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8081A - 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 Google Patents

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8081A
CN113148081A CN202110642197.9A CN202110642197A CN113148081A CN 113148081 A CN113148081 A CN 113148081A CN 202110642197 A CN202110642197 A CN 202110642197A CN 113148081 A CN113148081 A CN 113148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v
shell
movable shell
driving device
resi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21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8081B (zh
Inventor
杜晓旭
李岽旭
潘光
张福斌
高剑
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421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8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8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8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8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8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5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underwa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0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 B63B21/502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by means of tension le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涉及水下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驻留装置本体,驻留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支脚,支脚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的自由端;处于驻留工位时的支脚凸出于壳体的最外侧外壁并用于插设于水底或海底;处于航行工位时的驻留装置本体未凸出于驻留装置本体的安装部或驻留装置本体与AUV的头部之间的壳体的最外侧外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AUV,包括若干个如上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和壳体,驻留装置本体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壳体上;本发明提供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能够实现驻留AUV的同时不会增大AUV航行状态下所受的阻力。

Description

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监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背景技术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区域,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海洋蕴含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探索的需求越累越迫切。
为更好地在某一海域进行探测和监测任务,各国陆续加强了对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UUV)的研究力度。UUV可根据其与母船间通讯方式的不同分为遥控水下航行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和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Underwater Vehicle,AUV)。ROV工作时可以通过与母船之间的连接脐带供应能源,解决续航问题。但连接脐带不仅增大了系统复杂性,同时也使得ROV在工作时需要水面平台长期协同工作,进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AUV自身携带能源,工作时无需水面平台长期协同配合,通过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可实现精确的定点探测和监测任务。但由于自身携带的能源有限,若动力装置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便不能满足长时间的工作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能够驻留在海底的AUV的概念被提出来。这种AUV在驻留海底之前能自主运行到驻留地点附近;驻留在海底之后会关闭动力装置,靠自身结构停留在海底,执行探测和监测任务;任务完成后打开动力装置返航或前往下一个驻留地点,减少能源消耗,延长续航时间。
目前,对AUV的驻留方法及其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关于AUV的驻留方法的资料不多。现阶段AUV的驻留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支撑式驻留,二是锚泊式驻留。前者在AUV上安装支撑架,通过调节浮力使其直接驻留在海底。后者通过在AUV上安装系缆将其与锚连接起来,利用锚产生的抓驻力使AUV悬停在海底某处。但两种方式中的驻留装置本体均是裸露于AUV机体外部,导致AUV在航行时收到较大的阻力,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AUV。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AUV能够实现驻留的同时不会增大航行状态下所受的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包括:驻留装置本体,所述驻留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支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连接于所述AUV的壳体上,所述支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支脚在驻留工位和航行工位两个工位之间进行切换;
处于所述驻留工位时的所述支脚凸出于所述壳体的最外侧外壁并用于插设于水底或海底;处于所述航行工位时的所述驻留装置本体未凸出于所述驻留装置本体的安装部或所述驻留装置本体与所述AUV的头部之间的所述壳体的最外侧外壁。
优选的,处于所述航行工位时的所述驻留装置本体的外壁与靠近所述驻留装置本体的所述壳体的外壁在同一表面上,所述支脚呈弧形;处于所述驻留工位时的所述支脚用于插入于水底或海底的一端的外侧壁的切线不与水平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驻留装置本体还包括移动壳;所述移动壳用于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移动壳未凸出于所述壳体的最外侧边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壳上,所述支脚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支脚在所述驻留工位和所述航行工位两个位置之间互相切换,且所述支脚处于所述航行工位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移动壳内。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自由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壳上且能够驱动所述移动壳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壳包括移动壳本体以及固定架,所述移动壳本体用于套设于所述壳体外;
所述固定架包括中间连接板,所述移动壳本体的截面呈圆形,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壳本体的内壁上,另一端沿所述移动壳本体的径向向所述移动壳本体的中心延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驻留装置本体包括两个所述支脚和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支脚关于一过所述移动壳本体中心线的平面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传动套筒,所述传动套筒同轴设置于所述移动壳本体内,所述传动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未连接所述移动壳本体的一端;所述传动套筒中的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杠,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中;
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壳本体的内壁,另一端沿所述移动壳本体的径向向所述移动壳本体的中心延伸并与所述传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板和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导向板用于与所述壳体上的导向面相配合并起到止转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连杆件,所述连杆件的一端绕一平行于所述移动壳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上,另一端连接有一所述支脚,所述液压缸也绕一平行于所述移动壳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上,所述液压缸的自由端绕一平行于所述移动壳本体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所述连杆件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壳本体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支脚能够收回至所述缺口处,所述缺口的形状大小与支脚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支脚能够无缝衔接于所述缺口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AUV,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所述驻留装置本体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其中,支脚能够分别处于驻留工位和航行工位;且处于驻留工位时的支脚凸出于壳体的最外侧外壁并用于插设于水底或海底,处于航行工位时的驻留装置本体未凸出于驻留装置本体或驻留装置本体的安装部与AUV的头部之间的壳体的最外侧外壁;因此,当需要航行时,采用相应的驱动装置将支脚驱动至航行工位,此时的驻留装置本体未凸出于驻留装置本体与AUV的头部之间的壳体的最外侧外壁,因此,在航行时,驻留装置本体不会直接作为迎水面来接受水的冲击,不会增大AUV所受到的水的阻力,便于其进行航行;且当航行至指定位置并需要驻留时,将支脚驱动至驻留工位,此时的支脚凸出于接近支脚的壳体的外壁以实现插入水底,因此,本发明提供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能够实现驻留AUV的同时不会增大AUV航行状态下所受的阻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AUV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正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AUV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壳体、2-移动壳、3-支脚、4-缺口、5-丝杠、6-导向板、7-连杆件、8-电机、10-扇形连接部、11-子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能够实现驻留AUV的同时不会增大AUV航行状态下所受的阻力。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驻留装置本体,驻留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支脚3,第一驱动装置用于连接于AUV的壳体1上,支脚3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的自由端,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支脚3在驻留工位和航行工位两个工位之间进行切换;处于驻留工位时的支脚3凸出于壳体1的最外侧外壁并用于插设于水底或海底;处于航行工位时的驻留装置本体未凸出于驻留装置本体或驻留装置本体的安装部与AUV的头部之间的壳体1的最外侧外壁;驻留装置本体的安装部设置于壳体1上,及驻留装置本体安装于壳体1的安装部上,AUV的头部即为AUV在航行状态时迎水面的一端;因此,当需要航行时,采用相应的驱动装置将支脚3驱动至航行工位,此时的驻留装置本体未凸出于驻留装置本体与AUV的头部之间的壳体1的最外侧外壁,因此,在航行时,驻留装置本体不会直接作为迎水面来接受水的冲击,不会增大AUV所受到的水的阻力,便于其进行航行;且当航行至指定位置并需要驻留时,将支脚3驱动至驻留工位,此时的支脚3凸出于接近支脚3的壳体1的外壁以实现插入水底,因此,本发明提供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能够实现驻留AUV的同时不会增大AUV航行状态下所受的阻力。
进一步的,处于航行工位时的驻留装置本体的外壁与靠近驻留装置本体的壳体1的外壁在同一表面上,以使得AUV整体呈现流线型,外表面不存在凹凸不平之处,最大程度的减小航行时所受到的水的阻力;支脚3呈弧形,支脚3用于插入于水底或海底的一端的外侧壁的切线不与水平面平行,以便于支脚3插入水底。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3的外壁为弧形面,所述壳体1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壳体1的外壁与所述支脚3的外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进一步的,驻留装置本体还包括移动壳2;移动壳2用于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壳体1上,移动壳2未凸出于壳体1的最外侧边沿,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移动壳2上,支脚3传动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的自由端,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支脚3在驻留工位和航行工位两个位置之间互相切换,且支脚3处于航行工位时,第一驱动装置位于移动壳2内;因水底的情况复杂多变,将移动壳2设置为滑动连接于壳体1上能够实现调节支脚3在壳体1上的位置,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便于AUV的驻留。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移动壳2的移动,还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固定设置于壳体1内,第二驱动装置的自由端传动连接于移动壳2上且能够驱动移动壳2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移动壳2包括移动壳本体以及固定架,移动壳本体用于套设于壳体1外;固定架包括中间连接板,移动壳本体的截面呈圆形,中间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移动壳本体的内壁上,另一端沿移动壳本体的径向向移动壳本体的中心延伸;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中间连接板上;驻留装置本体包括两个支脚3和两个第一驱动装置,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分别对称设置于中间连接板的两侧,两个支脚3关于一过移动壳本体中心线的平面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支脚3平衡性较强,以使得驻留装置本体能够较稳固的支撑壳体1。
进一步的,固定架还包括传动套筒,传动套筒同轴设置于移动壳本体内,中间连接板未连接移动壳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于传动套筒上;传动套筒中的孔为螺纹孔;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机8和丝杠5,电机8固定设置于壳体1内,丝杠5的一端传动连接于电机8的输出端,丝杠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采用丝杠5来驱动移动壳2的移动;另外,还设置有两个导向板6,两个导向板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移动壳本体的内壁,另一端沿移动壳本体的径向向移动壳本体的中心延伸并与传动套筒固定连接,中间连接板和两个导向板6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导向板6用于与所述壳体1上的导向面相配合并起到止转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连杆件7,连杆件7的一端绕一平行于移动壳2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一中间连接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支脚3,液压缸也绕一平行于移动壳2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一中间连接板上,液压缸的自由端绕一平行于移动壳本体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连杆件7上,液压缸的自由端做伸缩运动以带动支脚3沿特定轨迹运动。
进一步的,连杆件7包括两个平行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脚3和连接板上,以实现支脚3沿特定轨迹移动。
进一步的,移动壳本体上开设有缺口4,支脚3能够收回至缺口4处,缺口4的尺寸与支脚3的尺寸相同,以使得支脚3能够无缝衔接于缺口4中,防止装置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地方,最大程度的减小流水阻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UV,包括若干个实施例一中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和壳体1,驻留装置本体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壳体1上。
进一步的,依次在壳体1上设置有两个驻留装置本体,且各驻留装置本体中均设置有两个支脚3,四个支脚3足以使得整个AUV平稳的固定在水底。
进一步的,壳体1包括若干个子壳体11以及若干个扇形连接部10,所述子壳体11以及所述扇形连接部10依次间隔排布并连接,且移动壳2套设于扇形连接部10上,两个辅助连接杆分别与扇形连接部10的两个斜面接触,两个斜面即为上述导向面,移动壳2的内壁与扇形连接部10的弧形面接触,扇形连接部10中空,且扇形连接部10中的腔体与子壳体11内的腔体连通,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能够盛装AUV中的其他组件,扇形连接部10中的腔体能够盛装线路,线路用来连接扇形连接部10两端的子壳体11中的各元件。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驻留装置本体,所述驻留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支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连接于AUV的壳体上,所述支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支脚在驻留工位和航行工位两个工位之间进行切换;
处于所述驻留工位时的所述支脚凸出于所述壳体的最外侧外壁并用于插设于水底或海底;处于所述航行工位时的所述驻留装置本体未凸出于所述驻留装置本体的安装部与所述AUV的头部之间的所述壳体的最外侧外壁或未凸出于所述驻留装置本体与所述AUV的头部之间的所述壳体的最外侧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航行工位时的所述驻留装置本体的外壁与靠近所述驻留装置本体的所述壳体的外壁在同一表面上,所述支脚呈弧形;处于所述驻留工位时的所述支脚用于插入于水底或海底的一端的外侧壁的切线不与水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留装置本体还包括移动壳;所述移动壳用于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移动壳未凸出于所述壳体的最外侧边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壳上,所述支脚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支脚在所述驻留工位和所述航行工位两个位置之间互相切换,且所述支脚处于所述航行工位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移动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自由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壳上且能够驱动所述移动壳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壳包括移动壳本体以及固定架,所述移动壳本体用于套设于所述壳体外;
所述固定架包括中间连接板,所述移动壳本体的截面呈圆形,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壳本体的内壁上,另一端沿所述移动壳本体的径向向所述移动壳本体的中心延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留装置本体包括两个所述支脚和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支脚关于一过所述移动壳本体中心线的平面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传动套筒,所述传动套筒同轴设置于所述移动壳本体内,所述传动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未连接所述移动壳本体的一端;所述传动套筒中的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杠,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中;
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壳本体的内壁,另一端沿所述移动壳本体的径向向所述移动壳本体的中心延伸并与所述传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板和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导向板用于与所述壳体上的导向面相配合并起到止转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连杆件,所述连杆件的一端绕一平行于所述移动壳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上,另一端连接有一所述支脚,所述液压缸也绕一平行于所述移动壳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上,所述液压缸的自由端绕一平行于所述移动壳本体的中心线的轴线铰接于所述连杆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壳本体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支脚能够收回至所述缺口处,所述缺口的形状大小与支脚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支脚能够无缝衔接于所述缺口中。
10.一种AUV,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所述驻留装置本体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CN202110642197.9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Active CN113148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2197.9A CN113148081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2197.9A CN113148081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8081A true CN113148081A (zh) 2021-07-23
CN113148081B CN113148081B (zh) 2023-01-03

Family

ID=7687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2197.9A Active CN113148081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808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483A (zh) * 2022-06-11 2022-09-0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单次使用的水下航行器水下锚泊驻留装置及方法
CN115848606A (zh) * 2023-03-01 2023-03-28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深海长期驻留式auv探测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6075A2 (en) * 2012-11-14 2014-05-22 Cgg Services Sa Marine seismic survey and method using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nd underwater bases
US20140251199A1 (en) * 2013-02-06 2014-09-11 Cgg Services Sa Jet-pump-base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to ocean bottom during marine seismic survey
KR20150015972A (ko) * 2013-08-02 2015-02-1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의 착저 시스템
CN104454300A (zh) * 2014-10-29 2015-03-25 西北工业大学 有展开机构的水下航行器垂直轴海流发电装置
CN106741647A (zh) * 2017-02-08 2017-05-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uuv海底驻留的锚泊装置及方法
CN109050846A (zh) * 2018-09-05 2018-12-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无人潜水器近底行走装置
CN109835449A (zh) * 2019-03-26 2019-06-04 上海大学 一种仿生腿足式水底监测平台
CN110194229A (zh) * 2019-06-29 2019-09-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新型仿螃蟹机器人
CN112018488A (zh) * 2020-10-13 2020-12-0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用于auv的折叠天线装置
US20210129960A1 (en) * 2019-11-05 2021-05-06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launch and recovery device driven by elastic linkage mechanism for extra-large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xluuv)
CN112810786A (zh) * 2021-02-26 2021-05-18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潜器近底推进的双足撑行装置及其撑行方式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6075A2 (en) * 2012-11-14 2014-05-22 Cgg Services Sa Marine seismic survey and method using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nd underwater bases
US20140251199A1 (en) * 2013-02-06 2014-09-11 Cgg Services Sa Jet-pump-base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to ocean bottom during marine seismic survey
KR20150015972A (ko) * 2013-08-02 2015-02-1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의 착저 시스템
CN104454300A (zh) * 2014-10-29 2015-03-25 西北工业大学 有展开机构的水下航行器垂直轴海流发电装置
CN106741647A (zh) * 2017-02-08 2017-05-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uuv海底驻留的锚泊装置及方法
CN109050846A (zh) * 2018-09-05 2018-12-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无人潜水器近底行走装置
CN109835449A (zh) * 2019-03-26 2019-06-04 上海大学 一种仿生腿足式水底监测平台
CN110194229A (zh) * 2019-06-29 2019-09-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新型仿螃蟹机器人
US20210129960A1 (en) * 2019-11-05 2021-05-06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launch and recovery device driven by elastic linkage mechanism for extra-large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xluuv)
CN112018488A (zh) * 2020-10-13 2020-12-0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用于auv的折叠天线装置
CN112810786A (zh) * 2021-02-26 2021-05-18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潜器近底推进的双足撑行装置及其撑行方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保维等: "UUV海底停驻策略及其关键技术", 《鱼雷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483A (zh) * 2022-06-11 2022-09-0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单次使用的水下航行器水下锚泊驻留装置及方法
CN115848606A (zh) * 2023-03-01 2023-03-28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深海长期驻留式auv探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8081B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8081B (zh) 一种auv保形支撑式驻留装置及auv
US4227479A (en) Submarin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866894A (zh) 适用于冰孔布放回收的冰下探测系统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CN111874194B (zh) Auv水下停靠坞和基于浮标与auv的海洋环境观测平台
CN106394833A (zh) 一种爬游混合型无人潜水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76874A (zh) 基于声呐遥控的低能耗微型水下探测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KR20110004981A (ko) 출몰식 방향타를 가지는 무인잠수정
CN207607623U (zh) 一种基于环境生态修复水下观测机器人
CN110937087A (zh) 一种auv水下布放与回收对接装置和对接方法
CN212022927U (zh) 一种应用于无人船的潜航器回收装置
CN108016573B (zh) 带可操纵翼型稳定侧体的远距离遥控海水采样太阳能无人船
CN105223577A (zh) 一种潜水器折叠式声呐装置
CN106313027A (zh) 一种蛇形两栖机器人浮力调节装置及两栖机器人
KR102040433B1 (ko) 수상-수중 겸용 파이프골격기반 rov 장치
CN108001648A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对接装置
CN205801471U (zh) 一种四旋翼潜水无人机
CN211731772U (zh) 分体拖缆式水面—水下无人航行器
CN217260616U (zh) 一种水下构筑物探测rov
CN214776474U (zh) 一种新型深水网箱补网机器人
CN115871867A (zh) 一种适应水下复杂工作环境的检测和辅助作业机器人装置
CN213168458U (zh) 一种可变形的双体无人船
CN212149254U (zh) 一种全海深作业型无人潜水器
CN114275099A (zh) 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
CN113492956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
CN218258662U (zh) 一种海上风机地形勘测水下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