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9763A - 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9763A
CN113139763A CN202010054987.0A CN202010054987A CN113139763A CN 113139763 A CN113139763 A CN 113139763A CN 202010054987 A CN202010054987 A CN 202010054987A CN 113139763 A CN113139763 A CN 113139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erver
target object
matching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49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549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9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9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9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以及装置,通过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接着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然后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从而通过阅读器对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相应的比对处理,可以快速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的目标对象变化,实现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其可以包括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其中,在仓储过程中,货物往往存储于物流仓库中,而对于一些贵重的货物,其存放费用高,同时也需要有更严格的管理要求。当前的物流仓库监测方式,仅仅通过摄像头进行监控,容易出现监控盲区,监控不到人员入侵,无法有效地保证物流仓库中货物的安全。若需要实现全面的监控覆盖,则需要配置较多的摄像头,容易提高监控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地保证货物安全,以及人员入侵的问题。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用以保证上述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预设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包括:
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所述用户对象的人数;
当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当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当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当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当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包括:
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涉及服务器与阅读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阅读器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可选地,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通过所述服务器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用户对象的人数;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系统,包括阅读器以及与所述阅读器通信连接的处理设备;
所述阅读器,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集合;并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视频数据;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包括:
标签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标签集合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标签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监测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视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标签匹配模块包括:
用户对象标签匹配子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包括:
人数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所述用户对象的人数;
第一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第二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标签匹配模块包括:
物流对象标签匹配子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装置还包括:
入库操作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出库操作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可选地,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包括:
物流计划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第二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第三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签集合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涉及服务器与阅读器,所述装置包括:
标签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阅读器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标签集合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标签匹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监测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可选地,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所述装置还包括:
视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标签匹配模块包括:
用户对象标签匹配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包括:
人数确定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用户对象的人数;
第一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第二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标签匹配模块包括:
物流对象标签匹配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装置还包括:
入库操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出库操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可选地,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包括:
物流计划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第二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第三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签集合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接着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然后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从而通过阅读器对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相应的比对处理,可以快速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的目标对象变化,实现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中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中阅读器阵列部署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四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中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适用于在物流场景中对物流仓库进行监测,例如,在仓库物流场景中,可以对仓库中的目标对象的流动变化进行监测。
目标对象可以包括物流对象与用户对象,物流对象可以包括货物、包裹等,在物流对象的表面可以设置有金属标签,如有源标签以及无源标签等,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喷涂、打印、粘贴、章盖。金属标签可以具有图案、形状、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通过对金属标签的设计,可以表达物流对象的信息。用户对象可以为在物流区域内进行物流工作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可以穿着设置有金属标签的服装,或以其他方式佩戴金属标签。
其中,对于有源标签,其需要提供全部器件工作所需的电源,标签可以主动发射电磁信号,识别距离较长;而对于无源标签,其内部没有电池,工作所需的能量均由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来提供。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对于无源标签的识别,阅读器可以为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标识)阅读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对于有源标签的识别,阅读器可以为蓝牙阅读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示例中,对于有源标签的识别,还可以采用RFID/蓝牙混合型阅读器,通过对RFID阅读器与蓝牙阅读器进行合理的部署,实现导航、人员和资产定位等多种应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指导下,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阅读器,如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红外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监测系统对物流区域进行监控,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系统的示意图,监测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阅读器以及传感器,其中,阅读器可以对物流区域中带有标签的目标对象进行识别,传感器可以采集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服务器可以对阅读器采集的标签信息以及传感器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物流区域的监测。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对阅读器进行阵列部署,形成一个可靠的信息读取区域,从而可以通过阅读器采集物流区域内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并将该初始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对应的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当目标对象的标签为无源电子标签时,则目标对象上的标签可以从RFID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中,提取工作所需的电源,并采用发射调制方式完成标签信息向阅读器的传送,从而RFID阅读器可以采集到目标对象上的标签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示例中,当标签为有源电子标签时,则标签可以主动完成标签信息向阅读器的传送,从而RFID阅读器,或RFID/蓝牙阅读器可以采集到目标对象上的标签信息。
具体的,在一种场景下,可以先通过传感器对物流区域中的目标对象进行视频数据的采集,当目标对象从传感器的监测范围内丢失时,则触发阅读器的标签识别,通过有源电子标签将标签信息发送至阅读器,实现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采集,从而先通过传感器进行监测,可以有效地节省有源电子标签的能量。在另一场景下,则可以先通过阅读器采集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当仅通过阅读器无法对物流区域中的目标对象进行有效、全面监测时,则可以结合传感器进行监测,从而通过将图像识别与标签识别进行结合,提高了物流区域监测的有效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步骤102,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在具体实现中,如图3所示,示出了阅读器的阵列部署示意图,对于一个物流区域,需要对阅读器进行合理的部署,以便实现对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识别的全覆盖,避免出现识别盲区。则可以基于阅读器的识别区域,对阅读器进行阵列部署,实现对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的标签识别。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物流区域内可以包括多个阅读器,每个阅读器可以识别到出现在监测区域内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并生成对应的初始标签信息集合,则不同的阅读器可以生成不同的初始标签信息集合,接着各个阅读器可以将初始标签信息集合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进一步的标签信息处理。其中,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可以包括电子标签识别号与电子代码等等。
具体的,阅读器的识别区域存在重叠,则可能存在不同的阅读器识别到同一个目标对象的标签,因此,服务器可以对各个阅读器发送的初始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去重处理,从而确定与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该标签信息集合可以为当前在物流区域内所有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的合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在物流区域内设置了6个阅读器,则各个阅读器可以识别出现在识别区域内的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并生成初始标签信息集合,如初始标签信息集合A、初始标签信息集合B、初始标签信息集合C、初始标签信息集合D、初始标签信息集合E以及初始标签信息集合F。接着各个阅读器可以将各自对应的初始标签信息集合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对所有的初始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去重处理,将重复的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删除,从而生成与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进而确定当前物流区域内所有目标对象的对应的标签信息。
步骤103,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预先在服务器中存储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集合,从而当阅读器将当前物流区域内的与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发送至服务器时,服务器可以将当前的标签信息集合与存储的标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对应的匹配结果,确定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的变化情况,实现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的监测,以及对存储的标签信息集合进行更新。
步骤104,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当前物流区域内的标签信息集合与存储的标签信息集合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的变化,实现对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的监测。
在具体实现中,匹配结果可以包括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减少,或目标对象增加,则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变化,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从而实现对物流区域的监测。其中,监测信息可以为用于提醒用户物流区域内目标对象变化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以目标对象的标签为无源标签,阅读器为RFID阅读器为例进行说明。当目标对象为物流对象时,则RFID阅读器可以识别到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第一标签信息,则服务器可以确定与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然后将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存的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确定物流对象的变化情况。具体的,若第一标签信息集合包括物流对象①、物流对象②、物流对象③的标签信息,而预存的标签信息集合中只包括物流对象①、物流对象②的标签信息,则表示当前有新的物流对象被移入物流区域中,可以生成包含提示用户有新物流对象被移入库区的监测信息;若第一标签信息集合包括物流对象①、物流对象②、物流对象③的标签信息,而预存的标签信息集合中只包括物流对象①、物流对象②、物流对象③以及物流对象④的标签信息,则表示当前有物流对象被移出物流区域中,可以生成包含提示用户有物流对象被移出库区的监测信息,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流动情况,保证物流区域内的货物安全。
当目标对象为用户对象时,则RFID阅读器可以识别到物流区域内用户对象的第二标签信息,则服务器可以确定与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然后将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存的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进而确定物流区域内用户对象的变化情况,并生成对应的监测信息,从而可以快速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的用户对象变化,实现物流区域人员流动的有效监控,进一步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接着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然后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从而通过阅读器对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相应的比对处理,可以快速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的目标对象变化,实现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物流区域中的目标对象可以为物流对象,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物流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对阅读器进行阵列部署,形成一个可靠的信息读取区域,从而可以通过阅读器采集物流区域内的物流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并将该初始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对应的处理。例如,监测系统可以通过阅读器对存放于物流仓库内的包裹进行监测。
步骤402,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
在具体实现中,阅读器的识别区域存在重叠,则可能存在不同的阅读器识别到同一个物流对象的标签,因此,服务器可以对各个阅读器发送的初始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去重处理,从而确定与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该标签信息集合可以为当前在物流区域内所有物流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的合集。
步骤403,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当前物流区域中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从而生成针对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确定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流动变化情况。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预先在服务器中存储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标签信息集合,从而当阅读器将当前物流区域内的与物流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发送至服务器时,服务器可以将当前的标签信息集合与存储的标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对应的匹配结果,确定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变化情况,实现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监测,以及对存储的标签信息集合进行更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匹配结果可以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则步骤403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当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子步骤S12,当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在具体实现中,通过阅读器可以对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确定当前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变化情况,如物流对象增加、物流对象减少以及物流对象不变等。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将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比较,并生成第一信息集合与第二信息集合。其中,第一信息集合与第二信息集合中可以包括物流对象元素,物流对象元素可以为物流对象的标识,或物流对象的名称等等。
当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0时,表示此时有新的物流对象被移入物流区域内,则服务器可以提示用户是否进行入库操作,若是进行入库操作,则服务器可以将该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当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0时,表示此时有物流对象被移出物流区域内,则服务器可以提示用户是否进行出库操作,若是进行出库操作,则服务器可以将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进行移出,从而通过进行信息比对,确定当前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变化情况,并完成对服务器中存储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的实时更新。
步骤404,根据所述第二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服务器得到针对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后,可以根据该第二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实现对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的监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步骤404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21,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子步骤S22,当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子步骤S23,当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服务器中可以预先存储与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计划,物流计划可以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入库计划可以为何时何地执行物流对象的入库操作,如9点在仓库一,对100件货物N进行入库,出库计划则可以为何时何地执行物流对象的出库操作,如18点在仓库二,对50件包裹M进行出库等等。
具体的,可以将实际的出入库操作与物流计划进行匹配,从而确定物流区域中物流对象的流动是否满足物流计划。当入库操作与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即服务器监测到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增加了,但物流对象的变化与入库计划有偏差,则服务器可以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当出库操作与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即服务器监测到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减少了,但物流对象的变化与出库计划有偏差,则服务器可以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从而通过阅读器对物流区域内物流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物流对象的流动情况,然后可以将根据物流计划对流动情况进行判断,能够快速地监测到物流对象的流动情况,可以有效地对物流对象进行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的安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接着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然后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从而通过阅读器对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相应的比对处理,可以快速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的目标对象变化,实现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对本申请实施例加以说明:
参照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系统的示意图,阅读器可以为RFID阅读器,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货物)以及用户对象(人)。
1.服务器依次控制各个RFID阅读器读取物流仓库中的货物RFID信息,RFID信息可以包括RFID的电子标签识别号、产品电子代码等信息,从而可以获得RFID信息集合1、RFID信息集合2、RFID信息集合3等等;
2.服务器将各个RFID信息集合中的信息进行去重,获得所有能监测到的货物RFID信息集合A;
3.服务器将RFID信息集合A与数据库中原有货物RFID信息集合B进行比较,得到新增的RFID信息集合C和减少的RFID信息集合D;
4.服务器判断集合C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数量是否大于0;
5.若集合C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数量大于0,则提示用户发现有新货物被移入库区,是否要进行入库操作;
6.如果进行入库操作,服务器将集合C的第一物流对象元素加入到集合B;
7.服务器判断集合D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数量是否大于0;
8.如果集合D中元素数量大于0,则提示用户发现有货物被移出库区,是否要进行出库操作;
9.如果进行出库操作,服务器将集合D的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集合B移除;
10.服务器可以获取物流区域对应的物流计划,并判断入库操作是否与入库计划匹配,以及判断出库操作是否与出库计划匹配;
11.若入库操作与入库操作匹配成功,则表示当前物流区域中物流对象的流动情况符合物流计划,无需进行警报;若出库操作与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表示当前物流区域中物流对象的流动情况不符合物流计划,可以生成警报信息,以告知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如系统中没有输入货物移出的计划,但系统通过RFID发现了货物减少,或者如果系统中计划某个时段会有3件货物移出,但系统监测出该时段货物减少的数量(或种类)与计划不符合等出库操作与出库计划不匹配的情况,系统可以生成警报信息,进行警报提示。
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物流区域中的目标对象可以为用户对象,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物用户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对阅读器进行阵列部署,形成一个可靠的信息读取区域,从而可以通过阅读器采集物流区域内的用户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并将该初始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对应的处理。例如,监测系统可以通过阅读器对物流区域内的操作人员、流动人员以及非法人员等进行监测。
步骤502,获取预设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在具体实现中,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物流区域内的视频数据。其中,传感器可以为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
步骤503,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
在具体实现中,阅读器的识别区域存在重叠,则可能存在不同的阅读器识别到同一个用户对象的标签,因此,服务器可以对各个阅读器发送的初始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去重处理,从而确定与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该标签信息集合可以为当前在物流区域内所有用户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的合集。
步骤504,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当前物流区域中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的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从而生成针对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确定物流区域内用户对象的流动变化情况。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预先在服务器中存储物流区域内用户对象的标签信息集合,从而当阅读器将当前物流区域内的与用户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发送至服务器时,服务器可以将当前的标签信息集合与存储的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对应的匹配结果,确定物流区域内用户对象的变化情况,实现物流区域内用户对象的监测。
具体的,服务器中可以预先存储合法用户对象的标签信息集合,则服务器可以将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存的标签信息集合进行比对,实现对阅读器采集的用户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校验,判断标签信息是否合法,从而生成第一匹配结果。
其中,第一匹配结果可以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合法对象集合与不合法对象集合中可以包括用户对象元素,用户对象元素可以为用于表示集合中是否为空集的元素,如下表1所示,为合法对象集合:
序号 合法对象集合
1 用户对象一
2 用户对象二
3 用户对象三
表1
则合法对象集合中的用户对象元素可以为表格中的“用户对象N”,合法对象集合为非空集。如下表2所示,为不合法对象集合:
序号 不合法对象集合
1 -
2 -
3 -
表2
则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的用户对象元素为0,即不合法对象集合为空集,表示当前物流区域中的用户对象均为合法的用户对象。如下表3所示:
序号 不合法对象集合
1 用户对象四
2 -
3 -
表3
则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的用户对象元素为“用户对象四”,即不合法对象集合为非空集,表示当前物流区域中的用户对象存在一个不合法的用户对象。通过将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存的用户标签集合进行比对,可以生成包含合法对象集合与不合法对象集合的第一匹配结果,进而可以根据第一匹配结果,实现对物流区域内用户对象的监控。
步骤505,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服务器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标签信息集合与预存的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确定当前物流区域内的人员情况,生成第一匹配结果,然后结合传感器采集的视频数据,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则步骤504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所述用户对象的人数;
子步骤S32,当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子步骤S33,当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服务器可以从传感器采集的视频数据中,确定当前物流区域中用户对象的实际人数,并根据该人数与第一匹配结果,确定当前物流区域内用户对象的情况。当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等于该实际人数时,表示此时物流区域内的用户对象均为合法的用户,物流区域无异常;当合法对象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该实际人数时,表示此时物流区域内可能有不合法用户进入,可以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提示监测人员进行核查;或则,当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0时,则表示此时物流区域内可能有不合法用户进入,可以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提示监测人员进行核查,从而通过将采集的标签信息,与传感器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对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提高了对物流区域内人员流动的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例如,物流区域中的摄像头监测到3名用户,阅读器也采集到3名用户的信息,且3名用户的信息合法,则表示3名用户为合法的操作人员;若阅读器只采集到2名用户的信息(合法),则表示物流区域内的3名用户中,2名为合法的操作人员,1名为不合法的人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接着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然后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从而通过阅读器对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相应的比对处理,可以快速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的目标对象变化,实现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并且,通过将采集的标签信息,与传感器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对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提高了对物流区域内人员流动的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对本申请实施例加以说明:
参照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系统的示意图,阅读器可以为RFID阅读器,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货物)以及用户对象(人)。
1.服务器依次控制各个RFID阅读器读取环境中的操作人员RFID信息,获得RFID信息集合1、RFID信息集合2、RFID信息集合3等等;
2.服务器将各个RFID信息集合中的信息进行去重,获得所有能监测到的操作人员RFID信息集合A。
3.服务器将RFID信息集合A与数据库中合法操作人员RFID信息集合B进行比较,得到合法操作人员RFID信息集合C和非法操作人员RFID信息集合D。
4.服务器将集合C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数量与监视摄像头识别的操作人员数量进行比对,判断集合C中的第一用户对象元素数量是否小于实际操作人员的数量;
5.若集合C中的第一用户对象元素数量小于实际操作人员的数量时,系统可以生成警报信息,进行警报提示;
6.若集合D中的第二用户对象元素数量大于0时,系统可以生成警报信息,进行警报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物流对象(货物、包裹)与人员的监测分开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对两者进行监测,具体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参照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系统的示意图,传感器可以为摄像头,阅读器可以由RFID阅读器与蓝牙阅读器组成,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货物)以及用户对象(人)。则可以通过阅读器与摄像头之间的配合,实现通过将图像识别与标签识别进行结合,提高了物流区域监测的有效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1、服务器依次控制RFID/蓝牙阅读器读取环境中的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集合1、标签信息集合2、标签信息集合3等等;
2.服务器将各个标签信息集合中的信息进行去重,获得所有能监测到的操作人员标签信息集合A。
3、服务器将标签信息集合A与数据库中预存的标签信息集合B进行比较,得到匹配结果;
4、服务器根据匹配结果,结合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监测信息。
参照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实施例四的步骤流程图,涉及服务器与阅读器,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通过所述阅读器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步骤702,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步骤703,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步骤704,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通过所述服务器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用户对象的人数;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阅读器对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相应的比对处理,可以快速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的目标对象变化,实现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并且,通过将采集的标签信息,与传感器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对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提高了对物流区域内人员流动的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可以包括阅读器以及与所述阅读器通信连接的处理设备;
所述阅读器801,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所述服务器802,用于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集合;并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802通信连接的传感器803;
所述传感器803,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视频数据;
所述服务器802,还用于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阅读器对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相应的比对处理,可以快速地监测出物流区域内的目标对象变化,实现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并且,通过将采集的标签信息,与传感器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对物流区域的有效监控,提高了对物流区域内人员流动的监控,保证了物流区域中的货物安全。
参照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标签信息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标签集合确定模块902,用于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标签匹配模块903,用于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监测信息生成模块904,用于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视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904还用于:
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标签匹配模块903包括:
用户对象标签匹配子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904包括:
人数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所述用户对象的人数;
第一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第二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标签匹配模块903包括:
物流对象标签匹配子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装置还包括:
入库操作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出库操作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904包括:
物流计划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第二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第三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标签集合确定模块902具体用于:
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参照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涉及服务器与阅读器,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标签信息获取模块1001,用于通过所述阅读器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标签集合确定模块1002,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标签匹配模块1003,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监测信息生成模块1004,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所述装置还包括:
视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1004还用于:
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标签匹配模块1003包括:
用户对象标签匹配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1004包括:
人数确定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用户对象的人数;
第一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第二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标签匹配模块1003包括:
物流对象标签匹配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装置还包括:
入库操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出库操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监测信息生成模块1004包括:
物流计划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第二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第三警报生成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标签集合确定模块1002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持续性的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系统以及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预设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包括:
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所述用户对象的人数;
当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当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当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的数量满足预设阈值时,则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当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当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则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包括:
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9.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服务器与阅读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阅读器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物流区域的视频数据;
通过所述服务器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用户对象,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用户对象对应的第一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用户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用户对象的第一匹配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用户对象合法的合法对象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用户对象不合法的不合法对象集合,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从所述视频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物流区域中的用户对象的人数;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一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小于所述人数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不合法对象集合中第二用户对象元素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物流对象,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与所述物流对象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物流对象标签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第二匹配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增加的第一信息集合,以及用于表征物流对象减少的第二信息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入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一物流对象元素添加至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中第二物流对象元素满足预设阈值时,执行出库操作,并将所述第二物流对象元素从所述预设的物流对象标签集合中移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物流对象的物流计划,所述物流计划包括入库计划与出库计划;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入库操作与所述入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器在所述出库操作与所述出库计划匹配失败时,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警报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17.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阅读器以及与所述阅读器通信连接的处理设备;
所述阅读器,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初始标签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标签信息集合;并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视频数据;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视频数据与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所述物流区域的第二监测信息。
19.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签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阅读器采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标签集合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标签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监测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20.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涉及服务器与阅读器,所述装置包括:
标签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阅读器采集目标对象的初始标签信息;
标签集合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初始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集合;
标签匹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集合与预设标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匹配结果;
监测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生成针对物流区域的第一监测信息。
21.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或9-16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
22.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或9-16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
CN202010054987.0A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Pending CN113139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4987.0A CN113139763A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4987.0A CN113139763A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9763A true CN113139763A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09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4987.0A Pending CN113139763A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976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5899A (zh) * 2013-08-22 2013-12-18 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监管方法
CN105072381A (zh) * 2015-07-17 2015-11-18 上海真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视频识别与uwb定位技术的人员识别方法与系统
CN105719116A (zh) * 2016-01-21 2016-06-29 韩松 一种货物进出仓库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5983546U (zh) * 2016-05-30 2017-02-22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厂区仓储物流监测系统
KR20180106521A (ko) * 2017-03-20 2018-10-01 (주) 인하씨엔티 출입구 관제 시스템
CN108921461A (zh) * 2018-05-16 2018-11-30 天津科技大学 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685413A (zh) * 2018-11-28 2019-04-26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有源电子标签的库房管理系统
CN110348312A (zh) * 2019-06-14 2019-10-18 武汉大学 一种区域视频人体动作行为实时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5899A (zh) * 2013-08-22 2013-12-18 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监管方法
CN105072381A (zh) * 2015-07-17 2015-11-18 上海真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视频识别与uwb定位技术的人员识别方法与系统
CN105719116A (zh) * 2016-01-21 2016-06-29 韩松 一种货物进出仓库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5983546U (zh) * 2016-05-30 2017-02-22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厂区仓储物流监测系统
KR20180106521A (ko) * 2017-03-20 2018-10-01 (주) 인하씨엔티 출입구 관제 시스템
CN108921461A (zh) * 2018-05-16 2018-11-30 天津科技大学 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685413A (zh) * 2018-11-28 2019-04-26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有源电子标签的库房管理系统
CN110348312A (zh) * 2019-06-14 2019-10-18 武汉大学 一种区域视频人体动作行为实时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E-JONG JOO; MOON-TAEK CHO; HWA-YOUNG JEONG;: "RFID-based scale model freight car system allowing realtime quantity checking",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vol. 76, 2 August 2015 (2015-08-02), XP036179070, DOI: 10.1007/s11042-015-2815-y *
刘二灿: "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 vol. 7, 30 September 2006,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282 *
周宏元;刘衍军;高彦龙;张旭冉;: "新型RFID射频标签在涉密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no. 10 *
王晓媛;: "一种基于RFID的化工危险品企业人员定位算法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25, no. 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1909B2 (en) Activity inference and reactive feedback
US10609345B2 (en) Validating asset movement using virtual tripwires and a RFID-enabl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CN107871114B (zh) 一种推送目标人员跟踪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10407267A1 (en) Theft predi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US11710397B2 (en) Theft predi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CN111506889B (zh) 一种基于相似用户组的用户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1275381B (zh) 核电站备件盘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957935A (zh) 物流金融集成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010547A (zh) 目标对象的追踪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20131198A2 (en) Method for improper product barcode detection
Pedraza et al. PCIV, an RFID-based platform for intelligent vehicle monitoring
CN110400110A (zh) 库存管理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US2021035011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ersons-of-interest
US20170011265A1 (en) Monitoring method for region
CN113139763A (zh) 一种物流区域中目标对象的监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CN201662831U (zh) 基于rfid的物流集成控制系统
KR20210153270A (ko) 인공 지능 기반의 이미지 인식을 이용한 물류 피킹 감시 시스템 및 그의 처리 방법
CN111260214B (zh) 核电站预留工单领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1841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t-based video access
CN10459905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救援装备管理方法以及系统
EP3590066B1 (en) Real-time tracking of passive identification tags
EP3806053A1 (en) Theft predi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Lubkowski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Supporting the Process of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Objects in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s
CN113468897A (zh) 一种提醒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822405A (zh) 出入库管理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61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