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6229A -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6229A
CN113126229A CN202110483045.9A CN202110483045A CN113126229A CN 113126229 A CN113126229 A CN 113126229A CN 202110483045 A CN202110483045 A CN 202110483045A CN 113126229 A CN113126229 A CN 113126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ens
end surface
lens modul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30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6229B (zh
Inventor
朱林波
陈宇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30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6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6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2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9345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44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6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镜头模组,包括挡盖和镜头体,挡盖设有通孔,挡盖朝向第二安装部的一侧为第二端面,镜头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沿镜头模组光轴的方向依次设置,镜头体设有承接环,挡盖通过通孔套设于第一安装部,挡盖通过第二端面叠置于承接环,挡盖的外径大于镜头体的外径,这样通过挡盖的止挡可防止位于挡盖后的结构暴露于用户视野,提高镜头模组外观性能,以及提高电子设备安装镜头模组后的整体观感,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满足人们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时的拍照需求,电子设备中通常设置有各种镜头,如广角摄像头等。
镜头通常内置于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的外壳可对镜头进行保护,电子设备中通常会设置保护玻璃于镜头的前方,同时为了满足拍照时的视场角需要,需要保证保护玻璃提供足够面积的透光区域,但是伴随透光区域的面积增大,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可能通过透光区域暴露于用户视野中,这样将影响电子设备的整体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因镜头模组结构导致电子设备整体观感降低问题。
在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镜头模组,包括挡盖和镜头体,挡盖设有通孔,挡盖朝向第二安装部的一侧为第二端面,镜头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沿镜头模组光轴的方向依次设置,镜头体设有承接环,挡盖通过通孔套设于第一安装部,挡盖通过第二端面叠置于承接环,挡盖的外径大于镜头体的外径。
在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保护盖、安装模组以及所述的镜头模组,所述安装模组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保护盖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设置,所述保护盖设有透光区域,所述镜头体、所述透光区域沿所述镜头模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挡盖止挡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与所述安装模组之间,所述挡盖止挡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通过挡盖的止挡可防止位于挡盖后的结构暴露于用户视野,提高镜头模组的外观性能,以及提高电子设备安装镜头模组后的整体观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挡盖正面结构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挡盖背面结构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挡盖内部结构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镜头体结构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图4的I处放大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镜头体与挡盖的第一种安装结构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图6的II处放大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镜头体与挡盖的第二种安装结构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图8的III处放大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内部结构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镜头模组与安装模组之间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挡盖、101-第一端面、102-第二端面、103-第三端面、
110-通孔、111-小孔部、112-大孔部、
120-遮挡环、
200-镜头体、
210-第一安装部、211-第一台阶环、212-第四端面、
220-承接环、221-第二台阶环、222-第一环槽、
230-第二安装部、240-镜片安装孔、
300-容纳腔、301-第一间隙腔、302-第二间隙腔、
400-保护盖、410-透光区域、
500-安装模组、600-点胶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公开的镜头模组可用于电子设备,比如镜头模组安装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本申请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镜头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后,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以及镜头模组中非可视化的一侧无法暴露在用户视野中,从而提高镜头模组的外观性能,以及提高电子设备的整体观感,下面进行详述。
请参考图1~图11,镜头模组包括挡盖100和镜头体200。其中镜头体200为镜头模组的核心部件,通过其内部安装的镜片、感光芯片等元器件实现成像功能,挡盖100通常安装在镜头体200的头部。挡盖100和镜头体200可以均采用注塑成型,以便节约设备成本,并且相同的工艺成形方式也能保证两者的外观一致性。
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5所示,挡盖100设有通孔110。镜头体200的两相对端分别为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30,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30通常沿镜头模组光轴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安装部210通常为镜头体200的头部,镜片安装于此处;第二安装部230通常为镜头体200的尾部,用于连接马达等功能部件,第二安装部230内通常设置感光芯片等元器件,这样环境光线将由第一安装部210进入第二安装部230,进而实现成像。挡盖100通过通孔110套设于第一安装部210,以实现挡盖100安装于镜头体200。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挡盖100背离第二安装部230的一侧为第一端面101,挡盖100朝向第二安装部230的一侧为第二端面102,镜头体200的周部设有承接环220,挡盖100通过第二端面102叠置于承接环220,以通过承接环220对挡盖100进行沿镜头模组光轴方向的定位。
挡盖100可以由阻光材料制成,比如聚碳酸酯等高分子聚合物;或者挡盖100也可以由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在挡盖100表面通过丝印等方式进行阻光处理。在材料确定的同时,还应当保证挡盖100的外径大于镜头体200的外径,从而达到阻光效果。这样通过挡盖100设置在第一安装部210,可实现挡盖100对镜头体200遮挡。具体来说,沿镜头模组光轴并且朝向第一安装部210入射的环境光线,将被容许由第一安装部210上的镜片等透光元件进入第二安装部230内部,以实现成像;同时沿镜头模组光轴并且朝向第一端面101入射的环境光线将被止挡由挡盖100射入镜头体200。
镜头模组中朝向第一端面101的一侧通常为供用户可视的一侧,镜头模组中背向第二端面102一侧通常为不希望用户看到的非可视一侧,这样用户在朝第一端面101的一侧观测镜头模组时,通过挡盖100的遮挡,位于挡盖100后方的镜头体200结构不会暴露在用户视野中,进而提高镜头模组的外观性能。
而对于安装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来说,其整体观感也能够得到提高,具体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通常包括镜头模组、保护盖400和安装模组500。保护盖400为电子设备壳体的一部分,镜头模组和安装模组500设置于电子设备壳体内部。
安装模组500通常为马达、固定支架等结构,安装模组500套设于第二安装部230以实现镜头模组的位置固定。保护盖400通常为保护玻璃,第一安装部210背向第二安装部230的一面为第四端面212,保护盖400朝向第四端面212设置,并且保护盖400与第一安装部210相对设置,以实现对镜头模组的保护。
同时作为保护玻璃结构的保护保护盖400来说,其表面通常会通过丝印处理等方式实现阻光,并留出一片区域不做阻光处理,以使该区域成为透光区域410,镜头体200、透光区域410可沿镜头模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以实现环境光线由透光区域410进入镜头体200。
挡盖100可止挡设置于透光区域410与安装模组500之间,以及可止挡设置于透光区域410与第二安装部230之间。这样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通过挡盖100的遮挡,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比如安装模组500,安装模组500和第二安装部230之间的衔接位置等无法暴露在用户视野中,电子设备外观一致性得到了提高,整体观感得到加强。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安装部230和安装模组500之间通常通过点胶的方式实现胶粘连接。具体如图11所示,点胶通常需要通过点胶机600实现,这样装配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点胶机600先将镜头体200粘接在安装模组500上,此时由于此时还未安装挡盖100,点胶机600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涉,进而可以保证镜头体200和安装模组500之间的正常装配,待镜头体200固定于安装模组500后,再进行挡盖100和镜头体200之间的安装。可见镜头模组采用挡盖100和镜头体200分体式设计,可以较好的避免镜头模组安装时出现的装配干涉。
更进一步的,对于挡盖100来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过盈连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安装部210。本申请中采用粘接方式将挡盖100粘接于第一安装部210,以提高装配效率。但采用粘接方式势必需要在挡盖100和第一安装部210预留缝隙以涂胶,为避免镜头体200位于挡盖100后端的部分,比如第二安装部230、第二安装部230和安装模组500的连接处、安装模组500等通过挡盖100和第一安装部210之间的缝隙暴露在用户视野中,故设置承接环220进行遮挡。可见承接环220的设置不仅能实现对挡盖100的定位和承接,而且能够对处于挡盖100和第一安装部210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这样就实现了对承接环220的复用。综上,挡盖100和承接环220相互配合可进一步提高镜头模组的外观性能,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整体观感。
进一步的,第二安装部230可以为镜头体200中的口径最大位置,以集成感光芯片、柔性电路板、防抖机构等功能模块,同时也更易于第二安装部230和安装模组500之间通过点胶机600进行装配。
更为具体的,挡盖100在垂直镜头模组光轴方向的任意横截面面积,都大于第二安装部230在垂直镜头模组光轴方向的任意横截面面积,这样可对镜头体200实现更好的遮挡,。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针对挡盖100胶粘连接于第一安装部210的情况来说,挡盖100和第一安装部210之间可以设有容纳腔300,这样用于粘接的胶水可以留存于容纳腔300,实现挡盖100更好的固定于第一安装部210。
同时承接环220朝向挡盖100的一面可以凸设第二台阶环221。第二台阶环221与第一安装部210间隔设置,第二台阶环221与第一安装部210之间形成第一环槽222。
第二端面102贴合于第二台阶环221,通孔110与第一安装部210间隙配合,通孔110与第一安装部210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腔301,容纳腔300包括第一间隙腔301,第一间隙腔301连通于第一环槽222。这样用于粘接的胶水可同时积存在第一间隙腔301和第一环槽222中,这样最终形成的粘接结构,将使得挡盖100和第一安装部210之间具有更好的粘接牢固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二台阶环221的止挡作用下,可防止处于第一环槽222中的胶水溢出至镜头模组外,进而避免溢胶对镜头模组整体外观影响,以及避免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内其他功能元件出现异常粘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由于第一安装部210通常用于设置镜片,故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端面101所处的水平位置可高出第四端面212,挡盖100便形成围绕镜片设置的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可对镜片进行保护,以防止遭受磕碰。
同时在此种结构中,挡盖100可以包括遮挡环120,遮挡环120设于通孔110中。通孔110为台阶孔,台阶孔包括依次设置的小孔部111和大孔部112。小孔部111孔口位于第一端面101,大孔部112孔口位于第二端面102。遮挡环120围绕于小孔部111。
第一安装部210背向第二安装部230的一面为第四端面212。镜头体200设有镜片安装孔240,镜片安装孔240中可安装镜片,镜片安装孔240孔口位于第四端面212。
挡盖100通过大孔部112套设于第一安装部210,小孔部111和镜片安装孔240沿镜头模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小孔部111和镜片安装孔240形成的整体为透光孔,环境光线可由透光孔投射至镜片安装孔240处的镜片上,进而实现成像。
遮挡环120背离第一端面101的一面为第三端面103,第三端面103覆盖设置于第四端面212,第三端面103和第四端面212之间的衔接处位于透光孔。此时第三端面103和第四端面212之间的衔接处,即为挡盖100和镜头体200之间的段差,这样,通过遮挡环120的设置不仅可对第四端面212进行遮挡,而且可使段差成形于透光孔中,从而保证镜头模组中暴露于用户视野的一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的提高观感。
进一步的,第四端面212可以凸设第一台阶环211。第一台阶环211围绕镜片安装孔240,第四端面212中用于围绕第一台阶环211的部分为粘接面。第三端面103的第一部分与第一台阶环211贴合,第三端面103的第二部分通过第一台阶环211与粘接面间隔设置。第三端面103和粘接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腔302,第二间隙腔302与第一间隙腔301互通相连,容纳腔300还包括第二间隙腔302。
这样,用于粘接的胶水可同时留存于第二间隙腔302和第一间隙腔301中,以使挡盖100和第一安装部210之间的粘接更加牢固,同时通过第一台阶环211的止挡作用,可防止胶水由第二间隙腔302处溢出至镜头模组外,使镜头模组具有更好的整体观感。
更为具体的,过镜头模组光轴方向任做一横截面,容纳腔300于该横截面的投影为“L”型,具体来说,第二间隙腔302于该横截面的投影,垂直于第一间隙腔301于该横截面的投影,这样更加便于布局胶水粘接。
更进一步的,小孔部111的母线可以与镜片安装孔240的母线延长线共线,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挡盖100和镜头体200之间形成的段差。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小挡盖100和镜头体200之间的色差,可以使挡盖100和镜头体200的颜色保持一致,比如将挡盖100和镜头体200均采用超级黑镀膜的表面处理工艺。上述设置均能进一步的保证镜头模组的外观一致性,并使镜头模组中用于用户可视的一面具有更好的观感。
更为具体的,镜片安装孔240和小孔部111均为圆锥孔。比如镜片安装孔240和小孔部111形成的透光孔的口径沿远离镜头体200方向逐渐增大,即透光孔为喇叭口,这样可以满足更大视场角的镜头模组,如广角镜头的使用,成像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端面101可以与第四端面212共面,此时第一间隙腔30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端面101与第四端面212确定的公共平面,第一间隙腔301的第二端连通于第一环槽222,此时挡盖100和镜头体200之间的段差即为第一间隙腔301的第一端,该段差就位于镜头模组中呈现于用户可视的一面,而通过第一端面101与第四端面212共面的设置方式可减小段差大小,提高整体观感。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盖(100)和镜头体(200),
所述挡盖(100)设有通孔(110),所述挡盖(100)朝向所述第二安装部(230)的一侧为第二端面(102),
所述镜头体(20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30),所述第一安装部(21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230)沿所述镜头模组光轴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镜头体(200)设有承接环(220),
所述挡盖(100)通过所述通孔(110)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所述挡盖(100)通过所述第二端面(102)叠置于所述承接环(220),
所述挡盖(100)的外径大于所述镜头体(200)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100)胶粘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所述挡盖(100)和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之间设有容纳腔(300),
所述承接环(220)朝向所述挡盖(100)的一面凸设第二台阶环(221),所述第二台阶环(22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台阶环(22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之间形成第一环槽(222),
所述第二端面(102)贴合于所述第二台阶环(221),所述通孔(110)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间隙配合,所述通孔(110)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腔(301),所述容纳腔(300)包括所述第一间隙腔(301),所述第一间隙腔(301)连通于所述第一环槽(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100)包括遮挡环(120),所述遮挡环(120)设于所述通孔(110),所述通孔(110)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依次设置的小孔部(111)和大孔部(112),
所述挡盖(100)背离所述第二安装部(230)的一侧为第一端面(101),所述小孔部(111)孔口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01),所述大孔部(112)孔口位于所述第二端面(102),所述遮挡环(120)围绕于所述小孔部(111),
所述第一安装部(210)背向所述第二安装部(230)的一面为第四端面(212),所述镜头体(200)设有镜片安装孔(240),所述镜片安装孔(240)孔口位于所述第四端面(212),
所述挡盖(100)通过所述大孔部(112)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所述小孔部(111)和所述镜片安装孔(240)沿所述镜头模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小孔部(111)和所述镜片安装孔(240)形成的整体为透光孔,
所述遮挡环(120)背离所述第一端面(101)的一面为第三端面(103),所述第三端面(103)覆盖设置于所述第四端面(212),所述第三端面(103)和所述第四端面(212)之间的衔接处位于所述透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面(212)凸设第一台阶环(211),所述第一台阶环(211)围绕所述镜片安装孔(240),所述第四端面(212)中用于围绕所述第一台阶环(211)的部分为粘接面,
所述第三端面(103)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台阶环(211)贴合,所述第三端面(103)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台阶环(211)与所述粘接面间隔设置,
所述第三端面(103)和所述粘接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腔(302),所述第二间隙腔(302)与所述第一间隙腔(301)互通相连,所述容纳腔(300)还包括所述第二间隙腔(3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部(111)的母线与所述镜片安装孔(240)的母线延长线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01)与所述第四端面(212)共面,所述第一间隙腔(301)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01)与所述第四端面(212)共同确定的公共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安装孔(240)和所述小孔部(111)均为圆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100)和镜头体(200)的颜色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100)和镜头体(200)均采用注塑成型。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盖(400)、安装模组(500)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
所述安装模组(500)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30),所述保护盖(400)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0)相对设置,
所述保护盖(400)设有透光区域(410),所述镜头体(200)、所述透光区域(410)沿所述镜头模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挡盖(100)止挡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410)与所述安装模组(500)之间,所述挡盖(100)止挡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41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30)之间。
CN202110483045.9A 2021-04-30 2021-04-30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126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045.9A CN113126229B (zh) 2021-04-30 2021-04-30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089345 WO2022228440A1 (zh) 2021-04-30 2022-04-26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045.9A CN113126229B (zh) 2021-04-30 2021-04-30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229A true CN113126229A (zh) 2021-07-16
CN113126229B CN113126229B (zh) 2024-05-03

Family

ID=7678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3045.9A Active CN113126229B (zh) 2021-04-30 2021-04-30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6229B (zh)
WO (1) WO20222284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440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7305A (zh) * 2005-11-17 2007-05-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码相机镜头模组
CN201765370U (zh) * 2010-08-31 2011-03-1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模组
JP2011170091A (ja) * 2010-02-18 2011-09-01 Toshiba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4238062A (zh) * 2013-06-17 2014-12-24 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点胶结构
CN207529001U (zh) * 2017-12-12 2018-06-22 上海帛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用成像镜头
WO2018126565A1 (zh) * 2017-01-03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摄像头
CN109375332A (zh) * 2018-12-07 2019-02-22 协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镜头多重密封结构
CN209560182U (zh) * 2019-04-12 2019-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前壳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554471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WO2020073735A1 (zh) * 2018-10-09 2020-04-1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体式镜筒、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组装方法
CN111381340A (zh) * 2020-03-27 2020-07-07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组件、摄像头模组、终端及镜头组件的组装方法
CN112444934A (zh) * 2019-08-14 2021-03-0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组件、摄像模组和光学镜头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1952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13126229B (zh) * 2021-04-30 2024-05-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7305A (zh) * 2005-11-17 2007-05-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码相机镜头模组
JP2011170091A (ja) * 2010-02-18 2011-09-01 Toshiba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201765370U (zh) * 2010-08-31 2011-03-1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模组
CN104238062A (zh) * 2013-06-17 2014-12-24 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点胶结构
WO2018126565A1 (zh) * 2017-01-03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摄像头
CN207529001U (zh) * 2017-12-12 2018-06-22 上海帛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用成像镜头
CN110554471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WO2020073735A1 (zh) * 2018-10-09 2020-04-1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体式镜筒、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组装方法
CN109375332A (zh) * 2018-12-07 2019-02-22 协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镜头多重密封结构
CN209560182U (zh) * 2019-04-12 2019-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前壳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2444934A (zh) * 2019-08-14 2021-03-0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组件、摄像模组和光学镜头及其制作方法
CN111381340A (zh) * 2020-03-27 2020-07-07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组件、摄像头模组、终端及镜头组件的组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440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229B (zh) 2024-05-03
WO2022228440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6327B2 (en)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075312U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3238339B (zh) 一种镜头、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CN110049223A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23009732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7445412U (zh) 摄像头装饰组件、壳体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18214879A1 (zh) 摄像头组件、摄像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11405147B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126229A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1194195B2 (en)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27147A (zh) 背光源及电子设备
CN210348164U (zh) 透光背板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9821470U (zh) 前壳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12064189U (zh) 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14070906B (zh) 摄像头装饰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2392572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5086510B (zh) 一种装饰件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9780182U (zh) 一种镜头防水保护结构
CN111405165B (zh) 透光盖板、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4449075B (zh) 一种摄像头装饰盖和电子设备
CN210725004U (zh) 电子设备
CN219918979U (zh) 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10191272B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5701528A (en) Aperture stop for a photometry unit of a camera
CN115604379A (zh) 摄像头装配结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