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9130B -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9130B
CN111829130B CN202010726285.2A CN202010726285A CN111829130B CN 111829130 B CN111829130 B CN 111829130B CN 202010726285 A CN202010726285 A CN 202010726285A CN 111829130 B CN111829130 B CN 111829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groove
ring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62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29130A (zh
Inventor
李顺刚
李广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wei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awei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awei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awei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62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9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9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9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29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9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设置在办公室天花板上的排风风机、与排风风机进风口连接的主风管、设置在主风管上且用于输送办公室空气的支管以及设置在排风风机出风口处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伸出办公室外,所述办公室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过滤件。本申请效果具体为可以减少室内空气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高楼耸立,办公楼林立,办公楼为了节约能源,不断加强办公楼的密闭性,导致室内新风量不足,而且公办楼内有众多办公室,办公室内容纳较多的工作人员,加重室内的空气污染,需要新风系统及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
授权公告号为CN2071627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办公楼宇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器和导流板,净化器的顶面固定安装在室内的天花板上,净化器包括机箱,机箱前端开口,机箱一侧的上端固定安装进气管,进气管与机箱内部相通,机箱另一侧的下端固定安装出气管,出气管与机箱内部相通,机箱另一侧下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排风风机,机箱的前端一侧铰接盖体,机箱内部设有两块竖向的弧形板,弧形板一侧开设数个通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在使用空气净化系统时,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净化器中的排风风机抽气时,室内形成负压,此时室外的没有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室内,当室外的空气污染较重时,容易污染室内空气。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未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办公室天花板上的排风风机、与排风风机进风口连接的主风管、设置在主风管上且用于输送办公室空气的支管以及设置在排风风机出风口处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伸出办公室外,所述办公室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过滤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净化办公室室内空气时,利用排风风机进行吸风,将办公室内的空气沿着支管输入主风管中并从出风管排出,此时办公室内处于负压状态,室外的气压大于室内的气压,室内的空气从而沿着进气通道进入室内,并利用过滤件将室外的空气进行过滤,以此可以减少室外未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室内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室内空气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
所述过滤件包括设置在进气通道内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侧壁上设有在滑槽内滑移的滑块,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插入滑槽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靠近安装框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伸出滑槽并与安装框抵触,所述安装框上依次设置在进气通道内的高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以及初效过滤棉,所述高效过滤棉靠近办公室室内一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滑块滑入滑槽中,再利用限位条插入滑槽中,利用限位块抵触安装框,以此可以方便快捷将安装框固定安装在进气通道中,当室外的空气向室内输送时,利用初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以及高效过滤棉依次对空气进行过滤,以此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减少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靠近办公室室内的一侧铰接有挡虫网,所述挡虫网靠近进气通道的一侧设有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的侧壁上设有锁定孔,所述安装缺口内滑移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侧壁上设有插入锁定孔的滑行块,所述锁紧块远离滑行块的一侧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远离锁紧块的一侧与安装缺口的侧壁连接;
所述进气通道上设有与安装缺口连通设置的固定缺口,所述固定缺口靠近锁定孔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锁紧块远离安装缺口的一侧伸入固定缺口内,所述锁紧块伸入固定缺口的一侧设有插入定位槽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虫网,以此可以减少室内的蚊虫进入进气通道内的可能性;长期使用高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以及初效过滤棉后,当需要更换时,挤压滑行块,将锁紧块上移,连接弹簧受压蓄力,从而可以将定位块脱离定位槽,再转动挡虫网,从而可以打开进气通道,从而可以将安装框拆卸,以此可以更换高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以及初效过滤棉,有利于长期有效的是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远离排风风机的一侧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出风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组件将过滤组件安装在出风管上,排风风机将风沿着出风管输出,再利用过滤组件将空气进行过滤再排出,以此可以减少室外空气直接排出室外,导致加剧大气污染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出风管内侧壁上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第三过滤层的孔隙依次递增,所述第一过滤层靠近排风风机的一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风风机将风沿着出风管排出,利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第三过滤层将风依次进行过滤,以此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污染大气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框侧壁上的滑移块,所述出风管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滑移块滑入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槽壁上设有供滑移块转入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壁上设有弹簧珠,所述滑移块的侧壁上设有供弹簧珠珠体插入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滑移块划入滑移槽中,当滑移块滑动至固定槽处,转动固定框,从而可以将滑移块划入固定槽中,当弹簧珠遇到安装槽时,弹簧珠的珠体插入安装槽中,以此可以将滑移块固定安装在排风风管上。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靠近自身管口的一侧设有挡雨罩,所述挡雨罩靠近自身开口处设有防虫过滤网,所述挡雨罩且位于防虫过滤网的下方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靠近防虫过滤网的一侧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连接环与防虫过滤网之间设有若干个固定弹簧,所述连接环和防虫过滤网之间设有防虫折叠管,所述连接环和防虫过滤网之间设有防雨软管,所述防雨软管位于固定弹簧远离防虫折叠管的一侧;
所述连接环远离固定弹簧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行程开关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连接环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击打防虫过滤网的击打杆,所述击打杆与连接环之间设有抵触弹簧,所述击打杆远离防虫过滤网的一侧与凸轮的周壁抵触,所述连接环远离固定弹簧的设有用于容纳驱动电机和击打杆的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较大的蚊虫落在防虫过滤网上,或者老鼠攀附在防虫过滤网上,带动防虫过滤网下移,挤压固定弹簧,防虫过滤网与行程开关触碰,行程开关导通电流,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和凸轮转动,从而推动击打杆伸缩移动,击打杆从而击打防虫过滤网,将蚊虫或者老鼠击落,以此可以减少蚊虫堵塞防虫过滤网,导致影响通风的可能性,也可以减少老鼠咬坏防虫过滤网进入出风管中的可能性;利用防雨软管,有利于减少弹簧发生生锈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支管靠近自身管口处设有用于封闭支管管口的百叶件,所述百叶件包括若干个依次设置在支管内侧壁上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设有转动叶片,相邻所述转动叶片相互接触;
所述转动叶片靠近排风风机的一侧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转动叶片的一侧设有浮动小球,所述支管的侧壁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供连接绳穿过的通孔,所述浮动小球位于连接绳穿过通孔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风风机进行吸风时,支管内呈负压状态,支管外的空气推动转动叶片转动,从而可以打开转动叶片,进而将风吸入支管内,当停止吸风时,转动叶片复位,转动叶片之间相互接触,从而可以将支管的管口进行封闭,减少蚊虫进入支管内的可能性;当排风风机进行吸风时,带动浮动小球向后移动,并利用通孔对连接绳进行限位,有利于减少连接绳之间相互缠绕,导致浮动小球无法飘起的可能性,连接绳从而可以拉动转动叶片转动,以此可以方便快捷的拉动转动叶片转动打开。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支管上的辅助通风组件,所述支管的侧壁上设有辅助通风孔,所述辅助通风孔靠近支管轴线的一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远离支管轴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推拉弹簧;
所述辅助通风组件包括滑移设置在辅助通风孔侧壁上的移动框,所述移动框与推拉弹簧连接,所述移动框和固定环之间设有折叠密封管,所述移动框的侧壁上转动设有若干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沿支管的轴向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叶片和辅助叶片,所述固定叶片向支管外侧一侧延伸,所述辅助叶片和相邻固定叶片交叠设置;
所述转动轴靠近支管轴线的一侧设有连接杆,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转动设有移动杆,靠近所述辅助通风孔一侧的连接杆设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远离移动杆的一端铰接设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环靠近抵触杆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供抵触杆滑移的导向斜面,所述固定块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吸附固定板的电磁铁,所述固定块远离导向斜面的一侧设有用于导通电磁铁的接近开关;
所述固定块远离抵触杆的一侧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转动设有动力杆,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动力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动力杆的一端设有拉绳,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设有供拉绳穿过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位于动力杆与拉绳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拉绳穿过限位管的一端设有漂浮小球,所述动力杆远离拉绳的一端与接近开关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折叠密封管,有利于提高支管的密封性,支管从而可以顺利形成负压,移动框从而可以受到气压的压力向支管内移动;当排风风机进行吸风,带动漂浮小球向排风风机一侧漂移,从而拉绳沿着限位管向排风风机一侧漂移,从而带动动力杆转动,扭簧展开蓄力,动力杆与接近开关接触,从而导通电磁铁;
当转动杆发生卡顿,转动叶片无法转动时,此时支管内的气压降低变成负压,支管外的气压大于支管内的气压,从而推动移动框向支管内移动,挤压推拉弹簧,从而推动抵触杆移动,利用导向斜面对抵触杆进行导向并向上移动,固定板从而上移并与电磁铁吸附进而固定,同时利用移动杆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从而可以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固定叶片和辅助叶片发生转动,以此可以打开辅助通风孔,为支管通风提供辅助通风。
优选的,所述支管内设有用于调节风力的调节组件;
所述支管内侧壁上且位于辅助通风孔远离转动杆的一侧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的槽壁上环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且沿自身周向均布有若干个移动槽;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环槽远离移动槽一侧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靠近移动槽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密封支管的扇形板,相邻所述扇形板相互接触,所述扇形板的侧壁上设有在移动槽内滑移的移动块,所述扇形板远离移动块的一侧设有滑动块,所述转动环的侧壁上设有供滑动块滑移的弧形槽;
所述转动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拨块,所述支管的侧壁上设有供拨块转动的通槽;
所述拨块与通槽的槽壁之间设有折叠密封板,所述通槽的槽壁上设有供折叠密封板伸入的密封槽,所述折叠密封板与密封槽的槽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折叠密封板密封通槽,有利于增加支管的密封性能;当需要调节支管内的风力时,转动拨块,带动转动环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块沿着弧形槽滑移,同时移动块在移动槽内进行移动,以此可以推动扇形板进行滑移,以此可以改变支管内径大小,以此可以适应不同用户对支管风力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排风风机将室内的空气沿着支管和主风管并沿着出风管输出,室外的空气从而沿着进气通道进入室内,并利用过滤件对空气进行过滤,以此可以减少未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室内的可能性;
2.利用滑块在滑槽中滑移,从而可以方便快捷将安装框安装;
3.利用挡虫网,有利于减少蚊虫进入进气通道内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体现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C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体现图6中B部放大图。
图7为体现实施例中保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D-D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E-E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体现实施例中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F-F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G-G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体现辅助通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体现图13中C部放大图。
图15为图10中H-H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办公室;10、排风风机;11、主风管;2、进气通道;20、过滤件;21、安装框;22、高效过滤棉;23、中效过滤棉;24、初效过滤棉;25、滑槽;26、滑块;27、限位条;28、限位块;29、挡虫网;200、安装缺口;201、锁定孔;202、锁紧块;203、滑行块;204、连接弹簧;205、固定缺口;206、定位槽;207、定位块;208、防虫网;209、挡雨板;3、出风管;30、滑移槽;31、固定槽;32、凹槽;33、弹簧珠;34、挡雨罩;35、防虫过滤网;36、连接环;37、行程开关;38、固定弹簧;39、防虫折叠管;300、驱动电机;301、驱动轴;302、凸轮;303、击打杆;304、抵触弹簧;305、防雨软管;306、保护罩;4、过滤组件;40、固定框;41、第一过滤层;42、第二过滤层;43、第三过滤层;5、连接组件;50、滑移块;51、安装槽;6、支管;60、辅助通风孔;61、固定环;62、推拉弹簧;63、折叠密封管;64、安装环槽;65、移动槽;66、通槽;67、密封槽;68、限位环;7、百叶件;70、转动杆;71、限位挡板;72、转动叶片;73、连接绳;74、浮动小球;75、连接板;76、通孔;8、辅助通风组件;80、移动框;81、转动轴;82、固定叶片;83、辅助叶片;84、连接杆;85、移动杆;86、抵触杆;87、固定板;88、支撑板;89、固定块;800、导向斜面;801、电磁铁;802、接近开关;803、固定杆;804、动力杆;805、扭簧;806、拉绳;807、限位管;808、漂浮小球;9、调节组件;90、转动环;91、扇形板;92、移动块;93、滑动块;94、弧形槽;95、拨块;96、折叠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参照图1,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办公室1天花板上的排风风机10、与排风风机10进风口连接的主风管11、设置在主风管11上且用于输送办公室1空气的支管6以及设置在排风风机10出风口处的出风管3,出风管3伸出办公室1外。
参考图1和图2,办公室1上设有进气通道2,进气通道2可以设置在窗户上,进气通道2靠近办公室1室内的一侧铰接有挡虫网29,进气通道2远离挡虫网29的一侧设有防虫网208;利用挡虫网29和防虫网208,有利于减少蚊虫进入进气通道2内的可能性。进气通道2外侧壁上设有挡雨板209,挡雨板209位于防虫网208远离办公室1室内的一侧;利用挡雨板209,有利于减少雨水进入进气通道22内的可能性。
参考图2,进气通道2内设有过滤件20;当需要对办公室1内进行换气时,将办公室1内的门窗关闭,利用排风风机10将办公室1内的空气沿着支管6和主风管11并沿着出风管3输出,此时办公室1内的空气呈负压状态,室外的空气压力大于室内空气的压力,所以室外的空气沿着进气通道2进入室内,并利用过滤件20对空气进行过滤,以此可以减少室外受到污染的空气进入室内的可能性,进而减少室内空气收到污染的可能性。
参照图2,进气通道2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25,滑槽25远离挡虫网29的一侧封闭,滑槽25可以为燕尾槽。过滤件20包括设置在进气通道2内的安装框21,安装框21的侧壁上设有在滑槽25内滑移的滑块26,进气通道2内设有插入滑槽25的限位条27,限位条27靠近挡虫网29的一侧设置并与挡虫网29接触,限位条27靠近安装框21的一侧设有限位块28,限位块28伸出滑槽25并与安装框21抵触,安装框21上依次设置在进气通道2内的高效过滤棉22、中效过滤棉23以及初效过滤棉24,高效过滤棉22靠近办公室1室内一侧设置;在安装时,打开挡虫网29,将滑块26滑入滑槽25内,将安装框21安装在进气通道2中,再将限位条27插入滑槽25中,并将限位块28与安装框21抵触,再关闭挡虫网29,有利于方便快捷将安装框21固定安装,有利于减少风推动安装框21移动的可能性;当室外的空气沿着进气通道2向室内一侧输送时,利用初效过滤棉24、中效过滤棉23以及高效过滤棉22依次对空气进行过滤,以此可以减少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污染空气的可能性。
参考图2和图3,挡虫网29靠近进气通道2的一侧设有安装缺口200,安装缺口200远离办公室1天花板的一侧设置,安装缺口200沿挡虫网29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缺口200的侧壁上设有锁定孔201,安装缺口200内滑移设有锁紧块202,锁紧块202的移动轨迹与滑块26的滑移轨迹垂直,锁紧块202的侧壁上设有插入锁定孔201的滑行块203,锁紧块202远离滑行块203的一侧设有连接弹簧204,连接弹簧204远离锁紧块202的一侧与安装缺口200的侧壁连接。
参考图2和图3,进气通道2上设有与安装缺口200连通设置的固定缺口205,固定缺口205靠近锁定孔201的一侧设有定位槽206,锁紧块202远离安装缺口200的一侧伸入固定缺口205内,锁紧块202伸入固定缺口205的一侧设有插入定位槽206的定位块207;当安装框21安装完毕后,转动挡虫网29,挤压滑行块203,锁紧块202向上移动,连接弹簧204受压蓄力,锁紧块202带动定位块207上移,当挡虫网29与进气通道2贴合后,松开滑行块203,连接弹簧204将锁紧块202下压,定位块207从而可以插入定位槽206中,从而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安装防虫网208,以此可以方便拆卸更换挡虫网29。
参照图4,出风管3远离排风风机10的一侧设有过滤组件4,过滤组件4通过连接组件5与出风管3可拆卸连接;利用连接组件5将过滤组件4安装在出风管3上,当排风风机10将风输送至出风管3中,利用过滤组件4将风进行过滤,再将风排出,以此可以减少室内的污染物加剧室外大气污染的可能性。
参照图5和图6,出风管3靠近自身管口的一侧设有挡雨罩34,挡雨罩34靠近自身开口的一侧设有连接环36,连接环36靠近挡雨罩34内腔的一侧均布有若干个固定弹簧38,若干个固定弹簧38沿连接环36的周向均布,若干个固定弹簧38远离连接环36的一侧共同连接有防虫过滤网35,连接环36与防虫过滤网35之间分别设有防虫折叠管39以及防雨软管305,防虫折叠管39和防雨软管305均沿连接环36的周向设置,防雨软管305和防虫折叠管39分别位于固定弹簧38的内外两侧;利用防虫过滤网35,有利于减少蚊虫进入出风管3中的可能性;利用防虫折叠管39,有利于减少蚊虫从固定弹簧38之间的间隙进入出风管3中;利用防雨软管305,有利于减少固定弹簧38受潮导致失效的可能性。
参照图6和图7,由于出风管3开口朝向室外,室外容易有老鼠咬坏防虫过滤网35或者防虫折叠管39和防雨软管305进入出风管33中,最后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用户生活,也可能有较大的虫子攀附在防虫过滤网35上,影响出风管3通风,所以在连接环36靠近防虫过滤网35的一侧设有行程开关37,行程开关37位于防虫折叠管39远离防雨软管305的一侧,连接环36远离固定弹簧38的一侧设有保护罩306。
参照图6和图7,保护罩306内设有驱动电机300,行程开关37与驱动电机300电连接,驱动电机300外接电源(图中未显示),驱动电机300的电机轴同轴设有驱动轴301,驱动轴301的轴线与连接环36的轴线垂直,驱动轴30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凸轮302。
参照图6和图7,连接环36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击打防虫过滤网35的击打杆303,击打杆303呈T型状,击打杆303的水平杆与连接环36之间设有抵触弹簧304、竖直杆与连接环36滑移连接,击打杆303的水平杆远离抵触弹簧304的一侧与凸轮302的周壁抵触;当老鼠或者较大的虫子攀附在防虫过滤网35上,由于老鼠和较大的虫子自身的重力,从而带动防虫过滤网35下移,固定弹簧38受压蓄力,进而触碰行程开关37,行程开关37导通电路,驱动电机300启动,驱动电机300带动驱动轴301和凸轮302转动,从而可以推动击打杆303移动,击打杆303击打防虫过滤网35,以此可以将老鼠或者较大的虫子振动脱离防虫过滤网35,有利于减少老鼠进入室内,或者较大的虫子堵塞防虫过滤网35的可能性。
参考图8,过滤组件4包括设置在出风管3内侧壁上的固定框40,固定框40上由远离挡雨罩34的一侧向靠近挡雨罩34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41、第二过滤层42以及第三过滤层43,第一过滤层41可以为初效过滤棉层,第二过滤层42可以为中效过滤棉层,第三过滤层43可以为高效过滤棉层,第一过滤层41、第二过滤层42以及第三过滤层43的孔隙依次递增。
参考图8和图9,出风管3的内侧壁上且沿自身的轴向设有滑移槽30,滑移槽30的槽壁上且沿出风管3的周向设有固定槽31,固定槽31远离滑移槽30一侧的槽壁上设有凹槽32,凹槽32的槽底壁上设有弹簧珠33。连接组件5包括设置在固定框40侧壁上且在滑移槽30和固定槽31中滑移的滑移块50,滑移块50的侧壁上设有供弹簧珠33珠体插入的安装槽51;在安装时,首先将滑移块50滑入滑移槽30中,当滑移块50遇到固定槽31时,转动固定框40,将滑移块50滑入固定槽31中,当弹簧珠33的珠体遇到安装槽51时,插入安装槽51中,以此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固定框40安装在出风管3上;当排风时,风沿着出风管3输出,经过第一过滤层41、第二过滤层42以及第三过滤层43过滤,有利于减少排出空气中的污染物污染大气的可能性。
参考图10,支管6靠近自身管口处设有用于封闭支管6管口的百叶件7以及辅助通风组件8,支管6内且位于辅助通风组件8远离百叶件7的一侧设有用于调节风力调节组件9;当排风风机10进行吸风时,利用百叶件7打开支管6进行通风,停止吸风时,百叶件7关闭支管6管口,从而可以将支管6管口进行封闭,减少蚊虫进入支管6内的可能性;当百叶件7发生卡顿损坏时,通过辅助通风组件8进行通风,支管6从而可以持续进行通风,有利于减少支管6无法通风的可能性;在进行通风时,利用调节组件9调节风力大小,从而可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参照图11,百叶件7包括若干个依次设置在支管6内侧壁上转动杆70,转动杆70的侧壁上设有转动叶片72,相邻转动叶片72相互接触,支管6内设有限位挡板71,限位挡板71与位于最下方转动叶片72接触;有利于增加支管6的封闭性能。
参照图11和图12,支管6内侧壁上且沿自身径向设有连接板75,连接板75上设有若干个通孔76,转动叶片72靠近连接板75的一侧设有连接绳73,连接绳73远离转动叶片72的一侧穿过通孔76,连接绳73穿过通孔76的一端设有浮动小球74;当排风风机10进行抽风时,支管6内的气压降低,支管6外部的气压推动转动叶片72转动,同时支管6内的风带动浮动小球74漂浮,拉动连接绳73,从而为转动叶片72的转动提供拉力,以此可以方便快捷打开支管6进行通风;当排风风机10停止吸风时,转动叶片72复位,转动叶片72相互接触,转动叶片72同时也与限位挡板71接触,从而可以将支管6的管口进行封闭,有利于减少蚊虫进入支管6内的可能性;利用连接板75对连接绳73进行限位,有利于减少连接绳73之间发生打结缠绕导致浮动小球74无法飘起的可能性。支管6的侧壁上设有辅助通风孔60,辅助通风孔60孔壁上靠近支管6轴线的一侧设有固定环61,固定环61远离支管6轴线的一侧设有折叠密封管63,固定环61远离支管6轴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推拉弹簧62,推拉弹簧62位于折叠密封管63远离辅助通风孔60孔壁的一侧。
参照图12和图13,辅助通风组件8包括滑移设置在辅助通风孔60侧壁上的移动框80,移动框80靠近支管6轴线的一侧与推拉弹簧62和折叠密封管63连接;利用折叠密封管63连接移动框80和固定环61,有利于增加移动框80与支管6之间的密封性,减少支管6发生漏气的可能性。
参照图12和图13,移动框80的侧壁上转动设有若干个转动轴81,转动轴81沿支管6的轴向设置,转动轴8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叶片82和辅助叶片83,固定叶片82向支管6外侧一侧延伸,辅助叶片83向支管6内的一侧延伸,辅助叶片83和相邻固定叶片82交叠设置;有利于减少蚊虫从辅助叶片83和固定叶片82之间的间隙进入支管6内。
参照图13和图14,转动轴81靠近支管6轴线的一侧设有连接杆84,相邻连接杆84之间转动设有移动杆85,靠近辅助通风孔60一侧的连接杆84设有抵触杆86,抵触杆86远离连接杆84的一端向支管6的轴线一侧延伸,抵触杆86远离移动杆85的一端铰接设有固定板87。固定环61靠近抵触杆86的一侧设有支撑板88,支撑板88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块89,固定块89上设有供抵触杆86滑移的导向斜面800,固定块89远离支撑板88的一侧设有用于吸附固定板87的电磁铁801,固定块89远离导向斜面800的一侧设有用于导通电磁铁801的接近开关802。
参照图13和图14,固定块89远离抵触杆86的一侧设有固定杆803,固定杆803的轴线与支管6的轴线垂直,固定杆803的侧壁上转动设有动力杆804,固定杆803的侧壁上设有扭簧805,扭簧805的一端与动力杆80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803连接。
参照图13和图14,动力杆804的一端设有拉绳806,固定块89的侧壁上设有供拉绳806穿过的限位管807,限位管807的轴线与支管6的轴线平行,限位管807位于动力杆804与拉绳806连接处的下方,限位管807位于固定杆803远离接近开关802的一侧,拉绳806穿过限位管807的一端设有漂浮小球808,动力杆804远离拉绳806的一端与接近开关802接触;排风风机10进行吸风时,带动漂浮小球808向排风风机10一侧漂移,从而带动拉绳806沿着限位管807一侧移动,进而带动动力杆804转动,扭簧805展开蓄力,动力杆804靠近接近开关802,接近开关802导通电磁铁801,电磁铁801产生磁性。当转动叶片72发生无法转动,支管6管口处无法通风,支管6内产生负压,支管6外的气压大于支管6内气压,从而可以推动移动框80向支管6内一侧移动,推拉弹簧62受到挤压蓄力,移动框80从而带动转动轴81移动,转动轴81从而带动连接杆84和抵触杆86移动,抵触杆86和固定板87沿着导向斜面800上移,以此可以带动转动轴81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叶片82和辅助叶片83发生转动,打开辅助通风孔60,以此可以辅助转动叶片72进行通风。
参照图13和图14,当排风风机10停止吸风后,浮动小球74落下,扭簧805复位,带动动力杆804转动,电磁铁801失电松开固定板87,推拉弹簧62从而推动移动框80复位,抵触杆86和固定块89从而沿着导向斜面800下移,从而带动转动轴81转动复位,固定叶片82和辅助叶片83从而可以复位,以此可以自动关闭辅助通风孔60。
参照图15,支管6内侧壁上设有安装环槽64,安装环槽64位于辅助通风孔60远离支管6管口的一侧,安装环槽64的槽壁上环设有限位环68,限位环68上且沿自身周向均布有若干个移动槽65,移动槽65一侧靠近限位环68外周壁、另一侧靠近限位环68的内周壁。调节组件9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环槽64远离移动槽65一侧的转动环90,转动环90靠近移动槽65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密封支管6的扇形板91,相邻扇形板91相互接触,扇形板91的侧壁上设有在移动槽65内滑移的移动块92,扇形板91远离移动块92的一侧设有滑动块93,转动环90的侧壁上设有供滑动块93滑移的弧形槽94,弧形槽94一侧靠近转动环90的外周壁、另一侧靠近转动环90的内周壁。转动环9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拨块95,支管6的侧壁上设有供拨块95转动的通槽66,通槽66沿支管6的周向设置,拨块95的弧长小于通槽66的弧长;当在使用支管6时,转动拨块95,从而带动转动环90转动,以此可以带动滑动块93在弧形槽94内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扇形板91展开或者合上,以此可以改变支管6的内径,从而可以改变风力大小,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参照图15,拨块95与通槽66的槽壁之间设有折叠密封板96,通槽66的槽壁上设有供折叠密封板96伸入的密封槽67,折叠密封板96与密封槽67的槽壁抵触;当移动拨块95时,利用折叠密封板96在密封槽67内滑移,从而可以减少通槽66漏气的可能性,有利于增加支管6密封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利用排风风机10将室内的空气沿着支管6和主风管11并沿着出风管3输出,室外的空气从而沿着进气通道2进入室内,并利用过滤件20对空气进行过滤,以此可以减少未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室内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办公室(1)天花板上的排风风机(10)、与排风风机(10)进风口连接的主风管(11)、设置在主风管(11)上且用于输送办公室(1)空气的支管(6)以及设置在排风风机(10)出风口处的出风管(3),所述出风管(3)伸出办公室(1)外,所述办公室(1)上设有进气通道(2),所述进气通道(2)内设有过滤件(20);
所述出风管(3)靠近自身管口的一侧设有挡雨罩(34),所述挡雨罩(34)靠近自身开口处设有防虫过滤网(35),所述挡雨罩(34)且位于防虫过滤网(35)的下方设有连接环(36),所述连接环(36)靠近防虫过滤网(35)的一侧设有行程开关(37),所述连接环(36)与防虫过滤网(35)之间设有若干个固定弹簧(38),所述连接环(36)和防虫过滤网(35)之间设有防虫折叠管(39);
所述连接环(36)远离固定弹簧(38)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300),所述行程开关(37)与驱动电机(300)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00)的电机轴同轴设有驱动轴(301),所述驱动轴(30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凸轮(302),所述连接环(36)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击打防虫过滤网(35)的击打杆(303),所述击打杆(303)与连接环(36)之间设有抵触弹簧(304),所述击打杆(303)远离防虫过滤网(35)的一侧与凸轮(302)的周壁抵触,所述连接环(36)远离固定弹簧(38)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驱动电机(300)和击打杆(303)的保护罩(306);
所述连接环(36)和防虫过滤网(35)之间设有防雨软管(305),所述防雨软管(305)位于固定弹簧(38)远离防虫折叠管(39)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20)包括设置在进气通道(2)内的安装框(21),所述安装框(21)上依次设置在进气通道(2)内的高效过滤棉(22)、中效过滤棉(23)以及初效过滤棉(24),所述高效过滤棉(22)靠近办公室(1)室内一侧设置,所述进气通道(2)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25),所述安装框(21)的侧壁上设有在滑槽(25)内滑移的滑块(26),所述进气通道(2)内设有插入滑槽(25)的限位条(27),所述限位条(27)靠近安装框(21)的一侧设有限位块(28),所述限位块(28)伸出滑槽(25)并与安装框(21)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靠近办公室(1)室内的一侧铰接有挡虫网(29),所述挡虫网(29)靠近进气通道(2)的一侧设有安装缺口(200),所述安装缺口(200)的侧壁上设有锁定孔(201),所述安装缺口(200)内滑移设有锁紧块(202),所述锁紧块(202)的侧壁上设有插入锁定孔(201)的滑行块(203),所述锁紧块(202)远离滑行块(203)的一侧设有连接弹簧(204),所述连接弹簧(204)远离锁紧块(202)的一侧与安装缺口(200)的侧壁连接;
所述进气通道(2)上设有与安装缺口(200)连通设置的固定缺口(205),所述固定缺口(205)靠近锁定孔(201)的一侧设有定位槽(206),所述锁紧块(202)远离安装缺口(200)的一侧伸入固定缺口(205)内,所述锁紧块(202)伸入固定缺口(205)的一侧设有插入定位槽(206)的定位块(2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3)远离排风风机(10)的一侧设有过滤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4)通过连接组件(5)与出风管(3)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设置在出风管(3)内侧壁上的固定框(40),所述固定框(40)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41)、第二过滤层(42)以及第三过滤层(43),所述第一过滤层(41)、第二过滤层(42)以及第三过滤层(43)的孔隙依次递增,所述第一过滤层(41)靠近排风风机(10)的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设置在固定框(40)侧壁上的滑移块(50),所述出风管(3)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滑移块(50)滑入的滑移槽(30),所述滑移槽(30)的槽壁上设有供滑移块(50)转入的固定槽(31),所述固定槽(31)的槽壁上设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的槽底壁上设有弹簧珠(33),所述滑移块(50)的侧壁上设有供弹簧珠(33)珠体插入的安装槽(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6)靠近自身管口处设有用于封闭支管(6)管口的百叶件(7),所述百叶件(7)包括若干个依次设置在支管(6)内侧壁上转动杆(70),所述转动杆(70)的侧壁上设有转动叶片(72),相邻所述转动叶片(72)相互接触;
所述转动叶片(72)靠近排风风机(10)的一侧设有连接绳(73),所述连接绳(73)远离转动叶片(72)的一侧设有浮动小球(74),所述支管(6)的侧壁上设有连接板(75),所述连接板(7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供连接绳(73)穿过的通孔(76),所述浮动小球(74)位于连接绳(73)穿过通孔(76)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支管(6)上的辅助通风组件(8),所述支管(6)的侧壁上设有辅助通风孔(60),所述辅助通风孔(60)靠近支管(6)轴线的一侧设有固定环(61),所述固定环(61)远离支管(6)轴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推拉弹簧(62);
所述辅助通风组件(8)包括滑移设置在辅助通风孔(60)侧壁上的移动框(80),所述移动框(80)与推拉弹簧(62)连接,所述移动框(80)和固定环(61)之间设有折叠密封管(63),所述移动框(80)的侧壁上转动设有若干个转动轴(81),所述转动轴(81)沿支管(6)的轴向设置,所述转动轴(8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叶片(82)和辅助叶片(83),所述固定叶片(82)向支管(6)外侧一侧延伸,所述辅助叶片(83)和相邻固定叶片(82)交叠设置;
所述转动轴(81)靠近支管(6)轴线的一侧设有连接杆(84),相邻所述连接杆(84)之间转动设有移动杆(85),靠近所述辅助通风孔(60)一侧的连接杆(84)设有抵触杆(86),所述抵触杆(86)远离移动杆(85)的一端铰接设有固定板(87);
所述固定环(61)靠近抵触杆(86)的一侧设有支撑板(88),所述支撑板(88)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块(89),所述固定块(89)上设有供抵触杆(86)滑移的导向斜面(800),所述固定块(89)远离支撑板(88)的一侧设有用于吸附固定板(87)的电磁铁(801),所述固定块(89)远离导向斜面(800)的一侧设有用于导通电磁铁(801)的接近开关(802);
所述固定块(89)远离抵触杆(86)的一侧设有固定杆(803),所述固定杆(803)的侧壁上转动设有动力杆(804),所述固定杆(803)的侧壁上设有扭簧(805),所述扭簧(805)的一端与动力杆(80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803)连接,所述动力杆(804)的一端设有拉绳(806),所述固定块(89)的侧壁上设有供拉绳(806)穿过的限位管(807),所述限位管(807)位于动力杆(804)与拉绳(806)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拉绳(806)穿过限位管(807)的一端设有漂浮小球(808),所述动力杆(804)远离拉绳(806)的一端与接近开关(802)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6)内设有用于调节风力的调节组件(9);
所述支管(6)内侧壁上且位于辅助通风孔(60)远离转动杆(70)的一侧设有安装环槽(64),所述安装环槽(64)的槽壁上环设有限位环(68),所述限位环(68)上且沿自身周向均布有若干个移动槽(65);
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环槽(64)远离移动槽(65)一侧的转动环(90),所述转动环(90)靠近移动槽(65)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密封支管(6)的扇形板(91),相邻所述扇形板(91)相互接触,所述扇形板(91)的侧壁上设有在移动槽(65)内滑移的移动块(92),所述扇形板(91)远离移动块(92)的一侧设有滑动块(93),所述转动环(90)的侧壁上设有供滑动块(93)滑移的弧形槽(94);
所述转动环(9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拨块(95),所述支管(6)的侧壁上设有供拨块(95)转动的通槽(66);
所述拨块(95)与通槽(66)的槽壁之间设有折叠密封板(96),所述通槽(66)的槽壁上设有供折叠密封板(96)伸入的密封槽(67),所述折叠密封板(96)与密封槽(67)的槽壁抵触。
CN202010726285.2A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Active CN111829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6285.2A CN111829130B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6285.2A CN111829130B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9130A CN111829130A (zh) 2020-10-27
CN111829130B true CN111829130B (zh) 2021-10-22

Family

ID=72925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6285.2A Active CN111829130B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9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153B (zh) * 2020-12-25 2021-12-10 陕西鑫晟通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288A (zh) * 2014-09-26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出风口
CN207515156U (zh) * 2017-11-10 2018-06-19 广东协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送排风系统
CN108317658A (zh) * 2018-01-29 2018-07-24 北京欧美中科学技术研究院 用于室内净化装置的新风系统
CN208750998U (zh) * 2018-08-28 2019-04-16 江苏钛科圈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负离子的全热交换新风净化装置
KR102065895B1 (ko) * 2019-09-25 2020-01-13 배경록 냉난방 환기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288A (zh) * 2014-09-26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出风口
CN207515156U (zh) * 2017-11-10 2018-06-19 广东协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送排风系统
CN108317658A (zh) * 2018-01-29 2018-07-24 北京欧美中科学技术研究院 用于室内净化装置的新风系统
CN208750998U (zh) * 2018-08-28 2019-04-16 江苏钛科圈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负离子的全热交换新风净化装置
KR102065895B1 (ko) * 2019-09-25 2020-01-13 배경록 냉난방 환기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9130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9130B (zh)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CN207407486U (zh) 一种墙壁通风过滤装置
CN105890100A (zh) 窗式空气净化换热器
KR102033420B1 (ko) 환기구 장치
CN206504416U (zh) 具有室内循环以及室内外换气的空气净化器及其控制系统
CN212585170U (zh) 一种可调节风量的风管
CN205747324U (zh) 窗式空气净化换热器
CN206310685U (zh) 新风机穿墙组件
CN214148227U (zh) 一种设有装饰板的室外通风罩口
CN204534954U (zh) 窗式通风净化器
CN211008365U (zh) 一种负压风机进风口专用卷帘门
CN102944047A (zh) 居室空气自动循环装置
CN209726442U (zh) 一种动力送风的墙式通风设备
CN212720145U (zh) 一种出风系统
CN208419082U (zh) 空气污染物过滤送风装置
CN212585143U (zh) 适用于办公楼的空气净化系统
CN107575987B (zh) 公寓楼总线式通风系统
CN201283117Y (zh) 新风净化机
CN110887152A (zh) 一种基于单体燃烧试验室的新风系统
CN206174411U (zh) 正压送风井
CN206110411U (zh) 一种单元幕墙机械通风器系统
CN219063661U (zh) 一种窗式新风系统
CN215637789U (zh) 一种通风系统
CN2826265Y (zh) 空调风口装置
RU19569U1 (ru) Крышная приточно-вытяжная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естественным побуждение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