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7597B -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7597B
CN113097597B CN202110360474.7A CN202110360474A CN113097597B CN 113097597 B CN113097597 B CN 113097597B CN 202110360474 A CN202110360474 A CN 202110360474A CN 113097597 B CN113097597 B CN 113097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attery
regulation
curren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04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7597A (zh
Inventor
刘洋
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04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7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7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7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该方法获取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进一步根据获得的电池参数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并触发温度调节系统执行确定的温度调节策略以调整电池系统的温度。该方案应用于系统级控制器中,系统级控制器与温度调节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和协调控制,系统级控制器根据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进而控制温度调节系统执行该温度调节策略,最终实现温度调节系统根据电池参数调节电池系统的温度,因此,该方案实现了提高了电池系统的温度调节精度。

Description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储能电池,大容量、高功率的储能系统的性能随温度变化较大,长时间在高温或低温环境或系统温差都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因此,对于高功率的储能系统需要采用专门的冷却装置(如温度调节系统)调节储能电池的温度至适合的温度。
但目前的储能系统通常是温度调节系统通常是按照给定温度调节液体冷却剂的流量、温度,无法精确调节储能电池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以解决传统储能系统中的温度调节系统无法精确调节储能电池的温度,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
根据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
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执行所述温度调节策略,调节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按照所述温度调节策略调节电池系统的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系统内各电池包的电池包温度参数;
对于任一电池包,根据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及所述电池系统的系统电芯平均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调节所述电池包的温度。
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参数包括所述电池系统的电芯温度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电芯温度参数中的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
在第一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电芯温度参数中的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大于流量调节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增大冷却液流量,以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大于制冷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制冷降低冷却液温度,以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所述系统最低电芯温度小于制热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制热提升冷却液温度,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调节冷却液流量,以提升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第一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参数包括电芯温度参数和电池系统电流;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参数中的电池系统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
根据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及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
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及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获取与所述当前状态相匹配的温度阈值,所述温度阈值至少包括流量调节温度阈值、制冷温度阈值和制热温度阈值;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大于流量调节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增大冷却液流量,以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大于制冷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制冷降低冷却液温度,以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所述系统最低电芯温度小于制热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加热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冷却液,并调节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冷却液流量,以提升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第一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中的电池系统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包括:
在所述电池系统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且小于第二电流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为待机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大于零,且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的相反数;
在所述电池系统电流大于第三电流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为放电状态,所述第三电流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
在所述电池系统电流小于第四电流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为充电状态,所述第四电流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
在第一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还包括: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小于所述流量调节停止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停止增大冷却液流量,所述流量调节停止温度阈值小于所述流量调节温度阈值;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小于制冷停止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停止制冷,所述制冷停止温度阈值小于所述制冷温度阈值且大于所述流量调节温度阈值;
在所述系统最低电芯温度大于制热停止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停止制热,以及停止冷却液流量调节,所述制热停止温度大于所述制热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流量调节停止温度阈值。
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包括电池包平均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及所述电池系统的系统电芯平均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调节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包括:
比较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之间的大小;
在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大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温度调节系统增大所述电池包内的冷却液流量;
在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小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温度调节系统减小所述电池包内的冷却液流量。
在第一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大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温度调节系统增大所述电池包内的冷却液流量,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与所述系统电信平均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电池包内冷却液流量增大量;
所述在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小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温度调节系统减小所述电池包内的冷却液流量,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与所述系统电信平均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电池包内冷却液流量减小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内的程序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控制器;
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在第三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调节系统为液冷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获取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进一步根据获得的电池参数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并触发温度调节系统执行确定的温度调节策略以调整电池系统的温度。该方案应用于系统级控制器中,系统级控制器与温度调节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和协调控制,系统级控制器根据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进而控制温度调节系统执行该温度调节策略,最终实现温度调节系统根据电池参数调节电池系统的温度,因此,该方案实现了提高了电池系统的温度调节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区间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电池状态的电流区间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电池状态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个pack的冷却液流量调节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储能系统包括温度调节系统、电池包、系统控制器(System Controller Unit,SCU)。
在本申请着重以温度调节系统为液冷系统进行说明,液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冷凝器、加热器、水泵和温度控制器等。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温度调节系统还可以是其他类型冷媒,如风冷系统等,控制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电池包(Pack)包括电芯、冷却板、液冷支路管道、Pack控制器(BatteryManagement Unit,BMU)、电芯温度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等。
电磁阀包括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门,控制器等,通过控制电磁阀开度的大小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
电芯温度采样电路采集到对应Pack的电芯温度后传输至BMU,BMU根据该Pack的电芯温度计算得出对应Pack级的最高电芯温度、最低电芯温度,电芯平均温度,并发送至SCU。SCU作为系统的主控单元,承担对系统电芯温度的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各个Pack级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系统级的最高电芯温度,最低电芯温度,电芯平均温度等电芯温度参数,并由SCU根据系统级的电芯温度参数控制液冷系统,实现SCU与液冷系统的协调控制。
此外,SCU不限于系统控制器,还可以是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等主控制器等,此处不做限定。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系统级控制器(如,SCU)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电池参数包括电池系统的电芯温度参数,如电池系统的系统最高电芯温度、系统最低电芯温度和系统电芯平均温度。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电池参数可以包括电芯温度参数和电池系统电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包内设置有电芯温度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电芯温度采样电路采集电芯温度参数后传输至BMU,BMU可以计算出Pack级的最高电芯温度、Pack级的最低电芯温度和Pack级电芯平均温度,并将这几个电芯温度参数上传至系统级控制器SCU,SCU进一步计算出系统级最高电芯温度、系统最低电芯温度和系统电芯平均温度。
电流采样电路采样各个电池包的电流参数并传输至BMU,再由各个BMU将电流参数上传至SCU,SCU根据各个电池包的电流参数计算得到整个电池系统级的电流参数。
S120,根据电池参数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
在电池参数包括电池系统的电芯温度参数的应用场景中,根据电芯温度参数中的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
在电池参数包括电芯温度参数和电池系统电流应用场景中,S12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电池参数中的电池系统电流确定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当前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
2),根据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及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
温度调节策略包括:制热、流量调温、制冷,SCU根据电池参数确定最终的温度调节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温度调节系统即图1中的液冷系统
S130,控制温度调节系统执行温度调节策略,调节电池系统的温度。
例如,SCU确定出温度调节策略为制热后,控制温度调节系统进行制热。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获取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进一步根据获得的电池参数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并触发温度调节系统执行确定的温度调节策略以调整电池系统的温度。该方案应用于系统级控制器中,系统级控制器与温度调节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和协调控制,系统级控制器根据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进而控制温度调节系统执行该温度调节策略,最终实现温度调节系统根据电池参数调节电池系统的温度,因此,该方案实现了提高了电池系统的温度调节精度。
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区间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根据电池温度参数控制温度调节系统。本实施例以温度调节系统是液冷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范围包括6个温度阈值和7个控制区间,这6个温度阈值从小到依次为T1<T2<T3<T4<T5<T6,其中,T1大于电池低温保护点Tp_low,T6小于电池高温保护点Tp_high
其中,T1是液冷系统启动制热的温度点,即制热温度阈值,具体数值根据电池的低温限制确定;
T2是液冷系统停止制热的温度点,即制热停止温度阈值,T2与T1形成回差控制。
T3是液冷系统停止调节冷却液流量的温度点,即流量调节停止温度阈值,T3与T4形成回差控制。
T4是液冷系统启动冷却液流量的温度点,即流量调节温度阈值,T4的具体数值根据电池的高温限制确定。
T5是液冷系统停止制冷的温度,与T6形成回差控制。
T6是液冷系统启动制冷的温度,根据电池的高温限制确定。
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210,获取电池系统的系统最高电芯温度Tsys_max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Tsys_min
S220,判断系统最高电芯温度是否大于流量调节温度阈值T4且小于制冷温度阈值T6,如果是,则执行S230;如果否,则执行S280。
S230,控制液冷系统增加冷却液流量,以降低电池系统的温度。
当T6>Tsys_max>T4时,启动水泵,增加液冷系统冷却液流量,依靠冷却液循环散热降低电芯温度。
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调节液冷系统主管路上的电磁阀(即,主电磁阀)的开度,或者,水泵和主电磁阀协调控制的方式调节冷却液的流量。
S240,判断系统最高电芯温度是否大于制冷温度阈值T6,如果是,则执行S250;如果否,则执行S260。
S250,控制液冷系统制冷降低冷却液温度,以降低电池系统的温度。
当Tsys_max>T6时,仅依靠增加冷却液流量已经无法快速降低电池的温度,此时,需要启动液冷系统中的压缩机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从而降级电池的温度。
S260,判断Tsys_max是否小于制冷停止温度阈值T5,如果是,则执行S270;如果否,等待预设时长后返回执行S260。
S270,控制液冷系统停止制冷。
如果Tsys_max<T5,表明电芯温度已下降,此时关闭压缩机,仅依靠冷却液循环来实现降温。
S280,判断Tsys_max是否小于流量调节停止温度阈值T3,如果是,则执行S290;如果否,则执行S2100;
S290,控制液冷系统停止增加冷却液流量。
如果Tsys_max<T3,表明电芯温度已下降,此种情况下停止水泵,或主电磁阀恢复值增大前的开度。
在通过启动水泵增加冷却液流量的情况下,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向水泵下发停机指令;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先判断水泵是否处于启动状态,如果是,则控制水泵停机;如果否,则无需控制。
S2100,判断Tsys_max是否小于制热温度阈值T1,如果是,则执行S2110;如果否,则执行S2120。
S2110,控制液冷系统制热提高冷却液温度,并增大系统调节冷却液流量,以提升电池系统的温度。
如果Tsys_max<T1,表明电芯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进行加热以增加冷却液的温度,同时启动水泵增加冷却液的流量。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启动水泵和增大主电磁阀开度中的至少一个增加冷却液的流量,此处不再赘述。
S2120,判断Tsys_max是否大于制热停止温度阈值T2,如果是,则执行S2130;如果否,则等待预设时长后继续执行S2120。
S2130,控制液冷系统停止制热,以及停止增大冷却液流量。
如果Tsys_max>T2,表明电芯温度已上升至可以停止制热的范围,此时,控制加热器停机,同时,控制水泵停机,即,停止增大冷却液流量。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向加热器下发停机指令;而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先判断加热器是否处于启动状态,如果是,则控制加热器停机,如果否,则无需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将电池的温度控制范围划分成三个主要区间,即制热区间、流量调节区间、制冷区间。当系统最高电芯温度高于制冷区间对应的制冷温度阈值时,启动制热提升冷却液的温度,进而提升电芯温度;当系统最高温度高于流量调节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而小于制冷温度阈值时,增加冷却液流量以降低电芯温度。当系统最低电芯温度低于制热温度阈值时,控制液冷系统启动制热以提高冷却液温度,进而提高电芯温度。该方案依据电池系统的温度参数控制液冷系统执行相应的调温策略,从而提高储能电池的温度控制精度,进而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电池系统的不同状态,为设定不同的温度阈值,最终实现降低液冷系统能耗的目的。
参见图5和图6,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电池状态的电流区间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电池状态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设置有四个电流阈值分别是i1、i2、-i1、-i2,5个电流区间分别是充电识别区、回差识别区、待机识别区、回差识别区和放电识别区。
单个pack放电区间的判断:i1、i2为设定的单个液冷pack的放电状态判断电流值,大于i2判断为放电状态,小于i1判断为待机状态;irated为单个液冷pack允许的放电电流额定值;
单个pack充电区间的判断:-i1、-i2为设定的单个液冷pack的充电状态判断电流值,小于-i2判断为充电状态,大于-i1判断为待机状态;-irated为单个液冷pack允许的充电电流额定值。
本申请以储能系统中包括n个并联的电池包(pack)为例进行说明,其中n=1,2,3,4……,n为整数,则电池系统的电流阈值由小到大依次为:-i2*n、-i1*n、i1*n、i2*n。
如图6所示,电池状态确定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0,判断电池系统电流i是否大于等于第三电流阈值i2*n;如果是,则执行S350;如果否,则执行S320。
S320,判断电池系统电流i是否小于等于第四电流阈值-i2*n;如果是,则执行S360;如果否,则执行S330。
-i2*n中的负号表示电流方向与第三电流阈值i2*n的方向相反。
S330,判断电池系统电流i是否小于等于第二电流阈值i1*n;如果是,则执行S340;如果否,则返回执行S310。
S340,判断电池系统电流i是否大于等于第一电流阈值-i1*n;如果是,则执行S370;如果否,则返回执行S310。
-i1*n中的负号表示电流方向与第二电流阈值i1*n的电流方向相反。
S350,电池系统处于放电状态。
如果i≥i2*n,确定电池系统处于放电状态。
S360,电池系统处于充电状态。
如果i≤-i2*n,确定电池系统处于充电状态。
S370,电池系统处于待机状态。
其中,待机状态是指电池不处于充电状态,也不处于放电状态,电池处于静止状态,电池系统电流表现为小于某个设定区间。
如果-i1*n≤i≤i1*n,确定电池系统处于待机状态。
例如,一示例中,电池系统在待机状态下对温度的调节精度要求不高,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温度阈值的大小,例如,调高T6的数值,调低T1的数值等,从而降低液冷系统消耗的能量。
此外,如果-i2*n<i<-i1*n,或者,i1*n<i<i2*n,确定电池系统为上一运行状态不变。
例如,假设电池系统上一运行状态为充电状态,此时,如果存在-i2*n<i<-i1*n,则确定电池系统仍为充电状态。假设电池系统上一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如果-i2*n<i<-i1*n,则确定电池系统仍为待机状态。
又如,假设电池系统上一运行状态放电状态,此时,如果存在i1*n<i<i2*n,则确定电池系统仍为放电状态。假设电池系统上一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如果存在i1*n<i<i2*n,则确定电池系统仍为待机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三个不同状态分别设定的6个温度阈值可以不同,此种应用场景中,确定出电池系统的状态后,继续获取该状态对应的各个温度阈值,进一步利用图3所示流程调节电池温度,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根据电池系统电流确定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并获取当前状态对应的温度阈值,根据当前状态对应的温度阈值控制温度调节系统执行相应的温度调整策略,根据电池的不同状态对温度的不同需求,降低液冷系统的能耗。
按照上述的热管理方法实现了系统级的电芯温度控制,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主管道首尾两端的冷却液温度和流量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会导致不同电池包的液冷板的冷却液进口的温度和流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不同电池包之间的电芯温度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在上述的热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10,获取电池系统内各电池包的电池包温度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包温度参数包括电池包内各电芯的平均温度,即电池包平均温度,也即前述的pack级的电芯平均温度。
S420,对于任一电池包,根据电池包温度参数及电池系统的系统电芯平均温度,控制温度调节系统调节电池包的温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S420所示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比较电池包平均温度与系统电芯平均温度之间的大小;
以系统级电芯平均温度为基准,调整当前pack的冷却液流量,直到pack级电芯平均温度与系统级电芯平均温度之间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对于第n个pack而言,pack级电芯平均温度表示为Tn_avg,系统电芯平均温度表示为Tavg。
2)、在电池包平均温度大于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温度调节系统增大电池包内的冷却液流量;
如果Tn_avg>Tavg,则表明第n个pack的整体电芯温度高于系统电芯平均温度,此种情况需要增大该pack的冷却液流量,增大第n个pack与冷却液的热交换速度,以便降低第n个pack的电芯温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根据Tn_avg与Tavg的差值,确定出需要增大的冷却液流量。
3)、在电池包平均温度小于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温度调节系统减小电池包内的冷却液流量。
如果Tn_avg<Tavg,则表明第n个pack的整体电芯温度低于系统电芯平均温度,此种情况需要减小该pack的冷却液流量,减小pack与冷却液的热交换速度,以便增加第n个pack的电芯温度。
需要减小的冷却液流量可以通过Tn_avg与Tavg的差值计算得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增大和减小的量可以由PID控制器计算得到,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个pack的冷却液流量调节控制流程。
如图8所示,计算Tn_avg-Tavg的差值为△Tn,PID控制器根据△Tn得到需要增大或减小的流量,即△Q;其中,若△Tn为正值,则△Q为正值,表明需要增大流量;若△Tn为负值,则△Q为负值,表明需要减小流量。
假设第n个pack的液冷板进口的电磁阀的默认开度是Q0,因此,电磁阀的最终流量Q=Q0+△Q。
冷却液流量通过调节pack内液冷版的电磁阀的阀门开度实现,例如,电磁阀通过自身传感器调节对应的开度实现流量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通过调节各个独立电池包内的冷却液流量,实现各个电池包的电芯温度均衡,提高了整个电池系统的温度均衡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是储能系统的系统控制器,或者,系统BMS等主控制器,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内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替代或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各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装置及终端中的模块和子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子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子模块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模块,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或子模块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子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或子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或子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或子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或子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或子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子模块的形式实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系统级控制器,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采样电路采集到所述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后,将电池参数传输至电池包控制器BMU,由各个BMU将电池参数上传至所述系统级控制器,使得所述系统级控制器获取所述电池系统的电池参数;
根据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
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执行所述温度调节策略,调节电池系统的温度;
所述电池参数包括电芯温度参数和电池系统电流;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参数中的电池系统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
根据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及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所述温度调节策略包括:制热、流量调温、制冷;
其中,在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按照所述温度调节策略调节电池系统的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系统内各电池包的电池包温度参数;
对于任一电池包,根据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及所述电池系统的系统电芯平均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调节所述电池包的温度;
其中,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包括电池包平均温度;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为电池包内各电芯的平均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及所述电池系统的系统电芯平均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调节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包括:
比较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之间的大小;
在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大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电池包内冷却液流量增大量;
在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小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池包平均温度与所述系统电芯平均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电池包内冷却液流量减小量;
其中,基于PID控制器计算得到所述电池包内冷却液流量增大量和所述电池包内冷却液流量减小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参数包括所述电池系统的电芯温度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电芯温度参数中的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芯温度参数中的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大于流量调节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增大冷却液流量,以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大于制冷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制冷降低冷却液温度,以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所述系统最低电芯温度小于制热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制热提升冷却液温度,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调节冷却液流量,以提升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及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和系统最低电芯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获取与所述当前状态相匹配的温度阈值,所述温度阈值至少包括流量调节温度阈值、制冷温度阈值和制热温度阈值;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大于流量调节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增大冷却液流量,以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大于制冷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制冷降低冷却液温度,以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在所述系统最低电芯温度小于制热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加热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冷却液,并调节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冷却液流量,以提升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中的电池系统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包括:
在所述电池系统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且小于第二电流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为待机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大于零,且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的相反数;
在所述电池系统电流大于第三电流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为放电状态,所述第三电流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
在所述电池系统电流小于第四电流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状态为充电状态,所述第四电流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策略,还包括: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小于所述流量调节停止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停止增大冷却液流量,所述流量调节停止温度阈值小于所述流量调节温度阈值;
在所述系统最高电芯温度小于制冷停止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停止制冷,所述制冷停止温度阈值小于所述制冷温度阈值且大于所述流量调节温度阈值;
在所述系统最低电芯温度大于制热停止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停止制热,以及停止冷却液流量调节,所述制热停止温度大于所述制热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流量调节停止温度阈值。
7.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内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8.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控制器;
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为液冷系统。
CN202110360474.7A 2021-04-02 2021-04-02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Active CN113097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0474.7A CN113097597B (zh) 2021-04-02 2021-04-02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0474.7A CN113097597B (zh) 2021-04-02 2021-04-02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597A CN113097597A (zh) 2021-07-09
CN113097597B true CN113097597B (zh) 2023-02-03

Family

ID=7667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0474.7A Active CN113097597B (zh) 2021-04-02 2021-04-02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7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23939B (zh) * 2023-12-19 2024-03-05 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电芯均温系统
CN117458011B (zh) * 2023-12-22 2024-04-23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性能评估模型以及性能评估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03536A (ja) * 2013-04-01 2014-10-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システムの温度制御方法
CN105978068A (zh) * 2016-05-26 2016-09-28 江苏深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CN106663944A (zh) * 2014-08-21 2017-05-10 索尼公司 电存储系统
CN208111632U (zh) * 2018-04-17 2018-11-16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8478520U (zh) * 2018-02-02 2019-02-05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城市客车动力电池温控系统
JP2020017358A (ja) * 2018-07-23 2020-0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電池温調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CN111162345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安徽星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的充放电温度调节装置
CN111478387A (zh) * 2020-04-09 2020-07-31 苏州桑倍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111641004A (zh) * 2020-06-24 2020-09-0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温控方法和能量管理系统
CN112133979A (zh) * 2020-09-21 2020-12-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389B (zh) * 2013-11-29 2016-01-20 深圳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式微网电池储能系统用温度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323519A (zh) * 2019-06-28 2019-10-1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106410B (zh) * 2019-12-26 2022-06-21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新型动力电池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03536A (ja) * 2013-04-01 2014-10-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システムの温度制御方法
CN106663944A (zh) * 2014-08-21 2017-05-10 索尼公司 电存储系统
CN105978068A (zh) * 2016-05-26 2016-09-28 江苏深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CN208478520U (zh) * 2018-02-02 2019-02-05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城市客车动力电池温控系统
CN208111632U (zh) * 2018-04-17 2018-11-16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系统
JP2020017358A (ja) * 2018-07-23 2020-0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電池温調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CN111162345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安徽星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的充放电温度调节装置
CN111478387A (zh) * 2020-04-09 2020-07-31 苏州桑倍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111641004A (zh) * 2020-06-24 2020-09-0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温控方法和能量管理系统
CN112133979A (zh) * 2020-09-21 2020-12-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597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4368B2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2397748B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97597B (zh)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CN108808161B (zh) 一种电动大巴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管理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3036261A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15268536B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598659A (zh) 一种电池包回路的水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976376A (zh) 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16799355A (zh) 一种浸没式储能电站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605098A (zh) 一种车辆的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CN114188566A (zh)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热管理系统、燃料电池
WO2024198565A1 (zh) 储能电池包的温度管理方法及储能电池包的温度管理装置
CN117613466A (zh) 储能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80666B (zh) 一种数据中心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7331387A (zh) 一种液冷储能单元的温控方法
JP2008091314A (ja) 燃料電池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冷却媒体制御方法
CN113859049B (zh)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296486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CN115133068A (zh) 基于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产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791166A (zh) 热回收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13793952A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低温启动控制方法、装置
CN117673407A (zh) 燃料电池温度失控调节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507943B (zh) 确定电池进水口温度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5136B (zh) 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42338A (zh) 一种热管理策略寻优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