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0049A - 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0049A
CN113160049A CN202110245321.8A CN202110245321A CN113160049A CN 113160049 A CN113160049 A CN 113160049A CN 202110245321 A CN202110245321 A CN 202110245321A CN 113160049 A CN113160049 A CN 113160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ion
projector
projection
pictur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53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0049B (zh
Inventor
杨培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hu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uhu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uhu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uhu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453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60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60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0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0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0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06T3/4038Image mosaicing, e.g. composing plane images from plane sub-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包括: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基于当前摆放位置以及对应投影仪的标准状态,确定待投影区域;获取每个投影仪的原始投影图像,并建立第一映射表及相邻原始投影图像之间的第二映射表;确定待投影区域的投影画布,提取画布映射表,同时,将映射表进行比较,确定调整参数;基于拼接融合系统以及调整参数,对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来对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进而对投影效果进行验证,并输出。通过根据用户需求,方便移动投影仪的摆放位置,且通过拼接融合系统,对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便于实现无缝拼接,提高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融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多个投影仪进行同步投影,来提高显示尺寸,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投影的过程中,由于投影仪本身的摆放位置一般是固定在墙上的,不方便调整,可能使得投影画面出现缝隙,即便投影仪本身的位置可以随时移动,但是可能会因为投影仪工作时间过程,可能会由于本身某个器件的损失,导致投影出现偏差,导致最后投影仪与投影仪所投影的画面拼接处出现拼接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
步骤2:基于所述当前摆放位置以及对应投影仪的标准状态,确定待投影区域;
步骤3:获取每个投影仪的原始投影图像,并建立每个所述原始投影图像的第一映射表,以及相邻原始投影图像之间的第二映射表;
确定标准状态下对应的待投影区域的投影画布,并提取所述投影画布的画布映射表,同时,将所述画布映射表与所述第一映射表、第二映射表以及预设映射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调整参数;
步骤4:基于拼接融合系统以及调整参数,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并根据融合处理结果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
步骤5:对基于反馈调节后的多投影仪展示的投影效果进行验证,并输出。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1中,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包括:
获取用户需求,并提取所述用户需求中的关键信息;
将所述关键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需求对照表进行对照,获取投影呈现条件;
基于所述预先存储的需求对照表,提取所有呈现条件,并获取除去所述投影呈现条件后的剩余呈现条件;
根据所述投影呈现条件的条件机制,从所述剩余呈现条件中筛选匹配呈现条件;
根据所述投影呈现条件以及匹配呈现条件,确定最后显示模式,并根据所述最后显示模式预估可呈现结果;
将所述预估可呈现结果输入位置确定模型,获取对应的待放置位置;
其中,所述待放置位置即为所述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步骤2中确定待投影区域之后,且执行步骤3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投影区域的四个顶点坐标以及中心点坐标,并根据坐标转化规律,转换成对应的在目标屏幕进行显示的屏幕坐标,所述屏幕坐标是包括:屏幕顶点坐标以及屏幕中心点坐标在内的;
获取对应单个投影仪对应的投影模型,并根据所述投影模型确定与所述待投影区域相关的投影画面,提取所述投影画面中的中心点,并与所述屏幕中心点坐标进行重叠设置,同时,判断所述投影画面中的四个顶点坐标是否分别与屏幕顶点坐标一一重叠;
若是,不对所述待投影区域以及投影画面进行任何操作;
否则,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四个顶点坐标与屏幕顶点坐标的坐标偏差距离;
根据所述坐标偏差距离确定对所述待投影区域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可靠性以及对所述投影画面进行第二调整的调整可靠性;
根据所述坐标偏差距离、第一调整可靠性以及第二调整可靠性,生成调整指令,对对应的所述投影模型或者对应的所述单个投影仪进行调整。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2中,基于所述当前摆放位置以及对应投影仪的标准状态,确定待投影区域包括:
获取每个投影仪的标准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摆放位置确定每个投影仪在标准状态下的第一投影区域;
将所有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拼接,形成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即为待投影区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4中,基于拼接融合系统以及调整参数,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包括:
获取每个投影仪的历史工作信息,并将所述历史工作信息进行数据化,并基于时间戳对数据化后的每种参数的数值进行曲线拟合;
提取曲线拟合结果对应的斜率值大于预设值的参数,并基于提取的参数以及调整参数,确定每个投影仪的待调整因子;
基于所述待调整因子,对所述标准状态进行调节,获得投影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摆放位置确定每个投影仪在投影状态下的第二投影区域;
将所有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拼接,形成第二区域;
获取标准状态下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差异区域;
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预分析,根据预分析结果,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预分析包括:
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同时,获取每个子区域的区域面积以及区域偏向;
根据所述区域面积以及区域偏向,制定对应的融合指令到所述子区域;
标定每个融合指令的指令位置以及确定每个融合指令的指令序列;
根据所述指令序列,确定所述融合指令所执行的融合轨迹;
将所述融合轨迹与指令位置对应的预设轨迹进行重叠判断,当两者的重叠轨迹的比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将所述融合指令保存;
否则,重新获取所述子区域的区域偏向,并基于区域面积以及重新获取的区域偏向,再次判断两者的重叠轨迹的比例值进行判断;
当再次判断的比例值仍然小于预设值时,按照所述预设轨迹对对应的指令序列进行调整,获得新的融合指令,并将所述新的融合指令作为对应子区域的执行指令,并将所述新的融合指令进行保存。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4中,根据融合处理结果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包括:
获取融合处理结果,并分析所述融合处理结果所包含的融合事件;
从事件数据库中,定义所述融合事件的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权重值,将所述融合事件进行优先级排序,获得第一融合集合;
根据优先级排序结果,从资源数据库中调取与所述第一融合集合中的每个融合事件相关的融合资源,并提取所述融合资源中的融合动作,建立动作列表;
对所述动作列表中的每个融合动作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所述动作列表中是否存在不合格动作;
若存在,基于资源数据库,获取与所述动作列表相关的预设列表;
根据所述不合格动作在所述动作列表中的列表位置,从所述预设列表中提取对应的预设动作,来将所述不合格动作进行替换,获得合格动作;
当所述动作列表中的所有融合动作都合格后,根据每个融合动作的融合信息,获取综合反馈信息;
将所述综合反馈信息反馈到所述多投影仪,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5中,对基于反馈调节后的多投影仪展示的投影效果进行验证,并输出,包括:
获取未调节前的多投影仪投影在目标屏幕上的第一显示画面;
获取调节后的多投影仪投影在目标屏幕上的第二显示画面;
根据反馈调节结果获取反馈调节因子,并结合所述第一显示画面,预估对应的第三显示画面;
将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以及第三显示画面进行预设行列拆分,分别获得n行m列的子画面;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与所述第三显示画面的相似度值S;
Figure BDA0002963889300000051
Figure BDA0002963889300000052
其中,i表示预设行数,且取值范围为[1,n];j表示预设列数,且取值范围为[1,m];D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画面参数值,且画面参数值包括:像素参数值、亮度参数值、模糊参数值;Dij表示第三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画面参数值,且画面参数值包括:像素参数值、亮度参数值、模糊参数值;∩表示交集符号;(Dij∩Dij)max表示从交集后的画面参数值中获取的最大参数值;(Dij∩Dij)min表示从交集后的画面参数值中获取的最小参数值;Aij(D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基于画面参数值Dij的综合评估值;Bij(Dij)表示第三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基于画面参数值Dij的预设评估值,且取值范围为[3,8];Y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像素参数值的像素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5];X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亮度参数值的亮度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7];Z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模糊参数值的模糊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6];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像素参数的权重值;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亮度参数的权重值;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模糊参数的权重值;
其中,0.3≤δijij+δ″ij≤1;
当所述相似度值小于预设相似值时,验证所述投影效果为不合格,同时,获取所述第三显示画面与第二显示画面中每个子画面的差异信息;
基于效果调节软件,按照所述差异信息,对所述投影效果进行优化处理,并输出;
当所述相似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值时,验证所述投影效果为合格,并输出。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
步骤2:基于所述当前摆放位置以及对应投影仪的标准状态,确定待投影区域;
步骤3:获取每个投影仪的原始投影图像,并建立每个所述原始投影图像的第一映射表,以及相邻原始投影图像之间的第二映射表;
确定标准状态下对应的待投影区域的投影画布,并提取所述投影画布的画布映射表,同时,将所述画布映射表与所述第一映射表、第二映射表以及预设映射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调整参数;
步骤4:基于拼接融合系统以及调整参数,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并根据融合处理结果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
步骤5:对基于反馈调节后的多投影仪展示的投影效果进行验证,并输出。
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反馈调节结果反馈到投影仪,一是为了对投影仪的投影参数进行参数,如光源、流明、分辨率等。
该实施例中,用户需求,例如是投影后画面的展示面积、展示画面的清晰度等,进而确定摆放位置,例如,投影仪在距离画布3m处的预设展示面积为4m2,此时,用户需求如果是需要展示面积为4m2,即对应的摆放位置为距离画布3m处。
该实施例中,标准状态是出厂调配好的预设工作状态,如在不同的预设距离可投影在画布上的投影面积以及清晰度等。
该实施例中,拼接融合系统是指当不同投影仪对应的投影画面之间出现投影缝隙时,将其缝隙进行融过渡处理,使其和相邻投影画面融为一体。
该实施例中,反馈调节,例如是,对应的投影缝隙过大,此时,通过对投影仪本身的位置进行调节,来缩小缝隙。
该实施例中,原始投影图像指的是投影仪处于最优状态下所投影的图像,这的最优状态是指的投影仪没有任何本身误差的一种条件,也就是说,原始投影图像获取的是最准确,最标准的图像,也就是像素值都是标准的;
该实施例中,第一映射表,是指投影仪所投影的图像处于合格以及标准情况下的图像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一个投影仪显示的画面对应的一个第一映射表,且相邻投影仪的显示画面的相邻区域对应一个第二映射表;
该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映射表、第二映射表可以综合表示由所有投影仪构成的;
该实施例汇总,待投影区域是指的可以显示投影结果的一个区域,比如说是,显示介质上的C区域,显示介质,例如为白墙,投影画布是在显示介质进行显示的实际投影结果,而且,待投影区域的是通过所有投影仪来综合确定的一个区域,所以,画布映射表是所有投影仪显示的综合画面所对应的一个映射表,画布映射表可以作为基于实际投影结果获取的实际像素值;
该实施例中,其中,原始投影图像、第一映射表、第二映射表以及预设映射数据库都是作为一个已知的标准数据,来与实际投影结果(画布映射表)进行比较,且比较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投影仪处于标准状态的情况下,与最标准的数据进行比较是否存在误差,也就是是否存在调整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获取调整参数,来对实际像素值进行调整,或者是对投影仪或者画布所显示画面的位置进行调整。
例如,存在3个投影仪,其中一个投影仪开启,另外两个投影仪关闭,此时,获取开启的投影仪的第一映射表,采取上述方式,依次获取每个投影仪的第一映射表,还有在获取第二映射表的过程中,例如是开启相邻两个投影仪,关闭第三个投影仪,来获取的,采取上述方式,依次获取所有的第二映射表。
该实施例中,第一映射表、第二映射表是单独的标准像素数据,预设映射库可以作为所有投影仪对应的一个综合的标准像素数据,通过和画布映射表进行双重比较,提高比较的有效性,保证最后获取的调整参数的准确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避免存在的本身误差影响投影效果。
该实施例中,原始投影图像的第一映射表是指的投影仪所投影的图像处于合格以及标准情况下的图像的像素点的像素值;
相邻原始投影图像的第二映射表是指的相邻投影仪处于合格以及标准位置情况下的对应的相邻区域的图像的像素值,且相邻区域可以是无缝拼接区域。
该实施例中,画布映射表,是指的投影仪处理标准状态下所投影的图像的像素值,进行比较,获取调整参数,例如,第一映射表的A位置处的像素值为25,画布映射表的A位置处的像素值为24,此时,就需要通过调整参数,来将24调整到25,因此,其调整参数,可以是指对像素值修改的参数,还例如,按照第一映射表来说,b像素点的显示位置为B1处,但是,按照画布映射表来说,b像素点的显示位置为B2处,此时,就需要对该像素点进行位置调节,因此,其调整参数可以是指对位置进行移动的参数,且其,调整参数,一是为了对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调整,二是为了对投影仪或者投影画布的显示位置进行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根据用户需求,方便移动投影仪的摆放位置,且通过进行比较分析,便于获取调整参数,进而通过拼接融合系统,对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便于实现无缝拼接,提高观看体验。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1中,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包括:
获取用户需求,并提取所述用户需求中的关键信息;
将所述关键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需求对照表进行对照,获取投影呈现条件;
基于所述预先存储的需求对照表,提取所有呈现条件,并获取除去所述投影呈现条件后的剩余呈现条件;
根据所述投影呈现条件的条件机制,从所述剩余呈现条件中筛选匹配呈现条件;
根据所述投影呈现条件以及匹配呈现条件,确定最后显示模式,并根据所述最后显示模式预估可呈现结果;
将所述预估可呈现结果输入位置确定模型,获取对应的待放置位置;
其中,所述待放置位置即为所述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
该实施例中,例如用户需求只与展示面积相关,此时,对应的关键词即为展示面积,当展示面积为4m2时,对应的投影呈现条件即为展示面积为4m2
所有呈现条件是包括展示面积在内的,且例如还包括分辨率、展示方向等,其中分辨率、展示方向即为视为剩余呈现条件;
其中,展示面积为4m2此时所对应的条件机制为距离画布3m处,在筛选匹配呈现条件,例如是默认的会对距离画布3m所展示的画面的展示方向进行智能确定,此时,展示方向以及展示面积即为确定的最后显示模式,进行呈现结果的预估,来获取对应的摆放位置,且摆放位置可以与距离、方向有关。
该实施例中,位置确定模型是预先设定好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根据用户需求,来获取投影呈现条件,进而根据条件机制,从筛选匹配呈现条件,便于有效的对用户需求进行优化,通过根据最后显示模式来确定当前摆放位置,不仅便于智能获取,还能提高其的有效性。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上,当步骤2中确定待投影区域之后,且步骤3中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投影区域的四个顶点坐标以及中心点坐标,并根据坐标转化规律,转换成对应的在目标屏幕进行显示的屏幕坐标,所述屏幕坐标是包括:屏幕顶点坐标以及屏幕中心点坐标在内的;
获取对应单个投影仪对应的投影模型,并根据所述投影模型确定与所述待投影区域相关的投影画面,提取所述投影画面中的中心点,并与所述屏幕中心点坐标进行重叠设置,同时,判断所述投影画面中的四个顶点坐标是否分别与屏幕顶点坐标一一重叠;
若是,不对所述待投影区域以及投影画面进行任何操作;
否则,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四个顶点坐标与屏幕顶点坐标的坐标偏差距离;
根据所述坐标偏差距离确定对所述待投影区域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可靠性以及对所述投影画面进行第二调整的调整可靠性;
根据所述坐标偏差距离、第一调整可靠性以及第二调整可靠性,生成调整指令,对对应的所述投影模型或者对应的所述单个投影仪进行调整。
该实施例中,四个顶点坐标可以是四个角的坐标,中心点坐标可以是对角顶点连线之后的交叉点。
该实施例中,坐标偏差距离即为相同点之间的距离。
该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可靠度、第二调整可靠度是指根据坐标偏差距离,确定对待投影区域或者投影画面是否具备调整的必要性,越具备调整必要性,其可靠度越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单个投影仪的投影重叠进行调整,进而方便多个投影仪的拼接缝隙的融合,提高无缝融合的有效性。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2中,基于所述当前摆放位置以及对应投影仪的标准状态,确定待投影区域包括:
获取每个投影仪的标准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摆放位置确定每个投影仪在标准状态下的第一投影区域;
将所有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拼接,形成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即为待投影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每个投影仪在标准状态的投影区域,便于获取待投影区域。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4中,基于拼接融合系统以及调整参数,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包括:
获取每个投影仪的历史工作信息,并将所述历史工作信息进行数据化,并基于时间戳对数据化后的每种参数的数值进行曲线拟合;
提取曲线拟合结果对应的斜率值大于预设值的参数,并基于提取的参数以及调整参数,确定每个投影仪的待调整因子;
基于所述待调整因子,对所述标准状态进行调节,获得投影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摆放位置确定每个投影仪在投影状态下的第二投影区域;
将所有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拼接,形成第二区域;
获取标准状态下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差异区域;
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预分析,根据预分析结果,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
该实施例中,历史工作信息,例如是光源、流明、分辨率等的信息,且进行数据化,是为了获取单一数值,便于进行曲线拟合,通过计算斜率,来确定光源、流明、分辨率中的何种参数存在问题,且预设值一般为0。
该实施例中,待调整因子,是对光源、流明、分辨率中的某个参数或多个参数对应的器件进行调节,或者是直接在投影的过程中,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自动调节。
该实施例中,在修复过程中,会对标准状态进行调节,进而获取投影状态,即为投影仪当下的实时状态。
该实施例中,差异区域是指的未重叠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行数据化以及曲线拟合,便于有效确定存在问题的参数,便于及时处理,获取对应的因子,来对标准状态进行调整,获取到时下的状态,通过获取差异区域,便于确定两者的不同,通过进行预分析,便于实现拼接缝隙的融合处理。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5的基础上,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预分析包括:
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同时,获取每个子区域的区域面积以及区域偏向;
根据所述区域面积以及区域偏向,制定对应的融合指令到所述子区域;
标定每个融合指令的指令位置以及确定每个融合指令的指令序列;
根据所述指令序列,确定所述融合指令所执行的融合轨迹;
将所述融合轨迹与指令位置对应的预设轨迹进行重叠判断,当两者的重叠轨迹的比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将所述融合指令保存;
否则,重新获取所述子区域的区域偏向,并基于区域面积以及重新获取的区域偏向,再次判断两者的重叠轨迹的比例值进行判断;
当再次判断的比例值仍然小于预设值时,按照所述预设轨迹对对应的指令序列进行调整,获得新的融合指令,并将所述新的融合指令作为对应子区域的执行指令,并将所述新的融合指令进行保存。
该实施例中,指令位置是设定在子区域上的,即为一个标志,便于寻找需要融合子区域。
该实施例中,融合指令是为了将子区域进行融合,实现无缝拼接。
该实施例中,融合轨迹指的是子区域在进行无缝融合拼接过程中根据融合方向确定的,预设轨迹是预先设定好的,两者进行重叠判断,是为了避免根据融合指令进行融合时,导致出现融合错误。
该实施例中,按照预设轨迹对融合指令进行调整,是为了保证其融合的有效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差异区域进行划分,便于进行精准化制定融合指令,保证融合的精准性,通过标定指令位置以及确定指令序列,方便获取融合轨迹,进而实现对融合指令的反向验证,保证融合的准确性,提高无缝融合的精准性。
实施例7:
在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4中,根据融合处理结果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包括:
获取融合处理结果,并分析所述融合处理结果所包含的融合事件;
从事件数据库中,定义所述融合事件的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权重值,将所述融合事件进行优先级排序,获得第一融合集合;
根据优先级排序结果,从资源数据库中调取与所述第一融合集合中的每个融合事件相关的融合资源,并提取所述融合资源中的融合动作,建立动作列表;
对所述动作列表中的每个融合动作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所述动作列表中是否存在不合格动作;
若存在,基于资源数据库,获取与所述动作列表相关的预设列表;
根据所述不合格动作在所述动作列表中的列表位置,从所述预设列表中提取对应的预设动作,来将所述不合格动作进行替换,获得合格动作;
当所述动作列表中的所有融合动作都合格后,根据每个融合动作的融合信息,获取综合反馈信息;
将所述综合反馈信息反馈到所述多投影仪,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
该实施例中,融合事件,例如是包括色彩融合、亮度融合、位置移动融合等,例如色彩融合的权重值>亮度融合权重值>位置移动融合的权重值,此时,按照上述顺序,获得第一融合集合,并调取对应的融合资源,因为,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会基于软件或硬件等进行一系列处理,来实现融合。
该实施例中,建立动作列表,例如位置移动融合对应的融合资源中,存在不同方位的移动,其每个方位的移动即为一个动作,进而构成动作列表。
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不合格动作进行替换,便于保证整个融合事件的可靠性。
该实施例中,融合信息,也与色彩、亮度、位置移动等相关。
该实施例中,综合反馈信息例如是在缝隙等于1cm的情况下,对色彩和亮度进行融合时,融合后的缝隙并未减小,此时,对投影仪的位置进行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先级排序,便于有效的调取优先级别高的事件的资源,便于保证有效数据的高速获取,提高反馈准确性以及反馈效率,通过确定动作的合格与否,来保证融合事件的可靠性。
实施例8: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5中,对基于反馈调节后的多投影仪展示的投影效果进行验证,并输出,包括:
获取未调节前的多投影仪投影在目标屏幕上的第一显示画面;
获取调节后的多投影仪投影在目标屏幕上的第二显示画面;
根据反馈调节结果获取反馈调节因子,并结合所述第一显示画面,预估对应的第三显示画面;
将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以及第三显示画面进行预设行列拆分,分别获得n行m列的子画面;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与所述第三显示画面的相似度值S;
Figure BDA0002963889300000151
Figure BDA0002963889300000152
其中,i表示预设行数,且取值范围为[1,n];j表示预设列数,且取值范围为[1,m];D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画面参数值,且画面参数值包括:像素参数值、亮度参数值、模糊参数值;Dij表示第三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画面参数值,且画面参数值包括:像素参数值、亮度参数值、模糊参数值;∩表示交集符号;(Dij∩Dij)max表示从交集后的画面参数值中获取的最大参数值;(Dij∩Dij)min表示从交集后的画面参数值中获取的最小参数值;Aij(D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基于画面参数值Dij的综合评估值;Bij(Dij)表示第三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基于画面参数值Dij的预设评估值,且取值范围为[3,8];Y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像素参数值的像素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5];X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亮度参数值的亮度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7];Z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模糊参数值的模糊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6];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像素参数的权重值;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亮度参数的权重值;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模糊参数的权重值;
其中,0.3≤δijij+δ″ij≤1;
当所述相似度值小于预设相似值时,验证所述投影效果为不合格,同时,获取所述第三显示画面与第二显示画面中每个子画面的差异信息;
基于效果调节软件,按照所述差异信息,对所述投影效果进行优化处理,并输出;
当所述相似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值时,验证所述投影效果为合格,并输出。
该实施例中,像素参数值的取值范围为[0,12],亮度参数值的取值范围为[0,18]、模糊参数值的取值范围为[0,1]。
该实施例中,差异信息是基于像素、亮度和模糊度确定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二显示画面以及第三显示画面进行预设行列拆分,便于进行有效的子块对比,且通过公式,计算综合评估值,进而计算出相似度值,便于有效确定两者的相似程度,且通过进行相似度对比,便于验证投影效果的合格与否,当不合格时,获取差异信息,对投影效果进行优化输出,提高投影结果观看的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
步骤2:基于所述当前摆放位置以及对应投影仪的标准状态,确定待投影区域;
步骤3:获取每个投影仪的原始投影图像,并建立每个所述原始投影图像的第一映射表,以及相邻原始投影图像之间的第二映射表;确定标准状态下对应的待投影区域的投影画布,并提取所述投影画布的画布映射表,同时,将所述画布映射表与所述第一映射表、第二映射表以及预设映射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调整参数;
步骤4:基于拼接融合系统以及调整参数,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并根据融合处理结果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
步骤5:对基于反馈调节后的多投影仪展示的投影效果进行验证,并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包括:
获取用户需求,并提取所述用户需求中的关键信息;
将所述关键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需求对照表进行对照,获取投影呈现条件;
基于所述预先存储的需求对照表,提取所有呈现条件,并获取除去所述投影呈现条件后的剩余呈现条件;
根据所述投影呈现条件的条件机制,从所述剩余呈现条件中筛选匹配呈现条件;
根据所述投影呈现条件以及匹配呈现条件,确定最后显示模式,并根据所述最后显示模式预估可呈现结果;
将所述预估可呈现结果输入位置确定模型,获取对应的待放置位置;
其中,所述待放置位置即为所述多投影仪的当前摆放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2中确定待投影区域之后,且执行步骤3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投影区域的四个顶点坐标以及中心点坐标,并根据坐标转化规律,转换成对应的在目标屏幕进行显示的屏幕坐标,所述屏幕坐标是包括:屏幕顶点坐标以及屏幕中心点坐标在内的;
获取对应单个投影仪对应的投影模型,并根据所述投影模型确定与所述待投影区域相关的投影画面,提取所述投影画面中的中心点,并与所述屏幕中心点坐标进行重叠设置,同时,判断所述投影画面中的四个顶点坐标是否分别与屏幕顶点坐标一一重叠;
若是,不对所述待投影区域以及投影画面进行任何操作;
否则,获取所述投影画面的四个顶点坐标与屏幕顶点坐标的坐标偏差距离;
根据所述坐标偏差距离确定对所述待投影区域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可靠性以及对所述投影画面进行第二调整的调整可靠性;
根据所述坐标偏差距离、第一调整可靠性以及第二调整可靠性,生成调整指令,对对应的所述投影模型或者对应的所述单个投影仪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基于所述当前摆放位置以及对应投影仪的标准状态,确定待投影区域包括:
获取每个投影仪的标准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摆放位置确定每个投影仪在标准状态下的第一投影区域;
将所有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拼接,形成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即为待投影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基于拼接融合系统以及调整参数,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包括:
获取每个投影仪的历史工作信息,并将所述历史工作信息进行数据化,并基于时间戳对数据化后的每种参数的数值进行曲线拟合;
提取曲线拟合结果对应的斜率值大于预设值的参数,并基于提取的参数以及调整参数,确定每个投影仪的待调整因子;
基于所述待调整因子,对所述标准状态进行调节,获得投影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摆放位置确定每个投影仪在投影状态下的第二投影区域;
将所有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拼接,形成第二区域;
获取标准状态下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差异区域;
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预分析,根据预分析结果,对所述待投影区域的拼接缝隙进行融合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预分析包括:
基于所述拼接融合系统对所述差异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同时,获取每个子区域的区域面积以及区域偏向;
根据所述区域面积以及区域偏向,制定对应的融合指令到所述子区域;
标定每个融合指令的指令位置以及确定每个融合指令的指令序列;
根据所述指令序列,确定所述融合指令所执行的融合轨迹;
将所述融合轨迹与指令位置对应的预设轨迹进行重叠判断,当两者的重叠轨迹的比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将所述融合指令保存;
否则,重新获取所述子区域的区域偏向,并基于区域面积以及重新获取的区域偏向,再次判断两者的重叠轨迹的比例值进行判断;
当再次判断的比例值仍然小于预设值时,按照所述预设轨迹对对应的指令序列进行调整,获得新的融合指令,并将所述新的融合指令作为对应子区域的执行指令,并将所述新的融合指令进行保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根据融合处理结果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包括:
获取融合处理结果,并分析所述融合处理结果所包含的融合事件;
从事件数据库中,定义所述融合事件的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权重值,将所述融合事件进行优先级排序,获得第一融合集合;
根据优先级排序结果,从资源数据库中调取与所述第一融合集合中的每个融合事件相关的融合资源,并提取所述融合资源中的融合动作,建立动作列表;
对所述动作列表中的每个融合动作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所述动作列表中是否存在不合格动作;
若存在,基于资源数据库,获取与所述动作列表相关的预设列表;
根据所述不合格动作在所述动作列表中的列表位置,从所述预设列表中提取对应的预设动作,来将所述不合格动作进行替换,获得合格动作;
当所述动作列表中的所有融合动作都合格后,根据每个融合动作的融合信息,获取综合反馈信息;
将所述综合反馈信息反馈到所述多投影仪,对所述多投影仪进行反馈调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基于反馈调节后的多投影仪展示的投影效果进行验证,并输出,包括:
获取未调节前的多投影仪投影在目标屏幕上的第一显示画面;
获取调节后的多投影仪投影在目标屏幕上的第二显示画面;
根据反馈调节结果获取反馈调节因子,并结合所述第一显示画面,预估对应的第三显示画面;
将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以及第三显示画面进行预设行列拆分,分别获得n行m列的子画面;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显示画面与所述第三显示画面的相似度值S;
Figure FDA0002963889290000041
Figure FDA0002963889290000051
其中,i表示预设行数,且取值范围为[1,n];j表示预设列数,且取值范围为[1,m];D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画面参数值,且画面参数值包括:像素参数值、亮度参数值、模糊参数值;D′ij表示第三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画面参数值,且画面参数值包括:像素参数值、亮度参数值、模糊参数值;∩表示交集符号;(Dij∩D′ij)max表示从交集后的画面参数值中获取的最大参数值;(Dij∩D′ij)min表示从交集后的画面参数值中获取的最小参数值;Aij(D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基于画面参数值Dij的综合评估值;Bij(D′ij)表示第三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基于画面参数值D′ij的预设评估值,且取值范围为[3,8];Y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像素参数值的像素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5];X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亮度参数值的亮度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7];Zij表示第二显示画面中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模糊参数值的模糊转换值,且取值范围为[0,6];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像素参数的权重值;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亮度参数的权重值;δ″ij表示第i行第j列对应的子画面的模糊参数的权重值;
其中,0.3≤δij+δ′ij+δ″ij≤1;
当所述相似度值小于预设相似值时,验证所述投影效果为不合格,同时,获取所述第三显示画面与第二显示画面中每个子画面的差异信息;
基于效果调节软件,按照所述差异信息,对所述投影效果进行优化处理,并输出;
当所述相似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值时,验证所述投影效果为合格,并输出。
CN202110245321.8A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Active CN113160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5321.8A CN113160049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5321.8A CN113160049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0049A true CN113160049A (zh) 2021-07-23
CN113160049B CN113160049B (zh) 2022-12-30

Family

ID=76884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5321.8A Active CN113160049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600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1782A (zh) * 2021-10-21 2021-11-1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7368A (en) * 1998-03-31 2000-08-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Ltd. Motion pixel distortion reduction for a digi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pulse number equalization
EP1457828A2 (en) * 2003-03-10 2004-09-15 ASML Netherlands B.V. Focus spot monitoring in a lithographic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1344707A (zh) * 2008-01-09 2009-01-14 上海海事大学 自动多投影仪非线性几何校正与边缘融合方法
CN101409790A (zh) * 2008-11-24 2009-04-15 浙江大学 一种高效的多投影仪拼接融合方法
WO2012163259A1 (zh) * 2011-05-28 2012-12-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系统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95102A (zh) * 2018-02-14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Unity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AU2017204848A1 (en) * 2017-07-13 2019-01-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ing rectified images on a surface using uncalibrated devices
US20200045277A1 (en) * 2018-07-31 2020-02-06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evice, projection system and an image calibr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7368A (en) * 1998-03-31 2000-08-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Ltd. Motion pixel distortion reduction for a digi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pulse number equalization
EP1457828A2 (en) * 2003-03-10 2004-09-15 ASML Netherlands B.V. Focus spot monitoring in a lithographic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1344707A (zh) * 2008-01-09 2009-01-14 上海海事大学 自动多投影仪非线性几何校正与边缘融合方法
CN101409790A (zh) * 2008-11-24 2009-04-15 浙江大学 一种高效的多投影仪拼接融合方法
WO2012163259A1 (zh) * 2011-05-28 2012-12-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系统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AU2017204848A1 (en) * 2017-07-13 2019-01-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ing rectified images on a surface using uncalibrated devices
CN108495102A (zh) * 2018-02-14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Unity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US20200045277A1 (en) * 2018-07-31 2020-02-06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evice, projection system and an image calibration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N CHEN 等: "Scalable Alignment of Large-Format Multi-Projector Displays Using Camera Homography Trees", 《IEEE VISUALIZATION, 2002》 *
冀俊峰等: "基于参数空间的混合多分辨率绘制", 《软件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1782A (zh) * 2021-10-21 2021-11-1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CN113671782B (zh) * 2021-10-21 2022-02-15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0049B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32480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projector, program,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2859675B (zh) 半导体故障解析装置及故障解析方法
US1013411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 about a projection surface on which a target is projected
US20080136976A1 (en) Geometric Correction Method in Multi-Projection System
US20030142883A1 (en) Image correction data calculation method, image correction data calculation apparatus, and multi-projection system
CN109495729B (zh) 投影画面校正方法和系统
US10416540B2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W201403663A (zh) 缺陷解析支援裝置、在缺陷解析支援裝置所執行的程式、及缺陷解析系統
CN103037186A (zh) 投影仪控制装置及投影仪控制方法
US795261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US20200169706A1 (en) Pro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and projection system
CN113160049B (zh) 一种基于拼接融合系统的多投影仪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US911134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6256908B (zh) 一种基于miniLED背光模组的校准方法
CN113407461A (zh) 界面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5917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205865B2 (ja) 投射画像の形状歪補正支援システム、投射画像の形状歪補正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3716603A (zh) 图像融合处理的相机辅助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85140B (zh) 一种多屏拼接沉浸式投影画面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954283A (zh) 用于多投影仪的融合拼接播放方法及其播放系统
US1183017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JP3198783B2 (ja) 情報表示装置
CN112565723B (zh) 图像融合带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72123A (zh) 用于多个投影机进行投影拼接校正的网格数据生成方法
CN111292243B (zh) 一种投影无缝边缘融合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