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0061A - 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0061A
CN113150061A CN202110428150.2A CN202110428150A CN113150061A CN 113150061 A CN113150061 A CN 113150061A CN 202110428150 A CN202110428150 A CN 202110428150A CN 113150061 A CN113150061 A CN 113150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zyme
malt extract
barley
compound enzyme
barley m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81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恩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liyua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liyua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liyua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liyua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81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0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0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0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K1/145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by extraction or solubil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1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produced by the action of a carbohydrase (EC 3.2.x), e.g. by alpha-amylase, e.g. by cellulase, hemicellul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2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produced by the action of a beta-amylase, e.g. malto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包括原料、辅料,原料包括大麦、麦芽、燕麦、小麦中的一种或多种;原料至少包括大麦、麦芽;辅料包括淀粉酶、复配酶、保护剂、pH调节剂;复配酶至少包括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其生产工艺为:步骤1)原料粉碎;步骤2)调浆:原料粉中加入水、保护剂、pH调节剂、淀粉酶,搅拌;步骤3)液化:加热,保温;步骤4)糖化:降温,麦芽粉加入水,保温,加入复配酶混合,糖化;步骤5)过滤;步骤6)浓缩。本申请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具有蛋白质含量较高、黏度适宜的优点。

Description

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大麦麦芽提取物是精选优质的大麦芯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提取制作出来的麦芯精髓,大麦麦芽提取物主要利用一系列酶解反应,产生系列的单糖、双塘和多糖、小分子蛋白肽和氨基酸等物质,所以大麦麦芽提取物含有丰富的麦芽糖、果糖、葡萄糖、蛋白质、小分子肽等营养成分。
大麦麦芽提取物可应用于食品工艺的各个领域,在食品中起到提升口感、增加香气、持久留香、优化成色、提高营养价值等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在制备过程中,单一的酶在水解时只能水解对应的物质,水解程度较低,导致蛋白质含量较低,但是多种酶进行水解时会互相影响,不一定能保持其本身较好的水解作用,从而导致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的含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包括原料、辅料;
所述原料包括大麦、麦芽、燕麦、小麦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原料至少包括大麦、麦芽;
所述辅料包括淀粉酶、复配酶、保护剂、pH调节剂;
所述复配酶至少包括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
所述淀粉酶占所述大麦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
所述保护剂占所述大麦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
所述复配酶占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04%-0.06%;
所述pH调节剂占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4%-0.6%;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4000-9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1000-8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2000-9000IU。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中添加有复配酶,复配酶中的纤维素酶与特定活性的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复配,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能够使得原料的水解更彻底,水解得到的蛋白质更多,制备所得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营养成分更多;
同时能进一步降低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使得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适宜,在过滤时,制备所得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更容易过滤,提高了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过滤时的过滤效率,黏度适宜,从而更适合下游产品的生产,使得下游产品的操作更方便。
优选的,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5000-6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3000-5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4000-6000IU。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特定活性的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使得对原料进行酶解时,复配酶的活性达到更佳的状态,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对原料的水解更彻底,使得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更高。
优选的,所述复配酶还包括葡聚糖酶、麦芽糖淀粉酶、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聚糖酶为5000-58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麦芽糖淀粉酶为1000-5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蛋白酶为34000-38000IU。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配酶中还包括葡聚糖酶、麦芽糖淀粉酶、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定活性的葡聚糖酶、特定活性的麦芽糖淀粉酶、特定活性的蛋白酶进一步促进纤维素酶、特定活性的木聚糖酶、特定活性的普鲁兰酶、特定活性的葡萄糖淀粉酶间的协同,使得原料水解时得到的蛋白质更多,增加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进一步降低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
优选的,所述保护剂为氯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氯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保护剂,可在水解时较大程度地保护淀粉酶、复配酶的活性,使得淀粉酶、复配酶失活速度较缓慢,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起到更大程度的水解作用,增加产品的蛋白质含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粉碎:将麦芽进行粉碎,得到麦芽粉,将除麦芽以外的其他原料进行粉碎,得到原料粉;
步骤2)调浆:将原料粉加入容器中,加入水,原料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4-3.6),将原料粉与水混合均匀,搅拌均匀,依次加入保护剂、pH调节剂、淀粉酶,搅拌均匀,得到麦浆;
步骤3)液化:将麦浆加热到85-92℃,保温28-30min,得到液化好的麦浆;
步骤4)糖化: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2-66℃,将麦芽粉与水混合均匀,麦芽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4-3.6),加入液化好的麦浆中,温度保持在62-66℃,加入复配酶搅拌混合,糖化时间为4-10小时,得到糖化浆粗品;
步骤5)过滤:将糖化浆粗品过滤,得到糖水;
步骤6)浓缩:将糖水浓缩,得到大麦麦芽提取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复配酶将麦芽粉进行糖化,在糖化的过程中,复配酶具有较好的活性,使得原料的水解更彻底,水解得到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使得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更多。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将麦浆加热到88-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化阶段将温度加热到88-90℃,使得温度更适用于原料的水解,使得原料中的淀粉更充分地水解,水解得到的营养物质更多,从而使得制备所得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更多。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3-66℃,将麦芽粉与水混合均匀,加入液化好的麦浆中,温度保持在63-66℃,加入复配酶搅拌混合,糖化时间为4-9小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麦芽里面含有的β淀粉酶进行糖化,控制在63-66℃时糖化的效果较佳,β淀粉酶、复配酶的活性较好,β淀粉酶、复配酶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的活性较高,能够发挥更好的水解作用,水解所得的营养物质更多,使得制备所得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更多。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浓缩时温度控制为70-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此温度下,浓缩后得到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浓度较佳,使得制备所得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适宜,品质较佳。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申请在大麦麦芽提取物中添加有复配酶,复配酶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能够使得原料的水解更彻底,水解得到的蛋白质更多,得到的产品蛋白质含量更高,营养成分更多,能进一步降低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使得制备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适宜,在进行过滤的过程中,更容易过滤,提高了大麦麦芽提取物过滤时的过滤效率,黏度适宜适合下游产品的生产,对下游产品的操作更方便。
2、本申请的方法,优选利用麦芽里面含有的β淀粉酶进行糖化,控制在63-66℃时糖化的效果较佳,β淀粉酶、复配酶的活性较好,β淀粉酶、复配酶在这个温度范围活性较高,能够发挥更好地水解作用,水解所得的营养物质更多,使得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更多。
3、本申请的方法,在液化阶段将温度加热到88-90℃,使得温度刚好适用于原料的水解,使得原料得到更充分地水解,水解得到的营养物质更多,从而使得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更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到的各组分的来源信息详见表1。
表1
原料 来源信息
大麦 深圳祥云谷物贸易有限公司规格为啤酒大麦
麦芽 泰州市正阳麦芽有限公司
燕麦 云南典洛商贸有限公司货号为1-3-8-9
小麦 甘肃利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淀粉酶 宁波鼎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9000-92
β-葡聚糖酶 宁夏夏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货号为FFG-0653
酸性木聚糖酶 宁夏夏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货号为FDG-2222
中性蛋白酶 广州涵源药业有限公司货号为食品0163
纤维素酶 安徽仟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218
普鲁兰酶 广州大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货号为256425
麦芽糖淀粉酶 宁夏夏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货号为FDG-0012
葡萄糖淀粉酶 广州涵源药业有限公司货号为食品0157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包括200kg的原料、1.08kg的辅料。
原料由80kg的大麦、100kg的麦芽、20kg的燕麦组成。
辅料由0.08kg的淀粉酶、0.08kg的复配酶、0.08kg的保护剂、0.8kg的pH调节剂组成。
复配酶包括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9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8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2000IU。
木聚糖酶为酸性木聚糖酶。
保护剂为氢氧化钙。
pH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粉碎:将麦芽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麦芽粉,将大麦、燕麦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大麦粉、燕麦粉;
步骤2)调浆:将大麦粉、燕麦粉加入调浆缸中,加入340kg的水,开启搅拌,搅拌速率为300r/min,依次加入氢氧化钙、碳酸氢钠、淀粉酶,继续搅拌10min,得到麦浆;
步骤3)液化:将麦浆加热到85℃,保温28min,得到液化好的麦浆;
步骤4)糖化: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2℃,将麦芽粉与340kg的水加入到搅拌器中,以2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10min后,加入液化好的麦浆中,温度保持在62℃,加入复配酶,继续搅拌,糖化时间为10小时,得到糖化浆粗品;
步骤5)过滤:将糖化浆粗品经板框压滤机过滤,得到糖水;
步骤6)浓缩:将糖水经蒸发器浓缩,浓缩时控制温度为65℃,得到大麦麦芽提取物。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
原料由70kg的大麦、80kg的麦芽、25kg的燕麦、25kg的小麦组成。
辅料由0.14kg的淀粉酶、0.12kg的复配酶、0.14kg的保护剂、1.2kg的pH调节剂组成。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4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1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9000IU。
步骤2)中,水的添加量为360kg。
步骤4)中,水的添加量为360kg。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
原料由100kg的大麦、100kg的麦芽组成。
辅料由0.15kg的淀粉酶、0.1kg的复配酶、0.15kg的保护剂、1kg的pH调节剂组成。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6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5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5000IU。
步骤2)中,水的添加量为350kg。
步骤4)中,水的添加量为350kg。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5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3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6000IU。
实施例5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6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5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4000IU。
实施例6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复配酶还包括葡聚糖酶。
葡聚糖酶为β-葡聚糖酶。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聚糖酶为5000IU。
实施例7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复配酶还包括麦芽糖淀粉酶、蛋白酶。
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麦芽糖淀粉酶为1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蛋白酶为38000IU。
实施例8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葡聚糖酶为β-葡聚糖酶。
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
复配酶还包括葡聚糖酶、麦芽糖淀粉酶、蛋白酶。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聚糖酶为58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麦芽糖淀粉酶为5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蛋白酶为34000IU。
实施例9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采用的保护剂为氯化钙。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9相比,区别仅在于:
采用的保护剂为0.1kg的氯化钙、0.1kg的氯化钠混合而成的。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3)中,将麦浆加热到92℃,保温28min。
步骤4)中,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6℃,温度保持在66℃,糖化时间为4小时。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3)中,将麦浆加热到88℃。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2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3)中,将麦浆加热到90℃。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4)中,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3℃,温度保持在63℃,糖化时间为9小时。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4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4)中,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6℃,温度保持在66℃,糖化时间为4小时。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6)中,浓缩时控制温度为70℃。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6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6)中,浓缩时控制温度为90℃。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原料由100kg的大麦、100kg的麦芽组成。
复配酶还包括葡聚糖酶、麦芽糖淀粉酶、蛋白酶。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聚糖酶为58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麦芽糖淀粉酶为5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蛋白酶为34000IU。
保护剂为氯化钙。
步骤3)中,将麦浆加热到92℃。
步骤4)中,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3℃,温度保持在63℃,糖化时间为8小时。
步骤6)中,浓缩时控制温度为80℃。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采用等量的木聚糖酶代替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纤维素酶。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用等量的木聚糖酶代替普鲁兰酶。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用等量的木聚糖酶代替葡萄糖淀粉酶。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用等量的木聚糖酶代替纤维素酶。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用等量的普鲁兰酶代替木聚糖酶。
对比例6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3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9000IU。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1000IU。
对比例7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3000IU。
对比例8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9000IU。
对比例9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每克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1000IU。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3)中,将麦浆加热到80℃,保温40min。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4)中,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70℃,温度保持在70℃,糖化时间为12小时。
实验1
蛋白质含量检测
根据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的凯氏定氮法对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蛋白质含量≥3.5%为符合标准。
实验2
黏度检测
实验设计:
1、调配固形物:在20℃时,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用水稀释至固形物为60%,固形物按GB/T 20885-2007《葡萄糖浆》中的6.2进行测定。
2、将调配好的固形物用Brabender粘度计进行检测读数,记录粘度值。
实验3
易过滤程度检测
取10kg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记录过滤时所需的压力值,压力值小于20MPa时,为易过滤。
实验4
其他指标检测
根据GB/T 20885-2007《葡萄糖浆》中的6.4对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进行pH的测定,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用水稀释至固形物10%后作为待测液进行pH的检测,固形物按GB/T 20885-2007《葡萄糖浆》中的6.2进行测定。
根据GB/T 20885-2007《葡萄糖浆》中的6.8对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进行硫酸灰分的测定。
根据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的6.8对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进行总砷(以As计)的测定。
根据GB 5009.1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中的6.8对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进行铅(以Pb计)的测定。
根据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中的6.8对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进行锡(以Sn计)的测定。
实验1~3的检测数据详见表2。
实验4的检测数据详见表3。
表2
Figure BDA0003030350520000151
Figure BDA0003030350520000161
表3
Figure BDA0003030350520000162
Figure BDA0003030350520000171
根据表2中,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添加有复配酶,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黏度、压力值明显降低,复配酶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能够较大程度进行水解,使得蛋白质含量增加,降低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同时在过滤过程中更易过滤,提高了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过滤效率。
根据表2中,实施例3分别与对比例2~5的数据对比可得,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添加由纤维素酶与特定活性的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复配的复配酶,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黏度、压力值明显降低,复配酶使得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增大、黏度降低,使得制备的大麦麦芽提取物更易过滤,缺少任一物质都没有明显的效果。
根据表2中,实施例3分别与对比例6~9的数据对比可得,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添加由纤维素酶与特定活性的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复配的复配酶,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黏度、压力值明显降低,纤维素酶与特定活性的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复配后使得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增大、黏度降低,使得制备的大麦麦芽提取物更易过滤,改变任一物质的活性都起不到明显的效果。
根据表2中,对比例10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在特定温度和时间内进行液化,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黏度、压力值没有明显变化,特定温度和时间内进行液化,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根据表2中,对比例11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在制备大麦麦芽提取物时,在特定温度和时间内进行糖化,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黏度、压力值没有明显变化,特定温度和时间内进行糖化,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根据表2中,实施例4、5分别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纤维素酶与特定活性的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黏度、压力值有所减小,通过限定复配酶中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使得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适宜,更便于过滤。
根据表2中,实施例6~8分别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在复配酶中还添加特定活性的葡聚糖酶、麦芽糖淀粉酶、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黏度有所减小,压力值无明显变化,特定活性的葡聚糖酶、麦芽糖淀粉酶、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纤维素酶与特定活性的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的酶解过程,使得水解程度更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
根据表2中,实施例9、10分别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的保护剂为氯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黏度、压力值无明显变化,特定的保护剂能较好地保持淀粉酶、复配酶的活性,使得淀粉酶、复配酶水解得更彻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
根据表2中,实施例12、13分别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在液化时控制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制备所得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黏度、压力值无明显变化,在特定温度下进行液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
根据表2中,实施例14、15分别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在特定温度下进行麦浆糖化,制备所得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黏度、压力值没有明显变化,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糖化,在一定程度下能使制备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增大。
根据表2中,实施例16、17分别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在特定温度下对糖水进行浓缩,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减小,蛋白质含量、压力值没有明显变化,在特定温度下对糖水进行浓缩,在一定程度下能使制备所得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黏度降低。
根据表3中,实施例1~18、对比例1~11的数据可得,制备所得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均符合标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辅料;
所述原料包括大麦、麦芽、燕麦、小麦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原料至少包括大麦、麦芽;
所述辅料包括淀粉酶、复配酶、保护剂、pH调节剂;
所述复配酶至少包括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葡萄糖淀粉酶;
所述淀粉酶占所述大麦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
所述保护剂占所述大麦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
所述复配酶占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04%-0.06%;
所述pH调节剂占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4%-0.6%;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4000-9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1000-8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2000-9000I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其特征在于: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木聚糖酶为5000-6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普鲁兰酶为3000-5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萄糖淀粉酶为4000-6000IU。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酶还包括葡聚糖酶、麦芽糖淀粉酶、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葡聚糖酶为5000-58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麦芽糖淀粉酶为1000-5000IU;
每克所述复配酶中含有的蛋白酶为34000-38000IU。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为氯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粉碎:将麦芽进行粉碎,得到麦芽粉,将除麦芽以外的其他原料进行粉碎,得到原料粉;
步骤2)调浆:将原料粉加入容器中,加入水,原料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4-3.6),将原料粉与水混合均匀,搅拌均匀,依次加入保护剂、pH调节剂、淀粉酶,搅拌均匀,得到麦浆;
步骤3)液化:将麦浆加热到85-92℃,保温28-30min,得到液化好的麦浆;
步骤4)糖化: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2-66℃,将麦芽粉与水混合均匀,麦芽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4-3.6),加入液化好的麦浆中,温度保持在62-66℃,加入复配酶搅拌混合,糖化时间为4-10小时,得到糖化浆粗品;
步骤5)过滤:将糖化浆粗品过滤,得到糖水;
步骤6)浓缩:将糖水浓缩,得到大麦麦芽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麦浆加热到88-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液化好的麦浆降温至63-66℃,将麦芽粉与水混合均匀,加入液化好的麦浆中,温度保持在63-66℃,加入复配酶搅拌混合,糖化时间为4-9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浓缩时控制温度为70-90℃。
CN202110428150.2A 2021-04-21 2021-04-21 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Pending CN113150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8150.2A CN113150061A (zh) 2021-04-21 2021-04-21 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8150.2A CN113150061A (zh) 2021-04-21 2021-04-21 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0061A true CN113150061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69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8150.2A Pending CN113150061A (zh) 2021-04-21 2021-04-21 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00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8852A (zh) * 2022-03-08 2022-08-09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燕麦基料的复配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6268287A (zh) * 2023-03-29 2023-06-23 广州市合利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提取酶及呈香物质的麦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3819A1 (en) * 2002-12-05 2006-04-20 Novozymes A/S Beer mashing process
CN101133785A (zh) * 2007-09-26 2008-03-05 烟台大学 一种浓缩大麦麦汁的生产方法
CN103865701A (zh) * 2013-12-13 2014-06-18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中性蛋白酶的啤酒复合酶
CN109874907A (zh) * 2019-04-08 2019-06-14 广州市合利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607A (zh) * 2019-04-08 2019-06-28 广州市合利源食品有限公司 麦芽糖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3819A1 (en) * 2002-12-05 2006-04-20 Novozymes A/S Beer mashing process
CN101133785A (zh) * 2007-09-26 2008-03-05 烟台大学 一种浓缩大麦麦汁的生产方法
CN103865701A (zh) * 2013-12-13 2014-06-18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中性蛋白酶的啤酒复合酶
CN109874907A (zh) * 2019-04-08 2019-06-14 广州市合利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607A (zh) * 2019-04-08 2019-06-28 广州市合利源食品有限公司 麦芽糖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段钢,姜锡瑞主编: "《酶制剂应用技术问答 第2版》", 31 May 201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8852A (zh) * 2022-03-08 2022-08-09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燕麦基料的复配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6268287A (zh) * 2023-03-29 2023-06-23 广州市合利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提取酶及呈香物质的麦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6068B2 (en) High efficiency process and high protein feed co-product
CN101166830B (zh) 阿拉伯木聚糖的水解
US9725742B2 (en) High efficiency ethanol process and high protein feed co-product
CN113150061A (zh) 利用多酶协同工艺生产的大麦麦芽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CN104480093A (zh) 生产酶产品的方法
EP3395188A1 (en) Soluble dietary fib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Rashid et al. Xylanolytic Bacillus species for xylooligosaccharides production: A critical review
CN104187174A (zh) 采用糟渣类物料生产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工艺
CN105671105A (zh) 一种加酶挤压液化生产麦芽糖浆和低聚异麦芽糖的方法
CN101939442A (zh) 产生可发酵糖类和醇的无pH调节系统
Patipong et al.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tropical weed xylans using xylanase from Aureobasidium melanogenum PBUAP46 for xylooligosaccharide production
Carvalho et al. Improvement of som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s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xylanases, xylooligosaccharides and lignocellulose from sugar cane bagasse
CN105104927B (zh) 一种以淀粉支链水解酶替代明矾的酶法粉丝制作方法
CN101133785A (zh) 一种浓缩大麦麦汁的生产方法
RU2425892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альтозного сиропа
CN102041214B (zh) 高非糖固形物含量黄酒的生产方法
CN1254374A (zh) 纤维素分解酶、木聚糖分解酶和β-葡聚糖分解酶的抑制剂
RU2085590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ахаристых продуктов из ржи
JP4964710B2 (ja) β−グルカン含有穀物糖化物の製造方法
Rana et al. Application of bacterial amylase in clarification of juices and bun making
US9416377B2 (en) Cellulolytic enzyme enhancement of dry grind corn processing and ethanol production
CN115896220A (zh) 一种浅色水溶性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09234329A (zh) 一种高纯度麦芽四糖联产极限糊精的制备方法
JP6243475B2 (ja) 糖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159828B (zh) 一种难消化分枝状葡聚糖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