置及び画像投映プログラム
CN103220191A (zh) * 2013-04-27 2013-07-2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种类型网络的自动切换方法
CN111294857A (zh) * 2019-03-25 2020-06-16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显示屏、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92618A (zh) * 2019-09-11 2021-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8621A (zh) * 2020-12-25 2021-04-30 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非智能电视的无线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66175A (ja) * 2011-09-02 2013-04-11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ジェクタ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867A (zh) * 2008-01-17 2009-07-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系统、存储介质以及网络设定方法
JP2013062618A (ja) * 2011-09-12 2013-04-04 Ricoh Co Ltd 画像投映装置及び画像投映プログラム
CN103220191A (zh) * 2013-04-27 2013-07-2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种类型网络的自动切换方法
CN111294857A (zh) * 2019-03-25 2020-06-16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显示屏、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92618A (zh) * 2019-09-11 2021-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8621A (zh) * 2020-12-25 2021-04-30 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非智能电视的无线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于无线局域网应用系统在综合接入设备中的设计与实现;孙罡;;无线互联科技(第01期);全文 *
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高清视音频无线投屏智能终端的研发及其应用;郑锋;;智能建筑(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651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3000B2 (e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217575A1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7593375B2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apparatus for use in a channel overlay network
WO2012103779A1 (zh) 一种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接入点设备、用户设备及系统
WO2018219229A1 (zh) 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12107004A1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6105010A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차별화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50982B (zh) 一种网络通讯方法和系统
WO2012028026A1 (zh) 一种多模共传输时传输资源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EP3820085A1 (e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350657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ffic management, packet switching device and user device
US20040156334A1 (en) Radio network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2568762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WO2016074211A1 (zh)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和控制器
US850402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data flow
CN11013868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H1188547A (ja) 音声/データ共有通信システム
CN106130833B (zh) 基于Inter-MAC层的家庭网络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7277861A (zh) 一种移动全网络分布式接入方法
WO2022033543A1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095388B (zh) RTC / RTE设备与WiFi接入点间交换数据包分类标识符的方法以及无线接入点
JP2006526372A (ja) 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4666651B (zh) 一种新型智能无线系统
CN113973050A (zh)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079578B (zh) 一种智慧屏无线投屏数据的优先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