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1966A -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1966A
CN113131966A CN202110410861.7A CN202110410861A CN113131966A CN 113131966 A CN113131966 A CN 113131966A CN 202110410861 A CN202110410861 A CN 202110410861A CN 113131966 A CN113131966 A CN 113131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seband
generate
control sequence
baseban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08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1966B (zh
Inventor
尹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zh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z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zh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z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08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1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1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1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1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1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692Hybrid techniques using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5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将经过预处理的待发送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进行扩频,生成第一基带数据;把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多路;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扩频,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添加同步信号,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插入循环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用以射频处理。本发明实现无线网络去中心化,增加其抗干扰能力和抗跟踪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如何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一直是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常用的抗干扰技术主要有直序扩频技术、跳频、跳时。
直序扩频,发送节点使用高码率的扩频序列来扩展信号的频谱,利用宽频谱获得较强抗干扰能力。跳频,发射机通过按照一定的规律变换发射频率来躲避干扰,接收机需要按相同的方式变换接收频率。跳时,与跳频类似,不同的是发射信号是在时间轴上跳变。
直序扩频虽然具有低功率谱密度,但系统占用频带较宽,强窄带信号同样能对其造成干扰,当多用户复用时,还存在远近效应,即大功率用户信号将淹没小功率用户信号。对于跳频和跳时,某一时刻,信号集中在一定带宽范围内,功率谱密度高,容易被探测和追踪,隐蔽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两次扩频和跳频跳时,实现无线通信的抗干扰和抗跟踪,在每个无线帧添加同步信号实现去中心化的网络同步。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将经过预处理的待发送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处理,生成第一基带数据;把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多路;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扩频,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数据;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添加同步信号,生成第二基带数据;所述同步信号在所述帧结构的设定位置;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插入循化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用以射频处理。
由上,基于多路复制和多路正交调制实现多路冗余传输,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基于多路正交扩频在增强每路扩频抗干扰基础上又降低多路之间干扰,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在每个无线帧增加所述同步信号,便于其他节点同步与其同步,以达到去中心化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基于跳频控制序列把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和各本振信号进行跳频混频,形成射频混频信号;其中,每次跳频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使用不同频率的本振信号,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基于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分时隙进行跳时,形成所述射频信号,用于从天线发射,其中,每次跳时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所述无线帧的时间长度,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时控制序列。
由上,通过跳频混频和射频跳时,增加了射频信号的跟踪困难,降低本发明的射频信号给跟踪的概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扩频时,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所述各路使用的互相正交的第二扩频序列。
由上,通过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所述各路使用的互相正交的第二扩频序列,降低实现的复杂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时,各路的基带调制所使用的子载波均为一个基础子载波的倍数。
由上,通过基础子载波的倍数选择各所述正交子载波,充分利用射频的带宽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或基于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的编码信号。
由上,通过发射所述同步信号让接收节点基于所述同步信号提取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以进行去跳时和去跳频,实现去跟踪。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基于待发送的数据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的步骤至少包括下列之一:信道编码、加扰。
由上,通过信道编码、加扰,增强了网络的纠错和加密能力。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指定邻节点发送数据时,使用已知的所述指定邻节点的帧边界作为本节点的所述无线帧的帧边界。
由上,通过与邻节点同步,保证所发数据为邻节点准确接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对第三基带数据去除循环前缀,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其中,对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去跳时和跳频,生成第三基带数据;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去除同步信号,并进行串并转换,生成多路的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所述同步信号在所述帧结构的设定位置;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生成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并确定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的信号质量;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解扩,生成各路的并行基带数据。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解扩,生成待解扰数据,用以生成待接收数据。
由上,基于多路正交解调、多路正交解扩和多路合并的方法,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去跳时去跳频处理包括: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重组,生成射频混频信号,其中,每次重组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所述无线帧的时间长度;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与各频率的本振信号解混,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其中,每次解混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且每次所述解混基于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使用不同频率的本振信号;对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生成所述第三基带数据。
由上,通过与数据发送节点同步获取其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并使用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提取并恢复基带相关的数据的时间顺序,实现在网络的抗跟踪能力。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时,各子载波的频率均为一个基础子载波频率的倍数。
由上,通过基础子载波的倍数选择各所述正交子载波,充分利用射频的带宽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解扩时,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各路的所述第二扩频序列。
由上,通过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所述各路使用的互相正交的第二扩频序列,降低实现的复杂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时,各路的所述第并行基带数据基于所述信号质量进行加权,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
由上,基于多路的所述信号质量进行加权,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提高系统抗窄待干扰下的能力。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所在网络全带宽信号搜索,获取各邻节点的同步信号,据此确定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基于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在相关的频率和时隙搜索数据发送节点的同步信号,从而确定所述数据发送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及确定该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
由上,基于搜索到的同步信号,确定数据发送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用于处理后续接收的相关的抗跟踪的跳频跳时的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据此确定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包括下列之一:基于所述同步信号,利用提前构建的同步信号与跳时控制序列和跳频控制序列对应关系获取各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从所述同步信号提取各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
由上,基于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的方法,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接收数据,所述处理至少包括下列之一:去除加扰、信道解码。
由上,通过信道解码、去扰,增强了网络的纠错和加密能力。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第一扩频模块,用于将经过预处理的待发送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处理,生成第一基带数据;数据复制模块,用于把基于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多路,其中,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基于待发送的数据预处理生成;正交扩频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扩频,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数据;正交调制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并串转换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添加同步信号,以及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在所述帧结构的设定位置;循化前缀插入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插入循化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用以射频处理。
由上,基于多路复制和多路正交调制实现多路冗余传输,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基于多路正交扩频在增强每路扩频抗干扰基础上又降低多路之间干扰,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在每个无线帧增加所述同步信号,便于其他节点同步与其同步,以达到去中心化效果。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还包括:数模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跳频混频模块,用于基于跳频控制序列把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和各本振信号进行跳频混频,形成射频混频信号,其中,每次跳频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使用不同频率的本振信号,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射频跳时模块,用于基于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分时隙进行跳时,形成所述射频信号,用于从天线发射,其中,每次跳时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所述无线帧的时间长度,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时控制序列。
由上,通过跳频混频和射频跳时,增加了射频信号的跟踪困难,降低本发明的射频信号给跟踪的概率。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路扩频模块还用于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所述各路使用的互相正交的第二扩频序列。
由上,通过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所述各路使用的互相正交的第二扩频序列,降低实现的复杂度。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路调制模块还用于各路的基带调制所使用的子载波均为一个基础子载波的倍数。
由上,通过基础子载波的倍数选择各所述正交子载波,充分利用射频的带宽资源。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或基于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的编码信号。
由上,通过发射所述同步信号让接收节点基于所述同步信号提取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以进行去跳时和去跳频,实现去跟踪。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待发送的数据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其方法至少包括下列之一:信道编码、加扰。
由上,通过信道编码、加扰,增强了网络的纠错和加密能力。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帧边界确定模块,用于向指定邻节点发送数据时使用已知的所述指定邻节点的帧边界作为本节点的所述无线帧的帧边界。
由上,通过与邻节点同步,保证所发数据为邻节点准确接收。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包括:循环前缀去除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基于循环前缀的时间偏置去除循环前缀,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其中,对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去跳时和跳频,生成第三基带数据;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去除同步信号,并进行串并转换,生成多路的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在所述帧结构的设定位置;多路解调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生成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多路解扩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解扩,生成各路的并行基带数据。多路合并模块,用于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第一解扩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解扩,生成待解扰数据,用以生成待接收数据。
由上,基于上述模块实现多路正交解调、多路正交解扩和多路合并的,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跳时去除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重组,生成射频混频信号,其中,每次重组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所述无线帧的时间长度;跳频去除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与各频率的本振信号解混,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其中,每次解混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且每次所述解混基于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使用不同频率的本振信号;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生成所述第三基带数据。
由上,通过与数据发送节点同步获取其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并使用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提取并恢复基带相关的数据的时间顺序,实现在网络的抗跟踪能力。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路解调模块还用于生成所述各子载波,所述各子载波的频率均为一个基础子载波频率的倍数。
由上,通过基础子载波的倍数选择各所述正交子载波,充分利用射频的带宽资源。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路解扩模块还用于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各路的所述第二扩频序列。
由上,通过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所述各路使用的互相正交的第二扩频序列,降低实现的复杂度。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路合并模块具体用于各路的所述第并行基带数据基于所述信号质量进行加权,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
由上,基于多路的所述信号质量进行加权,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提高系统抗窄待干扰下的能力。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同步模块,用于通过对所在网络全带宽信号搜索,获取各邻节点的同步信号,据此确定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控制序列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在相关的频率和时隙搜索数据发送节点的同步信号,从而确定所述数据发送节点的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及确定该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
由上,基于搜索到的同步信号,确定该数据发送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用于处理后续接收的相关的抗跟踪的跳频跳时的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跳频跳时序列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下列之一:基于所述同步信号,利用提前构建的同步信号与跳时控制序列和跳频控制序列对应关系获取各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从所述同步信号提取各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
由上,基于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的方法,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后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接收数据,所述处理至少包括下列之一:去除加扰、信道解码。
由上,通过信道解码、去扰,增强了网络的纠错和加密能力。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总线;
通信接口,其与所述总线连接;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与所述总线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与所述总线连接并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所述实施方式。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申请第一方面任一所述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信号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第一基带数据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信号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二的跳频跳时去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模块A、模块B、模块C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或用于区别不同的实施例,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表示步骤的标号,如S110、S120……等,并不表示一定会按此步骤执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前后步骤的顺序,或同时执行。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无线通信网络,所述网络包括各节点,所述节点使用各方法实施例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
下面结合图1至图4C介绍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异构系统内部通信的各方法实施例。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把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多路。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基于待发送的数据预处理生成。
具体地,一般把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2的幂次方,以降低后续运算的复杂度。
由上,每路数据完全相同,后续通过不同的信道处理,即便一路或几路的数据被干扰,在数据发送节点还可以通过其他路恢复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增强了网络的冗余纠错能力。
步骤120、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扩频,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数据。
其中,所述各第二扩频序列的码率为所述第一基带数据的频谱的若干倍,且所述各第二扩频序列基于一基础扩频序列循环移位产生。
由上,使用高码率的各第二扩频序列来扩展所述第一基带数据的频谱,利用宽频谱获得较强抗干扰能力。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扩频,降低了所述各路数据之间的干扰。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所述各路的第二扩频序列,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步骤130、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空口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各路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设置基础子载波的带宽为Δf,各路使用的子载波均为Δf的倍数,采取上述方法设置的子载波相互正交。
由上,各路所述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上均包含有完整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对于接收节点而言,即便空口存在窄带强干扰信号,也仅仅只会影响一路或几路信号,接收节点仍能通过其他子载波信号解调所述第一基带数据,进而得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
步骤140、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添加同步信号数据,生成第二基带数据。
其中,虑到不同频率子载波信号在时域上的叠加会造成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过大,增加射频电路实现复杂度及系统整体功耗,因而需要再对各路子载波信号使用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完成并串变化。示例地,为了降低IDFT运算的复杂度,并行的数据流一般为2的幂次方,即在步骤110中把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2的幂次方的路。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基带数据中按照无线帧的帧结构添加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在所述帧结构的设定位置。所述同步信号是各节点的标识,用于接收节点识别本节点,并与本节点同步,实现在无中心网络下的各节点同步。
步骤150、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插入循化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用以射频处理。
其中,为了降低子载波之间的干扰和符号间干扰,一般在一个所述符号前面插入循环前缀(Cycle Prefix,CP),循环前缀长度的选择与无线信道的时延扩展和小区的半径大小息息相关,时延扩展和小区半径越大,需要的循环前缀也越长。所述符号为一个OFDM时隙下一个时间片。
具体地,基于无线帧的帧边界确定各所述循环前缀的位置,依据循环前缀长度,添加所述循环前缀。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中,基于多路复制和多路正交调制实现多路冗余传输,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基于多路正交扩频在增强每路扩频抗干扰基础上又降低多路之间干扰,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在每个同步帧里增加同步信号,实现在无中心网络下的各节点同步。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继承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全部方法,具有其所有的优点。下面结合图2A重点介绍其中不同的部分。
图2A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对于向定向节点发送业务数据,获取定向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作为发送节点的帧边界。
其中,获取定向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作为发送节点的帧边界,并与之同步,降低因为时偏带来的干扰。
步骤220、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加扰,生成第一基带加扰数据。
其中,所述信道编码用于增强所述待发送的数据的纠错能力,可能的所述信道编码有卷积码、Turbo码、Polar码等,基于后续基带处理而选择合适的所述信道编码,所述加扰增加所述待发送的数据的保密性。
步骤230、对所述第一基带加扰数据直接扩频,生成第一基带数据。
其中,所述直接扩频使用高码率的第一扩频序列来扩展所述第一基带加扰数据的频谱,利用宽频谱获得较强抗干扰能力。
步骤240、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进行多路复制、多路正交扩频、多路正交调制、并串转换和添加同步信号、及插入循化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本步骤的详细实现方法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详述。
步骤250、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用以射频处理。
其中,所述第三基带数据转化为模拟信号,以在射频上通过混频把其搬迁射频的频率上进行无线发送。
步骤260、基于跳频控制序列把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跳频混频,形成射频混频信号。
其中,基于同步信号和跳频控制序列一一对应,同时,同步信号包括跳频控制序列或基于跳频控制序列的编码信号,便于接收节点获取。
具体地,在一个跳频周期内,每一个无线帧使用不同的频率的本振,所述本振的频率随着跳频控制序列中每位进行变化。
较佳地,基于跳频控制序列形成射频混频信号增加射频信号的跟踪困难,降低本发明的射频信号给跟踪的概率。
步骤270、基于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分时隙进行跳时,形成所述射频信号,用于从天线发射。
其中,基于同步信号和跳时控制序列一一对应,同时,同步信号包括跳时控制序列或基于跳时控制序列的编码信号,便于接收节点获取。具体地,在一个跳时周期内,各个无线帧不再是按照时间顺序发送,而是基于跳时控制序列跳动发送。
更佳地,基于跳时控制序列形成射频混频信号进一步增加射频信号的跟踪困难,更加降低本发明的射频信号给跟踪的概率。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中,在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和去中心化能力基础上,又通过跳频混频和射频跳时,增加了射频信号的跟踪困难,降低本发明的射频信号被跟踪的概率。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为例,介绍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2B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信号流程,其包括:
步骤2010、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加扰,生成第一基带加扰数据。
具体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表示为x(t),所述信道编码用于增强所述待发送的数据的纠错能力,本具体实施方式空口采用OFDM的技术,基带使用高速率的Turbo码;所述加扰使用加扰序列不限,加扰序列直接与x(t)信道编码后的序列进行异或运算产生所述第一加扰基带数据,在图2B中表示为b(t)。
步骤2020、对所述第一基带加扰数据一次扩频,生成第一基带数据。
具体地,本步骤扩频使用的第一扩频序列α:{α12,…,αN}进行直接扩频,长度为N。第一加扰基带数据b(t)经过第一扩频序列α直接扩频后生成数据量扩大到N倍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在图2B中表示为d(t)。如下式所示:
d(t)=b(t)*α (1)
bi是第一加扰基带数据b(t)的第i个比特,dij是其第一次扩频后d(t)第j个比特,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022114480000161
其中,所述第一扩频序列α为图2B中的第一扩频序列生成器产生。
步骤2030、把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多路。
具体地,把第一基带数据d(t)复制成M路,分别表示为图2B中的d1(t),d2(t),…,dM(t)。为降低后续运算的复杂度,M为2的幂次方。
步骤2040、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扩频序列进行二次扩频,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数据。
具体地,本步骤扩频使用扩频阵列β,β包M个扩第二个扩频序列,长度均为L,第m路扩频序列为βm:{βm1,βm2,…,βmL},扩度为L。第m路的第一基带数据表示为dm(t),经过第m路的第二扩频序列βm直接扩频后,形成数据扩大L倍的并行基带数据,表示为图2B中的ddm(t),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022114480000171
步骤2020中的dij复制到第m路,经过βm序列扩频,变为L个比特,其中,每个比特表示为ddmijk,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022114480000172
其中,第m路的第二扩频序列βm为基础扩频序列β0在第二扩频序列生成器中循环移位产生的正交扩频序列。
步骤2050、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
具体地,各路子载波均为基础子载波Δf的整数倍,第m路的子载波为mΔf。mΔf基于各路子载波的t的干扰状况确定其调制方式。每路调制时分别形成I支路和Q支路的调制数据。第m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为图2B中pm(t),其包括I支路和Q支路的数据。
步骤2060、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添加同步信号,生成第二基带数据。
具体地,使用IDFT分别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的I支路和Q支路的数据完成并串变换,并分别在并串变换后的I支路和Q支路,添加相应的同步信号,形成第二基带数据,在图2B中表示为s(t)。同步信号用无线帧的设定位置,使用固定的调制方式和已知的内容。
步骤2070、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插入循化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
具体地,基于无线帧的帧边界确定各所述符号的循环前缀的位置,插入所述循化前缀,对图2B的s(t)I支路和Q支路的第二基带数据,分别基于所述符号所述循化前缀,形成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在图2B中表示为ss(t)。所述符号为一个时限的中一个时间片长度。
步骤2080、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用以射频处理。
具体地,把所述第三基带数据的I支路和Q支路的数据合在一起进行形成数模转换,形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在图2B中表示为sa(t)。
步骤2090、基于跳频控制序列把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跳频混频,形成射频混频信号。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节点为终端形式,为了在终端上的降低实现难度,采用2个本振,分别产生一个不同频率的所述本振信号。基于跳频控制序列乒乓选择2个本振的所述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形成射频混频信号,在图2B中表示为rm(t)。每次跳频占用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
步骤2100、基于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分时隙进行跳时,形成所述射频信号,用于从天线发射。
具体地,在一个跳时周期内,各个无线帧不再是按照时间顺序发送,而是基于跳时控制序列跳动发送,每次跳频占用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在图2B中用RF开关实现跳时,所述射频混频信号经过跳时后,形成所述射频信号,在图2B中表示为rf(t),从天线发射。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多路复制、多路正交扩频和多路正交调制,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在每个无线帧中添加同步信号实现去中心化;又通过跳频混频和射频跳时,增加了射频信号的跟踪困难,降低本发明的射频信号给跟踪的概率。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
图3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对第三基带数据去除循环前缀,生成第二基带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从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处理得到。在发送数据时为了降低子载波之间的干扰和符号间干扰,一般在一个符号前面插入循环前缀,所述符号为一个OFDM时隙下一个时间片。在接收数据时,需要去除该循环前缀。
具体地,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获取各所述符号的起始位置,从而基于循环前缀的长度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去除各所述循环前缀,形成所述第二基带数据。
步骤32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去除同步信号,并进行串并转换,形成多路的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
具体地,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结构,确定同步信号的位置从而去除同步信号。并使用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完成串并变化,生成多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为了降低DFT运算的复杂度,并行的数据流一般为2的幂次方。
步骤330、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生成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并确定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的信号质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空口使用OFDM技术,各路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设置基础子载波的带宽为Δf,各路使用的子载波均为Δf的倍数,采取上述方法设置的子载波相互正交。
具体地,各路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均包含噪声,对各路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的信号质量进行估计,用于后续各路的数据合并。
由上,各路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上均包含有完整的待接收数据,即便空口存在窄带强干扰信号,也仅仅只会影响一路或几路信号,仍能通过其他路信号得到所述待接收的数据。
步骤340、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解扩,生成各路的并行基带数据。
其中,本步骤使用的各扩频序列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且基础扩频序列和循环移位的方式均为本接收节点的已知方式,与发送节点的基础扩频序列和循环移位的方式完全一致。
由上,使用相互正交的各扩频序列进行解扩,降低了所述各路数据之间的干扰。基于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所述各路的扩频序列,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步骤350、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用以生成待接收数据。
具体地,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取最好信号质量的数据、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加权。
由上,本实例采用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加权的方式,即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加权,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提高了接收的数据抗干扰能力。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中,基于多路正交解调、多路正交解扩和多路合并的方法,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
图4A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对天线接收的全带宽射频信号进行搜索,确定各邻节点的同步信号、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
其中,基于第一搜索窗口对天线接收的全带宽的射频信号搜索,因为同步信号为固定调制方式且编码方式已知,可以从各频率的射频信号搜索出各邻节点的同步信号。因为同步信号无线帧的设定位置,基于其中一邻节点的同步信号确定其帧边界,并作为本节点的帧边界。
其中,确定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包括下列之一:基于所述同步信号,利用提前构建的同步信号与跳时控制序列和跳频控制序列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从所述同步信号提取所述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
步骤420、基于各邻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跳时控制序列在相关频率和时隙接收发送数据节点的同步信号,从而确定发送数据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跳时控制序列和帧边界。
其中,基于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确定各邻节点可能存在发送数据的频率,同时基于各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确定各邻节点可能存在发送数据的时隙,从而监听这些频率和时隙以确定发送数据的邻节点。
示例地,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发送数据的节点会先发送固定的前导信号,当检测到前导信号时,就在该前导信号所在的频率和时隙继续接收数据,并基于第二搜索窗口从所接收的数据中搜索出发送数据的同步信号,确定发送数据的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跳时控制序列和帧边界。其中,第二搜索窗口是与其他邻节点同步的基础上在确定的频率和时隙搜索同步信号,其小于第一搜索窗口,搜索速度快。
步骤430、基于所述跳频控制序列、跳时控制序列对数据发送节点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第三基带数据。
其中,本步骤的详细方法和优点参见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第三基带数据生成方法,这里不再详述。
步骤440、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和同步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并对处理后的多路数据进行正交解调、正交解扩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
其中,本步骤的详细方法和优点参见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详述。
步骤450、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进行直接解扩,生成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
其中,本步骤直接解扩使用的第一扩频序列为已知序列,与数据发送节点扩频时保持一致。所述第一基带数据的频谱为所述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的若干倍,从宽频谱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的频谱中解扩所述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获得较强抗干扰能力。
步骤460、对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进行去扰和信道解码,生成接收的待接收数据。
其中,所述信道解码可能的实施方式有卷积码、Turbo码、Polar码等,与数据发送节点的信道编码对应。所述去扰使用的扰码与与数据发送节点的扰码对应。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第三基带数据生成方法】
图4B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的第三基带数据生成方法的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31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对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重组,生成射频混频信号。
其中,每次重组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确定各无线帧真正的时间顺序。
步骤432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与各频率的本振信号解混,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
其中,每次解混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且每次所述解混基于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使用不同频率的本振信号。具体地,基于搜索到的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数据发送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是基于已知的同步信号与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的关系确定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从所述同步信号中提取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需要数据发送节点在同步信号中包含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
步骤4330、对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生成所述第三基带数据。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中,基于多路正交解调、多路正交解扩和多路合并的方法,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又通过同步信号同步,基于去除跳频和跳时方式重组相关接收数据,实现对抗跟踪的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提高了网络的抗跟踪能力。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为例,介绍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介绍确定数据发送节点后的通信数据的接收的详细实施方式,不包括同步过程和数据发送节点的确定过程。
图4C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信号流程,其包括:
步骤401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时控制序列对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去跳时重组,生成射频混频信号。
具体地,在一个跳时周期内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去跳时重组,使其恢复至原发送顺序,去跳时重组以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为单位。在图4C中用RF开关实现去跳时重组,时刻t所述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在图4C中表示为rf(t),经过去跳时重组后生成所述射频混频信号在图4C中表示为rm(t),发送至混频器解混。因为所述射频信号包含噪声,所述所述射频混频信号同样包含噪声。
步骤402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通过解混去跳频,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
具体地,所述射频混频信号rm(t)为跳频信号,在不同跳频时间使用不同的射频频率,通过数据发送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使所述射频混频信号rm(t)在不同跳频单位时间内与不同频率的本振信号解混,得到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在图4C中表示为sa(t)。各频率的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sa(t)也同样均包含噪声。本实施方式的节点为终端形式,为了在终端上的降低实现难度,采用2个本振,分别产生一个不同频率的所述本振信号,每个跳频单位时间内使用的频率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确定。
步骤4030、对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生成各频率的第三跳基带数据。
其中,本步骤生成所述第三基带数据为数字信号,以进行后续的基带处理,同样地,其也同样包括噪声。
具体地,对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sa(t)进行模数转换后,形成I支路和Q支路的各频率的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在图4C中表示为ss(t)。
步骤404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对第三基带数据去除循环前缀,生成第二基带数据。
具体地,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所述帧边界,获取各所述符号的起始位置,从而基于循环前缀的长度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去除各所述循环前缀,对I支路和Q支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同时去除,形成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在图4C中表示为ss(t)。
步骤405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去除同步信号,并进行串并转换,形成多路的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
具体地,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结构,确定同步信号的位置从而去除同步信号。并使用DFT完成串并变化,生成多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在图4C中表示为pm(t),m表示1到M路中一路。本步骤操作也是分I支路和Q支路同时进行,为了降低DFT运算的复杂度,并行的数据路数M一般为2的幂次方。
步骤4060、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生成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并确定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的信号质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空口使用OFDM技术,各路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对各路的I支路和Q支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一起均衡和解调,形成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在图4C中表示为ddm(t),m表示1到M路中一路。设置基础子载波的带宽为Δf,各路使用的子载波均为Δf的倍数,采取上述方法设置的子载波相互正交。
具体地,各路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均包含噪声,对各路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的信号质量进行估计,用于后续各路的数据合并。
由上,各路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上均包含有完整的待接收数据,即便空口存在窄带强干扰信号,也仅仅只会影响一路或几路信号,仍能通过其他路信号得到所述待接收的数据。
步骤4070、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二次解扩,生成各路的并行基带数据。
具体地,本步骤使用的各第二扩频序列在第二扩频序列生成器中基于一基础扩频序列的循环移位产生,且基础扩频序列和循环移位的方式均为本接收节点的已知方式,与发送节点的基础扩频序列和循环移位的方式完全一致。对各路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分别解扩,生成各路的所述并行基带数据,在图4C中表示为dm(t),m表示1到M路中一路。
具体地,本步骤的使用各第二扩频序列为L位,L个所述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经过解扩后变成一位数据,即把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中L位的能量合并到一位比特中,提高了解扩后的数据抗干扰能力。
步骤4080、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用以生成待接收数据。
具体地,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取最好信号质量的数据、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加权。本步骤采用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加权的方式,即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加权,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在图4C中表示为d(t)。
步骤4090、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进行一次解扩,生成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
其中,本步骤一次解扩使用的第一扩频序列为已知序列,与数据发送节点扩频时保持一致,该序列为N位,把所述第一基带数据的N位数据解扩为所述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的一位数据,获得较强抗干扰能力。所述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在图4C中表示为b(t)。
步骤4100、对所述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进行去扰和信道解码,生成接收的待接收数据。
具体地,所述信道解码可能的实施方式有卷积码、Turbo码、Polar码等,与数据发送节点的信道编码对应,示例地,本步骤使用Turbo码。所述去扰使用的扰码与数据发送节点的扰码对应。对所述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进行去扰和信道解码,生成接收的待接收数据,在图4C中表示为x(t)。
由上,通过与数据发送节点同步获取其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并使用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提取并恢复基带相关的数据的时间顺序,实现在网络的抗跟踪能力。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中,基于多路正交解调、多路正交解扩和多路合并的方法,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又通过同步信号同步,基于去除跳频和跳时方式重组相关接收数据,实现对抗跟踪的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提高了网络的抗跟踪能力。
下面基于图5至图8B介绍本发明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一】
图5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其包括以下模块:
数据复制模块510、用于把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多路;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基于待发送的数据预处理生成。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110。
多路扩频模块520、用于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扩频序列进行扩频,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120。
多路调制模块530、用于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130。
并串转换模块540、用于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添加同步信号数据,以及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140。
循环前缀插入模块550、用于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插入循化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用以射频处理。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150。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一中,基于多路复制和多路正交调制实现多路冗余传输,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基于多路正交扩频在增强每路扩频抗干扰基础上又降低多路之间干扰,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二】
图6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其包括以下模块:
定向帧边界获取模块610、用于对于向定向节点发送业务数据时获取定向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作为发送节点的帧边界。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210。
信道编码和加扰模块620、用于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加扰,生成第一基带加扰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220。
一次扩频模块630、对所述第一基带加扰数据直接扩频,生成第一基带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230。
二次扩频和调制模块640、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进行多路复制、正交扩频、正交调制、并串转换、插入循化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本步骤的详细实现方法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详述。其模块结构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一。
数模转换模块650、用于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250。
跳频混频模块660、用于基于跳频控制序列把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跳频混频,形成射频混频信号。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260。
射频跳时模块670、基于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分时隙进行跳时,形成所述射频信号,用于从天线发射。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270。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二中,基于多路复制、多路正交扩频和多路正交调制,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又通过跳频混频和射频跳时,增加了射频信号的跟踪困难,降低本发明的射频信号给跟踪的概率。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一】
图7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其包括以下模块:
循环前缀去除模块710、用于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基于循环前缀的时间偏置去除循环前缀,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310。
串并转换模块720、用于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去除同步信号,以及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进行串并转换,生成多路的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320。
多路解调模块730、用于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生成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330。
多路解扩模块740、用于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扩频序列进行解扩,生成各路的并行基带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340。
多路合并模块750、用于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用以生成待接收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350。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一中,基于多路正交解调、多路正交解扩和多路合并的方法,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二】
图8A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其包括以下模块:
同步模块810、用于对天线接收的全带宽射频信号进行搜索,确定各邻节点的同步信号、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410。
控制序列确定模块820、用于基于各邻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跳时控制序列在相关频率和时隙接收发送数据节点的信号,从而确定发送数据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和跳时控制序列。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420。
跳频跳时去除模块830、用于基于所述跳频控制序列、跳时控制序列对数据发送节点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其详细方法和优点参见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第三基带数据生成方法,这里不再详述。其模块结构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二的跳频跳时去除模块。
解调和二次解扩模块840、用于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和同步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并对处理后的多路数据进行正交解调、正交解扩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其详细方法和优点参见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详述。其模块结构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一。
一次次解扩模块850、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进行直接解扩,生成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450。
信道解码及去扰模块860、用于对对所述第一基带待去扰数据进行去扰和信道解码,生成接收的待接收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460。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二的跳频跳时去除模块】
图8B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的跳频跳时去除模块的结构,其包括以下模块:
跳时去除模块8310、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信号重组,生成射频混频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第三基带数据生成方法的步骤4310。
跳频去除模块8320、用于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数据解混,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第三基带数据生成方法的步骤4320。
跳频去除模块8330、用于对第三基带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生成第三基带数据。其原理和优点参照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第三基带数据生成方法的步骤4330。
综上,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二中,基于多路正交解调、多路正交解扩和多路合并的方法,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又通过同步信号同步,基于去除跳频和跳时方式重组相关接收数据,实现对抗跟踪的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提高了网络的抗跟踪能力。
【计算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下面图9详细介绍。
该计算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通信接口930、总线940。
应理解,该图所示的计算设备900中的通信接口930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其中,该处理器910可以与存储器920连接。该存储器920可以用于存储该程序代码和数据。因此,该存储器920可以是处理器910内部的存储单元,也可以是与处理器910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还可以是包括处理器910内部的存储单元和与处理器910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的部件。
可选的,计算设备900还可以包括总线940。其中,存储器920、通信接口930可以通过总线940与处理器910连接。总线940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FS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9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该图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910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或者该处理器910采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该存储器9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10提供指令和数据。处理器9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处理器91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计算设备9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910执行所述存储器920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执行各方法实施例的操作步骤。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设备900可以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方法中的相应主体,并且计算设备9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本实施例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计算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的操作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畴。

Claims (13)

1.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经过预处理的待发送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处理,生成第一基带数据;
把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多路;
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处理,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数据;
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
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添加同步信号,生成第二基带数据;
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插入循环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用以射频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第三基带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
基于跳频控制序列把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和各本振信号进行跳频混频,形成射频混频信号;其中,每次跳频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且每次所述跳频混频使用不同频率的本振信号,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频控制序列;
基于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分时隙进行跳时,形成所述射频信号,用于从天线发射,其中,每次跳时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所述无线帧的时间长度,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时控制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或基于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的编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指定邻节点发送数据时,使用已知的所述指定邻节点的帧边界作为本节点的所述无线帧的帧边界。
5.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对第三基带数据去除循环前缀,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其中,基于对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处理而得到第三基带数据;
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去除同步信号,并进行串并转换,生成多路的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
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生成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并确定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的信号质量;
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解扩,生成各路的并行基带数据;
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
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解扩,生成待解扰数据,用以生成待接收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对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处理而得到第三基带数据包括:
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时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重组,生成射频混频信号,其中,每次重组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所述无线帧的时间长度;
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跳频控制序列对所述射频混频信号与各频率的本振信号解混,生成第三基带模拟信号,其中,每次解混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无线帧的时间长度,且每次所述解混基于所述跳频控制序列使用不同频率的本振信号;
对所述第三基带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生成所述第三基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信号质量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时,各路的所述并行基带数据基于所述信号质量进行加权,生成所述第一基带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对所在网络全带宽信号搜索,获取各邻节点同步信号,据此确定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所述跳时控制序列;
基于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在相关的频率和时隙搜索数据发送节点的同步信号,从而确定所述数据发送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及确定该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据此确定各邻节点的所述跳频控制序列和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包括下列之一:
基于所述同步信号,利用提前构建的同步信号与跳时控制序列和跳频控制序列对应关系获取各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
从所述同步信号提取各邻节点的所述跳时控制序列和所述跳频控制序列。
10.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扩频模块,用于将经过预处理的待发送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处理,生成第一基带数据;
数据复制模块,用于把基于第一基带数据复制成多路,其中,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基于待发送的数据预处理生成;
多路扩频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第二扩频序列进行扩频,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数据;
多路调制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各路的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
并串转换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扩频并行基带调制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添加同步信号,以及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在所述帧结构的设定位置;
循化前缀插入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插入循化前缀,生成第三基带数据,用以射频处理。
11.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前缀去除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发送节点的无线帧的帧边界对第三基带数据基于循环前缀的时间偏置去除循环前缀,生成第二基带数据,其中,对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去跳时去跳频处理,生成第三基带数据;
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无线帧的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去除同步信号,并进行串并转换,生成多路的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在所述帧结构的设定位置;
多路解调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调制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进行解调,生成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
多路解扩模块,用于对各路的所述待解扩并行基带数据使用相互正交的各扩频序列进行解扩,生成各路的并行基带数据;
多路合并模块,用于对所述并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第一基带数据;
第一解扩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基于第一扩频序列解扩,生成待解扰数据,用以生成待接收数据。
12.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线;
通信接口,其与所述总线连接;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与所述总线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与所述总线连接并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方法。
13.提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方法。
CN202110410861.7A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131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0861.7A CN113131966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0861.7A CN113131966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1966A true CN113131966A (zh) 2021-07-16
CN113131966B CN113131966B (zh) 2022-09-16

Family

ID=7677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0861.7A Active CN113131966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19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5654A (zh) * 2022-05-11 2022-07-22 上海金卓科技有限公司 Ofdm系统参考符号编码及噪声功率估计和信道估计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529A (zh) * 2006-07-20 2007-01-24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快速跳扩频通信方法
CN101394390A (zh) * 2008-10-20 2009-03-25 北京鑫百灵宽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频型pdh微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2082592A (zh) * 2010-12-15 2011-06-01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高速总线和gpu的快跳频多发多收系统通信方法
CN103595680A (zh) * 2013-10-28 2014-02-19 西京学院 一种正交码时分多子信道扩谱技术系统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529A (zh) * 2006-07-20 2007-01-24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快速跳扩频通信方法
CN101394390A (zh) * 2008-10-20 2009-03-25 北京鑫百灵宽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频型pdh微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2082592A (zh) * 2010-12-15 2011-06-01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高速总线和gpu的快跳频多发多收系统通信方法
CN103595680A (zh) * 2013-10-28 2014-02-19 西京学院 一种正交码时分多子信道扩谱技术系统及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5654A (zh) * 2022-05-11 2022-07-22 上海金卓科技有限公司 Ofdm系统参考符号编码及噪声功率估计和信道估计的方法
CN114785654B (zh) * 2022-05-11 2024-03-29 上海金卓科技有限公司 Ofdm系统参考符号编码及噪声功率估计和信道估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1966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igangirov Theory of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KR101514630B1 (ko) Ofdm 시스템을 위해 첨두 전력 대 평균 전력 비율(papr)이 낮은 2진수 프리엠블 시퀀스를 생성하는 방법
KR100651536B1 (ko)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작 모드 정보 송수신방법
JP5551277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送信特性を信号で送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558191B2 (en) Method of OFDM communication using superposition coding
JP5290309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改善されたデータ復調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AU2004238461A1 (en) Soft handoff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wireless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374836A1 (en) New radio pbch scrambling design
JPH1168696A (ja) 通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並びにセルラー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Yang et al. The spread spectrum GFDM schemes for integrated satellite-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91692B2 (ja) スペクトル拡散無線通信用のフレーム同期技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3131966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1817814A (zh) 一种基于ssb的5g nr信号屏蔽方法及系统
KR20070121583A (ko)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CN112187694B (zh) 一种基于dmrs的手机终端信号屏蔽方法及系统
US10979263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90189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US1136823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t level signal processing
CN110808752A (zh) 一种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0278041B (zh) 差分混沌键控调制解调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0881421B1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신호 수신방법
CN113315610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Arevalo et al. Playing with blocks: A new combination of block transmission and the CDMA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
Wang et al. Preamble design in Ultra Mobil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Xiang et al. Reducing cyclic prefix overhead based on symbol repetition in NB-IoT-based maritime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