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6932B - 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36932B CN113136932B CN202110348979.1A CN202110348979A CN113136932B CN 113136932 B CN113136932 B CN 113136932B CN 202110348979 A CN202110348979 A CN 202110348979A CN 113136932 B CN113136932 B CN 1131369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overflow
- water storage
- water
- s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旨在解决绿地系统直接将雨水排放到市政管网中,造成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增大的不足。该发明包括低于地面的生态滞留区、蓄水慢渗区,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之间设置隔墙,隔墙上端均高于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的地表高度,生态滞留区的地表种植有植被,生态滞留区的地下埋设有穿孔管;隔墙上端设有溢流堰,蓄水慢渗区上方安装雨水溢流管,雨水溢流管低于溢流堰,蓄水慢渗区地表靠近隔墙位置和溢流堰对应放置水流冲击块。这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可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并对超标雨水进行二次截留,强化下渗强度,削减雨期地表径流量,有效延迟降雨洪峰,减轻市政雨水管网排水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雨洪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重灰色、轻绿色”的做法造成城市出现内涝积水甚至出现“雨天看海”的现象,为打破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需对城市排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综合应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场地内的雨水就地消纳处理。
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雨洪管理核心理念,优先利用自然排水方式,排除场地内雨水,保证城市开发建设后的径流系数不得大于建设前,在应对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统筹解决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的问题。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在人类选址建造城市之初,大多将城市选择在和山、川、江、湖相毗邻的地方,它给予城市的形态、功能布局及城市景观以很大影响。现代的城市绿地系统对排水的要求越来越高,排水不畅将导致很多城市问题,但是现在的很多绿地系统直接将雨水排放到市政管网中,造成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绿地系统直接将雨水排放到市政管网中,造成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增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它可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并对超标雨水进行二次截留,强化下渗强度,削减雨期地表径流量,有效延迟降雨洪峰,减轻市政雨水管网排水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包括低于地面的生态滞留区、蓄水慢渗区,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之间设置隔墙,隔墙上端均高于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的地表高度,生态滞留区的地表种植有植被,生态滞留区的地下埋设有穿孔管;隔墙上端设有溢流堰,蓄水慢渗区上方安装雨水溢流管,雨水溢流管低于溢流堰,蓄水慢渗区地表靠近隔墙位置和溢流堰对应放置水流冲击块。
生态滞留区接收来自周边地表径流的雨水,雨水下渗后通过穿孔管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网中。生态滞留区内超标雨水经溢流堰排至蓄水慢渗区,雨水在此区域逐层下渗用以补充地下水资源,超标雨水经雨水溢流管排至市政雨水管网。此系统可有效削减暴雨期间的洪峰值,延长雨水下渗时间。溢流堰流出的水流冲击到水流冲击块上,防止水流冲击到蓄水慢渗区地表上,形成凹坑。这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可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并对超标雨水进行二次截留,强化下渗强度,削减雨期地表径流量,有效延迟降雨洪峰,减轻市政雨水管网排水压力。
作为优选,生态滞留区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覆盖层、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层、填料净化层、碎石排水层,穿孔管埋设在碎石排水层中。
覆盖层设置树皮和有机物,种植土层有利于植被的种植,透水土工布层对种植土层和填料净化层进行了有效隔离,使两种材料互不混杂,保持基础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增强构筑物的承载能力。穿孔管埋设在碎石排水层中,不易出现穿孔管堵塞的现象。
作为优选,填料净化层采用碎石和铁刨花混合后铺设形成。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填料净化层的净化效果。
作为优选,蓄水慢渗区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细砾石层、中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层、粗砾石层。
蓄水慢渗区内的雨水自上而下经细砾石层、中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层、粗砾石层下渗,用以补充地下水,暂时不能及时下渗的雨水储存在该区域,超标雨水经雨水溢流管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作为优选,隔墙上端设有溢流斜坡,溢流斜坡上端连接到溢流堰,溢流斜坡下端连接到生态滞留区地表,溢流斜坡上铺设过滤碎石。溢流斜坡上的过滤碎石对水流起到了很好的过滤作用。
作为优选,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的面积比为2:(1.2-0.8)。这样设置充分利用了场地空间。
作为优选,隔墙采用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墙体结构强度好。
作为优选,穿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接入市政雨水管,穿孔管的管壁上布设若干通水孔。通水孔便于向穿孔管内渗水。
作为优选,溢流堰上方设置有隔板、隔离块,溢流堰和隔板之间形成下溢流道,隔板和隔离块之间形成上溢流道,上溢流道置于下溢流道上方,下溢流道内安装过滤板,过滤板上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板上贴合升降板,升降板上和过滤孔一一对应设有若干错孔;上溢流道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冲击段,冲击段安装挡水板,挡水板上端铰接在上溢流道内,挡水板下端连接拉绳;隔板上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滑块、转向轮,滑块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推动面,升降板上端设有顶块,推动面可抵接到顶块下端,顶块和安装腔之间连接定位弹簧,滑块和安装腔之间连接复位弹簧,拉绳绕过转向轮并连接在滑块上。
雨水满出溢流堰后,先通过下溢流道排放,此时过滤板对水流进行过滤,错孔与过滤孔上下错位,错孔局部与过滤孔连通,也就是说过滤孔的开口较小,过滤效果好。防止杂物流入蓄水慢渗区内,继而使杂物流入雨水溢流管,出现雨水溢流管堵塞的现象。当水流量较大时,下溢流道来不及排放雨水,此时雨水通过上溢流道排出,上溢流道内的水流经过冲击段,并冲击到挡水板上,挡水板下端向下转动,从而使拉绳跟着挡水板向下拉动,拉绳拉着滑块移动,滑块上的推动面抵接到顶块上,从而将升降板向上顶起,使错孔与过滤孔的重合面积增加,也就是说过滤孔的开口增大,加快水流的排放速度。上溢流道内水流的流量越大,挡水板转过的角度越大,拉绳拉动滑块移动的距离越大,错孔与过滤孔的重合面积也越大,下溢流道水流的流量也越大。当下溢流道足以排放雨水后,在复位弹簧和定位弹簧作用下,挡水板和升降板回位。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在雨水量较小时,过滤效果好,防止杂物流入蓄水慢渗区内。在雨水量较大时,能够加快雨水的排放。
作为优选,安装腔和上溢流道之间开设倾斜设置的避让孔,拉绳穿过避让孔,避让孔上端位置安装转向轮,安装腔内靠近复位弹簧位置安装转向轮,避让孔下端位置安装辅助轮,拉绳绕过两转向轮并可支撑到辅助轮上。避让孔方便穿过拉绳。当挡水板向下转动后拉绳可支撑在辅助轮上,防止损伤拉绳,便于挡水板对拉绳的可靠拉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可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并对超标雨水进行二次截留,强化下渗强度,削减雨期地表径流量,有效延迟降雨洪峰,减轻市政雨水管网排水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生态滞留区,2、蓄水慢渗区,3、隔墙,4、植被,5、穿孔管,6、溢流堰,7、雨水溢流管,8、水流冲击块,9、覆盖层,10、种植土层,11、透水土工布层,12、填料净化层,13、碎石排水层,14、细砾石层,15、中砂过滤层,16、粗砾石层,17、过滤碎石,18、碎石缓冲层,19、隔离墩,20、隔板,21、隔离块,22、下溢流道,23、上溢流道,24、过滤板,25、过滤孔,26、升降板,27、错孔,28、冲击段,29、挡水板,30、拉绳,31、安装腔,32、滑块,33、转向轮,34、推动面,35、顶块,36、定位弹簧,37、复位弹簧,38、避让孔,39、辅助轮,40、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参见附图1),包括低于地面的生态滞留区1、蓄水慢渗区2,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之间设置隔墙3,隔墙上端均高于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的地表高度,生态滞留区的地表种植有植被4,生态滞留区的地下埋设有穿孔管5;隔墙上端设有溢流堰6,蓄水慢渗区上方安装雨水溢流管7,雨水溢流管低于溢流堰,蓄水慢渗区地表靠近隔墙位置和溢流堰对应放置水流冲击块8。
生态滞留区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覆盖层9、种植土层10、透水土工布层11、填料净化层12、碎石排水层13,穿孔管埋设在碎石排水层中。填料净化层采用碎石和铁刨花混合后铺设形成。碎石和铁刨花的体积比例为1:(0.8-1.0)。
蓄水慢渗区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细砾石层14、中砂过滤层15、透水土工布层、粗砾石层16。细砾石层采用Φ20 mm-Φ40 mm的砾石,粗砾石层采用Φ30 mm-Φ50 mm的砾石。
隔墙采用混凝土墙体,隔墙上端设有溢流斜坡,溢流斜坡上端连接到溢流堰,溢流斜坡下端连接到生态滞留区地表,溢流斜坡上铺设过滤碎石17。地面和生态滞留区之间设置缓冲斜坡,缓冲斜坡上端连接到地面,缓冲斜坡下端连接到生态滞留区,缓冲斜坡上铺设碎石缓冲层18。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的面积比为2:(1.2-0.8),本实施例中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的面积比为2:1。穿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接入市政雨水管,穿孔管的管壁上布设若干通水孔。溢流堰间隔设置若干个,相邻两溢流堰之间设置隔离墩19,隔离墩上端种植有植被。
生态滞留区接收来自周边地表径流的雨水,雨水下渗后通过穿孔管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网中。生态滞留区内超标雨水经溢流堰排至蓄水慢渗区,雨水在此区域逐层下渗用以补充地下水资源,超标雨水经雨水溢流管排至市政雨水管网。此系统可有效削减暴雨期间的洪峰值,延长雨水下渗时间。溢流堰流出的水流冲击到水流冲击块上,防止水流冲击到蓄水慢渗区地表上,形成凹坑。这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可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并对超标雨水进行二次截留,强化下渗强度,削减雨期地表径流量,有效延迟降雨洪峰,减轻市政雨水管网排水压力,增强雨水下渗能力,有效实现海绵设施功能性作用。
实施例2: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参见附图2、附图3),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主要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溢流堰上方设置有隔板20、隔离块21,溢流堰和隔板之间形成下溢流道22,隔板和隔离块之间形成上溢流道23,上溢流道置于下溢流道上方,下溢流道内安装过滤板24,过滤板上设有若干过滤孔25,过滤板上贴合升降板26,升降板上和过滤孔一一对应设有若干错孔27;上溢流道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冲击段28,冲击段安装挡水板29,挡水板上端铰接在上溢流道内,挡水板下端连接拉绳30;隔板上设有安装腔31,安装腔内安装滑块32、转向轮33,滑块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推动面34,升降板上端设有顶块35,推动面可抵接到顶块下端,顶块和安装腔之间连接定位弹簧36,滑块和安装腔之间连接复位弹簧37,拉绳绕过转向轮并连接在滑块上。安装腔和上溢流道之间开设倾斜设置的避让孔38,拉绳穿过避让孔,避让孔上端位置安装转向轮,安装腔内靠近复位弹簧位置安装转向轮,避让孔下端位置安装辅助轮39,拉绳绕过两转向轮并可支撑到辅助轮上。上溢流道内设有台阶面,挡水板与拉绳连接的端部支撑在台阶面上。安装腔内设有横向布设的滑道40,滑块和复位弹簧均安装在滑道内,滑道上设有供顶块穿过的通孔。初始状态下,错孔与过滤孔上下错位,错孔局部与过滤孔连通。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雨水满出溢流堰后,先通过下溢流道排放,此时过滤板对水流进行过滤,错孔与过滤孔上下错位,错孔局部与过滤孔连通,也就是说过滤孔的开口较小,过滤效果好。防止杂物流入蓄水慢渗区内,继而使杂物流入雨水溢流管,出现雨水溢流管堵塞的现象。当水流量较大时,下溢流道来不及排放雨水,此时雨水通过上溢流道排出,上溢流道内的水流经过冲击段,并冲击到挡水板上,挡水板下端向下转动,从而使拉绳跟着挡水板向下拉动,拉绳拉着滑块移动,滑块上的推动面抵接到顶块上,从而将升降板向上顶起,使错孔与过滤孔的重合面积增加,也就是说过滤孔的开口增大,加快水流的排放速度。上溢流道内水流的流量越大,挡水板转过的角度越大,拉绳拉动滑块移动的距离越大,错孔与过滤孔的重合面积也越大,下溢流道水流的流量也越大。当下溢流道足以排放雨水后,在复位弹簧和定位弹簧作用下,挡水板和升降板回位。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在雨水量较小时,过滤效果好,防止杂物流入蓄水慢渗区内。在雨水量较大时,能够加快雨水的排放。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9)
1.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低于地面的生态滞留区、蓄水慢渗区,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之间设置隔墙,隔墙上端均高于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的地表高度,生态滞留区的地表种植有植被,生态滞留区的地下埋设有穿孔管;隔墙上端设有溢流堰,蓄水慢渗区上方安装雨水溢流管,雨水溢流管低于溢流堰,蓄水慢渗区地表靠近隔墙位置和溢流堰对应放置水流冲击块;溢流堰上方设置有隔板、隔离块,溢流堰和隔板之间形成下溢流道,隔板和隔离块之间形成上溢流道,上溢流道置于下溢流道上方,下溢流道内安装过滤板,过滤板上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板上贴合升降板,升降板上和过滤孔一一对应设有若干错孔;上溢流道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冲击段,冲击段安装挡水板,挡水板上端铰接在上溢流道内,挡水板下端连接拉绳;隔板上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滑块、转向轮,滑块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推动面,升降板上端设有顶块,推动面可抵接到顶块下端,顶块和安装腔之间连接定位弹簧,滑块和安装腔之间连接复位弹簧,拉绳绕过转向轮并连接在滑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生态滞留区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覆盖层、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层、填料净化层、碎石排水层,穿孔管埋设在碎石排水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填料净化层采用碎石和铁刨花混合后铺设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蓄水慢渗区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细砾石层、中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层、粗砾石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隔墙上端设有溢流斜坡,溢流斜坡上端连接到溢流堰,溢流斜坡下端连接到生态滞留区地表,溢流斜坡上铺设过滤碎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生态滞留区和蓄水慢渗区的面积比为2:(1.2-0.8)。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隔墙采用混凝土墙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穿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接入市政雨水管,穿孔管的管壁上布设若干通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其特征是,安装腔和上溢流道之间开设倾斜设置的避让孔,拉绳穿过避让孔,避让孔上端位置安装转向轮,安装腔内靠近复位弹簧位置安装转向轮,避让孔下端位置安装辅助轮,拉绳绕过两转向轮并可支撑到辅助轮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8979.1A CN113136932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8979.1A CN113136932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6932A CN113136932A (zh) | 2021-07-20 |
CN113136932B true CN113136932B (zh) | 2022-07-15 |
Family
ID=76810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48979.1A Active CN113136932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3693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27682B1 (ko) * | 2010-12-15 | 2013-01-29 | 한삼코라(주) | 수질정화를 갖는 하천유지용수 저류시스템 |
CN204252264U (zh) * | 2014-10-29 | 2015-04-08 | 河海大学 | 智能导流雨水井栅盖 |
CN105016476A (zh) * | 2015-07-20 | 2015-11-04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具脱氮功能的生态滞留过滤系统 |
CN108571057B (zh) * | 2018-05-04 | 2020-08-07 | 滁州学院 | 一种雨水口截污净水装置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10348979.1A patent/CN11313693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6932A (zh) | 2021-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59825B (zh) | 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 |
CN206752614U (zh) | 一种海绵型道路下沉式绿化分隔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109267445B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 |
CN108193758B (zh) |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 |
CN203080678U (zh) |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 |
CN110042724A (zh) |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 |
CN206681021U (zh) | 一种多功能边坡加固结构 | |
CN106499002B (zh) |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110904979A (zh) | 一种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系统 | |
CN111535098A (zh) |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15856984U (zh) | 用于北方滨海盐碱地区道路雨水净化的侧分带构建系统 | |
CN112832365B (zh) | 一种生态交通枢纽雨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228292U (zh) | 一种先集水后慢漏排水系统 | |
CN206233301U (zh) |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6545257U (zh) | 一种新型绿化带蓄水结构 | |
CN110012770B (zh) | 一种高效削减径流流速和污染物的雨水花园 | |
CN112031114A (zh) | 渗滞型调蓄海绵停车场及雨水调蓄方法 | |
CN113136932B (zh) | 一种蓄水慢渗型绿地系统 | |
CN216786729U (zh) |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 | |
CN215329163U (zh) | 一种用于人行道及绿化带的组合式海绵城市系统的结构 | |
EP1252393B1 (de) | Versickerungssystem | |
CN113863465A (zh) |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系统 | |
CN210439414U (zh)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使用的景观防积水结构 | |
CN212001480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 | |
CN107558587A (zh) | 一种先集水后慢漏排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