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5190A - 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5190A
CN113105190A CN202110460684.3A CN202110460684A CN113105190A CN 113105190 A CN113105190 A CN 113105190A CN 202110460684 A CN202110460684 A CN 202110460684A CN 113105190 A CN113105190 A CN 113105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ackfill
backfill material
flexible
surrou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06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欢
沈浩
李英琦
苗春
李欢欢
陈殿军
季永兴
李彤
刘佳颖
施大堃
蒋炜
司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06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51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5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5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8Slag 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6Methods of, or installations for, laying sewer pi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包括以下组分:水12wt%~17wt%,水泥1.2wt%~1.5wt%,粉煤灰14wt%~19wt%,细砂53wt%~57wt%,石粉6.2wt%~7.6wt%,速凝剂0.4wt%~0.6wt%,减水剂0.2wt%~0.7wt%。本发明提供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该材料在回填过程中不需要分层压实,且能保证柔性管道腋角部位回填密实,保证了重载路面下柔性排水管整体结构的稳定,可减少路面塌陷、开裂等问题,提高了柔性排水管回填作业效率,并降低回填成本。该制备方法、回填方法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以及全国各地对城市防涝和污水提质增效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埋地塑料排水管为代表的柔性管在各种管网改造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混凝土排水管道相比,塑料排水管具有重量轻、水阻系数小、耐腐蚀、密闭性好、运输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且能够适应市建成区交通繁忙、管位和作业面窄、快速化施工等苛刻作业条件下的施工要求,近年来柔性排水管道应用比例越来越高。
但由于柔性管道与传统的混凝土刚性管道结构受力方式不同,对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填施工密实度是保证柔性管道结构受力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施工回填质量有缺陷,则往往会造成塑料排水管超临界失稳。另外,按目前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柔性排水管多采用中粗砂回填,需要每20cm为一层进行分层夯实,使每层夯实达到90%以上的密实度(管道胸腔部位的回填密实度要求达到95%密实度),该过程耗时、耗力,无法满足现实施工条件和要求(施工环境复杂且施工场地小,施工作业时间要求短,施工作业要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干扰)。而且现有回填材料在采用中粗砂等级配砂石料时,现有回填工艺需要采用人工或机械分层夯实、碾压的工艺。一方面,此种工艺回填密实度难以达到工程要求,尤其是柔性管道腋角部位(设计中心角2α+30°范围)难以确保回填密实;另一方面,分层夯实效率低、速度慢,不适用于埋深较深的沟槽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工况。另外,随着国内很多城市河湖沙的限制或者禁止开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中粗砂材料在建材市场上日益缺乏,导致中粗砂价格水涨船高,建设成本增加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会造成柔性管超临界失稳,柔性管道腋角部位回填不密实、分层夯实效率低、速度慢且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以及回填成本高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水12wt%~17wt%,水泥1.2wt%~1.5wt%,粉煤灰14wt%~19wt%,细砂53wt%~57wt%,石粉6.2wt%~7.6wt%,速凝剂0.4wt%~0.6wt%,减水剂0.2wt%~0.7wt%。
可选地,所述管周回填材料中水胶比为0.75~0.82。
可选地,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复合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速凝剂为铝氧熟料-碳酸盐系速凝剂、水玻璃系速凝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管周回填材料初凝时间为4~20h,空气中养护7d后的强度为0.1~1.2MPa,空气中养护28d之后的强度为0.3~5MPa,所述管周回填材料的弹性模量为50~250kPa,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容重为18~22KN/m3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水16wt%,水泥1.5wt%,粉煤灰19wt%,细砂56wt%,石粉7.6wt%,速凝剂0.4wt%,减水剂0.2wt%;
其中,所述管周回填材料中水胶比为0.82。
可选地,所述柔性管道的管材为硬聚氯乙烯管材、聚乙烯管材、纤维增强聚丙烯加筋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
将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
可选地,所述搅拌时间为3至15分钟。
可选地,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的初始扩展度为大于550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回填方法,包括:
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
将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所述拌合物的初始扩展度为大于550mm;
将所述拌合物均匀浇筑进行沟槽回填,浇筑完毕后将填料梳理平整,使管道腋角部位填充密实。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通过合适的组分配比,创新研发了一种能够适合柔性管道管周回填的高弹膜且强度可控的自流平材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会造成柔性管超临界失稳,柔性管道腋角部位回填不密实、分层夯实效率低、速度慢且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以及回填成本高等缺陷,该材料在回填过程中不需要分层压实,且能保证柔性管道腋角部位(设计中心角2α+30°)回填密实,保证了重载路面下柔性排水管整体结构的稳定,可减少路面塌陷、开裂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回填作业效率,并降低了回填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通过优化配方,使得本发明所述的材料能提供的管侧综合变形模量高于传统的中粗砂(中粗砂的模量为10MPa),极大地提升了管周回填材料在管-土共同作用中理论计算的比重,有效解决了常规塑料排水管材环刚度条件下,超深或土质差等超临界设计工况条件时的应用难题,并且能大大降低埋设于流沙地层等不良土质条件下的排水管道建成运行过程中管周土体流失的风险,减小了埋地管道的竖向变形。
进一步地,通过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进行测试物理测试发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料初始扩展度大于550mm,1.5~3小时内能依然保持在500~600mm的扩展度,回填材料固化后7d无侧限抗压强度≥0.2MPa,28d无侧限抗压强度≥0.6Mpa,解决了狭小空间回填材料难以压实的问题,且能实现回填材料在浇筑完成后能快速固结,能够实现快速恢复交通性能,并且强度较低,便于二次开挖。
进一步地,在水、水泥、粉煤灰、细砂、石粉、速凝剂、减水剂组分不变的前提下,可通过仅调整水、石灰的组分配比来控制填料的初始扩展度(增大水、石灰的比例,可将填料的初始扩展度增大,流动性增强),利于狭小空间密度回填,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固化,给施工带来方便。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在不增加管道材料和施工回填材料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大口径(DN800-DN2000)塑料排水管的最大埋设深度和使用寿命,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回填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及回填方法简单、方便,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固化,提高了柔性排水管回填作业效率,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回填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背景技术部分的分析可知,目前现有技术中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存在会造成柔性管超临界失稳,柔性管道腋角部位回填不密实、分层夯实效率低、速度慢且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以及回填成本高等缺陷。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后认为,目前采用中粗砂等级配砂石材料用于填充柔性管道,虽然能满足基本的施工技术要求,但在采用中粗砂回填时,不仅需要每20cm为一层进行分层夯实,使每层夯实达到90%以上的密实度(管道胸腔部位的回填密实度要求达到95%密实度),该过程耗时、耗力,无法满足现实施工条件和要求(施工环境复杂且施工场地小,施工作业时间要求短,施工作业要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干扰);而且分层夯实效率低、速度慢,不适用于埋深较深的沟槽回填工程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工况。另外,随着国内很多城市河湖沙的限制或者禁止开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中粗砂材料在建材市场上日益缺乏,导致中粗砂价格水涨船高,建设成本增加较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通过合适的组分配比,创新研发了一种能够适合柔性管道管周回填的高弹膜且强度可控的自流平材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会造成柔性管超临界失稳,柔性管道腋角部位回填不密实、分层夯实效率低、速度慢且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以及回填成本高等缺陷,该材料在回填过程中不需要分层压实,且能保证柔性管道腋角部位(设计中心角2α+30°)回填密实,保证了重载路面下柔性排水管整体结构的稳定,可减少路面塌陷、开裂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回填作业效率,并降低了回填成本。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回填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及回填方法简单、方便,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固化,提高了柔性排水管回填作业效率,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水12wt%~17wt%,水泥1.2wt~1.5wt%,粉煤灰14wt%~19wt%,细砂53wt%~57wt%,石粉6.2wt%~7.6wt%,速凝剂0.4wt%~0.6wt%,减水剂0.2wt%~0.7wt%;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周回填材料中水胶比为0.75~0.82。如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胶比为0.775、0.82、0.7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复合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速凝剂为铝氧熟料-碳酸盐系速凝剂、水玻璃系速凝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周回填材料初凝时间为4~20h,空气中养护7d后的强度为0.1~1.2MPa,空气中养护28d之后的强度为0.3~5MPa,所述管周回填材料的弹性模量为50~250kPa,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容重为18~22KN/m3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水16wt%,水泥1.5wt%,粉煤灰19wt%,细砂56wt%,石粉7.6wt%,速凝剂0.4wt%,减水剂0.2wt%;
其中,所述材料中水胶比为0.8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管道的管材为硬聚氯乙烯管材、聚乙烯管材、纤维增强聚丙烯加筋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中的任意一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
S102,将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时间为3至15分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的初始扩展度为大于550mm。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回填方法的工艺流程图,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回填方法,包括:
S201,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
S202,将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所述拌合物的初始扩展度为大于550mm;
S203,将所述拌合物均匀浇筑进行沟槽回填,浇筑完毕后将填料梳理平整,
使管道腋角部位填充密实。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予以说明。
实例一
本实例中所使用的柔性管道为:市售柔性管道,材质为玻璃钢夹砂管或HDPE(高密度聚乙烯),口径为DN1000-2000。
本实例所采用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配方为:
水310Kg,水泥30Kg,粉煤灰370Kg,细砂1100Kg,石粉127Kg,速凝剂7Kg,减水剂3.5Kg,水胶比0.775(水胶比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所有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
其中,本实例所用的速凝剂由20%CaO、38%SO3和31%Al2O3组成,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回填方法:
(1)填料拌合: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混合,搅拌3至10分钟,使各组分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
(2)填料浇筑:浇筑前测量拌合物的扩展度,测试1h、1.5h、2h拌合物的扩展度,测得1h、1.5h、2h的扩展度分别为650mm、600mm、550mm,可见拌合均匀2小时后的料况流动性好,无泌水无板结现象,可以满足拌站到施工现场小于2小时路程的工地的施工要求。将回填材料均匀浇筑进行沟槽回填,浇筑完毕后将填料顶面梳理平整,使得施工的管道腋角部位(设计中心角2α+30°)填充密实。测试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性能,结果见表1。
表1实例一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42120310000081
从表1实例一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从凝结时间方面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18小时已经凝结,满足《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中关于凝结时间小于24小时的要求,可以满足在城区作业环境复杂且施工场地小,回填材料需要快速固结,快速恢复交通,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干扰等苛刻的要求。
从强度方面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得分别为0.6MPa、0.8MPa,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要求,本实施例所得的回填材料流动值良好,短时间能形成较高的强度,适合作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土材料使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配合比能达到技术指标的要求,适合拌站到施工现场小于2小时路程的工地。
实例二
本实例中所使用的柔性管道为:市售柔性管道,材质为玻璃钢夹砂管或HDPE,口径为DN1000-2000。
本实例所采用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配方为:
水326Kg,水泥30Kg,粉煤灰370Kg,细砂1100Kg,石粉150Kg,速凝剂7Kg,减水剂3.7Kg,水胶比0.82(水胶比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所有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
其中,本实例所用的速凝剂为由20.9%CaO、38.1%SO3和30.5%Al2O3组成,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制备方法及回填方法:
(1)填料拌合: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混合,搅拌3至15分钟,使各组分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
(2)填料浇筑:浇筑前测量拌合物的扩展度,测试1h、2h、3h拌合物的扩展度,1h、2h、3h的扩展度分别为840mm、750mm、600mm,可见拌合均匀3小时后的料况流动性好,无泌水无板结现象,可以满足拌站到施工现场3小时路程的工地的施工要求。将回填材料均匀浇筑进沟槽进行流动化回填,浇筑完毕后将填料顶面梳理平整,使得施工的管道腋角部位(设计中心角2α+30°)填充密实。测试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性能,结果见表2。
表2实例二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42120310000091
从表2实例二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从凝结时间方面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20小时已经凝结,满足《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中关于凝结时间小于24小时的要求,可以满足在城区作业环境复杂且施工场地小,回填材料需要快速固结,快速恢复交通,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干扰等苛刻的要求。
从强度方面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得分别为0.5MPa、0.6MPa,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要求,本实施例所得的回填材料流动值良好,短时间能形成较高的强度,适合作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土材料使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配合比能达到技术指标的要求,适合拌站到施工现场小于3小时路程的工地。
另外,从实例一、实例二的配方组成来看,在水、水泥、粉煤灰、细砂、石粉、速凝剂、减水剂组分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的增加水、石粉的组分(如实一、实例二中的水从310增加到326,石粉从127增加到150)即可以将填料的初始扩展度增大,流动性增强,利于狭小空间密实回填,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固化,给施工带来便利。
实例三
本实例中所使用的柔性管道为:市售柔性管道,材质为玻璃钢夹砂管或HDPE,口径为DN1000-2000。
本实例所采用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配方为:
水120Kg,水泥12Kg,粉煤灰140Kg,细砂530Kg,石粉62Kg,速凝剂4Kg,减水剂2Kg,水胶比0.79(水胶比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所有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
其中,本实例所用的速凝剂由20%CaO、38%SO3和31%Al2O3组成,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回填方法:
(1)填料拌合: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混合,搅拌3至10分钟,使各组分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
(2)填料浇筑:浇筑前测量拌合物的扩展度,测试1h、1.5h、2h拌合物的扩展度,测得1h、1.5h、2h的扩展度分别为710mm、640mm、550mm,可见拌合均匀2小时后的料况流动性好,无泌水无板结现象,可以满足拌站到施工现场小于2小时路程的工地的施工要求。将回填材料均匀浇筑进行沟槽回填,浇筑完毕后将填料顶面梳理平整,使得施工的管道腋角部位(设计中心角2α+30°)填充密实。测试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性能,结果见表3。
表3实例三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42120310000111
从表3实例三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从凝结时间方面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18小时已经凝结,满足《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中关于凝结时间小于24小时的要求,可以满足在城区作业环境复杂且施工场地小,回填材料需要快速固结,快速恢复交通,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干扰等苛刻的要求。
从强度方面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得分别为0.3MPa、2.4MPa,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要求,本实施例所得的回填材料流动值良好,短时间能形成较高的强度,适合作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土材料使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配合比能达到技术指标的要求,适合拌站到施工现场小于2小时路程的工地。
实例四
本实例中所使用的柔性管道为:市售柔性管道,材质为玻璃钢夹砂管或HDPE,口径为DN1000-2000。
本实例所采用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配方为:
水168Kg,水泥15Kg,粉煤灰190Kg,细砂570Kg,石粉76Kg,速凝剂6Kg,减水剂7Kg,水胶比0.82(水胶比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所有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
其中,本实例所用的速凝剂由20%CaO、38%SO3和31%Al2O3组成,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回填方法:
(1)填料拌合: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混合,搅拌3至10分钟,使各组分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
(2)填料浇筑:浇筑前测量拌合物的扩展度,测试1h、2h、3h拌合物的扩展度,测得1h、2h、3h的扩展度分别为720mm、660mm、560mm,可见拌合均匀3小时后的料况流动性好,无泌水无板结现象,可以满足拌站到施工现场3小时路程的工地的施工要求。将回填材料均匀浇筑进行沟槽回填,浇筑完毕后将填料顶面梳理平整,使得施工的管道腋角部位(设计中心角2α+30°)填充密实。测试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性能,结果见表4。
表4实例四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42120310000121
从表4实例三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从凝结时间方面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20小时已经凝结,满足《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中关于凝结时间小于24小时的要求,可以满足在城区作业环境复杂且施工场地小,回填材料需要快速固结,快速恢复交通,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干扰等苛刻的要求。
从强度方面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得分别为0.2MPa、2.0MPa,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要求,本实施例所得的回填材料流动值良好,短时间能形成较高的强度,适合作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土材料使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配合比能达到技术指标的要求,适合拌站到施工现场小于3小时路程的工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水12wt%~17wt%,水泥1.2wt%~1.5wt%,粉煤灰14wt%~19wt%,细砂53wt%~57wt%,石粉6.2wt%~7.6wt%,速凝剂0.4wt%~0.6wt%,减水剂0.2wt%~0.7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周回填材料中水胶比为0.75~0.8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复合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凝剂为铝氧熟料-碳酸盐系速凝剂、水玻璃系速凝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周回填材料初凝时间为4~20h,空气中养护7d后的强度为0.1~1.2MPa,空气中养护28d之后的强度为0.3~5MPa,所述管周回填材料的弹性模量为50~250kPa,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容重为18~22KN/m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水16wt%,水泥1.5wt%,粉煤灰19wt%,细砂56wt%,石粉7.6wt%,速凝剂0.4wt%,减水剂0.2wt%;
其中,所述管周回填材料中水胶比为0.8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道的管材为硬聚氯乙烯管材、聚乙烯管材、纤维增强聚丙烯加筋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中的任意一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
将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时间为3至15分钟。
11.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的初始扩展度为大于550mm。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各组分用量称取各组分;
将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所述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的拌合物,所述拌合物的初始扩展度为大于550mm;
将所述拌合物均匀浇筑进行沟槽回填,浇筑完毕后将填料梳理平整,使管道腋角部位填充密实。
CN202110460684.3A 2021-04-27 2021-04-27 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Pending CN1131051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0684.3A CN113105190A (zh) 2021-04-27 2021-04-27 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0684.3A CN113105190A (zh) 2021-04-27 2021-04-27 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5190A true CN113105190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1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0684.3A Pending CN113105190A (zh) 2021-04-27 2021-04-27 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51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8347A (zh) * 2022-02-28 2022-07-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利用可控低强度材料预制块进行柔性管道埋设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0261A (en) * 1974-06-03 1977-09-27 K-Krete, Inc. Method of backfilling
CN1868959A (zh) * 2006-04-17 2006-11-29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地埋管换热器钻孔回填材料
CN103030347A (zh) * 2012-12-14 2013-04-10 同济大学 一种低强度回填材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
CN106278018A (zh) * 2016-07-31 2017-01-04 张进 用于地源热泵地下埋管回填的复合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US20200377415A1 (en) * 2019-05-29 2020-12-03 Nano And Advanced Materials Institute Limited Thermally-conductive, low strength backfill material
AU2020103401A4 (en) * 2020-11-11 2021-01-28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 Ltd Self-compacting Liquid Cement for Backfilling Trench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0261A (en) * 1974-06-03 1977-09-27 K-Krete, Inc. Method of backfilling
CN1868959A (zh) * 2006-04-17 2006-11-29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地埋管换热器钻孔回填材料
CN103030347A (zh) * 2012-12-14 2013-04-10 同济大学 一种低强度回填材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
CN106278018A (zh) * 2016-07-31 2017-01-04 张进 用于地源热泵地下埋管回填的复合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US20200377415A1 (en) * 2019-05-29 2020-12-03 Nano And Advanced Materials Institute Limited Thermally-conductive, low strength backfill material
AU2020103401A4 (en) * 2020-11-11 2021-01-28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 Ltd Self-compacting Liquid Cement for Backfilling Trench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志缙: "《新型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 31 October 1986, 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8347A (zh) * 2022-02-28 2022-07-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利用可控低强度材料预制块进行柔性管道埋设的方法
CN114688347B (zh) * 2022-02-28 2023-01-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利用可控低强度材料预制块进行柔性管道埋设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6133C (zh) 防渗墙墙体浆材与造墙工艺
CN109809775A (zh) 一种自密实自防水混凝土
US20230212076A1 (en) Double-liquid grouting slurry, it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for super large diameter underwater shield engineering under high water pressure condition
CN106220126B (zh) 一种地基加固的灌浆材料
KR101709125B1 (ko) 하수관거 충진용 속경형 가소성 뒤채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12030940B (zh) 一种海相软土的原位预拌水泥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KR20070005645A (ko) 콘크리트 조성물과 그 제조 방법, 점성 조정 방법, 및 이콘크리트 조성물을 사용한 현장 치기 콘크리트 파일의 구축방법
CN109369113B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加固注浆浆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929365B (zh) 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92291A (zh) 适用于现场浇筑低成本低收缩的粗骨料uhpc及其制备工艺
CN105000830A (zh) 一种双膨胀填充砂浆
CN114956768B (zh) 一种用于富水地层注浆堵水的抗分散注浆材料及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CN101445720A (zh) 一种油气田固井用凝石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63050A (zh) 一种高强度高抛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8963A (zh) 一种道路检查井及其制造工艺与施工方法
CN113105190A (zh) 适合柔性管道的管周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回填方法
CN107640941B (zh) 具有良好变形适应能力的丙乳增韧塑性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3145361B (zh) 一种混凝土防渗抗裂剂
CN103922659A (zh) 用于大面积空腔灌浆的水下抗分散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3825A (zh) 一种钢弹簧浮置板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8872A (zh) 一种高强型水泥基浆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搅拌桩施工方法
CN114213081A (zh) 抗水分散的地铁隧道富水地层加固用注浆料及制备方法
CN111410475B (zh) 一种预填集料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钢管混凝土
CN110862253A (zh) 园林景观池施工方法
KR20210099711A (ko) 고유동 채움재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