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3402A -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3402A
CN113093402A CN202110411449.7A CN202110411449A CN113093402A CN 113093402 A CN113093402 A CN 113093402A CN 202110411449 A CN202110411449 A CN 202110411449A CN 113093402 A CN113093402 A CN 113093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th
parallax
display
light emitting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14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3402B (zh
Inventor
林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14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3402B/zh
Priority to TW110114059A priority patent/TWI779564B/zh
Priority to US17/318,145 priority patent/US12028508B2/en
Publication of CN113093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3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3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3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73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forward-backward translational head movements, i.e. longitudinal mov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1Construction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系一种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立体显示系统包括立体显示器及深度传感器,其中立体显示器包括立体显示模组及视差光学模组,立体显示模组包括交错设置的复数个第一深度显示部及复数个第二深度显示部,视差光学模组对应于各第一深度显示部及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视差光学部及第二视差光学部,深度传感器电连接立体显示模组,并侦测用户与立体显示器之间的距离,而选择由全部的第一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一视差影像,或者由全部的第二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二视差影像,令用户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经由第一视差光学部或第二视差光学部观看到由的立体成像。

Description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显示器及显示系统,尤指一种显示器或显示系统可以输出不同视角的视差影像,进而在人眼距离显示器或显示系统的不同距离形成的立体影像。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在大多数显示应用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后续接班的显示器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Quantum Dot LED)也备受注目,但是发展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器依旧为许多厂商追求的对象。
Micro-LED显示器具有宽广色域,高亮度,低功耗,出色的稳定度和长寿命,宽视角,高动态范围,高对比度度,快速刷新率,透明性等优点,都让厂商感觉到这一技术的独特价值性。
根据产业预估,应用在汽车的Micro-LED显示器将于二至三年进入商业化阶段。尤其链接透明显示的应用,各厂商纷纷展出相关Micro-LED显示器于透明显示上的应用与成果。
随着透明显示器的透视(See Through)的特点,人眼可穿透显示器看到背后的景物,来实现传统显示器的无法达成的应用方式,比如与透明显示器背后实体景物的实体影像与透明显示器的虚拟图像融合应用技术。但是因为透明显示器所显示的虚拟图像与远方的实体影像并非于同一距离,所以在人眼同时观看实体影像与虚拟图像的时候,容易造成眼睛能看清楚虚拟图像,而远方实体景物的实体影像就变得模糊的问题,因此很难具有良好的实体影像与虚拟图像融合的感受应用。
进一步针对前述问题探讨其原因,系眼球由睫状肌控制收缩或放松水晶体,进行调焦作用会回传大脑传递远近的线索,所以针对不同距离的物体,所对应的调焦(Accommodation)就不同。当物体在对的调焦(Accommodation)的距离时,物体的影像才会正确地到达视网膜的位置,才能看清楚影像。
基于前述原因,眼睛针对不同深度位置的影像会自动调焦功能,造成看清楚虚拟图像,而实体影像就变得模糊的问题,因此,若要改善实体影像与虚拟图像融合的问题,就必须从透明显示器上着手,以期改善透明显示器上解决实体影像与虚拟图像融合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系为了使得立体显示器输出不同深度位置可以观察到的立体成像,改善实体影像与虚拟图像融合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之目的,系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立体显示模组及视差光学模组,立体显示模组包括基板及复数个发光组件,各发光组件系设在基板上,所有的发光组件以棋盘格式交错排列划分成复数个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复数个第二深度显示部,视差光学模组包括复数个第一视差光学部及复数个第二视差光学部,其中所有的第一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一视差影像,全部的第二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二视差影像,而各第一视差光学部分别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光输出侧,使得第一视差影像经过第一视差光学部能被用户在距离立体显示器的第一深度位置观看,而在使用者的双眼中组成第一立体成像,且各第二视差光学部分别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光输出侧,使得第二视差影像经过第二视差光学部能被用户在距离立体显示器的第二深度位置观看,而在使用者的双眼中组成形成第二立体成像。
其中,第一视差影像或第二视差影像各为一帧画面,此帧画面系让使用者的双眼看到具有深度差异的第一视差影像及第二视差影像,以令用户可以看到第一立体成像或第二立体成像。
其中,每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或第二深度显示部显示各帧画面一部份的像素。
其中,各发光组件系包括复数个红色发光组件、绿色微发光组件及蓝色发光组件,而各像素系分别包括其中一个红色发光组件、其中一个绿色发光组件及其中一个蓝色发光组件,且各发光组件系为微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或者是有机发光二极管。
其中,各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各第二深度显示部皆以矩阵排列划分九个视角区,且各视角区内分别具有其中至少二个像素,各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内其中一个像素输出第一视差影像中的左眼影像,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内其中一个像素输出第二视差影像中的左眼影像,各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内另一个像素输出第一视差影像中的右眼影像,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内另一个像素输出第二视差影像中的右眼影像。
其中,各第一视差光学部系分别包括第一出光层及第一光学修正层,其中第一出光层系设在所对应的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出光侧,第一出光层之厚度系依照所对应的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发光组件之出光角度及第一深度位置而设置,第一光学修正层系设在第一出光层的出光侧,第一光学修正层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系依照所选用的材料之折射率、投射到第一深度位置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视角区而设置。
其中,各第二视差光学部分别包括第二出光层及第二光学修正层,第二出光层系设在所对应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出光侧,第二出光层之厚度系依照所对应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发光组件之出光角度及第二深度位置而设置,第二光学修正层系设在第二出光层的出光侧,第二光学修正层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系依照所选用的材料之折射率、投射到第二深度位置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视角区而设置。
其中,视差光学模组在第一光学修正层与第二光学修正层的上方可以设置填平层。
其中,各第一视差光学部及各第二视差光学部分别调整各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使得各视角区7的视角出光方向与所在方位相同。
其中,各视角区的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经过各第一视差光学部及各第二视差光学部的投射方向,系分别为中央位置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正前方,中间一列左侧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中间偏左方的方向,中间一列右侧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中间偏右方,左上方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左上方的方向,中央位置上方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中间往上的方向,右上方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右上方的方向,左下方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左下方的方向,中央位置下方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中间往下的方向,右下方的视角区的投射方向朝向右下方的方向。
其中,第一光学修正层设有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单元,各第一微结构单元之形状配合所对应其中一个像素,第二光学修正层设有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单元,各第二微结构单元之形状配合所对应其中一个像素。
其中,第一视差光学部与第二视差光学部的对角第一视差光学部或第二视差光学部的对角尺寸系为以下列公式:
L=D×tan(a/60)
其中,L为第一视差光学部或第二视差光学部的对角尺寸(单位:英吋),D为人眼距离立体显示器的距离(单位:英吋),a为人眼分辨视角(单位:角分)。
其中,视差光学模组在第一光学修正层及第二光学修正层的上方设置填平层,使得立体显示器的表面平坦化。
本发明系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一立体基板上设置复数个发光组件成为立体显示模组,其中所有的发光组件以棋盘格式交错排列划分为复数个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复数个第二深度显示部,在立体显示模组的发光侧设置封装材料,以一压印模具,对封装材料进行压印,将压印模具从封装材料移除,使得封装材料制作成视差光学模组,视差光学模组包括复数个第一视差光学部及复数个第二视差光学部,其中各第一视差光学部分别对应设置在相对其中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光输出侧,各第二视差光学部分别对应设置在相对其中一个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光输出侧。
其中,全部的第一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一视差影像,全部的第二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二视差影像,且第一视差影像与第二视差影像各为一帧画面,各帧画面系令使用者看到第一视差影像及第二视差影像,进而在双眼内成为第一立体成像或第二立体成像。
其中,每一第一深度显示部或每一第二深度显示部相当于显示各帧画面的其中一部份的像素。
其中,各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各第二深度显示部皆以矩阵排列划分九个视角区,且各视角区内分别具有其中至少二个该像素,各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内其中一个像素输出第一视差影像中的左眼影像,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内其中一个像素输出第二视差影像中的右眼影像,各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内另一个像素输出第一视差影像中的右眼影像,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视角区内另一个像素输出第二视差影像中的右眼影像。
其中,压印模具将各第一视差光学部进一步制作成的第一出光层及第一光学修正层,第一出光层系设在对应其中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出光侧,第一出光层之厚度系依照所对应的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发光组件之出光角度及第一深度位置而设置,第一光学修正层系设在第一出光层的出光侧,第一光学修正层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系依照所选用的材料之折射率、投射到第一深度位置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视角区而设置。
其中,压印模具将各第二视差光学部进一步制作成的第二出光层及第二光学修正层,第二出光层系设在对应其中一个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出光侧,第二出光层之厚度系依照所对应的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发光组件之出光角度及第二深度位置而设置,第二光学修正层系设在第二出光层的出光侧,第二光学修正层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系依照所选用的材料之折射率、投射到第二深度位置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视角区而设置。
其中,压印模具将第一光学修正层系进一步制成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单元,各第一微结构单元之形状配合所对应其中一个像素,第二视差光学部的光学修正层系进一步制成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单元,各第二微结构单元之形状配合所对应其中一个像素。
本发明系一种立体显示系统,包括立体显示器及深度传感器,其中立体显示器之结构形状及连接关系如前文所述,而深度传感器电连接立体显示模组,并侦测用户与立体显示器之间的深度距离而产生深度讯号,立体显示器接收即根据深度讯号而选择由第一深度显示部输出第一视差影像或由第二深度显示部输出第二视差影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以第一深度显示部输出第一视差影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以第二深度显示部输出第二视差影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输出第一视差影像被用户观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输出第二视差影像被用户观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或第二深度显示部的视角区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视差光学部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视差光学部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各视角区投射方向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立体显示模组
2:视差光学模组
10:基板
12:发光组件
120:第一深度显示部
122:第二深度显示部
20:第一视差光学部
200:第一出光层
202:第一光学修正层
2020:第一微结构单元
22:第二视差光学部
220:第二出光层
222:第二光学修正层
2220:第二微结构单元
3:第一视差影像
4:第二视差影像
5:第一立体成像
6:第二立体成像
7:视角区
70:像素
8:填平层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t3:第三厚度
A:立体显示器
B:实体影像
C:深度传感器
D1:第一深度位置
D2:第二深度位置
D3:第一景深位置
D4:第二景深位置
R1:第一光学修正层的表面曲率
R2:第二光学修正层的表面曲率
S101~S104: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系一种立体显示器,请参阅图1所示,立体显示器A包括立体显示模组1及视差光学模组2,立体显示模组1包括基板10及复数个发光组件12,各发光组件12系设在基板10上,所有的发光组件12以棋盘格式交错排列划分成复数个第一深度显示部120及与复数个第二深度显示部122,全部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如图2中画斜线的方格的部分)共同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如图4所示),全部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如图3中画斜线的方格的部分)共同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如图5所示),视差光学模组2包括复数个第一视差光学部20及复数个第二视差光学部22,其中各第一视差光学部20对应设置在相对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的光输出侧,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对应设置在相对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光输出侧。
请参阅图4所示,当立体显示器A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如图4中的的左侧蜜蜂影像及右侧蜜蜂影像)时,用户在距离立体显示器A的第一深度位置D1观看到第一视差影像3,而且第一视差影像3在用户的双眼内形成第一立体成像5。请参阅图5所示,当立体显示器A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如图4中的的左侧蜜蜂影像及右侧蜜蜂影像)时,用户在距离立体显示器A的第二深度位置D2观看到第二视差影像4,而且第二视差影像4在用户的双眼内形成第二立体成像6,进一步而言,若基板10为透明基板,请参阅图4所示,当使用者的双眼内形成第一立体成像5的同时,实际上使用者的双眼系看穿立体显示器A,并如同在第一景深位置D3上看到第一立体成像5与实际景物的实体影像B融合的影像,请参阅图5所示,而当使用者的双眼内形成第二立体成像6的同时,实际上使用者的双眼系看穿立体显示器A,并如同在第二景深位置D4上看到第二立体成像6与实际景物的实体影像B融合的影像。
在本发明中,第一视差影像3或第二视差影像4皆为呈现不同深度的一帧画面,此帧画面系让使用者的双眼看到第一视差影像3及第二视差影像4,以在用户的双眼内成为第一立体成像5或第二立体成像6。又,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第一视差影像3或第二视差影像4系由所有第一深度显示部120或所有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输出,且第一视差影像3与第二视差影像4不会同时输出,由于每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120或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相当于显示各帧画面的一部份的像素70,而且每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120或第二深度显示部122极小,人眼无法分辨此种差异,所以人眼看到的第一立体成像5或第二立体成像6系为完成的画面。
在本发明中,各发光组件12系可为立体微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或者是有机发光二极管,使得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及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由各自的发光二极管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或第二视差影像4。
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6所示,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及与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皆以矩阵排列划分九个视角区7,且各视角区7内分别具有其中至少二个像素70,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的各视角区7内其中一个像素70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中的左眼影像,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各视角区7内其中一个像素70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中的左眼影像,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的各视角区7内另一个像素70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中的右眼影像,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各视角区7内另一个像素70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中的右眼影像。
在本发明中,各发光组件12系包括复数个红色发光组件、绿色微发光组件及蓝色发光组件,而各像素70系分别包括其中一个红色发光组件、其中一个绿色发光组件及其中一个蓝色发光组件,且各发光组件12系为微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或者是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7所示,各第一视差光学部20系分别包括第一出光层200及第一光学修正层202,各第一出光层200系设在对应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的出光侧,第一光学修正层202系设在第一出光层200的出光侧,其中第一出光层200之厚度t1系依照所对应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的各发光组件12之出光角度及第一深度位置D1而设置,第一光学修正层202的厚度t3及其表面曲率R1,系依照所选用的材料之折射率、投射到第一深度位置D1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视角区7而设置,藉以达到输出所需的第一视差影像3的目的。
请参阅图8所示,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分别包括第二出光层220及第二光学修正层222,第二出光层220系设在对应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出光侧,各第二光学修正层222系设在各该第二出光层220的出光侧,其中第二出光层220之厚度t2系依照所对应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各发光组件12之出光角度及第二深度位置D2而设置,第二光学修正层222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R2,系依照所选用的材料之折射率、投射到第二深度位置D2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视角区7而设置,藉以达到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之目的。
再者,由于第一视差光学部20与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需要配合上述的条件制作,因此第一视差光学部20与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的形状、厚度将有所不同,通常而言,远视距透镜高度设计低于近视距透镜高度设计,请参阅图1所示,假设第一视差光学部20为近视距透镜,而第二视差光学部22为远视距透镜,因此,第一视差光学部20的厚度大于第二视差光学部22。为了使得立体显示器A的表面平坦化,故视差光学模组2在第一光学修正层202与第二光学修正层222的上方可以设置填平层8(请参阅图1所示),用以填平第一光学修正层202与第二光学修正层222之间的高度差,达到表面平坦化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9所示,各第一视差光学部20及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分别调整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与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使得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与其所在方位相同。进一步而言,各视角区7的各发光组件12所发出的光线经过各第一视差光学部20及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的投射方向,系分别为如后所述,其中中央位置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正前方,中间一列左侧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中间偏左方的方向,中间一列右侧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中间偏右方,左上方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左上方的方向,中央位置上方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中间往上的方向,右上方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右上方的方向,左下方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左下方的方向,中央位置下方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中间往下的方向,右下方的视角区7的投射方向朝向右下方的方向。再者,各第一视差光学部20及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藉由第一视差光学部20与第二视差光学部22的各视角区7,使得第一视差光学部20与第二视差光学部22可以提供比起传统透视显示器更大的3D影像视野范围(大于170度),同时可以降低因为视角的不足导致各影像串扰的问题及立体影像模糊问题。
再者,请参阅图1、图7、图8所示,第一光学修正层202设有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单元2020,各第一微结构单元2020之形状配合所对应其中一个像素70,第二光学修正层222设有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单元2220,各第二微结构单元2220之所对应其中一个像素,其中各第一微结构单元2020及各第二微结构单元2220系为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又第一光学修正层202的表面曲率R1进一步所指的是各第一微结构单元2020的表面曲率,第二光学修正层222的表面曲率R2进一步所指的是各第一微结构单元2020的表面曲率,再者,各第一光学修正层202的表面曲率R1的中心点位置,系为各第一出光层200相对各像素70的中央垂直投影位置,各第二光学修正层222的表面曲率R2的中心点位置,系为各第二出光层220相对各像素70的中央垂直投影位置。
在本发明中,第一视差光学部20与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的对角尺寸依据用户观看屏幕不可判别邻近第一微结构单元2020与第二微结构单元2220的距离进行设计,进一步而言,第一视差光学部20或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的对角尺寸如系以下列公式:
L=D×tan(a/60)
其中,L为第一视差光学部20或第二视差光学部22的对角尺寸(单位:英吋),D为人眼距离立体显示器A的距离(单位:英吋),a为人眼分辨视角(单位:角分),角分(minute ofangle,简称MOA),是量度平面角的单位,完整的圆周分为360度圆心角,每1度等于60分,每1分等于60秒。
本发明系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请参阅图10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S101)在一基板10上设置复数个发光组件12成为立体显示模组1,其中所有的发光组件12以棋盘格式交错排列划分为复数个第一深度显示部120及与复数个第二深度显示部122;
(S102)在立体显示模组1的发光侧设置封装材料;
(S103)以压印模具,对封装材料进行压印;
(S104)将压印模具从封装材料上移除,藉以制作成视差光学模组2,视差光学模组2包括复数个第一视差光学部20及复数个第二视差光学部22,其中各第一视差光学部20分别对应设置在相对其中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120的光输出侧,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分别对应设置在相对其中一个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光输出侧。
在本发明中,第一视差影像3系由所有第一深度显示部120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系由所有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输出,每一个第一深度显示部120或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系显示各帧画面的一部份的像素70。
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及与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皆以矩阵排列划分九个视角区7,且各视角区7内分别具有至少其中二个像素70,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的各视角区7内其中一个像素70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中的左眼影像,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各视角区7内其中一个像素70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中的双眼的左眼影像,各第一深度显示部120的各视角区7内另一个像素70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中的右眼影像,各第二深度显示部122的各视角区7内另一个像素70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中的右眼影像。
在本发明中,压印模具将各第一视差光学部20进一步制作成的如前述的第一出光层200及第一光学修正层202,而各第二视差光学部22进一步制作成的如前述的第二出光层220及第二光学修正层222,又第一光学修正层202系进一步制成如前述的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单元2020,第二光学修正层222系进一步制成前述的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单元2220,各视角区7内的各发光组件12的投射方向亦如前述所言,故不再赘述。
另外,如前所述第一光学修正层202与第二光学修正层222的高度有高低差,因此,本发明在完成步骤104之后,再制作填平层8于第一光学修正层202与第二光学修正层222之上,使得立体显示器A的表面平坦化。
请参阅图4及图5,本发明系一种立体显示系统,包括如前述的立体显示器A及深度传感器C,其中立体显示器A之结构形状及连接关系如前文所述,而深度传感器C电连接立体显示模组1,并侦测用户与立体显示器A之深度距离而产生深度讯号,立体显示器A接收即根据深度讯号而选择由第一深度显示部120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或者由第二深度显示部122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
举例而言,当深度传感器C感测到使用者与立体显示器A之间的深度未超过第一深度位置D1,此时立体显示模组1根据所接收到的深度讯号,皆是以选择由第一深度显示部120输出第一视差影像3,而当深度传感器C感测到使用者与立体显示器A之间的深度超过第一深度位置D1,但未超过第二深度位置D2时,立体显示模组1根据所接收到的深度讯号,皆是以选择由第二深度显示部122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但当深度传感器C感测到使用者与立体显示器A之间的深度超过第二深度位置D2,系可以维持输出第二视差影像4,或者选择输出显示提示画面,提示画面中以图文提示使用者前进到第二深度位置D2之内。
据上所述,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深度位置提供不同的视差影像,让用户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接收第一视差影像3或第二视差影像4,而产生第一立体成像5或第二立体成像6,进而让第一立体成像5或第二立体成像6可以与不同位置上的实体影像B配合,而使得第一立体成像5或第二立体成像6可以栩栩如生的结合实体影像B,达到较佳的视觉效果。
上列详细说明系针对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之具体说明,惟前述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之专利范围中。

Claims (20)

1.一种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体显示模组,包括:
基板;及
复数个发光组件,各该发光组件设在所述基板上,所有的所述发光组件以棋盘格式交错排列划分成复数个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复数个第二深度显示部,全部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一视差影像,全部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二视差影像;
视差光学模组,包括:
复数个第一视差光学部,各所述第一视差光学部分别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光输出侧,使得所述第一视差影像能被用户在距离所述立体显示器的第一深度位置观看,而在使用者的双眼中组成第一立体成像;
复数个第二视差光学部,各所述第二视差光学部分别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光输出侧,使得所述第二视差影像能被用户在距离所述立体显示器的第二深度位置观看,而在使用者的双眼中组成第二立体成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视差影像与所述第二视差影像各为一帧画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或每一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相当于显示各所述帧画面的其中一部份的像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皆以矩阵排列划分九个视角区,且各所述视角区内分别具有其中至少二个所述像素,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视角区内其中一个所述像素输出所述第一视差影像中的左眼影像,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视角区内其中一个所述像素输出所述第二视差影像中的左眼影像,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视角区内另一个所述像素输出所述第一视差影像中的右眼影像,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视角区内另一个所述像素输出所述第二视差影像中的右眼影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复数个红色发光组件、绿色微发光组件及蓝色发光组件,而且各所述像素分别包括其中一个所述红色发光组件、其中一个所述绿色发光组件及其中一个所述蓝色发光组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各所述发光组件为微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或者是有机发光二极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各所述第一视差光学部分别包括:
第一出光层,设在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出光层的厚度依照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角度及所述第一深度位置而设置;及
第一光学修正层,设在所述第一出光层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光学修正层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依照所选用的材料的折射率、投射到所述第一深度位置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所述视角区而设置;
各所述第二视差光学部分别包括:
第二出光层,设在对应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出光层的厚度依照所对应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角度及第二深度位置而设置;及
第二光学修正层,设在所述第二出光层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光学修正层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依照所选用的材料的折射率、投射到所述第二深度位置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所述视角区而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各所述第一视差光学部及各所述第二视差光学部分别调整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与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视角区的投射方向,使得各所述视角区的投射方向与其所在方位相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光学修正层设有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单元,各所述第一微结构单元的形状配合所对应其中一个所述像素,所述第二光学修正层设有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单元,各第二微结构单元的形状所对应其中一个所述像素。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视差光学部与所述第二视差光学部的对角尺寸为下列公式:
L=D×tan(a/60)
其中,L为所述第一视差光学部或所述第二视差光学部的对角尺寸,D为人眼距离所述立体显示器的距离,a为人眼分辨视角。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所述视差光学模组在所述第一光学修正层与所述第二光学修正层的上方设置填平层。
12.一种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所述立体显示器;及
深度传感器,所述深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立体显示模组;
其中所述深度传感器侦测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立体显示器的深度距离而产生一深度讯号,所述立体显示器接收即根据所述深度讯号而选择由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输出所述第一视差影像,或者由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输出所述第二视差影像。
13.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在立体基板上设置复数个发光组件成为立体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立体显示模组以棋盘格式交错排列划分为复数个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复数个第二深度显示部;
在所述立体显示模组的发光侧设置封装材料;
以压印模具,对所述封装材料进行压印;
将所述压印模具从所述封装材料移除,使得所述封装材料制作成视差光学模组,所述视差光学模组包括复数个第一视差光学部及复数个第二视差光学部,其中各所述第一视差光学部对应设置在相对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光输出侧,各所述第二视差光学部对应设置在相对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光输出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全部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一视差影像,全部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共同输出第二视差影像,且所述第一视差影像与所述第二视差影像各为一帧画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或每一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相当于显示各所述帧画面的其中一部份的像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及与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制成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九个视角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压印模具将各所述第一视差光学部进一步制作成的结构如下:
第一出光层,设在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出光层的厚度依照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角度及第一深度位置而设置;及
第一光学修正层,系设在所述第一出光层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光学修正层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依照所选用的材料的折射率、投射到所述第一深度位置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所述视角区而设置;
各所述第二视差光学部进一步所制作成的结构如下:
第二出光层,设在对应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出光层的厚度依照所对应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角度及第二深度位置而设置;及
第二光学修正层,设在所述第二出光层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光学修正层的厚度及其表面曲率,依照所选用的材料的折射率、投射到所述第二深度位置的用户的左眼及右眼以及各所述视角区而设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压印模具将各所述第一视差光学部及各所述第二视差光学部制作成分别调整各所述第一深度显示部与各所述第二深度显示部的各所述视角区的投射方向,使得各所述视角区的投射方向与其所在方位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压印模具将所述第一光学修正层进一步制成复数个第一微结构单元,各所述第一微结构单元的形状配合所对应其中一个像素,且所述压印模具将所述第二光学修正层进一步制成复数个第二微结构单元,各第二微结构单元的形状所对应其中一个所述像素。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制作成所述视差光学模组之后,再制作一填平层于所述视差光学模组之上。
CN202110411449.7A 2021-04-16 2021-04-16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 Active CN113093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1449.7A CN113093402B (zh) 2021-04-16 2021-04-16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
TW110114059A TWI779564B (zh) 2021-04-16 2021-04-20 立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與立體顯示系統
US17/318,145 US12028508B2 (en) 2021-04-16 2021-05-12 Stereoscopic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1449.7A CN113093402B (zh) 2021-04-16 2021-04-16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3402A true CN113093402A (zh) 2021-07-09
CN113093402B CN113093402B (zh) 2022-12-02

Family

ID=7667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1449.7A Active CN113093402B (zh) 2021-04-16 2021-04-16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028508B2 (zh)
CN (1) CN113093402B (zh)
TW (1) TWI779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1413B (zh) * 2022-10-12 2024-02-01 大陸商廣州立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超穎透鏡以及影像感測器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26891A (ko) * 1999-09-09 2001-04-06 구자홍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N1361993A (zh) * 1998-05-27 2002-07-31 斯夫亚托斯拉夫·伊万诺维奇·阿森尼奇 立体系统
US20040001139A1 (en) * 2000-08-30 2004-01-01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system
CN1892287A (zh) * 2005-06-29 2007-01-10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显示器件
TW201044020A (en) * 2009-06-10 2010-12-16 Au Optronics Corp 3D display and 3D display system
JP2011053564A (ja) * 2009-09-03 2011-03-17 Nikon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10228049A1 (en) * 2010-03-12 2011-09-22 Yuri Kazakevich Stereoscopic visualization system
CN102376207A (zh) * 2011-10-31 2012-03-1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Led立体显示屏及制作方法、显示系统和显示方法
JP5127973B1 (ja) * 2011-10-21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処理装置、映像処理方法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CN106291960A (zh) * 2016-10-25 2017-01-04 南京大学 能多距离观看的立体视检查方法和装置
CN106454307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针对多个用户的光场渲染的方法和设备
CN106959483A (zh) * 2017-06-01 2017-07-18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膜及立体显示装置
TW201743110A (zh) * 2016-06-08 2017-12-16 國立交通大學 立體顯示屏幕以及立體顯示系統
CN107728244A (zh) * 2017-11-01 2018-02-23 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裸眼3d印刷的狭缝光栅制作方法
CN107884940A (zh) * 2017-11-28 2018-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图像立体显示方法
CN109644261A (zh) * 2016-08-04 2019-04-16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单一深度追踪调节-聚散解决方案
CN109725429A (zh) * 2019-03-06 2019-05-07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实聚混合成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10346937A (zh) * 2019-07-23 2019-10-1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后置式头戴虚拟现实显示设备
CN111856773A (zh) * 2019-04-26 2020-10-30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212229355U (zh) * 2020-07-21 2020-12-25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柔性屏的立体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5180B1 (ko) * 2009-06-23 2018-09-04 시리얼 테크놀로지즈 에스.에이. 선형적으로 평행하게 배열된 전극들에 기초한 가변 회절 소자를 포함한, 2차원 및/또는 3차원 이미지 내용을 표시하기 위한 디스플레이용 광 변조 장치
KR101280636B1 (ko) * 2010-07-29 2013-07-01 주식회사 팬택 능동형 입체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3293686A (zh) * 2012-02-22 2013-09-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器
US20160139422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Innolux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11552093B (zh) * 2020-06-05 2022-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619829B2 (en) * 2020-12-10 2023-04-04 Lumileds Llc Line pattern projections for three dimension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1993A (zh) * 1998-05-27 2002-07-31 斯夫亚托斯拉夫·伊万诺维奇·阿森尼奇 立体系统
KR20010026891A (ko) * 1999-09-09 2001-04-06 구자홍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US20040001139A1 (en) * 2000-08-30 2004-01-01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system
CN1892287A (zh) * 2005-06-29 2007-01-10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显示器件
TW201044020A (en) * 2009-06-10 2010-12-16 Au Optronics Corp 3D display and 3D display system
JP2011053564A (ja) * 2009-09-03 2011-03-17 Nikon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10228049A1 (en) * 2010-03-12 2011-09-22 Yuri Kazakevich Stereoscopic visualization system
JP5127973B1 (ja) * 2011-10-21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処理装置、映像処理方法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CN102376207A (zh) * 2011-10-31 2012-03-1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Led立体显示屏及制作方法、显示系统和显示方法
CN106454307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针对多个用户的光场渲染的方法和设备
TW201743110A (zh) * 2016-06-08 2017-12-16 國立交通大學 立體顯示屏幕以及立體顯示系統
CN109644261A (zh) * 2016-08-04 2019-04-16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单一深度追踪调节-聚散解决方案
CN106291960A (zh) * 2016-10-25 2017-01-04 南京大学 能多距离观看的立体视检查方法和装置
CN106959483A (zh) * 2017-06-01 2017-07-18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膜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7728244A (zh) * 2017-11-01 2018-02-23 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裸眼3d印刷的狭缝光栅制作方法
CN107884940A (zh) * 2017-11-28 2018-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图像立体显示方法
US20200068191A1 (en) * 2017-11-28 2020-02-2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isplay module,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image stereoscopic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725429A (zh) * 2019-03-06 2019-05-07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实聚混合成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11856773A (zh) * 2019-04-26 2020-10-30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0346937A (zh) * 2019-07-23 2019-10-1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后置式头戴虚拟现实显示设备
CN212229355U (zh) * 2020-07-21 2020-12-25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柔性屏的立体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SEGAWA, SATOSHI等: "Lens Accommodation to the Stereoscopic Vision on HMD", 《VIRTUAL AND MIXED REALITY, PROCEEDINGS》 *
王梓: "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028508B2 (en) 2024-07-02
TW202242489A (zh) 2022-11-01
TWI779564B (zh) 2022-10-01
US20220337804A1 (en) 2022-10-20
CN113093402B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8052B1 (en) Visual display with time multiplexing
CN107783304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9958694B2 (en) Minimized-thickness angular scanner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JP3644931B2 (ja) 3次元像表示装置
KR100440956B1 (ko) 2d/3d 겸용 디스플레이
CN106023907B (zh) 驱动彩色顺序显示器的方法
WO2019105323A1 (zh) 显示模组、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图像立体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3246071B (zh) 一种3d显示装置
US20080036759A1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CN110824725B (zh) 3d显示基板、3d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JP2004519932A (ja) ユーザ制御部を備える自動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CN108563028A (zh) 3d显示组件
CN113093402B (zh)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立体显示系统
CN109782452A (zh) 立体影像产生方法、成像方法与系统
CN108181720B (zh) 显示装置
JP2000075243A (ja) 立体表示装置
CN102183845B (zh) 一种基于柱面透镜发光管的立体大屏幕
WO2020031549A1 (ja) 虚像表示装置
KR101746714B1 (ko) 렌티큘러시트를 부착하는 3차원 영상 출력 시스템
CN115398318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213987059U (zh) 一种体3d显示
JP2002328335A (ja) 三次元映像表示装置
JP2002072134A (ja) 画面表示装置
JP3777434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使用した立体ディスプレイ
KR101305873B1 (ko) 3차원 픽셀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2

Address after: 518109, Building E4, 101, Foxconn Industrial Park, No. 2 East Ring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rmerly Building 1, 1st Floor, G2 District), H3, H1, and H7 factories in K2 District, North Shenchao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ark, Minqing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after: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Address before: No.689 Hezuo Road, West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icheng Photoelectric (Wuxi)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