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1465A -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1465A
CN113091465A CN202110392639.9A CN202110392639A CN113091465A CN 113091465 A CN113091465 A CN 113091465A CN 202110392639 A CN202110392639 A CN 202110392639A CN 113091465 A CN113091465 A CN 113091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roasting furnace
furnace body
pip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26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维宪
马广禧
张华�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asan Graphite New Material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Tru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Tru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Tru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26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1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1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1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 F27D2009/0002Cooling of furnaces
    • F27D2009/0005Cooling of furnaces the cooling medium being a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 F27D2009/0002Cooling of furnaces
    • F27D2009/001Cooling of furnaces the cooling medium being a fluid other than a gas
    • F27D2009/0013Cooling of furnaces the cooling medium being a fluid other than a gas the fluid being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 F27D2009/0002Cooling of furnaces
    • F27D2009/0018Cooling of furnaces the cooling medium passing through a pattern of 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S1、急停断火;步骤S2、原料取出;步骤S3、外冷冷却;步骤S4、内冷冷却;步骤S5、冷却完成;步骤S1:对需要强制冷却的焙烧炉本体进行急停,切断火源;步骤S2:所述步骤S1切断火源后,将焙烧炉本体内的原料取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可节省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通过液冷结构对焙烧炉进行初级降温以及二级降温,有效的防止了在急冷条件下出现裂纹造成废品的情况,提高了使用焙烧炉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液冷结构、输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同时对焙烧炉本体记性降温,提高了冷却速度,从而使得维修更加及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焙烧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焙烧炉是可显著降低烧结温度,大幅降低能耗的机器。对保护环境,提高效率有很大的帮助,还可缩短时间。
在电极焙烧生产过程中,但个焙烧炉在出现故障的时候,炉室需要进行强制冷却,冷却后进行维修,现如今的强制冷却方式,一般是在炉体外周设置强制冷却风道,并在风道的入口处设置了大功率的冷却风机,由于所设置的冷却风道是环绕于电极焙烧炉外周的,所以管线长,阻力损失大,动力消耗大;为了使冷却风道能与电极焙烧炉的每个炉室相连接,在风道上对应于每个炉室排风井处都设置了一个出风口,由于密封问题不能完全解决,出风口漏风情况非常严重;且由于冷却风道体积庞大、环绕电极焙烧炉外周,要占用很大的空间,甚至要专门为设置冷却风道而增加厂房跨度;且现有强制冷却装置,在强制进行冷却的时候,在焙烧炉较高的温度下冷却速度过快,在急冷条件下出现裂纹造成废品,降低了使用焙烧炉的使用寿命,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强制冷却装置,在强制进行冷却的时候,在焙烧炉较高的温度下冷却速度过快,在急冷条件下出现裂纹造成废品,降低了使用焙烧炉的使用寿命。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极焙烧炉本体强制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S1、急停断火;步骤S2、原料取出;步骤S3、外冷冷却;步骤S4、内冷冷却;步骤S5、冷却完成;
步骤S1:对需要强制冷却的焙烧炉本体进行急停,切断火源;
步骤S2:所述步骤S1切断火源后,将焙烧炉本体内的原料取出;
步骤S3:所述步骤S2中的原料取出后,自然冷却一定时间后,通过焙烧炉本体外侧的外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进行冷却;
步骤S4:所述步骤3对焙烧炉本体冷却的过程中,通过内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的内部进行冷却;
步骤S5:通过所述步骤S3外冷冷却完成后以及所述步骤S5内冷却缺完成后,从而完成对焙烧炉本体的强制冷却;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内冷冷却机构向焙烧炉本体内输入惰性气体。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很难进行化学反应。
优选的,所述步骤S4的供风量范围为20000~80000m3/h。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装置,包括焙烧炉本体,所述焙烧炉本体的外侧包装有外冷冷却机构,所述焙烧炉本体的右侧连接有内冷冷却机构;
所述外冷冷却机构包括:支撑座、水箱、储液箱以及液冷结构;
所述支撑座安置于焙烧炉本体的左侧,所述水箱安置于支撑座上,所述水箱安置于支撑座上且位于水箱旁,所述液冷结构分别连接于水箱内部以及焙烧炉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内冷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输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
所述第一底座安置于焙烧炉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二底座安置于焙烧炉本体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底座旁,所述输入结构安置于第一底座上,所述输出结构安置于第二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液冷结构包括:保护层、水泵、第一盘旋管、输送泵、第二盘旋管、回水管、回流管、电加热板、制冷片、若干个电磁阀、两个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
所述保护层套装于焙烧炉本体的外侧,所述水泵安置于支撑座上,所述第一盘旋管盘旋于焙烧炉本体的外侧且下端连接于水泵的出水端,所述输送泵安置于支撑座上,所述第二盘旋管盘旋于焙烧炉本体的外侧且下端连同于输送泵的输出端,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盘旋管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贯穿于水箱的上端,所述第二盘旋管盘旋于焙烧炉本体的外侧,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二盘旋管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贯穿于储液箱的上端,所述电加热板安置于储液箱内,所述制冷片安置于安置于水箱的内部,若干个所述电磁阀分别套装于第一盘旋管、第二盘旋管、回水管以及回流管上,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安置于水箱以及储液箱的上端,所述控制器安置于支撑座上。
优选的,所述输入结构包括:储气罐、第一风机、拉法尔喷管、输气管以及第一控制阀;
所述储气罐安置于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风机的进气端连通于储气罐的左侧,所述拉法尔喷管的进气端连通于第一风机的出气端,所述输气管的右端连通于拉法尔喷管的出气端上且左端贯穿于保护罩连通于焙烧炉本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套装于输气管上。
优选的,所述输出结构包括:第二风机、出气管、出风筒、风扇、过滤网以及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二风机安置于第二底座上,所述出气管的下端连通于第二风机的出气端,所述出风筒的下端连通于出气管的上端且连通于焙烧炉本体的出气口,所述风扇嵌装于出风筒的内部,所述过滤网通过滑轨可拆卸的安置于出风筒上,所述第二控制阀套装于出风筒上。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外侧安装有稳固架。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可节省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通过液冷结构对焙烧炉进行初级降温以及二级降温,有效的防止了在急冷条件下出现裂纹造成废品的情况,提高了使用焙烧炉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液冷结构、输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同时对焙烧炉本体记性降温,提高了冷却速度,从而使得维修更加及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所述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焙烧炉本体;2、支撑座;3、水箱;4、储液箱;5、第一底座;6、第二底座;7、保护层;8、水泵;9、第一盘旋管;10、输送泵;11、第二盘旋管;12、回水管;13、回流管;14、电加热板;15、制冷片;16、电磁阀;17、温度传感器;18、控制器;19、储气罐;20、第一风机;21、拉法尔喷管;22、输气管;23、第二风机;24、出气管;25、出风筒;26、风扇;27、过滤网;28、第二控制阀;29、稳固架;30、第一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电极焙烧炉本体1强制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S1、急停断火;步骤S2、原料取出;步骤S3、外冷冷却;步骤S4、内冷冷却;步骤S5、冷却完成;步骤S1:对需要强制冷却的焙烧炉本体1进行急停,切断火源;
步骤S2:所述步骤S1切断火源后,将焙烧炉本体1内的原料取出;
步骤S3:所述步骤S2中的原料取出后,自然冷却一定时间后,通过焙烧炉本体1外侧的外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1进行冷却;
步骤S4:所述步骤3对焙烧炉本体1冷却的过程中,通过内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1的内部进行冷却;
步骤S5:通过所述步骤S3外冷冷却完成后以及所述步骤S5内冷却缺完成后,从而完成对焙烧炉本体1的强制冷却,所述步骤S4中的内冷冷却机构向焙烧炉本体1内输入惰性气体,所述步骤S4中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很难进行化学反应,所述步骤S4的供风量范围为20000~80000m3/h,所述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包装有外冷冷却机构,所述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连接有内冷冷却机构;所述外冷冷却机构包括:支撑座2、水箱3、储液箱4以及液冷结构;所述支撑座2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左侧,所述水箱3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水箱3安置于支撑座2上且位于水箱3旁,所述液冷结构分别连接于水箱3内部以及焙烧炉本体1上,所述内冷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底座5、第二底座6、输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所述第一底座5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二底座6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底座5旁,所述输入结构安置于第一底座5上,所述输出结构安置于第二底座6上,所述液冷结构包括:保护层7、水泵8、第一盘旋管9、输送泵10、第二盘旋管11、回水管12、回流管13、电加热板14、制冷片15、若干个电磁阀16、两个温度传感器17以及控制器18;所述保护层7套装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所述水泵8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第一盘旋管9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且下端连接于水泵8的出水端,所述输送泵10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第二盘旋管11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且下端连同于输送泵10的输出端,所述回水管12的一端连通于第一盘旋管9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贯穿于水箱3的上端,所述第二盘旋管11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所述回流管13的一端连通于第二盘旋管11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贯穿于储液箱4的上端,所述电加热板14安置于储液箱4内,所述制冷片15安置于安置于水箱3的内部,若干个所述电磁阀16分别套装于第一盘旋管9、第二盘旋管11、回水管12以及回流管13上,两个温度传感器17分别安置于水箱3以及储液箱4的上端,所述控制器18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输入结构包括:储气罐19、第一风机20、拉法尔喷管21、输气管22以及第一控制阀30;所述储气罐19安置于第一底座5上,所述第一风机20的进气端连通于储气罐19的左侧,所述拉法尔喷管21的进气端连通于第一风机20的出气端,所述输气管22的右端连通于拉法尔喷管21的出气端上且左端贯穿于保护罩连通于焙烧炉本体1上,所述第一控制阀30套装于输气管22上,所述输出结构包括:第二风机23、出气管24、出风筒25、风扇26、过滤网27以及第二控制阀28;所述第二风机23安置于第二底座6上,所述出气管24的下端连通于第二风机23的出气端,所述出风筒25的下端连通于出气管24的上端且连通于焙烧炉本体1的出气口,所述风扇26嵌装于出风筒25的内部,所述过滤网27通过滑轨可拆卸的安置于出风筒25上,所述第二控制阀28套装于出风筒25上,所述出气管24的外侧安装有稳固架29。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一种电极焙烧炉本体强制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S1、急停断火;步骤S2、原料取出;步骤S3、外冷冷却;步骤S4、内冷冷却;步骤S5、冷却完成;
步骤S1:对需要强制冷却的焙烧炉本体进行急停,切断火源;
步骤S2:所述步骤S1切断火源后,将焙烧炉本体内的原料取出;
步骤S3:所述步骤S2中的原料取出后,自然冷却一定时间后,通过焙烧炉本体外侧的外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进行冷却;
步骤S4:所述步骤3对焙烧炉本体冷却的过程中,通过内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的内部进行冷却;
步骤S5:通过所述步骤S3外冷冷却完成后以及所述步骤S5内冷却缺完成后,从而完成对焙烧炉本体的强制冷却;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可节省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通过液冷结构对焙烧炉进行初级降温以及二级降温,有效的防止了在急冷条件下出现裂纹造成废品的情况,提高了使用焙烧炉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液冷结构、输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同时对焙烧炉本体记性降温,提高了冷却速度,从而使得维修更加及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实施例:一种电极焙烧炉本体1强制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S1、急停断火;步骤S2、原料取出;步骤S3、外冷冷却;步骤S4、内冷冷却;步骤S5、冷却完成;
步骤S1:对需要强制冷却的焙烧炉本体1进行急停,切断火源;
步骤S2:所述步骤S1切断火源后,将焙烧炉本体1内的原料取出;
步骤S3:所述步骤S2中的原料取出后,自然冷却一定时间后,通过焙烧炉本体1外侧的外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1进行冷却;
步骤S4:所述步骤3对焙烧炉本体1冷却的过程中,通过内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1的内部进行冷却;
步骤S5:通过所述步骤S3外冷冷却完成后以及所述步骤S5内冷却缺完成后,从而完成对焙烧炉本体1的强制冷却。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装置,包括焙烧炉本体1,所述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包装有外冷冷却机构,所述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连接有内冷冷却机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冷冷却机构包括:支撑座2、水箱3、储液箱4以及液冷结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支撑座2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左侧,所述水箱3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水箱3安置于支撑座2上且位于水箱3旁,所述液冷结构分别连接于水箱3内部以及焙烧炉本体1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冷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底座5、第二底座6、输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第一底座5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二底座6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底座5旁,所述输入结构安置于第一底座5上,所述输出结构安置于第二底座6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液冷结构包括:保护层7、水泵8、第一盘旋管9、输送泵10、第二盘旋管11、回水管12、回流管13、电加热板14、制冷片15、若干个电磁阀16、两个温度传感器17以及控制器18;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保护层7套装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所述水泵8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第一盘旋管9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且下端连接于水泵8的出水端,所述输送泵10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第二盘旋管11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且下端连同于输送泵10的输出端,所述回水管12的一端连通于第一盘旋管9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贯穿于水箱3的上端,所述第二盘旋管11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所述回流管13的一端连通于第二盘旋管11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贯穿于储液箱4的上端,所述电加热板14安置于储液箱4内,所述制冷片15安置于安置于水箱3的内部,若干个所述电磁阀16分别套装于第一盘旋管9、第二盘旋管11、回水管12以及回流管13上,两个温度传感器17分别安置于水箱3以及储液箱4的上端,所述控制器18安置于支撑座2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入结构包括:储气罐19、第一风机20、拉法尔喷管21、输气管22以及第一控制阀30;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储气罐19安置于第一底座5上,所述第一风机20的进气端连通于储气罐19的左侧,所述拉法尔喷管21的进气端连通于第一风机20的出气端,所述输气管22的右端连通于拉法尔喷管21的出气端上且左端贯穿于保护罩连通于焙烧炉本体1上,所述第一控制阀30套装于输气管22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出结构包括:第二风机23、出气管24、出风筒25、风扇26、过滤网27以及第二控制阀28;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第二风机23安置于第二底座6上,所述出气管24的下端连通于第二风机23的出气端,所述出风筒25的下端连通于出气管24的上端且连通于焙烧炉本体1的出气口,所述风扇26嵌装于出风筒25的内部,所述过滤网27通过滑轨可拆卸的安置于出风筒25上,所述第二控制阀28套装于出风筒25上。
通过上述总体情况可知:当焙烧炉本体1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焙烧炉进行急停,切断火源,火源切断后,将焙烧炉本体1内的原料取出,自然冷却一定时间后,将焙烧炉本体1内的原料取出后,然后通过控制器18控制第二盘旋管11上的电磁阀16打开,储液箱4内的液体通过输送泵10进行输送,然后液体进入第二盘旋管11内,通过第二盘旋管11对焙烧炉进行降温,由于储液箱4内设置有电加热板14,电加热板14对储液箱4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储液箱4内的温度传感器17检测到储液箱4内的液体达到一定的温度后,控制器18控制电加热板14停止加热,储液箱4内的液体对焙烧炉进行一级降温冷却,然后通过输送泵10进行多次循环后,第一盘旋管9上的电磁阀16打开,由于水箱3内安装有制冷片15,制冷片15对水箱3内的水进行制冷降温,然后启动水泵8,冷水在水泵8的带动下通过第一盘旋管9对焙烧炉本体1进行二级降温,在液冷结构工作的同时,输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也进行工作,第一风机20开启,由于储气罐19内含有大量的惰性气体,通过拉法尔喷管21以及输气管22进入被烧轮本体内,惰性气体为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很难进行化学反应,然后风扇26以及第二风机23开始进行旋转,将焙烧炉本体1内的气体通过出风筒25以及出气管24排出,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24的外侧安装有稳固架29,稳固架29用于稳固出气管24,当储气罐19内的惰性气体输出完毕后,工作人员可打开出气管24的进气口,使得空气进入,对焙烧炉本体1内诸如空气,通过第一风机20以及第二风机23的带动下对焙烧炉本体1内进行快速的空气流动,完成对焙烧炉本体1的强制冷却。
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内冷冷却机构向焙烧炉本体1内输入惰性气体。
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很难进行化学反应。
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的供风量范围为20000~
80000m3/h。
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24的外侧安装有稳固架29。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极焙烧炉本体(1)强制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S1、急停断火;步骤S2、原料取出;步骤S3、外冷冷却;步骤S4、内冷冷却;步骤S5、冷却完成;
步骤S1:对需要强制冷却的焙烧炉本体(1)进行急停,切断火源;
步骤S2:所述步骤S1切断火源后,将焙烧炉本体(1)内的原料取出;
步骤S3:所述步骤S2中的原料取出后,自然冷却一定时间后,通过焙烧炉本体(1)外侧的外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1)进行冷却;
步骤S4:所述步骤3对焙烧炉本体(1)冷却的过程中,通过内冷冷却机构对焙烧炉本体(1)的内部进行冷却;
步骤S5:通过所述步骤S3外冷冷却完成后以及所述步骤S5内冷却缺完成后,从而完成对焙烧炉本体(1)的强制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焙烧炉本体(1)强制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内冷冷却机构向焙烧炉本体(1)内输入惰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极焙烧炉本体(1)强制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很难进行化学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极焙烧炉本体(1)强制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供风量范围为20000~80000m3/h。
5.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装置,包括焙烧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包装有外冷冷却机构,所述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连接有内冷冷却机构;
所述外冷冷却机构包括:支撑座(2)、水箱(3)、储液箱(4)以及液冷结构;
所述支撑座(2)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左侧,所述水箱(3)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水箱(3)安置于支撑座(2)上且位于水箱(3)旁,所述液冷结构分别连接于水箱(3)内部以及焙烧炉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底座(5)、第二底座(6)、输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
所述第一底座(5)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二底座(6)安置于焙烧炉本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底座(5)旁,所述输入结构安置于第一底座(5)上,所述输出结构安置于第二底座(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包括:保护层(7)、水泵(8)、第一盘旋管(9)、输送泵(10)、第二盘旋管(11)、回水管(12)、回流管(13)、电加热板(14)、制冷片(15)、若干个电磁阀(16)、两个温度传感器(17)以及控制器(18);
所述保护层(7)套装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所述水泵(8)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第一盘旋管(9)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且下端连接于水泵(8)的出水端,所述输送泵(10)安置于支撑座(2)上,所述第二盘旋管(11)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且下端连同于输送泵(10)的输出端,所述回水管(12)的一端连通于第一盘旋管(9)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贯穿于水箱(3)的上端,所述第二盘旋管(11)盘旋于焙烧炉本体(1)的外侧,所述回流管(13)的一端连通于第二盘旋管(11)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贯穿于储液箱(4)的上端,所述电加热板(14)安置于储液箱(4)内,所述制冷片(15)安置于安置于水箱(3)的内部,若干个所述电磁阀(16)分别套装于第一盘旋管(9)、第二盘旋管(11)、回水管(12)以及回流管(13)上,两个温度传感器(17)分别安置于水箱(3)以及储液箱(4)的上端,所述控制器(18)安置于支撑座(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结构包括:储气罐(19)、第一风机(20)、拉法尔喷管(21)、输气管(22)以及第一控制阀(30);
所述储气罐(19)安置于第一底座(5)上,所述第一风机(20)的进气端连通于储气罐(19)的左侧,所述拉法尔喷管(21)的进气端连通于第一风机(20)的出气端,所述输气管(22)的右端连通于拉法尔喷管(21)的出气端上且左端贯穿于保护罩连通于焙烧炉本体(1)上,所述第一控制阀(30)套装于输气管(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结构包括:第二风机(23)、出气管(24)、出风筒(25)、风扇(26)、过滤网(27)以及第二控制阀(28);
所述第二风机(23)安置于第二底座(6)上,所述出气管(24)的下端连通于第二风机(23)的出气端,所述出风筒(25)的下端连通于出气管(24)的上端且连通于焙烧炉本体(1)的出气口,所述风扇(26)嵌装于出风筒(25)的内部,所述过滤网(27)通过滑轨可拆卸的安置于出风筒(25)上,所述第二控制阀(28)套装于出风筒(2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4)的外侧安装有稳固架(29)。
CN202110392639.9A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091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2639.9A CN113091465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2639.9A CN113091465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1465A true CN113091465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6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2639.9A Pending CN113091465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146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3844A (ja) * 1997-08-06 1999-03-05 Inax Corp 焼成炉における冷却帯の温度制御方法
CN101608869A (zh) * 2008-06-17 2009-12-23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CN102374772A (zh) * 2010-08-06 2012-03-14 邓湘凌 双向热压高温烧结炉及其工作方法
CN205403485U (zh) * 2016-02-26 2016-07-27 岳阳明科催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气氛的多功能焙烧炉
CN210570023U (zh) * 2019-08-13 2020-05-19 福建鑫磊晶体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炉的快速降温冷却装置
CN212391438U (zh) * 2020-06-15 2021-01-22 武汉桐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色谱仪用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3844A (ja) * 1997-08-06 1999-03-05 Inax Corp 焼成炉における冷却帯の温度制御方法
CN101608869A (zh) * 2008-06-17 2009-12-23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CN102374772A (zh) * 2010-08-06 2012-03-14 邓湘凌 双向热压高温烧结炉及其工作方法
CN205403485U (zh) * 2016-02-26 2016-07-27 岳阳明科催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气氛的多功能焙烧炉
CN210570023U (zh) * 2019-08-13 2020-05-19 福建鑫磊晶体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炉的快速降温冷却装置
CN212391438U (zh) * 2020-06-15 2021-01-22 武汉桐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色谱仪用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6389B (zh) Sf6净化处理装置的吸附剂在线再生方法
CN106643131B (zh) 一种移动式立式真空炉结构
CN101481786A (zh) 金属钛卷材真空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CN109579515A (zh) 一种外热式真空连续烧结炉
CN114160907A (zh) 一种热风在线式真空焊接炉及其焊接工艺
CN201844662U (zh) 真空减压常温干燥机
CN216107063U (zh) 一种热处理炉
CN113091465A (zh) 一种电极焙烧炉强制冷却方法及装置
CN112853059B (zh) 一种模具钢生产用热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58701B (zh) 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WO2020168689A1 (zh) 无料筐热处理生产线
CN206683389U (zh) 一种双罐推盘式粉末还原炉
CN216802017U (zh) 一种热风在线式真空焊接炉
CN203049017U (zh) 滚动式中频渗碳炉
US9925748B2 (en) Apparatus and facility for the manufacture of layered slates and relative method
CN210237684U (zh) 保护气氛下的工件快速冷却装置
CN213977814U (zh) 一种储氢材料真空热处理炉
CN105903955B (zh) 一种基于真空冷却设备的金刚石刀头生产工艺
CN205718488U (zh) 快速气冷真空炉
CN111451311B (zh) 一种铜管生产冷却装置
CN203443321U (zh) 一种高真空烧结炉
CN205687996U (zh) 箱式气体软氮化炉
CN207862390U (zh) 一种新型电线铜芯加热退火装置
CN108690906B (zh) 采用真空光亮热处理炉的不锈钢热处理工艺
CN214976350U (zh) 一种铁芯的去油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Address after: 255399 Wangcun Town, Zhoucu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Basan Graphite New Material Factory

Address before: 250100 1307, building 2, Fenghuang square, beilushang, 150m we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angye middle road and Jingde street,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nan tru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