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0804B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0804B
CN113130804B CN202110363843.8A CN202110363843A CN113130804B CN 113130804 B CN113130804 B CN 113130804B CN 202110363843 A CN202110363843 A CN 202110363843A CN 113130804 B CN113130804 B CN 113130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display panel
rod
lay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38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0804A (zh
Inventor
颜志敏
刘俊伟
苏圣勋
刘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38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0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0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0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0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0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具有发光层以及位于发光层朝向和/或背向阵列基板侧的载流子层,载流子层的基体材料包括棒状分子,棒状分子包括具有电活性的中心骨架以及与中心骨架连接的惰性端基,中心骨架具有包含芳香基团的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其中,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多个棒状分子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载流子层的载流子迁移率,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从而降低显示面板功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发光器件间的电流串扰,防止显示面板色偏,提升显示面板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具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模组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
然而,一般的显示面板点亮时,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器件之间存在电流串扰,导致显示面板色偏的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器件层,具有发光层以及位于发光层朝向和/或背向阵列基板侧的载流子层,载流子层的基体材料包括棒状分子,棒状分子包括具有电活性的中心骨架以及与中心骨架连接的惰性端基,中心骨架具有包含芳香基团的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
其中,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多个棒状分子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载流子层的基体材料包括棒状分子,一方面可以提高载流子层的载流子迁移率,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从而降低显示面板功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发光器件间的电流串扰,防止显示面板色偏,提升显示面板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正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错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
显示面板-1;阵列基板-11;载流子层-12;发光层-13;
棒状分子-2;第一棒状分子-2a;第二棒状分子-2b;中心骨架-21;惰性端基-22;
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发明人在长期研究中发现,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是影响显示面板屏体功耗的重要参数,一般均期望在保证显示面板显示质量较好的情况下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层中的载流子层对载流子的迁移速率具有较大影响。在一些示例中,载流子层指被显示面板中多个发光器件(子像素)共同的用于载流电子和/或载流空穴的膜层。需要降低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一般从增大载流子层的载流子迁移率着手,但是显示面板在发光显示过程中,当采用一般的迁移速率较高的材料提升载流子层的迁移速率时,载流子容易通过载流子层从期望被点亮的第一色发光器件流到不被期望点亮的第二色发光器件,造成电流串扰,使得第一色发光器件点亮时第二色发光器件也点亮发光,使得显示面板出现显示色偏问题。因此,对显示面板来说降低显示面板显示时的功耗以及防止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电流串扰是两个难以寻求平衡的技术问题。
鉴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以及研究,提出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发光器件层,具有发光层以及位于发光层朝向和/或背向阵列基板侧的载流子层,载流子层的基体材料包括棒状分子,棒状分子包括具有电活性的中心骨架以及与中心骨架连接的惰性端基,中心骨架具有包含芳香基团的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其中,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多个棒状分子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指具有离域大π键的基团结构。此时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中不同的电子轨道之间,或者,电子轨道和电子云之间会发生共轭效应而使得电子离域。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中参与共轭体系的所有π轨道电子的游动并不局限在两个原子附近,而是扩展到组成共轭体系的所有原子间。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棒状分子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此时的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包括第一电极、空穴载流子层、发光层,电子载流子层,第二电极。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是指在阵列基板一侧沉积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沉积空穴载流子层,在所述空穴载流子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沉积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沉积电子载流子层,在所述电子载流子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沉积第二电极。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一方面可以提高载流子层的载流子迁移率,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从而降低显示面板功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同颜色间发光器件间的电流串扰,防止显示面板色偏,提升显示面板显示质量。
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包括阵列基板11以及发光器件层。发光器件层具有发光层13以及位于发光层13朝向和/或背向阵列基板11侧的载流子层12,载流子层12的基体材料包括棒状分子2,棒状分子2包括具有电活性的中心骨架21以及与中心骨架21连接的惰性端基22,中心骨架21具有包含芳香基团的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棒状分子2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相交;且多个棒状分子2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相互平行,以利于载流子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上快速迁移,从而提高载流子层12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上的载流子传输速率。或者,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相交。在一些示例中,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相交所形成的锐角夹角取值范围为0°~45°(其中不包括端点值0°)。在一些示例中,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相交所形成的夹角趋于0°,提高载流子层12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上的载流子传输性,提高载流子层12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上的载流子传输速率,保证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中心骨架21具有包含芳香基团的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电子在中心骨架21所形成的共轭体系中运动。由于各个棒状分子2的中心骨架21具有包含芳香基团的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上,多个棒状分子2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通过π-π堆积作用堆叠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基体材料指作为形成载流子层12连续相的材料,也可以指构成载流子层12基体的材料。
在显示面板进行点亮显示工作时,多个堆叠设置的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可用于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载流(包括载流子的传输以及注入)载流子,载流子可以为电子或者空穴。利于提高显示面板中多个发光器件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的载流子迁移速率。降低显示面板的中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进而降低显示面板整体驱动功耗。
本文中惰性端基指不与中心骨架形成共轭体系的端基,或者理解为在中心骨架的至少一端阻断中心骨架的共轭体系的端基。棒状分子中与中心骨架连接的惰性端基不具有或者具有低于中心骨架的载流载流子的能力,因此棒状分子中惰性端基的设置可以防止载流子层中载流子沿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垂直的任一方向进行载流输送,从而防止出现不同颜色发光器件间的电流串扰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色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X相交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0°~90°(其中取值范围不包括0°,包括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45°~90°,利于提高载流子层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的载流子传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90度。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之间的距离最低,载流子在棒状分子之间的迁移速率最快,进一步提高了载流子层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的载流子传输性能,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棒状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由于各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具有包含芳香基团的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因此使得多个棒状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π-π堆积是芳香基团的一种特殊空间排布,指一种常常发生在芳香环之间的弱相互作用,通常存在于相对富电子和缺电子的两个分子之间,是一种与氢键同样重要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在这些实施例中π-π堆积作用意味着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的各棒状分子间的π轨道强烈耦合,有利于载流子在棒状分子间转移传输,因此进一步的增加载流子层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的载流子传输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π-π堆积作用为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的,该π-π堆积作用为错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如图2a所示,正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可以实现分子间π轨道的最大程度的耦合,有利于增大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在一些示例中,正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使得分子处于高能量状态,使得分子间堆积处于不够稳定。因此这些示例中,如图2b所示,棒状分子间通过错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进行堆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棒状分子中引入其他分子间作用力(例如氢键相互作用力等)调控棒状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上,中心骨架的长度与惰性端基的长度的比值等于或大于4。在这些实施例中,中心骨架的长度大于惰性端基的长度,一方面利于多个棒状分子间形成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尤其是错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以提高载流子层中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的迁移能力;另一方面利于棒状分子倾向于水平排布在载流子层中(即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趋向于90°),利于在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上更多的棒状分子进行相互堆叠,利于载流子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迁移的同时进一步利于棒状分子的惰性端基对载流子的阻挡作用,避免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间发生电流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棒状分子的长度是棒状分子的宽度和/或棒状分子的高度的3倍以上。在一些示例中,制备载流子层时,将包括棒状分子的蒸镀材料通过蒸镀工艺蒸镀到待蒸镀基板上形成载流子层。当棒状分子的长度是棒状分子的宽度和/或棒状分子的高度的3倍以上时,棒状分子在蒸镀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水平取向,使得经蒸镀形成的载流子层中棒状分子的自身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在一些示例中经蒸镀形成的载流子层中棒状分子的自身长度方向趋向于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垂直,也可以理解为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趋向于90°。也使得载流子层中多个棒状分子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以便于载流子的迁移,缩短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各棒状分子间载流子的跳跃(迁移)距离,大大的提升载流子在载流子层的迁移速率,从而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在中心骨架的自身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端连接有惰性端基。或者,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在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均连接有惰性端基。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载流子层包括第一棒状分子2a和第二棒状分子2b。第一棒状分子2a的中心骨架21在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端连接有惰性端基22。第二棒状分子2b的中心骨架21在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均连接有惰性端基22。
在一些示例中,载流子层12中的棒状分子均为第二棒状分子2b。
在一些示例中,载流子层12中的棒状分子均为第一棒状分子2a。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棒状分子包含式1的结构: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071
其中,
中心骨架包含式1a的结构,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072
式1中,a是0或1,b是0或1,a及b不能同时为0,
当a是1,棒状分子具有连接在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惰性端基,第一惰性端基包含式1b的结构: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073
当a是0,棒状分子不具有连接在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一惰性端基;
当b是1,棒状分子具有连接在中心骨架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惰性端基,第二惰性端基包含式1c的结构: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081
当b是0,棒状分子不具有连接在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第二惰性端基,第二惰性端基包含式1c的结构;
n的取值范围是1~5;
Ar1及Ar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且Ar1及Ar2分别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5~40元电活性杂芳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6~40元电活性芳基中的至少一者;
B为空,则相邻的Ar1与Ar2之间通过单键直接连接,或者,B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单环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多环芳基、C=C及C≡C中的至少一者;
Br1及Br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且表示空、-O-或-Si-;
Br1不为空时,Q1表示第一脂族基团,第一脂族基团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氨基、环氨基以及氰基中的至少一种,或者,Q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6~12元芳基;
Br1为空时,Q1表示第一脂族基团,第一脂族基团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氨基、环氨基以及氰基中的至少一种,或者,Q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6~12元芳基,且Q1和Ar1之间的二面角大于或等于45°;
Br2不为空时,Q2表示第二脂族基团,第二脂族基团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氨基、环氨基以及氰基中的至少一种,或者,Q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6~12元芳基;
Br2为空时,Q2表示第二脂族基团,第二脂族基团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氨基、环氨基以及氰基中的至少一种,或者,Q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6~12元芳基,且Q2和Ar2之间的的二面角大于或等于45°。
在一些示例中,烷基例如是甲基、乙基及丙基等。环烷基例如是环丙基。烷氧基例如是甲氧基、乙氧基及丙氧基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Br1为空时,Q1表示含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3的第一脂族基团,Br2为空时,Q2表示含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3的第二脂族基团。
在这些实施例中,具有一定碳数的惰性端基可以抑制惰性端基的载流子传输能力,从而阻挡载流子在载流子层的横向(即与载流子层厚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迁移,可以避免电流串扰的现象。惰性端基中碳链的碳数不能过大,碳数过大的碳链会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因此限制惰性端基的碳链的碳数可防止过大的空间位阻对棒状分子倾向于水平式的排布方式(即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趋向于90°)造成不利影响。也可避免对多个棒状分子间形成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确保载流子层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的载流子迁移速率,也避免了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间的电流串扰问题,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同时又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工作功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取代或未取代的多环芳基选自芴类基团、萘类基团及联苯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载流子层用于载流空穴,电活性杂芳基及电活性芳基为电子给体。
电子给体一般指该电活性杂芳基及电活性芳基失去电子能力较强,电子给体失去一个电子的电位称氧化电位。在这些实施例中,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具有作为电子给体的电活性杂芳基和/或电活性芳基。在发光器件进行点亮工作时,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中电活性基团失去一个电子后,棒状分子的HOMO轨道就留有一个电子空位,相当于在HOMO轨道上产生了一个空穴,其他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上的电子就可以跳跃到这个分子的中心骨架上,就好像空穴在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之间进行跳跃从而实现了空穴在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之间传输。在没有外加电场的情况下,载流子层中的电子或空穴的传输是随机的,但是当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工作时,由于有外加电场的作用,载流子层中的空穴顺着电场方向进行跳跃(迁移)的概率会更高,而电子逆着电场方向进行跳跃(迁移)的概率会更高,在统计上形成了宏观的电流,也即形成了载流子顺着或逆着电场作用下的迁移。又由于多个棒状分子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多个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也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由于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平行或者相交(相交时夹角趋向于0°),因此载流子层中的空穴通过多个相互堆叠的多个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进行快速传输,从而提高载流子层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的载流子迁移速率,以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
而由于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在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端连接有惰性端基,以阻碍载流子在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相垂直的各方向上进行横向迁移,避免了不同颜色发光器件间的电流串扰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载流子层包括空穴传输层和/或空穴注入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载流子层为空穴传输层。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显示面板的各个膜层中空穴传输层的厚度较厚,空穴传输层的厚度高出其他的膜层(尤其是用于载流传递载流子的膜层)厚度一个数量级。因此提高空穴传输层中载流子的迁移率最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层的驱动电压,从而降低显示面板整体的功耗。在一些示例中,空穴传输层为共用载流子层,采用通用蒸镀掩膜板蒸镀制备。因此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器件在共用载流子层中更容易出现电流串扰。共用载流子层的基体材料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棒状分子可以更好的避免电流串扰。因此,在空穴传输层中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棒状分子一方面可以提高空穴传输层中载流子的迁移率,另一方面防止空穴通过空穴传输层从第一色发光器件迁移到其它发光颜色不同的第二色发光器件,避免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间产生电流串扰问题,改善显示面板色偏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活性杂芳基选自咔唑类基团及吲哚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电活性芳基选自联苯类基团、芳胺类基团、芴类基团及螺芴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Ar1和/或Ar2选自如P1至P31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代表连接位置。当B不为空时,#代表与B连接位置。当B为空时,代表Ar1与Ar2的连接位置。
P1至P31的基团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11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21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3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棒状分子选自H1至H15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32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41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51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61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7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载流子层用于载流电子,电活性杂芳基及电活性芳基为电子受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流子层包括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及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者。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及电子注入层均用于载流电子。在一些示例中,沿电子注入发光层的方向,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及空穴阻挡层在发光层的电子注入侧层叠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流子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和/或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及空穴阻挡层较电子注入层更靠近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或空穴阻挡层的基体材料包括棒状分子,可更有利于提高发光器件层中电子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向发光层的快速迁移,降低显示面板的中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进而降低显示面板整体驱动功耗。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及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者的基体材料包含棒状分子,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发光层的电子注入侧的载流子的迁移率,另一方面防止电子通过用于载流电子的载流子层从第一色发光器件迁移到其它发光颜色不同的第二色发光器件,避免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间产生电流串扰问题,改善显示面板色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活性杂芳基选自吡啶类基团、嗪类基团、咪唑类基团以及噁唑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电活性芳基选自萘类基团及蒽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示例中,吡啶类基团中包含至少一个含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例如吡啶环),由于吡啶环上的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对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分布有较大的影响,使得π电子云向氮原子上偏移,在氮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高,而环的其他部分电子云密度降低,因此含有吡啶环的吡啶类基团的得电子能力较强,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在一些示例中,嗪类基团中包含至少一个含两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例如嗪类杂环,例如哒嗪、嘧啶、吡嗪)。在一些实施例中,咪唑类基团中包含至少一个含有两个间位氮原子的五元芳杂环(例如咪唑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活性杂芳基选自嘧啶类基团、三嗪类基团及苯并咪唑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Ar1和/或Ar2选自如L1至L25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代表连接位置,当B不为空时,#代表与B连接位置。当B为空时,代表Ar1与Ar2的连接位置。
L1至L25的基团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81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191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2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棒状分子选自E1至E7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202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211
Figure BDA0003006603640000221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载流子层用于载流电子,载流子层位于发光层的电子注入侧。电子受体一般指该电活性杂芳基及电活性芳基获得电子能力较强,电子受体获得一个电子的电位称还原电位。在这些实施例中,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具有作为电子受体的电活性杂芳基和/或电活性芳基,在发光器件进行点亮工作时,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获得一个电子后,相当于棒状分子的LUMO轨道就填充了一个电子,填充在LUMO轨道上的电子可以跳跃到其他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上,就好像电子在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之间进行跳跃从而实现了空穴在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之间传输。在没有外加电场的情况下,载流子层中的电子或空穴的传输是随机的,但是当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工作时,由于有外加电场的作用,载流子层中的空穴顺着电场方向进行跳跃(迁移)的概率会更高,而电子逆着电场方向进行跳跃(迁移)的概率会更高,在统计上形成了宏观的电流,也即形成了载流子顺着或逆着电场作用下的迁移。又由于多个棒状分子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多个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也沿着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由于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与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平行或者相交(相交时夹角趋向于0°),因此载流子层中的电子通过多个相互堆叠的多个棒状分子的中心骨架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进行快速迁移,从而提高载流子层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的载流子迁移速率,以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2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器件层,具有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朝向和/或背向所述阵列基板侧的载流子层,所述载流子层的基体材料包括棒状分子,所述棒状分子包括具有电活性的中心骨架以及与所述中心骨架连接的惰性端基,所述中心骨架具有包含芳香基团的电子离域化平面结构,
其中,所述棒状分子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相交;多个所述棒状分子沿着所述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中心骨架的长度与所述惰性端基的长度的比值等于或大于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分子的长度是所述棒状分子的宽度和/或所述棒状分子的高度的3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棒状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沿着所述发光器件层的各膜层堆叠的方向堆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π-π堆积作用为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骨架在所述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端连接有所述惰性端基;
或者,所述中心骨架在所述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惰性端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分子包含式1的结构: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11
其中,
所述中心骨架包含式1a的结构: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12
所述式1中,a是0或1,b是0或1,a及b不能同时为0,
当a是1,所述棒状分子具有连接在所述中心骨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惰性端基,所述第一惰性端基包含式1b的结构: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21
当b是1,所述棒状分子具有连接在所述中心骨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惰性端基,所述第二惰性端基包含式1c的结构: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22
n的取值范围是1~5,
Ar1及Ar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且Ar1及Ar2分别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5~40元电活性杂芳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6~40元电活性芳基中的至少一者;
B为空,则相邻的Ar1与Ar2之间通过单键直接连接;或者,B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单环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多环芳基、C=C及C≡C中的至少一者;
Br1及Br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且表示空、-O-或-Si-;
Br1不为空时,Q1表示第一脂族基团,所述第一脂族基团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氨基、环氨基以及氰基中的至少一种,或者,Q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6~12元芳基;
Br1为空时,Q1表示第一脂族基团,所述第一脂族基团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氨基、环氨基以及氰基中的至少一种,或者,Q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6~12元芳基,且Q1和Ar1之间的二面角大于或等于45°;
Br2不为空时,Q2表示第二脂族基团,所述第二脂族基团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氨基、环氨基以及氰基中的至少一种,或者,Q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6~12元芳基;
Br2为空时,Q2表示第二脂族基团,所述第二脂族基团选自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氨基、环氨基以及氰基中的至少一种,或者,Q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6~12元芳基,且Q2和Ar2之间的二面角大于或等于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Br1为空时,Q1表示含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3的所述第一脂族基团,Br2为空时,Q2表示含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3的所述第二脂族基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多环芳基选自芴类基团、萘类基团及联苯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子层用于载流空穴,所述电活性杂芳基及所述电活性芳基为电子给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子层包括空穴传输层和/或空穴注入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子层为空穴传输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活性杂芳基选自咔唑类基团及吲哚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活性芳基选自联苯类基团、芳胺类基团、芴类基团及螺芴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Ar1和/或Ar2选自如P1至P31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代表连接位置;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31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41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51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分子选自H1至H15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61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71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81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091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101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子层用于载流电子,所述电活性杂芳基及所述电活性芳基为电子受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子层包括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及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活性杂芳基选自吡啶类基团、嗪类基团、咪唑类基团以及噁唑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活性芳基选自萘类基团及蒽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活性杂芳基选自嘧啶类基团、三嗪类基团及苯并咪唑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Ar1和/或Ar2选自如L1至L25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代表连接位置;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102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111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121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分子选自E1至E7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122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131
Figure FDA0003787475110000141
CN202110363843.8A 2021-04-02 2021-04-02 显示面板 Active CN113130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3843.8A CN113130804B (zh) 2021-04-02 2021-04-02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3843.8A CN113130804B (zh) 2021-04-02 2021-04-02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0804A CN113130804A (zh) 2021-07-16
CN113130804B true CN113130804B (zh) 2022-09-20

Family

ID=76774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3843.8A Active CN113130804B (zh) 2021-04-02 2021-04-02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080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3109A (zh) * 2018-06-29 2018-1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09721598A (zh) * 2018-12-29 2019-05-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化合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52477A (zh) * 2020-08-24 2020-11-1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3109A (zh) * 2018-06-29 2018-1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09721598A (zh) * 2018-12-29 2019-05-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化合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52477A (zh) * 2020-08-24 2020-11-1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0804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eng et al. A multifunctional bipolar luminogen with delayed fluorescence for high‐performance monochromatic and color‐stable warm‐white OLEDs
US943161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7528007B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10357A (zh) 一种高效率含硼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KR101482559B1 (ko) 안정성을 가진 신규의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하 수송 재료 및 청색 인광 유기발광소자
US10950796B2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Mitsui et al. Carbazolyl Benzo [1, 2‐b: 4, 5‐b′] difuran: An Ambipolar Host Material for Full‐Col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CN111213250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US20220302403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CN106467544B (zh) 一种有机荧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KR101165698B1 (ko) 신규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소자, 및 유기전기소자용 신규 화합물 및 조성물
US20180190928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627485A (zh) 具有铼掺杂剂的有机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6526211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におけるn−ドーパントとしてのアミノフォスファゼン塩基
CN113130804B (zh) 显示面板
Xie et al. Achieving Simultaneously Ultrahigh Brightness, Extremely Low Efficiency Roll‐Off and Ultralong Lifetime of Blue Fluorescent OLEDs by Using Donor–Acceptor‐Type 5, 9‐Diarylamine Functionalized Pyrenes
KR20090106472A (ko) 신규한 고 전도성 유기 전하 캐리어 수송 물질
WO2024103976A1 (zh) 一种发光层、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JP6858709B2 (ja) 電気化学発光セル、電気化学発光セルの発光層形成用組成物、及び電気化学発光セルの発光層用イオン性化合物
KR20180082336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Niu et al. Transient electroluminescence on pristine and degraded phosphorescent blue OLEDs
CN106699742A (zh) 一种二氧化噻吨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v et al. High and Balanced Bipolar‐Transporting Deep‐Blue HLCT Material for Efficient Monochrome and White OLEDs based on a Simple Phenanthroimidazole‐Dibenzothiophene Derivative
CN106800558B (zh) 一种二氧化噻吨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00559B (zh) 一种噻吨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