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6784A - 碳粉筒 - Google Patents

碳粉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6784A
CN113156784A CN202110389811.5A CN202110389811A CN113156784A CN 113156784 A CN113156784 A CN 113156784A CN 202110389811 A CN202110389811 A CN 202110389811A CN 113156784 A CN113156784 A CN 113156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arbon powder
main body
unsealing
bul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98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锋
苏健强
易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898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6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6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6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粉筒,碳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粉筒接收壳体和碳粉接收件,碳粉接收件位于粉筒接收壳体的底部,碳粉接收件包括主体部和入粉口盖,入粉口盖设置有铰接部和滑槽,铰接部与粉筒接收壳体铰接,主体部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动凸起;碳粉筒包括筒主体和端盖,端盖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口,端盖上设有用于开闭排粉口的闸门;端盖的底壁设有启封凸起,启封凸起在碳粉筒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迫推斜面,迫推斜面朝下倾斜;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迫推斜面迫推入粉口盖并将入粉口盖打开,入粉口盖带动主体部沿竖直方向向排粉口移动。该碳粉筒装配过程顺畅。

Description

碳粉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成像设备耗材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碳粉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可拆卸的安装有碳粉筒,碳粉筒内装有碳粉等显影剂(调色剂),为图像处理单元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由于显影剂作为消耗品,需要不断地向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内补充,而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内显影单元的具有往往只能装载一定量显影剂,因此需要频繁的更换碳粉筒。
公开号为CN10601989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粉筒和显影剂供应系统,该方案采用倾斜部分(结合部分3b2)来直接引导结合部分11b竖直向上移动,继而打开打设备上显影剂接收口11a(入粉口)。
然而,由于碳粉筒需要频繁更换,因而导致结合部分11b需要频繁与不同的倾斜部分摩擦,导致结合部分11b可能出现表面磨损,导致结合部分11b的尺寸变小甚至导致结合部分11b被折断,导致打印设备上的入粉口与碳粉筒上的排粉口结合不良,进而出现显影剂泄漏或者导致无法开启入粉口的现象,从而导致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不能正常打印。
另外,由于碳粉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结合部分3b2),在安装过程中一旦碳粉筒倾斜或者粉筒接收腔内与导轨配合的两个滑动凸起没有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则可能导致滑动凸起与碳粉筒的导轨卡死,而无法将碳粉筒顺畅地安装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另外,现有的碳粉筒的排粉口与粉筒接收腔的入粉口是刚性对接,对出粉口的密封和定位都会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过程顺畅、同时避免由于导轨磨损而导致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中碳粉接收件无法开启入粉口的碳粉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粉筒,碳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粉筒接收壳体和碳粉接收件,碳粉接收件位于粉筒接收壳体的底部,碳粉接收件包括主体部和入粉口盖,主体部设置有入粉口,入粉口盖设置在入粉口的上侧,入粉口盖设置有密封部、铰接部和滑槽,铰接部与粉筒接收壳体铰接,密封部用于开闭入粉口,主体部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动凸起;密封部和滑槽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铰接部的两侧。碳粉筒包括筒主体和端盖,端盖设置在筒主体的一端,端盖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入粉口连通的排粉口,端盖上设置有闸门,闸门用于开闭排粉口;端盖的底壁设置有启封凸起,启封凸起靠近排粉口设置,启封凸起沿着碳粉筒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迫推斜面,迫推斜面朝下倾斜;碳粉筒沿筒主体的轴向朝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安装,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迫推斜面迫推入粉口盖,入粉口盖绕铰接部旋转并打开入粉口,入粉口盖带动主体部沿竖直方向向排粉口移动。
由上述方案可见,将碳粉筒装入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中时,随着碳粉筒的向前移动,启封凸起的迫推斜面向入粉口盖施加作用力将入粉口盖打开,入粉口盖绕铰接部旋转时,滑动凸起沿着滑槽滑动的同时向上推动碳粉接收件的主体部向上移动至与闸门抵接的位置,以打开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的入粉口,从而实现碳粉筒的排粉口与粉筒接收腔的入粉口的接合和连通。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碳粉筒没有设置导轨,因此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不会与碳粉接收件的配合凸起相对摩擦,因而有利于避免碳粉接收件受到磨损,有利于避免碳粉接收件的尺寸变小和折断,不会影响入粉口与排粉口的正常对接,避免出现漏粉或无法开启入粉口的现象。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端盖的底壁还设置有弹性复位杆,弹性复位杆的固定端连接在端盖的底壁上,启封凸起位于弹性复位杆的自由端。
由此可见,弹性复位杆的设置使得迫推斜面推压安装方向上游侧的入粉口盖时弹性复位杆能够带动启封凸起向上移动,从而避开上游侧的入粉口盖,接着启封凸起在弹性复位杆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进入两个入粉口盖之间,继续推动碳粉筒,迫推斜面与下游侧的入粉口盖抵接并向该入粉口盖施加作用力,该入粉口盖受力绕铰接部转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端盖的底壁上在竖直方向上贯穿地设有开槽,弹性复位杆位于开槽内。
由此可见,开槽的设置便于弹性复位杆的弹性变形。
进一步的方案是,闸门与启封凸起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压块,压块自闸门的底壁向下凸出,压块与弹性复位杆的自由端抵接。
由此可见,在启封凸起与下游侧的入粉口盖抵接并向该入粉口盖施加作用力时,压块从启封凸起的上侧对启封凸起限位,防止弹性复位杆变形使得启封凸起向上而无法开启入粉口盖。
进一步的方案是,压块设有朝下倾斜的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在碳粉筒的安装方向上位于压块的上游侧。
由此可见,避免压块与弹性复位杆的自由端干涉,保证启封凸起顺利进入压块的下方。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端盖的底壁还设置有止挡凸起,止挡凸起在碳粉筒的安装方向上位于启封凸起的上游侧;止挡凸起与启封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槽,入粉口盖的一部分可伸入容纳槽内;止挡凸起远离启封凸起的侧壁朝下倾斜设置。
由此可见,止挡凸起的设置可保证入粉口盖能够旋转并保持在打开的极限位置,同时由于止挡凸起的设置,对启封凸起的尺寸要求降低,启封凸起只需迫推入粉口盖朝向打开的极限位置翻转即可,无需一直与入粉口盖抵接,主要依靠止挡凸起来保证入粉口盖翻转至极限位置,这样可以使得打开入粉口盖的过程更顺畅。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端盖相对的两侧中至少其中一侧设置有启封导轨,启封导轨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相对于筒主体的中心轴倾斜;筒主体靠近端盖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力接收部,沿着筒主体的轴向,自远离驱动力接收部的一端至靠近驱动力接收部的一端,引导斜面自下而上倾斜设置;碳粉接收件还包括两个支撑杆和两个配合凸起,两个支撑杆相对设置在主体部的两侧,配合凸起与支撑杆一一对应设置,配合凸起设置在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侧壁上并与引导斜面滑动配合。
由此可见,启封导轨的设置进一步确保了入粉口盖的顺畅开启以及主体部的入粉口和碳粉筒的排粉口的对接。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闸门包括板体和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位于板体朝向碳粉接收件的一侧并与碳粉接收件相对设置,或者弹性密封件位于板体背向碳粉接收件的一侧。
由此可见,在碳粉接收件的主体部与排粉口对接后,碳粉接收件与闸板之间的接触为柔性接触,因此,碳粉接收件的位置更易控制,比如碳粉接收件被导轨拉至较高位置时,弹性密封件的压缩程度更大,碳粉接收件被导轨拉至较低位置时,弹性密封件的压缩程度小。由于弹性密封件受力能够进行弹性变形,所以即使碳粉接收件倾斜,弹性密封件的设置使得闸板能够适应碳粉接收件的状态变化,始终与碳粉接收件进行良好的对接,碳粉接收件与排粉口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防止碳粉从对接位置泄露。同时由于弹性密封件的设置,使得碳粉接收件能够被更稳定地支撑在与排粉口的结合位置。弹性密封件位于板体与端盖之间时,当碳粉接收件发生倾斜时,会对板体施加作用力,由于板体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板体能够跟随碳粉接收件进行位置的变化,从而一直保持与碳粉接收件之间紧密对接的状态。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端盖包括外盖和壳体,外盖罩设在壳体外,排粉口位于壳体上,闸门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壳体开设有沿着筒主体的轴向延伸的闸门滑槽,闸门与闸门滑槽滑动配合。
由此可见,碳粉筒装机时,闸门被卡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中,继续向前推送碳粉筒,闸门相对于滑槽滑动,排粉口打开。
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导轨,限位导轨自壳体的侧壁向外凸出并沿着筒主体的轴向延伸。粉筒接收壳体内设置有限位滑槽,限位导轨与限位滑槽滑动配合。
由此可见,限位导轨与滑槽的配合保证碳粉筒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插入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在安装至粉筒接收壳体前的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碳粉接收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壳体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壳体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端盖的壳体安装至粉筒接收壳体后的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闸板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闸板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盖未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状态的右视图。
图11是图9状态的左视图。
图12是图9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盖开启过程中的右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盖开启过程中的左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盖开启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盖开启状态的右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盖开启状态的左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一实施例中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盖开启状态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20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三实施例中壳体和碳粉接收件配合后的右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三实施例中壳体和碳粉接收件配合后的左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碳粉筒第四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碳粉筒第四实施例中外盖的结构图。
图24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五实施例中壳体和闸门的剖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碳粉筒第五实施例中壳体和闸门的结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碳粉筒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粉筒接收壳体10和碳粉接收件12,粉筒接收壳体10内设置有粉筒接收腔11,碳粉筒2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粉筒接收腔11内。碳粉接收件12设置在粉筒接收腔11的底部,碳粉筒2安装到位后,碳粉接收件12与碳粉筒2的排粉口40(图5示)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为便于描述,下文中将碳粉筒的安装方向称为“前后方向”,且安装方向的下游侧定义为前侧,垂直于前后方向且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如图2和图12所示,碳粉接收件12包括内套筒120、外套筒125、弹簧126和两个入粉口盖13,外套筒125包括筒状部121、两个支撑杆122和两个配合凸起123,如图2所示,两个支撑杆122相对设置在筒状部121的左右两侧,配合凸起123与支撑杆122一一对应设置,配合凸起123设置在两个支撑杆122相对的侧壁上。内套筒120包括主体部1201和连接部1202,主体部1201沿着竖直方向贯穿地设置有入粉口124(图13示),连接部1202呈圆筒状并设置在主体部1201的外周壁上,连接部1202与主体部1201同轴设置,连接部1202与主体部1201之间形成有安装槽1203,内套筒120安装在外套筒125的筒状部121中,弹簧126套设在主体部1201外并位于安装槽1203中,弹簧126的两端分别与内套筒120和外套筒125抵接,内套筒120相对于外套筒125可沿竖直方向移动。
两个入粉口盖13沿着前后方向布置在入粉口124的上侧,以开闭入粉口124。每个入粉口盖13均设置有一个密封部131、两个铰接部132、一个滑槽133和两个受力部136,密封部131覆盖在入粉口124的顶部,两个入粉口盖13的密封部131沿着前后方向对接从而实现对入粉口124的密封。两个受力部136均位于入粉口盖13的顶部并分别位于密封部131的左右两侧,两个铰接部132分别位于入粉口盖13的左右两侧,且两个铰接部132均与粉筒接收壳体10铰接,入粉口盖13可绕铰接部132转动以打开入粉口124。两个滑槽133分别位于碳粉接收件12的主体部1201的左右两侧,位于前侧的入粉口盖13的滑槽133位于其左侧壁134上,位于后侧的入粉口盖13的滑槽133位于其右侧壁135上,主体部1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滑槽133配合的滑动凸起1211,入粉口盖13处于关闭位置时,两个滑槽133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密封部131位于铰接部132的上侧,滑槽133位于铰接部132的下侧。
参见图3,碳粉筒2包括筒主体3和端盖4,筒主体3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筒主体3的一端设有开口31,端盖4安装在筒主体3的开口端,筒主体3的开口端内固定有搅拌架33,当筒主体3旋转时,搅拌架33将跟随筒主体3同步旋转,以将筒主体3的开口端内的碳粉传送至端盖4内。筒主体3靠近开口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作用驱动力接收部的齿牙34,齿牙34可以接收电子照相型成像设装置的驱动部件输出的驱动力,例如,驱动部件是齿轮,该齿轮与齿牙34啮合,该齿轮转动时带动齿牙34转动,进而带动筒主体3转动。
参见图3至图6,端盖4包括外盖5和壳体6,外盖5罩设在壳体6外,壳体6的底壁在竖直方向上贯穿地设有排粉口40和两个开槽60,排粉口40与壳体6的内部连通,开槽60位于排粉口40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壳体6的外部,两个开槽60内均设置有弹性复位杆62,弹性复位杆62的固定端621连接在开槽60的侧壁上,弹性复位杆62的自由端622的下侧设置有启封凸起63,启封凸起63自壳体6的底壁向下凸出,两个启封凸起63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位于壳体6左侧的弹性复位杆62的自由端还设置有止挡凸起64,止挡凸起64位于启封凸起63的后侧,止挡凸起64与启封凸起63之间形成容纳槽65,如图18所示,在入粉口盖13处于打开状态时,入粉口盖13的左侧壁134的限位凸起1341伸入容纳槽65内且限位凸起1341与止挡凸起64在前后方向上邻接,限位凸起1341与止挡凸起64配合以在前后方向上对入粉口盖13进行限位,同时防止入粉口盖13反向旋转,此时,止挡凸起64与滑槽133在竖直方向上相对。
启封凸起63和止挡凸起64均靠近排粉口40设置,启封凸起60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且启封凸起63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迫推斜面631,迫推斜面631平行于左右方向,且迫推斜面631朝下倾斜。止挡凸起64的截面大致呈直角梯形,止挡凸起64朝向启封凸起63的侧壁642大致平行于竖直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侧壁642也可以与竖直方向呈小角度的倾斜设置,以与入粉口盖13的限位凸起1341配合实现对入粉口盖13的止挡,止挡凸起64远离启封凸起63的侧壁641平行于左右方向并且朝下倾斜设置,以便于碳粉筒2能够顺畅地从粉筒接收壳体10取出。如图11所示,止挡凸起64与壳体6的底壁之间的最大距离l1小于启封凸起63与壳体6的底壁之间的最大距离l2,入粉口盖13在启封凸起60的移动路径上与壳体6的底壁之间的距离l3大于止挡凸起64与壳体6的底壁之间的最大距离l1,且小于启封凸起63与壳体6的底壁之间的最大距离l2。这样,在安装碳粉筒2的过程中,可防止止挡凸起64的侧壁642与入粉口盖13发生干涉。
如图5和6所示,壳体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导轨67,两个限位导轨67分别自壳体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向外凸出并沿着筒主体3的轴向延伸,粉筒接收壳体10内设置有限位滑槽14,限位导轨67与限位滑槽14滑动配合,限位导轨67与限位滑槽14在竖直方向上配合限位,保证碳粉筒2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安装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中,从而保证碳粉接收件12与碳粉筒2的稳定接合。
参见图7、8和12,壳体6可拆卸地安装有闸门7,闸门7上开设有出粉口71,壳体6开设有沿着筒主体3的轴向延伸的闸门滑槽61,闸门7与闸门滑槽61滑动配合以开启或关闭排粉口40,闸门7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杆74,连杆74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扣72。
闸门7包括板体70和第一弹性密封件73,壳体6的底部设置有密封件安装槽66,排粉口40位于密封件安装槽66内,密封件安装槽66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密封件661,第二弹性密封件661贯穿地设置有与排粉口40连通的连通口662,且连通口662与排粉口40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弹性密封件73和第二弹性密封件661分别设置在板体70相对的两侧,第二弹性密封件661位于板体70朝向壳体6内部的一侧,用于实现对壳体6与闸门7之间的密封。第一弹性密封件73位于板体70朝向碳粉接收件12的一侧并与碳粉接收件12的主体部120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以便于在碳粉接收件12向上移动至与排粉口40接合的位置时,能够弹性地抵接在闸门7上。闸门7的出粉口71在竖直方向上贯穿板体70和第一弹性密封件73,闸门7位于开启位置时,壳体6上的排粉口40、第二弹性密封件661的连通口662与闸门7上的出粉口7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并连通。
闸门7的板体70上设置有压块75,压块75自板体70的底壁向下凸出,压块75设置在连杆74的固定端,压块75的后侧设有朝下倾斜的导向斜面751,在入粉口盖13打开过程中,压块75与弹性复位杆62的自由端622抵接,这样,在弹性复位杆62的自由端622有向上变形的趋势时,压块75能够向启封凸起6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保证入粉口盖13能够被启封凸起63打开。
参见图9至图18,碳粉筒2的装机过程如下,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碳粉筒2的安装方向。
将碳粉筒2装入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的粉筒接收腔11后,闸门7的卡扣72被卡合固定,继续向前推送筒主体3,启封凸起63前侧的迫推斜面631与后侧的入粉口盖13抵接,由于此时该入粉口盖13位于关闭的极限位置,无法沿顺时针方向绕铰接部132转动,因此,启封凸起63受力使得弹性复位杆62的自由端622向上发生形变,从后侧的入粉口盖13的上侧穿过并在弹性复位件62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进入两个入粉口盖13之间,如图9至12所示,继续推送筒主体3,启封凸起63前侧的迫推斜面631与前侧的入粉口盖13接触。
如图13至15所示,继续推送筒主体3,启封凸起63前侧的迫推斜面631迫推前侧的入粉口盖13,使得该入粉口盖13绕铰接部132转动,由于主体部1201的滑动凸起1211与入粉口盖13的滑槽133的配合,入粉口盖13绕铰接部132转动的同时向主体部1201施加作用力,带动主体部1201向上移动。同时,入粉口盖13的左侧壁134上的限位凸起1341进入容纳槽65内,主体部1201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向后侧的入粉口盖13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后侧的入粉口盖同时绕其自身的铰接部132转动。
如图16至18所示,继续推送筒主体3,入粉口盖13旋转90度后至完全打开的位置,止挡凸起64与限位凸起1341配合防止入粉口盖13反向转动。入粉口盖13带动主体部1201沿竖直方向向排粉口40移动至主体部1201与闸门7的第一弹性密封件73抵接的位置,碳粉筒2的排粉口40与粉筒接收腔11的入粉口124连通。
在将碳粉筒2从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中取出时,碳粉筒沿着图17中箭头所指方向的反向移动,首先,止挡凸起64的侧壁641和启封凸起63的后侧的迫推斜面631均向前侧的入粉口盖13施加力的作用使前侧的入粉口盖13向关闭位置转动,同时入粉口盖13上滑槽133的内壁向滑动凸起1211施加作用力使得内套筒120和外套筒125向下移动。
碳粉筒第二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碳粉筒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碳粉筒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19,壳体26左右两侧中仅其中一侧设置有启封导轨262,启封导轨262位于壳体26的第一侧壁2623上并自第一侧壁2623向外凸出,启封导轨262设置有引导斜面2621,引导斜面2621相对于筒主体3的中心轴倾斜。沿着筒主体23的轴向,自远离齿牙234的一端至靠近齿牙234的一端,引导斜面2621自下而上倾斜设置。垂直于筒主体23的中心轴且穿过排粉口的纵向平面与引导斜面2621相交,且引导斜面2621靠近齿牙234的一端高于纵向平面与引导斜面2621的相交位置。碳粉接收件的配合凸起沿着引导斜面2621移动迫使碳粉接收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使入粉口盖打开或关闭入粉口。配合凸起沿着引导斜面2621向上移动时,外套筒带动内套筒向上移动,入粉口盖的滑槽部分受力后迫使入粉口盖绕铰接部转动,从而使得入粉口盖打开,同时内套筒向上移动至与闸门27的弹性密封件273抵接的位置,碳粉筒22的排粉口与粉筒接收腔的入粉口连通,通过启封导轨262与启封凸起263的协同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入粉口的顺畅开启与闭合。
碳粉筒第三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碳粉筒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碳粉筒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20和21,本实施例中,壳体36左右两侧中仅其中一侧设置有启封导轨362,且另一侧设置有支撑件363,支撑件363位于壳体36的第二侧壁3624上并自第二侧壁3624向外凸出,支撑件363包括支撑面3631和止挡面3632,支撑面3631沿着筒主体的轴向延伸,纵向平面与支撑面3631相交,止挡面3632自支撑面3631远离齿牙一端向支撑面3631的下侧延伸,止挡面3632与支撑面3631呈锐角设置。止挡面3632与支撑面3631通过弧形面3633光滑过渡连接。
止挡面3632的设置使得同侧的配合凸起123不会进入到支撑面3631下侧,而是在连接止挡面3632与支撑面3631的弧形面3633的作用下移动到支撑面3631上,以实现对碳粉接收件12的定位。
碳粉筒第四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碳粉筒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碳粉筒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22和23,本实施例中,启封导轨462设置在外盖45的第一侧壁450上,第一侧壁450上连接有第一支撑壁451、第二支撑壁452和第三支撑壁453。第一支撑壁451与第一侧壁450平行设置,启封导轨462设置在第一支撑壁451上并自第一支撑壁451向外凸出,启封导轨462位于由第一支撑壁451、第二支撑壁452和第三支撑壁453围成的空间内。第二支撑壁452和第三支撑壁453均连接在第一支撑壁451与第一侧壁450之间,第二支撑壁452位于启封导轨462靠近齿牙434的一端,第三支撑壁453位于启封导轨462的上方,第一侧壁450上与第一支撑壁451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一开口4501。第一支撑壁451与第一侧壁450在启封导轨462与第二支撑壁452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4502,第一支撑壁451与第一侧壁450在启封导轨462的下侧设有第三开口4503,第二开口4502与第三开口4503相连接。第二开口4502和第三开口4503的设置便于碳粉接收件的同侧的支撑杆进入由第一支撑壁451、第二支撑壁452和第三支撑壁453围成的空间内,以实现配合凸起与启封导轨462的配合滑动。
碳粉筒第五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碳粉筒第五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碳粉筒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24和25,本实施例中,闸门17包括板体170和弹性密封件173,弹性密封件173和弹性密封件174均位于板体170背向碳粉接收件的一侧。板体170背向碳粉接收件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71,安装槽171的底部设有开口172,开口172在竖直方向上贯穿板体170,弹性密封件173安装在安装槽171内,且弹性密封件173位于弹性密封件174与安装槽171的底壁1711之间。
弹性密封件173包括活动件1731和密封环1732,密封环1732设置在活动件1731背向碳粉接收件的一侧。活动件1731包括主体部17311和限位部17312,限位部17312自主体部17311的侧壁向外凸出,限位部17312与安装槽171的底壁邻接,限位部17312与安装槽171的底壁1711配合,对活动件1731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主体部17311向下伸入开口172内,主体部17311的下侧开设有对接槽17313,碳粉接收件伸入对接槽17313中与活动件1731接合,从而实现碳粉接收件与排粉口140的对接。主体部17311在竖直方向上贯穿地设有出粉孔17314,出粉孔17314与密封环1732的中心孔17321组成闸板17的出粉口1071,出粉孔17314的尺寸大于中孔孔17321的尺寸。
此外,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173和板体170的结构也可以应用在碳粉筒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
由上可见,当碳粉接收件发生倾斜时,会对活动件施加作用力,仅弹性密封件部分与碳粉接收件进行适应性的位置调整,不会对闸板整体的位置进行改变,能够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碳粉筒其他实施例:
启封凸起的横截面也可以呈梯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两个迫推斜面分别位于启封凸起的前后两侧。
启封导轨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也可以不设置止挡凸起,通过增大启封凸起的尺寸来将入粉口盖定位在打开位置。
可以取消弹性复位杆和开槽,将启封凸起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同时启封凸起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
止挡面与支撑面也可以呈直角设置。止挡面与支撑面也可以呈钝角设置,且止挡面相对于筒主体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大于引导斜面相对于筒主体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这样,在配合凸起到达与支撑面接触前通常不与止挡面接触,止挡面用于防止配合凸起进入支撑面的下侧,而无法起到支撑的作用。
支撑件也可以为自壳体或外盖的侧面向外凸出且截面呈多边形的凸起,止挡面和支撑面为支撑件上两个相交的侧壁,其中支撑件的截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多边形,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启封导轨可以为条状倾斜的凸起,也可以为自壳体或外盖的侧面向外凸出且截面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凸起,引导斜面可以为平直的面,也可以为弧形面、锯齿状面、台阶面等,引导斜面为锯齿状面或台阶面时,增大摩擦力,起到止退的作用,防止碳粉接收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可提高对碳粉接收件定位的稳定性。
支撑面可以为光滑面,也可以为粗糙面,如支撑面上具有能够增加表面粗糙度的凸点或锯齿等,从而起到止退的作用,配合凸起到位后防止配合凸起在支撑面上滑动。
闸门的密封板和板体也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这样就无需额外设置弹性密封件。
筒主体可以为一体式结构,驱动力接收部设置在筒主体的外表面;筒主体也可以包括沿轴向布置的筒体段和驱动段,驱动段设置在筒体段的一端,驱动力接收部设置在驱动段的外表面,筒体段相对于端盖固定,驱动段相对于筒体段转动。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碳粉筒,所述碳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粉筒接收壳体和碳粉接收件,碳粉接收件位于所述粉筒接收壳体的底部,所述碳粉接收件包括主体部和入粉口盖,所述主体部设置有入粉口,所述入粉口盖设置在所述入粉口的上侧,所述入粉口盖设置有密封部、铰接部和滑槽,所述密封部用于开闭所述入粉口,所述铰接部与所述粉筒接收壳体铰接,所述主体部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动凸起,所述密封部和所述滑槽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铰接部的两侧;
所述碳粉筒包括筒主体和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筒主体的一端,所述端盖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入粉口连通的排粉口,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闸门,所述闸门用于开闭所述排粉口;
所述端盖的底壁设置有启封凸起,所述启封凸起靠近所述排粉口设置,所述启封凸起沿着所述碳粉筒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迫推斜面,所述迫推斜面朝下倾斜;
所述碳粉筒沿所述筒主体的轴向朝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安装,伴随所述碳粉筒的安装操作,所述迫推斜面迫推所述入粉口盖,所述入粉口盖绕所述铰接部旋转并打开所述入粉口,所述入粉口盖带动所述主体部沿竖直方向向所述排粉口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的底壁还设置有弹性复位杆,所述弹性复位杆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端盖的底壁上,所述启封凸起位于所述弹性复位杆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的底壁在竖直方向上贯穿地设有开槽,所述弹性复位杆位于所述开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门与所述启封凸起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自所述闸门的底壁向下凸出,所述压块与所述弹性复位杆的自由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设有朝下倾斜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在所述碳粉筒的安装方向上位于所述压块的上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的底壁还设置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在所述碳粉筒的安装方向上位于所述启封凸起的上游侧;
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启封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入粉口盖的一部分可伸入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止挡凸起远离所述启封凸起的侧壁朝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相对的两侧中至少其中一侧设置有启封导轨,所述启封导轨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相对于所述筒主体的中心轴倾斜;
所述筒主体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力接收部,沿着所述筒主体的轴向,自远离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一端至靠近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一端,所述引导斜面自下而上倾斜设置;
所述碳粉接收件还包括两个支撑杆和两个配合凸起,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配合凸起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配合凸起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引导斜面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门包括板体和弹性密封件;
所述弹性密封件位于所述板体朝向所述碳粉接收件的一侧并与所述碳粉接收件相对设置;或者
所述弹性密封件位于所述板体背向所述碳粉接收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包括外盖和壳体,所述外盖罩设在所述壳体外,所述排粉口和所述启封凸起均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闸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开设有沿着所述筒主体的轴向延伸的闸门滑槽,所述闸门与所述闸门滑槽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自所述壳体的侧壁向外凸出并沿着所述筒主体的轴向延伸;
所述粉筒接收壳体内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导轨与所述限位滑槽滑动配合。
CN202110389811.5A 2021-04-12 2021-04-12 碳粉筒 Pending CN113156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9811.5A CN113156784A (zh) 2021-04-12 2021-04-12 碳粉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9811.5A CN113156784A (zh) 2021-04-12 2021-04-12 碳粉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6784A true CN113156784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9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9811.5A Pending CN113156784A (zh) 2021-04-12 2021-04-12 碳粉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678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141A (zh) * 2011-06-06 2014-04-1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显影剂供应系统
CN104460266A (zh) * 2013-08-12 2015-03-25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给装置
CN111095121A (zh) * 2017-09-21 2020-05-01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显影剂供应系统
JP2020194078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受入れ装置
JP2021026015A (ja) * 2019-07-31 2021-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CN214795579U (zh) * 2021-04-12 2021-11-1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筒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141A (zh) * 2011-06-06 2014-04-1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显影剂供应系统
CN104460266A (zh) * 2013-08-12 2015-03-25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给装置
CN111095121A (zh) * 2017-09-21 2020-05-01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显影剂供应系统
JP2020194078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受入れ装置
JP2021026015A (ja) * 2019-07-31 2021-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CN214795579U (zh) * 2021-04-12 2021-11-1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6027B1 (en)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retrac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156941B2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movable projection for providing installation feedback to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8867968B2 (en) Movable toner port cover member for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imaging device
US11754969B2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including guides extending outward from sides of the toner cartridge
CN214795579U (zh) 碳粉筒
CN113031415A (zh) 碳粉筒
CN113156784A (zh) 碳粉筒
CN214795575U (zh) 碳粉筒
US10725424B1 (en) Imaging unit assembly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13156786A (zh) 粉仓、硒鼓以及打印机
CN214795576U (zh) 碳粉筒
CN220962143U (zh) 一种墨粉盒
CN110515286B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
CN216013939U (zh) 一种粉仓、硒鼓以及打印机
CN113031414A (zh) 碳粉筒
CN113281975A (zh) 一种粉仓、硒鼓以及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