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3436A -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3436A
CN113123436A CN202110448036.6A CN202110448036A CN113123436A CN 113123436 A CN113123436 A CN 113123436A CN 202110448036 A CN202110448036 A CN 202110448036A CN 113123436 A CN113123436 A CN 113123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pump station
pump
containing cavity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80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3436B (zh
Inventor
吕亚军
吕夏娥
魏成涛
胡淑敏
汤升华
吕增东
王刚
喻剑飞
李晓燕
吕淼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 American AITI Pump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 American AITI Pump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 American AITI Pump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 American AITI Pump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80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3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3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3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3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3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包括泵站筒体,所述泵站筒体内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污水泵,所述泵站筒体内竖直设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与所述泵站筒体之间设有第一污水容纳腔,所述内筒体内设有第二污水容纳腔,所述内筒体上远离所述污水进口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两侧均竖直设有用于过滤由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流通至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的污水的格栅板,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相匹配的用于打捞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内固体废料的打捞提篮,本发明能够提高泵站对垃圾的过滤性能,泵站内垃圾清理更方便,提高泵站防堵塞、防损坏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由于污水中夹带较多的泥沙和大块垃圾,需要在入水管的管口处设置除杂机构,目前大多数的除杂机构均采用过滤框的结构。通常在入水管的下方设置平台,平台上设置香山延伸的导轨,过滤框滑动于导轨并支撑于平台上。当过滤框积蓄一定量泥沙后就需要关闭入水阀门,采用吊索将过滤框提出泵站排渣口进行清理。
对此,专利号为CN111962654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市政雨水泵站及其排渣方法,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该泵站结构包括设置于入水管管口处的过滤框,以及传动经过过滤框的皮带,皮带设置容纳腔及开口,使得泥沙滑入开口进入容纳腔,皮带传送至泵站本体的盖板外改变容纳腔的朝向,泥沙滑落至盖板外,实现泥沙清理。该结构具有清理更加便捷、省力,解放劳动力外,同时能够避免过多的泥沙在转移过程中掉落至泵站本体底部,使得排渣更彻底。但这种结构的泵站主要存在以下缺陷:过滤框较小,一段时间不清理便会造成垃圾堆积,将过滤框和入水管堵死,垃圾过滤效果差,一些较大块的垃圾无法被有效过滤,可能会造成泵体损坏,清理过滤框泥沙时需要暂停进水、清理周期短、操作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能够提高泵站对垃圾的过滤性能,泵站内垃圾清理更方便,提高泵站防堵塞、防损坏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包括泵站筒体,所述泵站筒体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泵站筒体内部连通的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所述的污水出口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污水进口水平高度,所述泵站筒体内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污水泵,所述污水泵输出端通过污水管与所述污水出口连通,所述泵站筒体内竖直设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与所述泵站筒体之间设有第一污水容纳腔,所述内筒体内设有第二污水容纳腔,所述内筒体上远离所述污水进口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的开口槽,所述污水泵设于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内,所述开口槽两侧均竖直设有用于过滤由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流通至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的污水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筒体外、所述泵站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相匹配的用于打捞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内固体废料的打捞提篮,所述打捞提篮可沿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上下升降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泵站筒体内竖直设有若干可以与所述打捞提篮配合的提篮滑杆,所述打捞提篮可沿所述提篮滑杆上下升降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泵站筒体内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打捞提篮沿所述提篮滑杆上下升降滑动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设有钢索,所述钢索另一端与所述打捞提篮固定连接,所述的钢索至少有两根。
作为优选,所述的打捞提篮上端开口处设有可以与所述内筒体外壁、所述泵站筒体内壁、所述格栅板贴合用于刮铲表面污渍的橡胶刮铲裙边。
作为优选,所述的泵站筒体侧壁设有可以与所述污水进口配合的泵站筒体外凸部,所述泵站筒体外凸部内设有用于粉碎固体废料的粉碎格栅,所述污水进口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粉碎格栅输入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侧格栅板之间竖直设有用于冲洗所述格栅板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端与任一所述污水管连通,所述冲洗管上朝向两侧格栅板处设有若干冲洗管出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冲洗管输入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冲洗管进水的电控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筒体上端设有内筒体筒盖,所述内筒体筒盖一侧延伸至所述侧格栅板上端,所述的内筒体筒盖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连通的内筒体筒盖检修口,所述内筒体内部靠近所述内筒体筒盖检修口处设有内筒体爬梯,所述泵站筒体顶部设有泵站筒体盖,所述泵站筒体盖上设有泵站筒体检修口,所述泵站筒体检修口与所述内筒体筒盖之间设有第二检修爬梯,所述泵站筒体顶部还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打捞提篮配合用于观察和清理所述打捞提篮的提篮清理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水管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污水泵可拆卸连接的自耦合连接件,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内竖直设有可以与所述污水泵配合的污水泵滑杆,所述污水泵与所述污水泵滑杆可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污水容纳腔内设有若干浮球液位计和超声波液位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泵站筒体上端连接有尾气净化装置,所述尾气净化装置包括抽气机,所述抽气机输入端连接有光催化除臭器,所述光催化除臭器输入端通过气管与所述泵站筒体内部连通,所述抽气机输出端竖直朝上设有排气烟囱。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污水容纳腔底部设有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内底部的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由远离所述开口槽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开口槽的一侧其水平高度逐渐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格栅板底部与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之间设有流水口,所述流水口设于所述打捞提篮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打捞提篮内固定设有冲洗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冲洗装置包括沿所述打捞提篮设置的环形冲洗管,所述环形冲洗管通过若干固定架固定设于所述打捞提篮上侧,所述环形冲洗管两侧设有若干可以与所述内筒体外壁和所述泵站筒体内壁配合的冲洗口,所述冲洗口朝向所述打捞提篮上侧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冲洗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环形冲洗管连通的冲洗装置进液软管和用于自动收卷所述冲洗装置进液软管的电动卷管器,所述电动卷管器设于所述泵站筒体内顶部,所述冲洗装置进液软管输入端与设于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内的冲洗泵输出端或延伸至所述泵站筒体外并与外界水源连通。
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泵站筒体内设置内筒体,通过污水进口流入的污水需绕着第一污水容纳腔通过开口槽流动至第二污水容纳腔内在经污水泵排出,污水流通过程需要通过两侧竖直设置的格栅板对污水进行过滤,格栅板有效过滤面积较大,不易堵塞,即使有部分格栅板过滤孔被堵塞,剩余的过滤孔也能正常工作,能够保持长时间稳定过滤,两块格栅板双侧同时过滤,过滤速度快,且格栅板不直接设置在污水进口处,不会堵塞污水进口,开口槽设置在远离污水进口的一侧,污水通过污水进口流入后冲击在内筒体外壁上,减缓势能,避免污水直接冲击开口槽和内部污水泵等部件,造成损坏;在第一污水容纳腔内设置打捞提篮,第一污水容纳腔内的固体废料可以直接沉淀到打捞提篮内,便于打捞,打捞提篮提起时,第一污水容纳腔内的漂浮垃圾也能被直接捞出,便于清理,且设置第一污水容纳腔和打捞提篮用来储存无法从格栅板通过的大块垃圾,容积大,可储存量大,避免泵站堵塞,通过设置橡胶刮铲裙边、冲洗管、冲洗装置提高泵站的自清洁性能,设置尾气净化装置净化尾气,保护空气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的实施例四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的底部放大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的打捞提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站筒体、2-污水进口、3-污水出口、4-污水泵、5-内筒体、6- 格栅板、7-打捞提篮、8-提篮滑杆、9-卷扬机、10-橡胶刮铲裙边、11-第一污水容纳腔、12-泵站筒体外凸部、13-粉碎格栅、14-冲洗管、15-电控阀门、16- 泵站筒体检修口、17-第二检修爬梯、18-泵站筒体盖、19-提篮清理口、20-抽气机、21-光催化除臭器、22-排气烟囱、23-冲洗装置、24-自耦合连接件、25- 污水泵滑杆、26-浮球液位计、27-超声波液位计、28-气管、51-第二污水容纳腔、52-开口槽、53-内筒体筒盖、531-内筒体筒盖检修口、532-内筒体爬梯、 91-钢索、111-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112-流水口、141-冲洗管出水口、231- 环形冲洗管、232-固定架、233-冲洗装置进液软管、234-电动卷管器、235-冲洗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包括泵站筒体1。泵站筒体1两侧分别设有与泵站筒体1内部连通的污水进口2和污水出口 3。污水出口3水平高度高于污水进口2水平高度。泵站筒体1内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污水泵4。污水泵4输出端通过污水管41与污水出口3连通。泵站筒体1 内竖直设有内筒体5。内筒体5与泵站筒体1之间设有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筒体5内设有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筒体5上远离污水进口2的一侧设有连通第一污水容纳腔11和第二污水容纳腔51的开口槽52。污水泵4设于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开口槽52两侧均竖直设有用于过滤由第二污水容纳腔51流通至第一污水容纳腔11的污水的格栅板6。格栅板6两侧分别与内筒体5外、泵站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设有与第一污水容纳腔11相匹配的用于打捞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固体废料的打捞提篮7。打捞提篮7可沿第一污水容纳腔11上下升降滑动。本实施例将泵站筒体1内设置内筒体5,通过污水进口2流入的污水需绕着第一污水容纳腔11通过开口槽52流动至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在经污水泵4排出,污水流通过程需要通过两侧竖直设置的格栅板 6对污水进行过滤,格栅板6有效过滤面积较大,不易堵塞,即使有部分格栅板 6过滤孔被堵塞,剩余的过滤孔也能正常工作,能够保持长时间稳定过滤,两块格栅板6双侧同时过滤,过滤速度快,且格栅板6不直接设置在污水进口2处,不会堵塞污水进口2,开口槽52设置在远离污水进口2的一侧,污水通过污水进口2流入后冲击在内筒体5外壁上,减缓势能,避免污水直接冲击开口槽52 和内部污水泵4等部件,造成损坏;在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设置打捞提篮7,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的固体废料可以直接沉淀到打捞提篮7内,便于打捞,打捞提篮7提起时,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的漂浮垃圾也能被直接捞出,便于清理,且设置第一污水容纳腔11和打捞提篮7用来储存无法从格栅板6通过的大块垃圾,容积大,可储存量大,避免泵站堵塞。
实施例二:
参阅图1和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泵站筒体1内竖直设有若干可以与打捞提篮7配合的提篮滑杆8。打捞提篮7可沿提篮滑杆8上下升降滑动。设置提篮滑杆8用于导向,防止打捞提篮7在提起过程中跑偏导致损坏或垃圾倒出。
参阅图1和图2,泵站筒体1内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打捞提篮7沿提篮滑杆8 上下升降滑动的卷扬机9。卷扬机9上设有钢索91。钢索91另一端与打捞提篮 7固定连接。钢索91至少有两根。设置卷扬机9驱动打捞提篮7升降,使用更方便省力,自动化程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卷扬机9上至少设置两个卷筒,并分别设置卷筒对应的钢索91,用于驱动打捞提篮7各部位同步向上滑动。
参阅图1和图2,打捞提篮7上端开口处设有可以与内筒体5外壁、泵站筒体1内壁、格栅板6贴合用于刮铲表面污渍的橡胶刮铲裙边10。打捞提篮7提起过程中,橡胶刮铲裙边10可以与内筒体5外壁、泵站筒体1内壁贴合刮铲附着于表面的垃圾,清理效果更佳,垃圾收集效果更好,有效去除异味源。
实施例三:
参与图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泵站筒体1侧壁设有可以与污水进口2配合的泵站筒体外凸部12。泵站筒体外凸部12内设有用于粉碎固体废料的粉碎格栅13。污水进口2输出端连接至粉碎格栅13输入端。设置粉碎格栅13可以将通过粉碎格栅13输入的大块垃圾粉碎,切割成小块,防止堵塞,设置泵站筒体外凸部12并将粉碎格栅13设置在其内,可以避免粉碎格栅13影响打捞提篮7 的正常提起,还可以增大污水进口2与内筒体5之间间距,减小通过污水进口2 流出的垃圾和污水势能,避免冲击力损坏内筒体5。
参与图1,两侧格栅板6之间竖直设有用于冲洗格栅板6的冲洗管14。冲洗管14上端与任一污水管41连通。冲洗管14上朝向两侧格栅板6处设有若干冲洗管出水口141。设置冲洗管14可以对两侧格栅板6进行反冲洗,避免过多垃圾堵塞格栅板6。
参与图1,冲洗管14输入端设有用于控制冲洗管14进水的电控阀门15。设置电控阀门15控制冲洗管14工作,控制更方便,可以通过预设程序实现自动化冲洗。
参与图1和图3,内筒体5上端设有内筒体筒盖53。内筒体筒盖53一侧延伸至侧格栅板6上端。内筒体筒盖53上端设有与第二污水容纳腔51连通的内筒体筒盖检修口531。内筒体5内部靠近内筒体筒盖检修口531处设有内筒体爬梯532。泵站筒体1顶部设有泵站筒体盖18。泵站筒体盖18上设有泵站筒体检修口16。泵站筒体检修口16与内筒体筒盖53之间设有第二检修爬梯17。泵站筒体1顶部还设有若干用于与打捞提篮7配合用于观察和清理打捞提篮7的提篮清理口19。设置内筒体筒盖53便于操作人员进入检修,提篮清理口19便于清理打捞提篮7,控制打捞提篮7提起,打开提篮清理口19,操作人员无需进入泵站筒体1便能对打捞提篮7进行清理。
参与图1,污水管41上设有用于与污水泵4可拆卸连接的自耦合连接件24。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竖直设有可以与污水泵4配合的污水泵滑杆25。污水泵4 与污水泵滑杆25可滑动连接。污水泵4通过自耦合连接件24与污水管41连接,便于污水泵4取出,方便检修。
参与图1,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设有若干浮球液位计26和超声波液位计 27。通过设置浮球液位计26和超声波液位计27监测液位信息,根据液位信息自动控制污水泵4工作,实现自动化控制,浮球液位计26与超声波液位计27 可以互为备用液位计,避免一种液位计失灵造成泵站停止运转。
实施例四:
参阅图4,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泵站筒体1上端连接有尾气净化装置。尾气净化装置包括抽气机20。抽气机20输入端连接有光催化除臭器21。光催化除臭器21输入端通过气管28与泵站筒体1内部连通。抽气机20输出端竖直朝上设有排气烟囱22。设置光催化除臭器21能够有效去除气体中的异味,光催化氧化是在外界可见光的作用下发生催化作用,光催化氧化反应是以半导体及空气为催化剂,以光为能量,将有机物降解为CO2和H2O。能够把各种废臭气体如醛类、苯类、氨类、氮氧化物、硫化物及其它VOC类有机物、无机物在光催化氧化的作用下还原成二氧化碳CO2、水H2O以及其它无毒无害物质,同时具有除臭、消毒、杀菌的功效,由于在光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无任何添加剂,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在抽气机20上设置竖直朝上的排气烟囱22,排气高度较高,减小对地表空气质量的影响。
参阅图4和图5,第一污水容纳腔11底部设有水平高度高于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底部的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111。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111由远离开口槽52的一侧至靠近开口槽52的一侧其水平高度逐渐降低。将第一污水容纳腔11底部设置为倾斜的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111,便于第一污水容纳腔11 内底部沉淀物通过倾斜的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111流通至第二污水容纳腔51 内污水泵4处,避免沉淀物堆积。
参阅图4和图5,格栅板6底部与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111之间设有流水口112。流水口112设于打捞提篮7下侧。设置流水口112便于透过打捞提篮7 沉淀至第一污水容纳腔内斜底111的沉淀物和污水通过流水口112流通至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污水泵4处。
参阅图4、图5和图6,打捞提篮7内固定设有冲洗装置23。设置冲洗装置 23可以与打捞提篮7和橡胶刮铲裙边10配合,在打捞提篮7提起过程中对两侧筒壁进行冲洗,筒壁更干净,污渍去除效果更佳,有效去除异味源。
参阅图4、图5和图6,冲洗装置23包括沿打捞提篮7设置的环形冲洗管 231。环形冲洗管231通过若干固定架232固定设于打捞提篮7上侧。环形冲洗管231两侧设有若干可以与内筒体5外壁和泵站筒体1内壁配合的冲洗口。冲洗口朝向打捞提篮7上侧设置。设置环形冲洗管231对两侧筒壁进行冲洗,筒壁更干净,污渍去除效果更佳,有效去除异味源,冲洗口朝向打捞提篮7上侧设置,对准橡胶刮铲裙边10上侧进行冲洗,可以与橡胶刮铲裙边10配合,使得刮铲过程更流畅,保护橡胶刮铲裙边10。
参阅图4、图5和图6,冲洗装置23还包括一端与环形冲洗管231连通的冲洗装置进液软管233和用于自动收卷冲洗装置进液软管233的电动卷管器 234。电动卷管器234设于泵站筒体1内顶部。冲洗装置进液软管233输入端与设于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的冲洗泵235输出端连通。设置电动卷管器234可以根据打捞提篮7提起高度自动收卷进液软管233,防止进液软管233过长造成损坏或影响污水正常进入,冲洗泵235抽取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的污水对筒壁进行冲洗,使用更方便,无需外接水源,节约成本。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污水进口2 流入的污水需绕着第一污水容纳腔11通过开口槽52流动至第二污水容纳腔51 内在经污水泵4排出,污水流通过程需要通过两侧竖直设置的格栅板6对污水进行过滤,格栅板6有效过滤面积较大,不易堵塞,即使有部分格栅板6过滤孔被堵塞,剩余的过滤孔也能正常工作,能够保持长时间稳定过滤,两块格栅板6双侧同时过滤,过滤速度快,且格栅板6不直接设置在污水进口2处,不会堵塞污水进口2,开口槽52设置在远离污水进口2的一侧,污水通过污水进口2流入后冲击在内筒体5外壁上,减缓势能,避免污水直接冲击开口槽52和内部污水泵4等部件,造成损坏;在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设置打捞提篮7,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的固体废料可以直接沉淀到打捞提篮7内,便于打捞,卷扬机9驱动打捞提篮7升降,打捞提篮7提起时,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的漂浮垃圾也能被直接捞出,便于清理;打捞提篮7提起过程中,橡胶刮铲裙边10可以与内筒体5外壁、泵站筒体1内壁贴合刮铲附着于表面的垃圾,清理效果更佳,垃圾收集效果更好,有效去除异味源,冲洗装置23朝向打捞提篮7上侧设置。设置环形冲洗管231对两侧筒壁进行冲洗,筒壁更干净,污渍去除效果更佳,有效去除异味源,冲洗口朝向打捞提篮7上侧设置,对准橡胶刮铲裙边10上侧进行冲洗,可以与橡胶刮铲裙边10配合,使得刮铲过程更流畅,保护橡胶刮铲裙边10。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包括泵站筒体(1),所述泵站筒体(1)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泵站筒体(1)内部连通的污水进口(2)和污水出口(3),所述的污水出口(3)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污水进口(2)水平高度,所述泵站筒体(1)内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污水泵(4),所述污水泵(4)输出端通过污水管(41)与所述污水出口(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筒体(1)内竖直设有内筒体(5),所述内筒体(5)与所述泵站筒体(1)之间设有第一污水容纳腔(11),所述内筒体(5)内设有第二污水容纳腔(51),所述内筒体(5)上远离所述污水进口(2)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11)和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51)的开口槽(52),所述污水泵(4)设于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所述开口槽(52)两侧均竖直设有用于过滤由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51)流通至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11)的污水的格栅板(6),所述格栅板(6)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筒体(5)外、所述泵站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11)相匹配的用于打捞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11)内固体废料的打捞提篮(7),所述打捞提篮(7)可沿所述第一污水容纳腔(11)上下升降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站筒体(1)内竖直设有若干可以与所述打捞提篮(7)配合的提篮滑杆(8),所述打捞提篮(7)可沿所述提篮滑杆(8)上下升降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站筒体(1)内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打捞提篮(7)沿所述提篮滑杆(8)上下升降滑动的卷扬机(9),所述卷扬机(9)上设有钢索(91),所述钢索(91)另一端与所述打捞提篮(7)固定连接,所述的钢索(91)至少有两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捞提篮(7)上端开口处设有可以与所述内筒体(5)外壁、所述泵站筒体(1)内壁、所述格栅板(6)贴合用于刮铲表面污渍的橡胶刮铲裙边(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站筒体(1)侧壁设有可以与所述污水进口(2)配合的泵站筒体外凸部(12),所述泵站筒体外凸部(12)内设有用于粉碎固体废料的粉碎格栅(13),所述污水进口(2)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粉碎格栅(13)输入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格栅板(6)之间竖直设有用于冲洗所述格栅板(6)的冲洗管(14),所述冲洗管(14)上端与任一所述污水管(41)连通,所述冲洗管(14)上朝向两侧格栅板(6)处设有若干冲洗管出水口(14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管(14)输入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冲洗管(14)进水的电控阀门(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5)上端设有内筒体筒盖(53),所述内筒体筒盖(53)一侧延伸至所述侧格栅板(6)上端,所述的内筒体筒盖(53)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51)连通的内筒体筒盖检修口(531),所述内筒体(5)内部靠近所述内筒体筒盖检修口(531)处设有内筒体爬梯(532),所述泵站筒体(1)顶部设有泵站筒体盖(18),所述泵站筒体盖(18)上设有泵站筒体检修口(16),所述泵站筒体检修口(16)与所述内筒体筒盖(53)之间设有第二检修爬梯(17),所述泵站筒体(1)顶部还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打捞提篮(7)配合用于观察和清理所述打捞提篮(7)的提篮清理口(1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管(4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污水泵(4)可拆卸连接的自耦合连接件(24),所述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竖直设有可以与所述污水泵(4)配合的污水泵滑杆(25),所述污水泵(4)与所述污水泵滑杆(25)可滑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污水容纳腔(51)内设有若干浮球液位计(26)和超声波液位计(27)。
CN202110448036.6A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 Active CN113123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8036.6A CN113123436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8036.6A CN113123436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3436A true CN113123436A (zh) 2021-07-16
CN113123436B CN113123436B (zh) 2022-06-03

Family

ID=76779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8036.6A Active CN113123436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343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7137A1 (en) * 2010-10-29 2012-05-03 Early Daniel M Portable steel-reinforced hdpe pump station
CN107435371A (zh) * 2016-05-25 2017-12-05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预制泵站单元及配水单元
CN209556111U (zh) * 2018-11-30 2019-10-29 安徽明泉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污水提升用预制泵站
CN209741973U (zh) * 2019-01-22 2019-12-06 合肥智旭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洗一体化智能泵站
CN210194853U (zh) * 2019-06-05 2020-03-27 希阿埃(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排渣泵站
CN212506692U (zh) * 2020-05-07 2021-02-09 中国电建集团郑州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淤积预制泵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7137A1 (en) * 2010-10-29 2012-05-03 Early Daniel M Portable steel-reinforced hdpe pump station
CN107435371A (zh) * 2016-05-25 2017-12-05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预制泵站单元及配水单元
CN209556111U (zh) * 2018-11-30 2019-10-29 安徽明泉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污水提升用预制泵站
CN209741973U (zh) * 2019-01-22 2019-12-06 合肥智旭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洗一体化智能泵站
CN210194853U (zh) * 2019-06-05 2020-03-27 希阿埃(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排渣泵站
CN212506692U (zh) * 2020-05-07 2021-02-09 中国电建集团郑州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淤积预制泵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3436B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4361B (zh) 泵站前池综合清污方法
CN21310102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装置
CN113123436B (zh)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一体化预置泵站
KR20130096108A (ko) 보조 부유물 수거장치가 구비된 제진기
CN111395275A (zh) 核电厂冷源取水口拦截格栅的清理设备
CN103981938B (zh) 一种用于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污水过滤取水装置
CN113957869B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111764362B (zh) 泵站前池综合清污设备
CN212610182U (zh) 一种玻璃钢化粪池装置
CN214271685U (zh) 一种桥梁用排水装置
CN209989184U (zh) 一种生活废水池污水净化装置
CN111962654B (zh) 一种市政雨水泵站及其排渣方法
CN210976046U (zh) 一种污泥杂物清理设备
CN214257649U (zh) 一种移动式水产养殖水泥池底部清污装置
CN211078850U (zh) 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化粪池
CN114687433A (zh) 一种多级反冲洗式污水提升设备
CN211273780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杂质清理装置
CN210734449U (zh) 一种组合式水利清漂船
CN106745683A (zh) 一种模块化生物过滤箱
CN217645995U (zh) 一种钢丝绳牵引式格栅除污机
CN111519746A (zh) 污水管道防堵装置
CN2448822Y (zh) 复合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7188204U (zh) 一种自动清洁污水提升一体化装置
CN210613112U (zh) 一种厂内水循环系统
CN111233181A (zh) 一种养殖场用污水处理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