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1042A -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1042A
CN113131042A CN202110305621.0A CN202110305621A CN113131042A CN 113131042 A CN113131042 A CN 113131042A CN 202110305621 A CN202110305621 A CN 202110305621A CN 113131042 A CN113131042 A CN 113131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temperature sensor
power supply
radiat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56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逸民
韩娟
孟毅
赵寒
张亦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V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3056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1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1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1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5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激光器本体、锂电池电源系统、散热器、循环泵、保温袋、循环水道、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控系统;散热器贴设于激光器本体,保温袋裹设于锂电池电源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散热器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锂电池电源系统的温度,温控系统用于控制循环泵并将散热器内的冷却液通过循环水道循环至保温袋处。该新型便携式激光器的目的是解决低温锂电池的电源系统续航时间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激光器常采用市电(220V交流电源)作为供电的方式,但在野外无市电接口时会给激光器的应用带来不便。随着三元锂电池成本的降低、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寿命的提升,使其成为激光器供电电源的首选。锂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和可用容量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较大。气温低的条件下,电池的可用容量减小,放电量减小,导致锂电池的续航时间减少;气温高的条件下,锂电池输出功率增大,自放电率变大,损害电池的性能同时还会导致电池内部化学平衡遭到破坏,降低电池的循环寿命。便携式激光器使用锂电池供电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要解决锂电池低温工作环境下的续航问题。
专利号CN208539066U公开的户外低温用锂电池组采用的是自加热技术。该技术可以增加锂电池的续航能力,可缺点是自加热必然会损失锂电池自身容量。
专利号CN110176655A公开的新型锂电池散热保温系统采用的使用光伏板系统为散热系统、保温系统和监控系统提供电能。光伏板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光伏板系统的智能升压及整流电路为电池充电。采用该方法缺点是光伏板系统的充电效率并不高,而且不适用于便携装备。
目前激光器电光转换效率为50%左右,实际应用中光光转换效率为20%左右,也就是说激光器的电功率的90%左右将转化为热量沉积在激光器内,这部分热量通常通过水冷或风冷的方式被传导出激光器
因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通过利用温控系统将锂电池电能转化为的热能通过保温袋为自己保温,解决了低温锂电池的电源系统续航时间下降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激光器本体、锂电池电源系统、散热器、循环泵、保温袋、循环水道、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控系统;
所述散热器贴设于所述激光器本体,所述保温袋裹设于所述锂电池电源系统,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散热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锂电池电源系统的温度,所述温控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泵并将所述散热器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循环水道循环至所述保温袋处。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入水口,所述保温袋包括第四出水口、第四入水口,所述第四出水口、所述第四入水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入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循环水道一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入水口,所述循环泵包括第三出水口和第三入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入水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入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所述循环水道一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贴设于所述激光器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锂电池电源系统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水道和所述第二循环水道内均填充有冷却液。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袋上设有拉链和闭合所述拉链的拉链头。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袋为长方体,所述拉链横穿所述保温袋的任一平面。
(3)有益效果
综上,本发明通过温控系统将锂电池电能转化为的热能通过保温袋为自己保温,以解决低温锂电池电源系统续航时间下降的问题,在不损失锂电池自身容量的前提下,将热量进行转移,充分利用了电池的电能,增加锂电池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中的循环水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中的保温袋与锂电池电源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激光器本体;2-壳体;3-锂电池电源系统;4-散热器;401-第一出水口;402-第一入水口;403-第二出水口;404-第二入水口;5-循环泵;501-第三出水口;502-第三入水口;6-保温袋;601-第四出水口;602-第四入水口;7-循环水道;8-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温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包括壳体2以及设于壳体2内的激光器本体1、锂电池电源系统3、散热器4、循环泵5、保温袋6、循环水道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和温控系统10;散热器4贴设于激光器本体1,保温袋6裹设于锂电池电源系统3,第一温度传感器8用于获取散热器4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9用于获取锂电池电源系统3的温度,温控系统10用于控制循环泵5并将散热器4内的冷却液通过循环水7循环至保温袋6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激光器本体1工作时,聚积在激光器本体1的热量通过散热器4传导出来,将散热器4内的冷却液加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8的达到温度达到预设值后,温控系统10启动循环泵5,将散热器4内的热冷却液循环到保温袋6处。
第二温度传感器9时刻检测锂电池电源系统3的工作温度,当温度过高时,温控系统10停止循环泵5,从而保证锂电池电源系统3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
锂电池电源系统3的电能得到充分利用,锂电池电源系统3的电能在激光器本体1中被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热量通常通过水冷或风冷的方式被传导出激光器本体1通过保温袋6为锂电池电源系统3进行保温,在不损失锂电池自身容量的前提下,将热量进行转移,充分利用了锂电池的电能,增加锂电池的续航能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器4包括第一出水口401和第一入水口402,保温袋6包括第四出水口601、第四入水口602,第四出水口601、第四入水口602与对应的第一入水口402、第一出水口401通过循环水道7一一连接。
具体地,通过循环水道7将散热器4与保温袋6连通,从而促进冷却液在两者之间循环流动,将散热器4所传导出的热量及时传递给保温袋6,既可以为锂电池电源系统3进行保温,同时又可以将激光器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走,避免其发热严重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器4还包括第二出水口403和第二入水口404,循环泵5包括第三出水口501和第三入水口502,第二出水口403、第二入水口404与对应的第三入水口502、第三出水口501通过循环水道7一一连接。
具体地,具体地,通过循环水道7将散热器4与循环泵5连通,从而为冷却液在散热器4与保温袋6之间循环流动提供动力,将散热器4所传导出的热量及时传递给保温袋6,既可以为锂电池电源系统3进行保温,同时又可以将激光器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走,避免其发热严重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器4贴设于激光器本体1的底部。其中,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激光器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8设于散热器4的外表面。其中,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更加精准地实时获取散热器4的温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9设于锂电池电源系统3内部。其中,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更加精准地实时获取锂电池电源系统3的温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循环水道和第二循环水道内均填充有冷却液。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保温袋6上设有拉链603和闭合拉链603的拉链头604。其中,拉链603和拉链头604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将锂电池电源系统3放入或取出保温袋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保温袋6为长方体,拉链603横穿保温袋6的任一平面。其中,保温袋6的形状是为了适配于锂电池电源系统3,保证与锂电池电源系统3紧贴,这样能够很好地将热量传递给锂电池电源系统3,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于本申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以及设于所述壳体(2)内的激光器本体(1)、锂电池电源系统(3)、散热器(4)、循环泵(5)、保温袋(6)、循环水道(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和温控系统(10);
所述散热器(4)贴设于所述激光器本体(1),所述保温袋(6)裹设于所述锂电池电源系统(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用于获取所述散热器(4)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9)用于获取所述锂电池电源系统(3)的温度,所述温控系统(10)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泵(5)并将所述散热器(4)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循环水道(7)循环至所述保温袋(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包括第一出水口(401)和第一入水口(402),所述保温袋(6)包括第四出水口(601)、第四入水口(602),所述第四出水口(601)、所述第四入水口(60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入水口(402)、所述第一出水口(401)通过所述循环水道(7)一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还包括第二出水口(403)和第二入水口(404),所述循环泵(5)包括第三出水口(501)和第三入水口(502),所述第二出水口(403)、所述第二入水口(404)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入水口(502)、所述第三出水口(501)通过所述循环水道(7)一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贴设于所述激光器本体(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设于所述散热器(4)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9)设于所述锂电池电源系统(3)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袋(6)上设有拉链(603)和闭合所述拉链(603)的拉链头(6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袋(6)为长方体,所述拉链(603)横穿所述保温袋(6)的任一平面。
CN202110305621.0A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Pending CN113131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5621.0A CN113131042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5621.0A CN113131042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1042A true CN113131042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7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5621.0A Pending CN113131042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104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8087Y (zh) * 2007-08-23 2008-09-17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微片式激光器装配结构
JP2019055649A (ja) * 2017-09-20 2019-04-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CN209249503U (zh) * 2018-10-24 2019-08-13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0986845U (zh) * 2019-11-28 2020-07-10 台州市华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器电路板散热结构
CN111682284A (zh) * 2020-06-22 2020-09-18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车载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和方法
CN112350000A (zh) * 2020-11-25 2021-02-09 深圳市煜华科技有限公司 恒温储能电池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8087Y (zh) * 2007-08-23 2008-09-17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微片式激光器装配结构
JP2019055649A (ja) * 2017-09-20 2019-04-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CN209249503U (zh) * 2018-10-24 2019-08-13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0986845U (zh) * 2019-11-28 2020-07-10 台州市华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器电路板散热结构
CN111682284A (zh) * 2020-06-22 2020-09-18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车载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和方法
CN112350000A (zh) * 2020-11-25 2021-02-09 深圳市煜华科技有限公司 恒温储能电池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8891B2 (en) Charger for vacuum cleaner and fast charging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5871859A (en) Quick charge battery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CN106299536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扩展式液冷电池模组
CN208226048U (zh) 一种电池组温控箱
CN113725504A (zh) 一种应用于储能电池包的直冷系统及方法
CN218731239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及温控电池模组
CN113131042A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器
CN207558831U (zh) 一种热电制冷蓄热蓄冷电池
CN211150726U (zh) 电池模块温度调节结构
WO2019001468A1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11045672U (zh) 一种调频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CN209786146U (zh) 一种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CN111370809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散热结构
CN210296573U (zh) 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CN218005036U (zh) 极寒地区重型车辆蓄电池加热装置
CN218160562U (zh) 一种散热型锂电池
CN115084726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温度动态调节方法及动力电池
CN221009047U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07768511A (zh) 一种热电制冷蓄热蓄冷电池
CN215342704U (zh) 一种应用于储能电池包的直冷系统
CN217037072U (zh) 一种利用电池产热发电装置
CN210608673U (zh) 一种ups供电系统
CN110233310B (zh) 便于长期使用的电池结构
CN209626280U (zh) 一种电池箱冷却装置
CN117400762A (zh) 一种全浸没液冷的大功率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