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6602A -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6602A
CN113116602A CN201911419193.3A CN201911419193A CN113116602A CN 113116602 A CN113116602 A CN 113116602A CN 201911419193 A CN201911419193 A CN 201911419193A CN 113116602 A CN113116602 A CN 113116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adjusting
artificial chordae
ejector
minimally inva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91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荣辉
谢琦宗
张庭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91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6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6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6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54Means for preventing inversion of the valve leaflets, e.g. chordae tendineae prostheses
    • A61F2/2457Chordae tendineae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01Suture anchors, buttons or pledgets, i.e. 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s to bone, cartilage or soft tissue;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anchors
    • A61B2017/0446Means for attaching and blocking the suture in the suture anch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01Suture anchors, buttons or pledgets, i.e. 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s to bone, cartilage or soft tissue;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anchors
    • A61B2017/0464Suture anchors, buttons or pledgets, i.e. 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s to bone, cartilage or soft tissue;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anchors for soft tiss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包括锁线器,所述锁线器包括用于勾取人工腱索的护套、设置于所述护套内的推顶件,及设置于所述护套内且与所述推顶件近端连接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驱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护套的轴向向远端移动,所述推顶件的远端面推顶所述护套勾取的人工腱索,以增加容纳在所述护套内的人工腱索的长度。本发明提供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所述护套勾取人工腱索后,通过所述调节件驱动所述推顶件推顶人工腱索,即可增加所述护套内的人工腱索的长度,从而缩短人工腱索的有效长度,整个过程中,仅需一次抓捕,操作方便,而且没有对人工腱索施加固定压力,有利于减小或者避免腱索损伤。

Description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房室瓣),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二尖瓣为左心房(简称:LA)和左心室(简称:LV)之间的单向“阀门”,可以保证血液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正常健康的二尖瓣具有多根腱索(简称:CT)。二尖瓣的瓣叶分为前叶和后叶,左心室处于舒张状态时,两者处于张开状态,血液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左心室处于收缩状态时,腱索被拉伸,保证瓣叶不会被血流冲到心房侧,前、后叶闭合良好,从而保证血液从左心室经过主动脉瓣(简称:AV)流向主动脉。若腱索或乳头肌出现病变,例如腱索断裂,当左心室处于收缩状态时,二尖瓣不能像正常状态时恢复至关闭状态,血流的冲力会进一步导致瓣叶脱入左心房,造成血液返流。
如图1所示,目前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或者经导管介入方式植入缝线X作为人工腱索的方式治疗腱索断裂引起的病变。在植入人工腱索后,二尖瓣反流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心脏体积逐渐缩小,之前由于反流造成的扩大的左心室会逐步恢复到接近正常的心室形态,即左心室减小。然而,随左心室减小,植入的人工腱索会处于松弛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人工腱索对瓣叶的牵拉能力减弱,二尖瓣又会出现轻微或者严重的反流情况,此时就需要将松弛的人工腱索有效长度缩短,消除此病变。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经导管调控腱索的技术,通过一个钩子勾住人工腱索,配合两个夹子分别在钩子两侧夹住人工腱索,通过钩子回撤一段距离,两个夹子相互靠拢实现腱索调控功能,此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勾住人工腱索后,仍需要两个夹子伸出夹住人工腱索,对腱索需要二次抓捕;2、腱索调控需要两个夹子对人工腱索固定夹持,对腱索施加较大的压力,从而防止腱索从夹子中滑脱,对腱索损伤较大,影响腱索的长期疲劳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一次抓捕即可调节腱索,而且没有施加固定的压力,能够减小或者避免腱索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包括锁线器,所述锁线器包括用于勾取人工腱索的护套、设置于所述护套内的推顶件,及设置于所述护套内且与所述推顶件近端连接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驱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护套的轴向向远端移动,所述推顶件的远端面推顶所述护套勾取的人工腱索,以增加容纳在所述护套内的人工腱索的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在护套勾取人工腱索后,通过调节件驱动推顶件推顶人工腱索,即可增加护套内的人工腱索的长度,从而缩短人工腱索的有效长度,整个过程中,仅需一次抓捕,操作方便,而且没有对人工腱索施加固定压力,有利于减小或者避免腱索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人工腱索正常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人工腱索松弛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的轴向剖面图。
图5是图3中的锁线器的轴向剖面图。
图6是图5中的护套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第一壳体的近端面示意图。
图8是5中的推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推顶件的轴向剖面图。
图10是图5中的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调节件的轴向剖面图。
图12是图10中的调节件与推顶件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4中的控制器处于初始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
图14是图3中的接头与锁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3中的接头与护套的局部剖面图。
图16是图15中的可调弯鞘管的局部剖面图。
图17至图22是图3中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的手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的前手柄的轴向剖面图。
图25是图23中的后手柄的轴向剖视图。
图26是图25中的活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的活动连接组件的端面示意图。
图28是图26中的活动连接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近端是指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而远端是指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轴向是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上述定义只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1000,包括锁线器100,所述锁线器100可植入患者心脏内,以用于勾取并容置人工腱索、及调节人工腱索的有效长度。具体地,所述锁线器100包括用于勾取人工腱索的护套10、设置于所述护套10内的推顶件20,以及设置于所述护套10内且与所述推顶件20近端连接的调节件30;所述调节件30驱动所述推顶件20沿所述护套10的轴向向远端移动,所述推顶件20的远端面推顶所述护套10勾取的人工腱索,以增加容纳在所述护套10内的人工腱索的长度,从而缩短人工腱索的有效长度,改善人工腱索的整体张力。
其中,为保证植入安全性,所述调节件30、所述推顶件20与所述护套10均优选SUS316L不锈钢制成,也可以是其他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具有一定刚性的材料,比如PEEK等,三个零件的材料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本发明中,所述护套10勾取人工腱索后,通过所述调节件30驱动所述推顶件20推顶人工腱索,即可增加所述护套10内的人工腱索的长度,从而缩短人工腱索的有效长度,在整个调节过程中,仅需一次抓捕,操作方便,而且没有对人工腱索施加固定压力,有利于减小或者避免腱索损伤。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所述护套10呈圆筒状,所述护套10中空并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容置腔11,所述推顶件20及所述调节件30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且位于近端。所述第一容置腔11至少贯通所述护套10的近端面,以便于控制器200自所述护套10的近端与所述调节件30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带动所述调节件30转动(见图4)。所述护套10的远端的外壁开设贯通至所述第一容置腔11的第一开槽12,以勾取人工腱索。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槽12包括呈喇叭状的槽口以及呈椭圆状的槽肚,所述槽口与所述槽肚之间具有一束口部,喇叭状的所述槽口有利于所述护套10快速勾取人工腱索,被勾取的人工腱索进入椭圆状的所述槽肚后,所述束口部可防止人工腱索轻易地从所述槽肚中脱离出来。本实施例中,所述护套1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沿所述护套10的轴向延伸的一对导向槽13,所述一对导向槽13关于所述护套10的轴线对称。所述护套10的近端的内周面上还凸设有一圈环状凸起14。所述护套10的近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所述第一连接部15用于与导引装置300中的接头330(见图1)可拆卸连接,以通过所述接头330限定所述护套10的周向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部15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护套10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为沿所述护套1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4个连接槽,每一所述连接槽沿所述护套10的轴向延伸,即所述连接槽为插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套10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与所述第一壳体对合的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结构相同的两个半圆筒状的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合之后即形成圆筒状的所述护套10,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11。
请一并参阅图5、图8及图9,所述推顶件20为中空的大致柱体,所述推顶件2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容置腔22,所述第二容置腔22至少贯通所述推送件20的近端面,以供所述调节件30自所述推顶件20的近端接入所述第二容置腔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置腔22贯通所述推顶件20相对的两端,且所述推顶件20在远端开设第二开槽24,所述第二开槽24与所述第一开槽12的近端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二开槽24与所述第一开槽12的近端相对应是指所述第二开槽24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一开槽12的近端的轮廓线相同,优选为圆弧形,以便于所述推顶件20推顶人工腱索时,人工腱索收容于内凹的所述第二开槽24内,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第二容置腔22的内周面至少在近端部分设置内螺纹(图中未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置腔22的整个内周面上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推顶件20的外周面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一对沿所述推顶件20的轴向延伸的导向杆26,所述一对导向杆26与所述护套10的一对导向槽13相配合,每一所述导向杆26与对应的一所述导向槽13形成一直线副,以用于限定所述推顶件20在所述护套10内只能相对于所述护套10沿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推顶件20的导向杆26和所述护套10的导向槽13可以对应设置为1组、3组等其他数量,以构成至少一直线副。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可以凸设于所述护套10的内周面上,所述推顶件20的外周面相应开设导向槽,同样可以构成至少一直线副以限定所述推顶件20只相对于所述护套10沿轴向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5、图10至图12,所述调节件30大致呈圆柱状,其包括位于远端的主体部31及位于近端的旋转部33。所述调节件30自所述推顶件20的近端接入所述推顶件20的第二容置腔22后,所述主体部31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22内,所述旋转部33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22外。所述主体部3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22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图中未示),所述调节件30的主体部31螺纹连接于所述推顶件20的第二容置腔22内。所述旋转部33上凸设有一圈环状凹槽35,所述环状凹槽35与所述护套10的内周面上的环状凸起14相配合,所述环状凹槽35与所述环状凸起14形成一旋转副,以用于限定所述调节件30相对于所述护套10绕轴线转动,而不能沿轴向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30的环状凹槽35和所述护套10的环状凸起14可以对应设置为沿轴向间隔设置的1组、3组等其他数量,以构成至少一旋转副。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凹槽可以开设于所述护套10的近端的内周面上,所述调节件30的近端的外周面相应凸设环状凸起,同样可以构成至少一旋转副以限定所述调节件30只相对于所述护套10绕轴线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顶件20与所述调节件30为一组套件,所述调节件30自所述推顶件20的近端接入所述推顶件20的第二容置腔22内,且所述调节件30与所述推顶件20近端之间螺纹连接。当所述调节件30和所述推顶件20组装完成之后,将该组件放置于所述护套10的第一容置腔11内,具体地,所述推顶件20的导向杆26置于所述护套10的导向槽13内,所述护套10的环状凸起14卡入所述调节件30的环状凹槽35内,然后将所述护套10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合并通过激光焊接、粘接、机械卡合等任一方式固定连接,从而完成所述锁线器100的装配。
如前所述,本发明中,在所述导向杆26与所述导向槽13组成的直线副的限定下,所述推顶件20只能相对于所述护套10沿轴向移动;在所述环状凹槽35与所述环状凸起14组成的旋转副的限定下,所述调节件30只能相对于所述护套10绕轴线转动,因此,当所述护套10通过接头330限定了周向位置而不能旋转时,所述调节件30相对于所述推顶件20转动,所述调节件30可推动所述推顶件20沿所述护套10的轴向向远端移动,即将所述调节件3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推顶件20的轴向运动,以使所述推顶件20的远端推顶或者远离人工腱索,从而改变容纳在所述护套10内的人工腱索的长度,以调节人工腱索的有效长度。在整个调节过程中,由于所述调节件30与所述推顶件20之间为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整个调节过程的无极调控。并且,当撤掉外力驱动时,螺纹结构会实现结构自锁,在没有外力扭转所述调节件30或者所述推顶件20时,所述调节件30与所述推顶件20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不会变化,从而实现整个调节过程的实时自锁。另外,所述调节件30的近端与所述护套10连接,且只能相对于所述护套10做旋转运动,而所述推顶件20仅能相对于所述护套10沿轴向前后移动,在调整好人工腱索的长度后,人工腱索会呈U型而位于所述护套10与所述推顶件20之间,缩短的人工腱索的张力对所述推顶件20有一个轴向反作用力,相当于对螺纹配合施加一个轴向压力,会增强螺纹结构的自锁效果。此外,在调节过程中,随时可以暂停,观察反流情况,然后进一步做相应的调节,当调节过当,还可以通过反向扭转所述调节件30,使所述推顶件20向近端方向回撤,实现反悔操作。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4、图11和图13,所述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1000还包括控制器200,所述控制器200的远端与所述调节件30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如图11所示,所述旋转部33自其近端面开设沉槽32,所述调节件30自所述沉槽32的底面开设沿轴向延伸的收容腔34,所述收容腔34贯穿至少部分所述主体部31。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34贯穿至所述主体部31的远端,所述收容腔34与所述沉槽32对应连通以形成一穿设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30自所述沉槽32的内壁开设至少两个卡槽36,每一所述卡槽36沿所述调节件30的径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30轴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36,且每一所述卡槽36沿所述调节件30的径向延伸至贯穿所述调节件30的外周面,所述卡槽36与所述环状凹槽35连通。
所述控制器200包括一调节管210及活动地穿装于所述调节管210内的锁止杆250,所述调节管210的远端设置至少两个连接片212,每一所述连接片212的远端设置卡钩213,所述锁止杆250沿所述调节管210的轴向向远端移动至插入所述收容腔34,所述锁止杆250沿所述调节管210的径向向外抵推每一所述连接片212,以使所述卡钩213向外扩张并卡入所述调节件30的卡槽36内,从而可通过转动所述调节管210以带动所述调节件30转动。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管210的远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器214,所述连接器214的远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所述连接片212,每一所述连接片212的近端与所述连接器214固定相连,所述连接片212的远端为自由端,且每一所述连接片212自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靠近所述调节管210的轴线,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一对连接片212的自由端贴合。当所述锁止杆250的远端穿过所述连接片212后,所述一对连接片212的自由端被撑开,自由端末端的卡钩213穿入所述调节件30的两个卡槽36内,形成刚性连接,之后继续向远端推送所述锁止杆250,直至所述锁止杆250的远端穿装在所述调节件30的收容腔34内,完成所述控制器200和所述锁线器100的装配,如图4所示。
其中,所述锁止杆250的远端为锥形,便于其向远端推送装配时撑开贴合的所述一对连接片212。所述锁止杆250可以是不锈钢丝、镍钛丝、铜丝、编制钢缆等金属丝或杆。所述连接片212为金属薄片定型而成,优选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金属片,例如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经过激光切割后在定型模具中经过热处理。所述连接器214的材料优选不锈钢,也可以选用记忆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所述调节管210可以是多层材料组成的复合管,例如外膜pebax,中间为编制不锈钢网,内膜为PTFE膜热熔而成,也可以是金属管或者高分子材料管,例如镍钛管、PEEK管等兼具一定刚性和柔性的管。
其中,所述连接器212与所述调节管210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非一体结构。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212与所述调节管210是一体的,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装配时间,提升装配精度。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3、图14及图15,所述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1000还包括用于输送所述锁线器100的导引装置300,所述导引装置300包括可调弯鞘管310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弯鞘管310远端的接头330,所述接头330的远端对应于所述护套10的第一连接部15设置第二连接部335,所述第二连接部335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5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连接部335沿所述接头330的周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为设置于所述护套10的近端且沿所述护套10的周向间隔设置4个连接槽,每一所述连接槽沿所述护套1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335为与所述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杆,4个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接头330的远端且沿所述接头33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连接杆对应插接于一所述连接槽内,从而实现所述接头330与所述护套10的可拆卸连接,以通过所述接头330限定所述护套10的周向位置,使得所述调节件30相对于所述护套10转动的同时相对于所述推顶件20转动。
其中,所述接头330为一个具有内腔的带连接杆的结构零件,其近端与可调弯鞘310相连,远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护套10。所述接头330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例如SUS304等,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强度的高分子材料,例如PEEK、POM、ABS等。
其中,如图16所示,所述可调弯鞘管310包括鞘管311及嵌设于所述鞘管311内的至少一组调弯组件,所述调弯组件包括牵引丝312、穿丝管313及锚定环314,优选地,所述可调弯鞘管310可以设置多组所述调弯组件,以获得多角度的调弯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可调弯鞘管310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可调弯鞘管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其中,所述控制器200活动穿装于所述导引装置300中,且可自所述接头330的内腔中伸入所述护套10内与所述调节件30进行可拆卸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7至图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1000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7所示,器械入路,优选的路径为经股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瓣口-左心室,通过导引装置300将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1000远端的锁线器100送至人工腱索X附近。控制护套10,勾取人工腱索X,使人工腱索X落入其第一开槽12内。
然后,如图18所示,通过旋转调节管210的近端,可以带动连接器214和连接片212同步旋转,进而带动与连接片212连接的调节件30相对于护套10旋转,进而带动推顶件20沿护套10的轴向向远端运动,挂在护套10的第一开槽12内的人工腱索X与推顶件20远端接触的部分,被推顶件20推着向远端运动,人工腱索X弯曲成U形,人工腱索X容纳在护套10内的长度变长,从而减小人工腱索X的有效长度。
如图19和图20所示,根据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观察二尖瓣的反流状态,直至反流消失或到达最轻微的状态,此时停止旋转,依靠调节件30与推顶件20之间的螺纹本身的自锁能力完成锁线,使植入件对腱索的调控实现自锁固定。回撤锁止杆250,使其与调节管210远端的连接片212脱离,连接片212回弹,连接片212末端的卡钩213与调节件30脱离,继续回撤调节管210,即可实现锁线器100与控制器200的完全脱离。
然后,如图21所示,回撤导引装置300的可调弯鞘管310,带动接头330后撤,由于锁线器100此时与腱索X连接,受到一定牵引力,接头330可以与锁线器100完全脱离,完成释放操作。
此时,如图22所示,人工腱索X的有效长度被合理缩短,锁线器100与腱索X连接,留置在左心室内。
在整个调节的过程中,护套10对人工腱索X实现一次抓捕即可进行调节操作,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再者,护套10及推顶件20对人工腱索X没有施加固定的压力,与人工腱索X活动配合,有利于减小或者避免腱索损伤;此外,采用螺纹调控机构,修复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反流情况在一次抓捕腱索的状态下进行实时无极调控,如果调控过量,也可做反悔操作,或者终止操作撤出器械,安全性较高。
请一并参阅图23至图28,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1000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中,所述导引装置300的可调弯鞘管310为双向调弯管,并且增加手柄组件使得器械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具体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前手柄400、后手柄600及连接所述前手柄400和所述后手柄600的手柄连接器500。其中,所述前手柄400与所述可调弯鞘管310的近端连接以带动所述可调弯鞘管310运动;所述后手柄600与所述锁止杆250和调节管210的近端连接以带动所述锁止杆250和所述调节管210运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所述锁线器100在心脏内空间位置的可调性,将所述可调弯鞘管310做成双向调弯管,即可以在控件三维方向实现调弯功能,具体是在其内、外膜之间不同位置多增加一组调弯组件。所述前手柄400通过控制可调弯鞘管310的运动,可以调整锁线器100的在心室中的位置,及其上面第一开槽12口的方向,实现勾取功能,将腱索勾入槽口。
如图24所示,所述前手柄400包括前手柄壳470,所述前手柄壳470中设有中心固定件480,所述中心固定件480与所述可调弯鞘管310的近端固定连接,因此通过控制所述前手柄400,就可以带动所述可调弯鞘管310运动。具体地,在所述前手柄400中,第一调弯旋钮410设置在所述前手柄壳470的远端,第一调弯配合件420设置在所述前手柄壳470中并与所述第一调弯旋钮410螺纹连接,第一牵引丝连接器430与所述第一调弯配合件420固定连接并与牵引丝312固定连接;第二调弯旋钮450设置在所述前手柄壳470的近端,第二调弯配合件460与所述第二调弯旋钮450螺纹连接,第二牵引丝连接器440与所述第二调弯配合件460固定连接并与牵引丝312a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调弯配合件420及所述第二调弯配合件460被所述中心固定件480限位,只能做前后移动,不能旋转运动,通过旋转调弯旋钮,进而带动调弯配合件向近端运动,带动与调弯配合件固定连接的牵引丝连接器向近端移动,带动牵引丝向近端移动,拉动所述可调弯鞘管310的远端管体弯曲,实现调弯功能。
如图25所示,所述前手柄400与所述后手柄600通过所述手柄连接器500连接,所述手柄连接器包括锁紧硅胶510、锁紧旋钮520、连接杆530,所述锁紧硅胶510设置在所述前手柄400的中心固定件480的内腔,用于密封功能。所述锁紧旋钮520与所述前手柄400的中心固定件480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530与所述后手柄600的中心固定件620固定连接,通过扭转所述锁紧旋钮520使得前、后手柄固定连接。
如图25所示,所述后手柄600包含后手柄壳610、固定连接在所述后手柄壳610中的后手柄中心固定件620、用于与调节管210的近端固定相连的调节管控制器630、与调节管控制器630错位活动连接的旋钮640和锁止杆控制器650,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还与锁止杆250的近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锁止杆控制器650及旋钮640自内而外穿装在一起。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26至图28,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的外周面沿周向开设若干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710,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及所述旋钮640的内周面沿周向凸设若干沿轴向延伸的卡位730,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卡位730之间开设有卡位槽750。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上的每一所述卡位730分别插入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上的一所述限位槽710内,所述旋钮640上的每一所述卡位730分别穿过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上的一所述卡位槽750后插入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上的一所述限位槽710内,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上的卡位730与所述旋钮640上的卡位730间隔交错。可知,所述旋钮640、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与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的配合刚好错开,为错位连接,可知,所述旋钮640在最外面,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介于所述旋钮640与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之间,三者径向配合为间隙配合,因此三者轴向可相对运动,进而为错位活动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旋钮640可以带动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和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同步旋转,驱动远端锁线,通过后撤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可以带动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向后运动,驱动远端释放。
如图26所示,所述旋钮640对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轴向的运动不约束,只约束其径向的运动,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可相对于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向后运动一端距离(比如:L),此距离足够带动锁止杆250的远端脱离连接片212,通过扭转所述旋钮640可以带动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旋转,进而使得所述调节管210带动所述调节件30做旋转运动,使所述推顶件20推着腱索向远端运动,所述推顶件20的远端运动越过所述护套10的第一开槽12后,即可实现锁线功能,根据手术情况,观察反流情况,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控,如果需要,继续使所述推顶件20在所述护套10内腔向远端运动,即可实现不同程度的调控,如果放弃调控终止手术,也可通过反向扭转所述旋钮640,带动所述推顶件20向护套10的近端运动,直至所述推顶件20撤回至护套10的近端,此时,人工腱索在所述护套10的第一开槽12中处于自由状态,通过调整所述护套10的位置,即可将人工腱索与所述护套10脱离,因此,可以随时终止手术。
进一步的,锁线完成后,后撤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当其运动L距离后,锁止杆250的远端与连接片212脱离,卡钩213复位,继续后撤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进而带动所述调节管控制器630向后运动,此时,所述调节管210的远端彻底脱离锁线器100。
然后,通过所述前手柄400带动所述可调弯管310和接头330与锁线器100完全脱离,操作完成。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调弯时牵引丝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因此手柄中与牵引丝相连的零件需要使用金属材料,以提升稳定性和强度,其他手柄件可以选用ABS、PC等高分子材料或者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锁止杆控制器650沿轴向向近端移动不同距离可带动锁止杆250的远端脱离调节管210远端的连接片212,使得卡钩213复位,进而使调节管210与调节件30分离,进一步向近端移动所述锁止杆控制器650则可带动调节管210及锁止杆250与锁线器100完全分离,从而可以实现一步释放,操作简便快捷。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线器,所述锁线器包括用于勾取人工腱索的护套、设置于所述护套内的推顶件,及设置于所述护套内且与所述推顶件近端连接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驱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护套的轴向向远端移动,所述推顶件的远端面推顶所述护套勾取的人工腱索,以增加容纳在所述护套内的人工腱索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推顶件近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推顶件转动以推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护套的轴向向远端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与所述推顶件之间设置直线副,所述直线副限定所述推顶件相对于所述护套沿轴向移动;所述护套与所述调节件之间设置旋转副,所述旋转副限定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护套绕轴线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副包括至少一组沿所述护套的轴向延伸的导向杆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杆凸设于所述推顶件的外周面上,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护套的内周面上;或者,所述导向杆凸设于所述护套的内周面上,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推顶件的外周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副包括至少一组沿所述护套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环状凹槽和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凹槽开设于所述调节件的近端的外周面上,所述环状凸起凸设于所述护套的近端的内周面上;或者,所述环状凹槽开设于所述护套的近端的内周面上,所述环状凸起凸设于所述调节件的近端的外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中空并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容置腔,所述推顶件及所述调节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容置腔至少贯通所述护套的近端面,所述护套的远端的外壁开设贯通至所述第一容置腔的第一开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第一壳体及与所述第一壳体对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中空并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至少贯通所述推送件的近端面,所述调节件自所述推顶件的近端接入所述第二容置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的远端开设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所述第一开槽的近端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位于远端的主体部及位于近端的旋转部,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旋转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自近端面开设沉槽,所述调节件自所述沉槽的底面开设沿轴向延伸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贯穿至少部分所述主体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自所述沉槽的内壁开设至少两个卡槽,每一所述卡槽沿所述调节件的径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远端与所述调节件可拆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远端设置至少两个连接片,每一所述连接片的远端设置卡钩;所述连接片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片远端的卡钩向外扩张并卡入所述调节件的卡槽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活动地穿装于所述调节管内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沿所述调节管的轴向向远端移动至插入所述收容腔,所述锁止杆沿所述调节管的径向向外抵推每一所述连接片,以使所述卡钩向外扩张并卡入所述调节件的卡槽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还包括可调弯鞘管,所述可调弯鞘管远端设有接头,所述护套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头限定所述护套的周向位置,使得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护套转动的同时相对于所述推顶件转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护套的近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护套的周向间隔设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远端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接头的周向间隔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还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及连接所述前手柄和所述后手柄的手柄连接器;所述前手柄与所述可调弯鞘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后手柄与所述锁止杆和调节管的近端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包括自内而外穿装在一起的调节管控制器、锁止杆控制器及旋钮;所述调节管控制器与所述调节管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杆控制器与所述锁止杆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杆控制器、所述旋钮分别与所述调节管控制器活动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控制器的外周面沿周向开设若干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锁止杆控制器及所述旋钮的内周面沿周向凸设若干沿轴向延伸的卡位,所述锁止杆控制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卡位之间开设有卡位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控制器上的每一所述卡位分别插入所述调节管控制器上的一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旋钮上的每一所述卡位分别穿过所述锁止杆控制器上的一所述卡位槽后插入所述调节管控制器上的一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锁止杆控制器上的卡位与所述旋钮上的卡位间隔交错。
CN201911419193.3A 2019-12-31 2019-12-31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Pending CN113116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9193.3A CN113116602A (zh) 2019-12-31 2019-12-31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9193.3A CN113116602A (zh) 2019-12-31 2019-12-31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6602A true CN113116602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69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9193.3A Pending CN113116602A (zh) 2019-12-31 2019-12-31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66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4767A (zh) * 2023-08-10 2023-11-21 中科智博(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脊柱内窥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4767A (zh) * 2023-08-10 2023-11-21 中科智博(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脊柱内窥镜
CN117084767B (zh) * 2023-08-10 2024-05-03 中科智博(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脊柱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92656A1 (en) Device for heart repair
US20230270432A1 (en) Device for suture attachment for minimally invasive heart valve repair
EP3160396B1 (en) Systems for anchoring an implant
EP2465568B1 (en) Steerable guide catheter having preformed curved shape
EP3451973A1 (en) Annuloplasty procedures,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3329698A (zh) 心脏修复装置
CN110996851B (zh) 心脏瓣膜植入物和心脏瓣膜植入物系统
JP2004527277A (ja) 管外組織構造を改善する医療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3040978A (zh) 经导管锚钉植入装置及经导管锚钉植入系统
EP379050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catheter heart valve repair
CN112741711A (zh) 可探测瓣膜夹持状态的瓣膜夹合器及瓣膜夹合系统
CN113116602A (zh)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CN212490011U (zh) 经导管途径的瓣膜缝线器械及其穿刺针
CN113116604A (zh) 腱索调控植入件、腱索调控装置及腱索调控系统
CN212015867U (zh) 微创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CN211934430U (zh) 腱索调控植入件、腱索调控装置及腱索调控系统
CN211934428U (zh) 经导管锚钉植入装置及经导管锚钉植入系统
CN114681137A (zh) 一种腱索调控装置
CN113116424A (zh) 经导管途径的瓣膜缝线器械及其穿刺针
GB2579420A (en) Device for heart repair
CN215778922U (zh) 一种植入件以及可调式锁线装置
CN116269558A (zh) 鞘管组件、医用切线装置及医用锁切集成装置
CN214017664U (zh) 医用锁扣及医用锁结装置
JP7189132B2 (ja) カテーテルが送達するインプラントのための調節可能かつ可逆性ロック機構
CN116269559A (zh) 医用锁切集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