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7498A -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7498A
CN113137498A CN202010063234.6A CN202010063234A CN113137498A CN 113137498 A CN113137498 A CN 113137498A CN 202010063234 A CN202010063234 A CN 202010063234A CN 113137498 A CN113137498 A CN 113137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nkage
valve
flow passag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32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7498B (zh
Inventor
巴喜亮
梁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32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7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7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7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7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7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ters to circulation pipes
    • F24H9/13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ters to circulation pipe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4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e.g. in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fluid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水阀和供水系统。所述回水阀包括阀体、回水单向阀和联动阀芯,所述阀体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连通段、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通段两端的流入段和流出段;所述回水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三流道内;所述联动阀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同时封堵所述流入段和所述流出段的初始位置、及同时打开所述流入段和所述流出段的打开位置,所述联动阀芯用于在所述流入段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如此,可实现防串水。

Description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冷水供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供水系统,如热水器供水系统或壁挂炉供水系统等,用于为用户提供用水,其通常包括燃气加热装置、冷水管、热水管、混水装置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燃气加热装置连接。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供水系统具有零冷水功能,通常会在供水系统内增加具有回水单向阀的回水阀,该回水阀连接于冷水管和热水管中以在供水系统内形成回水水路。
但是,对于以上供水系统,当该供水系统的冷水端单独使用冷水时,容易使回水阀的回水单向阀打开,从而容易使供水系统的热水管内的热水通过回水阀而串流入冷水管内,从而影响供水系统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回水阀,旨在解决供水系统的冷水端单独使用冷水时,容易使供水系统的热水管内的热水通过回水阀而串流入冷水管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回水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连通段、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通段两端的流入段和流出段;
回水单向阀,所述回水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三流道内;以及
联动阀芯,所述联动阀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同时封堵所述流入段和所述流出段的初始位置、及同时打开所述流入段和所述流出段的打开位置,所述联动阀芯用于在所述流入段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
可选地,所述联动阀芯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流出段的第一环形封堵部,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侧向凸出于所述联动阀芯,所述流出段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一环形密封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封堵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
可选地,所述联动阀芯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流入段的第二环形封堵部,第二环形封堵部侧向凸出于所述联动阀芯;
所述回水阀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于所述流入段内,所述密封套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二环形密封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封堵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
可选地,所述回水阀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联动阀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流出段的内壁面凸设有具有过水通道的第一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的内端形成有第一环套,所述联动阀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环套内,所述第一环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回水阀的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联动阀芯外,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环套,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以使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密封套的内壁面凸设有具有过水通道的第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的内端形成有第二环套,所述联动阀芯的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的端部设有支撑凸部,所述支撑凸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环套内;和/或,
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上还设有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上还设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联动阀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入水活塞和出水活塞,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设于所述出水活塞的远离所述入水活塞的一端,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设于所述入水活塞的远离所述出水活塞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出水活塞与所述入水活塞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联动阀芯包括联动设置的第一防串水单向阀和第二防串水单向阀,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设于所述连通段内,所述第二防串水单向阀设于所述流出段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防串水单向阀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第二活塞,所述联动阀芯还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塞。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一种供水系统,包括:
燃气加热装置;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连接;以及
如上所述的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的第一流道连接于所述热水管中,所述回水阀的第二流道连接于所述冷水管中。
可选地,所述燃气加热装置为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
本发明回水阀,通过在第一流道内设置可移动的联动阀芯,可实现具有零冷水功能的供水系统的出水端单独使用冷水时,防止该供水系统的热水管内热水通过回水阀而进入冷水管,从而可实现防串水的效果,从而可避免燃气加热装置误启动,从而可提高供水系统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供水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回水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回水阀处于单独使用热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回水阀处于循环预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回水阀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回水阀 333 阀壳
10 阀体 3331 支撑环凸
11 第一流道 334 阀盖
111 连通段 34 第二防串水单向阀
112 流入段 341 第二活塞
113 流出段 40 密封套
1131 第一环形密封部 41 第二环形密封部
1132 第一环套 42 第二环套
12 第二流道 50 弹性件
13 第三流道 60 滤网
20 回水单向阀 70 调水阀
30 联动阀芯 1000 供水系统
31 入水活塞 200 燃气加热装置
311 第二环形封堵部 210 进水管
312 支撑凸部 220 出水管
32 出水活塞 300 冷水管
321 第一环形封堵部 400 热水管
33 第一防串水单向阀 600 混水装置
331 第一活塞 700 出水端
332 压缩弹簧 800 循环水泵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回水阀100用于供水系统1000,即所述供水系统1000包括回水阀100,以使供水系统1000具有零冷水功能,下文将结合供水系统1000的结构对回水阀100进行详细介绍。可选地,所述供水系统1000为热水器供水系统1000(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热水器系统)或壁挂炉供水系统1000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供水系统1000还包括燃气加热装置200、冷水管300、热水管400、混水装置600、出水端700和回水阀100等,所述出水端700通过冷水管300、热水管400和混水装置600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连接;所述回水阀100安装在供水系统1000的水路中,以用以使供水系统1000具有零冷水功能。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具有冷水进口(图未标)和热水出口(图未标),所述混水装置600具有热水接入口、冷水接入口和混水出水口。其中,所述冷水管300的一端和冷水进口均与供水管(如自来水管等)连接(即连通),所述冷水管300的另一端与冷水接入口连通;所述热水管400的一端与热水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热水接入口连通,所述混水出水口与出水端700连通。
可选地,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包括进水管210,所述冷水进口通过所述进水管210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冷水管300连通于所述进水管210。
可选地,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还包括出水管220,所述热水出口通过出水管220与热水管400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水端700可以为花洒或水龙头等。
可选地,所述出水端700可设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混水装置600为混水阀。
可选地,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为燃气热水器(包括但不限于即开即热式燃气热水器或储热式燃气热水器等)或燃气壁挂炉等,下文以燃气热水器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所述回水阀100包括阀体10、回水单向阀20和联动阀芯30。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阀体10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1与所述第二流道12的第三流道13,所述第一流道11包括与所述第三流道13连通的连通段111、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通段111两端的流入段112和流出段113。水可以从流入段112进入第一流道11内,在供水系统1000未设有回水管时,水可以从流出段113流出第一流道11。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回水单向阀20设于所述第三流道13内,所述回水单向阀20用于在回水单向阀20打开后使第一流道11内的水(能够)流向第二流道12,并用于阻止第二流道12内的水流向第一流道11。
其中,如图2-4所示,所述联动阀芯30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流道11内,所述联动阀芯30具有同时封堵所述流入段112和流出段113的初始位置、及同时打开所述流入段112和流出段113的打开位置,所述联动阀芯30用于在所述流入段112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113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联动阀芯30用于在所述流入段112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113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具有以下两种含义:1)当所述流入段112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113内的水压的差值一开始增大时,联动阀芯30就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2)当所述流入段112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113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到预设值时,联动阀芯30就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自行选择以上两种设计方式。
以下结合供水系统1000的结构对回水阀100的作用做详细的说明。
在所述供水系统10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系统1000未设有回水管;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流道11连接于换热管中,所述第二流道12连接于冷水管300中。当出水端700具有多个时,所述回水阀100设于最远端的出水端700处。
具体的,所述第二流道12的一端通过冷水管300与冷水接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2的另一端通过冷水管300连通于所述进水管210;所述流入段112通过热水管400与热水出口连通,所述流出段113通过热水管400与热水接入口连通。这样,出水管220、热水管400、第一流道11的流入段112和连通段111、第三流道13、第二流道12、冷水管300和进水管210等之间可形成回水水路,即回水阀100设于该回水水路中。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还包括循环水泵800,所述循环水泵800设于回水水路中,所述循环水泵800用于驱动水在回水水路内流动。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水泵800设于燃气加热装置200的热交换器与冷水管30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800设在进水管210上,所述循环水泵800用于吸入冷水。
如此,当出水端700单独使用冷水时,冷水会经第二流道12和混水阀而从出水端700流出,此时,虽然第二流道12的水压会下降,从而致使回水单向阀20打开而使第三流道13的水压下降,但是,由于第一流道11内设有联动阀芯30,此时联动阀芯30处于初始位置而同时封堵所述流入段112和流出段113,使得流入段112的水压与流出段113的水压均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使得所述流入段112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113内的水压的差值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使得流入段112不会打开,从而可防止热水串流入第三流道13和第二流道12内,从而可实现开冷水而不串热水的效果。
如图3所示,当出水端700单独使用热水时,出水端700打开,流出段113内的热水会经混水阀而从出水端700流出;这样使得流出段113的水压下降,从而使得所述流入段112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113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从而使联动阀芯30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以同时打开所述流入段112和流出段113,以使热水经第一流道11和混水阀而从出水端700流。
当供水系统1000使用零冷水功能预热的时候,如图4所示,所述循环水泵800会推动回水水路中的水流动,使得流入段112的水压增大,从而使得所述流入段112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113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从而使联动阀芯30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以同时打开所述流入段112和流出段113,并推动回水单向阀20的回水活塞二使第三流道13打开,以使水在回水水路内循环流动,以实现对热水管400等内的水进行循环预热,以实现零冷水。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1所示,当出水端700具有多个时,当其他出水端700(即非最远处的出水端700)单独使用冷水时,虽然第二流道12的水压也会下降,从而致使回水单向阀20打开而使第三流道13的水压下降,但是,由于第一流道11内设有联动阀芯30,可使得流入段112不会打开(具体分析见上文,在此不必赘述),从而可防止热水串流入第三流道13和第二流道12内,从而可实现开冷水而不串热水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给出了回水阀100的基础设计,即回水阀100的第一流道11内未设有联动阀芯30;这样,在出水端700单独使用冷水时,第二流道12的水压会下降,从而致使回水单向阀20打开而使第三流道13的打开,从而使热水管400和第一流道11内的热水会串流入第三流道13和第二流道12内。
可以理解,本发明回水阀100,通过在第一流道11内设置可移动的联动阀芯30,可实现具有零冷水功能的供水系统1000的出水端700单独使用冷水时,防止该供水系统1000的热水管400内热水通过回水阀100而进入冷水管300,从而可实现防串水的效果,从而可避免燃气加热装置200误启动,从而可提高供水系统1000的使用性能。
而且,相对于本发明的基础设计,只需要在基础设计的回水阀100内增加一联动阀芯30即可,从而不仅可在不改变原有供水系统1000的结构的情况下,解决基础设计中串水的问题,还可以能较大程度地节约成本。
当然,以上回水阀100也可用于具有回水管的供水系统1000中,比如在本发明供水系统100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系统1000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接于热水管400,另一端连接于流入段112;所述第二流道12连接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的进水管210或所述冷水管300。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道12连接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的进水管210。当出水端700具有多个时,所述回水管连接于最远端的出水端700处。具体的,所述第二流道12的一端通过进水管210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2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210连通于所述冷水管300;所述流出段113的流道口通过端盖封堵。这样,出水管220、热水管400、回水管、第一流道11的流入段112和连通段111、第三流道13、第二流道12、进水管210、和燃气加热装置200的热交换器等之间可形成回水水路,即回水阀100设于该回水水路中。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联动阀芯30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流出段113的第一环形封堵部321,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侧向凸出于所述联动阀芯30;所述联动阀芯3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流入段112的第二环形封堵部311,第二环形封堵部311侧向凸出于所述联动阀芯30。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封堵流出段113,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311封堵流入段112;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打开流出段113,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311打开流入段11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流出段113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封堵于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以封堵流出段113;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与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间隔设置,以打开流出段113。如此,可使得联动阀芯30与流出段113之间的密封结构简单、可靠。
可选地,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的内侧,第一环形封堵部321的外周面与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的内环面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外还套设有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
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封堵于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如,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的远离流出段113的一侧,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与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抵接,以实现封堵部封堵流出段113;或者,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包括插入部和抵接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插入部插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的内侧,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的远离流出段113的一侧、并与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抵接,以实现封堵部封堵流出段113。当然,在以上方案中,也可在第一环形封堵部321上设置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回水阀100还包括密封套40,所述密封套40密封设于流入段112内,所述密封套40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二环形密封部41,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311封堵于第二环形密封部41,以封堵流入段112。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311与第二环形密封部41间隔设置,以打开流入段112。如此,一方面可使得联动阀芯30与流入段112之间的密封结构简单、可靠。另一方面,也可便于联动阀芯30的安装,具体来说,可先安装联动阀芯30,再安装密封套40,以避免在安装过程中,第二环形封堵部311与第二环形密封部41发生干涉,下文将结合其他结构进行说明。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二环形密封部41直接设置在流入段112的内壁面上。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311与第二环形密封部41的封堵结构形式,可参照上文中第一环形封堵部321与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的封堵结构,如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311上设有密封圈等,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流出段113的内壁面凸设有具有过水通道的第一支撑(图未标),所述第一支撑的内端形成有第一环套1132,所述联动阀芯3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环套1132内,所述第一环套1132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与第二环形封堵部311之间。如此,可对联动阀芯30的移动进行导向和支撑,且不会影响流出段113的封堵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套40的内壁面凸设有具有过水通道的第二支撑(图未标),所述第二支撑的内端形成有第二环套42,所述联动阀芯30的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的端部设有支撑凸部312,所述支撑凸部312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环套42内。如此,可对联动阀芯30的移动进一步地进行导向和支撑。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回水阀100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联动阀芯30具有复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如此,在出水端700热水使用结束后或对热水管400内的热水预热结束后等,复位件可驱动联动阀芯30复位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50,所述弹性件50一端连接于联动阀芯30,另一端连接于阀体10,所述弹性件50用于使所述联动阀芯30具有复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如此,一方面,在出水端700热水使用结束后或对热水管400内的热水预热结束后等,弹性件50可驱动联动阀芯30复位至初始位置;另一方面,弹性件50也可使联动阀芯30弹性限位于初始位置,以保证回水阀100的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件50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联动阀芯30外,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环套1132,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311,以使所述联动阀芯30弹性限位于所述初始位置。如此,可使得回水阀100的结构简单。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0也可以为弹片或拉伸弹簧等。
当然,复位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以使联动阀芯30具有复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如在阀体10和/或密封套40上设置第一磁吸件,所述联动阀芯30上设置第二磁吸件,通过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的相吸引作用使所述联动阀芯30具有复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可选地,如第一磁吸件设置在第二环形封堵部311,第二磁吸件设在第二环形密封部41;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或第二磁吸件为磁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联动阀芯3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入水活塞31和出水活塞32,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321设于所述出水活塞32的远离入水活塞31的一端,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311设于所述入水活塞31的远离出水活塞32的一端,所述支撑凸部312设在入水活塞31上。如此,在安装联动阀芯30时,1)可使复位弹簧套设在入水活塞31,并将其一同通过流入段112的流道口而安装到第一流道11内;2)将出水活塞32通过流出段113的流道口而安装到第一流道11内;3)然后将入水活塞31与出水活塞32连接在一起,4)然后再将密封套40通过流入段112的流道口而密封安装到第一流道11内。如此,可避免在安装联动阀芯30时,第一环形密封部1131和第二环形密封部41对其造成干涉。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出水活塞32与所述入水活塞31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如此,可保证出水活塞32与入水活塞31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出水活塞32的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入水活塞31的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出水活塞32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联动阀芯30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如在本发明回水阀100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联动阀芯30包括联动设置的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和第二防串水单向阀34,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设于连通段111内,所述第二防串水单向阀34设于流出段113内。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用于在其打开时使流入段112内的水(能够)流向连通段111,并用于阻止连通段111内的水流向流入段112。所述第二防串水单向阀34用于在其打开时使连通段111内的水(能够)流向流出段113,并用于阻止流出段113内的水流向连通段111。
如此,通过联动的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和第二防串水单向阀34,可使得联动阀芯30能够同时封堵所述流入段112和所述流出段113,或同时打开所述流入段112和所述流出段113。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第一活塞331,所述第二防串水单向阀34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第二活塞341,所述联动阀芯30还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331,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塞341。如此,可实现第一活塞331与第二活塞341联动,从而可实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和第二防串水单向阀34联动。
可选地,所述联动件与第一活塞331一体设置,或者,所述联动件与第二活塞341一体设置。如此,可简化联动阀芯30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还包括压缩弹簧332、及可拆卸连接的阀壳333和阀盖334,所述阀壳333一端呈敞口设置,所述阀盖334设于所述阀壳333的敞口处,所述阀壳333的底部设有过水通孔,所述过水通孔的周缘设有支撑环凸3331,所述阀盖334上设有阀口,所述第一活塞331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环凸3331的内侧,所述压缩弹簧332套设于所述支撑环凸3331外,并设于所述阀壳333的底部与第一活塞331的封堵部之间,所述第一活塞331的封堵部朝向流入段112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防串水单向阀34的结构可参照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的结构,在此不必一一赘述。其中,所述联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活塞341的朝向流出段113的端部。
进一步地,如图2和5所示,所述回水单向阀20的结构可参照回水阀100的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防串水单向阀33的结构,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阀体10上还设有与第二流道12连通的安装口(图未标),所述安装口对应第三流道13的流道口设置,以使回水单向阀20可通过该安装口而安装到第三流道13内。如此,可降低回水单向阀20的安装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回水阀100还包括调水阀70,所述调水阀70通过安装口而安装在第二流道12内,以用于调节第二流道12内水的流速。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回水阀100还包括滤网60,所述滤网60设于所述流入段112。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流道11为直流道,和/或,所述第二流道12为直流道,和/或,所述第三流道13为直流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回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连通段、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通段两端的流入段和流出段;
回水单向阀,所述回水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三流道内;以及
联动阀芯,所述联动阀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同时封堵所述流入段和所述流出段的初始位置、及同时打开所述流入段和所述流出段的打开位置,所述联动阀芯用于在所述流入段内的水压与所述流出段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阀芯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流出段的第一环形封堵部,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侧向凸出于所述联动阀芯,所述流出段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一环形密封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封堵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阀芯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流入段的第二环形封堵部,第二环形封堵部侧向凸出于所述联动阀芯;
所述回水阀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于所述流入段内,所述密封套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二环形密封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封堵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阀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联动阀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段的内壁面凸设有具有过水通道的第一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的内端形成有第一环套,所述联动阀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环套内,所述第一环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阀的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联动阀芯外,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环套,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以使所述联动阀芯具有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趋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的内壁面凸设有具有过水通道的第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的内端形成有第二环套,所述联动阀芯的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的端部设有支撑凸部,所述支撑凸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环套内;和/或,
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上还设有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上还设有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阀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入水活塞和出水活塞,所述第一环形封堵部设于所述出水活塞的远离所述入水活塞的一端,所述第二环形封堵部设于所述入水活塞的远离所述出水活塞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活塞与所述入水活塞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阀芯包括联动设置的第一防串水单向阀和第二防串水单向阀,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设于所述连通段内,所述第二防串水单向阀设于所述流出段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串水单向阀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防串水单向阀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第二活塞,所述联动阀芯还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塞。
13.一种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气加热装置;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的第一流道连接于所述热水管中,所述回水阀的第二流道连接于所述冷水管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为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
CN202010063234.6A 2020-01-19 2020-01-19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Active CN113137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3234.6A CN113137498B (zh) 2020-01-19 2020-01-19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3234.6A CN113137498B (zh) 2020-01-19 2020-01-19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7498A true CN113137498A (zh) 2021-07-20
CN113137498B CN113137498B (zh) 2022-10-14

Family

ID=7680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3234.6A Active CN113137498B (zh) 2020-01-19 2020-01-19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74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1449U (zh) * 1971-03-03 1972-10-11
GB1426799A (en) * 1972-09-07 1976-03-03 Fellingsbro Verkstaeder Valves
CN106403291A (zh) * 2016-08-26 2017-02-15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节能热水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63936A (zh) * 2016-07-29 2019-04-02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利用直供水供应管的热水再循环阀
CN209012490U (zh) * 2018-10-30 2019-06-21 Tcl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异形单向止回阀及零冷水热水器
CN110118273A (zh) * 2019-05-16 2019-08-13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流单向阀及燃气热水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1449U (zh) * 1971-03-03 1972-10-11
GB1426799A (en) * 1972-09-07 1976-03-03 Fellingsbro Verkstaeder Valves
CN109563936A (zh) * 2016-07-29 2019-04-02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利用直供水供应管的热水再循环阀
CN106403291A (zh) * 2016-08-26 2017-02-15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节能热水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012490U (zh) * 2018-10-30 2019-06-21 Tcl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异形单向止回阀及零冷水热水器
CN110118273A (zh) * 2019-05-16 2019-08-13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流单向阀及燃气热水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纪璇等: "太阳能热水器的冷水回流装置", 《电子制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7498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23561A1 (en) Heat Exchangers and Headers Therefor
CN113137498B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113324071A (zh) 进水阀及采暖热水器
EP3380767B1 (en) A domestic appliance system with push-fit fluid coupling
CN113494627A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216715309U (zh) 回水阀及供水系统
CN212318860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110966433A (zh) 接头和热水器
CN211739511U (zh) 一种出水阀组及壁挂炉
CN212616509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209354705U (zh) 燃气单向堵水阀
CN115264124A (zh) 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系统
CN216715307U (zh) 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系统
CN218094413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JP2000018406A (ja) 逆止弁
CN111365494A (zh) 一种自动开关阀芯
CN201575204U (zh) 带有逆止功能的隔离阀
CN212299453U (zh) 一种自带旁通功能的壁挂炉水路系统
CN214999431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水龙头电磁阀
CN215673759U (zh) 阀芯节流式单向阀
CN217817485U (zh) 一种水罐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CN211315224U (zh) 接头和热水器
CN217817430U (zh) 一种壁挂炉
CN110094562B (zh) 回水装置、燃气热水器及热水系统
CN109973690A (zh) 补水阀水路组件及其壁挂炉供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