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9220A - 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9220A
CN113109220A CN202110540024.6A CN202110540024A CN113109220A CN 113109220 A CN113109220 A CN 113109220A CN 202110540024 A CN202110540024 A CN 202110540024A CN 113109220 A CN113109220 A CN 113109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sheath gas
channel
flow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00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9220B (zh
Inventor
于明州
蔡昂阳
刘岳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5400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9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9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9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9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9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01N15/0266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with electrical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003Determining electric mobility, velocity profile, average speed or velocity of a plurality of 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038Investigating nanopart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本发明中的气溶胶入口通道和鞘气入口通道可拆卸地连接在鞘气腔上,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布设有鞘气通道和气溶胶通道,两种通道交错排列,互不干扰;气溶胶从气溶胶入口通道进入,进而通过气溶胶通道进入流道,从流道上开有的狭缝进入第二环形区域;第二环形区域由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产生迁移运动,具有一定迁移率的粒子穿过鞘气层进入到内电极下端的采集狭缝,并通过单分散气溶胶出口流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拆卸,能够产生良好的鞘气层流和气溶胶层流,降低气溶胶粒子损失。并且能在粒径不同的气溶胶粒子中分离出近似单分散的气溶胶粒子。

Description

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今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和全球气候的影响至关重要。表征这些气溶胶粒子行为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是粒径,在纳米气溶胶粒子的各种分析方法中,差分迁移率分析仪已成为一种最常用的用于单分散粒子的分类和产生的仪器。
现有技术已公开了一种纳米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该分析仪通过内电极中的管道一直往上流直到发生径外扩散。鞘气往外扩散时变得混乱,需要通过蜂窝滤网进行整流,由于蜂窝单元均匀性不理想,柱高不够,且内电极的顶端附近存在凸台,故经过整流后的鞘气也并不是完全的层流,最终会导致气溶胶粒子的损失。该分析仪的气溶胶收集管道结构复杂,不易加工和安装且外壁的形状上下无明显区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包括气溶胶入口通道、鞘气入口通道、鞘气腔、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内电极、外电极、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和单分散气溶胶出口。
所述气溶胶入口通道和鞘气入口通道可拆卸地连接在鞘气腔上,其中鞘气入口通道安装在鞘气腔的侧面,气溶胶入口通道贯穿鞘气腔顶部,并伸入至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
所述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布设有鞘气通道和气溶胶通道,两种通道交错排列,互不干扰;其中所述鞘气通道一端连通鞘气腔,另一端连通第一环形区域,鞘气通过鞘气通道进入至位于内电极顶部的第一环形区域,并通过尼龙筛网过滤后变成均匀的层流进入第二环形区域;所述气溶胶入口通道一端连通气溶胶入口通道,另一端连通流道,气溶胶从气溶胶入口通道进入,进而通过气溶胶通道进入流道,从流道上开有的狭缝进入第二环形区域,所述流道位于外壁和外电极之间;
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区域由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其中内电极接高压电源,外电极接地;鞘气与气溶胶在第二环形区域内相遇,并在第二环形区域内受到向下的流场和向内的电场作用,产生迁移运动,具有一定迁移率的粒子穿过鞘气层进入到内电极下端的采集狭缝,并通过单分散气溶胶出口流出,剩余未进入采集狭缝的鞘气与气溶胶通过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流出。
进一步说,鞘气入口通道的个数为四个,两个相邻的鞘气入口通道之间的角度为90°。四个鞘气入口通道的中心轴均和鞘气腔的中心轴垂直。
进一步说,所述的鞘气通道共有二十四个,每三个为一组,均匀分布。所述的气溶胶通道在两组相邻的鞘气通道之间。
进一步说,所述的气溶胶通道的入口部分倒圆角,以保证从气溶胶入口通道进入的气溶胶气流平缓的流入气溶胶通道。
进一步说,所述的气溶胶通道的上边沿与气溶胶入口通道中心轴的角度为50°,气溶胶通道的下边沿与气溶胶入口通道中心轴的角度为60°,且气溶胶通道的入口明显大于出口,以保证从气溶胶通道流出的气溶胶气流为层流。
进一步说,所述尼龙筛网的网面厚度为0.1mm,400目,为使得整流效果更好,将尼龙筛网层数增加到2-3层,所述尼龙筛网与鞘气通道的出口保持在5mm至10mm之间。
进一步说,所述外壁呈上小下大的阶梯状,通过扩大外壁的底部,保证多余气溶胶出口只有一个的情况下,通道内的气流均匀。
进一步说,在所述流道上设置有第一胶限流装置,流道上未进入狭缝的气溶胶通过第一胶限流装置从多余气溶胶出口处排出。
进一步说,所述的第二环形区域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胶限流装置,第二环形区域中未进入采集狭缝的鞘气与气溶胶通过第二胶限流装置从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处排出。
进一步说,所述流道的狭缝轴向宽度足够窄,减少电场的穿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的鞘气从鞘气腔的空腔流入鞘气通道时,鞘气通道起到的不仅仅是普通流道的作用,同时对鞘气还起到了初步整流的作用。当初步整流后的鞘气气流再通过下方的400目尼龙筛网,可以获得良好的鞘气层流。并且内电极处的圆角能够进一步减少对鞘气层流的影响。气溶胶通道入口的圆角能够让气溶胶气流平缓的流入气溶胶通道,且使得流出气溶胶通道的气溶胶气流为层流。通过上述作用最终降低气溶胶粒子的损失。
2、外壁的结构为上小下大,通过扩大外壁的底部,使得多余气溶胶出口的个数减少至一个,给气溶胶的外部收集带来便利。
3、单分散气溶胶收集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和安装,降低了成本,底座的材料为聚甲醛,该材料能够减小底座的电场边缘效应,降低气溶胶粒子的损失。
4、该装置为螺丝和螺纹连接,容易拆卸,容易清洗。
5. 四个鞘气入口通道在鞘气腔的侧面均匀分布,且鞘气腔内的空腔体积大,当鞘气从四个鞘气入口通道流入鞘气腔的空腔会迅速均匀扩散,提高鞘气通道的初步整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编号的具体含义为:1-气溶胶入口通道、2-鞘气入口通道、3-鞘气腔、4-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5-尼龙筛网、6-内电极、7-外电极、8-外壁、9-第一胶限流装置、10-多余气溶胶出口、11-第二胶限流装置、12-底座、13-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14-底座、15-单分散气溶胶出口、16-气溶胶通道、17-鞘气通道、18-狭缝、19-采集狭缝、20-圆角、21-流道、22-第一环形区域、23-第二环形区域。
图2为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3,图4为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的剖面图。
图5为气溶胶通道的放大视图。
图6为狭缝的放大视图。
图7为第二胶限流装置1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包括气溶胶入口通道1、鞘气入口通道2、鞘气腔3、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4、尼龙筛网5、内电极6、外电极7、外壁8、第一胶限流装置9、多余气溶胶出口10、第二胶限流装置11、底座12、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13、底座14、单分散气溶胶出口15、气溶胶通道16、鞘气通道17、狭缝18、采集狭缝19、圆角20、流道21、第一环形区域22、第二环形区域23。
所述气溶胶入口通道1和鞘气入口通道2通过螺纹连接在鞘气腔3上,其中鞘气入口通道2安装在鞘气腔3的侧面,为保证气流的均匀,取鞘气入口通道2的个数为4个,每两个相邻的鞘气入口通道2之间的角度为90°。其中四个鞘气入口通道2的中心轴均和鞘气腔3的中心轴垂直,气溶胶入口通道1和鞘气腔3接触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气溶胶入口通道1贯穿鞘气腔3。鞘气腔3通过螺丝连接在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4上。
所述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4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鞘气通道17和气溶胶通道16交错排列,互不干扰。鞘气通道17在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的顶部为24个圆孔,3个一组均匀分布,一共8组,每两组之间为45°。气溶胶通道16在两组相邻的鞘气通道17之间,气溶胶通道16的个数为8个。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4通过螺丝连接在外壁8上。气溶胶通道16的入口部分存在圆角,以保证气溶胶气流平缓的流入气溶胶通道16。气溶胶通道16的上边沿与中心轴的角度为50°,气溶胶通道16的下边沿与中心轴的角度为60°,且气溶胶通道16的入口明显大于出口,以保证从气溶胶通道16流出的气溶胶气流为层流。
鞘气通过鞘气通道17进入至位于内电极顶部的第一环形区域22,并通过尼龙筛网5过滤后变成均匀的层流进入第二环形区域23;所述气溶胶入口通道16一端连通气溶胶入口通道1,另一端连通流道21,气溶胶从气溶胶入口通道进入,进而通过气溶胶通道进入流道21,从流道21上开有的狭缝18进入第二环形区域23,所述流道位于外壁8和外电极7之间,见图6。
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区域由内电极6和外电极7之间形成电场,其中内电极接高压电源,外电极接地;鞘气与气溶胶在第二环形区域内相遇,并在第二环形区域内受到向下的流场和向内的电场作用,产生迁移运动,具有一定迁移率的粒子穿过鞘气层进入到内电极下端的采集狭缝18,并通过单分散气溶胶出口15流出,剩余未进入采集狭缝的鞘气与气溶胶通过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13流出。
所述尼龙筛网5的网面厚度为0.1mm,400目,为使得整流效果更好,可以把尼龙筛网层数增加到2-3层。所述内电极6的顶部与中间部分用半径为5mm的圆角20连接,圆角部分可使鞘气气流更为平滑。所述狭缝18的轴向宽度0.76mm,细小的狭缝能够减少电场的穿透。所述内电极6和外电极7二者同心对齐,其中内电极6的大部分被掏空,以减轻其重量。
所述外壁8的结构为上小下大,通过扩大外壁的底部,保证多余气溶胶出口10只有1个的情况下,通道21内的气流均匀。所述第一胶限流装置9上均匀分布36个直径为1mm的小孔,为了更好的装配,需在第一胶限流装置9的外部进行倒角。所述多余气溶胶出口10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壁8的侧面。所述第二胶限流装置11安装在底座12上。第二胶限流装置11上的小孔3个一组,其中最内侧小孔的圆心到第二胶限流装置11最内侧的距离为1.8mm至2mm之间, 最内侧小孔的圆心到它相邻小孔的圆心的距离为3mm至3.2mm之间, 最外侧小孔的圆心到它相邻小孔的圆心的距离为3.8mm至4mm之间,第二胶限流装置11上的小孔的直径相同,直径在0.8mm至1mm之间。
所述多余气溶胶出口10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壁8的侧面,所述底座12和底座14为聚甲醛材料,通过螺丝把底座12和底座14连接起来,同时二者也把内电极6固定住,所述单分散气溶胶出口15的材料为铝,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4上,各个零件之间的连接需加橡胶圈以保证气密性良好。
该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气溶胶粒子从气溶胶入口通道1进入,鞘气从四个均匀分布的鞘气入口通道2进入,通过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4,鞘气通过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4中的24个均匀分布的鞘气通道17进入第一环形区域22,气溶胶从气溶胶入口通道1进去,紧接着直接通过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4中八个均匀分布的气溶胶通道16进入流道21。鞘气经过尼龙筛网5过滤后变成均匀的层流,气溶胶从流道21处通过狭缝18进入第二环形区域23,多余的气溶胶通过多余气溶胶出口10流出。内电极6接高压电源,外电极7接地。在第二环形区域23内鞘气与气溶胶相遇,在第二环形区域23内受到向下的流场和向内的电场作用,产生迁移运动。在内外电极一定电压下具有特定迁移率的粒子穿过鞘气层进入到内电极下端的采集狭缝19,通过单分散气溶胶出口15流出,剩余的鞘气与气溶胶通过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13流出。

Claims (10)

1.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入口通道、鞘气入口通道、鞘气腔、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内电极、外电极、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和单分散气溶胶出口;
所述气溶胶入口通道和鞘气入口通道可拆卸地连接在鞘气腔上,其中鞘气入口通道安装在鞘气腔的侧面,气溶胶入口通道贯穿鞘气腔顶部,并伸入至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
所述气溶胶与鞘气分离装置布设有鞘气通道和气溶胶通道,两种通道交错排列,互不干扰;其中所述鞘气通道一端连通鞘气腔,另一端连通第一环形区域,鞘气通过鞘气通道进入至位于内电极顶部的第一环形区域,并通过尼龙筛网过滤后变成均匀的层流进入第二环形区域;所述气溶胶入口通道一端连通气溶胶入口通道,另一端连通流道,气溶胶从气溶胶入口通道进入,进而通过气溶胶通道进入流道,从流道上开有的狭缝进入第二环形区域,所述流道位于外壁和外电极之间;
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区域由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其中内电极接高压电源,外电极接地;鞘气与气溶胶在第二环形区域内相遇,并在第二环形区域内受到向下的流场和向内的电场作用,产生迁移运动,具有一定迁移率的粒子穿过鞘气层进入到内电极下端的采集狭缝,并通过单分散气溶胶出口流出,剩余未进入采集狭缝的鞘气与气溶胶通过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流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鞘气入口通道的个数为四个,两个相邻的鞘气入口通道之间的角度为90°;四个鞘气入口通道的中心轴均和鞘气腔的中心轴垂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鞘气通道共有二十四个,每三个为一组,均匀分布;所述的气溶胶通道在两组相邻的鞘气通道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溶胶通道的入口部分倒圆角,以保证从气溶胶入口通道进入的气溶胶气流平缓的流入气溶胶通道。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溶胶通道的上边沿与气溶胶入口通道中心轴的角度为50°,气溶胶通道的下边沿与气溶胶入口通道中心轴的角度为60°,且气溶胶通道的入口明显大于出口,以保证从气溶胶通道流出的气溶胶气流为层流。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筛网的网面厚度为0.1mm,400目,为使得整流效果更好,将尼龙筛网层数增加到2-3层,所述尼龙筛网与鞘气通道的出口保持在5mm至10mm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呈上小下大的阶梯状,通过扩大外壁的底部,保证多余气溶胶出口只有一个的情况下,通道内的气流均匀。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道上设置有第一胶限流装置,流道上未进入狭缝的气溶胶通过第一胶限流装置从多余气溶胶出口处排出。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环形区域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胶限流装置,第二环形区域中未进入采集狭缝的鞘气与气溶胶通过第二胶限流装置从气溶胶与鞘气混合出口处排出。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狭缝轴向宽度足够窄,减少电场的穿透。
CN202110540024.6A 2021-05-18 2021-05-18 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Active CN113109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0024.6A CN113109220B (zh) 2021-05-18 2021-05-18 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0024.6A CN113109220B (zh) 2021-05-18 2021-05-18 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9220A true CN113109220A (zh) 2021-07-13
CN113109220B CN113109220B (zh) 2022-11-25

Family

ID=7672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0024.6A Active CN113109220B (zh) 2021-05-18 2021-05-18 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92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590A (zh) * 2021-11-23 2022-02-25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基于差分电迁移的气溶胶颗粒分级装置
CN114307876A (zh) * 2021-12-06 2022-04-12 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气溶胶发生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136A (en) * 1995-07-27 1997-01-21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dial 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zer
WO1999041585A2 (en) * 1998-02-13 1999-08-19 Tsi Incorporated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and classifying nanometer aerosols
US20060266132A1 (en) * 2005-05-31 2006-11-30 Ut-Battelle, Llc Stackable 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zer for aerosol measurement
CN201253522Y (zh) * 2008-07-25 2009-06-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一种气溶胶虚拟撞击浓缩分离器
JP2010281788A (ja) * 2009-06-08 2010-12-16 Shimadzu Corp エアロゾル微粒子計測装置
CN102192949A (zh) * 2010-02-02 2011-09-21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微分型电迁移率分级装置、粒子测量系统以及粒子筛选系统
CN102500559A (zh) * 2011-11-10 2012-06-2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在线分级纳米级粒子粒径的装置
CN105717004A (zh) * 2016-01-29 2016-06-29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电迁移率的1-3纳米气溶胶筛分装置及应用
CN209612906U (zh) * 2018-12-29 2019-11-12 优缇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292462U (zh) * 2019-11-12 2020-08-18 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粒子采集与进样系统
CN112782046A (zh) * 2020-12-23 2021-05-1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多级差分电迁移的高温颗粒物粒径谱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136A (en) * 1995-07-27 1997-01-21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dial 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zer
WO1999041585A2 (en) * 1998-02-13 1999-08-19 Tsi Incorporated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and classifying nanometer aerosols
US6230572B1 (en) * 1998-02-13 2001-05-15 Tsi Incorporated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and classifying nanometer aerosols
US20060266132A1 (en) * 2005-05-31 2006-11-30 Ut-Battelle, Llc Stackable 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zer for aerosol measurement
CN201253522Y (zh) * 2008-07-25 2009-06-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一种气溶胶虚拟撞击浓缩分离器
JP2010281788A (ja) * 2009-06-08 2010-12-16 Shimadzu Corp エアロゾル微粒子計測装置
CN102192949A (zh) * 2010-02-02 2011-09-21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微分型电迁移率分级装置、粒子测量系统以及粒子筛选系统
CN102500559A (zh) * 2011-11-10 2012-06-2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在线分级纳米级粒子粒径的装置
CN105717004A (zh) * 2016-01-29 2016-06-29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电迁移率的1-3纳米气溶胶筛分装置及应用
CN209612906U (zh) * 2018-12-29 2019-11-12 优缇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292462U (zh) * 2019-11-12 2020-08-18 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粒子采集与进样系统
CN112782046A (zh) * 2020-12-23 2021-05-1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多级差分电迁移的高温颗粒物粒径谱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小彤: "气溶胶荷电研究及其在亚微米颗粒物测量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590A (zh) * 2021-11-23 2022-02-25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基于差分电迁移的气溶胶颗粒分级装置
CN114307876A (zh) * 2021-12-06 2022-04-12 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气溶胶发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9220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9220B (zh) 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CN1969178B (zh) 用于测量颗粒数目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0577081C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CN215574088U (zh) 一种基于电迁移率的气溶胶分离装置
CN1131394A (zh) 用于颗粒固体床的单相流体分配-混合-提取器
CN102500559B (zh) 一种在线分级纳米级粒子粒径的装置
CA2317830C (en) Particle concentrator
CN102798552B (zh) 一种pm10单级大气采样切割器
US9671320B2 (en) Semi-dry type electrostatic cyclone sampler and method for sampling gas and/or water sample
CN108554632B (zh) 一种利用电荷施加法对样品颗粒进行静电收集的装置
CN219168674U (zh) 一种微粉分选旋风分离机
CN206518993U (zh) 用于移除氡衰变产物的设备以及包括这样的设备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1585777U (zh) 一种荷电喷雾装置及降尘系统
CN214538897U (zh) 一种多通道气体样品自混合装置
CN209727556U (zh) 一种人工放射性气溶胶与天然放射性气溶胶高效粒径分离采样装置
CN202141616U (zh) 一种pm10单级大气采样切割器
CN114088590A (zh) 一种基于差分电迁移的气溶胶颗粒分级装置
CN202141615U (zh) 一种pm2.5单级大气采样切割器
CN109870329A (zh) 一种人工放射性气溶胶与天然放射性气溶胶高效粒径分离采样装置
JP4732952B2 (ja) 微粒子分級装置
CN110787888A (zh) 一种超细粉选粉机
CN115155220B (zh) 一种多技术耦合的过滤除尘器
CN205392081U (zh) 一种大气净化器
CN213942409U (zh) 化工设备用废气过滤装置
CN217829235U (zh) 一种分离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