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0902A - 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0902A
CN113140902A CN202010002191.0A CN202010002191A CN113140902A CN 113140902 A CN113140902 A CN 113140902A CN 202010002191 A CN202010002191 A CN 202010002191A CN 113140902 A CN113140902 A CN 113140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ntenna structure
layer
signal
electrod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21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健
孟凡
王凯
王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21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0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0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0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28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amplitu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天线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墨烯贴片阵列、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地层、第二介质基底层和功能模块;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若干条电极引接线,每条所述电极引接线的一端与且只与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中的一个石墨烯贴片连接,所述电极引接线的另一端穿透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地层和第二介质基底层与所述功能模块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结构体积小巧、易于生产、稳定性高和设计灵活,还能满足不同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毫米波和太赫兹波频段天线收发功能,可满足广覆盖、热点补盲等不同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毫米波和太赫兹波是未来5G应用频段的新秀,在民用通信和雷达传感等领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近年来,新型天线及相关器件的设计逐步由射频、微波转向吉赫兹和太赫兹方向。因此,在高频段领域研制开发高效率、高智能的天线及系统是通信设计者的迫切需求。然而,很多常用的天线在较高频率下工作性能还不是很理想。为得到良好的系统性能,整个天线系统的设计就相对更加复杂,这直接导致了阻抗匹配困难、成本极大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墨烯贴片阵列、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地层、第二介质基底层和功能模块;
其中,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若干条电极引接线,每条所述电极引接线的一端与且只与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中的一个石墨烯贴片连接,所述电极引接线的另一端穿透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地层和第二介质基底层与所述功能模块连接;
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中的每个石墨烯贴片与所述金属接地层构成一个天线单元,用于对电磁波、毫米波或者太赫兹波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发射和接收;所述功能模块用于匹配电极引接线和天线间的阻抗,以及对每个所述天线辐射单元进行信号相位调制和信号幅度调制。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由m*n维度的石墨烯贴片组成;其中,m和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选择一块衬底材料作为第一介质基底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的下表面旋涂一层光刻胶;
利用曝光法在所述光刻胶上形成金属接地层图案,溶解光刻胶上的曝光部分;
在所述光刻胶上生长一层金属材料,获得所述金属接地层,之后除去所述光刻胶;
在所述金属接地层的下表面生长一层新的衬底材料作为第二介质基底层;
在所述第二介质基底层的下表面旋涂一层新的光刻胶;
根据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的排布,在由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底层、第二介质基底层以及光刻胶组成的复合材料上竖向腐蚀一系列孔洞,在孔洞埋设电极引接线,并将孔洞填满;
除去所述新的光刻胶,得到凸起的电极引接线,将石墨烯薄膜按照石墨烯阵列排布转移到第一介质基底层上表面,与电极引接线的一端连接;
在电极引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能模块。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上述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结构接收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
将所述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所述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
根据所述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得到每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使得天线单元根据调整振幅和相位发送信号。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新的反馈信号后,根据所述新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对所述天线单元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行优化调整,直至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或信噪比符合预设条件。
第四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上述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粗略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天线结构接收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
精确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所述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
振幅相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得到每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使得天线单元根据调整振幅和相位发送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精确计算模块还用于:
当接收到新的反馈信号后,根据所述新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对所述天线单元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行优化调整,直至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或信噪比符合预设条件。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系统,包括上述天线结构和上述信号传输装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不仅具有体积小巧、易于生产、稳定性高和设计灵活等优点,还能满足不同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的需求。实现了毫米波和太赫兹波频段天线收发功能、波束优化功能和波束扫描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石墨烯贴片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1的制备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2的制备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3的制备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4的制备效果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5的制备效果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6的制备效果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7的制备效果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8的制备效果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墨烯贴片阵列101、第一介质基底层102、金属接地层103、第二介质基底层104和功能模块105,其中,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若干条电极引接线106,每条电极引接线106的一端与且只与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101中的一个石墨烯贴片连接,所述电极引接线106的另一端穿透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102、金属接地层103和第二介质基底层104与所述功能模块105连接。
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中的每个石墨烯贴片与所述金属接地层构成一个天线单元,用于对电磁波、毫米波或者太赫兹波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发射和接收;所述功能模块用于匹配电极引接线和天线间的阻抗,以及对每个所述天线辐射单元进行信号相位调制和信号幅度调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天线结构的独特设计,可以独立调制每个天线单元的相位和振幅信息,为后续利用反馈信号将发射方案进行优化改善提供基础,不仅具有体积小巧、易于生产、稳定性高和设计灵活等优点,还能满足不同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毫米波和太赫兹波频段天线收发功能,可满足广覆盖、热点补盲等不同应用场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模块进一步包括偏压模块、移相模块和馈电层,其中移相模块对每个天线单元进行信号相位调制,偏压模块对每个天线单元进行信号幅度调制,馈电层保证各天线单元与电极引接线的阻抗匹配。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石墨烯贴片阵列由m*n维度的石墨烯贴片组成;其中,m和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石墨烯贴片阵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石墨烯贴片阵列是石墨烯贴片200以4*4的维度组成的阵列。
根据上述各实施例对天线结构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各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选择一块衬底材料作为第一介质基底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的下表面旋涂一层光刻胶。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1的制备效果图,如图3所示,第一介质基底层201的下表面为一层光刻胶202。
S102、利用曝光法在所述光刻胶上形成金属接地层图案,溶解光刻胶上的曝光部分;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2的制备效果图,如图4所示,图4的制备效果相比图3的制备效果,光刻胶202的中间区域有缺失,这一缺失区域为光刻胶接受照射的变化,确定出的金属接地层的边界,边界内的区域即为后续生长金属接地层的区域。
S103、在所述光刻胶上生长一层金属材料,获得所述金属接地层,之后除去所述光刻胶;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3的制备效果图,图5中在原本光刻胶缺失的区域,即为生长的一层金属材料,在获得金属接地层203后,需要去除光刻胶。
S104、在所述金属接地层的下表面生长一层新的衬底材料作为第二介质基底层;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4的制备效果图,如图6所示,第一介质基底层201和第二介质基底层204将金属接地层203完全包裹。
S105、在所述第二介质基底层的下表面旋涂一层新的光刻胶;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5的制备效果图,如7所示,第二介质基底层204的下表面覆盖了一层新的光刻胶205。
S106、根据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的排布,在由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底层、第二介质基底层以及光刻胶组成的复合材料上竖向腐蚀一系列孔洞,在孔洞埋设电极引接线,并将孔洞填满;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6的制备效果图,如图8所示,电机引接线206穿过第一介质基底层201、金属接地层203、第二介质基底层204和光刻胶205。
S107、除去所述新的光刻胶,得到凸起的电极引接线,将石墨烯薄膜按照石墨烯阵列排布转移到第一介质基底层上表面,与电极引接线的一端连接;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7的制备效果图,如图9所示,图9包括第一介质基底层201、金属接地层203、第二介质基底层204、电机引接线206以及石墨烯贴片阵列207。
S108、在电极引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能模块;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8的制备效果图,如图10所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墨烯贴片阵列207、第一介质基底层201、金属接地层203、第二介质基底层204和功能模块208,每条电极引接线206的一端与且只与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207中的一个石墨烯贴片连接,电极引接线206的另一端穿透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201、金属接地层203和第二介质基底层204与功能模块208连接。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包括:
S301、根据所述天线结构接收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结构适用于多个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应用场景包括广覆盖场景和热点补盲,其中广覆盖场景需要较大覆盖能力,及天线阵列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具有较大的半功率角,热点补盲则针对补盲的特点而定,以覆盖桥梁为例,需要大功率,且天线阵列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具有较小的半功率角。工作模式则分为信号传输和波束扫描,对于信号传输模式,包括TD-LTE广播波束的模式或者5G中广播波束个数为1的模式,对于波束扫描模式,5G广播波束为多个,例如为8个波束的模式。在确认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后,可以根据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
S302、将所述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所述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
S303、根据所述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得到每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使得天线单元根据调整振幅和相位发送信号。
具体地,在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扫描角度后,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波束参数与各天线单元的相位和振幅的映射关系,以及预先确定的扫描角度与各天线单元的相位和振幅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天线单元的振幅和相位。
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新的反馈信号后,根据所述新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对所述天线单元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行优化调整,直至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或信噪比符合预设条件。
具体地,当接收到新的反馈信号后,根据新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上一次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下一次的波束参数和的扫描角度。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能够实现波束优化的功能。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装置包括:粗略计算模块301、精确计算模块302和振幅相位确定模块303,其中:
粗略计算模块301,用于根据所述天线结构接收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
精确计算模块302,用于将所述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所述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
振幅相位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得到每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使得天线单元根据调整振幅和相位发送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装置,具体执行上述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流程,具体请详见上述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精确计算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新的反馈信号后,根据所述新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对所述天线单元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行优化调整,直至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或信噪比符合预设条件。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系统,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和信号传输装置。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波束参数与天线单元相位、振幅映射算法,扫描角度与天线单元相位、振幅映射算法,相位矩阵信息以及振幅矩阵信息。
控制装置,用于调用存储装置中的模型、算法和信息并导入至信号传输装置使用、从反馈信号中获得长期和信噪比并导入至信号传输装置、读取信号传输装置获得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并发送至天线结构。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420、存储器(memory)430和通信总线440,其中,处理器410,通信接口420,存储器430通过通信总线4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10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30上并可在处理器4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例如包括:根据所述天线结构接收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将所述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所述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根据所述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得到每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使得天线单元根据调整振幅和相位发送信号。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例如包括:根据所述天线结构接收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将所述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所述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根据所述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得到每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使得天线单元根据调整振幅和相位发送信号。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墨烯贴片阵列、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地层、第二介质基底层和功能模块;
其中,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若干条电极引接线,每条所述电极引接线的一端与且只与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中的一个石墨烯贴片连接,所述电极引接线的另一端穿透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地层和第二介质基底层与所述功能模块连接;
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中的每个石墨烯贴片与所述金属接地层构成一个天线单元,用于对电磁波、毫米波或者太赫兹波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发射和接收;所述功能模块用于匹配电极引接线和天线间的阻抗,以及对每个所述天线辐射单元进行信号相位调制和信号幅度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由m*n维度的石墨烯贴片组成;其中,m和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一块衬底材料作为第一介质基底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的下表面旋涂一层光刻胶;
利用曝光法在所述光刻胶上形成金属接地层图案,溶解光刻胶上的曝光部分;
在所述光刻胶上生长一层金属材料,获得所述金属接地层,之后除去所述光刻胶;
在所述金属接地层的下表面生长一层新的衬底材料作为第二介质基底层;
在所述第二介质基底层的下表面旋涂一层新的光刻胶;
根据所述石墨烯贴片阵列的排布,在由所述第一介质基底层、金属接底层、第二介质基底层以及光刻胶组成的复合材料上竖向腐蚀一系列孔洞,在孔洞埋设电极引接线,并将孔洞填满;
除去所述新的光刻胶,得到凸起的电极引接线,将石墨烯薄膜按照石墨烯阵列排布转移到第一介质基底层上表面,与电极引接线的一端连接;
在电极引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能模块。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结构接收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
将所述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所述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
根据所述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得到每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使得天线单元根据调整振幅和相位发送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新的反馈信号后,根据所述新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对所述天线单元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行优化调整,直至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或信噪比符合预设条件。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粗略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天线结构接收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天线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确定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
精确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输入至预先获取的天线阵列发射模型,根据输出结果结合所述粗略的波束参数和粗略的扫描角度,获得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
振幅相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精确的波束参数和精确的扫描角度得到每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使得天线单元根据调整振幅和相位发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结构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确计算模块还用于:
当接收到新的反馈信号后,根据所述新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信噪比对所述天线单元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行优化调整,直至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场强和/或信噪比符合预设条件。
8.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以及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5任一项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4至5中任意一项的信号传输方法。
CN202010002191.0A 2020-01-02 2020-01-02 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3140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2191.0A CN113140902A (zh) 2020-01-02 2020-01-02 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2191.0A CN113140902A (zh) 2020-01-02 2020-01-02 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0902A true CN113140902A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08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2191.0A Pending CN113140902A (zh) 2020-01-02 2020-01-02 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090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91409A (ja) * 2011-03-10 2012-10-04 Taiyo Yuden Co Ltd パッチアンテナ
CN107611588A (zh) * 2017-09-27 2018-01-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sip封装的超低剖面高集成度相控阵天线
CN108234005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65123A (zh) * 2019-08-28 2019-12-13 清华大学 可转移的透明柔性透气天线的制作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91409A (ja) * 2011-03-10 2012-10-04 Taiyo Yuden Co Ltd パッチアンテナ
CN108234005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11588A (zh) * 2017-09-27 2018-01-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sip封装的超低剖面高集成度相控阵天线
CN110565123A (zh) * 2019-08-28 2019-12-13 清华大学 可转移的透明柔性透气天线的制作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56266C2 (ru) Способ улучшения зоны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 антенной решетки
CN108886391B (zh) 用于视距天线阵列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164149A (ja) アンテナ装置
KR102607522B1 (ko) 복수개의 방사체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지국
CN1945896A (zh) 天线、无线电装置、设计天线的方法和测量天线工作频率的方法
CN109638428A (zh) 一种应用于5g的新一代通信天线
KR2020000316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브로드캐스트 빔 가중 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Nouri et al. A learning-based dipole yagi-uda antenna and phased array antenna for mmwave precoding and v2v communication in 5g systems
CN111767645A (zh) 一种阵列天线的波束赋形方法及阵列天线
CN210443662U (zh) 新型k波段高增益超材料微带天线
CN112910531B (zh) 一种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用户追踪和无线数字传输方法
CN113140902A (zh) 天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Tanyer-Tigrek et al. A CPW-fed printed loop antenna for ultra-wideband applications, and its linear-array performance
CN110854520B (zh) 一种k波段超材料微带天线
CN210015944U (zh) 一种小型化的低剖面双极化辐射单元
EP3370304A1 (en) A c-band conformal antenna using microstrip circular patches and methods thereof
Levy et al. A novelistic fractal antenna for ultra wideband (UWB) applications
CN217820801U (zh) 一种平面波生成装置及平面波生成装置测试系统
CN113328239B (zh) 一种任意俯仰面矩形波束赋形的周期阻抗调制表面
EP3958398B1 (en) Dual band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CN112736483B (zh) 一种极化可重构的二维波束扫描全息天线及其实现方法
Futter et al. Antenna design for 5g communications
Mallat et al. A machine learning based design of mmWave compact array antenna for 5G communications
CN113067167B (zh) 基于石墨烯的波束扫描微带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和扫描方法
US20240186697A1 (en) Wireless access poi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