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1700A -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1700A
CN113141700A CN202110280240.1A CN202110280240A CN113141700A CN 113141700 A CN113141700 A CN 113141700A CN 202110280240 A CN202110280240 A CN 202110280240A CN 113141700 A CN113141700 A CN 113141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arc
electrode structure
gap region
insulat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02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1700B (zh
Inventor
王任衡
崔伟胜
钱正芳
孙一翎
范姝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802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1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1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1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1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1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2406Generating plasma us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i.e. with a dielectric interposed between th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通过第一弧形绝缘介质和第二弧形绝缘介质之间形成不均匀的电极间隙,构建非均匀电场分布。从而使第一间隙区域在强电场的作用先从汤森放电转化成流注放电,且第一间隙区域生成流注放电的时候会产生种子电子,种子电子的一部分会流向第二间隙区域。在种子电子的作用下,第二间隙区域汤森放电强度增强,且汤森放电向流注放电的转化得到抑制,从而在大区域间隙形成弥散性的均匀放电。基于第一间隙区域在较低的电压下首先放电,生成的种子电子带动第二间隙区域迅速形成弥散型的均匀放电,从而降低了电极放电电压。

Description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气体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呈现室温,可以产生高能电子,紫外辐射光子和各种高能活性粒子,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消毒杀菌、材料表面改性、化学催化和污染物分解处理。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以其实现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和可扩展的特性,是非平衡等离子体应用于工业最有前景的方法。然而,空气包含电亲和性的氧气分子,会大幅降低氮亚稳态分子和自由电子的数量。大气压条件下空气DBD通常表现为大量随机分布的放电细丝,影响了对被处理物的处理效果甚至会对被处理物造成损伤。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大气压空气条件下生成均匀DBD的放电结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旨在解决传统的大气压条件下无法生成均匀DBD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包括:
第一导电电极,用于输入交流电压;
第二导电电极,用于与电源地连接;
第一弧形绝缘介质,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一侧覆盖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以及
第二弧形绝缘介质,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一侧覆盖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且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的两端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之间构成电极间隙,所述电极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区域和第二间隙区域;所述第一间隙区域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输入所述交流电压时生成并输出种子电子至所述第二间隙区域。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的间距为0至1000μm。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的间距大于1000μm。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和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均由厚度均匀的绝缘弧形板构成。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和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和氧化铝陶瓷中的一种。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均为金属电极。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电极的材质为铜、不锈钢和铝中的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包括:
对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输入所述交流电压,以使所述第一间隙区域和所述第二间隙区域在所述交流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放电,并在所述第二间隙区域还处于汤森放电时,所述第一间隙区域由汤森放电转换成流注放电,并生成和输出种子电子至所述第二间隙区域,以使所述第二间隙区域的种子电子密度增大,从而维持汤森放电。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电压的频率不大于10kHz。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弧形绝缘介质和第二弧形绝缘介质之间形成不均匀的电极间隙,构建不均匀电场分布。从而使第一间隙区域在强电场的作用先从汤森放电转化成流注放电,且第一间隙区域生成流注放电的时候会产生种子电子,种子电子的一部分会流向第二间隙区域。在种子电子的作用下,第二间隙区域汤森放电强度增强,且汤森放电向流注放电的转化得到抑制,从而在大区域间隙形成弥散性的均匀放电。基于第一间隙区域在较低的电压下首先放电,生成的种子电子带动第二间隙区域迅速形成弥散型的均匀放电,从而降低了电极放电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的电场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的电场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崩发展路径示意图;
图4a为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的碰撞电离系数分布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碰撞电离系数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崩发展示意图;
图6a为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情况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情况示意图;
图7a为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边界分布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边界分布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图8为平板电极结构和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测试环境示意图;
图9a1为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现象图;
图9b1为传统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现象图;
图9a2为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现象的光强分布情况图;
图9b2为传统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现象的光强分布情况图;
图9a3为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想象的光强数据分析图;
图9b3为传统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想象的光强数据分析图;
图10为平板电极结构和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电压电流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电极11、第二导电电极12、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以及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
第一导电电极11,用于输入交流电压。
第二导电电极12,用于与电源地连接。
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的第一侧覆盖设置第一导电电极11。
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第一侧覆盖设置第二导电电极12,且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第二侧的两端与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的第二侧的两端对应连接。
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的第二侧与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第二侧之间构成电极间隙,电极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区域31和第二间隙区域32;第一间隙区域31用于在第一导电电极11输入交流电压时产生并输出种子电子至第二间隙区域32。
其中第一间隙区域31为小间隙区域,第二间隙区域为大间隙区域;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的第一侧覆盖设置第一导电电极11以及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第一侧覆盖设置第二导电电极12,是指在对第一导电电极11输入交流电压时,电极间隙各处均会被交流电压产生的电场覆盖。
在本实施例中,当输入交流电压至第一导电电极11时,第一导电电极11和第二导电电极12之间会形成电压差。由于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和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之间构成的电极间隙是不均匀的,因此电极间隙中的电场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第一间隙区域31会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会先从汤森放电转换成流注放电,且第一间隙区域31在进行流注放电的时候会生成种子电子,生成的种子电子的一部分会流向第二间隙区域32。在种子电子的作用下,第二间隙区域32的电子密度增大,第二间隙区域32汤森放电强度增强,从而在大区域间隙形成弥散性的均匀放电。因为第一间隙区域31生成的种子电子增强了大区域间隙的汤森放电强度,因此可以在相对较低电压下,第二间隙区域32也能够形成弥散型的均匀放电,降低了放电电压。
下面结合实际数据对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a,传统的平板电极结构如图2a所示,平板电极结构包括正极电极41、负极电极42、第一绝缘平板43以及第二绝缘平板44,其中第一绝缘平板43和第二绝缘平板44之间构成上下间距出处处相等的平板状放电间隙45。
请同时参阅图2b和图2c,通过ANSYS Maxwell电场仿真软件分析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并且与平板电极结构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的电场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分别对平板电极结构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输入11kV的交流电压。从图2c的仿真结果看出,平板电极结构的电场分布相对均匀,最大电场强度约为2.8×104V/cm;如图2c所示,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第一间隙区域31的电场强度最大达到了约1.1×105V/cm,第二间隙区域32的电场强度与平板电极结构中心区域的电场强度相同。可知,在对施加相同电压等级的交流电压下,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有效提升了电极间隙中的最大电场强度,从而可调节在电极间隙的放电模式转换情况。
进一步通过分析电极间隙的放电模式转换情况,对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电极间隙中的放电发展情况进行说明。
大气压下电极击穿机制为汤森放电。在汤森放电模型中,电子崩的发展情况对放电模式的转换起重要作用。下面对汤森放电模式中电子崩的发展机制作理论推导。
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大气压空气中电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电离系数α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α=APe-BP/E (1)
其中,A和B分别为与压强和气体种类相关的常数,P为压强,E为电场强度。当E的范围为1.5×104~1.1×105V/cm时,大气压空气条件下AP和BP的经验值分别为:
AP=6.46×103cm-1 (2)
BP=1.9×105V·cm-1 (3)
因此,
α=6.46×103e-1.9×105/Ecm-1 (4)
根据电场矢量分布情况,可得气体分子碰撞电离路径。请参阅图3,将Y轴正方向作为发展方向,沿X轴正方向设置间距为0.2mm的电子崩发展路径,进而对电极间隙内部不同区域的放电模式转换情况进行分析。Y轴为第一导电电极11和第二导电电极12所在的直线的轴向,X轴为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的两端所在直线的轴向。电子崩发展路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将电场强度分布数据代入式(4),可得电极间隙内部由外加电场导致的碰撞电离系数α的数值分布。平板电极结构和本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碰撞电离系数分布情况分别如图4a和图4b部分所示。
从图4a中可知,平板电极结构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碰撞电离系数分布情况均与它们对应的电场强度分布类似。如图4b可知,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最大碰撞电离系数约为1×103cm-1;如图4a可知,平板电极结构碰撞电离系数的最大碰撞电离系数约为1×10cm-1,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最大碰撞电离系数达到了平板电极结构碰撞电离系数的100倍,因此可知电场强度的改变对电子崩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汤森放电理论,电子崩发展的碰撞电离过程可由下式得到:
n=n0eαd (5)
其中,n0为初始种子电子数,d为电子崩发展距离,e为自然常数。电子崩发展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空间电荷,根据米克(MEEK)判据,当空间电荷引发的电场达到外加电场数量级时,电场就会严重畸变,放电模式会从汤森放电转换为流注放电。
其中,电子崩发展示意图如图5所示,碰撞电离生成的自由电子由于径向扩散作用形成电子球,假设电子均匀分布于电子崩头部电子球,且碰撞过程中生成的正离子保持位置不变,在电子崩发展路径上表现为一系列离子球。因此,空间电荷电场分布为电子崩头部电子球和路径中离子球的综合作用。通过迭代运算,电子崩头部电子球生成的空间电场强度和第i个离子球生成的空间电场强度分别可由式(6)和式(7)得到。
Figure BDA0002978523750000081
Figure BDA0002978523750000082
其中,Ee和Eion分别为电子球和离子球在点Pn生成的电场强度。Qn为电子球电荷量,Qi和Ri分别为第i个离子球的电荷量和半径。di为点Pn与第i个离子球的距离。∈0为真空介电常数。
电子崩发展过程中的电场强度E为外加电场Egxt和空间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E=Eext+Ee+Eion (8)
进一步考虑绝缘介质表面吸附的电荷对电场的影响,例如当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和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材质均为绝缘介质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PTFE)。查阅文献可得,绝缘介质PTFE表面吸附的电荷密度为8pC/mm2。根据表面电荷密度推算,其在电极结构中生成的电场强度为9.035×103V/cm(与间隙距离无关)。根据式4至式8,当给定外加电场时,可得到电子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由电荷与空间电荷电场之间的关系。假定每次放电过程中,初始种子电子源于表面电荷,释放系数为0.01。其中释放系数为表面电荷释放的比例。因为表面电荷都是陷在材料表面“浅位阱”里的,在单个放电周期内无法全部释放,释放的电子可成为电子崩发展的种子电子。此处的释放系数是经验值。根据式4至式8进行电子崩发展迭代运算,根据Meek判据,当空间电荷电场达到外加电场量级时,停止电子崩迭代。施加交流电压为11kV时,平板电极结构与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中放电模式转换情况如图5所示。
从图6a可知,平板电极结构中间大部分区域几乎同时由汤森放电转换成流注放电,因此平板电极结构的电极间隙大部分区域流注放电会同步发生。从图6b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中,因为第一间隙区域31的碰撞电离系数极高(电场强度极大),因此在第一间隙区域31中汤森放电迅速转换成流注放电;随着间隙的增大,碰撞电离系数迅速降低,导致其仍停留在汤森放电模式,因此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间隙的放电模式转换边界呈明显的不均匀分布。
通过改变输入交流电压的电压等级,可得不同施加电压下平板电极结构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边界分布的变化趋势。其中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边界分布的变化趋势如图7a所示,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边界分布的变化趋势如图7b所示。
继续参阅图7a,不同电压下,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边界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因此在电压增大时,平板电极结构的不同放电区域大致同步转换成流注放电,形成大量放电细丝。继续参阅图7b,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模式转换边界呈明显的不均匀分布,第一间隙区域31在较低电压下即转换成流注放电,而此时第二间隙区域32仍然为汤森放电模式。第一间隙区域31的流注放电可以生成大量自由电子(种子电子),从而增大第二间隙区域32的种子电子密度,增加第二间隙区域32的汤森放电强度,且抑制其向流注放电转化。
汤森放电宏观表现为均匀放电,然而放电相对比较微弱。本实施例中,通过局部第一间隙区域31生成丝状放电进而增强第二间隙区域32的汤森放电的强度,可以在大气压空气条件下使第二间隙区域32生成非常明显的均匀放电。
下面通过实际的实验例子对本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通过电源装置51分别对平板电极结构55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56输出交流电压进行供电;通过电容分压器52分别对平板电极结构55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56的放电电压进行测量;通过与电源装置串联的无感电阻54分别对平板电极结构55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56的放电电流进行测量;采用示波器53对前述的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进行存储和显示;采用空气作为工作气体,放电时环境气压、温度、湿度分别为1.02×105Pa,20℃和70%。
将电源装置输出的交流电压的频率设为7kHz,逐渐增大交流电压的电压幅值,知道电极间隙内部出现明显的放电现象。
平板电极结构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现象分别如图9a(1-3)和图9b(1-3)所示。
图9a1为平板电极结构开始出现放电和形成稳定放电时的放电现象。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大约在11kV左右开始发生,放电发生后迅速在整个电极间隙内部形成大量随机分布的放电细丝。进一步采用短曝光模式对平板电极结构的放电细丝进行分析,图9a2分别展示平板电极结构的12个、6个、3个放电周期时的光强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平板电极结构的电极间隙内部出现明显的流注放电特性。对光强进行数据分析,如图9a3所示,可以发现平板电极结构在3个放电周期时仍然可以发现明显的丝状放电分布。
图9b1为本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的开始出现放电和形成稳定放电时的放电现象。本实施例的电极结构中的放电在小于9kV时即可发生。同时,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大,放电缓慢的向中间第二间隙区域32扩展,直至整个间隙生成均匀放电。图9b2分别展示12个、6个、3个放电周期时的光强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电极间隙内部没有任何流注放电的特征。进一步对光强进行数据分析,如图9b3,可以发现在3个放电周期时仍然没有发现任何丝状放电分布的特征,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极结构可以形成稳定的均匀放电。
平板电极结构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电压电流波形如图10所示。
可以看出,平板电极结构的电流波形(Plate electrode)中出现明显的丝状毛刺,可以推断由流注放电引发。而本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的放电波形(Curved-plate electrode)中没有任何丝状毛刺,证明放电中不存在明显的丝状电流,呈现出来的是汤森放电为主要放电形式的均匀放电模式。
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隙区域31中的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的第二侧与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第二侧的间距为0至1000um,第一间隙区域31为亚微米级别。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区域31的放电模式能够更快由汤森放电转换成流注放电。
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二间隙区域32中的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的第二侧与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第二侧的间距大于1000um,第二间隙区域32为毫米级别。
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和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均由厚度均与的绝缘弧形板构成。
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和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材质至少为聚四氟乙烯和氧化铝陶瓷中的一种。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弧形绝缘介质21和第二弧形绝缘介质22的材质可以为除了聚四氟乙烯和氧化铝陶瓷的其它绝缘材质。
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11和第二导电电极12均为金属电极。
其中一实施例中,金属电极的材质至少为铜、不锈钢和铝中的一种。在其它实施例中,金属电极的材质可以为除了铜、不锈钢和铝的其它金属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应用于上列任一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方法通过对第一导电电极输入交流电压,以使第一间隙区域在强电场的作用先从汤森放电转化成流注放电,且第一间隙区域生成流注放电的时候会产生种子电子,种子电子的一部分会流向第二间隙区域。在种子电子的作用下,第二间隙区域汤森放电强度增强,且汤森放电向流注放电的转化得到抑制,从而在大区域间隙形成弥散性的均匀放电。
包括S100至S400。
S100:输出交流电压至第一导电电极。
S200:第一间隙区域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汤森放电。
S300:第一间隙区域由汤森放电转换成流注放电,并生成和输出种子电子至第二间隙区域。
S400:第二间隙区域在大气压下产生均匀放电。
因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包含上列任一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方法至少包含上列任一实施例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所对应的有益效果。
其中一实施例中,交流电压为交流电压。
其中一实施例中,交流电压的频率不大于10kHz。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电电极,用于输入交流电压;
第二导电电极,用于与电源地连接;
第一弧形绝缘介质,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一侧覆盖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以及
第二弧形绝缘介质,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一侧覆盖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且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的两端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之间构成电极间隙,所述电极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区域和第二间隙区域;所述第一间隙区域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输入所述交流电压时产生并输出种子电子至所述第二间隙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的间距为0至10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第二侧的间距大于10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和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均由厚度均匀的绝缘弧形板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绝缘介质和所述第二弧形绝缘介质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和氧化铝陶瓷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均为金属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的材质为铜、不锈钢和铝中的一种。
8.一种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输入所述交流电压,以使所述第一间隙区域和所述第二间隙区域在所述交流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放电,并在所述第二间隙区域还处于汤森放电时,所述第一间隙区域由汤森放电转换成流注放电,并生成和输出种子电子至所述第二间隙区域,以使所述第二间隙区域的种子电子密度增大,从而维持汤森放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压的频率不大于10kHz。
CN202110280240.1A 2021-03-16 2021-03-16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Active CN113141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0240.1A CN113141700B (zh) 2021-03-16 2021-03-16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0240.1A CN113141700B (zh) 2021-03-16 2021-03-16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1700A true CN113141700A (zh) 2021-07-20
CN113141700B CN113141700B (zh) 2022-07-12

Family

ID=7681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0240.1A Active CN113141700B (zh) 2021-03-16 2021-03-16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170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6531A (ja) * 1997-10-06 1999-04-20 Sekisui Chem Co Ltd 放電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CN1254250A (zh) * 1998-10-26 2000-05-2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用这种装置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
WO2005074333A1 (en) * 2004-01-30 2005-08-11 Changjo Engineering Co., Ltd. Apparatus of generating glow plasma on a wide surface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US20060147648A1 (en) * 2002-09-30 2006-07-06 Fuji Photo Film B. V.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generating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 plasma (apg)
EP2174707A1 (en) * 2007-08-03 2010-04-14 Daihatsu Motor Co., Ltd. Electrode for plasma generation
JP2010287404A (ja) * 2009-06-10 2010-12-24 Tocalo Co Ltd 放電用電極、及び該放電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05050304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u型板式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反应器及反应系统
WO2017099011A1 (ja) * 2015-12-09 2017-06-1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反応器及びプラズマ電極板
JP2019053977A (ja) * 2017-09-15 2019-04-04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大気圧プラズマ生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6531A (ja) * 1997-10-06 1999-04-20 Sekisui Chem Co Ltd 放電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CN1254250A (zh) * 1998-10-26 2000-05-2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用这种装置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
US6424091B1 (en) * 1998-10-26 2002-07-2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lasma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plasma treatment method performed by use of the same apparatus
US20060147648A1 (en) * 2002-09-30 2006-07-06 Fuji Photo Film B. V.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generating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 plasma (apg)
WO2005074333A1 (en) * 2004-01-30 2005-08-11 Changjo Engineering Co., Ltd. Apparatus of generating glow plasma on a wide surface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EP2174707A1 (en) * 2007-08-03 2010-04-14 Daihatsu Motor Co., Ltd. Electrode for plasma generation
JP2010287404A (ja) * 2009-06-10 2010-12-24 Tocalo Co Ltd 放電用電極、及び該放電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05050304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u型板式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反应器及反应系统
WO2017099011A1 (ja) * 2015-12-09 2017-06-1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反応器及びプラズマ電極板
JP2019053977A (ja) * 2017-09-15 2019-04-04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大気圧プラズマ生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 YAO ET AL.: "Diesel Participate Matter Removal Using DBD Pulsed Plasmas",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
SHUILIANG YAO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uneven DBD reactor for diesel PM removal",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严金云等: "不同电极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特性比较", 《绝缘材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1700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72426A (en) Glow plasma discharge device having electrode covered with perforated dielectric
US6147452A (en) AC glow plasma discharge device having an electrode covered with apertured dielectric
US69005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of the glow plasma discharges
US3218431A (en) Self-focusing electron beam apparatus
JP6484318B2 (ja) イオン化装置、質量分析装置およびイオン化方法
Shao et al. Nanosecond repetitively pulsed discharge of point–plane gaps in ai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Shuaibov et al. Parameters of nanosecond overvoltage discharge plasma in a narrow air gap between the electrodes containing electrode material vapor
US474863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iform ionization of high pressure gaseous media
Boulos et al. Basic concepts of plasma generation
CN113141700B (zh)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和方法
Khan et al. Effect of varying voltage on electron density in oxygen homogeneous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Pessoa et al. Hollow cathode discharges: low and high-pressure operation
US6879103B1 (en) Glow plasma discharge device
Benocci et al. I–V characteristics and photocurrents of a He corona discharge under flow conditions
CN213374126U (zh) 一种等离子杀毒灭菌装置
RU205065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униполярного коронного разряда
Klimov et al. Forevacuum plasma electron source of a ribbon electron beam with a multi-aperture extraction system
Fiala et al. Two-dimensional, hybrid model of glow discharge in hollow cathode geometries
Yao et al. Influence of Penning Ionization and Attachment Reaction Rates o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rai et al. High-repetition-rate operation of the wire ion plasma source using a novel method
Susan et al. Study of the Mobility of Charge Carriers in the Multi-Point to Plane Corona Plasma Reactor with 841 Points
Chekh et al.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lasma lens with modified magnetic field geometry
JPH09156904A (ja) オゾン発生装置
Elaraby et al. The Plasma Characterization of Argon and Helium Gases in Inertial Electrostatic Confinement Fusion Plasma Device
KR20020085321A (ko) 전압 집중형 전극 구조를 이용한 대기압 유전막 방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