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3145B -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3145B
CN113113145B CN202110402212.2A CN202110402212A CN113113145B CN 113113145 B CN113113145 B CN 113113145B CN 202110402212 A CN202110402212 A CN 202110402212A CN 113113145 B CN113113145 B CN 113113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d
old man
basic
health
medicine t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22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3145A (zh
Inventor
饶雪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ture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qifu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qifu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qifu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22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3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3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3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3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3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16Personal emergency signalling and security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physical therapies or activities, e.g. physiotherapy, acupressure or exercis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Bio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包括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老人分类筛选模块、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健康参数数据库、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管理服务器和远程服务中心,本发明通过对社区内的所有老人进行日常身体健康状况实时在线监控,并对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进行针对性健康管理,同时对处于紧急情况下的老人进行及时安全救援,提高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和养老服务质量,进而增强了老人的养老综合体验感,大大满足了老年人对及时的、灵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Description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 能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老服务管理领域,涉及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技术,具体为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数量在逐年的递增,导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养老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现行养老机构养老模式虽然可以缓解部分的养老压力,但存在养老机构发展缓慢、老人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养老资源分配不均与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而居家养老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其通过居家方式较大程度缓解了我国现行养老模式对应的养老压力,同时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思想需要,无疑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养老模式。
但目前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较为单一,大多只是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基本日常生活服务,一方面无法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控,进而难以对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进行针对性灵活健康管理;另一方面当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由于无法及时知晓,轻则会把老人置于危险情况之中,严重时则可能会危害老人的生命。由此可见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智能化程度不高、灵活度不够,及时性不强,进而导致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水平低下、养老服务质量不高,致使老人养老综合体验感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对及时的、灵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灵活度高、及时性强的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包括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老人分类筛选模块、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健康参数数据库、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管理服务器和远程服务中心;
所述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年龄段,对社区内存在的所有符合预设年龄段的老人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各老人分别获取其对应的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身体健康类型和亲属联系方式,进而将统计的各老人按照其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同时将获取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分别发送至老人分类筛选模块和远程服务中心;
所述老人分类筛选模块接收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发送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并从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中提取各老人的身体健康类型,进而根据各老人身体健康类型的不同,从中筛选出身体健康类型为有基础病的老人和身体健康类型为无基础病的老人,其中有基础病的老人记为基础病老人,无基础病的老人记为无基础病老人,此时对筛选出的各基础病老人分别记录其对应的编号,可记为1,2,...,j,...,m,对筛选出的各无基础病老人分别记录其对应的编号,可记为1,2,...,k,...,x;
所述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对筛选出的各基础病老人获取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并将其分别发送至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和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
所述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包括若干智能穿戴终端,其中智能穿戴终端的数量与统计的老人数量一致,且各智能穿戴终端与各老人一一对应,并对应穿戴在各老人身上,同时对于各基础病老人,将接收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分别对应录入到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
所述健康参数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活动健康系数对应的每天活动步数范围,存储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各种异常次数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并存储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
所述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各老人身上穿戴的智能穿戴终端实时采集各老人对应的身体健康参数,其具体采集过程如下:
S1:根据各基础病老人身上佩戴的智能穿戴终端中录入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在当前时间到达某次吃药对应的标准吃药时间时,智能穿戴终端内的语音提示器进行吃药语音提醒,同时智能穿戴终端记录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
S2:根据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计步器,采集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步数,并将其构成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Z(z1,z2,...,zi,...,zn),zi表示为第i个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步数;
S3:根据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各老人每天的体温、心率和血压,并将其与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正常阈值进行对比,若某个老人对应的某项身体健康指标不处于该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正常阈值内,则表明该项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此时统计各老人对应的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的次数,进而将其构成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Dw(dw1,dw2,...,dwi,...,dwn),dwi表示为第i个老人对应的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的次数,w表示为身体健康指标,w=r1,r2,r3,分别表示为体温、心率、血压;
S4:将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和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发送至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
所述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接收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发送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并接收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发送的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和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进而将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与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进行对比,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同时将各基础病老人每天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与各基础病老人每天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进行匹配,以此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由此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和实际吃药次数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与此同时将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各种活动健康系数对应的每天活动步数范围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再将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各种异常次数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进行对比,得到各老人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由此分别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编号和各无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编号从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和各老人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中分别提取出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以此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和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统计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同时根据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统计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进而将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接收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发送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并将其分别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进行对比,若某基础病老人或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小于基础病老人或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则表明该老人存在健康隐患,此时统计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并将其发送至远程服务中心;
所述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用于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该老人可分别开启其佩戴的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高清摄像头和GPS定位仪,其中高清摄像头用于对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进行视频拍摄,GPS定位仪用于对老人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开启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视频对讲终端向远程服务中心进行紧急呼叫,进而将拍摄的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和目前所处地理位置传输至远程服务中心;
所述远程服务中心接收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发送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并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进而根据接收的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从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中提取出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对应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亲属联系方式,进行针对性的上门健康管理或电话健康管理,并及时通知亲属;
同时远程服务中心还接收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发送的紧急呼叫信号、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和老人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从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中提取老人的面部表情特征和身体表面健康状态参数,由此分析老人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进而根据老人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相应的紧急救援准备工作,前往救援。
较优化地,所述身体健康类型包括有基础病和无基础病。
较优化地,所述智能穿戴终端内置有语音提示器、计步器、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高清摄像头、GPS定位仪和视频对讲终端,其中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包括热敏电阻、光电传感器和测压仪,其中热敏电阻用于采集老人的体温,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老人的心率,测压仪用于采集老人的血压。
较优化地,所述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中S1中智能穿戴终端记录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其具体记录过程执行以下步骤:
F1:在当前时间达到某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时,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工作,实时对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进行图像拍摄;
F2:将实时拍摄的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进行动作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动作特征与吃药对应的动作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明此时拍摄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为吃药图像,此时记录拍摄该吃药图像对应的拍摄时间点,即为该基础病老人该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若匹配失败,则表明此时拍摄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不是吃药图像,剔除该动作图像,并继续进行后续的动作特征匹配;
F3:统计每天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记录的实际吃药时间点的次数,其统计的记录次数即为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
较优化地,所述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071
λ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gj、gj标准分别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
较优化地,所述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072
ε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q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
较优化地,所述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073
η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δ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αr1j、αr2j、αr3j分别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的体温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心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血压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
较优化地,所述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074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075
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δk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αr1k、αr2k、αr3k分别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的体温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心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血压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对社区内的所有老人均进行智能穿戴终端穿戴,进而通过智能穿戴终端实时采集各老人的身体健康参数,以此统计各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实现了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完善了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同时对统计的各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并进行针对性灵活健康管理,体现了健康管理的灵活性,大大弥补了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不高、灵活度不够的不足,较大程度保障了老人的日常身体健康安全。
(2)本发明通过设置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在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老人可通过智能穿戴终端向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紧急呼叫,同时智能穿戴终端能够对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进行视频拍摄和地理位置定位,便于社区服务人员及时知晓老人所处的紧急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为紧急救援提供了相关救援参考依据,提高了救援工作准备的合理可靠性和救援的及时性,大大避免了因救援不及时或救援工作准备不合理导致的老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情况的发生,克服了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存在的管理及时性不强的弊端,较大程度保障了老人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健康安全。
(3)本发明在统计各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过程中,通过将社区内的所有老人按照身体健康类型的不同分为基础病老人和无基础病老人,进而对基础病老人和非基础病老人分别进行其对应类型的身体健康参数采集,以此对采集结果进行分析分别统计出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无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避免对所有老人均进行统一的身体健康参数采集造成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统计结果片面、准确度不高的问题,难以反映老人真实的综合身体健康状况。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包括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老人分类筛选模块、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健康参数数据库、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管理服务器和远程服务中心,其中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分别与老人分类筛选模块和远程服务中心连接,老人分类筛选模块与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连接,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分别与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和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连接,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与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连接,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与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连接,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管理服务器和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均与远程服务中心连接。
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年龄段,对社区内存在的所有符合预设年龄段的老人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各老人分别获取其对应的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身体健康类型和亲属联系方式,其中身体健康类型包括有基础病和无基础病,进而将统计的各老人按照其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同时将获取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发送至老人分类筛选模块和远程服务中心。
本实施例通过对统计的社区内所有老人进行基本信息获取,为后续进行老人分类提供分类依据。
老人分类筛选模块接收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发送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并从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中提取各老人的身体健康类型,进而根据各老人身体健康类型的不同,从筛选出身体健康类型为有基础病的老人和身体健康类型为无基础病的老人,其中有基础病的老人记为基础病老人,无基础病的老人记为无基础病老人,此时对筛选出的各基础病老人分别记录其对应的编号,可记为1,2,...,j,...,m,对筛选出的各无基础病老人分别记录第对应的编号,可记为1,2,...,k,...,x。
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对筛选出的各基础病老人获取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并将其分别发送至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和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
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包括若干智能穿戴终端,其中智能穿戴终端的数量与统计的老人数量一致,且各智能穿戴终端与各老人一一对应,并对应穿戴在各老人身上,所述智能穿戴终端内置有语音提示器、计步器、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高清摄像头、GPS定位仪和视频对讲终端,其中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包括热敏电阻、光电传感器和测压仪,其中热敏电阻用于采集老人的体温,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老人的心率,测压仪用于采集老人的血压,同时对于各基础病老人,将接收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分别对应录入到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
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设备具体可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脚环、智能头带等其中的一种设备。
健康参数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活动健康系数对应的每天活动步数范围,存储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各种异常次数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并存储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
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各老人身上穿戴的智能穿戴终端实时采集各老人对应的身体健康参数,其具体采集过程如下:
S1:根据各基础病老人身上佩戴的智能穿戴终端中录入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在当前时间到达某次吃药对应的标准吃药时间时,智能穿戴终端内的语音提示器进行吃药语音提醒,同时智能穿戴终端记录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其具体记录过程执行以下步骤:
F1:在当前时间达到某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时,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工作,实时对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进行图像拍摄;
F2:将实时拍摄的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进行动作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动作特征与吃药对应的动作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明此时拍摄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为吃药图像,此时记录拍摄该吃药图像对应的拍摄时间点,即为该基础病老人该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若匹配失败,则表明此时拍摄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不是吃药图像,剔除该动作图像,并继续进行后续的动作特征匹配;
F3:统计每天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记录的实际吃药时间点的次数,其统计的记录次数即为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远程视频图像捕捉分析技术记录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状况,真实还原了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日常吃药,具有使用方便、实用强的特点,为后期统计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提供吃药健康的相关系数;
S2:根据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计步器,采集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步数,并将其构成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Z(z1,z2,...,zi,...,zn),zi表示为第i个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步数;
S3:根据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各老人每天的体温、心率和血压,并将其与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正常阈值进行对比,若某个老人对应的某项身体健康指标不处于该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正常阈值内,则表明该项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此时统计各老人对应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的次数,进而将其构成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Dw(dw1,dw2,...,dwi,...,dwn),dwi表示为第i个老人对应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的次数,w表示为身体健康指标,w=r1,r2,r3,分别表示为体温、心率、血压;
S4:将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和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发送至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
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接收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发送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并接收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发送的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和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进而将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与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进行对比,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131
λ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gj、gj标准分别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同时将各基础病老人每天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与各基础病老人每天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进行匹配,进而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以此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和实际吃药次数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132
ε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q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与此同时将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各种活动健康系数对应的每天活动步数范围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再将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各种异常次数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进行对比,得到各老人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由此分别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编号和各无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编号从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和各老人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中分别提取出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以此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和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统计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141
η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δ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αr1j、αr2j、αr3j分别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的体温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心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血压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同时根据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统计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142
Figure BDA0003020827150000143
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δk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αr1k、αr2k、αr3k分别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的体温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心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血压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进而将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本实施例在统计各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过程中,通过将社区内的所有老人按照身体健康类型的不同分为基础病老人和无基础病老人,进而对基础病老人和非基础病老人分别进行其对应类型的身体健康参数采集,以此对采集结果进行分析分别统计出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无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避免对所有老人均进行统一的身体健康参数采集造成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统计结果片面、准确度不高,难以反映老人真实的综合身体健康状况。
本实施例统计的老人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充分融合了老人的吃药健康状况、活动健康状况和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危险状况,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老人的综合身体健康状况,避免了单纯只根据老人的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危险状况进行综合身体健康系数统计造成的统计指标范围过于狭窄的问题,影响统计结果的可靠度。
管理服务器接收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发生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并将其分别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进行对比,若某基础病老人或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小于基础病老人或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则表明该老人存在健康隐患,此时统计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并将其发送至远程服务中心。
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用于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跌倒,该老人可分别开启其佩戴的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高清摄像头和GPS定位仪,其中高清摄像头用于对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进行视频拍摄,GPS定位仪用于对老人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开启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视频对讲终端向远程服务中心进行紧急呼叫,以提醒社区服务人员,进而将拍摄的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和目前所处地理位置传输至远程服务中心。
远程服务中心接收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发送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并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进而根据接收的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从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中提取出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对应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亲属联系方式,进行针对性的上门健康管理或电话健康管理,并及时通知亲属。
本实施例通过对社区内的所有老人均进行智能穿戴终端穿戴,进而通过智能穿戴终端实时采集各老人的身体健康参数,以此统计各老人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实现了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完善了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同时根据统计的各老人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从中筛选出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并进行针对性灵活健康管理,体现了健康管理的灵活性,大大弥补了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不高、灵活度不够的不足,较大程度保障了老人的日常身体健康安全。
同时远程服务中心还接收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发送的紧急呼叫信号、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和老人目前所处地理位置,并从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中提取老人的面部表情特征和身体表面健康状态参数,其中身体表面健康状态参数包括身体表面是否存在流血、破皮等,由此分析老人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进而根据老人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相应的紧急救援准备工作,前往救援。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在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老人可通过智能穿戴终端向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紧急呼叫,同时智能穿戴终端能够对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进行视频拍摄和地理位置定位,便于社区服务人员及时知晓老人所处的紧急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为紧急救援提供了相关救援参考依据,提高了救援工作准备的合理可靠性和救援的及时性,大大避免了因救援不及时或救援工作准备不合理导致的老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情况的发生,克服了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存在的管理及时性不强的弊端,较大程度保障了老人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健康安全。
本发明通过对社区内的所有老人进行日常身体健康状况实时在线监控、针对性健康管理和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安全救援,不仅提高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水平,还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进而增强了老人的养老综合体验感,大大满足了老年人对及时的、灵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老人分类筛选模块、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健康参数数据库、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管理服务器和远程服务中心;
所述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年龄段,对社区内存在的所有符合预设年龄段的老人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各老人分别获取其对应的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身体健康类型和亲属联系方式,进而将统计的各老人按照其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同时将获取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分别发送至老人分类筛选模块和远程服务中心;
所述老人分类筛选模块接收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发送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并从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中提取各老人的身体健康类型,进而根据各老人身体健康类型的不同,从中筛选出身体健康类型为有基础病的老人和身体健康类型为无基础病的老人,其中有基础病的老人记为基础病老人,无基础病的老人记为无基础病老人,此时对筛选出的各基础病老人分别记录其对应的编号,可记为1,2,...,j,...,m,对筛选出的各无基础病老人分别记录其对应的编号,可记为1,2,...,k,...,x;
所述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对筛选出的各基础病老人获取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并将其分别发送至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和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
所述智能穿戴终端穿戴及信息录入模块包括若干智能穿戴终端,其中智能穿戴终端的数量与统计的老人数量一致,且各智能穿戴终端与各老人一一对应,并对应穿戴在各老人身上,同时对于各基础病老人,将接收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分别对应录入到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
所述健康参数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活动健康系数对应的每天活动步数范围,存储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各种异常次数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并存储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
所述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各老人身上穿戴的智能穿戴终端实时采集各老人对应的身体健康参数,其具体采集过程如下:
S1:根据各基础病老人身上佩戴的智能穿戴终端中录入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在当前时间到达某次吃药对应的标准吃药时间时,智能穿戴终端内的语音提示器进行吃药语音提醒,同时智能穿戴终端记录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
S2:根据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计步器,采集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步数,并将其构成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Z(z1,z2,...,zi,...,zn),zi表示为第i个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步数;
S3:根据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各老人每天的体温、心率和血压,并将其与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正常阈值进行对比,若某个老人对应的某项身体健康指标不处于该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正常阈值内,则表明该项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此时统计各老人对应的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的次数,进而将其构成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Dw(dw1,dw2,...,dwi,...,dwn),dwi表示为第i个老人对应的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的次数,w表示为身体健康指标,w=r1,r2,r3,分别表示为体温、心率、血压;
S4:将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和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发送至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
所述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接收基础病老人标准吃药参数获取模块发送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并接收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发送的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和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进而将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与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进行对比,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同时将各基础病老人每天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与各基础病老人每天每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进行匹配,以此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由此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和实际吃药次数统计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与此同时将老人每天活动步数集合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各种活动健康系数对应的每天活动步数范围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再将老人每天身体健康指标异常次数集合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老人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各种异常次数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进行对比,得到各老人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由此分别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编号和各无基础病老人对应的编号从各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和各老人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中分别提取出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以此根据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和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统计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同时根据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及每天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统计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进而将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接收健康系数建模分析模块发送的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并将其分别与健康参数数据库中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和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进行对比,若某基础病老人或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小于基础病老人或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标准综合身体健康系数,则表明该老人存在健康隐患,此时统计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并将其发送至远程服务中心;
所述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用于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该老人可分别开启其佩戴的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高清摄像头和GPS定位仪,其中高清摄像头用于对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进行视频拍摄,GPS定位仪用于对老人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开启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视频对讲终端向远程服务中心进行紧急呼叫,进而将拍摄的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和目前所处地理位置传输至远程服务中心;
所述远程服务中心接收社区老人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发送的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并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进而根据接收的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编号从各老人对应的基本信息中提取出存在健康隐患的老人对应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亲属联系方式,进行针对性的上门健康管理或电话健康管理,并及时通知亲属;
同时远程服务中心还接收紧急情况视频监控模块发送的紧急呼叫信号、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和老人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从老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视频中提取老人的面部表情特征和身体表面健康状态参数,由此分析老人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进而根据老人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相应的紧急救援准备工作,前往救援;
所述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430043380000051
λ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频次正常系数,gj、gj标准分别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每天的标准吃药次数;
所述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430043380000052
ε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每天吃药健康系数,q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吃药时间点匹配成功次数;
所述各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430043380000053
η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δj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αr1j、αr2j、αr3j分别表示为第j个基础病老人的体温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心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血压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健康类型包括有基础病和无基础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终端内置有语音提示器、计步器、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高清摄像头、GPS定位仪和视频对讲终端,其中身体健康指标采集单元包括热敏电阻、光电传感器和测压仪,其中热敏电阻用于采集老人的体温,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老人的心率,测压仪用于采集老人的血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老人身体健康参数采集模块中S1中智能穿戴终端记录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及每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其具体记录过程执行以下步骤:
F1:在当前时间达到某次吃药对应的标准时间点时,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置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工作,实时对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进行图像拍摄;
F2:将实时拍摄的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进行动作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动作特征与吃药对应的动作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明此时拍摄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为吃药图像,此时记录拍摄该吃药图像对应的拍摄时间点,即为该基础病老人该次吃药对应的实际吃药时间点,若匹配失败,则表明此时拍摄的该基础病老人对应的动作图像不是吃药图像,剔除该动作图像,并继续进行后续的动作特征匹配;
F3:统计每天各基础病老人对应的智能穿戴终端内记录的实际吃药时间点的次数,其统计的记录次数即为各基础病老人对应每天的实际吃药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430043380000071
Figure FDA0003430043380000072
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综合身体健康系数,δk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每天对应的活动健康系数,αr1k、αr2k、αr3k分别表示为第k个无基础病老人的体温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心率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血压对应的指标危险系数。
CN202110402212.2A 2021-04-14 2021-04-14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Active CN113113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2212.2A CN113113145B (zh) 2021-04-14 2021-04-14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2212.2A CN113113145B (zh) 2021-04-14 2021-04-14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3145A CN113113145A (zh) 2021-07-13
CN113113145B true CN113113145B (zh) 2022-02-22

Family

ID=76717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2212.2A Active CN113113145B (zh) 2021-04-14 2021-04-14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3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8508B (zh) * 2023-11-13 2024-02-13 山东艾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筛选系统
CN117877750B (zh) * 2024-03-13 2024-05-17 北京七心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服务管理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029A (zh) * 2019-07-30 2019-10-29 泗洪老年病医院 一种医养融合的养老监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9857A1 (en) * 2014-10-29 2016-05-06 Abramowitz Marc Lauren Dynamic analysis of health and medical data
CN105404254A (zh) * 2015-10-30 2016-03-16 安徽云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KR101961934B1 (ko) * 2018-01-16 2019-03-26 주식회사 이큐미디어 Vr 자전거 시스템
CN208227195U (zh) * 2018-04-13 2018-12-1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表情识别的独居老人监护装置
CN109285329A (zh) * 2018-11-19 2019-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吃药行为检测提醒方法、检测提醒系统
CN211181663U (zh) * 2020-01-08 2020-08-04 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健康信息监测管理系统
CN112002424A (zh) * 2020-09-01 2020-11-27 张婉婷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社区养老健康智能分析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029A (zh) * 2019-07-30 2019-10-29 泗洪老年病医院 一种医养融合的养老监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3145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7678B (zh) 一种智慧养老系统
CN113113145B (zh) 基于远程监控和视频处理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CN109009017B (zh) 一种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205493794U (zh) 老年人个人健康监护系统
CN105411554A (zh) 一种无线式无创伤人体生理参数采集、检测及智能诊断系统
CN206601705U (zh) 一种基于远程数据获取与分析的医疗健康系统
CN112309552A (zh) 一种基于ai的手环式放疗安全智能化全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499035B (zh) 一种基于置信区间融合阈值判据的疼痛识别系统
CN107887010A (zh) 一种心血管疾病数据采集与分诊平台
CN114883006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监测和动态管理系统及应用
CN114098655A (zh) 一种智能睡眠风险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5662631A (zh) 基于ai智能判别的养老院管理系统
CN110755091A (zh) 一种个人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
Sasai Assessing sedentary behavior using wearable devices: An over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CN115910346A (zh) 一种糖尿病患者的监护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2999698A (zh) 潜在危重病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329459A (zh) 一种改良的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预警评分方法
CN117133464B (zh) 一种老年人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6606348A (zh) 基于移动通信的监测长者生命安全、健康及生活安全系统
CN113436742A (zh) 一种基于健康监测的云端系统
CN113812933A (zh) 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急性心肌梗死实时预警系统
CN113080897A (zh) 一种基于生理和环境数据分析的入睡时刻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6570246A (zh) 一种癫痫监测及远程报警系统
CN111048202A (zh) 一种智能化中医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Liu et al. Real-tim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earabl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9

Address after: 361000 unit 126, Room 201, No. 99-2, Zhigu East 1st Road, Xike Town, To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unqifu (Xiam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14 CITIC Pacific Building, 1627 Zhongshan Avenue,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an Jiushe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2

Address after: 100000 417, Unit 2, Floor 4, No. 99, Yuexi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Future Clou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unit 126, Room 201, No. 99-2, Zhigu East 1st Road, Xike Town, To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qifu (Xiame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