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0122A - 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0122A
CN113110122A CN202110260187.9A CN202110260187A CN113110122A CN 113110122 A CN113110122 A CN 113110122A CN 202110260187 A CN202110260187 A CN 202110260187A CN 113110122 A CN113110122 A CN 113110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cuit
resistor
wireless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01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松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ULTRAVI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ULTRAVI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ULTRAVI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ULTRAVI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01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01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0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01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3Pc programming
    • G05B2219/23051Remote control, enter program remote, detachable programmer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无线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出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和电流增强电路。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电流增强电路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增大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该无线控制电路工作时,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电流增强电路进行电流增大后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该无线控制电路,通过电流增强电路增大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

Description

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背景技术
无线控制器可以通过发射无线信号来遥控机械或电器。常见的无线控制器所发射的无线信号有红外线信号、蓝牙信号等。
相关技术中,无线控制器通常包括信号输出电路和信号发射电路。其中,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工作,信号发射电路工作时发射无线信号。
然而,无线控制器工作时,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电流较小,可能无法驱动信号发射电路,继而导致信号发射电路不能发射无线信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通过电流增强电路增大信号输出电路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出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和电流增强电路;
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输入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电流增强电路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流增强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增大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的所述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所述控制信号用于驱动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用于生成与所述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在本申请中,无线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出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和电流增强电路。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电流增强电路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增大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该无线控制电路工作时,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电流增强电路进行电流增大后,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使信号发射电路生成并发射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该无线控制电路,通过电流增强电路增大信号输出电路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进而可以提升信号发射电路发射无线信号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信号源和电阻R1;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流增强电路包括:电阻R2;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5、电阻R6和二极管D1;
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与地线GND连接;
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与所述电源VCC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号用于传送起始码、自定义码、数据码、奇偶校验码和停止码。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所述起始码,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1.5倍,且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2.5倍;
所述控制信号还包括第二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低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所述停止码,所述第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相等。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号还包括第三低电平信号和第三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三低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三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数据码;
所述第三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为所述第三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二分之N倍,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奇偶校验码由所述自定义码和所述数据码进行异或运算得到。
可选地,用于表示所述起始码、所述自定义码、所述数据码、所述奇偶校验码和所述停止码的电平信号均包括低电平信号;
所述低电平信号由多个载波信号叠加形成,对于所述多个载波信号中的任意一个载波信号,所述一个载波信号中的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占所述一个载波信号的持续时间的三分之一。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控制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无线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无线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号的编码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始码的波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止码的波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数据码的波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数据码的波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数据码的波形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数据码的波形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卡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无线控制电路;
110、信号输出电路;
1102、载波信号;
112、信号源;
120、信号发射电路;
130、电流增强电路;
140、电源电路;
20、板卡;
210、信号接收电路;
212、信号接收器;
214、第三电平转换电路;
220、信号响应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无线控制器可以通过发射无线信号来遥控机械或电器。常见的无线控制器所发射的无线信号有红外线信号、蓝牙信号、超声波信号等。
无线控制器通常包括信号输出电路和信号发射电路。无线控制器工作时,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电流较小,可能无法驱动信号发射电路,继而导致信号发射电路不能发射无线信号。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通过电流增强电路增大信号输出电路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控制电路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两个电学器件之间的连接均指电连接。这里的电连接指两个电学器件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控制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控制电路10包括信号输出电路110、信号发射电路120和电流增强电路130。
具体地,信号输出电路11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低电平信号和高电平信号。信号输出电路110具有输出端,控制信号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输出。
信号发射电路120具有输入端。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使信号发射电路120工作。信号发射电路120工作时,生成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并发射该无线信号。
电流增强电路130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具体来说,电流增强电路13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电流增强电路130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流增强电路130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电流增强电路130用于产生电流,从而增大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
更具体地,该无线控制电路10工作时,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经电流增强电路130进行电流增大后,输入至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如此,电流增大后的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工作。信号发射工作时,生成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并发射该无线信号。该无线控制电路10,通过电流增强电路130增大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120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进而可以提升信号发射电路120发射无线信号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该无线控制电路10中,当信号输出电路110重新启动,导致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不可控时,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的电流增强电路130可以将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的电平信号拉高,此时无线发射电路发射的无线信号恒为低电平。如此,即可避免控制信号不可控时,信号发射电路120发射乱码的无线信号。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控制电路1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信号输出电路110包括信号源112和电阻R1。
具体地,信号源112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该信号源112可以是设有预设程序的单片机控制器。信号源112工作时,执行该预设程序,从而不断输出控制信号。信号源112具有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输出端。
电阻R1连接于信号源112的输出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1的第一端与信号源11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即电阻R1的第二端构成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该无线控制电路10工作时,信号源112输出控制信号,经电阻R1输入至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电阻R1的阻值可以是100Ω(欧姆)。
进一步的,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控制电路1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信号输出电路110还包括电容C1。
具体地,电容C1连接于电阻R1的第二端与地线GND之间。换句话说,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地线GND连接。电容C1为滤波电容,用于对电阻R1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滤波。电容C1的电容值可以是33pF(皮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旧如图2和图3所示,电流增强电路130包括电阻R2。
具体地,电阻R2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当电阻R2的两端产生电压差时,电流增强电路130产生电流,用于增大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120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电阻R2的阻值可以是1KΩ(千欧)。
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旧如图2和图3所示,信号发射电路120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5、电阻R6和二极管D1。
具体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电阻R3连接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3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即电阻R3的第一端构成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电阻R3的阻值可以是1KΩ。
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与地线GND连接。
电阻R4连接于电源VCC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4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与地线GND连接。电阻R4的阻值可以是1KΩ。
电阻R5连接于电源VCC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5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阻值可以是1KΩ。
二极管D1用于发射无线信号。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与电源VCC连接。
电阻R6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6的第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6的阻值可以是22Ω。
更具体地,电阻R3、三极管Q1和电阻R4构成了信号发射电路120的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当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此时,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低电平。反之,当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断开。此时,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高电平。换句话说,第一电平转换电路连接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用于对控制信号进行电平高低转换。
三极管Q2和电阻R5构成了信号发射电路120的第二电平转换电路。当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2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断开。此时,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高电平。反之,当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2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此时,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平。换句话说,第二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对第一电平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平进行高低转换。
当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平时,二极管D1导通发光。反之,当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高电平时,二极管D1截止,不发光。由此可见,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高电平,二极管D1截止,不发光。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平,二极管D1导通发光。即信号发射电路120生成并发射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
进一步地,二极管D1可以是红外二极管,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也可以是紫外二极管,用于发射紫外线信号。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二极管D1还可以替换为蓝牙发射器,该蓝牙发射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具有电势差时发射蓝牙信号;或,二极管D1也可以替换为超声波发射器,该超声波发射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具有电势差时发射超声波信号。
该无线控制电路10,采用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构成信号发射电路120,对控制信号进行两次电平反转,一方面可以保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的电平信号的高低与控制信号的电平高低相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防止电流倒流,从而使该无线控制电路10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控制电路10还可以包括电源电路140。该电源电路140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标准电压,该标准电压即为电源VCC的电压。换句话说,该电源电路140的输出端即为电源VCC。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14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电源电路140包括单片机U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电容C8。
具体地,单片机U1用于进行电压转换,可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标准电压。单片机U1具有输入端VIN、输出端VOUT和接地端GND1。单片机U1的输入端VIN用于获取输入电压。单片机U1的输出端VOUT用于输出标准电压,构成电源VCC。单片机U1的接地端GND1用于连接地线GND。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片机U1的输入电压可以是5V的直流电,单片机U1的输出电压,即电源VCC的电压可以是3.3V的直流电。
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并联,且连接在单片机U1的输入端VIN与地线GND之间。换句话说,电容C2的第一极板、电容C3的第一极板和电容C4的第一极板均与单片机U1的输入端VIN连接;电容C2的第二极板、电容C3的第二极板和电容C4的第二极板均与地线GND连接。其中,电容C2和电容C3的电容值可以是10μF(微法),电容C4的电容值可以是100nF(纳法)。
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电容C8并联,且连接在单片机U1的输出端VOUT与地线GND之间。换句话说,电容C5的第一极板、电容C6的第一极板、电容C7的第一极板和电容C8的第一极板均与单片机U1的输入端VIN连接;电容C5的第二极板、电容C6的第二极板、电容C7的第二极板和电容C8的第二极板均与地线GND连接。其中,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的电容值可以是10μF,电容C8的电容值可以是100nF。
下面对控制信号的编码结构,以及无线信号与控制信号的波形关系进行说明。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号的编码示意图。如图5所示,控制信号可以用于传送起始码、自定义码、数据码、奇偶验证码和停止码。
具体地,起始码用于表示一个控制信号的开始。当信号发射电路120根据控制信号生成无线信号时,根据起始码的波形所生成的无线信号的波形也用于表示一个无线信号的开始。停止码则用于表示一个控制信号的结束。当信号发射电路120根据控制信号生成无线信号时,根据停止码的波形所生成的无线信号的波形也用于表示一个无线信号的停止。
自定义码是控制信号中由用户自定义的编码,通过调整自定义码,可以使无线控制电路10控制不同的电器。数据码用于表示控制信号的控制方式,不同的数据码对电器的控制方式可以不同,如增大音量、减小音量等。奇偶验证码一般可以由自定义码和数据码组合运算得到。用于接收无线控制电路10发出的无线信号的电器可以通过对奇偶验证码进行验证,实现对无线信号的验证。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始码的波形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包括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一高电平信号。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一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起始码。其中,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1大于或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的1.5倍,且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1小于或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的2.5倍。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可以是588μs(微秒)。一般地,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1可以是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的两倍,从而使该起始码对应的无线信号便于被识别。图7是对应图6的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其中高电平信号表示二极管D1发光,低电平信号表示二极管D1不发光。由此可见,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二极管D1发光;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二极管D1不发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止码的波形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包括第二低电平信号,第二低电平信号用于表示停止码。其中第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3可以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从而使该停止码对应的无线信号便于被识别。图9是对应图8的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其中高电平信号表示二极管D1发光,低电平信号表示二极管D1不发光。
图10至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种数据码的波形示意图。如图10至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包括第三低电平信号和第三高电平信号。第三低电平信号和第三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数据码。其中,第三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5为第三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4的二分之N倍,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三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4可以是588μs。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N等于2。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N等于3。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N等于4。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N等于5。图14至图17是对应图10至图13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其中图14对应图10,图15对应图11,图16对应图12,图17对应图13。在图14至图17中,高电平信号表示二极管D1发光,低电平信号表示二极管D1不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中的奇偶校验码可以由自定义码和数据码进行异或运算得到。例如,自定义码可以包括八个电平信号,八个电平信号等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便于描述,将第一部分的四个电平信号分别命名为L7、L6、L5和L4;将第二部分的四个电平信号分别命名为L3、L2、L1和L0。数据码也可以包括八个电平信号,八个电平信号等分为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便于描述,将第三部分的四个电平信号分别命名为X7、X6、X5和X4;将第四部分的四个电平信号分别命名为X3、X2、X1和X0。奇偶校验码可以包括Y3、Y2、Y1和Y0四个电平信号。则Y3、Y2、Y1和Y0可以通过如下运算方式得到:
Y3 Y2 Y1 Y0=(L7、L6、L5和L4)Xor(L3、L2、L1和L0)Xor(X7、X6、X5和X4)Xor(X3、X2、X1和X0)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信号1102的波形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中包括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由多个载波信号1102叠加形成。
具体地,由上述描述已知,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用于表示起始码的第一低电平信号、用于表示停止码的第二低电平信号,以及用于表示数据码的第三低电平信号。当然,控制信号还可以包括用于表示自定义码的第四低电平信号等。第一低电平信号、第二低电平信号和第三低电平信号等这些低电平信号均是由多个载波信号1102叠加形成。当无线信号为红外线信号时,该载波信号1102的频率可以是38KHz。载波信号1102的波形图如图1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个载波信号1102中,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6均占该载波信号1102的持续时间t7的三分之一。其中,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6可以是8.79μs。该载波信号1102的持续时间t7可以是26.37μs。图19是对应图18的二极管的发码波形示意图。采用38KHz的载波信号1102叠加形成控制信号的低电平信号,控制信号的低电平信号对应于无线信号的高电平信号。由此,可以增加无线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控制电路10包括信号输出电路110、信号发射电路120和电流增强电路130。信号输出电路11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电流增强电路130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增大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该无线控制电路10工作时,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电流增强电路130进行电流增大后,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120。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使信号发射电路120生成并发射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该无线控制电路10,通过电流增强电路130增大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120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进而可以提升信号发射电路120发射无线信号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该无线控制电路10中,当信号输出电路110重新启动,导致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不可控时,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的电流增强电路130可以将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的电平信号拉高,此时无线发射电路发射的无线信号恒为低电平。如此,即可避免控制信号不可控时,信号发射电路120发射乱码的无线信号。该无线控制电路10中,采用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信号发射电路120对控制信号进行两次电平反转,一方面可以保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的电平信号的高低与控制信号的电平高低相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防止电流倒流,从而使该无线控制电路10更加稳定。该无线控制电路10,控制信号用于表示起始码的部分,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1可以是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的两倍,从而使该起始码对应的无线信号便于被识别。控制信号用于表示停止码的部分,第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3可以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从而使该停止码对应的无线信号便于被识别。控制信号中的所有低电平信号均采用38KHz的载波信号1102叠加形成,可以增加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的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控制器,该无线控制器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控制电路10。
具体地,该无线控制电路10包括:信号输出电路110、信号发射电路120和电流增强电路130。信号输出电路11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以输入控制信号。电流增强电路130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流增强电路130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以增大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信号发射电路120用于生成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并发射无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输出电路110包括:信号源112和电阻R1。电阻R1的第一端与信号源11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流增强电路130包括:电阻R2。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电路120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5、电阻R6和二极管D1。电阻R3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与地线GND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与地线GND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与电源VCC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用于传送起始码、自定义码、数据码、奇偶校验码和停止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包括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一高电平信号,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一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起始码,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1.5倍,且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2.5倍。控制信号还包括第二低电平信号,第二低电平信号用于表示停止码,第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还包括第三低电平信号和第三高电平信号,第三低电平信号和第三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数据码。第三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为第三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二分之N倍,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奇偶校验码由自定义码和数据码进行异或运算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表示起始码、自定义码、数据码、奇偶校验码和停止码的电平信号均包括低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由多个载波信号1102叠加形成,对于多个载波信号1102中的任意一个载波信号1102,一个载波信号1102中的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占一个载波信号1102的持续时间的三分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控制器,其无线控制电路10包括信号输出电路110、信号发射电路120和电流增强电路130。信号输出电路11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电流增强电路130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增大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该无线控制电路10工作时,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电流增强电路130进行电流增大后,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120。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使信号发射电路120生成并发射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该无线控制电路10,通过电流增强电路130增大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120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进而可以提升信号发射电路120发射无线信号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该无线控制电路10中,当信号输出电路110重新启动,导致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不可控时,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的电流增强电路130可以将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的电平信号拉高,此时无线发射电路发射的无线信号恒为低电平。如此,即可避免控制信号不可控时,信号发射电路120发射乱码的无线信号。该无线控制电路10中,采用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信号发射电路120对控制信号进行两次电平反转,一方面可以保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的电平信号的高低与控制信号的电平高低相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防止电流倒流,从而使该无线控制电路10更加稳定。该无线控制电路10,控制信号用于表示起始码的部分,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1可以是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的两倍,从而使该起始码对应的无线信号便于被识别。控制信号用于表示停止码的部分,第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3可以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从而使该停止码对应的无线信号便于被识别。控制信号中的所有低电平信号均采用38KHz的载波信号1102叠加形成,可以增加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的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板卡测试系统,该板卡测试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控制器和板卡20。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卡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板卡20包括:信号接收电路210和信号响应电路220。
具体地,信号接收电路210用于接收无线控制器发射的无线信号,并生成与该无线信号电平相反的响应信号。由此,响应信号的电平高低与控制信号的电平高低一致。信号接收电路210具有输出端,响应信号从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输出。
信号响应电路220具有输入端。信号响应电路220的输入端与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连接,以输入响应信号。信号响应电路220可以根据响应信号工作。
进一步地,该信号接收电路210还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器212和第三电平转换电路214。
具体地,信号接收器212用于接收无线控制器发射的无线信号,并将该无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接收器212具有输出端,由无线信号转换形成的电信号从信号接收器212的输出端输出。该信号接收器212可以是红外线信号接收器、蓝牙信号接收器、紫外线信号接收器或超声波信号接收器等,信号接收器212的类型与无线信号的类型相匹配。
第三电平转换电路214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三电平转换电路214的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212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获取由无线信号转换形成的电信号。第三电平转换电路214用于对该电信号进行电平高低转换,得到响应信号。第三电平转换电路214的输出端与信号响应电路220的输入端连接,以将该响应信号输出至信号响应电路2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控制器中包括无线控制电路10。该无线控制电路10包括:信号输出电路110、信号发射电路120和电流增强电路130。信号输出电路11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以输入控制信号。电流增强电路130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流增强电路130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以增大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信号发射电路120用于生成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并发射无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输出电路110包括:信号源112和电阻R1。电阻R1的第一端与信号源11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流增强电路130包括:电阻R2。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电路120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5、电阻R6和二极管D1。电阻R3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与地线GND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与地线GND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与电源VCC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用于传送起始码、自定义码、数据码、奇偶校验码和停止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包括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一高电平信号,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一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起始码,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1.5倍,且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2.5倍。控制信号还包括第二低电平信号,第二低电平信号用于表示停止码,第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还包括第三低电平信号和第三高电平信号,第三低电平信号和第三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数据码。第三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为第三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二分之N倍,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奇偶校验码由自定义码和数据码进行异或运算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表示起始码、自定义码、数据码、奇偶校验码和停止码的电平信号均包括低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由多个载波信号1102叠加形成,对于多个载波信号1102中的任意一个载波信号1102,一个载波信号1102中的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占一个载波信号1102的持续时间的三分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控制器,其无线控制电路10包括信号输出电路110、信号发射电路120和电流增强电路130。信号输出电路11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电流增强电路130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增大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该无线控制电路10工作时,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电流增强电路130进行电流增大后,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120。控制信号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使信号发射电路120生成并发射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该无线控制电路10,通过电流增强电路130增大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至信号发射电路120的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从而保障控制信号可以驱动信号发射电路120,进而可以提升信号发射电路120发射无线信号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该无线控制电路10中,当信号输出电路110重新启动,导致信号输出电路110输出的控制信号不可控时,连接于电源VCC与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之间的电流增强电路130可以将信号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的电平信号拉高,此时无线发射电路发射的无线信号恒为低电平。如此,即可避免控制信号不可控时,信号发射电路120发射乱码的无线信号。该无线控制电路10中,采用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信号发射电路120对控制信号进行两次电平反转,一方面可以保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的电平信号的高低与控制信号的电平高低相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防止电流倒流,从而使该无线控制电路10更加稳定。该无线控制电路10,控制信号用于表示起始码的部分,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1可以是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的两倍,从而使该起始码对应的无线信号便于被识别。控制信号用于表示停止码的部分,第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3可以等于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t2,从而使该停止码对应的无线信号便于被识别。控制信号中的所有低电平信号均采用38KHz的载波信号1102叠加形成,可以增加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的与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出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和电流增强电路;
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输入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电流增强电路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流增强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增大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的所述控制信号的电流大小;所述控制信号用于驱动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用于生成与所述控制信号电平相反的无线信号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信号源和电阻R1;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增强电路包括:电阻R2;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5、电阻R6和二极管D1;
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与地线GND连接;
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与所述电源VCC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用于传送起始码、自定义码、数据码、奇偶校验码和停止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所述起始码,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1.5倍,且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2.5倍;
所述控制信号还包括第二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低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所述停止码,所述第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相等。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还包括第三低电平信号和第三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三低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三高电平信号用于表示所述数据码;
所述第三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为所述第三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的二分之N倍,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奇偶校验码由所述自定义码和所述数据码进行异或运算得到。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表示所述起始码、所述自定义码、所述数据码、所述奇偶校验码和所述停止码的电平信号均包括低电平信号;
所述低电平信号由多个载波信号叠加形成,对于所述多个载波信号中的任意一个载波信号,所述一个载波信号中的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占所述一个载波信号的持续时间的三分之一。
10.一种无线控制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
CN202110260187.9A 2021-03-10 2021-03-10 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Pending CN1131101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0187.9A CN113110122A (zh) 2021-03-10 2021-03-10 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0187.9A CN113110122A (zh) 2021-03-10 2021-03-10 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0122A true CN113110122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11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0187.9A Pending CN113110122A (zh) 2021-03-10 2021-03-10 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0122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58947A1 (en) * 1993-03-24 1994-09-29 Paul V. Darbe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CN201220117Y (zh) * 2008-07-03 2009-04-15 上海理工大学 玩具小车红外遥控装置
WO2013051658A1 (ja) * 2011-10-04 2013-04-11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Led照明装置
CN103488350A (zh) * 2013-08-27 2014-01-0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硬件驱动方法
CN203386359U (zh) * 2013-06-21 2014-01-08 广州科创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igbee的学习型红外遥控器
CN103927864A (zh) * 2014-03-28 2014-07-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红外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和遥控器
US20140363167A1 (en) * 2013-06-07 2014-12-11 Generalplus Technology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emote control functions
CN105303812A (zh) * 2015-10-19 2016-02-03 深圳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转发器及红外智能控制系统
CN105577120A (zh) * 2007-04-05 2016-05-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振荡器和开始振荡的方法
CN205881143U (zh) * 2016-06-21 2017-01-11 卫星电子(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与dc马达控制器串联使用的遥控发射器电路
CN108718408A (zh) * 2018-05-21 2018-10-30 深圳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音视频解码板卡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599720A (zh) * 2019-09-04 2019-12-20 蚌埠学院 一种热释电红外探测防盗监测系统
CN110794729A (zh) * 2019-10-16 2020-02-14 六安堰山自动化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红外遥控开关
CN111405275A (zh) * 2020-04-07 2020-07-10 深圳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电路和电视机板卡测试系统
CN212008830U (zh) * 2020-02-19 2020-11-24 东莞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电源检测电路及输入电源检测设备
CN212485794U (zh) * 2020-06-11 2021-02-05 苏州新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种子源驱动电路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58947A1 (en) * 1993-03-24 1994-09-29 Paul V. Darbe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CN105577120A (zh) * 2007-04-05 2016-05-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振荡器和开始振荡的方法
CN201220117Y (zh) * 2008-07-03 2009-04-15 上海理工大学 玩具小车红外遥控装置
WO2013051658A1 (ja) * 2011-10-04 2013-04-11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Led照明装置
US20140363167A1 (en) * 2013-06-07 2014-12-11 Generalplus Technology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emote control functions
CN203386359U (zh) * 2013-06-21 2014-01-08 广州科创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igbee的学习型红外遥控器
CN103488350A (zh) * 2013-08-27 2014-01-0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红外触摸屏的硬件驱动方法
CN103927864A (zh) * 2014-03-28 2014-07-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红外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和遥控器
EP2924669A1 (en) * 2014-03-28 2015-09-30 Xiaomi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rared signal and remote controller
CN105303812A (zh) * 2015-10-19 2016-02-03 深圳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转发器及红外智能控制系统
CN205881143U (zh) * 2016-06-21 2017-01-11 卫星电子(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与dc马达控制器串联使用的遥控发射器电路
CN108718408A (zh) * 2018-05-21 2018-10-30 深圳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音视频解码板卡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599720A (zh) * 2019-09-04 2019-12-20 蚌埠学院 一种热释电红外探测防盗监测系统
CN110794729A (zh) * 2019-10-16 2020-02-14 六安堰山自动化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红外遥控开关
CN212008830U (zh) * 2020-02-19 2020-11-24 东莞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电源检测电路及输入电源检测设备
CN111405275A (zh) * 2020-04-07 2020-07-10 深圳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电路和电视机板卡测试系统
CN212485794U (zh) * 2020-06-11 2021-02-05 苏州新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种子源驱动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海鹏,陶刚: "《汽车电子学基础》", 30 June 2007 *
袁玉卓,曾凯锋,梅雪松: "《FPGA自学笔记:设计与验证》", 31 August 2017 *
陈春俊,宁静,费小琼: "《单片机原理与机器人控制实验教程》", 31 October 2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07C (zh) 红外中继器
CN110476482B (zh) 双led驱动电路
CN109462405B (zh) 一种单线传输按键检测电路
CN103136930A (zh) 红外遥控系统的发射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13110122A (zh) 无线控制电路及无线控制器
CN110891346B (zh) 一种单线串接发光二极管的双向传输控制电路及方法
JP2009003915A (ja) 変換回路
CN101751772B (zh) 用于控制家用电器的红外遥控系统及其遥控方法
US20220007485A1 (en) Communication adaptor for converter for driving lighting means
WO2003081960A1 (en) Interface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Ahmed et 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remote Controlled fan regulator
JP7155022B2 (ja) ペン
CN107170227B (zh) Ir发射装置及方法
CN215263777U (zh) 一种故障信号检测电路
JP2005245179A (ja)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CN212302241U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汽车娱乐控制电路
CN210271223U (zh) 红外遥控学习电路及便携式红外遥控学习装置
CN201928258U (zh) 串行口联络线输出数据核对指令式28n/2路家电自动化接线座
CN212112184U (zh) 一种可移动医用电子床头卡及系统
CN210442860U (zh) 一种低成本的电子抽签电路
CN214283305U (zh) 一种电池杆、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7764970U (zh) 一种用于智能控制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
US647674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ulses from analog waveforms
CN104599475B (zh) 一种无线射频遥控装置
CN204597938U (zh) 双变码发射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