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5452A -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5452A
CN113115452A CN202110292368.XA CN202110292368A CN113115452A CN 113115452 A CN113115452 A CN 113115452A CN 202110292368 A CN202110292368 A CN 202110292368A CN 113115452 A CN113115452 A CN 113115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dci
semi
dci for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23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5452B (zh
Inventor
单宝堃
于映辉
奥黛尔·罗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23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5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5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5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11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用于减少资源浪费。其中的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资源;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构建于蜂窝网络,最少可以只占用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或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目前,为了应对低成本、深覆盖等需求,NB-IoT系统有很多特有的设计,例如NB-IoT系统没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信道,以简化终端设备、降低成本。相应的,因为NB-IoT没有PUCCH,也就无法支持终端设备在PUCCH上使用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来申请上行资源。当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只能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来申请上行资源,功耗较大。另外如果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的数据较多,则基站需要为每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来调度上行资源,这样,大量的PDCCH显然较为浪费网络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但是传统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SPS机制主要是针对LTE系统的语音业务设计的,即,基站可以通过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判断该业务是否为语音业务,如果是语音业务,则基站确定能够为该业务配置SPS。
然而,NB-IoT系统的SPS应用场景并不是针对语音业务,基站可能无法判断是否需要配置SPS,则会采用动态调度的方式,根据如前的介绍可知,动态调度方式会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用于减少资源浪费。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资源;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该方法可由网络设备执行,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从而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申请后就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调度,无需网络设备判断是否要为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调度,使得配置结果更符合终端设备的需求,也可以减少网络设备因无法判断是否需要配置半静态调度而采用动态调度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或,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相应的,在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或,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事先发送所述广播消息,以告知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或者直接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相当于隐式告知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避免终端设备申请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包括: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半静态调度请求信息,所述半静态调度请求信息用于申请半静态调度;或,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中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包括: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确定通过第一RRC信令接收了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半静态调度请求信息,所述半静态调度请求信息用于申请半静态调度;或,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确定通过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中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接收了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因为所述网络设备所广播的所述广播消息有不同的指示方式,那么根据指示方式的不同,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方式较为灵活。在所述广播消息显示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第一RRC信令来显示申请半静态调度,方法较为简单直接,而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直接通过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网络设备就可以知道所述终端设备是在申请半静态调度,这样既进行了随机接入,也申请了半静态调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的情况下,所述广播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以及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确定是否申请半静态调度;或,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情况下,所述广播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以及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确定是否申请半静态调度。相应的,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的情况下,所述广播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或,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情况下,所述广播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其中,所述覆盖等级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确定是否申请半静态调度。
所述广播消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也是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所述终端设备能够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从而所述终端设备就能够根据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确定是否申请半静态调度,例如,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则所述终端设备能够申请半静态调度,而如果网络设备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中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就不能够申请半静态调度。从而,通过广播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是否能够申请半静态调度,如果不能申请,则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无需耗费资源来申请半静态调度,有助于节省开销,也降低了半静态调度的申请失败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RRC信令,所述第二RRC信令携带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RC信令,所述第二RRC信令携带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所述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发送,且所述配置信息就可以用于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从而无需再专门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节省了执行步骤。另外,在LTE系统中,还需要PDCCH来激活所配置的半静态调度资源,则对于终端设备来说需要监听PDCCH才能实现对于半静态调度资源的激活,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是同RRC信令发送的,无需使用PDCCH,从而终端设备也无需监听PDCCH,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半静态资源的调度周期、重复传输次数、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以及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使用的传输块大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重复传输的次数。
如上举例介绍了所述配置信息可能包括的参数。而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重复传输次数,从而有助于实现半静态调度的不同的覆盖等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即,所述网络设备除了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外,还可以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是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指示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无需通过PDCCH来指示,从而终端设备无需持续监听PDCCH,有助于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三RRC信令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其中,所述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三RRC信令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其中,所述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即,所述网络设备除了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外,还可以重新配置新的半静态调度资源,即所述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或者也可以释放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是通过RRC信令来指示重新配置新的半静态调度资源或释放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无需通过PDCCH来指示,从而终端设备无需持续监听PDCCH,有助于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配置DCI的方法,该方法可由网络设备执行,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DCI的格式信息;所述DCI的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配置DCI的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DCI的格式信息;所述DCI的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DCI;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DCI的调度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DCI的格式信息所指示的所述DCI能够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从而使用所述DCI后,相当于实现了半静态调度。一方面减小了网络为每一个传输块发送DCI的系统开销,也节约了终端设备监听多个DCI的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发送DCI的格式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发送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信道所使用的第一DCI格式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DCI的格式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信道所使用的第一DCI格式信息。
这是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下,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涉及到通过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和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信道来传输数据,因此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发送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信道所使用的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从而实现配置新的DCI格式的目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发送DCI格式信息,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广播所述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所使用的第二DCI格式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DCI格式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广播的所述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所使用的第二DCI格式信息。
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的场景下,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涉及到通过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和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信道来传输数据,因此所述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来配置新的DCI格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网络设备发送DCI的格式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所述网络设备进行的业务所支持的DCI的格式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所述DCI格式;则,网络设备发送DCI的格式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DCI格式的情况下,或在所述网络设备进行的业务支持所述DCI格式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DCI的格式信息。
即,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事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或所述网络设备进行的业务所支持的DCI的格式信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网络设备所进行的业务是否支持新的DCI格式,以便在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网络设备所进行的业务支持新的DCI格式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再发送所述DCI的格式信息,避免因为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网络设备所进行的业务不支持所述DCI格式而出现混乱或故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或,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过程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或,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较为灵活,所述网络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其中任意一种方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暂停应用所述DCI格式,或用于指示启用新的DCI格式。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暂停应用所述DCI格式,或用于指示启用新的DCI格式。
所述网络设备除了可以指示使用所述DCI格式之外,也可以指示启用新的DCI格式,或者指示暂停应用所述DCI格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RRC连接释放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释放所述RRC连接。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RRC连接释放方法,该方法可由网络设备执行,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ACK或NACK;所述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已成功释放,所述N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未成功释放。
因为所述网络设备是通过MAC信令(即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通知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RRC连接,而并不是通过RRC信令来进行通知,则所述终端设备也就无需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RRC状态报告,而ACK/NACK是MAC层的信令,MAC层的信令所需的上行资源是所述网络设备已完成调度的,所述终端设备可直接使用,无需再次申请调度,可见,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后,所述终端设备无需再次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上行资源,减小了终端设备的功耗,也可以简化整个流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信令释放所述RRC连接之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ACK或NACK;所述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已成功释放,所述N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未成功释放。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指示释放所述RRC连接。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指示释放所述RRC连接;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指示释放所述RRC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
终端设备可以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则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指示释放RRC连接,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指示释放RRC连接,则所述网络设备可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RRC连接,而如果终端设备不支持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指示释放RRC连接,则所述网络设备不通过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RRC连接,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继续通过RRC信令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RRC连接,从而尽量保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正常释放RRC连接,保障通信过程的正常进行。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和接收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和接收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接收模块。可选的,该终端设备的具体结构还可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可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八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九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无需网络设备判断是否要为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调度,使得配置结果更符合终端设备的需求,也可以减少网络设备因无法判断是否需要配置半静态调度而采用动态调度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LTE系统中的SPS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的配置DCI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的配置DCI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RC连接释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2)网络设备,例如包括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包括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 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3)NB-IoT,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在研究基于蜂窝网络,通过设计新的空口,充分利用窄带技术的特点,来承载IoT业务,这一类IoT被称为NB-IoT。与传统的蜂窝网络相比,NB-IoT系统的业务和终端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1)业务低速率、长周期:与传统的蜂窝网络相比,NB-IoT业务产生的数据包更小,同时对于时延通常不是很敏感。
(2)海量连接要求:对大规模部署的智能水/电表,智能家居,汽车,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终端设备,一个NB-IoT的基站下可能覆盖大量这类型的终端设备,例如数量可能超过数万个。
(3)低成本要求:相较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终端设备来说,NB-IoT系统要求终端设备的成本更低,以实现终端设备的海量部署。而低成本的需求要求终端设备的实现复杂性也要很低。
(4)低功耗要求:NB-IoT系统要求终端设备的功耗更低,从而节约终端设备的电池电量,保证终端设备超长的待机时间,进而节约更换电池的人力成本。
为了应对上述低成本、深覆盖等需求,NB-IoT系统有很多特有的设计。例如,NB-IoT系统没有PUCCH,以简化终端设备、降低成本。此外,为了实现深覆盖,NB-IoT系统的控制信道(例如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arrow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NPDCCH))和数据信道(例如窄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narrow physical cownlink sharedchannel,NPDSCH)、窄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narrow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NPUSCH))采用重复发送的方式,对于同样的内容,通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发送,提高覆盖较差的终端设备成功接收的可能性。
4)SPS,半静态调度,也称为半持续调度,LTE系统中支持SPS调度方式。对于某些业务量不大且较规则的业务(例如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采用SPS可以一次性地对较长时间内的资源进行分配,而不需要在每次传输的时候都进行动态分配,通过这样的机制,节省了PDCCH控制信令的开销。
5)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由PDCCH承载,基站发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可包括上下行资源分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信息、功率控制等。
目前的DCI,一般一个DCI用于调度一个TB。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新的DCI格式,采用这种新的DCI格式的DCI,一个DCI可以用于调度至少两个TB。那么,新的DCI格式也可以包括多种,用于调度不同数量的TB的DCI可以认为是不同格式的DCI。
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如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概念,下面介绍LTE系统中的SPS的工作流程。
请参见图1,为LTE系统中的SPS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在LTE系统中,SPS只应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先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与网络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在下文中,网络设备以基站为例。
1、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
LTE系统中,SPS主要是为语音业务设计的,语音业务具有周期固定、数据率固定的特点,因此较为适合使用半静态调度方式进行调度。基站可以根据业务的QoS信息,判断该业务是否为语音业务,进而决定是否配置SPS。
如果基站确定为某个业务配置SPS,在LTE系统中,SPS由RRC信令进行配置,最早的可以用于配置SPS的RRC信令就是RRC connection setup,图1以此为例。或者,也可以在RRC连接建立之后,使用RRC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对SPS进行配置。
其中,RRC配置主要包括:终端设备的SPS-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y identity,RNTI)和SPS调度的周期等。
2、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PDCCH,以激活配置的SPS,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PDCCH。
在通过RRC信令对SPS进行配置后,还需要通过SPS-RNTI加扰的PDCCH对SPS进行激活。其中,该PDCCH还携带DCI。当所述终端设备接收SPS-RNTI加扰的PDCCH后,才确定SPS被激活,进而使用SPS资源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其中,该PDCCH携带的DCI包括资源的调度信息,例如包括在SPS资源上使用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以及在SPS资源上使用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等。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SPS,使用接收的该DCI中的调度信息,在相应的周期性的SPS资源上进行数据的接收或发送。所述基站不需要再为每一个SPS资源发送PDCCH。
3、所述基站修改SPS配置、暂停SPS或释放SPS。
考虑到网络资源状况和终端设备的无线环境可能变化,基站调度终端设备使用的调度信息也需要适时变化。基站可以随时使用SPS-RNTI加扰的PDCCH来更改SPS使用的调度信息,即重新激活SPS,基站也可以随时使用SPS-RNTI加扰的PDCCH来停止SPS的调度方式。
此外,基站还可以随时使用RRC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来释放通过RRC信令配置的SPS资源。
传统LTE系统的SPS针对的是语音业务,与NB-IoT系统对于SPS的需求不同。同时,传统LTE系统的空口设计等也和NB-IoT系统不同。因此,传统LTE系统的SPS并不能很好地适应NB-IoT场景,具体体现在:
a、LTE系统中,基站可以通过业务的QoS判断该业务是否为语音业务,因此基站可以决定是否为该业务配置SPS。然而,NB-IoT系统的SPS应用场景并不是语音业务,则基站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判断是否需要为某个业务配置SPS。
b、LTE系统中的SPS激活后,基站不需要为每一次周期性的数据传输发送PDCCH进行调度,从网络角度,PDCCH得到了节约。然而,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看,由于基站还有可能使用PDCCH对SPS进行重新激活或暂停调度,终端设备还是需要持续监听PDCCH。因此,终端设备的功耗并没有得到节省。
c、LTE系统在使用SPS时并未考虑覆盖增强,因此SPS的配置等没有考虑覆盖等级的问题。
d、LTE系统的SPS主要用于语音业务,因此是在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使用的。而NB-IoT系统中,连接态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小数据包传输,大数据量的传输主要发生在空闲态的SC-PTM中(例如软件升级)。而LTE系统的SPS是不支持空闲态使用的。
鉴于此,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如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NB-IoT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似的通信系统。
如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背景,下面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在图2中包括网络设备和多个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为NB-IoT系统下的终端设备,例如包括冰箱、汽车、电视机等。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基站可以采用SPS调度方式来调度这些终端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在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在实际应用中当然不限于此。
请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S31、网络设备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或,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广播消息例如为系统消息,或者也可以是其他消息。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那么所述广播消息可通过下述任一方式来指示终端设备:
方式一:显示指示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广播消息可以直接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例如所述广播消息可以携带半静态调度指示信息,所述半静态调度指示信息例如占用1个比特(bit)或者多个比特。例如所述半静态调度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如果该比特取值为“0”,则表示所述网络设备不支持半静态调度,如果该比特取值为“1”,则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或者,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则在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所述半静态调度指示信息,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支持半静态调度,则不在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所述半静态调度指示信息。或者,所述广播消息是专用的用于指示网络设备是否支持半静态调度的消息,那么,如果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就表明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发送所述广播消息,就表明所述网络设备不支持半静态调度。
另外,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广播消息还可以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从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确定是否申请半静态调度。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包含在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中,即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中包括了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能够申请半静态调度,而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则所述终端设备无法申请半静态调度。例如,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1和覆盖等级2,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1或覆盖等级2,则所述终端设备能够申请半静态调度,而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3,则所述终端设备无法申请半静态调度,因为所述网络设备无法支持。
所述网络设备可支持一种或多种覆盖等级,例如不同的覆盖等级可以通过不同的标识来表示,则所述广播消息中包括的标识对应的覆盖等级就是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覆盖等级。
方式二:隐式指示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广播消息可指示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也就是说,所述网络设备指示了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那么自然就表明所述网络设备是支持半静态调度的。则,终端设备如果通过所述网络设备所指示的这部分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就表明所述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预留的时域资源、预留的频域资源以及预留的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预留的频域资源可以包括预留的子载波和载波中的至少一种,预留的码域资源包括预留的preamble码。
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广播消息也可以指示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从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来确定是否申请半静态调度。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可对应一种或多种覆盖等级,即,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中,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均对应同一种覆盖等级,或者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也可以对应不同的覆盖等级,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来从中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例如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资源1和随机接入资源2,所述随机接入资源1对应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1,所述随机接入资源2对应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2,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2,则所述终端设备可从中选择所述随机接入资源2来申请半静态调度。
其中,S31并不是必须的步骤,为了与必须的步骤相区分,在图3中将表示S31的箭头画为虚线。
S32、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
其中,在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或者在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周期性传输数据、或者为了应对一些突发的上行数据等场景下,所述终端设备都可以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所述终端设备的申请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在S31中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的方式有关:
申请方式a、显示申请方式。
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半静态调度的情况下,即所述网络设备在S31中通过方式一进行指示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一RRC信令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半静态调度请求信息,所述半静态调度请求信息就用于申请半静态调度。
例如所述第一RRC信令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例如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所述第一RRC信令的实现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如果所述广播消息还支持了所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那么,如果所述网络设备只支持一种覆盖等级,则所述第一RRC信令只需直接申请半静态调度即可,而如果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多种覆盖等级,那么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将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携带在所述第一RRC信令中,或者将所述终端设备所申请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携带在所述第一RRC信令中,从而所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申请的是哪个覆盖等级。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事先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所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即,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可能对应不同的覆盖等级,终端设备通过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向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则表明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就是该随机接入资源所对应的覆盖等级。则即使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多种覆盖等级,所述第一RRC信令也只需直接申请半静态调度,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RRC信令后,可以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申请的覆盖等级。
申请方式b、隐式申请方式。
在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情况下,即在所述网络设备在S31中通过方式二进行指示的情况下,则所述终端设备直接通过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中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即可,在这种方式中,用于申请半静态调度的实际上是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中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网络设备只要通过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就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在申请半静态调度。
如果所述广播消息还指示了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覆盖等级,例如所述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资源1和随机接入资源2,所述随机接入资源1对应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1,所述随机接入资源2对应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2,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2,则所述终端设备可选择通过所述随机接入资源2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随机接入资源2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后,就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在申请半静态调度,且所述终端设备所申请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为覆盖等级2。
S33、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调度资源,下文中将该半静态调度资源称为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则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即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所述配置信息。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通过第二RRC信令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即所述第二RRC信令携带所述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调度周期、重复传输次数、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使用的MCS、以及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使用的TBS中的至少一项,当然还可以指示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其他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一个信息,可以理解为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该信息,或者理解为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该信息的信息。例如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重复传输次数,可以理解为所述配置信息包含所述重复传输次数,或者理解为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通过所述用于指示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就能够确定所述重复传输次数。
其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重复传输的次数。在覆盖等级确定之后,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情况来配置覆盖等级所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对于同一个覆盖等级,应用于不同的终端设备时,所述网络设备很可能配置的重复传输次数是不同的。例如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都申请半静态调度,且申请的半静态调度的覆盖等级都是覆盖等级1,则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终端设备的覆盖情况或应用场景等因素,为所述终端设备1的覆盖等级1配置重复传输次数为1,而为所述终端设备2的覆盖等级1配置重复传输次数为2。
所述终端设备要使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所述网络设备除了要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外,还需要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可以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那么在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后,可以再进一步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例如,所述网络设备进一步通过SPS-RNTI加扰的PDCCH对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进行激活。其中,该PDCCH还承载DCI。当所述终端设备接收SPS-RNTI加扰的PDCCH后,或者理解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SPS-RNTI加扰的PDCCH承载的DCI后,才确定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被激活,进而使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更为简单的激活方式,即,所述配置信息除了可以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之外,还可以用于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就可以认为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已被激活,可直接使用。其中,第一个可用的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起始位置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网络设备调度的RRC Connection setup反馈的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之后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起始位置。即,所述网络设备调度RRC Connection setup,则所述终端设备会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ACK/NACK,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是周期性的资源,则所述终端设备反馈ACK/NACK之后的第一个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起始位置,就是第一个可用的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起始位置。在确定第一个可用的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位置后,根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周期就能够确定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后续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了激活半静态调度资源所需的步骤,加快了激活的过程,且因无需通过PDCCH进行激活,也能节省传输资源和终端设备监听用于激活的PDCCH的功耗。
S34、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资源,从而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可以使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资源。
S35、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则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被激活后,所述终端设备即可使用,则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网络设备无需为每个上行数据都进行资源调度,节省了网络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除了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之外,还可以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例如在S33之后,或者如果所述配置信息不用于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而还要通过进一步的步骤来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则在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之后,或者在S34之后,所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则所述终端设备不能再使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那么所述网络设备需要通知所述终端设备,例如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 control,MAC)信令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则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所述MAC信令并从中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后,就可以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已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则所述终端设备停止使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其中,MAC信令例如为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其中,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可以认为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的配置信息依然存在,即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未被释放。所述网络设备后续还可以重新启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在前文中介绍了,LTE系统中,基站可以随时使用SPS-RNTI加扰的PDCCH来停止SPS的调度方式,那么为了监控基站是否发送了使用SPS-RNTI加扰的PDCCH来停止SPS的调度方式,终端设备需要始终监听PDCCH,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功耗较大。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使用MAC信令来指示停止调度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终端设备无需始终监听PDCCH,有助于减小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也可以重新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新的半静态调度资源,或者还可以释放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例如在S33之后,或者如果所述配置信息不用于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而还要通过进一步的步骤来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则在激活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之后,或者在S34之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RC信令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或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后就可以确定所述网络设备重新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了所述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停止使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并开始使用所述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已释放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则所述终端设备不再使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其中,释放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即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已被释放,所述网络设备后续无法再启用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其中,所述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新配置的半静态调度资源,或者可以是之前被停止调度的半静态调度资源。
在前文中介绍了,LTE系统中,基站可以随时使用SPS-RNTI加扰的PDCCH来更改SPS使用的调度信息,即重新激活SPS,那么为了监控基站是否发送了使用SPS-RNTI加扰的PDCCH来重新激活SPS,终端设备需要始终监听PDCCH,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功耗较大。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使用所述第二RRC信令来指示所述第二半静态调度资源,终端设备无需始终监听PDCCH,有助于减小终端设备的功耗。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从而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申请后就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调度,无需网络设备判断是否要为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调度,使得配置结果更符合终端设备的需求,也可以减少网络设备因无法判断是否需要配置半静态调度而采用动态调度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如上介绍了一种在NB-IoT系统中实现半静态调度的方式,下面再通过另外的实施例介绍另一种在NB-IoT系统中实现半静态调度的方式,通过这两种方式都能在NB-IoT系统中实现半静态调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DCI的方法,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
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发送DCI的格式信息,所述DCI的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则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DCI的格式信息。之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DCI,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DCI。
所述DCI的格式信息所指示的所述DCI能够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从而使用所述DCI后,相当于实现了半静态调度。一方面减小了网络为每一个传输块发送DCI的系统开销,也节约了终端设备监听多个DCI的功耗。
下面分两种场景来介绍该实施例,分别为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的场景和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场景。
1、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的场景。
请参见图4,为在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的场景下,配置DCI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S41、核心网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进行的业务所支持的DCI的格式信息,和/或,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支持所述DCI格式。
因为空闲态下,所述网络设备一般进行的是多播业务,因此这里的通知消息所指示的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是能够参与多播业务的全部终端设备或部分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在这种场景下,所述网络设备发送DCI的格式信息这一步骤可包括两个子步骤,分别为如下的S42和S43。
S42、所述网络设备广播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single cell-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ontrol channel,SC-MCCH)所使用的第二DCI格式信息,则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广播的所述第二DCI格式信息。
在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所述DCI格式的情况下,或在所述网络设备所进行的业务支持所述DCI格式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广播所述第二DCI格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DCI格式信息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的。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广播来指示SC-MCCH使用的DCI格式为所述第二DCI格式,所述系统广播例如为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20。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所述网络设备广播所述第二DCI格式信息的方式。
其中,S42是可选的步骤,即,因为SC-MCCH需要支持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而其中有些终端设备可能并不支持新的DCI格式,或者可能有些终端设备所进行的业务无需使用新的DCI格式,因此可以无需为SC-MCCH配置新的DCI格式信息。
S43、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SC-MCCH发送单小区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信道(single cell-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Traffic Channel,SC-MTCH)所使用的第一DCI格式信息,则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SC-MCCH发送的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
在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所述DCI格式的情况下,或在所述网络设备所进行的业务支持所述DCI格式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SC-MCCH发送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的。
即,所述网络设备通过SC-MCCH指示需要使用新的DCI格式的每一个SC-MTCH所使用的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其中,一个业务对应一个SC-MTCH,因此可能有多个SC-MTCH。多个SC-MTCH所使用的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另外,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与所述第二DCI格式信息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且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所指示的第一DCI能够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所述第二DCI格式信息所指示的第二DCI也能够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所述第一DCI格式信息与所述第二DCI格式信息不同,可以是指所述第一DCI和所述第二DCI所能够调度的传输块的数量不同。
其中,SC-MCCH和SC-MTCH均为逻辑信道。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的场景下,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涉及到通过SC-MCCH和SC-MTCH来传输数据,因此,如果执行S42,则所述DCI格式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了所述第一DCI格式和所述第二DCI格式,如果不执行S42,则所述DCI格式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了所述第一DCI格式。
S44、所述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第二DCI格式发送SC-MCCH,则终端设备接收使用所述第二DCI格式的SC-MCCH。
如果执行了S42,则所述网络设备会使用所述第二DCI格式来发送SC-MCCH。即,S44也是可选的步骤,S44执行的前提是执行了S42。
S45、所述网络设备按照SC-MCCH的指示,使用所述第一DCI格式发送SC-MTCH,则终端设备接收使用所述第一DCI格式的SC-MTCH,即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DCI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
其中,S44可以在S45执行之前执行,或者S44可以在S45执行之后执行,或者S44和S45也可以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使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也能够实现半静态调度,节省传输资源。
如上介绍了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的情况下配置DCI的方法,下面再介绍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配置DCI的方法。
2、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场景。
请参见图5,为在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场景下,配置DCI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S51、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网络设备要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于所述DCI格式信息的支持能力。
在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一般会进行单播业务,因此本实施例介绍的是单播场景。那么,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几种方式介绍如下:
a、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b、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过程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例如,在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Msg3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c、网络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例如,可能是所述网络设备上一次释放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转发给核心网设备进行保存,则所述网络设备后续可以从所述核心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如上几种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的方式只是举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S5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的格式信息,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DCI的格式信息。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支持所述DCI的格式信息,即所述终端设备能支持所述DCI的格式信息所指示的DCI,则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的格式信息。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的格式信息。其中,所述DCI的格式信息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的。
S53、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DCI。所述DCI即所述DCI格式所指示的DCI。
S54、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CI的调度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DCI的调度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
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所述DCI来进行下行调度,所述DCI可以调度多个传输块,则相当于实现了半静态调度。通过所述DCI,能够减少所述终端设备监听PDCCH的功耗。
另外,在启用所述DCI之后,还可以暂停使用所述DCI或者重新启用新的DCI。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暂停应用所述DCI格式,或者用于指示启用新的DCI格式。例如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来实现,即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无需通过PDCCH承载,则所述终端设备无需因为要监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而持续监听PDCCH,进一步减小终端设备的功耗。
前文介绍的都是如何实现半静态调度的方案,下面再介绍另一实施例,介绍网络设备如何指示终端设备释放RRC连接。
在现有技术里,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RRC连接后,如果要释放该RRC连接,则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以通知终端设备释放RRC连接。那么终端设备释放RRC连接后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RRC状态报告,这就需要通过上行资源来发送该RRC状态报告。但网络设备并不知道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RRC状态报告,所以网络设备并未给终端设备调度上行资源,则终端设备需要再申请上行资源来发送RRC状态报告,例如对于NB-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就可能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来申请上行资源,功耗较大。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RRC连接释放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请参见图6,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其中,在下文的描述过程中,继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
S6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则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信令来通知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RRC连接。
或者,如果所述网络设备已事先获取了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则S61也可以无需执行,直接进入S62。即,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具体的获取方式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51的描述,不多赘述。
S6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则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网络设备通过MAC信令来通知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RRC连接,则所述网络设备在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时,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RRC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例如为MAC CE。
S63、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释放所述RRC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后,即可根据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
S64、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否定应答(NACK),则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ACK或NACK。
其中,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已成功释放,所述N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未成功释放。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对所述RRC连接的释放结果生成ACK或NACK,如果所述RRC连接成功释放,则所述终端设备生成ACK,并将ACK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而如果所述RRC连接未成功释放,则所述终端设备生成NACK,并将NACK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可见,因为所述网络设备是通过MAC信令(即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来通知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RRC连接,而并不是通过RRC信令来进行通知,则所述终端设备也就无需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RRC状态报告,而ACK/NACK是MAC层的信令,MAC层的信令所需的上行资源是所述网络设备已完成调度的,所述终端设备可直接使用,无需再次申请调度,可见,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后,所述终端设备无需再次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上行资源,减小了终端设备的功耗,也可以简化整个流程。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
图7示出了一种终端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7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700可以包括发送器701、接收器702和处理器703。其中,发送器701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2和S35,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器702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器703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发送器701,用于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
接收器702,用于在发送器701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处理器703,用于根据接收器702接收的所述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资源;
发送器701,还用于在处理器703配置的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一种网络设备80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8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800可以包括发送器801、接收器802和处理器803。其中,发送器801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1和S3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器802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2和S35,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器803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处理器803,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
发送器801,用于在处理器803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接收器802,用于在发送器801发送的所述配置信息所配置的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一种网络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9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900可以包括发送器901和处理器902。其中,发送器901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2-S44,以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51、S53和S5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器902可以用于生成DCI的格式信息,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所述网络设备900进行的业务所支持的DCI格式信息,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处理器902,用于生成DCI的格式信息;
发送器901,用于发送处理器902生成的所述DCI的格式信息;所述DCI的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
发送器9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0示出了一种终端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0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1000可以包括接收器1001。可选的,该终端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发送器1002。其中,接收器1001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2-S44,以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52、S53和S5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器1002可以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接收器10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DCI的格式信息;所述DCI的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
接收器100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DCI;
接收器1001,还用于根据所述DCI的调度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一种终端设备1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1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1100可以包括接收器1101和处理器1102。可选的,该终端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发送器1103。其中,接收器11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器1102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器1103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1和S6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接收器11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
处理器1102,用于根据接收器1101接收的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释放所述RRC连接。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2示出了一种网络设备120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12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1200可以包括发送器1201和接收器1202。其中,发送器12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器1202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1和S6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发送器12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
接收器12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发送器1201发送的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发送的ACK或NACK;所述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已成功释放,所述N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未成功释放。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700、终端设备1000、终端设备1100、网络设备800、网络设备900以及网络设备1200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还可以将终端设备700、终端设备1000、终端设备1100、网络设备800、网络设备900或网络设备1200通过如图13所示的通信装置1300的结构实现。
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0可以包括:存储器1301、处理器1302、以及通信接口1303。其中,存储器1301以及通信接口1303与处理器1302连接。存储器130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通信装置1300运行时,处理器1302执行存储器1301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通信装置1300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可参考上文及附图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其中,通信接口1303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或者通过独立的接收器和发送器实现。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器701和接收器702可以对应图13中的通信接口1303。处理器703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300的存储器1301中。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器801和接收器802可以对应图13中的通信接口1303。处理器803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300的存储器1301中。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器901可以对应图13中的通信接口1303。处理器902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300的存储器1301中。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器1001和发送器1002可以对应图13中的通信接口1303。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器1101可以对应图13中的通信接口1303。处理器1102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300的存储器1301中。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器1201和接收器1202可以对应图13中的通信接口1303。
可选的,通信装置1300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或者,通信装置1300也可以是单独的网元,例如为如前所述的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
另外,图7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终端设备1400包括发送模块1401和接收模块1402。其中,其中,发送模块1401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2和S35,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1402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1403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发送模块1401,用于向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
接收模块1402,用于在发送模块1401向所述网络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处理模块14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402接收的所述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半静态资源;
发送模块1401,还用于在处理模块1403配置的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8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网络设备1500包括发送模块1501、接收模块1502和处理模块1503。其中,发送模块1501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1和S3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1502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2和S35,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1503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处理模块1503,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
发送模块1501,用于在处理模块1503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申请半静态调度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
接收模块1502,用于在发送模块1501发送的所述配置信息所配置的所述第一半静态调度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网络设备1600包括发送模块1601和处理模块1602。其中,发送模块1601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2-S44,以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51、S53和S5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1602可以用于生成DCI的格式信息,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所述网络设备1600进行的业务所支持的DCI格式信息,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处理模块1602,用于生成DCI的格式信息;
发送模块1601,用于发送处理模块1602生成的所述DCI的格式信息;所述DCI的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
发送模块16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0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终端设备1700包括接收模块1701。可选的,该终端设备17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702。其中,接收模块1701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2-S44,以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52、S53和S5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1702可以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接收模块17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DCI的格式信息;所述DCI的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
接收模块170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DCI;
接收模块1701,还用于根据所述DCI的调度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终端设备1800包括接收模块1801和处理模块1802。可选的,该终端设备18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803。其中,接收模块18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1802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1803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1和S6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接收模块18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
处理模块18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801接收的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释放所述RRC连接。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网络设备1900包括发送模块1901和接收模块1902。其中,发送模块19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1902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1和S6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发送模块19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释放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RC连接;
接收模块19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发送模块1901发送的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发送的ACK或NACK;所述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已成功释放,所述NACK用于指示所述RRC连接未成功释放。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700、网络设备800、通信装置1300、终端设备1400、网络设备1500可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1000、网络设备900、通信装置1300、终端设备1700、网络设备1600可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1100、网络设备1200、通信装置1300、终端设备1800、网络设备1900可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UE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UE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分均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介绍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
本申请说明书的上述描述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任何可以利用或实现本申请的内容,任何基于所公开内容的修改都应该被认为是本领域显而易见的,本申请所描述的基本原则可以应用到其它变形中而不偏离本申请的发明本质和范围。因此,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和设计,还可以扩展到与本申请原则和所公开的新特征一致的最大范围。

Claims (19)

1.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支持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信息的能力;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格式信息,所述DCI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的格式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格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格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DCI,所述DCI的格式由所述DCI格式信息所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CI的调度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两个传输块。
5.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信息的能力;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DCI格式信息,所述DCI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的格式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DCI格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RRC信令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DCI格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DCI,所述DCI的格式由所述DCI格式信息所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传输块,所述至少两个传输块由所述DCI的调度的。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支持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信息的能力;
收发模块,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格式信息,所述DCI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所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的格式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格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DCI,所述DCI的格式由所述DCI格式信息所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DCI的调度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两个传输块。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信息的能力;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DCI格式信息,所述DCI格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的DCI的格式,所述DCI的格式用于调度至少两个传输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通过RRC信令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DCI格式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DCI,所述DCI的格式由所述DCI格式信息所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传输块,所述至少两个传输块由所述DCI调度的。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或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或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或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92368.XA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3115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2368.XA CN113115452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80090833.3A CN110870373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202110292368.XA CN113115452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PCT/CN2017/096934 WO2019028792A1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0833.3A Division CN110870373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452A true CN113115452A (zh) 2021-07-13
CN113115452B CN113115452B (zh) 2023-01-13

Family

ID=6527279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2368.XA Active CN113115452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201780090833.3A Active CN110870373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202110287553.XA Pending CN113133119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0833.3A Active CN110870373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202110287553.XA Pending CN113133119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405977B2 (zh)
EP (2) EP3657887B1 (zh)
CN (3) CN113115452B (zh)
WO (1) WO20190287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0808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激活态组播业务接收、配置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72316B1 (en) * 2017-09-07 2022-11-0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signaling detec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20009321A1 (ko) * 2018-07-06 2020-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2055360A (zh) * 2020-09-07 202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3767675B (zh) * 2021-07-28 2023-05-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节能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US11818702B2 (en) * 2022-03-25 2023-11-1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deactivation state of unicast and multica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305A (zh) * 2009-09-30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US20120155316A1 (en) * 2009-08-28 2012-06-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Search Spa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andidate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US20130016604A1 (en) * 2010-03-29 201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support uplink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US20130142125A1 (en) * 2010-09-03 2013-06-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30188591A1 (en) * 2010-09-29 2013-07-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antennas
CN105992378A (zh) * 2015-02-27 2016-10-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中的pdcch方法和装置
CN106455095A (zh) * 2015-08-13 2017-02-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06129B2 (en) * 2008-10-30 2014-04-22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improv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esources re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25106B (zh) * 2009-06-12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测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65516A (zh) * 2009-11-17 201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0321453B2 (en) * 2012-06-26 2019-06-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periodic resources
WO2014065525A1 (ko) * 2012-10-25 2014-05-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13254B (zh) * 2013-06-06 2016-02-10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上行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40159B (zh) * 2013-11-14 2018-12-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半静态调度方法
WO2016000209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s for sps scheduling ue, and method and ue for transmitting harq
CN106162897B (zh) * 2015-05-15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735166B2 (en) * 2015-05-29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UE-centric radio access procedure
WO2016208962A1 (ko) * 2015-06-22 2016-12-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영구 스케줄링 기반의 통신 기법
CN106535348A (zh) * 2015-09-14 2017-03-2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长期演进语音承载语音包的方法和装置
US10306615B2 (en) * 2015-12-09 2019-05-28 Mediatek Inc. Control-less data transmission for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5316A1 (en) * 2009-08-28 2012-06-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Search Spa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andidate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CN102036305A (zh) * 2009-09-30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US20130016604A1 (en) * 2010-03-29 201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support uplink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US20130142125A1 (en) * 2010-09-03 2013-06-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30188591A1 (en) * 2010-09-29 2013-07-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antennas
CN105992378A (zh) * 2015-02-27 2016-10-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中的pdcch方法和装置
CN106455095A (zh) * 2015-08-13 2017-02-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0808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激活态组播业务接收、配置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78344A1 (en) 2020-06-04
EP4099791A2 (en) 2022-12-07
CN110870373A (zh) 2020-03-06
EP3657887A4 (en) 2020-07-22
US20220287141A1 (en) 2022-09-08
CN113133119A (zh) 2021-07-16
EP3657887A1 (en) 2020-05-27
US11405977B2 (en) 2022-08-02
EP3657887B1 (en) 2022-05-04
CN113115452B (zh) 2023-01-13
CN110870373B (zh) 2021-03-23
US11659616B2 (en) 2023-05-23
EP4099791A3 (en) 2023-02-22
WO2019028792A1 (zh)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0373B (zh)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8029120B (zh) 用于为低复杂度窄带终端指示对随机接入过程中的harq消息分配的资源的方法
CN108292983B (zh) 业务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330595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WO201604989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150445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发送与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8370287B (zh)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及其中的方法
US10873430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115170A1 (en) Long 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format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WO2017113405A1 (zh) 一种跨载波调度方法、反馈方法及装置
US2022036095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09610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WO2020047765A1 (zh) 针对免授权的上行传输的反馈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02649B (zh) 状态指示的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WO202016439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10138757A (ko)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WO2024065707A1 (zh) 侧行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7426131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