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5002A -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5002A
CN113155002A CN202110309026.4A CN202110309026A CN113155002A CN 113155002 A CN113155002 A CN 113155002A CN 202110309026 A CN202110309026 A CN 202110309026A CN 113155002 A CN113155002 A CN 113155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support
deformation
supporting part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90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
马艳辉
祁永军
李鹏
刘伟州
解邦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90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50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50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mechanical strain gau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涉及建筑测量装置技术领域,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使得测量精准。所述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弹性件以及伸缩测量组件。弹性件和伸缩测量组件均沿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设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伸缩测量组件包括测量件以及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的测量筒。测量件与第一支撑部连接。测量件的外壁沿测量件的延伸方向具有刻度。测量筒具有容纳至少部分测量件的第一容纳腔。本发明提供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用于监测隔震支座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使用隔震支座过程中,需要通过测量隔震支座的竖向变形量,以便监测上部结构的载荷是否超出额定载荷,以及监测上部结构是否分布不均,出现倾斜。隔震支座所在的区域为隔震层。
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在隔震层架设水准仪和塔尺来测量隔震支座的高度,从而监测隔震支座压缩后的变形量。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次测量,每次架设水准仪不仅需要多人操作,导致人工成本高,而且,架设水准仪每次需要调平,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测量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使得测量精准。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用于监测隔震支座变形。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弹性件以及伸缩测量组件。弹性件和伸缩测量组件均沿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设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伸缩测量组件包括测量件以及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的测量筒。测量件与第一支撑部连接。测量件的外壁沿测量件的延伸方向具有刻度。测量筒具有容纳至少部分测量件的第一容纳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弹性件以及伸缩测量组件。弹性件沿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设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基于此,弹性件可以将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沿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撑开。另外,伸缩测量组件沿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设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伸缩测量组件包括测量件以及测量筒,测量筒具有容纳至少部分测量件的第一容纳腔,使得测量件可以沿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在第一容纳腔内伸缩。由于,测量件与第一支撑部连接,测量筒与第二支撑部连接,弹性件可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将测量件和测量筒沿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撑开。当隔震支座竖向变形时,隔震层的高度改变,使得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距离改变,导致测量件伸入测量筒内的长度改变,通过测量测量件伸入测量筒内的长度变化,即可测出隔震支座的变形量。又由于,测量件的外壁沿测量件的延伸方向具有刻度,可以直接观察刻度获得隔震支座的变形量。
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通过观察刻度,即可快速、准确地测量隔震支座的变形量,无需多人操作,无需每次安装,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可以实时监测隔震支座的变形量。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从隔震层拆卸时,只需通过压缩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使得弹性件收缩,即可将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从隔震层拆卸。当需要安装在隔震层时,将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移动至测量位置,释放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弹性件弹力作用下移动至隔震层的两端,即可将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装卸方便、快速,省时省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测量件的延伸方向与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容纳腔的延伸方向与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弹性件与伸缩测量组件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弹性件与伸缩测量组件套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弹性件与伸缩测量组件套接,使得弹性件沿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伸缩过程中,伸缩测量组件可以对弹性件起到导向作用,提高本发明提供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弹性件套设在伸缩测量组件的外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测量件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远离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具有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测量件具有第二容纳腔,从而减轻测量件的重量,方便移动测量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节约材料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弹性件位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弹性件位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不仅可以对弹性件起到导向作用,而且测量件和测量筒可以保护弹性件,提高弹性件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弹性件位于测量件的外部,影响读取测量件上的刻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支撑部与测量件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支撑部与测量件一体成型,不仅使得第一支撑部与测量件结构稳定,而且方便同时移动第一支撑部和测量件,提高组装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支撑部与测量件分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支撑部与测量筒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二支撑部与测量筒一体成型,不仅使得第二支撑部与测量筒结构稳定,而且方便同时移动第二支撑部和测量筒,提高组装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支撑部与测量筒分体成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示意图。
附图标记:
A-上部结构,B-下部结构,C-隔震层,D-隔震支座,100-第一支撑部,200-第二支撑部,300-弹性件,400-伸缩测量组件,410-测量件,411-刻度,412-第二容纳腔,420-测量筒,421-第一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隔震支座是指建筑结构为达到隔震要求而设置的支承装置,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隔震支座所在的区域为隔震层。
现有使用隔震支座过程中,随着上部结构的载荷不断增加,上部结构对隔震支座的作用力不断增大,导致隔震支座被压缩,因此,需要通过测量隔震支座的竖向变形量(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变化),以监测上部结构的载荷是否超出额定载荷,以及监测上部结构是否分布不均,出现倾斜。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一般为隔震支座的高度方向,即隔震层的高度。一般隔震层的层高为2米左右。
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在隔震层架设水准仪和塔尺来测量隔震支座的高度,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次测量,每次架设水准仪不仅需要多人操作,导致人工成本高,而且,架设水准仪每次需要调平,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测量不准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图1示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一种示意图。图2示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另一种示意图。图3示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剖视图。图4示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该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支撑部100、第二支撑部200、弹性件300以及伸缩测量组件400。
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可以均为板体,例如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可以为100mm×100mm×3mm的钢板,但不限于此。弹性件300可以为弹簧,但不限于此。弹性件30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固接,以将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连接为整体,方便移动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弹性件300的两端也可以分别与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活动连接,当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C,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将弹性件300限制在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之间,从而方便拆卸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并且避免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为整体结构,在其中一个部件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
如图1所示,弹性件300和伸缩测量组件400均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设在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之间。伸缩测量组件400包括测量件410以及与第二支撑部200连接的测量筒420。测量件410与第一支撑部100连接。
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支撑部100可以与测量件410分体成型,第一支撑部100和测量件410通过焊接或可拆卸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部100也可以与测量件410一体成型。当第一支撑部100与测量件410一体成型,不仅使得第一支撑部100与测量件410结构稳定,而且方便同时移动第一支撑部100和测量件410,提高组装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的效率。
如图1所示,上述第二支撑部200可以与测量筒420分体成型,第二支撑部200和测量筒420通过焊接或可拆卸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二支撑部200也可以与测量筒420一体成型。当第二支撑部200与测量筒420一体成型,不仅使得第二支撑部200与测量筒420结构稳定,而且方便同时移动第二支撑部200和测量筒420,提高组装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的效率。
如图1所示,测量件410的外壁沿测量件410的延伸方向具有刻度411。测量筒420具有容纳至少部分测量件410的第一容纳腔421。测量件410的外壁可以全部设置有刻度411,也可以只在测量件410的外壁远离第一支撑部100的一端设置刻度411,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测量件410的一部分伸入第一容纳腔421内,测量筒420远离第二支撑部200的一端端头与刻度411上的某处可以重合即可。
如图1所示,测量件410的延伸方向与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容纳腔421的延伸方向与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相同,测量件410的部分伸入第一容纳腔421内,使得伸缩测量组件400可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伸缩。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所示,测量件410可以为φ20mm的焊接钢管,测量筒420可以为φ25mm焊接钢管,但不限于此。测量件410和测量筒420的长度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只需在使用过程中,测量件410的一部分伸入第一容纳腔421内,测量筒420远离第二支撑部200的一端端头与刻度411上的某处可以重合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图5示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示意图。如图5所示,隔震支座D位于上部结构A和下部结构B之间。上部结构A可以为建筑,下部结构B可以为地基。隔震支座D所在的区域为隔震层C。
如图5所示,可在隔震层C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设置至少一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安装位置的隔震层C高度,从而获得隔震支座D的变形量。当多个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C时,多个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不仅可以测量各自安装位置的隔震层C高度,还可以获得隔震层C各处的高度,从而监测上部结构A是否分布不均,出现倾斜。
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时,如图5所示,挤压第一支撑部100或第二支撑部200,使得弹性件300收缩,以使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之间的距离小于隔震层C的高度。将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移动至隔震支座D旁边的测量位置,释放第一支撑部100或第二支撑部200,第一支撑部100在弹性件300弹力作用下移动至隔震层C的下端,第二支撑部200在弹性力弹力作用下移动至隔震层C的上端,从而将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完毕。值的注意的是,也可以将第一支撑部100支撑在隔震层C的上端,第二支撑部200支撑在隔震层C的下端。
如图5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先记录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初始安装后,测量筒420的端头对应的测量件410上的刻度411位置。当上部结构A层层施工,不断增加上部结构A的重力,使得上部结构A对隔震支座的作用力不断增加,导致压缩隔震支座,从而使得隔震层C的高度变小。在隔震层C的高度变小过程中,上部结构A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部200向第一支撑部100方向移动,第二支撑部200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测量筒420向测量件410方向移动,从而增大测量件410伸入第一容纳腔421的长度,使得测量筒420的端头对应的测量件410上的刻度411位置改变。需要获得隔震支座D的变形量时,工作人员读取测量筒420的端头对应的测量件410上的刻度411位置,与上一次读取的刻度411位置比较后,即可快速得出隔震支座D的变形量。
如图5所示,当需要拆卸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时,挤压第一支撑部100或第二支撑部200,使得弹性件300收缩,以使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之间的距离小于隔震层C的高度,即可将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从安装位置上拆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如图1~图4所示,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支撑部100、第二支撑部200、弹性件300以及伸缩测量组件400。弹性件300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设在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之间,基于此,弹性件300可以将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撑开。另外,伸缩测量组件400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设在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之间。伸缩测量组件400包括测量件410以及测量筒420,测量筒420具有容纳至少部分测量件410的第一容纳腔421,使得测量件410可以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在第一容纳腔421内伸缩。由于,测量件410与第一支撑部100连接,测量筒420与第二支撑部200连接,弹性件300可通过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将测量件410和测量筒420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撑开。当隔震支座D竖向变形时,隔震层C的高度改变,使得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之间的距离改变,导致测量件410伸入测量筒420内的长度改变,通过测量测量件410伸入测量筒420内的长度变化,即可测出隔震支座D的变形量。又由于,测量件410的外壁沿测量件410的延伸方向具有刻度411,可以直接观察刻度411获得隔震支座D的变形量。
由上可知,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通过观察刻度411,即可快速、准确地测量隔震支座D的隔震支座D的变形量,无需多人操作,无需每次安装,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C,可以实时监测隔震支座D的变形量。
另外,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从隔震层C拆卸时,只需通过压缩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使得弹性件300收缩,即可将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从隔震层C拆卸。当需要安装在隔震层C时,将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移动至测量位置,释放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在弹性件300弹力作用下移动至隔震层C的两端,即可将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安装在隔震层C。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装卸方便、快速,省时省力。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弹性件可以与伸缩测量组件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上述弹性件300也可以与伸缩测量组件400套接。当弹性件300与伸缩测量组件400套接,使得弹性件300沿隔震支座D的延伸方向伸缩过程中,伸缩测量组件400可以对弹性件300起到导向作用,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D变形测量工具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弹性件300可以套设在伸缩测量组件400的外部。即弹性件300可以套设在测量件410和测量筒420的外部。
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弹性件300可以套设在伸缩测量组件400的内部。例如:测量件410可以具有第二容纳腔412,第二容纳腔412远离第一支撑部100的一端具有开口,使得弹性件300可以通过开口进入第二容纳腔412。
如图1所示,测量件410具有第二容纳腔412,不仅可以减轻测量件410的重量,方便移动测量件410,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节约材料成本,而且可以使得弹性件300位于第一容纳腔421和第二容纳腔412内,第一容纳腔421和第二容纳腔412不仅可以对弹性件300起到导向作用,而且测量件410和测量筒420可以保护弹性件300,提高弹性件300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弹性件300位于测量件410的外部,影响读取测量件410上的刻度41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用于监测隔震支座变形,所述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弹性件以及伸缩测量组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伸缩测量组件均沿所述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伸缩测量组件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的测量件,所述测量件的外壁沿所述测量件的延伸方向具有刻度;
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的测量筒,所述测量筒具有容纳至少部分所述测量件的第一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相同;和/或,
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震支座的延伸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伸缩测量组件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伸缩测量组件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伸缩测量组件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具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测量件一体成型;或,
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测量件分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测量筒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测量筒分体成型。
CN202110309026.4A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Pending CN1131550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9026.4A CN113155002A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9026.4A CN113155002A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5002A true CN113155002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8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9026.4A Pending CN113155002A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50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2868A (zh) * 2021-09-28 2021-12-17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狭小空间的隔震支座预埋板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4088365A (zh) * 2021-10-15 2022-02-25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减振器平置安装后维护、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2868A (zh) * 2021-09-28 2021-12-17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狭小空间的隔震支座预埋板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4088365A (zh) * 2021-10-15 2022-02-25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减振器平置安装后维护、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088365B (zh) * 2021-10-15 2023-12-19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减振器平置安装后维护、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5002A (zh)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CN107525726B (zh) 框架结构梁板柱节点斜向加载装置
CN214666598U (zh) 一种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工具
JP2016109611A (ja) 変位計測装置
CN208717884U (zh) 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设备
KR101701971B1 (ko) 교량 탄성받침의 전단변형량 측정장치
CN104237010A (zh) 一种多功能砼电杆力学性能检测平台
CN209945590U (zh) 一种一体化钢管撑受力测试装置
CN215407325U (zh) 一种爬架建筑连接组件
CN114508046B (zh) 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
CN213021539U (zh) 一种光纤激光测距建筑物沉降测量装置
CN109520848A (zh) 一种便携式地面强度检测设备
CN210773970U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桥梁监测装置
JP5873453B2 (ja) 漏洩検出器
CN209839512U (zh) 一种仪器舱用调平装置
CN108709533B (zh) 隧道收敛测量仪安装组件
CN213688321U (zh) 一种用于采集建筑物倾斜度的传感器
CN211291453U (zh) 一种可快速整平的棱镜杆
CN215717364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网架焊接球安装测量定位的辅助装置
CN212107756U (zh) 一种可调节的稳定支撑架固定装置
CN215488846U (zh) 一种工程测量用测量装置
CN211205366U (zh)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的辅助设备
CN220418352U (zh) 一种用于桥梁挠度测量的支撑辅助装置
CN212748507U (zh)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CN219431341U (zh) 一种盘扣脚手架内挑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