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3937A -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其液体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其液体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3937A
CN113123937A CN202010026598.7A CN202010026598A CN113123937A CN 113123937 A CN113123937 A CN 113123937A CN 202010026598 A CN202010026598 A CN 202010026598A CN 113123937 A CN113123937 A CN 113123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ump
hole
fluid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65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春发
黄俊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Electric International AG
Johnson Electric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Electric International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Electric International AG filed Critical Johnson Electric International AG
Priority to CN2020100265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39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0558 priority patent/WO2021139704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123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3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04B53/12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arranged in or on pistons
    • F04B53/125Reciprocat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 F04B49/24Bypa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04B53/12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arranged in or on pistons
    • F04B53/125Reciprocating valves
    • F04B53/126Bal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04B53/12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arranged in or on pistons
    • F04B53/125Reciprocating valves
    • F04B53/127Disc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4Pistons, piston-rods or piston-ro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4Pistons, piston-rods or piston-rod connections
    • F04B53/143Sealing provided on the pist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6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liners o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9/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 F04B9/02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mechanical
    • F04B9/04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mechanical the means being cams, eccentrics or pin-and-slot mechanisms
    • F04B9/047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mechanical the means being cams, eccentrics or pin-and-slot mechanisms the means being pin-and-slo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泵以及包括液体泵的食品加工机,液体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进液口、排液口、以及可将液体从所述进液口导入所述排液口的第一液体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道包括可连通的泵腔和液腔,所述泵腔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液腔可与所述排液口连通,还包括柔性泵壁件、可在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道内往复线性运动的阀芯、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液腔的两端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泵腔至少在径向上延伸且至少被所述柔性泵壁件围合从而使得所述泵腔的体积可变,所述液腔至少在轴向上延伸且所述液腔的体积根据所述阀芯的往复线性运动而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其液体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加工机的液体泵。
背景技术
液体泵作为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者使液体增压的动力设备,常被应用于例如咖啡机等食品加工机中。常见的液体泵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液体泵内部阀芯的往复线性运动而改变液腔的体积,进而改变压差以进行抽水和排水。基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泵结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泵以及具有该液体泵的食品加工机。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进液口、排液口、以及可将液体从所述进液口导入所述排液口的第一液体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道包括可连通的泵腔和液腔,所述泵腔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液腔可与所述排液口连通,还包括柔性泵壁件、可在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道内往复线性运动的阀芯、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液腔的两端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泵腔至少在径向上延伸且至少被所述柔性泵壁件围合从而使得所述泵腔的体积可变,所述液腔至少在轴向上延伸且所述液腔的体积根据所述阀芯的往复线性运动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泵壁件包括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形变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体包括沿轴向布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阀芯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径向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轴向孔,所述泵腔和所述液腔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个:
1)所述泵腔形成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由所述泵体、柔性泵壁件以及所述阀芯的外周壁
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液腔包括所述轴向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
2)所述泵腔包括所述第一通孔、径向孔、以及轴向孔,所述液腔形成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布置于所述液腔的进水端,所述第一单向阀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个:
1)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密封球、以及用于使所述密封球复位的弹性件;
2)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一弹性密封片、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弹性密封片和所述阀芯的一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布置于所述液腔的排水端,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另一弹性密封片、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另一弹性密封片和所述泵体和/或端盖的另一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体内还设有可将液体从所述排液口导入所述进液口的第二液体流动通道、以及布置于所述第二液体流动通道内的第三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泵还包括电机、用于将所述电机的扭矩转化为往复线性运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阀芯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驱动机构轴向抵顶所述阀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防旋转地且轴向滑动地连接的驱动件、以及布置于所述泵体内的控制件,所述驱动件具有圆柱形外表面、以及自所述圆柱形外表面凹陷且周向闭合的螺旋槽,所述控制件与所述螺旋槽配合致使驱动件线性往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件呈球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布置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阀芯之间的球体。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前述的液体泵的食品加工机。
本发明的液体泵,其泵腔至少被一柔性泵壁件围合使得其泵腔的体积可变,柔性泵壁件可根据压力情况进行相应变形,以保持液体泵内的压力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食品加工机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食品加工机的液体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液体泵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液体泵的一种分解图。
图5是图2所示液体泵的另一种分解图,其中部分零部件已被省略。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液体泵的一个方向上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图6所示液体泵的另一个方向上的部分剖视图。
图9是图6所示液体泵的一种分解图。
图10是图6所示液体泵的另一种分解图,其中部分零部件已被省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为清晰明了。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
参考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但不限于咖啡机、榨汁机之类,它包括本体10以及安装在本体10内的液体泵20。所述本体10可采用常规的结构和原理,因此,本实施例将不再具体描述该本体10的具体结构。
参考图2和图3,所述液体泵20包括电机30、以及布置于所述电机30的输出端的泵体40。所述泵体40设有垂直泵体40轴向方向设置的进液口41、平行泵体40轴向方向设置的排液口42、以及可将液体从所述进液口41导入所述排液口42的第一液体流动通道43。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道43包括可相互连通的泵腔44和液腔45,其中泵腔44在径向上延伸,液腔45在轴向上延伸。在液体泵20非工作时,所述泵腔44与所述进液口41直接连通。所述液腔45可与所述排液口42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泵20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泵体40内并与泵体40的内泵壁固定连接的柔性泵壁件50、可在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道43内沿轴向往复线性运动的阀芯60、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液腔45的轴向两端的第一单向阀70和第二单向阀80。所述泵腔44由泵体40、柔性泵壁件50、阀芯60共同形成,所述泵腔44随着阀芯60在不同位置其容积可变。液腔45由泵体40和阀芯60共同形成,它包括位于泵体40内的一部分和位于阀芯60内的一部分。所述液腔45的体积根据所述阀芯60的往复线性运动而变化。所述第一单向阀70布置于所述液腔45的进水端,即靠近进液口4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70布置在阀芯60内。所述第二单向阀80布置于所述液腔45的排水端,即靠近所述排液口4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80布置在泵体40内。本发明中所述单向阀70、80只允许流体朝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回流。
具体地,结合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泵体40大致呈中空圆柱体状,包括自所述电机30的壳体沿轴向依次固定连接的安装架90、泵本体100、以及端盖110。本实施例中,所述泵本体100的中央形成有依次沿轴向延伸并贯穿其自身的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02。泵本体100的侧壁形成有垂直泵本体100的轴向向外延伸的中空进液管104。所述进液口41形成于所述进液管104内,并与第一通孔101连通。实际上,所述进液管104的朝向并不限于垂直泵本体的轴向方向,按实际需求从泵本体向外延伸开口即可。所述阀芯60大致呈中空圆柱体状,其上端伸入第二通孔102内并抵靠在第二通孔102的孔壁上。柔性泵壁件50固定连接在阀芯60的下端与泵本体100之间并盖合第一通孔101。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的泵腔44形成于第一通孔101内,并具体由泵本体100、柔性泵壁件50、以及阀芯60的外周壁围合而成。
优选地,液体泵20还包括抵顶在环形台阶103处的密封盖130。具体地,所述密封盖130大致呈环形,其外周缘沿轴向延伸形成一环缘131。所述阀芯60贯穿所述密封盖130的中央的通孔。所述环缘131抵顶于第一通孔101的孔壁。密封盖130的设计有助于提高泵本体100与阀芯60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第二通孔102的靠近第一通孔101、即靠近密封盖130的部分孔壁沿径向向外凹陷形成一环形空间141。液体泵20还包括收容于环形空间141内的密封圈140,以进一步提高泵本体100与阀芯60之间的密封性。所述阀芯60贯穿密封圈140和密封盖130在泵本体100内线性往复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泵壁件50由橡胶一体制成,包括与所述泵本体100固定连接的位于边缘的第一连接部51、与所述阀芯60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2之间的形变部53。形变部53大致呈开口朝向第一通孔101的碗状,其横截面积朝向第一通孔101逐渐增大。第一连接部51自形变部53的周向端缘沿径向向外延伸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泵20还包括刚性的固定环120,所述第一连接部51轴向夹持于所述固定环120的一端面和所述泵本体100的一端面之间。第二连接部52呈中空圆柱体状,其自形变部53的中央沿轴向向外延伸而成。所述阀芯60的外周壁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2配合的环形槽603,环形槽603的径向内壁与第二连接部52的内侧抵顶,环形槽603的两轴向端壁与第二连接部52的轴向两端分别一一抵顶,从而实现阀芯60在沿轴向进行往复线性运动时,柔性泵壁件50的第二连接部52也跟随阀芯60一起进行稳定的往复线性运动。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泵壁件5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和/或方式(例如粘接等)与泵本体100和/或阀芯60进行固定连接。
如此布置的柔性泵壁件50可在阀芯60向排液口42方向运动过程中增加泵腔44的内压,从而允许泵腔44内的液体打开第一单向阀70而进入液腔45内;在阀芯60向远离排液口42方向运动过程中,需平衡泵腔44内的压力,从而允许液体经由进液口41流至泵腔44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60包括阀芯本体61、以及一独立于所述阀芯本体61并安装在阀芯本体61上端的环形件62。阀芯本体61内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孔470、以及自所述径向孔470沿轴向延伸至环形件62的中心孔474的轴向孔471,其中,径向孔470与泵腔44连通。优选地,所述径向孔470横向贯穿阀芯60,径向孔470的孔壁形状优选大致呈圆柱体状。所述轴向孔471包括与所述径向孔470连通的第一孔472、以及一端与第一孔47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中心孔474连通的第二孔473。所述第一孔472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孔473的孔径。所述第二孔473的孔径大于所述中心孔474的孔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阀70布置于所述轴向孔471内,包括密封球71、以及用于使密封球71复位的第一弹性件72。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72为压簧,其抵顶于密封球71和环形件62之间,这样密封球71仅能在第二孔473内移动。所述密封球7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472的孔径、并小于所述第二孔473的孔径,从而允许密封球71可支撑在所述第一孔472上以密封第一孔472,并且在密封球71被来自第一孔472的液体冲开至打开第一孔472时,允许液体流经第二孔473。而当第二孔473内的液体具有流回第一孔472的趋势时,密封球71借助于第一弹性件72的弹力以及液体自身的压力而被挤压抵靠在第一孔472上从而达到控制液体进行单向流动的目的。优选地,所述第一孔472和所述第二孔473的交界面被锥化,该交界面与密封球71的球面密封配合,以提高密封球71的密封效果。装配时,可在装配第一单向阀70至活塞本体61内后,再紧配所述环形件62至活塞本体61内以抵顶所述第一弹性件72,装配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80布置于所述第二通孔102的靠近排液口42的一端。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的由泵本体100和阀芯60共同形成的液腔45具体包括阀芯60的第二孔473、中心孔474以及第二通孔102。
本实施例中,所述泵本体100的第二通孔102在其靠近排液口42的一端的部分孔壁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一整体呈圆盘状的过渡部105。过渡部105上形成有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限流孔481,每一第一限流孔481沿轴向贯穿过渡部105。第一限流孔481的孔径显著小于第二通孔102的孔径,以提高液体从第一限流孔481排出的压力。
所述第二单向阀80为由橡胶制成的一体件,包括密封盖合在所述多个第一限流孔481上端的第一弹性密封片8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密封片81和泵本体100和/或端盖110的第一固定部82。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82包括圆形的基部83、以及自所述基部83的周缘沿轴向延伸而成的连接环84,其中第一弹性密封片81自所述连接环84的周缘沿径向向外延伸而成。基部83和连接环84共同围合形成一凹槽85。所述过渡部105的中央沿轴向延伸形成第一突出部106,所述第一突出部106与凹槽85配合,优选插接配合,从而连接第二单向阀80和泵本体100。第一弹性密封片81的弹性形变特性使得第一限流孔481内的液体冲开第一弹性密封片81而排出至排液口42成为可能,同时,在当从第一限流孔481流出的液体具有流回第一限流孔481的趋势时,第一弹性密封片81再次借助于自身的弹性形变特性以及液体自身的压力而被覆盖抵靠在第一限流孔481,从而达到控制液体进行单向流动的目的。
还优选地,所述端盖110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82抵顶的抵顶件112。本实施例中,所述抵顶件112包括自端盖本体的内表面沿轴向延伸而成的多个连接柱113、以及连接所述多个连接柱113底端的沿径向延伸的抵顶部114。所述抵顶部114抵顶所述第一固定部82的基部83的上端面,以使得基部83夹持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06和所述抵顶部114之间,从而更好地固定第二单向阀80,防止第二单向阀80移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110的中部的下端沿轴向凹陷形成一缓冲腔115,上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形成一排液管111,所述排液口42形成于所述排液管111内。所述抵顶件112位于所述缓冲腔115的中央。所述抵顶件112的各连接柱113之间形成开口116,所述开口116连通所述缓冲腔115与所述排液口42,以允许从液腔45排出的液体经由缓冲腔115、开口116而排至排液口42。
工作时,阀芯60沿着第二通孔102进行轴向的往复线性运动。当泵腔44内的压力克服第一单向阀70的阈值压力时,泵腔44内的液体通过径向孔470进入液腔45。当液腔45内的压力克服第二单向阀80的阈值压力时,液腔45内的液体经由缓冲腔115排至排液口42。其中,第一单向阀70的设计使得从泵腔44流入液腔45内的液体不会再逆流至泵腔44内。第二单向阀80的设计使得从液腔45排出的液体不会再逆流至液腔45内。柔性泵壁件50的设计使得泵腔44的体积可变,这种设计在液体泵20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多种效果,例如,即使是当温度较高的液体进入泵腔44内,柔性泵壁件50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膨胀形变而达到缓冲的作用,进而达到平衡内压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泵本体100内还设有可将液体从所述排液口42导入所述进液口41的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以及布置于所述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内的第三单向阀160。具体地,所述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包括自所述缓冲腔115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通道151、以及自所述径向通道151沿轴向延伸至所述进液口41的轴向通道152。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通道151通过自所述端盖110的内表面沿轴向突出延伸而成的凸环117、以及凸环117对应的端盖110的下端面和泵本体100的上端面围合而成。本实施例中,泵本体100内还安装有固定塞108,固定塞108的上端面与泵本体的上端面齐平。所述轴向通道152包括形成于固定塞108内的并与径向通道151连通的第四孔153、形成于固定塞108和/或泵本体100内的第五孔154、以及连通第五孔154和进液口41的第六孔155,其中所述第四孔153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五孔154的孔径,第六孔155的孔径小于第五孔154的孔径。
所述第三单向阀160布置于所述第五孔154内,包括密封塞161、以及用于使密封塞161复位的第二弹性件162。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162为压簧,其抵顶于密封塞161、以及第五孔154和第六孔155的交界面之间。密封塞161可密封所述第四孔153,并在密封塞161被来自径向通道151的液体冲开至打开第四孔153时,允许液体经由第五孔154、第六孔155流至进液口41。优选地,所述密封塞161呈圆锥状。相应地,与密封塞161配合的第四孔153和第五孔154的交界面也被锥化,以提高密封塞161的密封效果。
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和第三单向阀160的设计可使得当从液腔45排出至排液口42的液体量过多,压力过大时,将多余的液体经由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排至进液口41,从而提高从排液口42排出的液体量的稳定性和平衡内压。第三单向阀160的设计使得从进液口41进入的液体不会从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流入排液口42,而会选择从第一液体流动通道43流入排液口42。
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优选的用于实现所述阀芯60的往复线性运动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液体泵2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电机30的扭矩转化为往复线性运动的驱动机构170、以及用于使所述阀芯60复位的弹性复位件180,所述驱动机构170轴向抵顶所述阀芯60的下端面。因此,当驱动机构170朝上运动时,由于驱动机构170轴向抵顶阀芯60,因此阀芯60也将朝上作线性运动;当驱动机构170朝下运动时,所述弹性复位件180使阀芯60复位,进而保证阀芯60与驱动机构170的抵顶,如此循环往复,以实现阀芯60的往复线性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180为弹簧,其布置于前述的第二通孔102内,且一端与所述过渡部105抵顶,另一端与所述阀芯60的上端面抵顶。优选地,所述过渡部105的一端面还沿轴向延伸形成第二突出部107,所述弹性复位件180围绕所述第二突出部107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17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90内,包括控制件171、以及与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31防旋转地且轴向滑动地连接的驱动件172。所述驱动件172具有圆柱形外表面、以及自所述圆柱形外表面凹陷且周向闭合的螺旋槽173。所述控制件171具有与所述螺旋槽173配合的曲面174,致使驱动件172线性往复运动。由于驱动件172与电机30的输出轴31防旋转地连接,因此,当输出轴31转动时,驱动件172也将跟着转动。而由于螺旋槽173和曲面174的配合,且驱动件172又与电机30的输出轴31轴向滑动连接,因此当驱动件172转动的同时,驱动件172也将沿着输出轴31进行轴向的往复线性移动,进而驱动阀芯60向上移动,并允许阀芯60在弹性复位件18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而复位。
所述驱动件172与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31之间的防旋转地且轴向滑动地连接的结构可采用以下结构:例如,在驱动件172的中央形成一D形槽,即驱动件172的中央的孔壁至少具有一平面175。所述输出轴31的输出端也优选至少具有一与之相应配合的平面310。如此,当输出轴31转动时,驱动件172也将跟着转动,同时还允许了驱动件172可相对输出轴31进行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172的中央的孔壁优选具有两个相对的平面,相应地,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31的外周壁也具有两个相对的平面310,以提高驱动件172和输出轴31的传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90呈环形,其中央形成有一沿轴向贯穿其自身的第一安装孔91,所述驱动件172滑动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91内。所述驱动件172的上轴向端面与所述阀芯60的下端面直接抵顶。驱动件172的圆柱形外表面只形成有一圈螺旋槽173,在这种情况下,当驱动件172沿轴向进行往复移动时,其往复移动的最大轴向距离为所述一圈螺旋槽173的纵截面上相对的两凹槽之间的轴向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90上形成有一沿径向贯穿安装架90的第二安装孔92。所述控制件171布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92内。优选地,所述控制件171整体呈球状,更优地,为一钢球。所述钢球一侧的曲面174突出于第二安装孔92至与第一安装孔91内的驱动件172的螺旋槽173配合,另一侧被例如螺钉93抵顶。选用整体呈球状的控制件171,可将控制件171与驱动件172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保证驱动件172的顺利运动。
图6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泵20’。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泵20’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液体泵20的相同部分的结构、布置、和/或原理在此将不再赘述,以下将主要描述二者的区别。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液体泵20’的泵腔44’和液腔45’的组成不同。具体地,泵腔44’包括第一通孔101、以及阀芯60’的径向孔470’和轴向孔471’。液腔45’形成于第二通孔102内。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阀芯60’的径向孔470’也沿径向贯穿阀芯60’,不过,本实施例中径向孔470’的孔壁呈长方体状。轴向孔471’包括与径向孔470’连通的第七孔472’、以及一端与第七孔472’连通另一端可与第二通孔102连通的第八孔473’,其中第八孔473’的孔径大于第七孔472’的孔径,优选第八孔473’的孔壁被锥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60’包括阀芯本体61’以及独立于阀芯本体61’的固定件62’,所述固定件62’紧配在阀芯本体61’的上端。所述固定件62’上形成有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限流孔474’,每一第二限流孔474’沿轴向贯穿固定件62’且孔径显著小于第八孔473’的孔径,以提高液体从第二限流孔474’排出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70’为由橡胶制成的一体件,包括可密封或打开第二限流孔474’的第二弹性密封片7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密封片71’和所述固定件62’的第二固定部72’。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密封片71’被锥化,相应地,所述固定件62’的上端面也被锥化,以提高第二弹性密封片71’和固定件62’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二固定部72’自所述第二弹性密封片71’的中央沿轴向延伸而成。所述固定件62’大致呈中空圆柱体状,其中央沿轴向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二固定部72’配合的收容孔620’。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72’在其部分外周壁上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直径变大的扩大部720’,相应地,所述收容孔620’的相应部分的孔壁也沿径向向外凹陷形成与所述扩大部720’配合的扩大孔621’,通过扩大部720’和扩大孔621’的配合可进一步稳固第二固定部72’和固定件62’之间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向阀70’可例如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挤压而使其第二固定部72’稳固地装配于所述固定件62’的收容孔620’内。
第二弹性密封片71’的弹性形变特性使得第二限流孔474’内的液体冲开第二弹性密封片71’而排出至第二通孔102内成为可能;同时,当从轴向孔471’流出的液体具有流回第二限流孔474’的趋势时,第二弹性密封片71’再次借助于自身的弹性形变特性以及液体自身的压力而被覆盖抵靠在第二限流孔474’内的流出端,从而达到控制液体进行单向流动的目的。
此外,本实施例的柔性泵壁件50’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具体地,所述柔性泵壁件50’的形变部53’包括平面状的环形圈530’、自所述环形圈530’的外周沿径向向外弯曲地延伸的凹部531’、以及自所述凹部531’的外缘进一步沿轴向延伸的垂直部532’。所述柔性泵壁件50’的第一连接部51’自所述垂直部532’的周缘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柔性泵壁件50’的第二连接部52’自所述环形圈530’的内周沿轴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柔性泵壁件50’与阀芯60’的固定结构也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具体地,所述阀芯60’还包括独立于阀芯本体61’的大致呈环形的紧固件63’。所述柔性泵壁件50’的第二连接部52’夹持于所述阀芯本体61’和所述紧固件63’之间,进而固定连接柔性泵壁件50’和阀芯60’。具体地,所述阀芯本体61’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区段610’和第二区段611’,其中第一区段610’的外径大于第二区段611’的外径,从而在第一区段610’与第二区段611’的交接处形成一环形支撑面61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连接部52’的一端面。所述环形的紧固件63’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环形的主体部630’、以及自所述主体部630’的一端的周缘沿径向向外延伸而成的凸缘部631’,所述凸缘部631’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连接部52’的另一端面。优选地,所述阀芯本体61’还包括自所述环形支撑面612’的周缘沿轴向延伸而成的抵靠部613’,用于与所述柔性泵壁件50’的平面状的环形圈530’的一端面抵顶,进而进一步稳固柔性泵壁件50’和所述阀芯60’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与第一实施例的也不同。具体地,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的径向通道151’形成于端盖110’内。第二液体流动通道150’的轴向通道152’形成于端盖110’和泵本体100’内。所述端盖110’上形成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突出管118’,所述突出管118’内形成与所述缓冲腔115连通的所述径向通道151’。所述径向通道151’包括孔径依次变大的第九孔156’和第十孔157’,其中第九孔156’与所述缓冲腔115连通,第十孔157’与轴向通道152’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三单向阀160布置于所述径向通道151’内,其密封塞161可密封所述第九孔156’,并在密封塞161被来自第九孔156’的液体冲开打开第九孔156’时,允许液体经由第十孔157’流至轴向通道152’。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通过不同孔的孔径构造以抵顶第二弹性件16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162远离密封塞161的一端抵顶于一螺钉119’,所述螺钉119’与突出管118’内的内螺纹面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180’不再布置于泵本体100’的第二通孔102内,而布置于泵本体100’的第一通孔101内。具体地,所述阀芯60’的抵靠部613’还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突出于第一区段610’的抵靠面614’。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复位件180’一端与所述抵靠面614’抵顶,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盖130的端面抵顶。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180’为圆锥螺旋弹簧,其横截面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抵靠面614’抵顶,而横截面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盖130抵顶,以提高阀芯60’往复线性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170’还包括布置于所述驱动件172和所述阀芯60’之间的球体176’。所述球体176’优选为钢球。具体地,所述阀芯60’的下轴向端面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77’,所述驱动件172的上轴向端面凹陷形成第二凹槽604’,所述球体176’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77’和所述第二凹槽604’之间。通过在驱动件172和阀芯60’之间布置球体176’,不仅可以通过球体176’对阀芯60’的抵顶保证阀芯60’的向上的线性运动,而且驱动件172的上轴向端面可以不再与阀芯60’的下轴向端面直接抵顶,相反,可以通过球体176’减少驱动件172与阀芯60’之间的摩擦,以使得驱动件172与阀芯60’的运动更加顺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列举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液体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进液口、排液口、以及可将液体从所述进液口导入所述排液口的第一液体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道包括可连通的泵腔和液腔,所述泵腔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液腔可与所述排液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泵壁件、可在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道内往复线性运动的阀芯、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液腔的两端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泵腔至少在径向上延伸且至少被所述柔性泵壁件围合从而使得所述泵腔的体积可变,所述液腔至少在轴向上延伸且所述液腔的体积根据所述阀芯的往复线性运动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泵壁件包括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形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沿轴向布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阀芯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径向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轴向孔,所述泵腔和所述液腔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个:
1)所述泵腔形成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由所述泵体、柔性泵壁件以及所述阀芯的外周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液腔包括所述轴向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
2)所述泵腔包括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阀芯的所述径向孔和所述轴向孔,所述液腔形成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布置于所述液腔的进水端,所述第一单向阀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个:
1)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密封球、以及用于使所述密封球复位的弹性件;
2)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一弹性密封片、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弹性密封片和所述阀芯的一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布置于所述液腔的排水端,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另一弹性密封片、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另一弹性密封片和所述泵体和/或端盖的另一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还设有可将液体从所述排液口导入所述进液口的第二液体流动通道、以及布置于所述第二液体流动通道内的第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用于将所述电机的扭矩转化为往复线性运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阀芯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驱动机构轴向抵顶所述阀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防旋转地且轴向滑动地连接的驱动件、以及布置于所述泵体内的控制件,所述驱动件具有圆柱形外表面、以及自所述圆柱形外表面凹陷且周向闭合的螺旋槽,所述控制件与所述螺旋槽配合致使驱动件线性往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呈球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布置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阀芯之间的球体。
11.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泵。
CN202010026598.7A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其液体泵 Pending CN1131239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598.7A CN113123937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其液体泵
PCT/CN2021/070558 WO2021139704A1 (en) 2020-01-10 2021-01-07 Diaphragm Pump and Food Process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598.7A CN113123937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其液体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3937A true CN113123937A (zh) 2021-07-16

Family

ID=7467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6598.7A Pending CN113123937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其液体泵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3937A (zh)
WO (1) WO20211397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3498A (en) * 1976-11-03 1980-03-26 Schreiber R Reciprocating piston engines having piston rotation
US4291588A (en) * 1976-12-06 1981-09-29 Camact Pump Corp. Transmission
DE29708906U1 (de) * 1997-05-21 1997-07-17 Lang Apparatebau Gmbh Kolbenmembranpumpe mit dichtungsloser Kolben-Zylindereinheit
JP4153618B2 (ja) * 1999-04-27 2008-09-24 株式会社ミクニ プランジャ式ポンプ
DE102008003454A1 (de) * 2008-01-08 2009-07-09 Robert Bosch Gmbh Hydraulikfluidpumpe mit einem Dichtelement
US8893741B2 (en) * 2012-11-29 2014-11-25 Chen-Yuan Weng Pressure relief valve
EP3486484A1 (en) * 2017-11-20 2019-05-22 Dana Motion Systems Italia S.R.L. Cartridge hand pum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9704A1 (en)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0092B (zh) 用于将燃料、优选柴油供送至内燃机的泵单元
JP5368553B2 (ja) ポンプ
US5567135A (en) Reciprocating pump
JP2011525584A (ja) 液圧式の車両ブレーキ装置のピストンポンプ
GB2465488A (en) Diaphragm Pump Outlet Shock Damper
KR20070038535A (ko) 개선된 효율을 갖는 피스톤 펌프
EP2405137B1 (en) Pump
CN104204601A (zh) 具有可调节回弹阀组件的液压阻尼器
CN113123937A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其液体泵
CN212951941U (zh) 一种喷头改进结构
CN103314213A (zh) 弹簧元件和相应的用于输送流体的活塞泵
US11274666B2 (en) Micro-fluid pump
CN203607973U (zh) 一种稳压泵用电机的后端盖结构
US20030235509A1 (en) High aspiration valve design for piston pumps or compressors
CN109268334A (zh) 一种用于液压工具的单向阀及液压工具
CN213016722U (zh) 一种运行平稳的防滴漏隔膜泵
CN213393722U (zh) 安全阀
JP2015021485A (ja) 手押しポンプ
CN211039697U (zh) 一种气动角座阀
CN209294158U (zh) 一种用于液压工具的单向阀及液压工具
CN111255664B (zh) 隔膜泵
KR101514916B1 (ko) 정밀제어용 체크밸브
CN217462494U (zh) 柱塞膜片泵
CN110513523A (zh) 一种电动阀止动结构以及电动阀
CN220130803U (zh) 一种设置弹性预压件的按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