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3346B - 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3346B
CN113123346B CN202110413416.6A CN202110413416A CN113123346B CN 113123346 B CN113123346 B CN 113123346B CN 202110413416 A CN202110413416 A CN 202110413416A CN 113123346 B CN113123346 B CN 113123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buckle
pulling
pile
steel
purl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34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3346A (zh
Inventor
唐明松
张顺利
徐臣
任陕新
郝富国
郑夕军
李秋寅
赵尚君
向玮
汪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34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3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3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3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3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3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26Metals
    • E02D2300/0029Steel; Ir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2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details of connection between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3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anchoring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配式拉锚节点用于安装在拉锚钢筋与围檩型钢或与支护桩的连接节点;本发明方法步骤包括支护桩施工步骤、支撑体系施工步骤、抱箍施工步骤及拉锚施工步骤,通过在围檩型钢或支护桩的外部设置抱箍组件以和拉锚钢筋快速组接,形成装配式拉锚节点,操作简单且能保证抗拉强度,解决了现有拉锚施工方式拼接不方便且焊接质量要求高等技术问题,达到便捷施工,提高背拉锚强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支护桩是主要承受横向推力的桩,一般用于基坑支护、边坡支护、滑坡治理等工程以实现挡土作用或者用于挡水后形成施工空间。钢板桩、钢管桩等钢结构可通过其边缘的联动结构,自由组合形成连续紧密的挡土墙或者挡水墙,实现支护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钢结构支护桩(如钢板桩、钢管桩)之间的背拉锚多使用大跨度组合内支撑替代斜撑的方法。如图1所示,显示现有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拉锚节点40示意图,其包括支护桩41、围檩型钢42及二对拉钢筋43,各所述对拉钢筋43成形有对拉中段431以及位于其两端端部的水平焊接段432和反折圈绕段433,所述二对拉钢筋43的水平焊接段432于水平面上弯折后与所述支护桩41的外侧面面焊接固定,所述二对拉钢筋43的反折圈绕段433由下往上绕过所述围檩型钢42外侧再反折,且所述反折圈绕段433的中段及末段分别与所述围檩型钢42的外侧面及所述对拉钢筋43的中段部分焊接固定。然而,图1的拉锚施工方式存在节点结构复杂,不易施工的问题。
另如图2所示,显示另一种现有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拉锚节点50示意图,其包括支护桩51、围檩型钢52及二对拉钢筋53,各所述对拉钢筋53成形有对拉中段531以及位于其两端端部的竖向焊接段532,所述二对拉钢筋53的竖向焊接段532皆竖向向下弯折后与所述支护桩41的外侧面及所述围檩型钢52的外侧面焊接固定。然而,图2的拉锚施工方式存在焊接节点强度不足的问题。
由上可知,现有的背拉锚施工方法存在过于简单而无法满足抗拉要求(图2),或者,为了强化节点强度而弯折绕设钢筋,反而使结构太复杂不易施工(图1),又或者需在围檩上烧孔影响围檩整体强度,或采用多段弯箍钢筋拼接不方便施工且焊接质量要求高,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围檩型钢的外部设置抱箍组件以和拉锚钢筋快速组接,形成装配式拉锚节点,操作简单且能保证抗拉强度,解决了现有拉锚施工方式拼接不方便且焊接质量要求高等技术问题,达到便捷施工,提高背拉锚强度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所述节点用于连接拉锚钢筋与围檩型钢;其中,所述节点包括:抱箍组件,包括第一U型卡扣和第二U型卡扣,所述第一U型卡扣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通过对锁紧固而拼接抱住所述围檩型钢的外部;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在朝向支护桩的一侧开设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二所述拉锚钢筋,对拉连接于一所述支护桩及一所述围檩型钢之间;二所述拉锚钢筋的一端竖向弯折后与所述支护桩固接,二所述拉锚钢筋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对拉孔及所述第二对拉孔后横向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内侧面,并夹设于所述抱箍组件和所述围檩型钢之间。
本发明装配式拉锚节点,还用于连接所述支护桩与所述拉锚钢筋;其中,所述支护桩为钢板桩,所述抱箍组件的第一U型卡扣与第二U型卡扣分别从所述钢板桩的两侧翼板对合拼接于所述钢板桩外部,使所述第一U型卡扣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其中一自由段锁接并紧固于所述钢板桩的中间板部外侧面上,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于朝向所述围檩型钢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二所述拉锚钢筋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对拉孔及所述第二对拉孔,并竖向向下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内侧面上,并夹设于所述抱箍组件与所述钢板桩之间。
本发明装配式拉锚节点,其中,所述抱箍组件的围设空间内铺填碎石并浇筑混凝土。
本发明装配式拉锚节点,其中,所述第一U型卡扣的所述其中一自由段靠近末端处设有连结件,所述连结件为长形钢板构成,所述连结件的其中一端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的外侧面,另一端部设有穿孔并覆盖于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所述其中一自由段外侧面,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所述其中一自由段对应所述穿孔位置设有锁孔,令锁固件穿置所述穿孔后与所述锁孔锁结固定。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支护桩施工步骤:选择钢板桩或钢管桩作为支护桩,打设支护桩;
支撑体系施工步骤:支撑体系包括围檩型钢及内支撑型钢,所述围檩型钢焊接设于所述支护桩的上部,所述内支撑型钢焊接设于所述支护桩之间;
抱箍施工步骤:抱箍组件紧固设于所述围檩型钢上,所述抱箍组件包括第一U型卡扣和第二U型卡扣,所述第一U型卡扣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通过对锁紧固而拼接抱住所述围檩型钢的外部;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于朝向所述支护桩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
拉锚施工步骤:在一所述围檩型钢与一所述支护桩之间对拉设置二拉锚钢筋;所述二拉锚钢筋的一端竖向弯折后与所述支护桩固接,所述二拉锚钢筋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对拉孔及所述第二对拉孔后横向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内侧面上。
本发明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浇筑抹平步骤,对所述抱箍组件内侧与所述围檩型钢相接部位铺填碎石浇筑砼后抹平。
本发明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抱箍施工步骤还包括,将抱箍组件紧固设于所述支护桩上,所述抱箍组件的所述第一U型卡扣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通过对锁紧固而拼接抱住所述支护桩的外部,且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于朝向所述围檩型钢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于朝向所述围檩型钢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所述拉锚施工步骤还包括,在一所述围檩型钢与一所述支护桩之间对拉设置二拉锚钢筋;所述二拉锚钢筋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对拉孔及所述第二对拉孔后,再竖向向下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内侧面上。
本发明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浇筑抹平步骤,对所述抱箍组件内侧与所述支护桩相接部位铺填碎石浇筑砼后抹平。
本发明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支护桩施工步骤中,所述支护桩包括围护桩及拉锚桩,所述步骤中,先施工围护桩再施工拉锚桩。
本发明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支撑体系施工步骤中,在焊接支撑体系之前,先采用小型挖机在所述围护桩的内侧开槽,以装设所述支撑体系的型钢后进行焊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采用细部节点设计方法,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对支护桩(钢板桩)和拉锚钢筋(背拉锚)之间的抱箍进行制作,实现装配式化的节点施工方法,操作简单且能保证抗拉强度,充分保证拉锚的使用性能。
(2)本发明施工方法深化设计步骤明确,方法简单,能保证钢板桩与钢板桩通过拉锚顺利的传递受力作用,制作方法便捷,操作方便,构造稳固,后续安装时不会发生变形和零件脱落,能够与钢板桩严密贴合,保证最终成型的拉锚效果。
(3)本发明施工方法通过采用与钢板桩严密贴合的抱箍组件,更加便于使用,且安装速度也更快。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支护桩(钢板桩)与围檩型钢的背拉锚节点示意图。
图2是现有支护桩(钢板桩)与围檩型钢的背拉锚节点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围檩型钢与抱箍组件、拉锚钢筋的节点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护桩与抱箍组件、拉锚钢筋的节点结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支护桩10;围檩型钢20;抱箍组件30;第一U型卡扣31;第一对拉孔311;第二U型卡扣32;第二对拉孔321;连结件33;穿孔331;锁固件34;拉锚钢筋35;一端351;另一端352;支护桩与围檩型钢拉锚节点40;支护桩41;围檩型钢42;对拉钢筋43;对拉中段431;水平焊接段432;反折圈绕段433;支护桩与围檩型钢拉锚节点50;支护桩51;围檩型钢52;对拉钢筋53;对拉中段531;竖向焊接段532。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将公开本发明的详细的具体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发明的典型例子,并且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备选形式来实施。因此,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是限制性的,仅是以权利要求为原则,作为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不同实施方式的代表性原则。
于本发明中,纵向、横向是指平面上相互垂直或接近垂直的两个方向,竖向是指垂直或接近垂直所述平面的方向。应被理解的是,前述平面是指水平面或者接近水平的平面。
为利于对本发明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所述装配式拉锚节点用于安装在围檩型钢20与拉锚钢筋35或者支护桩10与拉锚钢筋35的连接节点处。
本发明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的步骤包括支护桩施工步骤S1、支撑体系施工步骤S2、抱箍施工步骤S3及拉锚施工步骤S4。其中:
所述支护桩施工步骤S1,选择钢板桩或钢管桩作为支护桩10,打设支护桩10。所述支护桩10包括围护桩及拉锚桩;较佳地,所述步骤S1中,先施工围护桩,再拖工拉锚桩。
更具体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围护桩时,围护桩的桩顶较佳高出地面适当距离;施工拉锚桩时,拉锚桩的桩顶标高较佳高于围檩型钢20的中心标高。
所述支撑体系施工步骤S2,支撑体系包括围檩型钢20及内支撑型钢,所述围檩型钢20焊接设于所述支护桩10的上部,所述内支撑型钢焊接设于所述支护桩10之间。所述步骤S2中,在焊接支撑体系之前,较佳先采用小型挖机在所述围护桩的内侧开槽,用以装设所述支撑体系的型钢后进行焊接。
所述抱箍施工步骤S3,将抱箍组件30紧固设于所述围檩型钢20上,所述抱箍组件30包括第一U型卡扣31和第二U型卡扣32,所述第一U型卡扣31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32通过对锁紧固而拼接抱住所述围檩型钢20的外部;所述第一U型卡扣31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32分别于朝向所述拉锚桩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对拉孔311及第二对拉孔321;
所述拉锚施工步骤S4,在一所述围檩型钢20与一所述拉锚桩之间对拉设置二拉锚钢筋35;所述二拉锚钢筋35的一端351竖向弯折后与所述支护桩10固接,所述二拉锚钢筋35的另一端352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对拉孔311及所述第二对拉孔321后横向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31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32的内侧面;
较佳地,本发明施工方法还包括浇筑抹平步骤S5,所述步骤是对所述抱箍组件30内侧与所述围檩型钢20相接部位铺碎石浇筑砼后抹平,以提高抱箍组件30、拉锚钢筋35与围檩型钢20的结合强度,确保满足抗拉要求。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围檩型钢20可选择H型钢,较佳为常规400×400的H型钢;所述拉锚钢筋35可选择规格为φ28的钢筋。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抱箍组件30是由二U型卡扣拼接构成,分别定义为第一U型卡扣31及第二U型卡扣32。其中,所述第一U型卡扣31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32各具有二自由段,所述第一U型卡扣31的其中一自由段开设有第一对拉孔311,所述第二U型卡扣32的其中一自由段开设有第二对拉孔321。所述第一U型卡扣31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32之间通过对锁紧固手段以实现拼接抱住围檩型钢20。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U型卡扣31的所述其中一自由段靠近末端处设有连结件33,所述连结件33为长形钢板构成,所述连结件33的其中一端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31的外侧面,另一端部设有穿孔331并覆盖于所述第二U型卡扣32的所述其中一自由段外侧面,所述第二U型卡扣32的所述其中一自由段对应所述穿孔331位置设有锁孔(图未示),令锁固件34穿置所述穿孔331后与所述锁孔(图未示)锁结固定,以实现抱箍组件30拼接抱住围檩型钢20。
此外,如图5所示,所述支护桩10与拉锚钢筋35之间也可通过安装抱箍组件30,实现装配式拉锚节点,提升施工便利性及安装效率,同时保证支护桩10与拉锚钢筋35的连接节点强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支护桩10为钢板桩,所述抱箍组件30的第一U型卡扣31与第二U型卡扣32分别从钢板桩的两侧翼板对合拼接于所述钢板桩外部,以使所述第一U型卡扣31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32的其中一自由段锁接并紧固于钢板桩的中间板部外侧面上;所述二拉锚钢筋35的一端351分别穿过所述第一U型卡扣31的第一对拉孔311及第二U型卡扣32的第二对拉孔321后,再竖向向下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31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32的内侧面上,实现通过抱箍组件30装配式连接拉锚钢筋35与支护桩10,提升节点施工效率及节点结构强度。可选地,所述抱箍组件30的围设空间内可进一步铺碎石及浇筑混凝土,以使支护桩10与拉锚钢筋35之间的连接节点更为稳固。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所述节点用于连接拉锚钢筋与围檩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括:
抱箍组件,包括第一U型卡扣和第二U型卡扣,所述第一U型卡扣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通过对锁紧固而拼接抱住所述围檩型钢的外部;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在朝向支护桩的一侧开设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
二所述拉锚钢筋,对拉连接于一所述支护桩及一所述围檩型钢之间;二所述拉锚钢筋的一端竖向弯折后与所述支护桩固接,二所述拉锚钢筋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对拉孔及所述第二对拉孔后横向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内侧面,并夹设于所述抱箍组件和所述围檩型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所述节点还用于连接所述支护桩与所述拉锚钢筋;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桩为钢板桩,所述抱箍组件的第一U型卡扣与第二U型卡扣分别从所述钢板桩的两侧翼板对合拼接于所述钢板桩外部,使所述第一U型卡扣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其中一自由段锁接并紧固于所述钢板桩的中间板部外侧面上,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于朝向所述围檩型钢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二所述拉锚钢筋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对拉孔及所述第二对拉孔,并竖向向下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内侧面上,并夹设于所述抱箍组件与所述钢板桩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抱箍组件的围设空间内铺填碎石并浇筑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U型卡扣的其中一自由段靠近末端处设有连结件,所述连结件为长形钢板构成,所述连结件的其中一端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的外侧面,另一端部设有穿孔并覆盖于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所述其中一自由段外侧面,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所述其中一自由段对应所述穿孔位置设有锁孔,令锁固件穿置所述穿孔后与所述锁孔锁结固定。
5.一种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支护桩施工步骤:选择钢板桩或钢管桩作为支护桩,打设支护桩;
支撑体系施工步骤:支撑体系包括围檩型钢及内支撑型钢,所述围檩型钢焊接设于所述支护桩的上部,所述内支撑型钢焊接设于所述支护桩之间;
抱箍施工步骤:抱箍组件紧固设于所述围檩型钢上,所述抱箍组件包括第一U型卡扣和第二U型卡扣,所述第一U型卡扣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通过对锁紧固而拼接抱住所述围檩型钢的外部;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于朝向所述支护桩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
拉锚施工步骤:在一所述围檩型钢与一所述支护桩之间对拉设置二拉锚钢筋;所述二拉锚钢筋的一端竖向弯折后与所述支护桩固接,所述二拉锚钢筋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对拉孔及所述第二对拉孔后横向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内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浇筑抹平步骤,对所述抱箍组件内侧与所述围檩型钢相接部位铺填碎石浇筑砼后抹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抱箍施工步骤还包括,将抱箍组件紧固设于所述支护桩上,所述抱箍组件的所述第一U型卡扣与所述第二U型卡扣通过对锁紧固而拼接抱住所述支护桩的外部,且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分别于朝向所述围檩型钢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对拉孔及第二对拉孔;
所述拉锚施工步骤还包括,在一所述围檩型钢与一所述支护桩之间对拉设置二拉锚钢筋;所述二拉锚钢筋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对拉孔及所述第二对拉孔后,再竖向向下弯折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U型卡扣及所述第二U型卡扣的内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浇筑抹平步骤,对所述抱箍组件内侧与所述支护桩相接部位铺填碎石浇筑砼后抹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桩施工步骤中,所述支护桩包括围护桩及拉锚桩,所述步骤中,先施工围护桩再施工拉锚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系施工步骤中,在焊接支撑体系之前,先采用小型挖机在所述围护桩的内侧开槽,以装设所述支撑体系的型钢后进行焊接。
CN202110413416.6A 2021-04-16 2021-04-16 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123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3416.6A CN113123346B (zh) 2021-04-16 2021-04-16 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3416.6A CN113123346B (zh) 2021-04-16 2021-04-16 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3346A CN113123346A (zh) 2021-07-16
CN113123346B true CN113123346B (zh) 2022-11-29

Family

ID=7677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3416.6A Active CN113123346B (zh) 2021-04-16 2021-04-16 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334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45025U (zh) * 2013-02-26 2013-08-21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拉锚结构
JP6621243B2 (ja) * 2015-03-23 2019-12-18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山留架構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106284366B (zh) * 2015-05-25 2018-09-14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外拉式拉森钢板桩加固方法
CN204825921U (zh) * 2015-07-06 2015-12-0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CN107083774A (zh) * 2017-04-17 2017-08-22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多层水平连接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16193U (zh) * 2020-03-05 2020-10-30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锚拉式钢板桩支护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3346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513773A (ja) トンネル、地下通路、地下駐車場などを構築する地下構造物、及びその構築方法、並びにその構造のためのプレハブ部材
KR101519086B1 (ko) 프리캐스트 t형 거더를 이용한 교량 및 교량 시공방법
KR101255027B1 (ko) 프리캐스트 라멘형 암거박스
JP2005256341A (ja) 波形鋼板ウエブuコンポ橋
KR20130124266A (ko) 탑 구조물의 기초 구조물 시공 구조 및 시공 방법
KR102286225B1 (ko) 무지주 탑다운 지하구조물 pc복합화 시공공법
JP5031463B2 (ja) 土留め壁の補強構造及び方法
KR101521946B1 (ko) 철골철근 콘크리트 구조(src)의 확장된 주두부 구조
CN113123346B (zh) 支护桩与围檩型钢之间的装配式拉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KR20210088850A (ko) 지하구조물의 역타 시공방법
KR100919921B1 (ko) 패널을 이용한 옹벽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390683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을 이용한 조립식 옹벽 및 그 시공 방법
KR102254227B1 (ko) Pc 말뚝캡이 구비된 고강도 콘크리트 말뚝 구조체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KR102560550B1 (ko) 엄지말뚝 시공용 강재 조립 파일
JP2012031678A (ja) 構造物用基礎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KR101878762B1 (ko) 보춤을 줄일 수 있는 기둥과 보의 이중 결합 구조
KR20100018877A (ko) 건축물의 수직 골조부와 피씨거더부재의 연결구조 및 그시공 방법
KR101627658B1 (ko) 전단키 일체형 파일빔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형 교량 시공방법
KR20060023915A (ko) 테두리보가 생략된 이렉션 파일을 이용한 지하층의슬래브-외벽 동시 타설 구축방법
KR100694763B1 (ko) 콘크리트 복합 형강보를 이용한 지하 구조물의 시공 방법
KR20210026900A (ko) 패널존 일체형 pc보를 이용한 pc보-pc기둥 접합방법
KR102482691B1 (ko) 스트럿 타이 보강재를 이용한 하부기초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JPH1077644A (ja) 耐震杭基礎工法
KR102582018B1 (ko) 철골보 단부 매립형 테두리보를 이용한 철골보 역타공법
KR102110080B1 (ko) 엄지말뚝 및 기초말뚝 일체형 h형 강재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개착식 지하구조물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