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7406A -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7406A
CN113157406A CN202110255269.4A CN202110255269A CN113157406A CN 113157406 A CN113157406 A CN 113157406A CN 202110255269 A CN202110255269 A CN 202110255269A CN 113157406 A CN113157406 A CN 113157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eset
server
nodes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52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胤
谭思敏
季统凯
许晓安
杜志良
谢天杰
阮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ud Computin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cubation Center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loud Computin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cubation Center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 Computin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cubation Center of CAS filed Critical Cloud Computin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cubation Center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2552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74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7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74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81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dispatcher, e.g. round robin, multi-level priority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根据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数据节点时,与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客户端。本发明在不影响服务器内部存储资源的前提下,避免数据丢失,以及避免在服务器内部数据节点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数据调取。

Description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调取是互联网的一个常规功能,但是数据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存储和调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数据丢失或者存储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数据无法及时传递,造成很多麻烦。虽然目前存在数据备份技术,但是大多数数据备份技术会占用服务器的内部存储空间,导致系统运行变慢。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服务器内部存储资源的前提下,避免数据丢失,以及避免在服务器内部数据节点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数据调取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旨在解决如何在不影响服务器内部存储资源的前提下,避免数据丢失,以及避免在服务器内部数据节点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数据调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设定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调取步骤: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所述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所述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所述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与存储有第二数据的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所述客户端。
优选地,所述“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记录步骤:
获取无法成功连接的所述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生成包含所述网卡名称的记录表提醒网络维护人员查看。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调节步骤:
实时侦测并获取服务器的预设指标值及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利用预先确定的统计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
对比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数据节点数量;及
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删除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数据节点数量。
优选地,所述统计算法为:
S=Wx1Sx1+Wx2Sx2+...+WxnSxn
Sxn=int[(totalresources-useresources)*10/totalresources]
其中,S为物联网服务器的综合评分值,x表示各预设指标项,Wxn为各项预设指标资源占总资源的权重值,Sxn为物联网服务器上各预设指标资源的权重得分,totalresources为预设指标资源总量,useresources为该预设指标资源已经使用量,并对计算结果用int取整,最后获得该预设指标资源的权重得分。
优选地,所述二级存储为硬盘或光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所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设定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调取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所述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所述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所述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与存储有第二数据的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所述客户端。
优选地,所述“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步骤之后,该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
获取无法成功连接的所述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生成包含所述网卡名称的记录表提醒网络维护人员查看。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调节模块:
实时侦测并获取服务器的预设指标值及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利用预先确定的统计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
对比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数据节点数量;及
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删除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数据节点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所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所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设定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所述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所述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所述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与存储有第二数据的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所述客户端。本发明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存储到二级存储,实现在不影响服务器内部存储资源的前提下,避免数据丢失,以及避免在服务器内部数据节点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数据调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本实施例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本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本实施例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本实施例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一个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包括:
S110,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设定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需要解释的是,超融合架构(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快照技术、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HCI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终极技术途径。HCI类似Google、Facebook后台的大规模基础架构模式,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
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时,为了避免数据丢失或者某一存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进行数据调取,因此,本方案通过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经过备份得到的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二级存储可以是硬盘或光盘等外部具有存储数据和访问数据功能的存储设备,且容量和稳定性远大于一级存储,由于第二数据只有在第一数据无法正常访问时才会发挥作用,因此不需要存入服务器的内部数据节点占用有限的存储资源。并设定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S120,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所述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所述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所述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与存储有第二数据的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所述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数据节点时,说明该数据节点可能存在故障,无法进行正常数据访问,但是由于有备份的第二数据存在,通过从二级存储中调取第二数据,并从中调取与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客户端。能够不影响客户端的数据调取需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记录步骤:
获取无法成功连接的所述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生成包含所述网卡名称的记录表提醒网络维护人员查看。
在本实施例中,当出现无法成功连接数据节点的情况时,将无法成功连接的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记录下来,生成记录表发送网络维护人员,提醒网络维护人员前往检修。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调节步骤:
实时侦测并获取服务器的预设指标值及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利用预先确定的统计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
对比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数据节点数量;及
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删除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数据节点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统计算法计算服务器的综合估计值,与预设阈值之间进行大小比较,当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例如40)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例如60)时,根据资源扩充请求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该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节点数量(具体可根据服务器集群的可分配总资源而定),从而增加服务器的存储能力。
统计算法为:
S=Wx1Sx1+Wx2Sx2+...+WxnSxn
Sxn=int[(totalresources-useresources)*10/totalresources]
其中,S为物联网服务器的综合评分值,x表示各预设指标项,Wxn为各项预设指标资源占总资源的权重值,Sxn为物联网服务器上各预设指标资源的权重得分,totalresources为预设指标资源总量,useresources为该预设指标资源已经使用量,并对计算结果用int取整,最后获得该预设指标资源的权重得分。
当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例如80)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例如60)时,说明服务器资源过剩,则可适当减少节点,节约服务器资源。根据资源缩减请求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该服务器增加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节点数量(例如3)。
通过实时侦测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数值关系,从而实现动态调节服务器的资源分配,既能够防止由于服务器存储能力不足导致无法顺利进行数据存储,又能避免由于服务器存储能力过剩,导致资源浪费。
关于上述步骤的详细介绍,请参照下述图2关于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10实施例的程序模块示意图及图3关于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的说明。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100的功能模块图。
本发明所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100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1中。根据实现的功能,所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1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0及调取模块120。本发明所述模块也可以称之为单元,是指一种能够被电子设备1处理器所执行,并且能够完成固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段,其存储在电子设备1的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各模块/单元的功能如下:
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设定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需要解释的是,超融合架构(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快照技术、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HCI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终极技术途径。HCI类似Google、Facebook后台的大规模基础架构模式,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
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时,为了避免数据丢失或者某一存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进行数据调取,因此,本方案通过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经过备份得到的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二级存储可以是硬盘或光盘等外部具有存储数据和访问数据功能的存储设备,且容量和稳定性远大于一级存储,由于第二数据只有在第一数据无法正常访问时才会发挥作用,因此不需要存入服务器的内部数据节点占用有限的存储资源。并设定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调取模块120,用于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所述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所述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所述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与存储有第二数据的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所述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数据节点时,说明该数据节点可能存在故障,无法进行正常数据访问,但是由于有备份的第二数据存在,通过从二级存储中调取第二数据,并从中调取与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客户端。能够不影响客户端的数据调取需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用于:
获取无法成功连接的所述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生成包含所述网卡名称的记录表提醒网络维护人员查看。
在本实施例中,当出现无法成功连接数据节点的情况时,将无法成功连接的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记录下来,生成记录表发送网络维护人员,提醒网络维护人员前往检修。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
实时侦测并获取服务器的预设指标值及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利用预先确定的统计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
对比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数据节点数量;及
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删除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数据节点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统计算法计算服务器的综合估计值,与预设阈值之间进行大小比较,当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例如40)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例如60)时,根据资源扩充请求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该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节点数量(具体可根据服务器集群的可分配总资源而定),从而增加服务器的存储能力。
统计算法为:
S=Wx1Sx1+Wx2Sx2+...+WxnSxn
Sxn=int[(totalresources-useresources)*10/totalresources]
其中,S为物联网服务器的综合评分值,x表示各预设指标项,Wxn为各项预设指标资源占总资源的权重值,Sxn为物联网服务器上各预设指标资源的权重得分,totalresources为预设指标资源总量,useresources为该预设指标资源已经使用量,并对计算结果用int取整,最后获得该预设指标资源的权重得分。
当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例如80)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例如60)时,说明服务器资源过剩,则可适当减少节点,节约服务器资源。根据资源缩减请求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该服务器增加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节点数量(例如3)。
通过实时侦测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数值关系,从而实现动态调节服务器的资源分配,既能够防止由于服务器存储能力不足导致无法顺利进行数据存储,又能避免由于服务器存储能力过剩,导致资源浪费。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处理器12、存储器11和总线,还可以包括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如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10。
其中,所述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移动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所述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设备1的移动硬盘。所述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上配备的插接式移动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设备1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10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集成电路组成,例如可以由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处理芯片、图形处理器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等。所述处理器12是所述电子设备1的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的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程序或者模块(例如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等),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1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
所述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所述总线被设置为实现所述存储器11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12等之间的连接通信。
图3仅示出了具有部件的电子设备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3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所述电子设备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例如,尽管未示出,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装置实现充电管理、放电管理、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装置、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多种传感器、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3,可选地,所述网络接口13可以包括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等),通常用于在该电子设备1与其他电子设备1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是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地,用户接口还可以是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电子设备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所述电子设备1中的所述存储器11存储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10是多个指令的组合,在所述处理器12中运行时,可以实现:
接收步骤: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设定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调取步骤: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所述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所述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所述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与存储有第二数据的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所述客户端。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程序还执行记录步骤:
获取无法成功连接的所述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生成包含所述网卡名称的记录表提醒网络维护人员查看。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程序还执行调节步骤:
实时侦测并获取服务器的预设指标值及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利用预先确定的统计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
对比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数据节点数量;及
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删除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数据节点数量。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12对上述指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图1对应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关联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设定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调取步骤: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所述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所述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所述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与存储有第二数据的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所述客户端;
统计步骤:定时统计每类所述待调取数据的调取频率,将所述存储数据按照不同的调取频率调整存储至不同类别的数据存储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记录步骤:
获取无法成功连接的所述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生成包含所述网卡名称的记录表提醒网络维护人员查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调节步骤:
实时侦测并获取服务器的预设指标值及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利用预先确定的统计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
对比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数据节点数量;及
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删除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数据节点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算法为:
S=Wx1Sx1+Wx2Sx2+...+WxnSxn
Sxn=int[(totalresources-useresources)*10/totalresources]
其中,S为物联网服务器的综合评分值,x表示各预设指标项,Wxn为各项预设指标资源占总资源的权重值,Sxn为物联网服务器上各预设指标资源的权重得分,totalresources为预设指标资源总量,useresources为该预设指标资源已经使用量,并对计算结果用int取整,最后获得该预设指标资源的权重得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存储为硬盘或光盘。
6.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分配相同的预设标签,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至一级存储,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至二级存储,设定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优先权大于所述第二数据的调取优先权;
调取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调取请求,解析所述数据调取请求得到待调取数据的预设标签,根据所述预设标签对存储有第一数据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访问,并判断是否与所述数据节点成功建立数据连接,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与存储有第二数据的二级存储建立数据连接,并从中调取与所述预设标签对应的目标数据返回所述客户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断无法成功连接所述数据节点时”步骤之后,该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
获取无法成功连接的所述数据节点的网卡名称,生成包含所述网卡名称的记录表提醒网络维护人员查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调节模块:
实时侦测并获取服务器的预设指标值及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利用预先确定的统计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
对比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增加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数据节点数量;及
当所述服务器的综合评估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数据节点的初始数量的基础上为所述服务器删除第二预设数量的数据节点至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数据节点数量。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所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所述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的步骤。
CN202110255269.4A 2021-03-09 2021-03-09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31574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5269.4A CN113157406A (zh) 2021-03-09 2021-03-09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5269.4A CN113157406A (zh) 2021-03-09 2021-03-09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7406A true CN113157406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4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5269.4A Pending CN113157406A (zh) 2021-03-09 2021-03-09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740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124A (zh) * 2014-04-24 2014-07-23 深圳市中博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01652A (zh) * 2019-07-19 2019-11-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融合存储的数字媒体数据处理方法
CN111245928A (zh) * 2020-01-09 2020-06-05 深圳物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资源调节方法、物联网服务器及介质
CN112000421A (zh) * 2020-07-15 2020-11-27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管理调度技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124A (zh) * 2014-04-24 2014-07-23 深圳市中博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01652A (zh) * 2019-07-19 2019-11-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融合存储的数字媒体数据处理方法
CN111245928A (zh) * 2020-01-09 2020-06-05 深圳物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资源调节方法、物联网服务器及介质
CN112000421A (zh) * 2020-07-15 2020-11-27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管理调度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文庆等: "超融合分布式存储架构在中移互联网资源池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24968B (zh) 基于行情数据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694844A (zh) 基于配置算法的企业运行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56783A (zh) 数据导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1731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60321B (zh) 微服务重试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58604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058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安全存储协作系统
CN114640707A (zh) 一种消息异步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86957A (zh) 数据库迁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2707A (zh) 大数据平台调度预警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75976B (zh) 基于kubernetes的GPU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209333A (zh) 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157406A (zh)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调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827179A (zh) 一种物理机设备的算力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5453A (zh) 数据库集群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40388A (zh)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46543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归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5718A (zh)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168042A (zh) 监控集群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817408A (zh) 调度资源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8731A (zh) 集群日志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8296A (zh) 模型训练任务调度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8603A (zh) 散列缓存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60349B (zh) 数据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27986B (zh) Frb2 wdt超时时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