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2570A -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2570A
CN113132570A CN201911409767.9A CN201911409767A CN113132570A CN 113132570 A CN113132570 A CN 113132570A CN 201911409767 A CN201911409767 A CN 201911409767A CN 113132570 A CN113132570 A CN 113132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zoelectric element
imaging module
fixed
piezoelectric
movabl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97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2570B (zh
Inventor
桂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97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2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2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2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2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2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模组、电子设备,所述成像模组包括:固定平台;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成像传感元件;透镜片,位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相邻;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且分散在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的外周;至少两个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背的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相连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所述可动端能够在压电元件通电状态下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的方向翘曲。本发明有利于提高光学自动对焦的质量。

Description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终端中,通常会需要让其中的某些部件发生平移、竖直移动或者倾斜,进而实现某些特殊功能。例如目前在一些具有镜头模组的摄像机、照相机和手机等各种电子终端中,通常会通过VCM马达(Voice Coil Actuator/Voice Coil Motor,音圈马达)等驱动机构来使得可移动透镜或图像传感器,在光轴方向上位移以聚焦或变焦,或者,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上位移以防止光学抖动。然而,不同于传统单反相机,在空间体积狭小的手机、微型摄像机、照相机等电子终端实现该功能,是一项巨大工程挑战。而且,随着手机等电子终端的成像系统越来越复杂,镜头模组越来越重,VCM马达等传统的驱动机构的驱动能力逐渐不足,并且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像模组、电子设备,提高光学自动对焦的精准度和可靠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模组,包括:固定平台;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成像传感元件;透镜片,位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相邻;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且分散在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的外周;至少两个压电元件,透镜片所述压电元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背的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相连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所述可动端能够在压电元件通电状态下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的方向翘曲。
可选的,在每个所述压电元件中,平行于所述固定平台、且垂直于固定端到可动端的方向为平移方向;至少两个所述压电元件对应的平移方向不相平行。
可选的,所述成像模组包括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透镜片外周的压电元件,相邻的压电元件的平移方向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压电元件至少包括一对,每对压电元件对称分布于所述透镜片周边。
可选的,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滑槽,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滑槽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所述压电元件的可动端设置有滑轴,所述滑轴套设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的,所述滑槽沿垂直于固定端到可动端的方向上在压电元件可动端两侧具有挡块。
可选的,所述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滑槽和第二子滑槽;所述滑轴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滑槽内且设置于所述可动端一侧的第一滑动端,以及设置于所述可动端背向所述第一滑动端一侧的第二滑动端,第二滑动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子滑槽内。
可选的,所述压电元件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的下表面、以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可动端的上表面固定于所述滑轴上;或者,所述可动端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滑轴上;或者,所述可动端的侧面固定于所述滑轴上。
可选的,所述滑轴与所述压电元件为一体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可动端的柔性结构;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之间通过所述柔性结构相连。
可选的,所述柔性结构的材料和所述压电元件的材料相同,所述柔性结构和压电元件为一体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块,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围壁结构,所述围壁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端背向所述可动端的一侧;所述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围壁结构上。
可选的,所述压电元件包括第一子压电元件和第二子压电元件,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和第二子压电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和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共用所述滑轴,且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和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分别位于所述滑轴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压电元件包括压电叠层结构,所述压电叠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压电层,每一层所述压电层的上表面、下表面均设置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从压电元件远离所述固定平台的方向依次计数,奇数层的电极层之间电连接,偶数层的电极层之间电连接;第一引出端,与奇数层的电极层电连接;第二引出端,与偶数层的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设置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固定端上。
可选的,所述压电层的材料包括石英晶体、氮化铝、氧化锌、锆钛酸铅、钛酸钡、镓酸锂、锗酸锂或锗酸钛。
可选的,所述滑槽的材料包括多晶硅、锗硅或氮化硅;所述滑轴的材料包括多晶硅、锗硅或氮化硅。
可选的,所述固定平台为线路板,所述成像传感元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镜片的上方的透镜组。
可选的,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位于固定平台上且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外周的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组。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成像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成像模组中,包括至少两个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包括与固定端相背的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相连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所述可动端能够在压电元件通电状态下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的方向翘曲,从而使所述透镜片在垂直于固定平台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通过调整所述透镜片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光路的调整,相应调整成像的位置,进而实现了自动对焦(auto focus),而且,与移动透镜组或镜头组相比,透镜片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有利于降低自动对焦的难度,提高自动对焦的精准度和可靠度,此外,所述透镜片与所述传感元件相邻,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移动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最靠近的透镜片,以实现自动对焦,从而使得本发明对光路设计的改动小,有利于降低自动对焦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是本发明成像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目前通过移动镜头组的方式实现自动对焦的难度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模组,包括:固定平台;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成像传感元件;透镜片,位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相邻;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且分散在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的外周;至少两个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背的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相连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所述可动端能够在压电元件通电状态下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的方向翘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成像模组中,包括至少两个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包括与固定端相背的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相连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所述可动端能够在压电元件通电状态下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的方向翘曲,从而使所述透镜片在垂直于固定平台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通过调整所述透镜片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光路的调整,相应调整成像的位置,进而实现了自动对焦(auto focus),而且,与移动透镜组或镜头组相比,透镜片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有利于降低自动对焦的难度,提高自动对焦的精准度和可靠度,此外,所述透镜片与所述传感元件相邻,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移动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最靠近的镜片,以实现自动对焦,从而使得本发明对光路设计的改动小,有利于降低自动对焦的难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5是本发明成像模组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成像模组包括:固定平台10;位于所述固定平台10上的成像传感元件20;透镜片50,位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的上方且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相邻;支撑结构30,位于所述固定平台10上且分散在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的外周;至少两个压电元件40,所述压电元件40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30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背的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50相连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50,所述可动端能够在压电元件40通电状态下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10的方向翘曲。
所述固定平台10用于为成像传感元件20、支撑结构30提供支撑和固定平台。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平台10为线路板(PCB),所述线路板用于为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和所述压电元件40提供电路连接。
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用于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可以为图像传感器,例如:CMOS图像传感器或CCD图像传感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通过引线25与所述线路板实现电连接。
所述透镜片50用于对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调整,从而通过调整所述透镜片50的位置,能够调整成像面的位置,进而实现光学自动对焦。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片50可以为凹透镜或凸透镜。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40的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50相连,且可动端能够在压电元件40通电状态下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10的方向翘曲,因此,当所述可动端翘曲时,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固定平台10表面的方向移动所述透镜片50,进而实现对所述透镜片50的抬升或降低,相应对所述透镜片50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实现光学自动对焦。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片50为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相邻的透镜片,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移动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最靠近的透镜片50以实现光学自动对焦,从而使得本发明的自动对焦的方式对光路的设计改变小,有利于降低自动对焦的难度。
所述支撑结构30用于对所述压电元件40起到支撑的作用。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30包括:支撑块31,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块31上的围壁结构32,所述围壁结构32位于所述固定端背向所述可动端的一侧;所述压电元件40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围壁结构32上。
其中,所述支撑块31用于对压电元件40和围壁结构32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围壁结构32用于固定所述压电元件40的固定端,且所述围壁结构32还对所述压电元件40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块31与所述固定平台10之间的粘结层35。所述粘结层35用于将所述支撑块31固定于所述固定平台1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35的材料为干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35还可以为其他具有粘性的材料。
所述围壁结构32直接或间接的包围所述压电元件40。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31的材料包括硅、锗硅、氮化硅等材料,所述支撑块31可以通过半导体制造工艺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壁结构32的材料包括硅、锗硅、氮化硅等材料,所述壁结构32可以通过半导体制造工艺形成。
所述压电元件40用于在通电时,使可动端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10的方向翘曲,从而能够带动与所述可动端相连的透镜片50在沿垂直于固定平台10表面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40包括压电叠层结构,如图4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元件40的局部放大图,所述压电叠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压电层23,每一层所述压电层23的上表面、下表面均设置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23从压电元件40远离所述固定平台10的方向依次计数,奇数层的电极层之间电连接,偶数层的电极层之间电连接。
为方便示意和说明,本发明示意出了所述压电叠层结构仅包括一层所述压电层23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压电层23下表面的第一电极层21、设置于压电层23上表面的第二电极层22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叠层结构还包括多层的压电层,相应的,所述电极层的数量可以大于两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40还包括支撑层24,所述压电叠层结构相应位于所述支撑层24上。支撑层24用于为压电叠层结构提供支撑的作用。
所述压电元件40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具体地,所述压电元件40通过所述引线45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40还包括:第一引出端251,与奇数层的电极层电连接;第二引出端252,与偶数层的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第一引出端251与第二引出端252用于实现电极层与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端251与所述第一电极层21电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端252与所述第二电极层2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第二引出端252设置于所述压电元件40的固定端上。
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所述第二引出端252均位于所述压电元件40的顶面且作为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所述第二引出端252分别通过一根引线45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使得所述线路板10可以为所述压电元件40的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施加电压,以使所述压电层2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产生压差,从而使得所述压电层23收缩,而由于所述支撑层24无法伸缩,且所述固定端被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30上,因此,所述压电元件40在通电状态下时可动端会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10的方向翘曲,所述可动端于所述透镜片50相连,因此,所述可动端会带动所述透镜片50在沿垂直于所述固定平台10表面的方向上移动。其中,翘曲的方向、翘曲的程度视在所述压电层23上下表面施加的电压而定。
为此,所述压电层23需要采用通电可发生形变的压电材料制成,也就是说,所述压电层23的材料为压电材料,例如:石英晶体、氮化铝、氧化锌、锆钛酸铅(PZT)、钛酸钡、镓酸锂、锗酸锂或锗酸钛等材料。
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直接通过引线45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端251、所述第二引出端252和线路板10,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面设置一个电连接端,将所述第一引出端、所述第二引出端与所述电连接端采用引线电连接,然后再用另外的互连结构(如引线或导电插塞)将所述支撑结构顶面的电连接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引线的长度。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滑槽46,位于所述支撑结构30上,所述滑槽46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50;所述压电元件40的可动端设置有滑轴47,所述滑轴47套设于所述滑槽46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46位于所述支撑块31上。
所述滑槽46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50,且滑轴47设置于所述可动端,滑轴47还套设于所述滑槽46内,也就是说,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50之间滑动连接,如图3所示,当所述可动端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10的方向翘曲时,可动端能够带动所述滑槽46在垂直于所述固定平台10表面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所述滑槽46使所述透镜片50在沿垂直于固定平台10表面的方向移动,相应调整透镜片50与成像传感元件之间的距离,同时,所述可动端能够带动所述滑轴47在所述滑槽46中滑动,所述可动端通过滑轴47仍处于所述滑槽46中,这有利于保证当可动端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10表面的方向发生移动时,仍能够通过滑槽47对透镜片50起到支撑的作用,且滑槽47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10表面的方向的移动小,相应有利于减小透镜片50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10表面的方向的漂移;此外,通过在可动端设置滑轴47,当可动端发生翘曲时可动端带动滑轴47在滑槽46内滑动,还有利于降低所述可动端发生分层或变形、受损的风险。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5所示,示出了本发明成像模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4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滑槽46a和第二子滑槽46b;所述滑轴47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滑槽46a内的第一滑动端47a,以及设置于所述可动端背向所述第一滑动端47a一侧的第二滑动端47b,第二滑动端47b套设于所述第二子滑槽46b内。
通过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子滑槽46a和第二子滑槽46b,且使第一滑动端47a和第二滑动端47b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滑槽46a和第二子滑槽46b内,从而能够增加对可动端的支撑作用,相应提高所述可动端对透镜片50的支撑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滑槽46a和第二子滑槽46b之间可以通过刚性连接件48连接。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滑槽和第二子滑槽、以及所述刚性连接件可以为一体型结构。
所述滑槽46的材料包括多晶硅、锗硅或氮化硅;所述滑轴47的材料包括多晶硅、锗硅或氮化硅。所述滑槽46和滑槽47均可以通过半导体制造工艺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40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30相对的下表面、以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端的侧面固定于所述滑轴47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可动端的上表面固定于所述滑轴上;或者,所述可动端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滑轴上。
具体地,所述可动端可以与所述滑轴47通过黏胶连接,或者通过干膜连接。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滑轴47与所述压电元件40不为一体型结构作为一种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轴与所述压电元件还可以为一体型结构,所述滑轴与所述压电元件的材料相应相同。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滑槽46中仅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滑轴47相连的压电元件40作为一种示例。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子压电元件和第二子压电元件,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和第二子压电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和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共用所述滑轴,且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和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分别位于所述滑轴的两侧。
通过分别设置第一子压电元件和第二子压电元件,且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和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分别位于所述滑轴的两侧,从而在当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和第二子压电元件通电时,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以及所述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分别在所述滑轴的两侧发生翘曲,且当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和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表面的方向发生位移时,两个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在平行于固定平台表面方向发生的位移能够互相抵消,从而有利于防止所述滑槽发生倾斜的问题,相应有利于提高对所述透镜片实现垂直方向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50通过所述滑槽46以及所述滑轴47相连作为一种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动端与透镜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相连,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46与所述透镜片50之间可以通过粘结层相连,所述粘结层的材料可以为具有较强粘性的材料,例如:干膜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46沿垂直于固定端到可动端的方向上在压电元件可动端两侧具有挡块(图未示)。所述挡块有利于避免所述可动端还会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10且垂直于固定端到可动端的方向发生位移。
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压电元件40中,平行于所述固定平台10、且垂直于固定端到可动端的方向为平移方向;至少两个所述压电元件40对应的平移方向不相平行。
具体的,在所述可动端发生翘曲时,所述可动端还会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10且垂直于固定端到可动端的方向发生位移,也就是说,所述可动端还可能会在所述平移方向发生位移,但是,所述可动端不会在平行于固定平台10且沿垂直于平移方向发生位移,通过使至少两个所述压电元件40对应的平移方向不相平行,从而使至少两个所述压电元件40通过各自的不可活动的方向来限定各自的平移方向,进而有利于降低所述透镜片50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10的方向发生漂移问题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光学自动对焦的稳定性。
所述压电元件40至少包括一对,每对压电元件40对称分布于所述透镜片50周边。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40包括两对,两对压电元件40对称分布于所述透镜片50周边。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成像模组包括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透镜片50外周的压电元件40,相邻的压电元件40的平移方向相垂直。
通过使相邻的压电元件40的平移方向相垂直,从而使相邻的压电元件40能够互相限定透镜片50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10方向上的位移,进而防止透镜片50在沿平行于固定平台10的方向发生漂移。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的数量不仅限于4个,所述压电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电元件均匀分布在所述透镜片的外周。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镜片50的上方的透镜组60。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位于固定平台10上且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30外周的镜头支架70,所述镜头支架70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组60。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60为固定透镜组,所述透镜组60通过所述镜头支架70悬置于所述透镜片50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支架70具有连续的侧壁。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支架的侧壁也可以具有开口。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可动端的柔性结构,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之间通过所述柔性结构相连。
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透镜片通过所述柔性结构连接,减小了所述透镜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或与所述压电元件出现分层的风险(若直接将所述压电元件的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连接,在所述压电元件的可动端翘曲时,若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透镜片的连接不牢固,则具有分层的风险,若连接太牢固,则有使所述透镜片变形的风险)。
具体的,所述柔性结构可以包括弧形结构、条状结构、波浪形结构、N字型结构等形状的连接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的连接结构,有利于降低柔性结构的刚性,使得当所述压电元件在通电状态下使所述可动端翘曲时,所述柔性结构也易于发生弯曲或变形,有利于防止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之间发生脱离的问题,且所述柔性结构还能够对所述透镜片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使透镜片在垂直于固定平台表面的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柔性结构的材料和所述压电元件的材料相同,所述柔性结构和压电元件为一体型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结构还可以与所述压电元件不为一体型结构,所述柔性结构还可以与所述压电元件之间互相连接。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相应的,参考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成像模组600。
本发明提供的成像模组600能够实现通过调整所述透镜片50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光路的调整,相应调整成像的位置,进而实现了自动对焦(autofocus),而且,与移动透镜组或镜头组相比,透镜片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有利于降低自动对焦的难度,提高自动对焦的精准度和可靠度,此外,所述透镜片与所述传感元件相邻,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移动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20最靠近的镜片透镜片,以实现自动对焦,从而使得本发明对光路设计的改动小,有利于降低自动对焦的难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例如:提高成像清晰度,相应提高了所述电子设备700的拍摄质量,还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度。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7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各种具备拍摄功能的设备。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平台;
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成像传感元件;
透镜片,位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相邻;
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且分散在所述成像传感元件的外周;
至少两个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背的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相连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所述可动端能够在压电元件通电状态下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平台的方向翘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压电元件中,平行于所述固定平台、且垂直于固定端到可动端的方向为平移方向;至少两个所述压电元件对应的平移方向不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包括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透镜片外周的压电元件,相邻的压电元件的平移方向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至少包括一对,每对压电元件对称分布于所述透镜片周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滑槽,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滑槽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片;
所述压电元件的可动端设置有滑轴,所述滑轴套设于所述滑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沿垂直于固定端到可动端的方向上在压电元件可动端两侧具有挡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滑槽和第二子滑槽;
所述滑轴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滑槽内且设置于所述可动端一侧的第一滑动端,以及设置于所述可动端背向所述第一滑动端一侧的第二滑动端,第二滑动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子滑槽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的下表面、以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
所述可动端的上表面固定于所述滑轴上;
或者,所述可动端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滑轴上;
或者,所述可动端的侧面固定于所述滑轴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轴与所述压电元件为一体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可动端的柔性结构;
所述可动端与所述透镜片之间通过所述柔性结构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的材料和所述压电元件的材料相同,所述柔性结构和压电元件为一体型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块,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围壁结构,所述围壁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端背向所述可动端的一侧;
所述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围壁结构上。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包括第一子压电元件和第二子压电元件,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和第二子压电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和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可动端共用所述滑轴,且所述第一子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和第二子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分别位于所述滑轴的两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包括压电叠层结构,所述压电叠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压电层,每一层所述压电层的上表面、下表面均设置有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从压电元件远离所述固定平台的方向依次计数,奇数层的电极层之间电连接,偶数层的电极层之间电连接;
第一引出端,与奇数层的电极层电连接;
第二引出端,与偶数层的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设置于所述压电元件的固定端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层的材料包括石英晶体、氮化铝、氧化锌、锆钛酸铅、钛酸钡、镓酸锂、锗酸锂或锗酸钛。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材料包括多晶硅、锗硅或氮化硅;所述滑轴的材料包括多晶硅、锗硅或氮化硅。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为线路板,所述成像传感元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镜片的上方的透镜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还包括:位于固定平台上且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外周的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透镜组。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成像模组。
CN201911409767.9A 2019-12-31 2019-12-31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132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9767.9A CN113132570B (zh) 2019-12-31 2019-12-31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9767.9A CN113132570B (zh) 2019-12-31 2019-12-31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2570A true CN113132570A (zh) 2021-07-16
CN113132570B CN113132570B (zh) 2023-03-10

Family

ID=7676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9767.9A Active CN113132570B (zh) 2019-12-31 2019-12-31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25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2049A (zh) * 2022-01-25 2022-04-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8595A (ja) * 2004-09-29 2006-04-13 Kyocera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1823429A (zh) * 2003-09-04 2006-08-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压电陶瓷传感器及便携式设备
CN101153948A (zh) * 2006-09-28 2008-04-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
JP2010284861A (ja) * 2009-06-11 2010-12-24 Sony Corp サーマルヘッド及びサーマル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CN101969097A (zh) * 2009-07-28 2011-02-0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叠层式压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2005075A1 (ja) * 2010-07-05 2012-01-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851969A (zh) * 2015-05-18 2015-08-1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压电陶瓷电感器和包括该压电陶瓷电感器的集成电感器
WO2018112883A1 (zh) * 2016-12-23 2018-06-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429A (zh) * 2003-09-04 2006-08-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压电陶瓷传感器及便携式设备
JP2006098595A (ja) * 2004-09-29 2006-04-13 Kyocera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101153948A (zh) * 2006-09-28 2008-04-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
JP2010284861A (ja) * 2009-06-11 2010-12-24 Sony Corp サーマルヘッド及びサーマル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CN101969097A (zh) * 2009-07-28 2011-02-0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叠层式压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2005075A1 (ja) * 2010-07-05 2012-01-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851969A (zh) * 2015-05-18 2015-08-1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压电陶瓷电感器和包括该压电陶瓷电感器的集成电感器
WO2018112883A1 (zh) * 2016-12-23 2018-06-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2049A (zh) * 2022-01-25 2022-04-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302049B (zh) * 2022-01-25 2022-11-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2570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5208B2 (en) Camera module
TWI579613B (zh) 透鏡模組、影像擷取裝置及電子設備
KR102504287B1 (ko) 웨이퍼 레벨 카메라 모듈
US20130120649A1 (en)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unit
US9516233B2 (en)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tremble
US7800651B2 (en) Image-stabilization driving device
KR101190254B1 (ko) 멤스 액추에이터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EP2074444A1 (en) Design of compact adjustable lens
KR20110064156A (ko) 촬상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40092493A1 (en) Piezoelectric and mems actuator
US20160088198A1 (en) Actuator unit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130734A (zh) 一种压电驱动结构和成像模组
CN113132570B (zh)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CN112825542B (zh) 一种成像模组
CN112351158B (zh) 成像模组及其形成方法、镜头组件
CN113067964B (zh) 一种压电驱动器和成像模组
CN114879336A (zh) 可变焦摄像模组
CN112485880B (zh)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KR20110127923A (ko) 멤스 액추에이터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3497536B (zh) 致动器及其形成方法、驱动方法、电子设备和成像模组
CN113067496B (zh) 一种压电驱动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成像模组
CN112351159B (zh) 成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CN114942505A (zh) 可变焦摄像模组
CN114879335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15202130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