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2501B -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62501B CN113162501B CN202110120927.9A CN202110120927A CN113162501B CN 113162501 B CN113162501 B CN 113162501B CN 202110120927 A CN202110120927 A CN 202110120927A CN 113162501 B CN113162501 B CN 1131625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 angle
- rotation speed
- phase windings
- ph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36764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cu-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49 pul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3—Observer control, e.g. using Luenberger observers or Kalman 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0003—Control strategies in general, e.g. linear type, e.g. P, PI, PID, using robust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0003—Control strategies in general, e.g. linear type, e.g. P, PI, PID, using robust control
- H02P21/0007—Control strategies in general, e.g. linear type, e.g. P, PI, PID, using robust control us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0003—Control strategies in general, e.g. linear type, e.g. P, PI, PID, using robust control
- H02P21/001—Control strategies in general, e.g. linear type, e.g. P, PI, PID, using robust control using fuzzy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24—Vector control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rotor position or rotor speed sens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22—Synchronous motors
- H02P25/024—Synchronous motors controlled by supply frequ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使两个控制器同步启动时具有安全冗余功能,可避免因一个控制器故障导致两个控制器之间的同步启动通信造成影响,控制器同步工作后,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对解耦后的两个独立绕组进行电角度观测,并利用滑模控制原理构建同步控制器,对其进行同步控制,同时通过模糊自适应率来改变不同转速差下的校验周期,提高同步控制性能。该同步控制方法,可实现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同步性,减小电机两绕组转矩叠加后的波动,提升电动助力转向的手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步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 置。
背景技术
转向系统作为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直接影响到汽车操纵稳定性、驾驶舒适 性以及行驶安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被广泛应用。双绕组永磁同 步电机因其继承了永磁同步电机和多相电机的优点,具有输出转矩脉动小、低速运行平稳、 容错性好等优点,所以对于可靠性要求严苛的车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来说,是一种较为理 想的电机选择类型。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目前有谐波基下数学模型、传统双d-q变换数学模型、双d-q变 换全解耦数学模型等几类建模方法。因传统双d-q变换数学模型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解 耦到两个d-q子空间下,相当于两个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分别控制,易于成熟的三 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的实现,同时更适应于容错控制,因此在工程应用中,传统双d-q 变换数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但具体工程实现上,常采用两个控制器对传统双d-q变换后的 两个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分别控制,因此存在控制同步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可 实现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同步性,减小电机两绕组转矩叠加后的波动,提升电动助 力转向的手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 包括:
采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启动时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通过park和反park变换,分别计算得到两个 三相绕组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输入给电角度观测-控制器;
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并将所述两 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输入至电角度控制器;
根据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 平均值;
将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注入PI控制器分别进行快速响应调 节,得到电角度调节值和电角转速求解值;
将所述电角度调节值输出至对应的三相绕组,根据所述电角转速求解值计算平均机械 角速度;
将所述平均机械角速度输入速度控制器,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闭环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两个控制器同步启动时具有安全 冗余功能,可避免因一个控制器故障导致两个控制器之间的同步启动通信造成影响,控制 器同步工作后,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对解耦后的两个独立绕组进行电角度 观测,并利用滑模控制原理构建同步控制器,对其进行同步控制,同时通过模糊自适应率 来改变不同转速差下的校验周期,提高同步控制性能。由此,同可实现双绕组永磁同步电 机的控制同步性,减小电机两绕组转矩叠加后的波动,提升电动助力转向的手感,具有一 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 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 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包括:所述电角度观测器通过滑膜观测器原理构建,所述电角 转速与电角度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 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进一步包括:
对观测的电角度与电角转速进行均值计算,通过PI调节器使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 与电角度分别快速响应到均值,实现同步控制,输出经过控制器调整后电角转速至各自绕 组,并进行均值计算后输入两套三相绕组转速外环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观测得到的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 电角度进行校验周期的调整,计算电角度误差与误差变化率输入至模糊控制规则表,通过 模糊规则,对校验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 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启动时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
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通过park和反park变换,分 别计算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输入给电角度观测-控制器;
观测模块,用于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 度,并将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输入至电角度控制器;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 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
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注入PI控制器分别进 行快速响应调节,得到电角度调节值和电角转速求解值;
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电角度调节值输出至对应的三相绕组,根据所述电角转速求解 值计算平均机械角速度;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平均机械角速度输入速度控制器,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闭环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两个控制器同步启动时具有安全 冗余功能,可避免因一个控制器故障导致两个控制器之间的同步启动通信造成影响,控制 器同步工作后,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对解耦后的两个独立绕组进行电角度 观测,并利用滑模控制原理构建同步控制器,对其进行同步控制,同时通过模糊自适应率 来改变不同转速差下的校验周期,提高同步控制性能。由此,同可实现双绕组永磁同步电 机的控制同步性,减小电机两绕组转矩叠加后的波动,提升电动助力转向的手感,具有一 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 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 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包括:所述电角度观测器通过滑膜观测器原理构建,所述电角 转速与电角度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 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进一步包括:
对观测的电角度与电角转速进行均值计算,通过PI调节器使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 与电角度分别快速响应到均值,实现同步控制,输出经过控制器调整后电角转速至各自绕 组,并进行均值计算后输入两套三相绕组转速外环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通过观测得到的所述 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度进行校验周期的调整,计算电角度误差与误差变化率输入至模糊控 制规则表,通过模糊规则,对校验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 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 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总体架构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为双MCU具有安全冗余的同步启动方式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性控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两绕组电角度观测-控制器;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两绕组电角度观测器;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两绕组电角度控制器;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流程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模糊自适应率的同步校验周期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 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 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 置。
如图1所示,为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总体架构图。12V直流电源向两个MCU通电,MCU同步启动后,分别发出PWM波,再经逆变器后输出三相电流给双绕组永磁同步 电机的两套绕组,驱动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工作。
双MCU具有安全冗余的同步启动方式,如图2所示,为双MCU具有安全冗余的 同步启动方式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一个MCU留出3个引脚用于同步启动工作,引脚1发出PWM波, 引脚2用于接收另一个MCU发出的PWM波,引脚3用于接收自身发出的PWM波, 当一个MCU接收到自身和另一个MCU的PWM波,且同时识别上升沿的时候,两个 MCU同步发送信号进行控制。
正常情况下,在启动时,两个MCU分别接收来自自身和另一个MCU的PWM波, 同时识别上升沿的时候,两个MCU同步启动进行工作,因为两个MCU均发送PWM 波,所以具有安全冗余性,当其中一个MCU的引脚出现故障时,例如图2所示,MCU1 的引脚1出现故障,不能发送PWM波,此时,MCU2发送PWM波,MCU1引脚2接 收这个PWM波,MCU2空出一个引脚接收PWM波,同时识别上升沿的时候,同步发 送信号进行控制,实现在一个MCU引脚故障的情况下的安全冗余。
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流程图。
结合图3所示,该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启动时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
步骤S2,根据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通过park和反park变换,分别计算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输入给电角度观测-控制器。
如图4所示,为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性控制整体结构示意图。经过传统双d-q变 换后,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可以相当于两个单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利用三相永磁 同步电机双闭环(电流内闭环、转速外闭环)控制技术对其进行分别控制。
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分别采集两绕组电流和电压信号,并经过Clark 变化将其转化到α、β轴上,并输入到电角度观测-控制器中(图中虚线框部分),电 角度观测-控制器输出经过调整的电角度和转速信号至相应位置,实现对双绕组永磁同 步电机的两绕组同步控制。
如图5所示,为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两绕组电角度观测-控制器。其主要由分别应用 于两个绕组电角度观测的两个电角度观测器和一个电角度控制组成。
电角度观测-控制器收集经过Clark变化后的α、β轴电压电流信号,经过两绕组电角 度观测器分别计算两套绕组的电角度θe *和转速ωe *,将观测出的两套绕组的θe *和ωe *输入到 电角度控制器中,对其进行同步控制,输出经过控制调整后的θe至各自绕组,同时输出经 过控制调整后ωe,进行均值计算后输入两套绕组转速外环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步骤S3,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并 将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输入至电角度控制器。
如图6所示,为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两绕组电角度观测器,该观测器主要由滑模观测原理构建。
其具体设计原理如下所示:
三相电机电压方程为
将电压状态方程改写为电流状态方程
则滑模控制器设计如下
将上述两式做差可得
式中,k为调节系数,根据滑模控制原理,当状态变量达到滑模面上后,状态一直保持滑 模面上,此时控制量可以看作等效控制量,可得
由于实际控制量为不连续高频切换信号,为准确提取扩展反电动势估计值,设计一个 低通滤波器,即
式中,τ0为低通滤波器时间常数。通过下式即可计算观测电角度与转速
步骤S4,根据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 度的平均值。
步骤S5,将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注入PI控制器分别进行快速响 应调节,得到电角度调节值和电角转速求解值。
步骤S6,将电角度调节值输出至对应的三相绕组,根据电角转速求解值计算平均机械 角速度。
如图7所示,为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两绕组电角度控制器,该控制器主要由PI控制器 原理构建。
对观测电角度与转速进行均值计算,通过PI调节器使两绕组电角度和转速分别快 速响应到均值,从而实现同步控制,调整后的θe至各自绕组,输出经过控制调整后ωe,进 行均值计算后输入两套绕组转速外环进行独立三相电机控制。
步骤S7,将平均机械角速度输入速度控制器,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闭环控制。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流程框图。
如图8所示,具体流程为:
1)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启动。
2)采集逆变器三相电流、电压信号。
3)通过park和反park变换,分别计算得出两个三相绕组iα1,2iβ1,2uα1,2uβ1,2并输入给电 角度观测-控制器。
8)将平均机械角速度ωm输入速度控制器,实现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闭环控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观测得到的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 度进行校验周期的调整,计算电角度误差与误差变化率输入至模糊控制规则表,通过模糊 规则,对校验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
如图9所示,为具有模糊自适应率的同步校验周期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两个控制器同步启动时 具有安全冗余功能,可避免因一个控制器故障导致两个控制器之间的同步启动通信造成影 响,控制器同步工作后,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对解耦后的两个独立绕组进 行电角度观测,并利用滑模控制原理构建同步控制器,对其进行同步控制,同时通过模糊 自适应率来改变不同转速差下的校验周期,提高同步控制性能。由此,可实现双绕组永磁 同步电机的控制同步性,减小电机两绕组转矩叠加后的波动,提升电动助力转向的手感, 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0示,该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00、变换模块200、 观测模块300、计算模块400、调节模块500、输出模块600和控制模块700。
采集模块100,用于采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启动时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 号。
变换模块200,用于根据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通过park和反park变换,分 别计算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输入给电角度观测-控制器。
观测模块300,用于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 角度,并将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输入至电角度控制器。
计算模块400,用于根据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 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
调节模块500,用于将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注入PI控制器分别进 行快速响应调节,得到电角度调节值和电角转速求解值。
输出模块600,用于将电角度调节值输出至对应的三相绕组,根据电角转速求解值计算 平均机械角速度。
控制模块700,用于将平均机械角速度输入速度控制器,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闭 环控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 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包括:电角度观测器通过滑膜观测器原理构建,电角转速与电 角度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 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进一步包括:
对观测的电角度与电角转速进行均值计算,通过PI调节器使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 与电角度分别快速响应到均值,实现同步控制,输出经过控制器调整后电角转速至各自绕 组,并进行均值计算后输入两套三相绕组转速外环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通过观测得到的两个 三相绕组的电角度进行校验周期的调整,计算电角度误差与误差变化率输入至模糊控制规 则表,通过模糊规则,对校验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装置,此处不再赘 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两个控制器同步启动时 具有安全冗余功能,可避免因一个控制器故障导致两个控制器之间的同步启动通信造成影 响,控制器同步工作后,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对解耦后的两个独立绕组进 行电角度观测,并利用滑模控制原理构建同步控制器,对其进行同步控制,同时通过模糊 自适应率来改变不同转速差下的校验周期,提高同步控制性能。由此,同可实现双绕组永 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同步性,减小电机两绕组转矩叠加后的波动,提升电动助力转向的手感, 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 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 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 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 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 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 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启动时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通过park和反park变换,分别计算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输入给电角度观测-控制器;
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并将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输入至电角度控制器;
根据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
将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注入PI控制器分别进行快速响应调节,得到电角度调节值和电角转速求解值;
将所述电角度调节值输出至对应的三相绕组,根据所述电角转速求解值计算平均机械角速度;
将所述平均机械角速度输入速度控制器,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闭环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进一步包括:
对观测的电角度与电角转速进行均值计算,通过PI调节器使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分别快速响应到均值,实现同步控制,输出经过控制器调整后电角转速至各自绕组,并进行均值计算后输入两套三相绕组转速外环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观测得到的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度进行校验周期的调整,计算电角度误差与误差变化率输入至模糊控制规则表,通过模糊规则,对校验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
5.一种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启动时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
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逆变器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通过park和反park变换,分别计算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输入给电角度观测-控制器;
观测模块,用于通过电角度观测器进行观测分别得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并将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输入至电角度控制器;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
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注入PI控制器分别进行快速响应调节,得到电角度调节值和电角转速求解值;
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电角度调节值输出至对应的三相绕组,根据所述电角转速求解值计算平均机械角速度;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平均机械角速度输入速度控制器,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闭环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计算两个三相绕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的平均值,进一步包括:
对观测的电角度与电角转速进行均值计算,通过PI调节器使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转速与电角度分别快速响应到均值,实现同步控制,输出经过控制器调整后电角转速至各自绕组,并进行均值计算后输入两套三相绕组转速外环进行独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通过观测得到的所述两个三相绕组的电角度进行校验周期的调整,计算电角度误差与误差变化率输入至模糊控制规则表,通过模糊规则,对校验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20927.9A CN113162501B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20927.9A CN113162501B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2501A CN113162501A (zh) | 2021-07-23 |
CN113162501B true CN113162501B (zh) | 2022-07-29 |
Family
ID=7687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20927.9A Active CN113162501B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62501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08650A2 (de) * | 2009-03-27 | 2010-09-30 |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 Elektromaschin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fremderregten synchronmaschine und verwendung einer fremderregten synchronmaschine |
CN102934353A (zh) * | 2010-06-04 | 2013-02-13 | 株式会社明电舍 | 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装置 |
US20130229135A1 (en) * | 2012-03-02 | 2013-09-05 |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 Drive systems including sliding mode observer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CN105680756A (zh) * | 2016-03-17 | 2016-06-15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双三相异步电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
CN108063574A (zh) * | 2016-11-09 | 2018-05-22 |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 启动同步电机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123650A (zh) * | 2018-01-19 | 2018-06-05 | 长安大学 | 五相逆变器双三相电机系统驱动电路及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
CN110943668A (zh) * | 2019-12-31 | 2020-03-31 | 南京众科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驱动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01-28 CN CN202110120927.9A patent/CN1131625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08650A2 (de) * | 2009-03-27 | 2010-09-30 |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 Elektromaschin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fremderregten synchronmaschine und verwendung einer fremderregten synchronmaschine |
CN102934353A (zh) * | 2010-06-04 | 2013-02-13 | 株式会社明电舍 | 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装置 |
US20130229135A1 (en) * | 2012-03-02 | 2013-09-05 |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 Drive systems including sliding mode observer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CN105680756A (zh) * | 2016-03-17 | 2016-06-15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双三相异步电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
CN108063574A (zh) * | 2016-11-09 | 2018-05-22 |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 启动同步电机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123650A (zh) * | 2018-01-19 | 2018-06-05 | 长安大学 | 五相逆变器双三相电机系统驱动电路及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
CN110943668A (zh) * | 2019-12-31 | 2020-03-31 | 南京众科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驱动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白洪芬 等;《控制与决策》;20171030;第33卷(第1期);第27-3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2501A (zh) | 2021-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46387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变pid参数电流环启动方法 | |
CN108092567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0022107B (zh) | 无位置传感器驱动系统电流传感器容错方法 | |
CN109194219B (zh) | 一种基于无模型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0323988A (zh) | 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无差拍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2437813A (zh) | 一种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角度、转速估计方法 | |
CN112511061A (zh) | 一种转子位置传感器故障检测及容错控制方法及系统 | |
DE112004001141T5 (de) | Algorithmus für eine positionssensorlose Steuerung einer Wechselstrommaschine | |
CN105703682A (zh) |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起动方法 | |
DE10330791A1 (de) | Vektor-orientiertes Steuerungssystem für synchrone Maschinen mit Permanent-Magneten unter Verwendung eines Beobachters für die Parameter eines offenen Regelkreises | |
DE112009001967T5 (de) | Motorsteuervorrichtung und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Hybridfahrzeug | |
JP2019527532A (ja) | モータのベクトル制御方法、装置及び航空機 | |
CN113114078B (zh) | 一种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 |
CN103117702B (zh) | 一种高精度永磁同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估计方法 | |
CN110601623A (zh) | 减小永磁同步电机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纹波幅值的方法 | |
US20190256130A1 (en) | Rotary electric device control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13890059A (zh) | 一种混合储能vsg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 |
CN110661454A (zh) | 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
CN107947646A (zh) | 一种基于有机械联接的双永磁同步电机协调控制优化方法 | |
CN106522727A (zh) | 一种同步驱动汽车电动后备门双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162501B (zh) |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0758374A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停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3037161A (zh) | 一种基于超扭曲滑模算法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 | |
CN111181460B (zh) |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电流预测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 |
CN108206661A (zh) | 一种电动液压转向助力泵的无位置传感器电机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