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2217A - 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2217A
CN113132217A CN202110426967.6A CN202110426967A CN113132217A CN 113132217 A CN113132217 A CN 113132217A CN 202110426967 A CN202110426967 A CN 202110426967A CN 113132217 A CN113132217 A CN 113132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address
email
rewriting
s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69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2217B (zh
Inventor
孙晓晨
康新强
柴社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kyguard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kyguard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kyguard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kyguard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69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2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2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2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2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55Directories for electronic mail or instant mess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在通过所述邮件网关接收到邮件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邮件的邮件地址;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该实施方式既可以隐匿真实的发件人地址,又可以根据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投递邮件,实现对邮件的重定向,提高了邮件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邮件因其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目前,电子邮件是根据发件人填写的收件人地址直接投递到收件人客户端,因而在收件人客户端显示的是真实的邮件地址。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通过直接投递电子邮件至收件人客户端的方式,既无法隐藏真实的发件人地址,造成了邮件地址的泄露,也无法对收件人地址进行重定向,进而无法对邮件进行统一拦截处理,降低了邮件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能够通过在邮件网关设置改写规则的方式,对邮件地址进行改写,既可以隐匿真实的发件人地址,又可以根据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投递邮件,实现对邮件的重定向,提高了邮件的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包括:
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
在通过所述邮件网关接收到邮件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邮件的邮件地址;
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
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
可选地,所述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包括:
将所述邮件网关注册至网关管理平台;
通过所述网关管理平台,为一个或多个已注册的邮件网关配置所述改写规则。
可选地,所述改写规则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用户名改写为新用户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域名改写为新域名。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包括: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和/或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分别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以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所述原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原收件人地址的优先级选取一个或多个原收件人地址以进行邮件转发。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发件人地址对应的原发件人地址,以在所转发的邮件中显示所述原发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邮件网关通过邮件传输代理的方式接收或转发所述邮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包括:规则配置模块、邮件接收模块、地址改写模块、邮件转发模块;其中,
所述规则配置模块,用于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
所述邮件接收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邮件网关接收到邮件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邮件的邮件地址;
所述地址改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
所述邮件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
可选地,所述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包括:
将所述邮件网关注册至网关管理平台;
通过所述网关管理平台,为一个或多个已注册的邮件网关配置所述改写规则。
可选地,所述改写规则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用户名改写为新用户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域名改写为新域名。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包括: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和/或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分别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地址改写模块,还用于,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以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所述原收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地址改写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原收件人地址的优先级选取一个或多个原收件人地址以进行邮件转发。
可选地,所述地址改写模块,还用于,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发件人地址对应的原发件人地址,以在所转发的邮件中显示所述原发件人地址。
可选地,所述邮件网关通过邮件传输代理的方式接收或转发所述邮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邮件通信的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在邮件服务器与互联网之间设置邮件网关,并在邮件网关设置改写规则的方式,实现了对邮件地址改写,既可以隐匿真实的发件人地址,又可以根据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投递邮件,实现对邮件的重定向,提高了邮件的处理效率。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邮件网关的部署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5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如图1所示,该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具体可以包括的步骤如下:
步骤S101,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
具体地,参见图2示出的邮件网关的部署结构示意图,其中邮件网关部署在邮件服务器与互联网之间,且每一个邮件服务器都可以对应得部署一个邮件网关以对邮件进行接收和转发。如此,通过在邮件服务器和互联网之间部署邮件网关的方式,可以灵活地在邮件网关上设置邮件地址的改写规则,且该邮件网关不仅可以接收对应的邮件服务器从邮件客户端接收到的待发送邮件,又可以从互联网中接收其他邮件客户端发送的待接收邮件。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示出的邮件客户端、邮件服务器及邮件网关的数量仅为示例,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增加或减少。
更具体地,所述邮件网关通过邮件传输代理的方式接收或转发所述邮件。其中,邮件传输代理即为Mail Transfer Agent,简称为MTA,即本实施例中的邮件网关通过MAT的方式对邮件进行接收和转发。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采用的邮件网关为增强型安全邮件网关(Advanced Secure Email Gateway,ASEG网关)。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仅以ASEG网关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可以实现MTA功能的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包括:将所述邮件网关注册至网关管理平台;通过所述网关管理平台,为一个或多个已注册的邮件网关配置所述改写规则。
具体地,可以在网关管理平台中记录所有邮件服务器对应的已启用的邮件网关,同时,在邮件网关报废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网关管理平台中删除所记录的报废邮件网关。基于此,可以通过网关管理平台在一个或多个已注册的邮件网关中统一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即实现了对多个邮件服务器对应的不同邮件网关的统一管理,提高了邮件网关对应的改写规则的配置效率。可理解的是,既可以通过网关管理平台向邮件网关中一次性配置相同的改写规则,也可以逐个或者分批次地向邮件网关中配置不同的改写规则,或者根据实际需求直接向邮件网关中配置改写规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改写规则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用户名改写为新用户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域名改写为新域名。如以邮件地址abc@xyz.com为例,则其中的abc为用户名,xyz.com为域名;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改写规则将邮件地址abc@xyz.com改写为BCA@xyz.com,也可以将可以根据改写规则将邮件地址abc@xyz.com改写为abc@YZX.com,或改写为BCA@YZX.com。此外,还可以根据邮件地址的实际格式制定不同的改写规则,如在邮件地址指示了主机名的情况下可以将主机名改写为新主机名如将2abc@mail.xyz.com中的主机名mail.xyz.com改写为mail.YZX.com以得到新的邮件地址2abc@mail.YZX.com。
进一步地,改写规则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以改写用户名为例,则改写规则可以直接指示将用户命中的大写字母按照错位的方式改写为小写字母,如将A、B、C分别改写为b、c、a;或将小写字母按照错位的方式改写大写字母,如将a、b、c改写为B、C、A;又或者将阿拉伯数字0-9对应改写为字母A-J;又或者直接指示了改写前后一个或多个邮件地址的对应的关系,如邮件地址a@xyz.com对应的改写后的邮件地址为b@xyz.com等。
步骤S102,在通过所述邮件网关接收到邮件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邮件的邮件地址。具体地,可以根据邮件的格式从邮件中直接获取对应的收件人地址及发件人地址。
步骤S103,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包括: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和/或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可以理解的是,从邮件中解析出的邮件地址既包括发件人地址,又包括收件人地址,因此,既可以根据改写规则仅对发件人地址或收件人地址中任意一种进行改写,也可以同时对二者进行改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改写规则指示了所适用的一个或多个邮件地址的情况下,则在根据改写规则对邮件地址进行改写前,需要进一步判断邮件地址是否为可进行改写的邮件地址,以对符合改写要求的邮件地址进行改写。如以改写规则指示了适用邮件地址包括a@xyz.com、b@xyz.com、c@xyz.com的情况下,则需要先判断从邮件中解析出的邮件地址是否属于其中的一种,当且仅当邮件地址为其中一种时才继续对邮件地址进行改写。
步骤S104,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收件人地址。
也即是说,在仅改写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采用新发件人地址代替发件人地址显示在邮件中,以使邮件客户端在接收到该封邮件时仅展示改写后的新收件人地址,从而实现了对真实发件人地址的隐藏,避免了真实发件人地址的暴露,进而避免了不法用户向泄露的真实发件人地址发送包含有病毒、广告等内容的电子邮件。如以企业A内员工与企业B进行电子邮件沟通为例进行说明,为避免企业内部员工邮件地址的暴露以实现对公交流,在企业A对应的邮件网关接收到企业A的邮件服务器向外发送的电子邮件时,可以直接根据预先配置的改写规则将发件人地址改写为统一的发件人地址(如A@A.com),如此不论是企业A内哪一位员工发出的邮件,最终在企业B员工对应的邮件客户端进行展示始终将发件人地址显示为企业A对应的统一发件人地址A@A.co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如仍以上述企业A对应的统一对外邮件地址为A@A.com为例进行说明,为避免业务企业内员工接收到含有病毒、垃圾广告的邮件,又或者因节假日导致的业务处理不及时等,在企业A对应的邮件网关内接收到的待发送且企业A内员工的邮件时,可以将邮件中的收件地址统一改写为邮件地址A@A.com,如此,可以同归改写邮件地址的方式将企业A内员工的邮件统一投递至邮件地址A@A.com,以对A@A.com内收到的邮件进行统一拦截和处理,进而在提升邮件处理效率的同时保证企业A内员工接收到的邮件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分别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也即是说,既对发件人地址进行改写以隐藏真实的发件人地址,又对收件人地址进行改写以将邮件投递至新收件人地址,以实现对收件人地址的重定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以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所述原收件人地址。具体地,以改写规则指示了邮件地址abc@xyz.com对应的改写后的邮件地址为BCA@xyz.com为例进行说明,若邮件地址指示的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为BCA@xyz.com,则可以根据改写规则,确定收件人地址为BCA@xyz.com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为abc@xyz.com,基于此,可以直接将该封邮件投递至abc@xyz.co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原收件人地址的优先级选取一个或多个原收件人地址以进行邮件转发。如仍以改写规则指示了邮件地址abc@xyz.com、ace@xyz.com、acf@xyz.com对应的改写后的邮件地址均为A@xyz.com为例进行说明,若邮件地址指示的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为A@xyz.com,则可以根据改写规则,确定收件人地址为A@xyz.com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为abc@xyz.com、ace@xyz.com、acf@xyz.com,基于此,根据abc@xyz.com、ace@xyz.com、acf@xyz.com的优先级从中选取一个或多个邮件地址投递邮件,如以abc@xyz.com对应的优先级最高为例,则可以直接将该封邮件投递至abc@xyz.com。
其中,邮件地址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直接设定abc@xyz.com、ace@xyz.com、acf@xyz.com对应的优先级分别为高、中、低,也可以根据在进行邮件地址改写时的时间顺序确定各个邮件地址的优先级。此外,还可以直接随机从原收件人地址中选取一个或多个进行邮件投递。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发件人地址对应的原发件人地址,以在所转发的邮件中显示所述原发件人地址。具体地,仍以改写规则指示了邮件地址abc@xyz.com对应的改写后的邮件地址为BCA@xyz.com为例进行说明,若邮件地址指示的收件人地址为efg@xyz.com且改写后的发件人地址为BCA@xyz.com,则可以根据改写规则,确定发件人地址BCA@xyz.com对应的原发件人地址为abc@xyz.com,基于此,可以将邮件中的发件人地址显示为abc@xyz.com,并将邮件直接投递至efg@xyz.com。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所接收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或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可以不再进行改写还原而是直接按照所指示的邮件地址进行邮件显示及邮件投递。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在邮件服务器与互联网之间设置邮件网关,并在邮件网关设置改写规则的方式,实现了对邮件中邮件地址改写,既可以隐匿真实的发件人地址,又可以根据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投递邮件,实现对邮件的重定向,提高了邮件的处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邮件的安全性。
参见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通信装置300,包括:规则配置模块301、邮件接收模块302、地址改写模块303、邮件转发模块304;其中,
所述规则配置模块301,用于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
所述邮件接收模块302,用于在通过所述邮件网关接收到邮件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邮件的邮件地址;
所述地址改写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
所述邮件转发模块304,用于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包括:
将所述邮件网关注册至网关管理平台;
通过所述网关管理平台,为一个或多个已注册的邮件网关配置所述改写规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改写规则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用户名改写为新用户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域名改写为新域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包括: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和/或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收件人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分别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址改写模块303,还用于,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以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所述原收件人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址改写模块303,还用于,
在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原收件人地址的优先级选取一个或多个原收件人地址以进行邮件转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址改写模块303,还用于,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发件人地址对应的原发件人地址,以在所转发的邮件中显示所述原发件人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邮件网关通过邮件传输代理的方式接收或转发所述邮件。
图4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或电子邮件通信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400。
如图4所示,系统架构4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401、402、403,网络404和服务器405。网络404用以在终端设备401、402、403和服务器4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4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401、402、403通过网络404与服务器4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401、402、4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邮箱客户端等。
终端设备401、402、4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4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401、402、403所发送的电子邮件进行投递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邮件查询请求等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如从邮件网关新接收到的邮件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一般由服务器405执行,相应地,电子邮件通信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405中。
应该理解,图4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系统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5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规则配置模块、邮件接收模块、地址改写模块、邮件转发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规则配置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在通过所述邮件网关接收到邮件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邮件的邮件地址;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在邮件服务器与互联网之间设置邮件网关,并在邮件网关设置改写规则的方式,实现了对邮件中邮件地址改写,既可以隐匿真实的发件人地址,又可以根据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投递邮件,实现对邮件的重定向,提高了邮件的处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邮件的安全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
在通过所述邮件网关接收到邮件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邮件的邮件地址;
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
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包括:
将所述邮件网关注册至网关管理平台;
通过所述网关管理平台,为一个或多个已注册的邮件网关配置所述改写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写规则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用户名改写为新用户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域名改写为新域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包括: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和/或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收件人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分别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以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所述原收件人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原收件人地址的优先级选取一个或多个原收件人地址以进行邮件转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发件人地址对应的原发件人地址,以在所转发的邮件中显示所述原发件人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邮件网关通过邮件传输代理的方式接收或转发所述邮件。
12.一种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规则配置模块、邮件接收模块、地址改写模块、邮件转发模块;其中,
所述规则配置模块,用于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
所述邮件接收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邮件网关接收到邮件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邮件的邮件地址;
所述地址改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
所述邮件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为邮件网关配置邮件地址对应的改写规则,包括:
将所述邮件网关注册至网关管理平台;
通过所述网关管理平台,为一个或多个已注册的邮件网关配置所述改写规则。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写规则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用户名改写为新用户名、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域名改写为新域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改写规则,改写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包括: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和/或
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收件人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收件人地址改写为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改写后的邮件地址,通过所述邮件网关转发所述邮件,包括:
在将所述邮件地址中的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分别改写为新发件人地址、新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在所述邮件中显示新收件人地址、新发件人地址,并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新收件人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改写模块,还用于,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以将所述邮件转发至所述原收件人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改写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收件人地址对应的原收件人地址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原收件人地址的优先级选取一个或多个原收件人地址以进行邮件转发。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改写模块,还用于,
在所接收的邮件对应的邮件地址指示了改写后的发件人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改写规则获取所述发件人地址对应的原发件人地址,以在所转发的邮件中显示所述原发件人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邮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邮件网关通过邮件传输代理的方式接收或转发所述邮件。
23.一种用于电子邮件通信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26967.6A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132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6967.6A CN113132217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6967.6A CN113132217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2217A true CN113132217A (zh) 2021-07-16
CN113132217B CN113132217B (zh) 2023-03-14

Family

ID=76778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6967.6A Active CN113132217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221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0941A (ja) * 2003-06-17 2005-01-13 Ntt Docomo Inc メール転送システム
US20110053618A1 (en) * 2009-08-31 2011-03-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essaging gateway services
CA2762788A1 (en) * 2011-12-23 2013-06-23 Gecko Alliance Group Inc.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a bathing system
CN103220213A (zh) * 2013-04-23 2013-07-24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过滤方法和装置
JP6250778B1 (ja) * 2016-12-15 2017-12-20 楽天株式会社 メールサーバ装置、メールサービス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8512828A (zh) * 2018-02-13 2018-09-07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基于通讯录的邮件标识及过滤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11753223A (zh) * 2020-06-09 2020-10-09 北京天空卫士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0941A (ja) * 2003-06-17 2005-01-13 Ntt Docomo Inc メール転送システム
US20110053618A1 (en) * 2009-08-31 2011-03-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essaging gateway services
CA2762788A1 (en) * 2011-12-23 2013-06-23 Gecko Alliance Group Inc.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a bathing system
CN103220213A (zh) * 2013-04-23 2013-07-24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过滤方法和装置
JP6250778B1 (ja) * 2016-12-15 2017-12-20 楽天株式会社 メールサーバ装置、メールサービス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8512828A (zh) * 2018-02-13 2018-09-07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基于通讯录的邮件标识及过滤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11753223A (zh) * 2020-06-09 2020-10-09 北京天空卫士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2217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18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performing multiple stage email processing with embedded codes
US8458269B2 (en) Selection of email attachment storage location
US8972512B2 (en) Message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60031309A1 (en) Electronic mail attach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70100999A1 (en)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for rendering e-mail messages
US9396460B2 (en) Facilitating a sender of email communications to specify policies with which the email communication are to be managed as a record
CN109154968B (zh) 用于组织内的安全且高效的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6302445A (zh) 用于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02744B (zh) 一种多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0250543B2 (en) Deduplication of e-mail content by an e-mail server
US74721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poofed email by modifying the sender address
KR20060022273A (ko) 요청되지 않은 메시지에 대한 노크 통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53644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oviding autonomic identification of an important message
US200501985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void duplicate electronic mail documents resulting from forwarding of an electronic mail document
US10021054B1 (en) Implementing secured email
CN113329016A (zh) 一种处理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32217B (zh) 一种电子邮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090210500A1 (en)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of enabling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to synergistically identify and control spam e-mail
WO201420329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電子メール閲覧制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1917835A (zh) 一种监控网络数据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4449523B (zh) 用于卫星测控系统的流量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30007140A1 (en) Selective delivery of content via electronic mail
CN112836201A (zh) 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753675A (zh) 一种图片型垃圾邮件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US20210049556A1 (en) Management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Management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