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5735A - 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5735A
CN113115735A CN202110399452.1A CN202110399452A CN113115735A CN 113115735 A CN113115735 A CN 113115735A CN 202110399452 A CN202110399452 A CN 202110399452A CN 113115735 A CN113115735 A CN 113115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plate
rope
buckle
attachment
main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94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5735B (zh
Inventor
焦海峰
郑丹
陈琳
骆其君
尤仲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3994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5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5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5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70Artificial fishing banks or reefs
    • A01K61/75Artificial fishing banks or reefs flo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70Artificial fishing banks or ree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70Artificial fishing banks or reefs
    • A01K61/78Arrangements for sinking or mooring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在礁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内部中空的绳索套,包括浮球、主绳索和附着板:浮球底部固定有一个浮球扣环;主绳索包括两根,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顶端均固定在一个卡扣上,卡扣连接在浮球扣环上;附着板竖直设置,板面与水平面向垂直,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附着板扣环;主绳索I的末端与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主绳索II的末端依次穿过两个绳索套后与位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监测装置配设有漂浮标记,漂浮标记通过牵引绳与主绳索II相连接。本发明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水下人工礁体附着情况的简便化调查,降低调查难度、提高调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附着板及其连接系统调查水下或人工鱼礁体附着情况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渔业资源增殖养护与监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牧场在渔业资源增殖与养护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已是普遍的共识,投放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方式。人工鱼礁指是适合鱼类群集栖息、生长繁殖的海底礁石或其他隆起物,建设人工鱼礁的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提高区域内渔业资源量。
近年来,针对人工鱼礁建设的技术和工艺已经较成熟,而且国内外研究人员也就人工鱼礁的材质进行过研究,选材从最初的毛竹、石料、废旧轮胎等,发展到后来的混凝土构架、废旧船舶和车辆、以及最新的钢材或者贝壳、HDPE等新型材质,有许多研究者开展过新型鱼礁的设计,发明了一系列的新型鱼礁。但无论人工鱼礁的结构、材质、放置水层等如何变化,针对人工鱼礁集渔效果,特别是人工鱼礁体上附着物的调查技术和手段均单一。
目前对礁体集渔效果和附着情况的调查,多采用潜水调查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较直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潜水调查的方法局限性强,仅有专业人员才能实施;其次,不同海域的水深、水流等海况各不相同,对潜水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第三,调查的时间和频次受气象、海况等因素影响极大。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人工鱼礁体附着物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实现对人工鱼礁体附着情况的便捷、实时调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本发明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水下人工礁体附着情况的简便化调查,降低调查难度、提高调查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包括浮球、主绳索和附着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浮球,漂浮在海面上,底部固定有一个浮球扣环;
所述的主绳索包括两根,分别为主绳索I和主绳索II,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顶端均固定在一个卡扣上,卡扣连接在浮球扣环上,从而将两根主绳索和浮球连接在一起;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末端均与附着板相连接;
所述的附着板,竖直设置,板面与水平面向垂直,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附着板扣环;主绳索I的末端与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主绳索II的末端与人工鱼礁的礁体相连后再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
所述的人工鱼礁的礁体,顶部设置有两个内部中空的绳索套,主绳索II的末端依次穿过两个绳索套后与位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配设有漂浮标记,漂浮标记通过牵引绳与主绳索II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漂浮标记,材质为色彩艳丽的轻质材料。漂浮标记能够起到标记的作用,漂浮在海面上便于找寻和警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牵引绳,为塑料绳,一端与漂浮标记相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牵引绳扣环。牵引绳长度视水体环境的潮汐状况适当调整(潮差大则牵引绳长度便长,潮差小则牵引绳长度便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牵引绳扣环,为不锈钢材质的环状结构扣环,外环与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内环套设在主绳索II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浮球,为塑料材质制成的中空浮球,或者采用常规浮球代替;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浮球主要起到漂浮作用,通过它在水中的浮力作用,将附着板竖直地牵引在水体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浮球扣环,为不锈钢材质的环状结构扣环。浮球扣环固定在浮球上,主要作用是方便卡扣与浮球的连接和解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卡扣,为不锈钢材质的卡扣,一端固定在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顶端上、另一端游离,游离端通过按压能够直接与浮球扣环连接或解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绳索,材质为聚乙烯(HDPE)、聚丙烯(PP)或聚氯乙烯(PVC),为四股以上编捻的绳索。主绳索需要采用耐海水浸泡和腐蚀材质的绳索,同时具备抗拉伸、不易变形等特点,所用绳索的规格根据附着板的重量、浮球的浮力而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附着板,材质与人工鱼礁的礁体材质一致,规格为25×25cm,附着板上优选设置有三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与之相对的一侧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的厚度根据材质不同适当调整,但必须坚固、耐用,根据附着板布设的数量、水深、材质等不同,扣环的数量也不限定(优选3个),以保证附着板的最优固着为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附着板的数量为1-5块,当附着板为2块以上时,附着板之间通过联结链进行串联连接,且位于上方和下方的附着板相互对称设置;位于上方的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与位于下方的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环扣通过联结链连接起来,多块附着板通过联结链串联成一个整体后,整体上侧的附着板扣环与主绳索I进行连接、下侧的附着板环扣与主绳索II进行连接。附着板扣环方便多块附着板串联在一起,可以自由组合整个装置所需要的附着板数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联结链,为不锈钢材质的链结构。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设置附着板的数量进行取舍,若单板则不需要联结链;联结链通过环扣环将附着板联结在一起;联结链不宜过长,以能连接、固定两块附着板为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绳索套,整体呈“L”型,为坚硬、中空的组件,主绳索II能穿过绳索套并自由活动;所述的绳索套,材质为耐腐蚀聚乙烯或者不锈钢;所述的绳索套,通过耐腐蚀的绳索或者不锈钢材质的卡箍固定在人工鱼礁的礁体上。绳索套的主要作用一是能将附着板与礁体固着,二是通过主绳索的牵引能将附着板放置到不同深度;两个绳索套之间的距离根据海水深度和主绳索长度而定,防止牵引主绳索与附着板发生摩擦,影响调查效果甚至造成主绳索因磨损而断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礁体,是辅助设施,其材质、规格、形状等均可因地制宜选取,附着板的材质与礁体是一致的。
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根据调查人工鱼礁的礁体的材质,制作相对应材质的附着板,附着板上三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与之相对的一侧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竖直设置,板面与水平面垂直,从而使附着板扣环位于附着板的上下两侧;
(2)通过耐腐蚀的绳索或者不锈钢材质的卡箍将两个绳索套固定在人工鱼礁体的礁体上;如果礁体已经投放到海底,则需要专业的潜水人员潜入海水进行绳索套的固定;
(3)将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顶端固定在卡扣上,然后将主绳索I的末端与位于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主绳索II的末端穿过鱼礁上的绳索套后与位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最后将卡扣扣在在浮球下方的浮球扣环上,从而形成了一个调查组合体;
(4)将步骤(3)形成的调查组合体随着礁体投放到预定海域,投放前,将漂浮标记通过牵引绳和牵引绳扣环与主绳索II相连,在大潮期的落平时刻将礁体及调查组合体进行投放;
(5)礁体及调查组合体投放到预定海域后,收紧主绳索I,将附着板拉直立,并调整浮球的大小或者数量,以确保随着潮水的涨落,附着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6)选择大潮汛低平潮时进行取样,到达预定海域后,依靠漂浮标记迅速找到确定位置,解开浮球下方的卡扣,慢慢拉动主绳索I,附着板随着主绳索I上升,主绳索II的末端能够沿着绳索套自由滑动从而不会拉动礁体,将附着板拉到水面后,解开连接在附着板扣环上主绳索,取出附着板进行附着物的调查。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附着板,规格为25×5cm,附着板的数量根据试验需要自主选取,附着板的数量为1-5块,优选为2-3块,因重量等因素,以不超过5块为宜;每块附着板的数量为2块以上时,彼此之间通过附着板扣环和联结链进行串联组成一个附着板整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根据礁体尺寸、水体深度适当调整两个绳索套之间的距离,避免主绳索与附着板之间发生摩擦造成绳索断裂。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6)中,根据调查需要,可以更换新的附着板,也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附着板;更换附着板后,依靠主绳索I和主绳索II再将附着板缓缓放入水中,收紧连接附着板底端的主绳索II,将附着板置于底部,然后将主绳索I和主绳索II通过卡扣与浮球连接,收紧主绳索I以保证附着板的竖直状态,进而重新完成调查组件的布放。
本发明能够实现水下人工礁体附着情况的简便化调查,降低调查南部、提高调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中浮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中主绳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中附着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中绳索套的示意图;
1为漂浮标记,2为牵引绳,3为浮球,4为浮球扣环,5为卡扣,6为牵引绳扣环,7为主绳索,8为附着板,9为联结链,10为绳索套,11为附着板扣环,12为人工鱼礁的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如图1-5所示:
所述的浮球3,漂浮在海面上,底部固定有一个浮球扣环4;
所述的主绳索7包括两根,分别为主绳索I 71和主绳索II 72,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顶端均固定在一个卡扣5上,卡扣连接在浮球扣环上,从而将两根主绳索和浮球连接在一起;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末端均与附着板相连接;
所述的附着板,竖直设置,板面与水平面向垂直,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附着板扣环11;主绳索I的末端与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主绳索II的末端与人工鱼礁的礁体12相连后再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
所述的人工鱼礁的礁体12,顶部设置有两个内部中空的绳索套10,主绳索II的末端依次穿过两个绳索套后与位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
所述的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配设有漂浮标记1,漂浮标记通过牵引绳2与主绳索II相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漂浮标记1,材质为色彩艳丽的轻质材料;所述的牵引绳2,为塑料绳,一端与漂浮标记1相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牵引绳扣环6;所述的牵引绳扣环6,为不锈钢材质的环状结构扣环,外环与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内环套设在主绳索II上。
本发明中,所述的浮球3,为塑料材质制成的中空浮球,或者采用常规浮球代替,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浮球扣环4,为不锈钢材质的环状结构扣环。
本发明中,所述的卡扣5,为不锈钢材质的卡扣,一端固定在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顶端上、另一端游离,游离端通过按压能够直接与浮球扣环4连接或解脱。
本发明中,所述的主绳索7,材质为聚乙烯(HDPE)、聚丙烯(PP)或聚氯乙烯(PVC),为四股以上编捻的绳索。
本发明中,所述的附着板,材质与人工鱼礁的礁体12材质一致。
本发明中,所述的附着板,数量为1-5块,当附着板为2块以上时,附着板之间通过联结链9进行串联连接,且位于上方和下方的附着板相互对称设置;位于上方的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与位于下方的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环扣通过联结链连接起来,多块附着板通过联结链串联成一个整体后,整体上侧的附着板扣环与主绳索I进行连接、下侧的附着板环扣与主绳索II进行连接。附着板扣环方便多块附着板串联在一起,可以自由组合整个装置所需要的附着板数量。
本发明中,所述的联结链9,为不锈钢材质的链结构。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设置附着板的数量进行取舍,若单板则不需要联结链;联结链通过环扣环将附着板联结在一起;联结链不宜过长,以能连接、固定两块附着板为宜。
本发明中,所述的绳索套10,整体呈“L”型,为坚硬、中空的组件,主绳索II能穿过绳索套并自由活动;所述的绳索套,材质为耐腐蚀聚乙烯或者不锈钢;所述的绳索套,通过耐腐蚀的绳索或者不锈钢材质的卡箍固定在人工鱼礁的礁体12上。
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根据调查人工鱼礁的礁体12的材质,制作相对应材质的附着板8,附着板上三个附着板扣环11,附着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与之相对的一侧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竖直设置,板面与水平面垂直,从而使附着板扣环位于附着板的上下两侧;
(2)通过耐腐蚀的绳索或者不锈钢材质的卡箍将两个绳索套10固定在人工鱼礁体的礁体上;如果礁体已经投放到海底,则需要专业的潜水人员潜入海水进行绳索套的固定;
(3)将主绳索I 71和主绳索II 72的顶端固定在卡扣5上,然后将主绳索I的末端与位于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主绳索II的末端穿过鱼礁上的绳索套(后与位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最后将卡扣扣在在浮球3下方的浮球扣环4上,从而形成了一个调查组合体;
(4)将步骤(3)形成的调查组合体随着礁体投放到预定海域,投放前,将漂浮标记1通过牵引绳2和牵引绳扣环6与主绳索II相连,在大潮期的落平时刻将礁体及调查组合体进行投放;
(5)礁体及调查组合体投放到预定海域后,收紧主绳索I,将附着板拉直立,并调整浮球的大小或者数量,以确保随着潮水的涨落,附着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6)选择大潮汛低平潮时进行取样,到达预定海域后,依靠漂浮标记迅速找到确定位置,解开浮球下方的卡扣,慢慢拉动主绳索I,附着板随着主绳索I上升,主绳索II的末端能够沿着绳索套自由滑动从而不会拉动礁体,将附着板拉到水面后,解开连接在附着板扣环上主绳索,取出附着板进行附着物的调查;
根据调查需要,可以更换新的附着板,也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附着板;更换附着板后,依靠主绳索I和主绳索II再将附着板缓缓放入水中,收紧连接附着板底端的主绳索II,将附着板置于底部,然后将主绳索I和主绳索II通过卡扣与浮球连接,收紧主绳索I以保证附着板的竖直状态,进而重新完成调查组件的布放。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装置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所述的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中:
所述的浮球3为塑料材质制成的中空浮球,数量为一个;
所述的主绳索I和主绳索II均为聚乙烯(HDPE)制成的四股绳索;
所述的绳索套的材质为耐腐蚀的聚乙烯,通过聚乙烯的绳索固定在人工鱼礁;
所述的附着板为1块,规格为25×25cm,附着板上设置有三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与之相对的一侧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竖直设置,上侧为一附着板扣环、下侧为两个附着板扣环,上侧的附着板扣环与主绳索I的末端相连接,主绳索II的末端依次穿过两个绳索套后再分别与两个附着板扣环相连接。
实施例2:
所述的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中:
所述的浮球3为塑料材质制成的中空浮球,数量为一个;
所述的主绳索I和主绳索II均为聚丙烯制成的四股绳索;
所述的绳索套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不锈钢材质的卡箍固定在人工鱼礁;
所述的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中,附着板为2块,每块的规格均为25×25cm;位于上方的附着板,上侧中央位置设置一个附着板扣环且该扣环与主绳索I的末端相连接,下侧为两个附着板扣环;位于下方的附着板,上侧为两个附着板扣环,与上方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对称且通过联结链串联;主绳索II的末端依次穿过两个绳索套后再与下方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包括浮球(3)、主绳索(7)和附着板(8),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浮球(3),漂浮在海面上,底部固定有一个浮球扣环(4);
所述的主绳索(7)包括两根,分别为主绳索I(71)和主绳索II(72),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顶端均固定在一个卡扣(5)上,卡扣连接在浮球扣环上,从而将两根主绳索和浮球连接在一起;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末端均与附着板相连接;
所述的附着板,竖直设置,板面与水平面向垂直,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附着板扣环(11);主绳索I的末端与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主绳索II的末端与人工鱼礁的礁体(12)相连后再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
所述的人工鱼礁的礁体(12),顶部设置有两个内部中空的绳索套(10),主绳索II的末端依次穿过两个绳索套后与位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配设有漂浮标记(1),漂浮标记通过牵引绳(2)与主绳索II(7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标记(1),材质为色彩艳丽的轻质材料;所述的牵引绳(2),为塑料绳,一端与漂浮标记(1)相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环状结构的牵引绳扣环(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球(3),为塑料材质制成的中空浮球,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浮球扣环(4),为不锈钢材质的环状结构扣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5),为不锈钢材质的卡扣,一端固定在主绳索I和主绳索II的顶端上、另一端游离,游离端通过按压能够直接与浮球扣环(4)连接或解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绳索(7),材质为聚乙烯(HDPE)、聚丙烯(PP)或聚氯乙烯(PVC),为四股以上编捻的绳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板,材质与人工鱼礁的礁体(12)材质一致,规格为25×25cm,附着板上设置有三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11)、与之相对的一侧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板,数量为1-5块,当附着板为2块以上时,附着板之间通过不锈钢材质的联结链(9)进行串联连接,且位于上方和下方的附着板相互对称设置;位于上方的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与位于下方的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环扣通过联结链连接起来,多块附着板通过联结链串联成一个整体后,整体上侧的附着板扣环与主绳索I进行连接、下侧的附着板环扣与主绳索II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索套(10),整体呈“L”型,为坚硬、中空的组件,主绳索II(72)能穿过绳索套(10)并自由活动;所述的绳索套,材质为耐腐蚀聚乙烯或者不锈钢;所述的绳索套,通过绳索或者卡箍固定在人工鱼礁的礁体(12)上。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监测装置进行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调查人工鱼礁的礁体(12)的材质,制作相对应材质的附着板(8),附着板上三个附着板扣环(11),附着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与之相对的一侧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附着板扣环;附着板竖直设置,板面与水平面垂直,从而使附着板扣环位于附着板的上下两侧;
(2)通过耐腐蚀的绳索或者不锈钢材质的卡箍将两个绳索套(10)固定在人工鱼礁体的礁体上;如果礁体已经投放到海底,则需要专业的潜水人员潜入海水进行绳索套的固定;
(3)将主绳索I(71)和主绳索II(72)的顶端固定在卡扣(5)上,然后将主绳索I的末端与位于附着板上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主绳索II的末端穿过鱼礁(12)上的绳索套(10)后与位于附着板下侧的附着板扣环相连接,最后将卡扣(5)扣在在浮球(3)下方的浮球扣环(4)上,从而形成了一个调查组合体;
(4)将步骤(3)形成的调查组合体随着礁体投放到预定海域,投放前,将漂浮标记(1)通过牵引绳(2)和牵引绳扣环(6)与主绳索II(72)相连,在大潮期的落平时刻将礁体(12)及调查组合体进行投放;
(5)礁体(12)及调查组合体投放到预定海域后,收紧主绳索I,将附着板(8)拉直立,并调整浮球(3)的大小或者数量,以确保随着潮水的涨落,附着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6)选择大潮汛低平潮时进行取样,到达预定海域后,依靠漂浮标记迅速找到确定位置,解开浮球(3)下方的卡扣(5),慢慢拉动主绳索I,附着板随着主绳索I上升,主绳索II的末端能够沿着绳索套自由滑动从而不会拉动礁体(12),将附着板(8)拉到水面后,解开连接在附着板扣环(11)上主绳索,取出附着板(8)进行附着物的调查。
CN202110399452.1A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Active CN113115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9452.1A CN113115735B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9452.1A CN113115735B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735A true CN113115735A (zh) 2021-07-16
CN113115735B CN113115735B (zh) 2022-06-07

Family

ID=7677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9452.1A Active CN113115735B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573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9756A (ja) * 2002-01-25 2003-08-05 Tamura Sekizai Kk 人工漁礁設備および人工漁礁
JP2007037472A (ja) * 2005-08-04 2007-02-15 Kaiyo Kensetsu Kk 海藻類及び魚介類の定量的計数を目的とした採集方法とこの採集方法に用いる採集網
CN102228012A (zh) * 2011-06-10 2011-11-02 浙江海洋学院 浮式可控深度鱼礁
JP2015156825A (ja) * 2014-02-24 2015-09-03 サカイオーベックス株式会社 水中係留物監視システム
US20160044899A1 (en) * 2013-03-15 2016-02-18 Michael BARTKOWSKI Artificial reef
CN205492136U (zh) * 2016-03-23 2016-08-24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一种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的调查装置
CN106614203A (zh) * 2016-10-27 2017-05-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组合式人工鱼礁
CN206223468U (zh) * 2016-11-11 2017-06-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
JP2018064490A (ja) * 2016-10-18 2018-04-26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牡蠣礁、牡蠣礁の造成方法および牡蠣採取方法
CN108353836A (zh) * 2018-03-12 2018-08-03 宁波大学 一种以废弃贻贝壳为主体的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CN209660184U (zh) * 2019-03-07 2019-11-22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人工鱼礁用产卵附着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9756A (ja) * 2002-01-25 2003-08-05 Tamura Sekizai Kk 人工漁礁設備および人工漁礁
JP2007037472A (ja) * 2005-08-04 2007-02-15 Kaiyo Kensetsu Kk 海藻類及び魚介類の定量的計数を目的とした採集方法とこの採集方法に用いる採集網
CN102228012A (zh) * 2011-06-10 2011-11-02 浙江海洋学院 浮式可控深度鱼礁
US20160044899A1 (en) * 2013-03-15 2016-02-18 Michael BARTKOWSKI Artificial reef
JP2015156825A (ja) * 2014-02-24 2015-09-03 サカイオーベックス株式会社 水中係留物監視システム
CN205492136U (zh) * 2016-03-23 2016-08-24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一种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的调查装置
JP2018064490A (ja) * 2016-10-18 2018-04-26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牡蠣礁、牡蠣礁の造成方法および牡蠣採取方法
CN106614203A (zh) * 2016-10-27 2017-05-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组合式人工鱼礁
CN206223468U (zh) * 2016-11-11 2017-06-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
CN108353836A (zh) * 2018-03-12 2018-08-03 宁波大学 一种以废弃贻贝壳为主体的人工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CN209660184U (zh) * 2019-03-07 2019-11-22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人工鱼礁用产卵附着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永祺等: "《海洋恢复生态学》", 31 March 2016,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pages: 281 - 284 *
高巧依: "浙江省渔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vol. 48, no. 4, 31 March 2015 (2015-03-31), pages 83 - 8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735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8967A (zh) 一种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
CN203735213U (zh) 一种大型海藻的海底养殖装置
CN210143579U (zh) 一种深远海养殖用抗风浪浮台式超大型围网
CN202504021U (zh) 海参鲍鱼鲆鲽鱼养殖联排组合升降式网箱
CN105638532A (zh) 一种可下潜式网箱
CN112602641B (zh) 一种岛礁外海中小型智能养殖网箱
CN213486447U (zh)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AU2021291806A1 (en) Apparatus,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e in high energy marine environments
CN209778452U (zh) 一种贝藻一体化养殖的生态修复浮筏
CN101849519A (zh) 近海浮绳式网箱系统
CN113115735B (zh) 一种沉式人工鱼礁体附着物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9496939A (zh) 深水漂浮式海洋牧场装置
CN108124800A (zh) 牡蛎沉浮式吊筏养殖方法
CN2633018Y (zh) 卷扬式升降养殖网箱装置
CN110892875A (zh) 多点系泊系底网笼
CN112931324B (zh) 一种适宜牡蛎海底养殖方法及装置
CN114208656A (zh) 一种深蓝海藻牧场的构建装置
CN213214720U (zh) 一种示位藻礁装置
RU2669304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морских гидробионтов на шельфе и материковом склоне
CN102578015A (zh) 深水台筏贝类养殖方法
KR101613850B1 (ko) 전복 양식용 일렬식 가두리 양식장
CN217601372U (zh) 一种海上漂浮物拦截装置
CN219679518U (zh) 多层立体生态人工鱼礁链系统
CN206260551U (zh) 一种海产品多层混养竹筏
CN205052515U (zh) 一种笼式人工鱼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