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4587A -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4587A
CN113154587A CN202110526191.5A CN202110526191A CN113154587A CN 113154587 A CN113154587 A CN 113154587A CN 202110526191 A CN202110526191 A CN 202110526191A CN 113154587 A CN113154587 A CN 113154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energy
architectural design
window
design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61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周立民
弓文强
苗新兵
田明霞
谭学晶
甘越
张保琢
冯晓元
汪丽娟
王佳明
杨文海
安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Tianhao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Tianhao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Tianhao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Tianhao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54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4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属于建筑设计的领域,其包括窗口,所述窗口上端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一端设有连通窗口外的第一风口,另一端设有连通窗口内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处设有通过控制风口大小的通风机构。本申请具有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设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用图纸和文件表达施工方案,并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从而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及用途。其中,通风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营造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
在相关技术中,通风系统或由电驱动的排风设备是通风换气主要的方案,其中通风系统主要由新风机、送风管和排风管组成,为室内输送新风。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通风系统对室内换气消耗能量较大,不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窗口,所述窗口上端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一端设有连通窗口外的第一风口,另一端设有连通窗口内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处设有通过控制风口大小的通风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口内部可以封堵窗口的安装玻璃,通风通道连通外界和室内,设置在通风通道端部的通风机构使得通风通道内部流动的风量得到控制,在不方便开窗的情况下,此方案能够将室内空气和外界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并且无需额外的能量,节能减排,另外,相比于通风系统或排风设备,此方案减少对室内空间的占用,并且设置隐蔽,使得室内形象美观,空间利用率高。
可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风口处的第一通风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二风口处的第二通风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风组件控制第一风口的大小,第二通风组件控制第二风口的大小,使得通风通道内流动的风量经过两重限制,提高风量的控制程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风口内的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远离第二风口的一侧设有阻隔布,所述阻隔布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第一固定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和第一固定框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扭簧,所述阻隔布的下端通过绳子悬挂有吊环,所述窗口下方设有若干用于钩挂吊环的定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下拉动吊环,吊环带动阻隔布下端向下移动,并且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扭簧被扭转,根据第一风口所需开口的大小,调整阻隔布下端的下降高度,当阻隔布完全封堵第一风口时,停止外界与室内的空气的交换,当需要打开第一风口时,将吊环从定位杆上脱离,扭簧恢复原状,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将阻隔布卷在转动轴的外侧,由此快速打开第一风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框下端设有与转动轴相对的限位块,所述阻隔布的下端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第一固定框的两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用于插接卡接块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沿第一固定框的侧壁滑动,带动阻隔布在封堵第一风口时,保持阻隔布稳定,使得阻隔布不会被风吹动飘荡,当卡接块插接在限位槽中时,保持卡接块的稳定性,从而第一通风组件整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边框外侧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风口处设有用于卡接密封圈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和密封槽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框与第一风口可拆卸连接,同时增加第一固定框和第一风口的密封性,减少漏风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框内部设有过滤网和第一滤布,所述过滤网和第一滤布沿靠近第二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将风中体积较大的漂浮物阻挡在通风通道之外,经过一层过滤的风随后穿过第一滤布,将风中存在的细小的飞尘过滤,使得进入室内的风干净清洁。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风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风口处用于封堵第二风口的阻隔板,所述第二风口一侧设有插槽,所述阻隔板与插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风口另一侧设有与插槽相对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第二风口时,阻隔板插接在插槽内并向着插槽内部滑动,使得第二风口被打开,当第二风口需要被关闭时,阻隔板向着卡接槽一侧滑动直至插接在卡接槽中,此时阻隔板一端插接在卡接槽中,另一端插接在插槽中,从而对阻隔板提供支撑,保持对第二风口封堵的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风口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内设有第二滤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通道内部的风从第二风口进入室内之前,需要经过第二滤布,从而完成第三层过滤,进一步提高进入室内风的清洁程度。
可选的,所述通风通道靠近第一风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通风通道靠近第二风口的一端朝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存在雨水时,雨水在重力的影响下,不会从通风通道进入室内,另外第二风口朝下设置,使得第二风口设置隐蔽,同时通风通道内的飞尘更加容易集中在第二滤布上,方便统一清洁。
可选的,所述通风通道中端内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弹性板,所述弹性板朝向第一风口一侧倾斜设置,且相邻弹性板分别位于通风通道相对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风力过大,进入通风通道内部的风力过强时,风吹动弹性板弯曲,使得弹性板逐渐靠近,从而自动逐渐封堵通风通道内部,以此减少进入室内的风的强度,不会对室内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风通道和通风机构使得室内外能够交换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对室内空间的占用,且无额外的能量消耗,节能减排;
2.第一通风组件和第二通风组件方便拆卸清理,使得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能够及时清理,提高过滤的效果;
3.当外界风力较强时,通风通道内的弹性板能够根据风力自动调节进入室内的风量,减少因强风对室内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通风通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通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动轴和防护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窗口;21、玻璃;3、通风通道;31、第一风口;32、第二风口;4、第一通风组件;41、第一固定框;411、过滤网;412、第一滤布;42、防护仓;43、转动轴;431、凹槽;432、转动杆;433、扭簧;44、阻隔布;45、卡接块;46、限位块;461、限位槽;462、通孔;47、线绳;48、吊环;49、定位杆;5、密封圈;6、密封槽;7、第二通风组件;71、阻隔板;72、插槽;73、卡接槽;74、滑槽;75、滑块;76、弹簧;77、定位槽;78、第二固定框;79、第二滤布;8、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参照图1,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墙体1,在墙体1上开设有窗口2,窗口2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封堵窗口2的玻璃21。在窗口2上方的墙体1上开设有3个并排的通风通道3,通风通道3沿窗口2的上边框均匀等距分布。
参照图1和图2,通风通道3连通墙体1的两侧,通风通道3一端设置为第一风口31,第一风口31朝向室外,通风通道3的另一端设置为第二风口32,第二风口32朝向室内。其中,第一风口31所在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第二风口32所在一端竖直向下设置,使得第二风口32位于窗口2内部,且位于玻璃21朝向室内的一侧。
在重力的作用下,外界的雨水不会从通风通道3进入室内,同时第二风口32所在位置隐蔽,提高室内的美观度。
参照图2和图3,在通风通道3两端的端部设置有通风机构,通风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风口31的第一通风组件4,以及设置在第二风口32的第二通风组件7。第一通风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框41,第一固定框41的大小符合第一风口31的尺寸,且第一固定框41插接在第一风口31中。第一固定框41的边框外侧固定有密封圈5,第一风口3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插接密封圈5的密封槽6,密封圈5和密封槽6配合使得第一固定框41和第一风口31固定连接,同时密封圈5采用弹性材料,使得第一固定框41方便从第一风口31中拆卸下来。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固定框41远离通风通道3一侧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防护仓42,在防护仓42内设有平行于第一固定框41的上边框的转动轴43。参照图4和图5,转动轴43两端的端部设有与转动轴43同轴线的凹槽431,凹槽431内设有轴线与转动轴43的轴线重合的转动杆432,转动杆432一端位于凹槽431内且与转动轴43固定连接,转动杆432的另一端与防护仓4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在转动杆432的外侧套接有扭簧433,扭簧433一端与转动轴4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护仓42的侧壁固定连接。
转动轴43通过转动杆432与防护仓42转动连接,转动轴43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当外力消失时,扭簧433使得转动轴43反向转动,使得转动轴43回复到原位置。
参照图2和图3,第一通风组件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框41远离第一风口31一侧的阻隔布44,阻隔布44采用防风防水材料。阻隔布44的上端与转动轴43等长,且沿转动轴43的轴线方向固定在转动轴43的侧壁上,同时将阻隔布44缠绕在转动轴43的周面上。阻隔布44的下端固定有与转动轴43平行且相对的卡接块45,卡接块45的端部沿竖向方向与窗口2的侧壁滑动连接。
在第一固定框41的下端固定有与限位块46相对且平行的限位块46,限位块46上端面开设有用于插接限位块46的限位槽461。同时,在限位块46上开设有竖直贯穿限位块46的通孔462,通孔462内穿过有线绳47,线绳47位于限位块46上方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块46的下端面上,线绳47位于限位块46下方的一端固定有吊环48,且吊环48大于通孔462的直径。在窗口2下方的墙体1上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两根定位杆49,吊环48能够钩挂在定位杆49上。
拉动吊环48,带动线绳47向下拉动卡接块45,卡接块45则沿竖直方向滑动,从而将阻隔布44拉动脱离转动轴43,转动轴43随之转动,同时扭簧433被扭曲形变,根据所需第一风口31的开口大小调整卡接块45的高度,当卡接块45位置确定后,将线绳47缠绕在位于上端的定位杆49的周面上,直至吊环48正好能够钩挂在位于下端的定位杆49上,由此固定卡接块45的位置;当需要打开第一风口31时,将吊环48取下,并使得线绳47脱离定位杆49,扭簧433则恢复形变,带动转动轴43反向转动,从而再次将阻隔布44缠绕在转动轴43上,卡接块45向上滑动,直至抵接在防护仓42的下端。
第一固定框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11和第一滤布412,过滤网411和第一滤布412沿靠近第二风口32的方向依次排列。进入通风通道3的风被过滤网411和第一滤布412的过滤,使得风中的飞尘被阻留,从而净化进入室内的空气。
参照图2和图6,通风通道3内的风流动到第二风口32时,第二通风组件7对进入室内的风进行限制。第二通风组件7包括设置在第二风口32内且远离玻璃21的一侧的插槽72,插槽72水平设置,在第二风口32靠近玻璃21的一侧开设有与插槽72相对的卡接槽73。在插槽72和卡接槽73之前设有用于封堵第二风口32的阻隔板71,阻隔板71的一端插接在卡接槽73中,另一端插接在插槽72中,且阻隔板71与卡接槽73和插槽72滑动连接。当阻隔板71滑动并脱离卡接槽73时,阻隔板71逐渐滑动进入插槽72中,从而打开第二风口32。
参照图2和图6,为了提高阻隔板71封堵第二风口32时的稳定性,在卡接槽73的下内侧面开设有竖直的滑槽74,滑槽74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75,滑块75的下端面固定有弹簧76,弹簧76远离滑块75的一端固定在滑槽74的槽底上。滑块75的上端在弹簧76的支撑下高于滑槽74的槽口,且沿阻隔板71移动方向,滑块75的上端从中间到两侧逐渐降低。在阻隔板71靠近卡接槽73的一端的下端面开设有定位槽77,当阻隔板71逐渐插接到卡接槽73中时,阻隔板71将滑块75压入滑槽74中,直至定位槽77对准滑块75,弹簧76将滑块75弹出滑槽74,并插接到定位槽77中。
在阻隔板71的上方设有第二固定框78,第二固定框78的边框外侧通过相同的密封圈5和密封槽6连接在第二风口32中。第二固定框78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布79。第二滤布79成为第三层过滤,同时能够将通风通道3内的飞尘承接,方便统一清理。
参照图2,在通风通道3的中端的上内侧壁上固定有三块均匀等距分布弹性板8,同时,在通风通道3的下内侧壁上也固定有均匀等距的三块弹性板8。弹性板8远离通风通道3内壁的一端朝向第一风口31一侧倾斜,且一个的弹性板8位于上内侧壁上,与之相邻的弹性板8则位于下内侧壁上,使得所有弹性板8呈交错状态分布。
当外界风力较大时,通风通道3内的风吹动弹性板8弯曲,从而减少相邻弹性板8之间距离,直至完全抵接,由此弹性板8能根据风力大小自动调整风量,减少室外强风对室内通风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拉动吊环48,带动卡接块45移动,从而使得阻隔布44脱离转动轴43并遮挡第一风口31,当需要遮挡的大小确定后,线绳47缠绕在上层定位杆49上,吊环48钩挂在下层定位杆49上,在此过程中,扭簧433一直拉紧阻隔布44;
移动阻隔板71从而调整第二风口32的大小,当需要封闭第二风口32时,将阻隔板71插接到卡接槽73中,并使得滑块75插接到定位槽77中,由此封闭第二风口32;
风从第一风口31进入,经过过滤网411、第一滤布412和第二滤布79,随后从而第二风口32进入室内,当风力过强时,弹性板8被风吹动弯曲,从而封堵通风通道3,减少进入室内的风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窗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2)上端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通风通道(3),所述通风通道(3)一端设有连通窗口(2)外的第一风口(31),另一端设有连通窗口(2)内第二风口(32),所述第一风口(31)和第二风口(32)处设有通过控制风口大小的通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风口(31)处的第一通风组件(4),以及设置在第二风口(32)处的第二通风组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组件(4)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风口(31)内的第一固定框(41),所述第一固定框(41)远离第二风口(32)的一侧设有阻隔布(44),所述阻隔布(44)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3),所述转动轴(43)与第一固定框(4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3)和第一固定框(41)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扭簧(433),所述阻隔布(44)的下端通过绳子悬挂有吊环(48),所述窗口(2)下方设有若干用于钩挂吊环(48)的定位杆(4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41)下端设有与转动轴(43)相对的限位块(46),所述阻隔布(44)的下端设有卡接块(45),所述卡接块(45)与第一固定框(41)的两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46)上设有用于插接卡接块(45)的限位槽(46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41)的边框外侧设有密封圈(5),所述第一风口(31)处设有用于卡接密封圈(5)的密封槽(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41)内部设有过滤网(411)和第一滤布(412),所述过滤网(411)和第一滤布(412)沿靠近第二风口(32)的方向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组件(7)包括设置在第二风口(32)处用于封堵第二风口(32)的阻隔板(71),所述第二风口(32)一侧设有插槽(72),所述阻隔板(71)与插槽(7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风口(32)另一侧设有与插槽(72)相对的卡接槽(7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口(32)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框(78),所述第二固定框(78)内设有第二滤布(7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3)靠近第一风口(31)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通风通道(3)靠近第二风口(32)的一端朝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3)中端内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弹性板(8),所述弹性板(8)朝向第一风口(31)一侧倾斜设置,且相邻弹性板(8)分别位于通风通道(3)相对的侧壁上。
CN202110526191.5A 2021-04-28 2021-05-14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Pending CN1131545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48352 2021-04-28
CN202110464835 2021-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4587A true CN113154587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6191.5A Pending CN113154587A (zh) 2021-04-28 2021-05-14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458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62732A (ja) * 2006-03-28 2007-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口用のスリーブ装置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0132970U (zh) * 2019-06-24 2020-03-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进风格栅及电动汽车
CN210715984U (zh) * 2019-09-12 2020-06-09 北京兴博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风量的通风阀
CN212431233U (zh) * 2020-05-06 2021-01-29 孙晓波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
CN212566115U (zh) * 2020-07-09 2021-02-19 广州市纬纶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62732A (ja) * 2006-03-28 2007-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口用のスリーブ装置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0132970U (zh) * 2019-06-24 2020-03-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进风格栅及电动汽车
CN210715984U (zh) * 2019-09-12 2020-06-09 北京兴博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风量的通风阀
CN212431233U (zh) * 2020-05-06 2021-01-29 孙晓波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
CN212566115U (zh) * 2020-07-09 2021-02-19 广州市纬纶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欣波: "《建筑设计与改造:以冶金类单层工业厂房为例》", 30 September 2019 *
肖合钧: "《车主的实用宝典》", 30 June 2014,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46622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
CN206256847U (zh) 一种具有改变室内通风效果的百叶遮阳窗
CN203201358U (zh) 一种可开启电动窗
CN111365808B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蒸发式送风调湿装置
CN109629995A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百叶外窗
CN113154587A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CN108166907A (zh) 一种自然风微循环窗
CN201090125Y (zh) 锁扣式室外遮阳帘
CN206145939U (zh) 一种手动式清新空气调节器
CN113701287A (zh) 一种智能化玻璃幕墙通风换气装置
CN111829130B (zh)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CN211647898U (zh) 一种多功能室内外空气过滤交换窗
CN211854362U (zh) 一种用于住宅建筑的通风系统
CN209099954U (zh) 一种可调节透光率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CN209099587U (zh) 空气环流式双层玻璃幕墙
CN216204013U (zh) 一种智能化玻璃幕墙通风换气装置
CN208251996U (zh) 一种可开启防盗遮阳百叶
CN206233822U (zh) 一种多功能百叶窗
CN206563395U (zh) 一种家用自动通风装置
CN114264028B (zh) 一种窗用隐藏式可调风幕机
CN204703732U (zh) 一种窗帘
CN106123191B (zh) 电控式清新空气调节器
CN206096739U (zh) 一种计算机和自动化教学用遮光帘收放装置
CN214223250U (zh) 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调送风口
CN214365809U (zh) 一种具有通风净气功能的环保内置百叶玻璃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