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8680B - 手写笔 - Google Patents

手写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8680B
CN113138680B CN202010047748.2A CN202010047748A CN113138680B CN 113138680 B CN113138680 B CN 113138680B CN 202010047748 A CN202010047748 A CN 202010047748A CN 113138680 B CN113138680 B CN 1131386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bluetooth
stylus pen
pen
sty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77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8680A (zh
Inventor
陈文俊
李艳波
马宁
王克猛
郑红生
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77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868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6336 priority patent/WO202114342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8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8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8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8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6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for light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手写笔。所述手写笔包括主体及笔头,所述笔头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笔头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接触电子设备的触控屏,所述笔头包括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同时作为所述手写笔的蓝牙辐射部及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并用于接收或发送电极信号,所述电极信号能够被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用于确定所述手写笔的触控位置。采用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手写笔有限的空间内布局蓝牙天线,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

Description

手写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写笔。
背景技术
目前手写笔是配合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输入装置,方便人们的生活。手写笔的电极和蓝牙天线相互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的书写体验。此外,蓝牙天线还可实现电量回传、空鼠操控等功能。
现有的一种手写笔结构如图1中所示,包括笔身12、电极14及蓝牙天线16,电极14和蓝牙天线16为分体设计,电极14设置在笔身12的端部,蓝牙天线16可设置在笔中部或者笔尾的位置。此外,参照图1中所示,当手写笔处于书写模式或空鼠模式时,蓝牙天线16在笔中部或笔尾的位置将会容易被握住。然而,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手写笔的结构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蓝牙天线将会占用手写笔的空间,压缩了电池体积,降低了整机续航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蓝牙天线在笔中部或者笔尾位置,实际使用时容易被握住,造成信号传输时延增加,这些都会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写笔,在手写笔的笔头位置布局蓝牙天线,可以不侵占电池体积,同时还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写笔,包括:
主体;
笔头,所述笔头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笔头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接触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及
所述笔头包括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同时作为所述手写笔的蓝牙辐射部及电极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并用于接收或发送电极信号。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手写笔,可将蓝牙天线与所述电极共用所述第一辐射体,并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来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来接收或者发送电极信号,所述电极信号被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用于确定所述手写笔的触控位置。由此,可以在手写笔的主体的端部位置布局辐射体,不需要额外地占用手写笔中主体的体积,即可以不侵占手写笔的电池体积,同时还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写笔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以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发送和接收所述蓝牙信号。由此,手写笔即可通过蓝牙模块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而提供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写笔还包括第一隔离元件,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蓝牙模块。由此,通过所述第一隔离元件可将电极信号进行隔离,从而避免这些低频的方波信号对蓝牙模块造成干扰,并且通过所述第一隔离元件还可防止电极信号通过所述蓝牙模块被短路失效,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写笔还包括蓝牙匹配电路,所述蓝牙匹配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蓝牙模块之间,以用于平衡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的阻抗。由此,由此可以平衡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的阻抗,使两者之间的阻抗能够达到匹配状态,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写笔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以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发送和接收所述电极信号。由此,所述手写笔可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第一辐射体来发送和接收所述电极信号,可使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电极信号确定所述手写笔在电子设备的笔头上的触控位置,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写笔还包括第二隔离元件,所述第二隔离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由此,通过所述第二隔离元件可将蓝牙信号进行隔离,从而避免这些高频的蓝牙信号对控制模块造成干扰,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写笔还包括第三隔离元件,所述第三隔离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三隔离元件的第二端接地。由此,通过所述第三隔离元件可防止电极信号被短路到地失效,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馈电部及第二馈电部,所述蓝牙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馈电部馈入射频信号至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馈电部馈入电压信号至所述第一辐射体。由此,所述蓝牙模块可通过向所述第一馈电部馈入射频信号,来实现所述辐射体辐射蓝牙信号,并且所述第一辐射体还可接收电极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一馈电部及所述第二馈电部均设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由此,所述蓝牙模块可通过向所述第一馈电部馈入电流信号,来实现所述辐射体辐射蓝牙信号,并且所述第一辐射体还可接收电极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辐射体还包括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由此,所述蓝牙模块可以通过向所述第一馈电部馈入射频信号,最终使得所述第一辐射体可以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并且所述第一辐射体还可接收或者发送电极信号,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二开口。由此,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馈电部及所述第二馈电部均邻近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由此,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通过使用同一个辐射体来辐射蓝牙信号及接收或者发送电极信号,并通过电感及电容器件来实现信号的隔离,以实现两者共存。在手写笔的主体中节省布局蓝牙天线的空间,避免侵占电池体积,提升续航体验,并且还可减小蓝牙天线被手握的风险,提升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手写笔及使用手写笔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写笔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的电路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的电路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的电路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写笔的笔头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辐射体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蓝牙辐射部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极辐射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中辐射体的S参数(散射参数)曲线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中辐射体的辐射效率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手写笔 100
主体 10
笔身 12
电极 14
蓝牙天线 16
笔头 20
蓝牙辐射部 22
电极辐射部 24
电池 30
电路板 40
第一辐射体 P1
第一隔离元件 P2
第二隔离元件 P3
蓝牙匹配电路 P4
控制模块 P5
第三隔离元件 P6
第二辐射体 P7
第三辐射体 P8
蓝牙模块 P9
第一辐射部 32
第一馈电部 322
第二馈电部 324
第一开口 326
接地部 328
第二辐射部 34
第二开口 342
连接部 3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是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写笔10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手写笔100可与具备触控功能的电子设备(图未示)相关联,可以通过所述手写笔100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操作。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手持计算设备、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或者平板电脑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手写笔100可以包括主体10及笔头20。
具体来讲,用户握持手写笔100时,所述主体10用于提供握持部。也即,用户通过握持所述主体10,进而握持手写笔100。
可选地,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手写笔100需要向外发送信号时,则所述主体10中还可用于容置电池30、电路板40以及其他相关器件,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为了使用户能够舒适握持,主体10可设置为圆柱体,或者椭圆体为较佳选择。当然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将主体10设置为长方体等其他立体形状,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笔头20设置在所述主体10的一端,所述笔头20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接触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确定手写笔在触控屏的触控位置,因此用户握持主体10时可以利用所述笔头20触控,进而实现手写笔进行信息的输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笔头20与所述主体10的中轴线可以共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笔头20与所述主体10的中轴线也可不共线。
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笔头20可包括第一辐射体P1,所述第一辐射体P1可同时作为所述手写笔的蓝牙辐射部及电极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体P1用于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并用于接收或发送电极信号。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信号能够被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用于确定所述手写笔的触控位置。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可用于接收电极信号。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也可以用于发射电极信号。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手写笔100可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P1向电子设备发送蓝牙信号及接收电子设备的蓝牙信号。所述手写笔100还可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P1向电子设备发送电极信号或接收电子设备的电极信号。
可选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信号可为电压信号,即所述电极信号可为频段在100KHz-500KHz的电压方波信号。
进一步,所述笔头20还可包括第二辐射体P7及第三辐射体P8。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体P7及所述第三辐射体P8均为TX电极,即所述第二辐射体P7及所述第三辐射体P8均可用于向电子设备发送电极信号。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手写笔100的笔头20是用户不常握持的位置,因此手写笔无论是处于书写模式还是空鼠模式,用户都很难触碰到第一辐射体P1,由此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即本申请实施例,可在手写笔有限的空间内布局蓝牙天线,并且同时还可兼顾用户的手握体验。
此外,由于所述第一辐射体P1设置在笔头位置,由此将不需要额外地占用所述手写笔100中主体10的体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一个第一辐射体P1来收发蓝牙信号以及接收或发送电极信号,即可不需要再为蓝牙天线单独做净空处理,因此可以适配全金属笔筒外观。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手写笔100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所述手写笔100可以包括第一隔离元件P2及蓝牙匹配电路P4。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元件P2可选为电容。
所述第一隔离元件P2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P1,所述第一隔离元件P2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蓝牙匹配电路P4。即蓝牙信号可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P1来发送和接收。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写笔100还可包括第二隔离元件P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离元件P3可选为电感。
所述第二隔离元件P3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P1。即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二隔离元件P3及所述第一辐射体P1来接收电极信号。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手写笔100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本实施例的手写笔100与第一实施例的手写笔100的区别在于: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写笔100还可进一步包括第三隔离元件P6。具体而言,所述第三隔离元件P6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P1,所述第三隔离元件P6的第二端接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隔离元件P6可选为电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可为采用自带接地腿的倒F天线(invertedF antenna,IFA)模式。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隔离元件P6可用于防止电极信号进入到蓝牙模块中,并可防止电极信号通过蓝牙模块被短路到地失效。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手写笔100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本实施例的手写笔100与第一实施例的手写笔100的区别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手写笔100还可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P5及蓝牙模块P9。
具体来讲,所述第二隔离元件P3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控制模块P5之间,所述控制模块P5通过所述第二隔离元件P3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P1,由此所述控制模块P5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P1来接收电极信号或者发送电极信号。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P5可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蓝牙模块P9电连接于所述蓝牙匹配电路P4。即所述蓝牙模块P9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P1,进而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P1发送和接收所述蓝牙信号。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写笔100可通过所述蓝牙模块P9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牙模块P9可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中。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蓝牙匹配电路P4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隔离元件P2的第二端与所述蓝牙模块P9之间,由此可用于平衡所述蓝牙模块P9与所述第一辐射体P1之间的阻抗,进而使两者之间的阻抗能够达到匹配状态。
可以理解,为了防止所述控制模块P5的电极信号(如100KHz~500KHz的方波信号)进入到所述蓝牙模块P9中而造成干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蓝牙模块P9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隔离元件P2(如电容),即可通过电容可阻止来自所述控制模块P5的电极信号进入到所述蓝牙模块P9中,以避免电极信号对所述蓝牙模块P9造成干扰。此外,所述第一隔离元件P2还可以用于防止电极信号通过所述蓝牙模块P9被短路失效。
可以理解,为了防止所述蓝牙模块P9的蓝牙信号进入到所述控制模块P5而造成干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控制模块P5之间设置所述第二隔离元件P3(如电感),即通过电感来阻止高频的蓝牙信号进入到所述控制模块P5中。
由此,通过所述第一隔离元件P2及所述第二隔离元件P3可以达到隔离蓝牙信号及电极信号的效果,并且通过同一个辐射体即可实现蓝牙信号及电极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元件P2及所述第二隔离元件P3均为靠近所述第一辐射体P1设置。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蓝牙模块P9之间也可串联多个第一隔离元件,或者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蓝牙模块P9之间亦可并联多个第一隔离元件。例如,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蓝牙模块P9之间也可串联多个电容,又或者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蓝牙模块P9之间亦可并联多个电容。此外,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蓝牙模块P9之间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控制模块P5之间也可串联多个第二隔离元件,或者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控制模块P5之间亦可并联多个第二隔离元件。例如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控制模块P5之间也可串联多个电感,或者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控制模块P5之间亦可并联多个电感。此外,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控制模块P5之间的电感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蓝牙模块P9之间的电容数量、电容值以及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与所述控制模块P5之间的电感数量、电感值并不是本申请的唯一形式,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30及所述电路板40均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中。可选地,所述蓝牙模块P9及所述控制模块P5均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40上,所述电池30即可以用于为所述蓝牙模块P9及所述控制模块P5等相关器件提供电源。
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笔头20的部分结构图。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辐射体P8套设在所述第二辐射体P7上,所述第一辐射体P1套设在所述第二辐射体P7上。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体P7及所述第三辐射体P8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P5,即所述第二辐射体P7及所述第三辐射体P8均可用于向电子设备发送电极信号。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体P7及所述第三辐射体P8均可为TX电极。具体地,在图6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体P7为柱状电极,所述第三辐射体P8为椎状环形电极。需注意的是,电极形状上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有所不同,即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辐射体P7及第三辐射体P8的电极形状仅是作为范例进行说明,而并非是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7,图7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辐射体P1的具体结构图。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为螺旋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的长度可选为蓝牙天线的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的长度可选为25毫米。由此,可使得所述第一辐射体P1辐射的蓝牙信号工作在2.4GHz的蓝牙频段。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体P1可包括第一辐射部32及第二辐射部34。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部32的第一端可设有接地部328。所述接地部328可通过线缆(图未示)连接所述主体10,进而为所述第一辐射体P1提供接地。
具体来讲,所述线缆可包括线芯(图未示)及环绕于所述线芯的外导体(图未示)。所述线芯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接地部328,所述外导体电连接于所述主体10中的金属部件(图未示),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辐射体P1的接地。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部32及所述第二辐射部34均大致呈圆环状。
所述第一辐射部32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馈电部322。由此,所述蓝牙模块P9可通过所述第一馈电部322馈入射频信号F1至所述第一辐射部32。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部32的第一端还设有第二馈电部3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P5可通过所述第二馈电部324馈入电压信号V1至所述第一辐射部32,或者所述第一辐射体P1接收的电极信号亦可通过第二馈电部324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P5。
进一步,所述第一辐射部32的第二端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36。所述第一辐射部3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部36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34的第一端,由此所述第一辐射体P1可以实现向外辐射蓝牙信号及电极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3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一开口326,所述第二辐射部34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二开口3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馈电部322及所述第二馈电部324均靠近于所述第一开口326设置。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部32、所述第二辐射部34、所述连接部36、所述第一馈电部322及所述第二馈电部324可以由铁件、金属铜箔、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制程中的导体等材质制成。
如图8所示,当所述蓝牙模块P9通过所述第一馈电部322馈入射频信号至所述第一辐射部32时,此时的所述第一辐射体P1可作为蓝牙辐射部22来使用。
即此时的蓝牙模块P9可通过所述蓝牙辐射部22来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由此使得手写笔可以与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请参阅图9,当所述控制模块P5通过所述第二馈电部324馈入电压信号至所述第一辐射部32时,此时的所述第一辐射体P1可以作为电极辐射部24来使用。
即此时的控制模块P5可通过所述电极辐射部24来发送或者接收电极信号,由此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电极信号来确定所述手写笔在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上的触控位置。
图10为所述手写笔的S参数(散射参数)曲线图。其中,曲线S101为手写笔不带TX电极的S参数(散射参数)曲线图,曲线S102为手写笔带TX电极的S参数(散射参数)曲线图。从图10中可看出,所述手写笔可使得所述第一辐射体P1辐射的蓝牙信号工作在2.4GHz的蓝牙频段。
请参阅图11所示,图11为所述手写笔100的辐射效率图。从图11中可以看出,蓝牙的谐振往低偏,所述第一辐射体P1的峰值效率下降3dB左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100,通过使用一个辐射体来辐射蓝牙信号以及电极信号,并可通过电感及电容来实现信号的隔离,以实现两者共存,从而在手写笔有限的空间内布局蓝牙天线。一方面可以降低手握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电池可用空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Claims (11)

1.一种手写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笔头,所述笔头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笔头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接触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及
所述笔头包括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同时作为所述手写笔的蓝牙辐射部及电极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并用于接收或发送电极信号,所述电极信号用于被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确定所述手写笔的触控位置;
所述笔头还包括第二辐射体及第三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套设在所述第二辐射体上,所述第一辐射体套设在所述第二辐射体上,所述第二辐射体及所述第三辐射体均可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电极信号;
所述手写笔还包括蓝牙模块和第三隔离元件,所述蓝牙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以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发送和接收所述蓝牙信号;所述第三隔离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三隔离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隔离元件用于防止所述电极信号短路到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写笔还包括第一隔离元件,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蓝牙模块之间,以用于阻止电极信号进入到所述蓝牙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写笔还包括蓝牙匹配电路,所述蓝牙匹配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蓝牙模块之间,以用于平衡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的阻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写笔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以通过所述第一辐射体发送或接收电极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写笔还包括第二隔离元件,所述第二隔离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用于阻止蓝牙信号进入到所述控制模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馈电部及第二馈电部,所述蓝牙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馈电部馈入射频信号至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馈电部馈入电压信号至所述第一辐射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一馈电部及所述第二馈电部均设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还包括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二开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部及所述第二馈电部均邻近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
CN202010047748.2A 2020-01-16 2020-01-16 手写笔 Active CN113138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7748.2A CN113138680B (zh) 2020-01-16 2020-01-16 手写笔
PCT/CN2020/136336 WO2021143423A1 (zh) 2020-01-16 2020-12-15 手写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7748.2A CN113138680B (zh) 2020-01-16 2020-01-16 手写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8680A CN113138680A (zh) 2021-07-20
CN113138680B true CN113138680B (zh) 2023-02-14

Family

ID=7680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7748.2A Active CN113138680B (zh) 2020-01-16 2020-01-16 手写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8680B (zh)
WO (1) WO2021143423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8515A (ja) * 2000-04-14 2001-12-26 Hitachi Metals Ltd チップ型アンテナ素子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並びにそれを搭載した通信機器
CN105677064A (zh) * 2015-12-31 2016-06-15 北京汉王鹏泰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37692A (en) * 2011-03-02 2012-09-16 Wintek Corp Touch pen
KR101801117B1 (ko) * 2011-07-27 2017-1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에서 안테나와 센서용 부재로 병행하는 금속체 및 이와 연동하는 장치
CN104484063B (zh) * 2014-12-10 2017-11-24 北京汉王鹏泰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式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TWI643103B (zh) * 2017-08-18 2018-12-01 Waltop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具擦拭模組的電容筆
CN209447148U (zh) * 2019-04-17 2019-09-27 黄玲 一种蓝牙触摸控制的电容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8515A (ja) * 2000-04-14 2001-12-26 Hitachi Metals Ltd チップ型アンテナ素子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並びにそれを搭載した通信機器
CN105677064A (zh) * 2015-12-31 2016-06-15 北京汉王鹏泰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8680A (zh) 2021-07-20
WO2021143423A1 (zh)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283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905908B2 (en) Antenna structure with proximity sensor
CN102110873B (zh) 边框缝隙天线
EP1643592B1 (en) Integrated dual band H-field shielded loop antenna and E-field antenna
US9608473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switch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646861A (zh) 具有基于邻近度射频功率控制的集成邻近度传感器的天线
US20120162128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wave transceiver using the same device
EP3613099B1 (en) Instrument with conductive housing
CN212412212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51741A (zh) 一种天线及终端设备
CN102832960A (zh) 无线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JP2019528602A (ja) 通信デバイス
CN105428789B (zh) 一种天线及包括该天线的电子终端
CN209845247U (zh) 一种真无线蓝牙耳机
US10211544B2 (en) Combine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38680B (zh) 手写笔
US20220336960A1 (en) Antenna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576347A (zh) 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及其天线结构
CN107658562A (zh) 一种天线结构和移动终端
TWI629833B (zh) 具有整合電容式近接感測器的混合天線的終端裝置
CN110635225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触控笔
CN207691003U (zh) 一种带有wifi天线的移动终端
CN210576413U (zh) 电子设备
WO2022017017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12808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