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1522B -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11522B CN113111522B CN202110427435.4A CN202110427435A CN113111522B CN 113111522 B CN113111522 B CN 113111522B CN 202110427435 A CN202110427435 A CN 202110427435A CN 113111522 B CN113111522 B CN 1131115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nd
- grading
- water area
- bed
- sand ad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2-[3-[(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propylimino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C=NCCCN=CC1=CC=CC=C1O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83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01 initial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5—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particle-based metho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泥沙模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以保证对待测水域环境进行模拟,同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再对加沙后的推移质进行采样,以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根据采样级配以及加沙级配准确的确定出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继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泥沙模型试验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山区水域,水土流失严重,滑坡和泥石流频发,推移质沙量大,推移质淤积后会造成多方面危害,如,减少有效库容,影响梯级水电站综合效益,抬高库尾水位,减少上游梯级发电水头。在推移质淤积于水库的后期,推移质一旦过坝,会对泄水建筑物和发电机组产生破坏作用,影响涉水建筑物安全。可见,推移质已成为山区水域梯级水电站开发和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由于推移质运动机理非常复杂,本身就是泥沙学科的难点和瓶颈,已有的不同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计算结果相差悬殊,甚至相差达到两个数量级,加之缺乏系统的现场观测资料,开展推移质模型试验是研究推移质输沙规律的重要手段。为确保模型试验精度,应构建稳定输沙环境,使模型沙与原型沙运动规律保持一致。但目前推移质试验中普遍以试验河段的饱和输沙率、床沙级配作为加沙率、加沙级配,但由于推移质运动规律受床沙级配、来水来沙条件等因素影响,各参数间存在复杂响应关系,传统方式无法保证推移质级配的准确性,从而导致试验的模型无法准确的对试验河段进行模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
上述实施方式中,先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以保证对待测水域环境进行模拟,同时获取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以确定出加沙级配,根据该加沙级配能够对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再对加沙后的推移质进行采样,以获取其采样级配,根据采样级配以及加沙级配准确的确定出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继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包括:
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
上述实施方式中,平均粒径法能够反映出待测水域中推移质的诸粒径组所占百分数与待测水域的原河床组成状况的密切关系,也反映了颗粒之间的制约作用或隐蔽、暴露作用,从而保证采用平均粒径法能够更准确的确定出加沙级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包括: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及平均粒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粒径;所述平均粒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cp表示所述平均粒径,H表示平均水深,J表示水流能坡,γs及表示泥沙容量,γ表示水流容量,所述水域参数包括所述平均水深、所述水流能坡、所述泥沙容量及所述水流容量;
根据该平均粒径以及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获得比例系数;
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获取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加沙级配;其中,所述水域参数还包括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
上述实施方式中,先按照平均粒径计算公式求出待测水域在当前流量下床面运动的推移质泥沙颗粒的平均粒径,用该平均粒径除以实际床沙平均粒径以获得比例系数,然后用此系数同乘以床沙各组粒径值,对应的级配百分数不变,即可得到当前水流条件下推移质级配曲线。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包括:
判断所述加沙级配及所述采样级配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采样级配作为加沙级配,并执行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包括:
将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模型沙分为不同粒径组;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从所述不同粒径组中获取多组模型沙并将其均匀混合为待加沙物料;
控制推移质加沙器以预设加沙率将所述待加沙物料加入所述加沙试验模型的推移质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加沙级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加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采样级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推移质级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中,所述加沙级配确定模块包括:
加沙级配确定单元,用于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中,所述加沙级配确定单元包括:
平均粒径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域参数及平均粒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粒径;所述平均粒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cp表示所述平均粒径,H表示平均水深,J表示水流能坡,γs及表示泥沙容量,γ表示水流容量,所述水域参数包括所述平均水深、所述水流能坡、所述泥沙容量及所述水流容量;
比例系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该平均粒径以及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获得比例系数;
加沙级配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获取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加沙级配;其中,所述水域参数还包括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中,所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模块包括:
采样级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加沙级配及所述采样级配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加沙单元,用于若是,则将所述采样级配作为加沙级配,并执行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中,所述加沙模块包括:
模型沙分组单元,用于将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模型沙分为不同粒径组;
待加沙物料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从所述不同粒径组中获取多组模型沙并将其均匀混合为待加沙物料;
推移质加沙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推移质加沙器以预设加沙率将所述待加沙物料加入所述加沙试验模型的推移质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可用来实现如上述的移质级配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的移质级配确定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上述实施方式中,先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以保证对待测水域环境进行模拟,同时获取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以确定出加沙级配,根据该加沙级配能够对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再对加沙后的推移质进行采样,以获取其采样级配,根据采样级配以及加沙级配准确的确定出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继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连接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应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请参阅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在研究待测水域时,由于待测水域变化规律用常规方法很难了解,因此可以将为研究对象的待测水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特征缩小为模型。根据研究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将模型做成定床或动床,定床河工模型一般用水泥砂浆塑造河床形态,适宜于研究河道的水面线、水流流速和流态的变化及汊道的分流比等问题例如,可以将河道形态和水流泥沙运动特征按相似准则缩小成试验模型,用以模拟河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变形情况,从而进行研究。因此,在对待测水域的推移质进行研究时,可以根据待测水域初步建立加沙试验模型,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对待测水域的基本环境进行模拟,从而保证后续在该加沙试验模型上进行准确的研究。
步骤S120: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在根据加沙试验模型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研究时,需要控制模型进口流量及其含沙量,其中,为了控制其含沙量,需要在进入该加沙实验模型中的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模型沙时,为了准确的控制其含沙量,需要根据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从而保证根据该加沙级配控制加入该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模型沙。
在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时,可以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利用平均粒径法计算加沙级配时,先按照平均粒径公式求出在待测水域的当前流量下,床面推移质泥沙颗粒的平均粒径,然后用该平均粒径除以实际床沙平均粒径以获得比例系数。然后用此系数同乘以床沙各组粒径值,对应的级配百分数不变,即可得到当前水流条件下推移质级配曲线,根据该推移质级配曲线即可得到加沙级配。
平均粒径法能够反映出待测水域中推移质的诸粒径组所占百分数与待测水域的原河床组成状况的密切关系,也反映了颗粒之间的制约作用或隐蔽、暴露作用,因此,采用平均粒径法能够更准确的确定出加沙级配。
步骤S130: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推移质又称床沙载荷、底载荷、推移载荷、牵引载荷,是指在水流中沿河底滚动、移动、跳跃或以层移方式运动的泥沙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与床面泥沙,也就是床沙,之间经常进行交换。
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河道中的推移质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如航道整治、引水口防沙、电站机组磨损等均与推移质的运动密切相关。对于重要的水利水电工程都需要进行河工模型试验,而推移质的运动规律和对工程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河工模型试验中,需要将推移质以及泥沙按模型相似比尺换算的输沙率过程加入到模型中。在确定出加沙级配后,就可以根据该加沙级配对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以保证加沙试验模型中加沙后的推移质与待测水域中的推移质相符,从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步骤S140: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步骤S150: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
根据由水域参数确定的加沙级配对推移质进行加沙后,为了保证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与待测水域中的推移质一致,也就是说,为了保证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可以获取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然后再根据由水域参数确定的加沙级配以及采样级配确定带车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从而保证能够准确的得到推移质级配,从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先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以保证对待测水域环境进行模拟,同时获取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以确定出加沙级配,根据该加沙级配能够对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再对加沙后的推移质进行采样,以获取其采样级配,根据采样级配以及加沙级配准确的确定出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继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具体实施案例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法进行说明。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
其中,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包括: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及平均粒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粒径;所述平均粒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cp表示所述平均粒径,H表示平均水深,J表示水流能坡,γs及表示泥沙容量,γ表示水流容量,所述水域参数包括所述平均水深、所述水流能坡、所述泥沙容量及所述水流容量;
根据该平均粒径以及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获得比例系数;
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获取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加沙级配;其中,所述水域参数还包括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
先按照平均粒径计算公式求出待测水域在当前流量下床面运动的推移质泥沙颗粒的平均粒径,用该平均粒径除以实际床沙平均粒径以获得比例系数,然后用此系数同乘以床沙各组粒径值,对应的级配百分数不变,即可得到当前水流条件下推移质级配曲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加沙级配,例如,最大粒径法及概率法等,最大粒径法是用起动流速公式求得相应水流条件下,能起动泥沙颗粒的最大粒径,然后将床沙级配中粒径小于最大粒径的部分放大,得到推移质级配。概率法是在水流条件及实际床沙级配已知时,由希尔兹曲线计算推移质最大起动粒径,根据床沙分组确定粒径分组数及分组粒径,计算床沙中粒径小于等于泥沙颗粒的运动百分数,即推移质级配。采用最大粒径法获取加沙级配的方法较为简便,能够提高计算效率。而平均粒径法获取加沙级配的方式能够反映出推移质诸粒径组所占百分数与原河床组成状况的密切关系,也反映了颗粒之间的制约作用或隐蔽、暴露作用,该方法能够更准确的获取到加沙级配。而概率法基于泥沙起动概率计算推移质级配,需要大量实测资料进行参数统计、拟合,获取的加沙级配能够更准确。可以理解地,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不同方式求取加沙级配,此处不作限制。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具体实施案例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法进行说明。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
其中,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包括:
判断所述加沙级配及所述采样级配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采样级配作为加沙级配,并执行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的步骤。
由于河道具有自动调整的作用,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加沙试验模型中水流的自动调整,试验采样的推移质级配较加沙级配更加与该水流流量对应的推移质级配相符合,因此若采样级配与加沙级配基本一致时,说明加沙级配、采样级配与该水流流量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基本一致;若不一致时,说明加沙级配与该流量对应的推移质级配有差别,但是通过河道调整后采样级配与该流量对应的推移质级配更为接近,因此可以将采样级配作为加沙级配重复试验,以保证在重复试验后能够得到准确的推移质级配。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具体实施案例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法进行说明。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
其中,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包括:
将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模型沙分为不同粒径组;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从所述不同粒径组中获取多组模型沙并将其均匀混合为待加沙物料;
控制推移质加沙器以预设加沙率将所述待加沙物料加入所述加沙试验模型的推移质中。
确定好加沙级配后,可以进行物料准备,将模型沙分为不同粒径组的模型沙,并将分好的不同模型沙提前放置于标识好的储料仓中,根据级配曲线对不同粒径组进行称重配比,搅拌均匀后待用。推移质加沙器利用皮带运输物料,皮带底部负责传动的电机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调节电机是转速及模型沙的铺设厚度,以实现灵活控制推移质加沙器的加沙效率。若想提高加沙率,应提高电机转速或增大堆积厚度。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具体实施案例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正式模型试验前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初始试验模型,即加沙试验模型,然后确定加沙率、加沙级配,加沙率可以采用饱和输沙率,加沙级配则由通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确定加沙级配后进行物料准备,将模型沙分为不同粒径组,提前放置于标识好的储料仓中,根据级配曲线对不同粒径组进行称重配比,搅拌均匀后待用。推移质加沙器利用皮带运输物料,皮带底部负责传动的电机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及模型沙的铺设厚度,灵活控制推移质加沙器的加沙效率。试验过程中在推移质出口断面配置泥沙收集装置,通过对比加沙级配与出口采样级配,对加沙级配进行调整,使其与采样级配保持一致。具体地,若两级配基本一致,则加沙级配即为该流量下的推移质级配;若两级配差异较大,则将采样级配调整为加沙级配,重复试验,直至加沙级配与采样级配基本一致。
例如,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的加沙级配为Pi0,而对加沙后的推移质进行采样而获取的采样级配为Pi1,则可以判断加沙级配Pi0以及采样级配Pi1之间差异的大小,若加沙级配Pi0以及采样级配Pi1之间的差值过大,也就是说,若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可将采样级配Pi1作为新的加沙级配,以重新对推移质进行加沙。其中,判断加沙级配Pi0以及采样级配Pi1之间的差值是否过大,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例如,判断加沙级配Pi0以及采样级配Pi1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等于某一预设阈值,若是,则可以表示加沙级配Pi0以及采样级配Pi1之间的差值过大。
上述方法通过自动控制加沙条件,模型自动化程度较高,加沙级配控制精准、加沙效率高,极大避免了人力、物力浪费,提升了试验效率和试验精度。此外,上述方法的研究对象具备普适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冲积河流,均可以根据该方法确定推移质级配。且其研究的范畴广,不仅适用于推移质运动规律研究,还可以推广至山区河流水沙运动规律及河床演变的试验研究。
实施例六
请参看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200,该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210,用于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加沙级配确定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加沙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采样级配获取模块240,用于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推移质级配确定模块250,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200中,所述加沙级配确定模块220包括:
加沙级配确定单元,用于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200中,所述加沙级配确定单元包括:
平均粒径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域参数及平均粒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粒径;所述平均粒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cp表示所述平均粒径,H表示平均水深,J表示水流能坡,γs及表示泥沙容量,γ表示水流容量,所述水域参数包括所述平均水深、所述水流能坡、所述泥沙容量及所述水流容量;
比例系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该平均粒径以及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获得比例系数;
加沙级配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获取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加沙级配;其中,所述水域参数还包括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200中,所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模块250包括:
采样级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加沙级配及所述采样级配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加沙单元,用于若是,则将所述采样级配作为加沙级配,并执行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200中,所述加沙模块230包括:
模型沙分组单元,用于将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模型沙分为不同粒径组;
待加沙物料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从所述不同粒径组中获取多组模型沙并将其均匀混合为待加沙物料;
推移质加沙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推移质加沙器以预设加沙率将所述待加沙物料加入所述加沙试验模型的推移质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200,包括:参数获取模块210,用于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加沙级配确定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加沙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采样级配获取模块240,用于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推移质级配确定模块250,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先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以保证对待测水域环境进行模拟,同时获取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以确定出加沙级配,根据该加沙级配能够对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再对加沙后的推移质进行采样,以获取其采样级配,根据采样级配以及加沙级配准确的确定出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继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
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包括:
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
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包括: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及平均粒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平均粒径;所述平均粒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cp表示所述平均粒径,H表示平均水深,J表示水流能坡,γs及表示泥沙容量,γ表示水流容量,所述水域参数包括所述平均水深、所述水流能坡、所述泥沙容量及所述水流容量;
根据该平均粒径以及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获得比例系数;
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获取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加沙级配;其中,所述水域参数还包括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
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包括:
判断所述加沙级配及所述采样级配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采样级配作为加沙级配,并执行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的步骤。
可选的,上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包括:
将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模型沙分为不同粒径组;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从所述不同粒径组中获取多组模型沙并将其均匀混合为待加沙物料;
控制推移质加沙器以预设加沙率将所述待加沙物料加入所述加沙试验模型的推移质中。
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实施例过程可参见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实施例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等,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器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可以理解,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多媒体组件303,输入/输出(I/O)接口304,以及通信组件305。
其中,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如实施例一中的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3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中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
处理器301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
存储器3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多媒体组件3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该屏幕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通过通信组件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304为处理器3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
通信组件305用于该电子设备3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3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上述实施方式中,先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以保证对待测水域环境进行模拟,同时获取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以确定出加沙级配,根据该加沙级配能够对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再对加沙后的推移质进行采样,以获取其采样级配,根据采样级配以及加沙级配准确的确定出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继而保证该加沙试验模型能够准确的对待测水域进行模拟。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本申请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其中,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包括:
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
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包括:
根据所述水域参数及平均粒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粒径;所述平均粒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所述平均粒径,/>表示平均水深,/>表示水流能坡,/>及表示泥沙容量,/>表示水流容量,所述水域参数包括所述平均水深、所述水流能坡、所述泥沙容量及所述水流容量;
根据该平均粒径以及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获得比例系数;
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获取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加沙级配;其中,所述水域参数还包括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包括:
判断所述加沙级配及所述采样级配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采样级配作为加沙级配,并执行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包括:
将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模型沙分为不同粒径组;
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从所述不同粒径组中获取多组模型沙并将其均匀混合为待加沙物料;
控制推移质加沙器以预设加沙率将所述待加沙物料加入所述加沙试验模型的推移质中。
3.一种推移质级配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待测水域建立加沙试验模型,并获取所述待测水域的水域参数;
加沙级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水域参数确定加沙级配;
加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得到加沙后的推移质;
采样级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加沙后的推移质的采样级配;
推移质级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沙级配以及所述采样级配确定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推移质级配;其中,
所述加沙级配确定模块包括:
加沙级配确定单元,用于采用平均粒径法及所述水域参数计算所述加沙级配;
所述加沙级配确定单元包括:
平均粒径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域参数及平均粒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粒径;所述平均粒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所述平均粒径,/>表示平均水深,/>表示水流能坡,/>及表示泥沙容量,/>表示水流容量,所述水域参数包括所述平均水深、所述水流能坡、所述泥沙容量及所述水流容量;
比例系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该平均粒径以及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获得比例系数;
加沙级配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获取所述待测水域对应的加沙级配;其中,所述水域参数还包括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平均粒径、所述待测水域的床沙粒径值以及对应的级配百分数;
所述推移质级配确定模块包括:
采样级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加沙级配及所述采样级配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加沙单元,用于若是,则将所述采样级配作为加沙级配,并执行根据所述加沙级配对所述加沙试验模型中的推移质进行加沙的步骤。
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用来实现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27435.4A CN113111522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27435.4A CN113111522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11522A CN113111522A (zh) | 2021-07-13 |
CN113111522B true CN113111522B (zh) | 2024-05-31 |
Family
ID=76719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27435.4A Active CN113111522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11522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9760A (zh) * | 2013-08-29 | 2013-12-25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一种推移质颗粒运动的示踪方法 |
CN104122190A (zh) * | 2014-07-30 | 2014-10-29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推移质输沙率和颗粒级配的实时测量装置及方法 |
CN107451383A (zh) * | 2017-09-29 | 2017-12-08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初始床沙级配的率定方法 |
CN107480384A (zh) * | 2017-08-24 | 2017-12-15 | 北方民族大学 | 河道水流泥沙平面二维数值模拟方法和系统 |
CN108256177A (zh) * | 2017-12-28 | 2018-07-06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河流水沙模型的参数优化方法和系统 |
CN108286237A (zh) * | 2018-03-16 | 2018-07-17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沙水流对分层型水库水温结构影响的物理模型及实验方法 |
CN108563837A (zh) * | 2018-03-21 | 2018-09-21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冲积河流水沙模型的模型参数实时校正方法和系统 |
CN110794114A (zh) * | 2019-10-18 | 2020-02-14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卵石推移质输沙率的方法 |
CN111027226A (zh) * | 2019-12-25 | 2020-04-17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沙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CN111915085A (zh) * | 2020-08-06 | 2020-11-10 | 四川大学 | 河床表层粗化过程推移质输沙率预测方法 |
CN112484960A (zh) * | 2020-11-18 | 2021-03-12 |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 一种推移质输沙率的测算及确定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67475B2 (en) * | 2013-04-01 | 2021-07-20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Bedload transport methodology and method of use |
-
2021
- 2021-04-21 CN CN202110427435.4A patent/CN1131115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9760A (zh) * | 2013-08-29 | 2013-12-25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一种推移质颗粒运动的示踪方法 |
CN104122190A (zh) * | 2014-07-30 | 2014-10-29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推移质输沙率和颗粒级配的实时测量装置及方法 |
CN107480384A (zh) * | 2017-08-24 | 2017-12-15 | 北方民族大学 | 河道水流泥沙平面二维数值模拟方法和系统 |
CN107451383A (zh) * | 2017-09-29 | 2017-12-08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初始床沙级配的率定方法 |
CN108256177A (zh) * | 2017-12-28 | 2018-07-06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河流水沙模型的参数优化方法和系统 |
CN108286237A (zh) * | 2018-03-16 | 2018-07-17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沙水流对分层型水库水温结构影响的物理模型及实验方法 |
CN108563837A (zh) * | 2018-03-21 | 2018-09-21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冲积河流水沙模型的模型参数实时校正方法和系统 |
CN110794114A (zh) * | 2019-10-18 | 2020-02-14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卵石推移质输沙率的方法 |
CN111027226A (zh) * | 2019-12-25 | 2020-04-17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沙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CN111915085A (zh) * | 2020-08-06 | 2020-11-10 | 四川大学 | 河床表层粗化过程推移质输沙率预测方法 |
CN112484960A (zh) * | 2020-11-18 | 2021-03-12 |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 一种推移质输沙率的测算及确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推移质级配的确定方法;王艳华等;泥沙研究;20101015(第05期);第13-18页 * |
水库下游卵石河床冲淤演变规律及机理研究;陆琴等;《泥沙研究》;20190220;第44卷(第02期);第26-32页 * |
沙质河床冲刷过程中床沙级配的模拟;钟德钰等;水科学进展;20070330(第02期);第223-229页 * |
长江中游沙质河段床沙级配调整过程计算;李林林等;《湖泊科学》;20210106;第33卷(第01期);第277-288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11522A (zh) | 2021-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57418B (zh) | 一种基于mike21的湖泊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
Nafchi et al. |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n erosion threshold shear stress of cohesive sediment in Karkheh Dam | |
Link et al. | Local scour and sediment deposition at bridge piers during floods | |
Abbott et al. | System 21,“Jupiter”(a design system for two-dimensional nearly-horizontal flows) | |
CN107679293B (zh) | 堆石坝室内力学参数和碾压施工参数相互优选的方法 | |
CN108256177A (zh) | 一种河流水沙模型的参数优化方法和系统 | |
Jin et al. | An intelligent multi-objective EPR technique with multi-step model selection for correlations of soil properties | |
Sehili et al. | High-resolution subgrid models: background, grid gen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 |
Bao et al. | Debris flow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in reservoir area based on finite volume type shallow-water model: a case study of pumped-storage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site in Yi County, Hebei, China | |
Li et al. | Determin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fine sediment floccul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 |
Grams et al. | How many measurements are required to construct an accurate sand budget in a large river? Insights from analyses of signal and noise | |
Singh et al. | An expert system for predicting the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 |
Ribas et al. | Impact of mean sea-level rise on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a mega-nourishment | |
CN113111522B (zh) | 推移质级配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0222462B (zh) | 海底挖沟工程预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Xi et al. |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riverbed satur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 |
Jiang et al. | Impact of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eastern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n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Hongze Lake | |
Heidarnejad et al. | Estimation of sediment volume in Karaj Dam Reservoir (Iran) by hydrometry method and a comparison with hydrography method | |
Olek et al. | Large-scale Rowe cel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efficient of consolidation of coal mine tailings | |
Kumar et al. | Assessment of stormwater drainage network to mitigate urban flooding using GIS compatible PCSWMM model | |
Morianou et al. | River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simulation based on a curvilinear and rectilinear grid modelling approach–a comparison study | |
Zhang et al. |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on urban runoff control based on the SWMM model | |
CN107761656A (zh) | 一种冲洪积扇水槽试验系统及洪水冲淤参数测定方法 | |
CN115293037A (zh) | 基于机器学习的河湖复合系统水动力建模方法 | |
Zhang et al. | Study on wetting deformation model of coarse-grained materials based on PZ model and BP neural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100048 No. 20 West Zhua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Applicant after: China Three Gorge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8 No. 20 West Zhua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Applicant before: CHINA THREE GORGES PROJECTS DEVELOPMENT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