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6406B - 封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封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6406B
CN113116406B CN201911404193.6A CN201911404193A CN113116406B CN 113116406 B CN113116406 B CN 113116406B CN 201911404193 A CN201911404193 A CN 201911404193A CN 113116406 B CN113116406 B CN 113116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ximal
distal
flow
sealing disc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41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6406A (zh
Inventor
李安宁
刘建勇
贾佳
尹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41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64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6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6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6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6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27Type of occlusion
    • A61B17/12031Type of occlusion complete occl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61B17/12113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within the he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575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for closure at remote site, e.g. closing atrial septum defects
    • A61B2017/00597Implements comprising a membran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密封盘和设置于所述密封盘内部的阻流膜,所述密封盘包括近端收束件和/或远端收束件,所述密封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盘内部的牵引件,所述阻流膜通过所述牵引件与所述近端收束件和/或所述远端收束件连接,所述牵引件用于牵引所述阻流膜,以使所述阻流膜随着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移动而移动。本发明的封堵装置,解决了密封盘的编织网上的缝合线在手术过程中,容易伸出到密封盘的外部而爬附血栓的技术问题,消除了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封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封堵装置作为介入性治疗器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需要采用介入手段进行治疗的手术中。左心耳封堵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动脉瘤封堵器等封堵装置,由于其结构实现封堵的优异性,以及植入患者体内后几乎不存在会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信赖。
以左心耳封堵器为例,一般采用内置有阻流膜的密封盘来封堵左心耳的口部。密封盘在展开后,阻流膜覆盖密封盘的整个盘面内侧。由于左心耳封堵器在体内释放之前,需要通过鞘管将其收束成线状,因而,就需要将密封盘内的阻流膜也尽可能地折叠为小尺寸,以减小鞘管的尺寸。
可采用缝合线穿过密封盘近端的编织网后再穿过阻流膜,最后将缝合线的两个端部打结,从而实现当密封盘被鞘管压缩时,能够带动阻流膜以将阻流膜折叠成小尺寸。然而,左心耳封堵器在体内释放后,由于缝合线较为柔软,编织网上的缝合线容易伸出到密封盘的外部,而不是贴合在编织网上。在血流的不断冲击下,缝合线的伸出密封盘的部分容易爬附血栓,进而引发栓塞或中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密封盘的编织网上的缝合线容易伸出密封盘而爬附血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封堵装置。
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密封盘和设置于所述密封盘内部的阻流膜,所述密封盘包括近端收束件和/或远端收束件,所述密封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盘内部的牵引件,所述阻流膜通过所述牵引件与所述近端收束件和/或所述远端收束件连接,所述牵引件用于牵引所述阻流膜,以使所述阻流膜随着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移动而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的与所述阻流膜连接的部分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外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内部设有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用于阻止伸入到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内部的组件磨损所述牵引件的位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内部的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端收束件包括嵌套设置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牵引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盘还包括管状的编织网,所述编织网的一部分收束在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编织网的一部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包括两个端部,且其两个端部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位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内部,或者位于所述阻流膜的远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连接的位置,沿所述密封盘的轴向方向,正对所述牵引件与所述阻流膜连接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上设有固定件,所述牵引件通过所述固定件而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设置在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内部,所述阻流膜的中间区域挂接在所述牵引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与所述阻流膜的连接部分包括一个花结。
上述封堵装置,采用在阻流膜和密封盘的近端收束件和/或远端收束件之间设置牵引件,避免了密封盘的编织网上的缝合线容易伸出到密封盘的外部而爬附血栓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本发明中阻流膜能够随着近端收束件或远端收束件的移动而移动,保证了牵引件始终位于密封盘的内部,避免了因牵引件伸出到密封盘外部而爬附血栓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封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一实施例的封堵装置中近端收束件与阻流膜连接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至图4b为一实施例的封堵装置中近端收束件与阻流膜连接的其他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封堵装置中密封盘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封堵装置中密封盘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12为一实施例的封堵装置中近端收束件与阻流膜连接的其他结构示意图;
图13至图15为一实施例的封堵装置中近端收束件或远端收束件,与阻流膜连接的其他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内部设有限制件的近端收束件与阻流膜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牵引件与阻流膜连接的部分包括一个花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一般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封堵左心耳为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封堵装置,可用于封堵人或动物体内组织的开口,例如卵圆孔、左心耳等。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2a,封堵装置100包括密封盘110和设置于密封盘110内部的阻流膜111,阻流膜111的边缘部分通过缝合线以缝合的方式固定在密封盘110的编织网上。密封盘110的管状编织网,由至少一根编织丝通过编织而成。阻流膜111在密封盘110展开后覆盖密封盘110的整个内侧盘面,用于阻止血流从密封盘110的一侧穿过密封盘110而流向另一侧,实现对体内开口的封堵。密封盘110包括近端收束件112和远端收束件113。密封盘110还包括设置在密封盘110内部的牵引件114,阻流膜111通过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和/或远端收束件113连接,牵引件114用于牵引阻流膜111,以使阻流膜111随着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的移动而移动。
牵引件114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牵引件114能够增强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对阻流膜111的牵引作用,以免在阻流膜111与近端收束件112之间的牵引件114过于松弛,而易于伸出到密封盘110的外部,进而爬附血栓。阻流膜111可采用PET膜,或者其他高分子膜。封堵装置100还包括固定盘120,固定盘120与密封盘110直接连接,或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间接连接。固定盘120的形状不限,只要能够在释放后将封堵装置100固定在体内的特定位置即可。例如,固定盘120可为柱状或伞状,并能够在释放后抵接在左心耳的内壁上,从而将封堵装置100固定在左心耳内。以封堵左心耳为例,封堵装置100在左心耳内释放后,固定盘120位于左心耳的腔体内并与左心耳的内壁接触连接,用于将整个封堵装置100固定在左心耳处;密封盘110在释放后紧贴左心耳的口部,用于封堵左心耳的口部。进一步地,可在固定盘120的支撑杆或编织丝上设置至少一个锚刺121。在固定盘120释放后,锚刺121能够刺入左心耳的内壁一定深度,以进一步提高固定盘120的固定作用。
管状的编织网的两端分别由近端收束件112和远端收束件113进行收口,以固定编织丝。近端收束件112和远端收束件113均可以为中空的套管。编织网可通过热定型而制成扁平状或塞子状等,其形状不限,只要能够贴合左心耳的口部进行有效封堵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近端收束件112为一个套管,包括环形的侧壁和面向阻流膜111的底壁。牵引件114由一根或多根缝合线制成,也可以采用其他高分子线或金属丝制成,其长度与密封盘110释放后套管的底壁到阻流膜111中间区域的距离相适应,以保证近端收束件112通过牵引件114对阻流膜111有足够的牵引,使得牵引件114始终处于密封盘110的内部。阻流膜111内置于密封盘110的内部,其形状与密封盘110释放后的盘面形状相一致,例如为圆形。阻流膜111的中间区域是指,以阻流膜111展开后的中心点为原点,以阻流膜111的最大半径的指定比例为半径的圆形区域。该指定比例优选小于或等于五分之一。牵引件114的远端与阻流膜111的中间区域连接,能够使作用在阻流膜111上的力在向阻流膜111的边缘传递时较为均衡,既不会损坏阻流膜111,也不会使阻流膜111由于部分受力较大而从编织网上脱落,此外,还能在密封盘110收入到鞘管时,阻流膜111折叠均匀且折叠后的外径最小,便于密封盘110入鞘和选择尺寸较小的鞘管。
如图2a所示,在近端收束件112的底壁上开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可位于底壁的中间位置,牵引件114的近端从该通孔穿过并伸入到近端收束件112内部,通过线头打结或金属丝端头热熔为球头等方式,将牵引件114的近端牢固地固定在近端收束件112内。牵引件114的远端从阻流膜111的一侧穿过阻流膜111,然后从另一侧再穿出阻流膜111,之后与牵引件114的其他部分通过线头打结或金属丝热熔等方式进行固定,从而将牵引件114的远端与阻流膜111连接起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近端收束件112的侧壁替代上述底壁开设上述通孔。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牵引件114的第一端穿过设置在近端收束件112的底壁上的通孔,第二端从阻流膜111的中间区域的近端侧穿过后,再从阻流膜111的中间区域的远端侧穿回近端侧,并在穿过近端收束件112的底壁上的通孔后,与牵引件114的第一端通过打结等方式固定连接。由于牵引件114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的部分的尺寸较牵引件114的其他部分大些,如果该端部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伸出密封盘110的外部,则更为容易诱发血栓的形成,因而,应避免将该端部固定在一起的部分设置在靠近密封盘110的近端盘面或远端盘面的位置。由此,牵引件114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位于近端收束件112的内部,能够避免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会露出密封盘110的盘面外部而容易诱发血栓的情况。
如图4b所示,与图2b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近端收束件112的底壁上设有两个通孔,牵引件114的第二端穿过第二个通孔后,与穿过第一个通孔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同样实现了牵引件114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位于近端收束件112的内部,能够避免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会露出密封盘110的盘面外部而容易诱发血栓的情况。可以理解,当牵引件114有多个且需要将至少两个牵引件的端部固定在一起时,优选将其端部需要固定在一起的部分设置在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的内部。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连接的位置,沿密封盘110的轴向方向,正对牵引件114与阻流膜111连接的位置,以使密封盘110的端部移动时,牵引件114的位于近端收束件112与阻流膜111之间的部分,基本上与密封盘110的端部位于同一轴线上,从而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牵引件114受到近端收束件112上通孔的摩擦而受损。如图2b所示,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连接的位置,也即近端收束件112的底壁上设置的一个通孔的部分,正对着牵引件114与阻流膜111连接的位置。又如图4b所示,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连接的位置,也即近端收束件112的底壁上设置的两个通孔及其之间的部分,正对着牵引件114与阻流膜111连接的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a,可在近端收束件112的侧壁和/或底壁上开设两个通孔。牵引件114的一端从其中一个通孔穿过并进入近端收束件112的内部,然后通过另一个通孔穿出近端收束件112,之后再穿过阻流膜111,并与同样方向穿过阻流膜111的牵引件114的另一端固定在一起。固定方式可以为线头打结或金属丝热熔,也可借助其他组件进行固定,方式不限。牵引件114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位于阻流膜111的远端,当密封盘110封堵在左心耳的口部时,阻流膜111将该端部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与密封盘110的近端盘面隔离开,从而使该端部固定在一起的部分完全不存在伸出密封盘110的外部而诱发血栓形成的可能。
在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的底壁上设置通孔,与在其侧壁上设置通孔相比,牵引件114通过底壁上的通孔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连接后,牵引件114距离密封盘110的盘面相对较远,更不容易从密封盘110的内部伸出。
图2b所示的牵引件114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位于近端收束件112的内部,可通过在牵引件114与阻流膜111连接后,在近端收束件112的外部将牵引件114的两个端头打结,然后通过近端收束件112的近端开口将其置于近端收束件112的内部实现,与图4a所示的牵引件114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位于阻流膜的远端侧相比,能够降低牵引件114与阻流膜111及近端收束件112连接的工艺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近端收束件112包括嵌套设置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内壁上设有螺纹,用于与输送器的远端螺纹连接。密封盘110的编织网的近端收束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牵引件114的一部分设置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例如,牵引件114的近端与内套管和/或外套管的侧壁或底壁连接,例如牵引件114的近端连接在内套管侧壁的外侧,或外套管侧壁的内侧,或位于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等,连接方式不限,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由于牵引件114的近端收容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从而避免了与近端收束件112内的输送钢缆接触,因而不会受到输送钢缆会对其造成磨损的影响,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保护牵引件1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近端收束件112包括嵌套设置的内套管1121和外套管1122,编织网的近端收束在内套管1121和外套管1122之间,牵引件114的近端与编织网的近端连接,同样能够实现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之间的牢固连接。牵引件114为缝合线等柔软的线状件时,可通过将缝合线的一端穿过编织网的至少一个网孔后在缝合线上打结,或直接在编织丝上打结的方式进行连接。牵引件114为镍钛丝等金属丝时,可通过将金属丝的一端编织或焊接在编织网的近端等方式进行连接。牵引件114的远端与阻流膜111连接的方式,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近端收束件112包括嵌套设置的内套管1121和外套管1122,远端收束件113为单个套管或嵌套设置的内套管和外套管。近端收束件112的内套管1121的内壁设有螺纹,可与输送器的远端进行螺纹连接。远端收束件113的内套管的内壁也可以设置有螺纹,以与固定盘120或连接件进行螺纹连接。牵引件114包括近端、远端和位于牵引件114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卡接部1141,卡接部1141与阻流膜111连接,牵引件114的近端与近端收束件112连接,牵引件114的远端与远端收束件113连接。卡接部1141的存在,能够实现近端收束件112及远端收束件113对阻流膜111的牵拉,以避免牵引件114伸出密封盘110而爬附血栓。可以理解,还可设置两个牵引件114,其中一个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和阻流膜111连接,另一个牵引件114与远端收束件113和阻流膜111连接,同样能够实现近端收束件112及远端收束件113对阻流膜111的牵拉,以避免牵引件114伸出密封盘110而爬附血栓。牵引件114应保证密封盘110能够被顺利地轴向拉伸,且保证当密封盘110自膨胀展开后,牵引件114不会过长而容易伸出密封盘110。可通过对牵引件114的长度设置或所采用的材料选择等途径进行实现,在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牵引件114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卡接部1141优选位于牵引件114的中间段,可通过多次往返穿过阻流膜111的方式形成该卡接部1141,也可通过采用粘结剂将牵引件114的中间段粘结在阻流膜111上的方式形成该卡接部1141,从而实现牵引件114的中间段与阻流膜111的约束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和图8,近端收束件112上设有固定件1123,固定件11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近端收束件112的侧壁上,牵引件114通过固定件1123而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得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之间的连接灵活多样。具体地,如图7所示,固定件1123可以为条状的插销,近端收束件112的侧壁在其内侧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孔,插销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孔中进行固定,可通过过盈配合、螺纹连接或粘结剂粘结等方式实现固定。牵引件114的中间段挂接在插销上,牵引件114的两端分别穿过阻流膜111后进行固定。以挂接方式连接,使得连接更为便捷,无需打结,降低工艺复杂度。
如图8所示,固定件1123成片状并固定在近端收束件112的内部。固定件1123上开设有通孔,牵引件114的一端穿过该通孔后再穿过阻流膜111,并与同样方向穿过该阻流膜111的牵引件114的另一端进行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固定件1123可采用硅胶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易于被缝合针穿刺,牵引件114采用缝合线。牵引件114可通过缝合针穿过该固定件1123后再穿过阻流膜111,之后再与同样方向穿过阻流膜111的牵引件114的另一端通过打结等方式进行固定。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0,可在近端收束件112的与固定件1123接触的侧壁上开设多个凹槽1124,以使固定件1123的一部分插入凹槽1124中,增强固定件1123与近端收束件11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图10中牵引件114的端部固定在一起的部分,设置在近端收束件112内,且位于固定件1123的近端,甚至是从固定件1123的近端末端伸出。将牵引件114的与固定件1123连接的部分,设置在固定件1123的近端或是伸出其近端末端,能够在牵引件114受到朝向远端的牵拉时,设置的凹槽1124能够更大程度地配合固定件1123,以阻止固定件1123移动或脱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和图12,牵引件114设置在近端收束件112的内部,阻流膜111的中间区域挂接在牵引件114上。具体地,牵引件114为条状或块状,并固定在近端收束件112的侧壁上,固定方式不限。阻流膜111呈“几”字形,且凸起的中间区域挂接在牵引件114上,其余部分展开并覆盖密封盘110的盘面内侧。该实施方式避免了采用缝合线作为牵引件114,可降低由于缝合线脱落而造成的血管堵塞等风险。此外,也避免了缝合线穿过阻流膜111的方式中,在封堵装置100收入鞘管的过程中会扩大缝合孔而降低密封性能的风险。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近端收束件112的设置,以及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和阻流膜111之间的连接方式等特征,可同理替换到远端收束件113上,以通过牵引件114将远端收束件113与阻流膜111的中间区域连接起来,并通过牵引件114实现在远端收束件113移动时带动阻流膜111的中间区域移动。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近端收束件112的设置方式、牵引件114分别与近端收束件112和阻流膜111连接的方式等特征均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牵引件114位于阻流膜111和远端收束件113之间,因而完全避免了缝合线位于阻流膜111和近端收束件112之间时,缝合线易于伸出到密封盘110的外部而爬附血栓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件114采用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具有超弹性的金属制成,牵引件114通过预定型的形状弯曲而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连接,降低了工艺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请参考图13至图15,牵引件114的一端可通过预定型的形状弯曲而呈现如下形状之一:折线状、螺旋状、波浪状、环状、钩状。此外,牵引件114的一端还可通过预定型的形状弯曲而呈现出其他的形状,只要能够通过预定型的形状弯曲而与其他组件连接即可。这样的牵引件114不仅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还可将通过预定型的形状弯曲而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连接的牵引件114的端部固定在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上,以增强连接的稳固性。同理,还可将通过预定型的形状弯曲而与阻流膜111连接的牵引件114的端部固定在阻流膜111上,以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本发明中密封盘110内的阻流膜111可以有多个,每个阻流膜111均可按照上述实施方式通过一个或多个牵引件114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连接。增加的阻流膜111可以使密封盘110的封堵更加严实,实现多重封堵。
在其他实施例中,封堵装置100的密封盘110上可仅包括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在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上也可设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牵引件114,其作用及结构等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的内部设有限制件115,限制件115用于阻止伸入到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内部的组件,磨损牵引件114的位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内部的部分。如图16所示,以设置在近端收束件112内为例,限制件115可以为设置在靠近牵引件114的近端部分的插销或挡板等。限制件115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制,只要能够阻止与近端收束件112连接的输送钢缆,或是与远端收束件113连接的螺纹组件等组件,在伸入到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的内部时,不容易磨损牵引件114即可,以免牵引件114被多次摩擦后变得容易断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牵引件114的与阻流膜111连接的部分的最大直径,小于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的外径。例如,图4a中,牵引件114的与阻流膜111连接的部分,即为缝合线两次穿过阻流膜后两个缝合孔之间的部分,该部分的最大直径明显小于近端收束件112的外径。又例如图11中,牵引件114的与阻流膜111连接的部分,即为阻流膜111挂接在牵引件114上的部分,该部分的最大直径也明显小于近端套管112的外径。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牵引件114与阻流膜111的连接部分,包括一个花结116。当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通过牵引件114牵拉阻流膜时,由于花结116抵接在阻流膜111上,且与阻流膜111的接触面积较采用其他连接方式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分散牵引件114作用在阻流膜111上的力,使得阻流膜111受力不会过于集中,避免损坏阻流膜111,能够提高牵引件114与阻流膜11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发明的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封堵装置100,采用在阻流膜111和密封盘110的近端收束件112和/或远端收束件113之间设置牵引件114,避免了密封盘110的编织网上的缝合线容易伸出到密封盘110的外部而爬附血栓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本发明中阻流膜111能够随着近端收束件112或远端收束件113的移动而移动,保证了牵引件114始终位于密封盘110的内部,避免了因牵引件114伸出到密封盘110外部而爬附血栓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密封盘和设置于所述密封盘内部的阻流膜,所述密封盘包括近端收束件和/或远端收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盘内部的牵引件,所述阻流膜通过所述牵引件与所述近端收束件和/或所述远端收束件连接,所述牵引件用于牵引所述阻流膜,以使所述阻流膜随着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牵引件的长度与所述密封盘释放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面向所述阻流膜的侧面到所述阻流膜的中间区域的距离相适应,以保证近端收束件或远端收束件通过牵引件对阻流膜有足够的牵引,使牵引件始终处于密封盘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的与所述阻流膜连接的部分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内部设有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用于阻止伸入到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内部的组件磨损所述牵引件的位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内部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收束件包括嵌套设置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牵引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还包括管状的编织网,所述编织网的一部分收束在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编织网的一部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包括两个端部,且其两个端部固定在一起的部分位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内部,或者位于所述阻流膜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连接的位置,沿所述密封盘的轴向方向,正对所述牵引件与所述阻流膜连接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上设有固定件,所述牵引件通过所述固定件而与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设置在所述近端收束件或所述远端收束件的内部,所述阻流膜的中间区域挂接在所述牵引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与所述阻流膜的连接部分包括一个花结。
CN201911404193.6A 2019-12-30 2019-12-30 封堵装置 Active CN113116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4193.6A CN113116406B (zh) 2019-12-30 2019-12-30 封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4193.6A CN113116406B (zh) 2019-12-30 2019-12-30 封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6406A CN113116406A (zh) 2021-07-16
CN113116406B true CN113116406B (zh) 2022-11-18

Family

ID=76768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4193.6A Active CN113116406B (zh) 2019-12-30 2019-12-30 封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640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77370U (zh) * 2016-09-22 2017-12-22 杭州诺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距离的左心耳封堵器
CN209437312U (zh) * 2017-05-08 2019-09-27 杨锋云 分体式左心耳封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6406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9669B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deployment system
JP5507838B2 (ja) 血管内閉塞器具用の経皮的カテーテル
AU2007231904B2 (en) Percutaneous catheter directed intravascular occlusion devices
US7691115B2 (en) Occlusion device with flexible fabric connector
CN106994030B (zh) 左心耳封堵器
US90340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ieving an embolized implant
US11259788B2 (en) Percutaneous catheter directed intravascular occlusion devices with retractable stabilizing wires
CN110420044B (zh) 封堵装置
CN209437312U (zh) 分体式左心耳封堵器
CN103889339A (zh) 用于阻断患者脉管系统内的异常开口的装置和方法
CN211325298U (zh) 封堵装置
CN112656461B (zh) 封堵装置
CN211022807U (zh) 封堵装置
CN113116406B (zh) 封堵装置
CN113116445B (zh) 封堵装置
CN113116407B (zh) 封堵装置
CN115517735B (zh) 封堵装置
CN114073560B (zh) 封堵装置
WO2022033530A1 (zh) 封堵装置
AU2013270508B2 (en) Percutaneous catheter directed intravascular occlusion devices
CN113116405B (zh) 封堵装置
WO2023124466A1 (zh) 封堵装置
CN220695307U (zh) 封堵装置
CN109833066B (zh) 封堵器
CN209059313U (zh) 左心耳封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